語言社會化與二語習得_第1頁
語言社會化與二語習得_第2頁
語言社會化與二語習得_第3頁
語言社會化與二語習得_第4頁
語言社會化與二語習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語言社會化與二語習得論文導讀:對于語言社會化的研究,在英國的社會科學里存在很強勁的趨勢,BernsteinB(1972),Cook-GumperzJ(1973),Halliday(1973)研究在社會團體中的家庭互相影響下的語言的功能和在孩子的教育成功及社會的流動性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帶來的影響和啟示。Ochs和SchieffelinBB(1986)提出,在有關語言社會化的大量文獻綜述中,最明顯的主題就是社會化是個互動過程這個概念。采用人種志的方法,研究互動常規,例如打招呼,參與對話和自我介紹。在太平洋二語研究論壇的小組討論中,KarenWatsonGegeo提出,語言社會化應該成為二語習得研

2、究的主要模式之一,要代替傳統的認知方向的模式。關鍵詞:互動,常規,社會化,二語習得 1.引言 語言社會化從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那里吸取有用的方法來研究在一個社會團體里的社會能力和語言能力。語言社會化是進入社區的兒童和成人的語言形式被社會化,并且通過語言接受那個社區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成為有能力的社會成員的過程。(SchieffinOchs1986). 對于語言社會化的研究,在英國的社會科學里存在很強勁的趨勢,BernsteinB(1972),Cook-GumperzJ(1973),Halliday(1973)研究在社會團體中的家庭互相影響下的語言的功能和在孩子的教育成功及社會的流動性中使用

3、的不同方法帶來的影響和啟示。BernsteinB(1972)和Cook-GumperzJ(1973)強調:能夠區分他們的交際風格與方式與當地的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的概念密切聯系。在一些組中的孩子他們在家中獲得的社會知識和語言使用的模式同學校正式的環境所認可的是不同的。這帶來的結果是他們在正式的學校環境中參與程度和成功程度的不同。在語言社會化研究中,Ochs和SchieffelinBB的貢獻突出。Ochs和SchieffelinBB(1984)提出的視角是語言社會化開始于人和社會接觸的那個時刻。 2.語言社會化的過程 Ochs和SchieffelinBB(1986)提出,在有關語言社會化的大量文獻

4、綜述中,最明顯的主題就是社會化是個互動過程這個概念。孩子和成人不是社會文化只是的消極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和這個團體中的其它成員帶來互動的意義和結果的貢獻者。 社會化的互動特點也是在維果斯基框架下開展的心理發展研究的一個顯著的主題。在這個框架下,高層次人的心理過程通過互動來發展。和維果斯基理論相一致的最近的研究強調博學的人在簡化學習中的作用。新手能夠通過指導性的互動開展特定的任務,他們在最近發展區上發展技能,他們從由被動指示與他人合作走向獨立采取行動。在這一框架下,文化知識通過交際活動獲得,社會歷史趨向在兒童出現的話語技能的研究中和文字技能發展的研究中非常明顯。在這些社會化的方法中,語言和文化在組

5、織社會化情境中起關鍵作用。 3.語言社會化和語言習得 語言習得的目標是探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什么組成了語言能力。而語言社會化研究的目標是理解人是怎樣成為社會團體中由能力的成員和子在這個過程中語言的作用。語言社會化從這兩個視角來看社會情境中的語言,一是語言是怎么作為中介和工具的,另外一個視角是作為獲取語言能力一部分的語言正確使用形式的習得。語言和篇章是孩子構建社會化世界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因為通過語言形成社會行為。 關于將發展語言能力作為社會能力的一部分這個問題上,研究者們調查了一系列兒童成功地參入到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語言行為。這些研究涵蓋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社會化情境,兒童在相對單一文化和單一語言

6、社區內,在多元文化和單一語言社會,多元文化和多元語言的社區內,所有這些研究強調有關恰當的語言行為的期望的延續性和非延續性。 從Ochs和Schieffelin的視角看,語言習得過程和社會化過程是統一的,獲取語言的過程深受成為社會有能力成員的過程的影響。成為社會有能力成員很大程度上通過語言實現,通過獲取它的功能的知識,社會分布知識和社會化定義的情境知識。 4.課堂互動和語言社會化 20世紀80年代,語言社會化研究內容主要是兒童是如何在一個群體中的社會活動中實現社會化的。到了90年代中期,其研究方法被應用到二語學習研究中去。 Kanagy(1999),Willett(1995),He(2022),

7、Watson-Gegeo(1992)和Moore(1999)研究了在幼兒園和小學課堂里的語言社會化。研究在老師和學習者之間課堂互動的語言社會化動態。采用人種志的方法,研究互動常規,例如打招呼,參與對話和自我介紹。以上五個研究中的四個表明,語言社會化是問題重重的,緊張壓力層出不窮的失敗的過程。學生和老師會有不同的對立的期望。課堂實踐會忽視學生家中的社會化或與家中社會化有沖突,或者老師沒有足夠的能力成為引導專家。并且社會化的結果會因為孩子的不同而不同。 同時,以上研究中的一些研究表明,學習者在社會化過程中是有主體性的。Willett和He的研究清楚地表明,語言社會化是復雜的,相互的,合作性的過程。

8、學習者可以重塑,抵制社會化。盡管在Kanagy的研究中,幼兒園的孩子在單方向過程中看似是在重復或模仿老師,其他的研究表明學習者是積極參與到合作(抵制)社會化過程的。 對高中階段課堂的研究中,社會化的相互性和新手的主體性角色是更重要的。Duff(1996),Duff和Early(1999),Harklau(2022),Rymes(1997),研究了在高中課堂里的語言社會化。她們的研究盡管在方向是不同,但是在揭示學校里的語言社會化是如何和校外的價值觀信念相關這種方式上是和Watson-Gegeo(1992)還有Moore(1999)的研究是相似的。語言社會化研究是研究身份和社會環境是如何影響語言使

9、用和發展,語言使用和發展是如何影響身份和社會環境的場所(出發點)。這些在高中的研究更加說明了社會化是個復雜的過程這一觀點。經常在一語社會化研究中出現的社會化的端點這個概念,是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在Duff和Early(1999)的研究中,我們發現老師所期待預設的社會化是和實際發生的社會化不同的。與先前的研究不同,一些在高中的研究力求理解變化的參與,指出,例如,在語言社會化中的核心參與并不是那些社區所認為的有能力的成員參與的,相反,這些有能力的成員會選擇處于參與的邊緣。 Poole(1992),Yoshimi(1999),Matsumura(2022),Ohta(1999),和Atkinson

10、(2022)的研究是建立在先前L2語言社會化研究討論結果之上的。Atkinson(2022)提到的學生一語社會化的被詆毀問題和WatsonGegeoMoore(1992)研究中的發現是一致的。或許是由于方向不同的原因,其他對后高中階段的研究沒有描述L2社會化過程中的重重問題。Yoshimi(1999)的研究,如Atkinson的研究,在考慮到L1社會化對L2社會化影響時,是和Watson_GegeoMoore(1992)的研究發現是一致的。Ohta(1999)如Kanagy(1999),研究了在L2課堂一些常規的習得,如,發現常規事實上是被成功地社會化了。Poole(1992)的研究關注的是老

11、師的話語。Matsumura的研究特點在于使用了定量的方法,也在于比較了L1和社會化L2的L2環境。 5.未來L2社會化研究的問題和方向 最近,語言社會化理論在應用語言學領域得到了強大的支持。在太平洋二語研究論壇的小組討論中,KarenWatsonGegeo提出,語言社會化應該成為二語習得研究的主要模式之一,要代替傳統的認知方向的模式。(WatsonGegeoNielsen2022).在中介語語用學這個特定的領域,Kasper(2022)認為社會化應為其研究的四個方法之一。因為語言社會化涉及的是自然的恰當的語言使用,Kasper發現這個方法是最能夠解釋L2語用能力是如何習得的。(P159).我

12、們所提到的L2社會化研究,也就是說Yoshimi(1999),Matsumura(2022),和Ohta(1999),他們的研究焦點就是l2語用的發展。然而,Schiefflin和Ochs(1986a)或許會不同意Kasper的觀點,因為他們認為語言社會化與中介語語用有不同范圍的解釋。 盡管在這篇文章里的提到的研究涉及的是不同地區的人,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結果,但是他們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他們的研究中都使用了語言社會化視角作為研究框架。這些豐富的信息使我們要提出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什么方法能最好解釋社會化去使用語言和通過語言社會化.轉向Schiefflin和Ochs,至少是部分地,答案是民族學方

13、法。在他們的討論中和WatsonGegeo,和Nielsen近來的關于方法論的研究中,這些作者指出需要一種研究工具,能夠把研究中的宏觀和微觀結構考慮進去。從語言社會化這個視角,需要對實際發生的談話和互動進行詳細的觀察以來了解正在發生的社會化過程。并且,大的社會動態決定了社會化的內容和在社區里的意義,所以也需要一種方式來解釋較大的結構。 在決定用民族學方法作為進行這些研究的唯一方法時,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定義宏觀微觀以及他們的位置。所以,我們要小心地去除那些未包括宏觀微觀鏈接的研究。事實上,提到宏觀,微觀或者它們的關系時,或許有人會認為那是獨立的部分。當然,存在微觀分析法,通過這種方法,人們會看到宏

14、觀的東西。最引人注意的是會話分析(CA),尤其是,應用會話分析的方法。He同樣,在他的研究中沒有使用縱度的和大范圍的民族學工具,相反,是引用了與宏觀特點有關的綜述和視角,這些特點在當地的互動中是很明顯的。 在L2學習中的語言社會化的的另一個問題是,Roberts(19981999)最近的一些文章提到的評論,就是說,這個理論是否能解釋權勢,觀念,和在社會化中的定位問題。Roberts(1998)指出,理解語言是社會過程其實就是承認實踐不是簡單的活動。Roberts批評性論述也提到實踐和觀念是同時發生的。然而,Roberts(1998,1999)說,早期的語言社會化理論沒能足夠解釋當人們遇到,重塑

15、,抵制觀念和在一定的互動中采取一定立場時起作用的復雜的動態。 第三個重要的問題也是目前的語言社會化研究要考慮的。當語言社會化的研究焦點在兒童在家里學習實踐,價值觀和信念時,一些問題可能沒有提出因為這些問題和家庭環境無關。然而,當我們的研究范圍延伸到機構性環境或是多語的社會化時,這些問題出現了為語言社會化的解釋力提供了一個測試。Roberts(1998),例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語言社會化模式的學徒制在什么程度上時適用與工作場所環境的,因為他發現許多移民工作者參與到那種能給移民者帶來那些社區的完全資格身份的活動中是不可能的。 參考文獻1Atkinson,D.(2022).Languagesoc

16、ializationanddys-socializationinaSouthIndaincollege.Clevedon,UK:MultilingualMatters2Duff,P.A.(1996)Differentlanguages,differentpractices:socializationofdiscoursecompetenceinduallanguageschoolclassroomsinHungary.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3Harklau,L.(2022).Representationalpracticesandmulti

17、-modalcommunicationinU.S.highschools.Clevedon,UK:MultilingualMatters4He,A.W.(2022)NovicesandtheirSpeechrolesinChineseheritagelanguageclasses.Clevedon,UK:MultilingualMatters5Kanagy,R.(1999).InteractionalroutinesasamechanismforL2acquisitionandsocializationinanimmersioncontext.JournalofPragmatics6Kaspe

18、r,G.(2022).FourperspectivesonL2pragmaticdevelopment.AppliedLinguistics,22(4),502-5307Matsumura,S(2022).Learningtherulesforofferingadvice:Aquantitativeapproachtosecondlanguagesocialization.LanguageLearning,51(4)635-679.8Moore,L.C(1999).LanguagesocializationresearchandFrenchlanguageeducationinAfrica:A

19、Camerooniancasestudy.CanadianModernLanguageReview,56(2),329-350.9Ohta,A.S(1999)IneractionalroutinesandthesocializationofinteractionalstyleinadultlearnersofJapanese.JournalofPragmatics,31,1493-1512.10Poole,D.(1992)languagesocializationinthesecondlanguageclassroom.LanguageLearning,42(4),593-616.11Robe

20、rts,C.(1998).Languageacquisitionorlanguagesocializationinandthroughdiscourse?TowardsaredefinitionofthedomainofSLA.WorkingpapersinAppiedLinguistics,4,31-42.London:ThamesValleyUniversity.12Roberts,C.(1999).Acquisitiondeslanguesousocializationdansetparlediscourse?PoursuneredifinitiondudomainedelarecherchesurIacquisitiondeslanguesetrangeres.Langages,13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