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大學生社會化問題_第1頁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大學生社會化問題_第2頁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大學生社會化問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HYPERLINK / 百度首頁 HYPERLINK /v2/?login 登錄 HYPERLINK /cashier/browse/vipcashier?dqStatCode=topnav_joinvip&cashier_code=topnav_joinvip VIP意見反饋 HYPERLINK /apps?fr=1011 下載客戶端4/14/2019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大學生社會化問題 - 百度文庫 HYPERLINK /?fr=logo 德育與思政研究177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第7期總第158期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大學生社會化問題黃磊摘2搜索文檔 HYPERLINK /task/br

2、owse/rewardbegin?fr=home 懸 HYPERLINK /?fr=logo 要:大學階段是大學生社會化的關鍵時期。而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出現了社會化不足與過度等問題,從社會全部DOCPPTTXTPDFXLS HYPERLINK /?fr=nav 心理學角度分析,主要是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的矛盾問題。提出必須注重社會實踐、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思 HYPERLINK /?fr=nav 想政治教育來幫助大學生擺脫困境,走出危機。關鍵詞:大學生;社會化;自我認同;社會認同作者簡介: HYPERLINK /user/browse/vip/ 百度教育VIP HYPERLINK /?fr=nav

3、 首頁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分類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精品內容 HYPERLINK /wenkuverify?from=1 申請認證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機構合作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頻道專區 HYPERLINK /xtopic/wkback 百度智慧課堂 HYPERLINK /?fr=crumbs 黃磊(1977-),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工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與科研部,講師,教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 HYPERLINK /?fr=crum

4、bs 百度文庫 HYPERLINK /?fr=crumbs HYPERLINK /edu/index 教育專區 HYPERLINK /edu/index HYPERLINK /list/10 高等教育 HYPERLINK /list/10 HYPERLINK /list/43 其它向:大學生德育、心理健康等。(湖南株洲412008)社會化是人的終身課題。個體從自然人發展成為社會人必須要經過社會化過程,否則個體將無法適應人類社會。心理學家們一致認為,生命是全程發展的,即發展貫穿著人的一生,一旦我們人的生命過程展開,我們的需要、我們的欲望、我們對世界關注的熱點等就會隨著我們生命發展的進程在不同的階

5、段表現出不同的形式以及不同的內容。社會化是持續一生的發展,而大學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大學生將在大學階段初步完成從生物機體意義上的“自然人”向承擔一定社會責任、適應社會生活的“社會人”的轉變。大學生能否通過大學期間的學習、實踐為將來的社會角色準確定位并獲得相應技能,關系到他們自身能否健康地成長成才,也決定了社會主義建設能否擁有一批優秀的接班人。所以,準確把握大學生社會化內涵及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存在問題并提出有效對策,是新時期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一、大學生社會化內涵關于社會化這一概念的含義,有不同的說法(:1)以美國S.柯尼格為代表,從社會規范的觀點來解釋社會化,認為社會化是一種

6、過程,個人由此成為他所出身的那個社會的一分子,他的一舉一動都符合于該社會的民俗民德。(2)以美國E.A.羅斯為代表,從社會意識(群屬之感)的觀點來解釋社會化,認為它是在團體中與同伴產生共同行動的能力和意志時的一種群屬之感的發展。(3)以中國孫本文為代表,從行為改變的觀點來解釋社會化,認為社會化有無數的刺激約束個人的反應,使之成為社會所規定的行為,這種作用即稱之為個人社會化。可以說,社會化就是人的社會行為的模塑過程。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青年群體。他們不僅要承擔社會延續的自然繼承者角色,更要完成作為社會發展開拓者的角色準備過程,是承擔技術革新、觀念更新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核心后備軍。因此,大學生社會化

7、明顯地不同于其他青年群體和非青年群體的社會化,應賦予其特殊的涵義。筆者認為,所謂大學生社會化是指大學生以社會影響為主要背景、以高等教育傳遞為主要媒介,接受社會教化、學習社會文化并“通過大學文化這一特有形式影響和作用社會的過程”;是大學生在社會角色期待的引導下、在逐步成為獨立成熟的社會人和高級專門人才的過程中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影響社會、改造社會相統一的過程。這一含義體現了大學生實現和外化自身社會屬性的特殊性,并被賦予了明確的自我意義和社會意義。這些個性特征和意義特征都是與大學生所處社會關系的相對特殊性以及社會通過教育賦予其中的預設性、自為性和期望性相聯系的。二、大學生社會化存在的問題1.社會化

8、不足社會化不足是指部分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難于適應大學生活而出現的一系列生活、學習、心理上的不適應問題。主要是大學新生出現的不適應問題。當代大學生社會化的現狀并不盡如人意。關注和重視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所遇到的危機、困惑和挑戰,對于大學生順利實現社會化、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搜狐網教育頻道聯合開展了一項調查,2180名參與者中有56.8的人認為現今的大學生“社會化不足,仍然單純幼稚,對實際工作不適應”。大學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是社會化過程的一個里程碑。大學四年是走入社會前的最后準備,社會化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跨入社會后的成敗。而不少學生在校期間與社會接觸少,走上工

9、作崗位后處理不好各種復雜的關系,容易脫離實際,一旦碰壁就一蹶不振。閱歷淺加上自控能力差,使得他們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主要表現在:(1)過于理想化,社會適應不良。作為當代大學生,具有思想活躍、積極向上、富于想象力、勇于創新的特點,另一方面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控能力差,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熟,思想上活躍與混亂、單純與復雜、自強與脆弱、理性與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狀態在他們身上同時存在。一些學生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得不到老師同學賞識等,加上對社會的某些弊端和不良風氣不能夠正確認識,使人生價值發生傾斜,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逐漸突出,厭倦、自暴自棄、隨波逐流的現象也隨之產生,很容易沾染打牌、抽

10、煙、破壞公物等不良惡習。(2)生活中消極處世、冷漠待人,造成道德觀念淡漠。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矛盾、生活挫折、貧困等出現了多種心理問題,孤獨、沉默、消極、冷漠,甚至性格扭曲,這也影響到了他們正確地待人處世,如果處理不好將嚴重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化行為。2.社/view/f7fa31c5aa00b52acfc7ca3d.html1/3 會4/1化4/20過19度社會化過度指部分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從社過會快心理,學主角度要看是大學大生學社 會高化D問O題I-編百 度碼文:庫10.3969/j.issn.1007-0079.2010.07.081德育與思政研究178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第7期總第

11、158期年級學生對外表現出過于成熟等特點。大學生越了解社會、越適應社會,社會化程度就越高?!斑@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關鍵是大學生社會化必須符合自己的社會角色,不能失去自我身份的認同,弄得大學生不像大學生!”主要表現在:(1)過度情感消費。情感消費是個新名詞,指過度追求異性之間的交往,情感世界過于豐富,更多注重激情與親密。部分大學生有這種傾向,不認真對待感情,玩樂縱情,大學女生被包養,男生找“款姐”現象層出不窮。(2)炫耀性消費。有些學生喜歡炫耀有錢,在同學面前顯擺,出現與自身條件不符的消費現象。(3)功利性行為盛行。人生態度游戲化、娛樂化。價值觀念的扭曲,價值主體過于自我化,價值取向功利化,價值

12、目標庸俗化,如考試時給老師打招呼,送禮請客等。這些現象導致大學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增多。根據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課題組的調查,“大學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衛生問題的學生占16.5%”,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社會化的進程。三、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1.自我認同自我概念已經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焦點,因為它有利于組織我們的思想并指導我們的社會行為。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異理論指出,個體知覺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個部分:理想自我、應該自我和實際自我。當這三個部分產生沖突時,個體就會產生負性情緒,并導致長期不良的后果。大學生處在一個自我概念認同的階段,三個部分不可避免地產生矛盾。大學生對于“理想的自我”要求

13、較高,都希望能在大學期間有所作為,實現理想。大多數大學生很自信,覺得自己是優秀而聰明的,特別是大學新生。對“應該的自我”也相應提出了較高定位。在他們潛意識里覺得“自己應該是最好的”。而當大學生結束了名列前茅的中學學習后,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發現,他們的自尊在進入大學后受到了挑戰?!皩嶋H的自我”成了“負面情緒”的導火索。由此可見,大學生在自我認知上出現了自我認知的失調,陷入一種混亂與緊張狀態,這種狀態使大學生內心焦慮、失落,阻礙了他們順利社會化的進程。2.社會認同大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處于特殊角色的地位:一是社會化的基礎特殊;二是社會化的任務特殊;三是社會化的社會期望特殊。大學生首先是從中學生中分化

14、出來的一個特殊的青年群體,比較同年齡段的其他青年群體,其首先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擁有作為前期社會化成果的更高的智能基礎和知識基礎。這不僅造成了他們擁有“大學生”這種有別于其他青年群體的角色身份,而且更主要的是獲得了承擔更高并帶有專業化特征的社會化任務的社會賦予條件和自我勝任條件。正因為如此,一方面在他們承擔和完成這一更高社會化任務的同時突出地表現了他們作為青年的知識分子身份和精英群體特征;另一方面社會對他們成為社會成員的標準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他們將在社會承擔角色的責任、能力、意義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正因為大學生這種角色的特殊性,又使他們與社會交互作用和相互影響,除了有一般青年的共性外,還有自身

15、的特殊性,如文化(特別是知識、技能方面)教化、內化的專門性、專業性、高層次性和外化社會屬性的高智能性等等。在這種雙重的社會期待中,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完成政治社會化和道德社會化的過程,獲得社會認同。這些都對大學生造成無形的壓力,當需要獨立處理一些社會問題時,他們往往出現迷茫心理,或者對結果難以接受。四、大學生社會化的教育對策1.注重社會實踐大學教育中對社會實踐的忽視是造成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社會實踐是在校大學生社會化的主要途徑,對實踐的漠視必然會使其社會化程度受到阻礙。高校應積極推進社會實踐模式創新,形成多元化實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對社會問題進行思考,培養學生投身

16、實踐,服務社會的思想觀念,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際操作,轉變大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推動大學生社會化不斷深入。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認清自我,積極調解心理不適,高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狀態,通過案例教學、行為訓練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生活、學習、適應能力、抗挫折能力、競爭能力、情感能力等的指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時有意識地幫助大學生運用道德和人文知識進行正確的自我建構與創設。3.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課堂教師應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注意結合一些具體社會現實問題,注重大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與認同。在思想的引導方法論方面,尊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規律和行為特點,分析研究大學生社會化面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