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考版)2023版高考化學復習特訓卷 第一部分 高頻考點 分層集訓 第八單元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課練22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_第1頁
(統考版)2023版高考化學復習特訓卷 第一部分 高頻考點 分層集訓 第八單元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課練22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_第2頁
(統考版)2023版高考化學復習特訓卷 第一部分 高頻考點 分層集訓 第八單元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課練22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_第3頁
(統考版)2023版高考化學復習特訓卷 第一部分 高頻考點 分層集訓 第八單元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課練22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_第4頁
(統考版)2023版高考化學復習特訓卷 第一部分 高頻考點 分層集訓 第八單元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課練22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課練22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狂刷小題夯基礎1.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化學平衡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B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不再發生變化C反應體系中混合物的組成保持不變D正、逆反應速率都為零2.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X(g)2Y(g)2Z(g)Ha kJmol1,達到化學平衡時,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A反應放出a kJ熱量BX和Y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C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都不再發生變化DX的正反應速率等于Z的逆反應速率3.關于一定條件下的化學平衡H2(g)I2(g)2HI(g)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恒溫恒容,充入H2,v(正)增大,平衡右移B恒溫恒容,充入

2、He,v(正)增大,平衡右移C加壓,v(正)、v(逆)不變,平衡不移動D升溫,v(正)減小,v(逆)增大,平衡左移4.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4NH3(g)5O2(g)4NO(g)6H2O(g)H0,下列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反應速率5v(NH3)4v(O2)體系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發生變化單位時間內生成5 mol O2,同時斷裂12 mol OH鍵NO的濃度不變A BC D5.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2SO3(g),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 molL1、0.1 molL

3、1、0.2 molL1,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據是()ASO2為0.4 molL1,O2為0.2 molL1BSO2為0.25 molL1CSO2、SO3均為0.15 molL1DSO3為0.4 molL16.在密閉容器中發生下列反應aA(g)cC(g)dD(g),壓縮容積到原來的一半,當再次達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的轉化率變大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D的體積分數變大Da0,若010 s內消耗了2 mol 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10 s內用C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C)0.1 molL1s1B當v正(N2O3)v逆(CO2)時,反應達到平

4、衡狀態C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D該反應達平衡后,減小反應體系的體積,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9.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2SO3(g)(正反應放熱),如圖是某次實驗的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推斷在t1時刻突然變化的條件可能是()A.催化劑失效 B減小生成物的濃度C降低體系溫度 D增大容器的體積10.2021浙江卷6月選考一定溫度下,在N2O5的四氯化碳溶液(100 mL)中發生分解反應:2N2O54NO2O2。在不同時刻測量放出的O2體積,換算成N2O5濃度如下表:t/s06001 2001 7102 2202 820 xc(N2O5)/(molL1)1

5、.400.960.660.480.350.240.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6001 200 s,生成NO2的平均速率為5.0104molL1s1B反應2 220 s時,放出的O2體積為11.8 L(標準狀況)C反應達到平衡時,v正(N2O5)2v逆(NO2)D推測上表中的x為3 93011.2020北京卷一定溫度下,反應I2(g)H2(g)2HI(g)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時,測得c(I2)0.11 mmolL1,c(HI)0.78 mmolL1。相同溫度下,按下列4組初始濃度進行實驗,反應逆向進行的是()ABCDc(I2)/(mmolL1)1.000.220.440.11c(H2)/(mmo

6、lL1)1.000.220.440.44c(HI)/(mmolL1)1.001.564.001.56(注:1 mmolL1103 molL1)12.2020浙江卷1月一定溫度下,在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A(g)2B(g)3C(g)。反應過程中的部分數據如下表所示:t/minn(A)/moln(B)/moln(C)/mol02.02.4050.9101.615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5 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9 molL1min1B.該反應在10 min后才達到平衡C.平衡狀態時,c(C)0.6 molL1D.物質B的平衡轉化率為20%練 eq avs4al(模)

7、eq avs4al(擬) 13.2022黑龍江哈爾濱第六中學高三期中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壓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A(g)B(g)C(g)2D(g);下列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反應混合物的密度不再改變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C和D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體系壓強不再改變C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v(A)v(C)11A. BC. D14.2022北京大學附中階段性測試反應2SiHCl3(g)SiH2Cl2(g) SiCl4(g)在催化劑作用下,于323 K 和343 K時充分反應,SiHCl3 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343 K時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為22%B

8、.a、b處反應速率大小:vavbC.要提高SiHCl3 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降溫和及時移去反應產物D.已知反應速率vv正v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別為正、逆反應速率常數,x為物質的量分數,則 343 K時 eq f(k正,k逆) eq f(0.112,0.782) 15.2022遼寧沈陽一模0.1 MPa時,向一密閉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3 mol H2,發生反應為2CO2(g)6H2(g)C2H4(g)4H2O(g)。測得不同溫度下平衡時體系中各物質濃度的變化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H0B.曲線b代表H2OC.M點和N點所

9、處狀態下c(H2)不一樣D.保持其他條件不變,T1 、0.2 MPa下反應達到平衡時,c(H2)比M點對應的c(H2)大16.2022汕頭質監NH3作為重要化工原料,工業上常用來制HNO3,中間發生反應:4NH3(g)5O2(g)4NO(g)6H2O(g)H0)。保持溫度不變,實驗測得起始和平衡時的有關數據如下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容器編號起始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mol達到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ABC2100.75Q kJ0.40.21.6A.容器中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0.05Q kJB.向容器中通入氦氣,平衡時A的轉化率變大C.其他條件不變,若容器保持恒容絕熱,則達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小

10、于 eq f(2,3) D.容器、中反應的平衡常數均為1818.2022陜西西安重點高中三檢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發生反應2NO2(g)N2O4(g)H57 kJmol1。在溫度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分數隨壓強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B.a、b兩點的轉化率:abC.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D.由a點到b點,可以用加熱的方法綜合測評提能力一、選擇題1.在一定溫度下,向2 L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 mol CO2、3 mol H2,發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H0)。一定溫度下,在體

11、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X(g) 與1 mol Y (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充分反應后,放出熱量為a kJB.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X與W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一定為12C.當X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改變,表明該反應已達平衡D.若增大Y的濃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4.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g)O2(g)2SO3(g)H0達到平衡后,采用下列措施,既能增大逆反應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通入一定量O2 B增大容器容積C.移去部分SO3(g) D降低體系的溫度5.2021河北邯鄲期末用CO和H2合成甲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g)2H2(g)CH3

12、OH(g)。在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實驗測得甲醇的物質的量和溫度、時間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反應熱H0B.t時刻兩曲線表示的正反應速率相同C.若將容器容積壓縮至0.5 L,H2的平衡轉化率提高D.若在平衡時充入更多CO,再次平衡時CH3OH的體積分數增大6.2021河北適應考模擬三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A和氣體B各0.16 mol充入2 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g)B(g)2C(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據如表:t/min2468n(B)/mol0.130.110.100.10下列說

13、法正確的是()A.反應6 min時剛好達到平衡狀態B.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v(逆)v(正)C.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32 mol氣體C,到達平衡時,n(C)0.24 molD.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氣體A、C各0.1 mol,氣體B的轉化率不變7.2021河北邢臺二中第四次月考已知容器恒壓,容器恒容,其他條件相同時,在容器、中分別加入3 mol Z,起始時容積相同,發生反應2X(g)2Y(s)3Z(g)并達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起始到平衡所需時間:B.平衡后若在中再加入2 mol Z,則達到新平衡時Z的體積分數變小C.平衡時Z的轉化率:”“

14、”或“”)。(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NH3(g)CO2(g)CO(NH2)2(s)H2O(g)Hv(逆)平衡右移,A正確;恒溫恒容,充入He,H2(g)、I2(g)、HI(g)濃度均不變,v(正)、v(逆)均不變,平衡不移動,B不正確;加壓,v(正)、v(逆)均增大,但v(正)與v(逆)仍然相等,平衡不移動,C不正確;升溫,v(正)、v(逆)均增大,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D不正確。4A未標明反應速率的方向,無法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不符合題意;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增加的反應,恒溫恒容時,體系的壓強不變,則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可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符合題意;恒容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氣

15、體,反應前后氣體總質量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不符合題意;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增加的反應,氣體的總質量一定,平均摩爾質量不變,可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符合題意;單位時間內生成5 mol O2必然消耗6 mol H2O,斷裂12 mol HO鍵,無法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不符合題意;NO的濃度不變,說明NO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可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符合題意。5BA項數據表明,題中0.2 molL1的SO3完全轉化成了SO2和O2,即平衡時,c(SO3)0,不可能;B項數據表明,反應逆向進行,平衡時SO3濃度減小0.05 molL1,SO2濃度增加0.05 molL1,有可能;C項

16、數據表明,SO2、SO3的濃度都在原濃度基礎上減少了0.05 molL1,不可能;D項數據表明,SO2和O2完全轉化成了SO3,即平衡時,c(SO2)0,c(O2)0,不可能。6D假定平衡不移動,將容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D的濃度為原來的2倍,實際再次達到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來的1.8倍,說明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A的轉化率變小,D的體積分數變小,av(正),平衡逆向移動,故逆反應為吸熱反應,故B項正確,C項錯誤;3040 min時,v(正)、v(逆)同等程度減小,v(正)v(逆),不是使用正催化劑,故D項錯誤。8DA項,C為固體,不能用濃度的變化表示C的反應速率,錯誤;B項,當v正

17、(N2O3)v逆(CO2)時,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反應未平衡,錯誤;C項,升高溫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數,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錯誤;D項,該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減小反應體系的體積,即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正確。9C催化劑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或減小正、逆反應速率,A項錯誤;減小生成物的濃度,正反應速率瞬時不變,逆反應速率瞬時減小,B項錯誤;正反應放熱,降低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正向移動,C項正確;增大容器的體積,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但平衡逆向移動,D項錯誤。練高考10D根據表中數據及方程式2N2O54NO2O2知6001 200 s時,v(N2O5) eq f(c,t) eq

18、 f((0.960.66) molL1,600 s) 5.0104 molL1s1,由關系式 eq f(v(N2O5),2) eq f(v(NO2),4) 可得,v(NO2)25.0104 molL1s11.0103 molL1s1,A錯誤;反應2 220 s時,消耗n(N2O5)(1.400.35) molL10.1 L0.105 mol,根據關系式可知 eq f(n(N2O5),2) n(O2),則V(O2)0.105 mol eq f(1,2) 22.4 Lmol11.176 L,B錯誤;達到平衡時, eq f(v正(N2O5),2) eq f(v逆(NO2),4) ,C錯誤;由表中數據

19、知,1 7102 820 s,c(N2O5)減小一半,用時1 110 s,可以推斷出2 820 x s,c(N2O5)減小一半也用時1 110 s,故x1 1102 8203 930,D正確。11CA項,Qc eq f(1.002,1.001.00) 1,B項,Qc eq f(1.562,0.220.22) 50.28,C項,Qc eq f(4.002,0.440.44) 82.64,D項,Qc eq f(1.562,0.110.44) 50.28,C項Qc最大,反應逆向進行的可能性最大。12C05 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A) eq f(v(C),3) eq f(0.9 mol,2

20、L5 min) eq f(1,3) 0.03 molL1min1,A錯誤;反應10 min時,n(A)1.6 mol,即消耗0.4 mol A,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消耗0.8 mol B,即此時n(B)1.6 mol,由題表中數據知,15 min時n(B)1.6 mol,說明10 min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B錯誤;結合上述分析,達到平衡時消耗0.4 mol A,則平衡時生成1.2 mol C,故c(C)0.6 molL1,C正確;物質B的平衡轉化率為 eq f(0.8,2.4) 100%33.3%,D錯誤。練模擬13B一定溫度下的恒壓容器中,反應混合物的密度不再改變,說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

21、變,故能確定題給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因為A(g)B(g)C(g)2D(g)反應前后計量數不等,所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說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平衡狀態;C和D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不選;體系壓強不再改變,因為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壓容器中,壓強一直不變,故不選;C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說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平衡狀態;v(A)v(C)11,未體現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故不選。所以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14C由圖示,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達到平衡用的時間就越少,所以曲線a代表343 K的反應,從圖中讀出343

22、K時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為22%,A正確;a、b兩點的轉化率相等,可以認為各物質的濃度對應相等,而a點的溫度更高,所以速率更快,即vavb,B正確;由圖可知,溫度越高轉化率越大,減少生成物,根據勒夏特列原理,平衡正向移動,則轉化率增大,所以要提高SiHCl3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升溫和及時移去反應產物,C錯誤;假設開始時SiHCl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343 K 時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為22%,則有: 2SiHCl3(g)SiH2Cl2(g)SiCl4(g)起始濃度(mol/L): c 0 0變化濃度(mol/L): 0.22c 0.11c 0.11c平衡濃度(mol/L): 0.78

23、c 0.11c 0.11cxSiHCl3 eq f(0.78c,0.78c0.11c0.11c) 0.78,xSiH2Cl2 eq f(0.11c,0.78c0.11c0.11c) 0.11,xSiCl4 eq f(0.11c,0.78c0.11c0.11c) 0.11,已知反應速率vv正v逆k正xSiHCl32k逆xSiH2Cl2xSiCl4,平衡時v正v逆,則有k正xSiHCl32k逆xSiH2Cl2xSiCl4,所以 eq f(k正,k逆) xSiH2Cl2xSiCl4xSiHCl32 eq f(0.110.11,0.782) eq f(0.112,0.782) ,D正確。15C由題圖可

24、知,溫度越高,氫氣的平衡濃度越大,平衡左移,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即HT1,由a點到b點,需降低溫度,D不正確。綜合測評提能力1AA項, eq xto(M) 是變量,當 eq xto(M) 不變,可以說明反應已達平衡;B項, eq f(n(CO2),n(H2)) 是不變量( eq f(1,3) ),不能說明反應是否達平衡;C項,是不變量,不能說明反應是否達平衡;D項,二者均表示v正,不能說明反應是否達平衡。2C3C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會完全進行,投入原料1 mol并未完全反應,故放出的熱量小于a kJ,選項A不正確;X和W分別為反應物和生成物,化學計量數只表示反應過程的轉化比例,并不能說明達到平

25、衡后的濃度之比,選項B不正確;當X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變化時,反應達到平衡,選項C正確;若增大反應物濃度,正、逆反應速率均會增加,選項D不正確。4A通入一定量O2,c(O2)增大,v(正)瞬間增大,v(逆)瞬時不變,v(正)大于v(逆),平衡正向移動,A正確;增大容器容積,反應混合物的濃度減小,v(正)、v(逆)均減小,平衡逆向移動,B錯誤;移去部分SO3(g),平衡正向移動,由于c(SO3)減小,v(正)、v(逆)均減小,C錯誤;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體系的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但v(正)、v(逆)均減小,D錯誤。5C由圖可知,T2時先達到平衡狀態,則T1T2,溫度較高(T2)時CH3O

26、H平衡狀態的物質的量較低,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HK,反應逆向進行,氣體B的轉化率減小,D錯誤。7B該反應的逆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是恒壓密閉容器,是恒容密閉容器,隨著反應進行,中壓強不變,中壓強減小,中壓強大于中壓強,壓強增大,反應速率加快,則從起始到平衡所需時間:,C錯誤;Y為固體,增大Y的物質的量,不影響平衡移動,則X的物質的量不變,D錯誤。8答案:(1)(2)BC(3)6.1107(4)增大解析:(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溫度升高,平衡氣體總濃度增大,說明平衡正向移動,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則有H0;該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則有S0。(2)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有v正(NH3)2v逆(CO2),A項不符合題意;因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相等,未達到平衡前壓強一直在變,所以總壓強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B項符合題意;反應未達到平衡前,氣體質量一直在變,而容器容積不變,依 eq f(m,V) 可知,混合氣體的密度也在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C項符合題意;反應產物中NH3和CO2的物質的量之比始終為21,密閉容器中氨氣的體積分數始終不變,D項不符合題意。(3)由表中數據可知,在2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