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行業)標準石油化工企業循環水場設計規范SH3016-199019904匕京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文件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行業)標準石油化工企業循環水場設計規范SH3016-1990主編草位: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批準部門*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實行日期199o年6月1日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文件中石化(1990)建字2號關于印發石油化工企業設備和管道隔熱設計規范等九項標準的通知各道:屬公司、總廠、廠、院、所:現批準下列標準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行業)標準;一、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編的石油化工企業設備和管道隔熱設計規范,編號為SHJ10-901二、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
2、編的石油化工企業儲運系統泵房設計規范編號為SHJ1490$蘭州石油化工設計院主編的石油化工企業給水排水系統設計規范,編號為SHJ15-90|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編的石油化工企業循環水場設計規范,編號為SH30161990$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編的鋼制對焊無縫管件,編號為SHJ40890;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編的鋼板制對焊管件,編號為SHJ409-90;七、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編的鍛鋼制承橢焊管件,編號為SHJ410-90;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第十建設公司主編的球形儲耀工程施工工藝標準,編號為SHJ51290;九、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第四建設公司主編的不銹鋼、鋁制料倉施工及驗收規范,編號為S
3、HJ51390。以上九項標準自一九九O年六月一日起實行。各項標準章節條款分別由主編單位負責解釋。石油化工總公司一九九O年一月六日編制說明in本規范是根據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85)中石化建標字38號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編的。在編制過程中,進行了比較廣泛的調査研究,總結了多年來石油化工企業循環水場設計的經驗,并征求了有關設計.生產.施工、科研等方面的意見,對其中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最后經審査定稿。在本規范實行過程中,如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提供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訂時參考。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一九八九年九月TOC o 1-5 h z第一章總則1第二章設計原
4、則2第一節一般規定2第二節補充水量計算”3第三節位置選定4第四節場內布置5第三章冷卻塔7第一乍一般規定7第二節塔體結構7第三節淋水裝置8第四節配水裝置9第五節通風裝置11第六節除水器*12第七節集水池12第八節逆流塔13第九節橫流塔13第十節防凍與環境保護15第四章循環水處理17第一節一般規定17第二節阻垢和緩燭19第三節菌藻控制20第四節旁濾水處理20第五節藥劑的貯存和投配20第六節監測和化驗22第五章循環水泵房及附屬建(構)筑物24第一節循環水泵房24第二節其它構筑物25第三節操作室和變(配)電間25第六章儀表與控制27附錄一名詞解釋28附錄二用詞說明30 # 第一章總則第101條石油化工
5、企業的循環水場的設計應滿足工藝裝置及其它用戶對冷卻水水量、水質.水溫.水壓的要求,保證換熱設備水側的長周期穩定安全運行,并符合保護環境.節能、節水、節省用地,節省藥劑等方面的要第1.0.2條本規范適用于石油化工企業新建的循環水場設計。擴建.改建工程可參照執行。第1.0.3條執行本規范時,尚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第二章設計原則第一節一般規定第2-1.1條應根據工廠分期建設的要求,各裝置(單元)的平面位置、高程,開停車與檢修期的安及其對水量.水質.水溫.水壓的要求設置集中或分散的循環水場。第2.V2條生產過程中直接與工藝物料接觸受到污染的冷卻水應設置獨立的循環水場。第2.1.3條循環水場
6、的設計冷卻水量應按建廠地區夏季冷卻塔出水可能達到的溫度和工藝換熱設備對水溫的要求,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第2-1-4條進塔空氣干、濕球溫度宜采用能牝表冷卻塔所在地區氣象特征的當地氣象臺(站)資料,按濕球溫度頻率統計法計算的近期不少于連續5年最熱期(一般為3個月)頻率為5%-10%的干、濕球溫度晝夜平均值取值。第2.1.5條冷卻塔出水的設il溫度應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也可按進塔空氣的設計濕球溫度加45C計算。第2.1.6條循環水的水質應滿足用戶對阻垢.緩蝕與防菌藻等的要求,且不影響冷卻塔淋水裝置的正常操作。 # # 第2.1.7條循環水給水設計壓力應按多數用水設備的壓力要求確定。個別對水壓要求較
7、髙的用水設備宜采用局部升壓措施。第2J.8條循環水的回水宜利用余壓送往冷卻塔;當不能利用余壓時,可采取重力流回水或局部升壓措施。g一+第一卩補充水量計算 #第221條循環水場設計應通過水量平衡計算確定循環水系統的最大小時給水量和補充水量。計算水量平衡時,水量損失應包括冷卻塔的蒸發損失水量、風吹的損失水量和排污水量(包括用戶在生產過程中不可回收的水量兒第222條冷卻塔的蒸發損失水量可按下式計算Qe=KdrQ(2.2.2)式中Q蒸發損失水量(米弓時);J/冷卻塔進、出水溫度差(C八系數(1/C),可按表222取值,Q循環水量(米3/時兒為中間值時可用內插法計算。表222氣溫2-1001020304
8、0K1/)0-00080,00100.00120.00140.00150.0016注:表中氣溫指冷卻塔周圍的設計干球溫度。第2.2.3條冷卻塔的風吹損失水量應采用同類型冷卻塔的實測數據9當無實測數據時,可根據冷卻塔除水器的形式,按循環給水量的0.1%0.5%取值。(2.2.4)第224條循環水系統的排污水量可按下式計算:Q,=普=(2wN_式中Qb排污水量(米3/時);Qe蒸發損失水量(米彳/時);C?w風吹損失水量(米彳/時);N一一濃縮倍數,可取25。第2-2-5條循環水系統的補充水量可按下式計算;(225)式中Qm補充水量咪時);其余符號含義同前。第2.2-6條循環水系統的排污宜集中在循
9、環水場內進行“用戶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水量必須控制在循環水系統的允許排污水量的范圍內。第三節位邏選定第2.3.1條循環水場位置應按下列原則綜合考慮選定:一、靠近用水量大的工藝裝置(用戶)二、有足夠的場地(包括施工.檢修場地門三、便于電力、給水、材料.藥劑的供應和設備的維護檢修,四、具備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五、符合防火、防爆、安全防護等的有關要求;六、與周圍環境和建、構筑物協調。第2.3.2條冷卻塔宜建于鄰近建筑物、構筑物、變電站的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第23.3條循環水場應設在工藝裝置的防爆區以外。當電氣設備與儀表安裝在防爆區內時,應按有關防爆規范設計。第2.3.4條循環水場不應靠近加熱爐、焦炭
10、塔等熱源體和空壓站吸入口,不得設在污水處理場、化學品堆場.散裝庫以及煤焦.灰渣.粉塵等的露夭堆場附近。第2-3.5條機械通風冷卻塔與生產裝置邊界線或蝕立的明火設備的凈距不應小于30米設在生產裝置內的小型冷卻塔不受此限。第四節場內布置第2.4.1條循環水場內建筑物,構筑物應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冷卻塔水池宜采用地上式或半地上式。第2.4.2條單側進風的冷卻塔的進風口宜面向夏季主導風向,雙側進風的塔的進風口宜平行于夏季主導風向。第2.4.3條6格以上的冷卻塔宜雙排布置,每排長度與寬度之比不宜大于5:1。第244條兩排以上的塔組,長軸在同一直線上時,相鄰塔組的凈距宜為34米,長軸相互平行時,塔組間
11、凈距不得小于進風口高度的4倍。第2.4.5條周圍進風的圓形或多邊形冷卻塔之間的凈距不得小于進風口高度的4倍。第246條冷卻塔的進風口必須具備不阻礙進風的條件a第2-4.7條機械通風橫流式冷卻塔進風口側與其它建筑物的凈距不應小于塔的進風口的高度。第248條循環水場的儀表控制室、變配電間及水處理投藥間等宜與泵房合建。第2U.3條循環水場內的水管道宜埋地敷設。蒸汽、壓縮空氣.潤滑油.化學藥劑等管道應架空或管溝敷設,并應有必要的保溫、吹掃、放空等措施。第2.4U0條循環水場的泵房和冷卻塔的四周應鋪砌,并設檢修道、巡回道回車場等,其余空地應植草皮或鋪石子,塔進風口附近嚴禁植樹。 # #第三章冷卻塔第一節
12、一般規定第3.11條冷卻塔宜采用逆流式或橫流式的機械抽風冷卻塔。第3-bZ條冷卻塔的熱力計算宜采用焰差法或經驗方法。第31.3條熱力計算時應按工業企業建成后可能形成的小氣候和冷卻塔運轉時濕空氣回流造成的影響.對氣象參數進行修正。第314條熱力計算時,宜采用同型工業塔的實測熱力特性數據。當無實測資料時,可采用模擬塔的試驗數據,但必須對模擬試驗數據進行修正。第3.E5條冷卻塔的通風阻力宜按同型工業塔的實測總阻力系數進行計算。當無實測資料時,可按經驗方法計算。第二節塔體結構第321條冷卻塔的主框架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拘第322條冷卻塔內空氣流通部位的構件應采用氣或例結構。塔體的護結構應選用防滲漏抗凍融
13、的林料。流阻力較小的斷面和形狀。 #第323條與水.汽接觸的構件.管道和機械設備均應采取防腐蝕措施。第3.2-4條冷卻塔應有下列設施:一、通向塔頂平臺的梯子;二、同排相鄰塔塔頂平臺的過橋;三、風機的維修平臺和通往配水裝置的直梯;通向塔內的門和走道;風筒檢修門和觀察窗$避雷、接地保護和照明。第3乙5條塔的各類門應向外開啟,并應有良好密第3-2.6條冷卻塔應留有安裝監測和測試儀表的措施。第三節淋水裝賈第3.3.1條淋水裝置的型式和填料種類應按下列因素綜合考慮確定:塔型和淋水密度、水氣比等操作參數;.填料的熱力特性和阻力特性刁三、風機的風量和風壓特性;循環水的水溫和水質;五.填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
14、;六、填料的價格和供應條件;加工、安裝和維護檢修條件。第3-3-2條填料的材質和表面形狀應具有良好的親水、濺水、布水等性能C第3.3.3條填料可采用工程塑料.鋼筋混凝土、石棉水泥或木、竹等的制品。循環水懸浮物和油含量較低時,可采用薄膜式填料。薄膜式的填料組合件每平方米應能承受1.5千牛(15()公斤力九第3.3.5條填料應滿鋪在淋水裝置區,并有合理的支撐結構。第四節配水裝置第3.4-1條配水裝置應滿足配水均勻.通風阻力小,能耗低和便于維修等要求,并根據塔型、水量和木質進行適當選擇。第3.4.2條管式配水應符合下列要求:配水管宜環狀布置;配水干管的起始斷面流速宜為1.01.5米/秒;管材宜采用塑
15、料管或金屬管,如采用金屬管應用法蘭連接并采職防腐措施,管道應有支承和固定措施。第3.4.3條槽式配水應符合下列要求:主水槽的起始斷面流速宜為0.81.2米/秒;配水槽的起始斷面流速宜為050.8米/秒;二、當進水量為設計水量的80%時,配水槽內的水深應大于噴嘴內徑的6倍,且不得小于150毫米:配水槽應有適當的超高,使進水量為設計水量的110%時水槽不產生溢流;四、配水槽斷面凈寬不宜小于120毫米;五、主.配水槽槽底均應水平,配水槽宜設蓋板;六、水槽連接處應圓滑,水流轉彎角不宜大于90度。第344條池式配水應符合下列要求;配水池液位應平穩,池內應設置穩壓盒;二、配水池底應水平;池頂應設蓋板*配水
16、池應能適應塔設計水量的50%130%范圍的變化扌大水量時從溢流口排除*四、配水池的最低水位、操作水位、溢流水位應按進池水量和噴嘴的直徑.型式與排布經計算確定。鋼筋混凝土結構配水池的最低操作水位不應低于100毫來,溢流水位不應高于300毫米,超高宜為100毫米。英它結構的配水池的最低操作水位不宜低于80毫米,溢流水位不宜高于200毫米,超高宜為70毫米。五、每個配水池應設獨立的進水管.調節閥和溢流設施。注:水位按池底為基點計。第3,4-5條噴嘴應符合下列要求:一、流量系數大.噴灑范圍大.噴灑均勻、不易堵塞.不夾卷空氣且所需水頭小;二、用物理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良好的材料制作,結構合理,便于裝拆。
17、第3,4.6條噴嘴的布置應能滿足淋水裝置配水均勻的要求,具體規定如下:一、逆流塔的管式和槽式配水的噴嘴間距宜為5001000毫米,噴嘴與塔內壁的凈距不宜小于500臺米;橫流塔的池式配水噴嘴間距不宜大300毫米,且不宜小于50毫米,噴嘴下緣至填蚪頂部的垂直高度宜為250350毫米q第3.4.7條上塔配管應符合下列規定舟一、橫流塔應按130%設計水量校核管徑 # #二、每根上塔立管應設閥門,當需要時尚應設壓力表、溫度計;上塔立管閥門以上應設放水閥;四、接自工藝裝置與燒類氣體換熱的換熱器的壓力回水管,在進塔水平管起點處應設排氣管,其向上延伸高度不宜小于3米,管徑不應小于水平骨直徑。第五節通風裝置第3
18、.5.1條風機應選用效率高、噪聲低.安全可靠、耐腐蝕、安裝及維修方便的合格產品。第3,5.2條風機的設計運行工況點應位于風機特性曲線的高效區。第3.5.3條第354條風機的電機宜設在風筒外。計算軸功率a寸,風機效率取值不宜大于75%第3,5.5條風機可配套選用多級或無級變速驅動電機或其它變速裝置。第3.5-8條風筒設計應保證風機發揮高效率并減少濕空氣回流。第357條風筒應包括吸入段、集氣段.護散段三部分。風筒的整體應呈流線型并具有光滑表血,宜采用聚酯玻璃鋼制作。 #第3.58條風筒的吸入段應為喇叭口狀,收縮角應小于90。第3.5.9條風筒吸入段下緣與風機葉片水平軸線的垂直距離應不小于L.2米第
19、3.5.10條集氣段的上緣應高出葉片水平軸線刀)()毫米。集氣段總高度宜為風機直徑的15%。第3.5.11條風機葉片外緣與風筒內壁的間隙應均勻, # #且不應大于風機直徑的0.5%,允許施工誤差為士5毫米。第X5.12條風筒擴散段高度宜為風機葉片直徑的二分之1,擴散中心角宜取14。16。第六節除水誥第3.6-1條除水器應選擇效率高、阻力小.整流好.堅固的結構型式。第3.6.2條除水器應均勻遮蓋整個氣流通過的填料上方或側面,沿氣流方向應不能通視。第3.6,3條除水器片的折轉方向應與軸流風機的旋轉方向一致。除水器片的氣流出口段應有一定長度的整流直線段第3.6.4條橫流式冷卻塔的除水器宜有不小于填料
20、外輪廓線形成的傾斜角,除水器的片間距宜上密下疏。第七節集水池第3.7.1條塔底集水池的容積應滿足水處理藥劑在循環水黍統內的允許停留時間的要求。第3-7.2條進風口側的水池壁應離塔邊柱軸線12 #E5米。池深可為1.016米,超高宜為0.20.3米,池頂宜高出地面1米以上。第373條集水池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第3.7U條集水池應有溢流.排空、排泥及集油設施。池底應有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排污坑o水池必須設第3.7,5條岀水口應設置由粗格柵和細濾網組成的第八節逆流塔1污裝置及起吊設施。第3.8,1條塔為矩形時,邊長比不宜大于4:3,進風口宜設在矩形的長邊。第382條冷卻塔的進風口面積與淋水面積之
21、比不宜小05;當小于0.5時,進風口側應設導流裝置。第3.8.3條進風口宓配風均勻,肝采用導風板、隔風板,或將底部填料層布置成階梯形。第3.8.4條填料的支撐結構的投影面積與塔的有效面積之比不應大于10%。第3.85條點滴式填料宜為13-16層,層距020.6米,填料總高度宜為4米。薄膜式填料總高度宜為1015米第九節橫流塔第3-9-1條橫流塔的兩側進風口宜向塔外傾斜。點滴式淋水填料的收縮傾角宜為薄膜式淋水填料的收縮傾角宜為56%第39.2條進風口百頁窗板與水平線的夾角宜控制在40。以內。第3.9,3條百頁窗垂直間距宜為0.615米(不應超過1,5米)。百頁窗板應延伸至填料附近,板寬宜為()5
22、1-5米。百頁窗板宜選用質量輕、強度高、耐沖擊、耐腐蝕.抗凍融、不滲漏的材料制作。第3.9.4條進風口的有效面積宜大于進風口全面積的60%。第395條塔的非進風側端墻應全部封住百頁窗的突出部分。端墻不得漏岡滲水。兩端墻之間的百頁窗宜連續布置。第3.9.6條百頁窗可增設能啟閉和口J調節角度的設施。第397條填料在塔內的填裝高度和徑深的比值,點滴式宜取2,薄膜式宜取253.0o第3.9.8條填料的豎向應傾斜布置,上層填料應比下一層填料均勻突出50-100毫米,使緊靠百頁窗的填料外輪廓線與百頁窗斜柱平行。第3.99條點滴式填料的徑深不宜大于5.5米,薄膜式填料的徑深不宜大于3米。第&9.10條氣室的
23、縱斷面與風機葉片處風筒橫斷面的面積之比宜為1-522,可視塔休大小及具體情況確定。第3.9-11條填料頂部至風筒筒底的垂直距離不宜小于風機直徑的1/5o第十節防凍與環境保護第3.10.1條寒冷地區的冷卻塔可根據具體條件采用下列防凍措施:一、在進風口上緣設置向塔內噴射熱水的化冰管,噴射水量可為進塔水量的20%40%;二、在冷卻塔的進水干管上設旁路水管,使部分或全部循環水不進入塔的配水裝置,直接流入集水池;三、減少進入冷卻塔的空氣量,方法如下:停止風機運行: # # # #調小風機葉片的安裝角;采用變速電動機,減速運行;四、采用允許倒轉的風機;冷卻塔的間(格)數較多時,可停止部分塔運行。加大運行塔
24、的水量。停止運行塔的集水池應有防凍措施;六、冷卻塔的進水管道及閥門應有防凍放水管或保溫七、橫流塔配水系統宜采取分區配水,冬季可加大塔填料外圍部分的淋水密度。第3.10.2條冷卻塔可采取下列防止水滴吹濺飄移的措施:對于雙面進風的逆流式冷卻塔,在兩側進風口之間設隔風板,板底應低于集水池設計水位200毫米;二、逆流塔進風口安裝向塔內傾斜的百頁窗,窗板與水平線的夾角宜為4045,板寬宜為150300臺米;逆流塔進風口上緣內壁可設擋水檐,檐板寬宜為350-400毫米,檐板與塔內壁夾角宜為45。60。;四、采用高效除水器;五、合理確定塔位,加高風筒。第3.10-3條嚴寒地區的冷卻塔塔頂排出的能見霧會形成視
25、覺公害時,可采取下列措施:加高風筒;二、選用干一濕式冷卻塔第3.10.4條根據冷卻塔周圍壞境對噪聲限制的耍求,可采取下列措施;塔的布置遠離噪聲敏感的地區;選用低噪聲型的風機設備;三、設置隔聲、消聲設施。第四章循環水處理第一節一般規定第條循環水處理方案應根據生產工藝對阻垢、緩迪和控制菌藻等的要求,綜合考慮下列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冷卻水的水質標準和補充水水質;設計濃縮倍數;換熱設備的結構形式、材質和操作條件;所用藥劑的性能和控制條件;五、旁濾水和補充水的處理方式;六、工藝泄漏;七.使用藥劑對環境保護的影響。第42條工藝換熱設備的冷卻水側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一、污垢熱阻值宜為1.72x10t
26、5.16x10t米J開/瓦(2X10-46X10-4米2時/千卡八三、管程冷卻水流速宜為1米/秒,但不應小于0.5米/秒,殼程冷卻水流速不應小于0.3米/秒;流速小于此值時,應采取防腐或設水、氣反沖洗等措施。熱負荷強度不宜大于70千瓦/米2(6x2()4千卡/米2時);五、出口水溫不宜高于50C。第4.1.3條設計濃縮倍數不應低于2。第4.1.4條循環水的結垢和腐蝕的性質可根據模擬試驗或相似條件運行經驗進行判斷。否則,可用穩定指數法等進行判斷。第4.1.5條循環水處理所用藥劑配方應經過試驗或根據相似條件運行經驗確定。第4.1-6條無特殊要求時,循環水的水質指標可參照表4.1,6選用。第417條
27、循環水處理所需藥劑應選用合格產品。第4.1-8條循環水中的薦藻控制指標應符合下列要一、異養菌總數應少于50 xK)4個/毫升;二、鐵細菌數應少于100個/毫升;三、硫酸鹽還原菌數應少于50個/毫升;四、粘泥量(生物過濾網法)應少于4毫升/米4第4.E9條阻垢劑和緩蝕劑在系統內的設計停留時間不應超過所用藥劑允許的停留時間。設計停留時間可按下式計算:(4.19)式中r設計停留時間(時)。y系統容積(米巧,其值宜控制在小時循環水量的1/3以內;循環水的水質標準循環水的水質標準 #序號項目單位水質標準1濁度奄克/升根據生產用水要求確定。不宜大T20;當換熱器的型式為板式翅片管式和織旋板式零時,不宜大于
28、102含鹽址亳克/升投加緩燭劑時不宜大于25003總碩度亳克當量升投加阻垢、分故劑時,應報據所投加藥劑的品種、配方及工況條件確定,不宜超過154碳酸鹽硬度毫克當量/升1不投加阻垢、分散劑時,在一般永質條件下不宜大于32投加阻垢、分散劑時,應根據所投加的綺劑品種配方及二況條件確定。可控制在69范他內5鈣Ca24毫克當盛/升投加阻垢.分散劑時,應根據所投加藥劑的品種.配方及工況條件確定。一般情況.低限不宜小于2(從緩蝕角度要求人髙限不宜犬于8(從阻垢角度要求6鎂Mg2+毫丸當童/升不宜大于5,并按Mg2pSi02i5000驗證(Mg以CaCCHif.SiO2以SiO2計)7總恢Fe毫克/升循環冷卻
29、水控制鐵含量不宜大于0.38鋁AI亳克/升不宜大于05(以AP*計9銅C吋*毫克/升不宜大于0,投加銷緩燭劑時應按試鯊數按:確定10氯根ci毫克/升投加鮒劑T:1對不銹鋼設備的循環水中不宜大于300指含鋸裸鈦(鑰等合金的不銹鋼丨2.對碳鑰設備的循環水中不宜大于50011硫酸根soT毫菟/升投加緩蝕劑時對碳鋼材質不應大于1500對系統中的混凝上材質的形響控制要求按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地質勒察規范沐TJ21-77?附錄五執行12硅酸(以SiO2計)臺丸升1不大于1752.M/4(以CaCO,計)xSiO2(以SiO2計)s;1500013游離性余MCiz殛克/升宜控制在0.51范國內14油亳剤升不應
30、大于515PH值投加阻垢、緩燭劑時,應大于6.5,小于9 # # #Ob排污損失的水量(米時卄(?W風吹損失的水量(米3/時)。第4-1-10條循環水經阻垢、緩蝕、殺菌藻處理后,除作為冷卻介質外,不得他用。當排污量在允許范圍內,且符合水質要求,對環境無污染時,部分排污水可供他用,但應有控制用量的措施。第4U.11條循環水系統設計應根據清洗和預膜的需要采取下列措施設置相應的藥劑投加設施;設置冷卻水回水旁賂管直接引至冷卻塔集水池設置旁路掛片jU!、設置快速排放和補水管線;循環水場含油回水系統應設隔油池,并五、必要時設置pH值調節設施。第4.1*12條應有集油設施。采用鋅鹽復合緩蝕劑處理時,鋅的投加
31、第二節阻垢和緩蝕第4.2.1條量宜為24毫克/升(以Z廠計)范圍內,PH值不宜大于83o第4-2.2條當循環水系統換熱設備的材質為碳鋼,且采用磷系復合藥劑進行阻垢和緩蝕處理時,冷卻水的主要水質控制指標除應符合第4.1.6條規定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一、濁度不宜大于10毫克/升;甲基橙堿度不宜小于L毫克當量/升;鈣硬度不宜小于1.5毫克當量/升,但不宜超過8毫克當量/升;正磷酸鹽含量(以PO廠計)宜小于或等于磷酸鹽總含量(以PO|計)的50%,藥劑的停留時間不宜大于50小時。第三節菌藻控制第431條殺菌藻劑應符合下列要求; # # # # # #一、高效,且與阻垢劑、緩蝕劑不相干擾;二、低毒,且
32、毒性易于降解并便于處理;第4.3.2條當采用液氯做殺菌劑時應定期進行,每次持續兩小時。余氯量應控制在0.51.0毫克/升。 # # # # # #第4.3.3條加氯時宜與非氧化型殺菌劑配合使用, # # # #第四節旁濾水處理第4.4.1條循環水場應設旁濾水處理設施。第4.4.2條采用旁濾處理懸浮物時,過濾水量宜為設計循環水量的1%5%。第443條旁濾水可利用壓力回水進入旁濾池。第五節藥劑的貯存和投配第4.5.1條循環水處理用藥劑宜在全廠倉庫內貯存,并應在循環水場內設貯存間。第4.5.2條藥劑的貯存量應根據藥劑的消耗量供應情況和運輸條件等確定,具體規定如下:一、全廠倉庫中藥劑貯存量可按1530
33、天消耗量計算;二、循環水場內的藥劑貯存間的貯存量可按710天消耗量計算.三、酸儲罐容積應按一耀車的容積加10天消耗量計算。第4-5.3條計算貯存間面積時,藥劑堆放高度規定如下:一、僉裝藥劑宜為1.520米;二、散裝藥劑宜為1()15米丿三、桶裝藥劑宜為0.812米。采用機械裝卸時,堆放高度可適當增加。第4.5.4條硫酸罐車的裝卸可采用負壓抽吸.泵輸送或重力自流等方式,但不得用壓縮空氣加壓輸送。第4.5-5條各為1臺。儲罐清洗措施。第45.6條酸(堿)儲罐附近應有事故淋浴、洗眼酸(堿)應封閉貯存,酸(堿)儲總宜堰內地面應防腐,并應有排放、檢修及器等安全防護設施。第4.5.7條藥劑溶解槽的設置應符
34、合下列規定:溶解槽的容積可按每日配制藥劑13次確定$易溶藥劑或液態藥劑的溶解可在溶液槽內進行,不專設溶解槽;溶解槽應有攪拌設施;溶解槽的材質、防腐和保溫等要求,應按藥劑的性質確定。,第458條韻劑溶液槽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溶液濃度可為1%5%(重量比八 # 溶液槽的總容量可按8小時消耗量計算,溶液槽的數量不宜少于2個;必要時應設置溶液槽的攪拌.進出口過濾等設施歹溶液槽的材質.防腐和保溫等要求應按藥劑的性質確定。第4.5.9條藥劑溶液的計量可采用計量泵或轉子流量計。第4.5,10條投加液氯應用加氯機,加氯機應有一臺備用。加氯間內應設校核用氯量的磅秤。第4-5U1條加氯間和氯瓶間應與其它工作間隔
35、開,并應符合下列規定$氯瓶間必須設直接通向室外的外開門;氯瓶和加氯機不應靠近采暖設備;應設每小時換氣812次的通風設備通風孔應設在外墻下方;室內建筑裝修.電氣設備、儀表及燈具應防腐,照明和通風設備的開關應設在室外;應在加氯間附近設置防毒頁具、搶救器材和工具箱。氯瓶間應緊靠加氯間單獨設置,并宜設第4.5.12條起吊設施。氯瓶宜設分氣罐和壓力計。第45.13條第六節監測和化驗第4.6.1條應在冷卻水的進.對于污垢熱阻值有嚴格要求的換熱設備,出口管設溫度、壓力儀表,在進口管設流量儀表。第462條宜在循環水系統關鍵換熱設備附近或在水處理間設監測換熱器,并在下列地點設監測試片一、冷卻塔下的集水池;冷卻塔
36、上塔管的旁路上。第4.6.3條補充水、循環給水、循環回水、旁濾出水、循環水排污等管宜設取樣管。第4.6.4條循環水系統的常規檢驗項目宜在循環水場內進行,其它項目可在全廠化驗室進行。第4.6.5條化驗儀器儀表的配備應滿足下列項目的需要:一、水的物理、化學常規分析;二、腐蝕產物和污垢成分分析;三、冷卻水及粘泥的微生物檢測;四、腐蝕率測定;五、污垢熱阻值測定;六、藥劑純度分析 #第五章循環水泵房及附屬建(構筑物第一節循環水泵房第511條循環水泵宜設在泵房內。循環水泵宜按自灌啟動設計。當不具備超過5分鐘。第513條水量變化的需要,第條自灌啟動條件時,應設真空抽氣啟動設施,引水時間不應循環冷水泵和熱水泵
37、的配置應滿足用戶并應有30%50%的備用臺數。每臺循環水泵宜采用獨立的吸水管并應留有0.5-1.0米的安全吸程。當泵房內的吸水管與壓水管管溝敷設時,管溝應有活動蓋板。泵房內地上和架空管道不得阻礙通道和跨越電氣設備。第5.1.5條水泵進出水骨上宜采用蝶閥;當出水管選用閘閥且直徑大于300毫米時應用電動閥門。水泵的切斷閥.止回閥均應設支墩或支架。第516條泵房應有能通過最大設備的門,其寬度應大于該設備030.5米。泵房內應設檢修場地。第51.7條泵房內應設吊車,并符合以下規定:一、起重量為0.52噸時,設手動單軌吊車二.起重量為25噸時,設手動橋式吊車三、起重量大于5噸時,設電動橋式吊車。 #第二
38、節其它構筑物第5.2.1條冷(熱)吸水池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座水池可根據需要分成幾個吸水間。吸水間之間可設壁板閥。m(管)道與水池聯接處應設格柵.格網及起吊設施。第5.2.2條吸水池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吸水池的有效容積宜不小于最大泵的5分鐘揚水二、在最大泵送流量時,最低水位距吸水管喇叭口下端不應小于05米;吸水管喇叭口的大口直徑應為吸水管管徑的1315倍;四、吸水管喇叭口外緣距池壁宜為喇叭口大口徑的07510倍;五、吸水管喇叭口下端距池底宜為吸水管管徑的08倍,但不得小于0.5米;兩個吸水管喇叭口外緣的凈距應為大口直徑的1-22.0倍。第三節操作室和變(配)電間第5-3.1條循環水場的操作室宜設在泵房的端部,并設隔聲觀察窗和宜接通向泵房及室外的門。室內地面應高于室外地坪和泵房地面。第5.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行學習教育活動方案
- 小影樓開業活動方案
- 巾幗表彰活動方案
- 山地徒步活動方案
- 小學英語組說課活動方案
- 歲朝雅集活動方案
- 工會舞蹈減壓活動方案
- 少兒征稿活動方案
- 小牛吃草活動方案
- 小班假期上線活動方案
-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2023-2024學年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物業管理員(中級)職業技能鑒定試卷(含物業設施設備維護案例)
- 下肢功能鍛煉的護理方法
- T/CAMIR 002-2022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管理與服務要求
- 多模態學習算法的實證分析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 核電站清潔維護派遣及環境監測服務合同
- 口腔合伙股東協議書
- 教育改革與未來教育趨勢-教育改革議題與未來
- 行政管理學科試題及答案分享
- 簽約抖音博主合同協議
- 江蘇南通2025年公開招聘農村(村務)工作者筆試題帶答案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