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末質檢復習資料直線運動_第1頁
高一物理期末質檢復習資料直線運動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物理期末質檢復習資料:直線運動考點一: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一、質點: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 質點是用來代替物體的具有質量的點,因而其突出特點是“具有質量”和“占有位置”,但沒有大小,它的質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體的質量。 質點沒有體積,因而質點是不可能轉動的。任何轉動的物體在研究其自轉時都不可簡化為質點。 質點不一定是很小的物體,很大的物體也可簡化為質點。同一個物體有時可以看作質點,有時又不能看作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二、參考系: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處在永恒的運動之中,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擇另外的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來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一個物體一旦被選做參考系就必須

2、認為它是靜止的。三、位移與路程位密和路程的比較位移路柱是質點運動耿跡的長度每轉養示質點的位萱變動,它是質點由初位置Jg冋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位務是矢量,方問由初始位置抬冋末位萱(2)路程是標量,股有方問在單冋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W況下,位移的大小小于碰(1) 路程: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當物體從某位置A運動到另一位置B時,可以沿不同的軌跡運動,如圖所示,走過不同的路程。路程不能描述質點的位置的變化,與運動路徑有關。路程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某一時間內路程等于零”表示這段時間物體靜止。(2) 位移:位移用來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它是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如圖中的有向線段AB

3、o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的大小與路徑無關,僅由初、末位置決定?!澳骋粫r間內位移等于零”表示這段時間物體的初末位置相同,而不表示這段時間內物體靜止。(3) 在任何情況下,位移的大小都不可能大于路程。當物體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四、速度與速率1平均速度(1) 定義:在某段時間的位移x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t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或位移)內的平均速度.(2) 公式:v=xJt(3)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運動的快慢,即平均快慢程度.(4) 描述平均速度時,必須指明是哪一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或是哪一段時間間隔內的平均速度.2. 瞬時速度(1) 定義:物體在某一時刻(或通

4、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2) 物理意義:精確地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3) 方向:與物體經過某一位置的運動方向相同.即物體運動軌跡在該點的切線方向。物體在從t到t+t時間間隔內,若t非常小,以至于厶t0,則可以認為表示的是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3、速率(1) 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2) 日常生活和物理學中說到“速度”,有時是指速率.(3) 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標量。六、五、加速度1、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a=Av/At(又叫速度的變化率),是矢量。a的方向只與v的方向相同(即與合外力方向相同)。(1) 加速度與速度沒有直接關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

5、也可以為零(某瞬時);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為零(某瞬時);(2) 加速度與速度的變化量沒有直接關系:加速度很大,速度變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變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變化率”一一表示變化的快慢,不表示變化的大小。(3) 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作加速運動,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來越快;若加速度減小,速度增大得越來越慢(仍然增大)。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作減速運動,速度減?。蝗艏铀俣仍龃?,速度減小得越來越快;若加速度減小,速度減小得越來越慢(仍然減小)。2、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物理量意義公式及單位關系速

6、度v表示運動的快慢和方向v=s/t(m/s)三者無必然聯系.v很大,v可以很小,甚至為0,a也可大可小速度的變化量表示速度變化的大小和方向心v=(vt-Vo)(m/s)加速度a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即速度的變化率2a=AvMt(m/s)加速度、速度變化量、速度的關系()加速度為a,速度變化量為-v=vt-vo,速度為v。由此可見,三者都是也t矢量,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方向相同,與初、末速度方向無關。物體具有向東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卻向西。(2) 加速度大表示物體速度變化快,并不表示此時物體的速度變化量大,也不表示此時物體的速度大,反之亦然。(3) 加速度為零,速度變化量為零但速度不一定為零

7、;速度為零,加速度也不一定為零。(4) 加速度與速度沒有直接關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為零(某瞬時);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為零(某瞬時);(5)加速度與速度的變化量沒有直接關系:加速度很大,速度變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變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變化率”一一表示變化的快慢,不表示變化的大小。(6)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因此,也可以說加速度是xm速度是位置對時間的變化率,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位置對時間的變化率的變化率.【復習鞏固題】1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質量和體積很小的物體可看成質點B. 運動物體

8、不論質量、體積和形狀如何,只作平動不作轉動時,可看成質點C. 一運動物體既作平動又作轉動,當只研究物體平動時可看成質點,但研究轉動時就不能看成質點D. 作直線運動的物體能看成質點,而作曲線運動的物體不能看成質點2、觀察圖1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是()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3、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時,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B位移取決于運動的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的路徑C.運動物體的路程總大于位移

9、的大小D質點沿不同的路徑由A運動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4、關于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每時刻的瞬時速度都是零,則它在該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為零B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一定為零C勻速直線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在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D變速直線運動中任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時刻的瞬時速度5、甲、乙、丙三個物體同時同地出發做直線運動,它們的位移一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在20s內,它們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關系是()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

10、率v甲v丙v乙C.平均速度v甲v乙v丙;平均速率相等D.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均相等6、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方向不變而大小逐漸減小到零,那么該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是A、速度不斷增大,到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B、速度不斷減小,到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小C、速度不斷減小,到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運動停止D、速度不斷減小到零后又反相做加速運動考點二: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一、勻變速直線運動基本規律:22ut=uo+2ass=(ut+u0)t/2 ut=uo+at* s=uot+at2/2|S=u平t利用上面式子時要注意:1. ut,u0,u平,a視為矢量,并習慣選u0的方向為正方向:2.

11、 其余矢量的方向與u0相同取正值,反向取負值,若a與u同向,物體作勻加速運動,若a與u反向,物體作勻減速運動。二、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幾個常用的結論1. s=aT2,即任意相鄰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相等??梢酝茝V到Sm-Sn=(m-n)aT2V0+VtS、2. Vt/2,某段時間的中間時刻的即時速度等于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2tVs/2=JV。+Vt,某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即時速度公式(不等于該段位移內的平均V2速度)??梢宰C明,無論勻加速還是勻減速,都有Vt/2:Vs/2.三、初速度為零(或末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如果初速度為零,或者末速度為零,那么公式都可簡化為:V=g

12、tS=丄at22小,v2as,S=-t22四、初速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1.刖1秒、前2秒、刖3秒內的位移之比為1:4:9:2.第1秒、第2秒、第3秒內的位移之比為1:3:5:3.刖1米、前2米、刖3米所用的時間之比為1:刁2:.3:4.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時間之比為1:21:("3-2)對末速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可以相應的運用這些規律。五、一種典型的運動(O-v-O形式)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物體由靜止開始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緊接著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靜止。用右圖描述該過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1vbai、tia2、s2、t2S,t,S=tVj=V2=V=aa2六、剎車類問

13、題汽車做勻減速運動到速度為零時,即停止運動,其加速度a也突然消失.求解此類問題時應先確定物體實際運動的時間,注意題目中所給的時間與實際運動時間的關系.對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運動也可以按逆過程即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處理.七、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自由落體運動1、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2、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豎直向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3、自由落體加速度:(1)在冋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加速度都相冋。這個加速度叫自由落體加速度。因為這個加速度是在重力作用下產生的,所以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點和不

14、同的高度自由落體加速度的值一般都不相同,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以近似地認為在地面附近(不管什么地點和有限的高度內)的自由落體加速度的值為:g=9.765m/s2。在粗略的計算中有時也可以認為重力加速度g=10m/s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4、對于自由落體運動來說:初速度vo=0,加速度a=g。因為落體運動都在豎直方向運動,所以物體的位移S改做高度h表示。那么,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就可以用以下四個公式概括:vt=gt2Vt=2gh1hvtt2t豎直上拋運動1、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初速度豎直向上的拋體運動叫豎直上拋運動。22、豎直上拋運動是沿豎直方向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它的加速度加速度為

15、g(=9.8m/s)。3、豎直上拋運動的規律。選定豎直向上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那么,加速度g的方向應為負??紤]到重力加速度g是一個特定的加速度不宜將g寫做9.8m/s2,應在公式中符號“g”的前面加一個負號。規律如下:Vt=Vo-gt12h二v°t-艸22Vt二Vo-2gh1h=2(v°Vt)t4、豎直上拋運動的特點:對稱性:時間對稱性如圖物體上升過程中從AtC所用時間tAc和下降過程中從CtA廠C-B-A所用時間tcA相等,同理tAB=tBA.速度對稱性物體上升過程經過A點的速度與下降過程經過A點的速度大小相等.能量對稱性物體從Atb和從BtA重力勢能變化量的大小相等,

16、均等于mghAB.(2)多解性當物體經過拋出點上方某個位置時,可能處于上升階段,也可能處于下降階段,造成雙解.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這個特點.2解答豎直上拋運動問題的兩種方法(1)全程法:規定好正方向后,直接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律列方程求解.(2)分階段法:將全程分為兩個階段,即上升過程的勻減速階段和下落過程的自由落體階段.【復習鞏固題】1、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4m/s,1s后速度的大小變為10m/s,在這1s內該物體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3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2、(2011安徽).一物體作

17、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一段位移X所用的時間為t1,緊接著通過下一段位移AX所用時間為t2。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A2:x(t1九)址2館+t2)B:X(t1t2)訊2館t2)C2做右+t2)3、一個小石子從離地某一高度處由靜止自由落下,某攝影愛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軌跡AB.該愛好者用直尺量出軌跡的長1度,如圖所示,已知曝光時間為就0s,則小石子出發點離A點的距離約為A.B. C.D.6.5m10m20m45m516cmA一7cm8umB9cm現用固定的照相機對該質點進行閃光照相,閃光1次、第2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移動8m,由此不可求得的是()4、一個質點正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間間隔為1s.

18、分析照片得到的數據,發現質點在第了2m,在第3次、第4次閃光的時間間隔內移動了A.第1次閃光時質點的速度B. 質點運動的加速度C. 從第2次閃光到第3次閃光這段時間內質點的位移D.質點運動的初速度5、”10米折返跑”的成績反映了人體的靈敏素質.測定時,在平直跑道上,受試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勢站在起點終點線前,當聽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處的折返線,(如木箱),再轉身10米4m/s2,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4測試員同時開始計時受試者到達折返線處時,用手觸摸折返線處的物體跑向起點終點線,當胸部到達起點終點線的垂直面時,測試員停表,所用時間即為”折返跑”的成績,如圖所示.設受試者起跑的加速

19、度為m/s,快到達折返線處時需減速到零,減速的加速度為減速,保持最大速度沖線求該受試者”10米折返跑”起點裂點線8m/s2,返回時達到最大速度后不需的成績為多少秒?析返線跑逍木輸6、2012年8月10日,改裝后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該艦被海軍命名為遼寧艦,編號為16號)進行出海航行試驗,中國成為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已知該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長度為L=300m某種戰斗機在航空母艦上起飛過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為a=4.5m/s飛機速度要達到v=60m/s才能安全起飛。(1) 如果航空母艦靜止,戰斗機被彈射裝置彈出后開始加速,要保證飛機起飛安全,戰斗機被彈射裝置彈出時的速度至少是多大?(2) 如果航空母艦

20、勻速前進,在沒有彈射裝置的情況下,要保證飛機安全起飛,航空母艦前進的速度至少是多大?考點三:運動圖像、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S-1圖象表示運動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勻速直線運動的是一條傾斜的直線。速度的大小在數值上等于圖象的斜率,即vS=tan,如右圖所示。At、直線運動的v-t圖象v-t圖象表示運動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v-t圖象表示的規律木v(m/s)團蠢團鹽iiiiiii璽I»«riaiM!«ElliiiiiUEmHIiUEiiiiiii是:給出v、t的對應關系,即若給定時間t,則可從圖上找出相應的速度v,反之亦然。1.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1)勻

21、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與橫軸平行的直線。(2)從圖象不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位移(圖象與兩坐標軸所圍圖形的面積)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av,斜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也t表示勻加速運動;若直線的斜率小于零,(2) 直線斜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即之則越小(3) 若直線的斜率大于零,則加速度大于零,則加速度也小于零,表示勻減速運動。【復習鞏固題】1、如圖所示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下列有關物體運動情況判斷正確的是2A.前兩秒加速度為5m/sB4s末物體回到出發點C.6s末物體距出發點最遠D8s末物體距出發點最遠2、如圖所示的位移(x)時間(

22、t)圖象和速度(v)時間圖象中給出四條圖線,甲、乙、丙、丁代表四輛車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車做直線運動,乙車做曲線運動B0ti時間內,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通過的路程C.0t2時間內,丙、丁兩車在t2時刻相距最遠D.0t2時間內,丙、丁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3在軍事演習中,某空降兵從飛機上跳下,先做自由落體運動,在ti時刻,速度達較大值V1時打開降落傘,做減速運動,在t2時刻以較小速度V2著地他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空降兵在0ti或tit2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的結論正確的是V1Vl+V2A0t1:V=Bt1t2:V=2V1+V2V1+V2Ct1t2:

23、V>2Dt1t2:Vv24、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忽略汽車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km4小時內,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總比甲車的大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A在第B在第C在前D在第5a、b兩車在兩條平行的直車道上同方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t=0時刻,兩車間距離為d;t=5s的時刻它們第一次相遇.關于兩車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5s的時刻兩車第二次相遇Bt=20s的時刻兩車第二次相遇C在5s15s時間內,先是a車在前,而后是b車在前D在10s1

24、5s時間內,兩車間距離逐漸變大6、甲、乙兩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假如把他們的運動近似當作勻速直線運動來處理,所示,在圖確的是(他們同時從起跑線起跑,經過一段時間后他們的位置如圖7中分別作出在這段時間內兩人運動的位移)X、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正pZ考點四:追擊與相遇問題兩物體能否同時到達空間速度關系、位移關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問題中的條件是:某位置。因此應分別對兩物體研究,列出位移方程,然后利用時間關系、系而解出。1.追及追及問題的特征及處理方法:“追及”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常見的情形有三種:(1)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物體甲追趕同方向的勻速運動的

25、物體乙,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離的條件:兩物體速度相等,即V甲二V乙。(2)勻速運動的物體甲追趕同向勻加速運動的物體乙,存在一個能否追上的問題。判斷方法是假若甲乙兩物體能處在同一位置時,比較此時的速度大小,若V甲.V乙,能追上;若V甲:V乙,不能追上;如果始終追不上,當兩物體速度相等時,兩物體間的距離最小。也可假定速度相等,從位移關系判斷。(3)勻減速運動的物體追趕同向的勻速運動的物體時,情形跟第二種類似。2. 分析追及問題的注意點(1)要抓住一個條件,兩個關系:一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兩個關系是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通過畫草圖找兩物體的位移關系是解題的突破口。(2)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停止運動。(3)仔細審題,充分挖掘題目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