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1、樣本是總體中:DA、任意一部分 B、典型部分 C、有意義的部分 D、有代表性的部分 E、有價值的部分2、參數是指:CA、參與個體數 B、研究個體數 C、總體的統計指標 D、樣本的總和 E、樣本的統計指標 3、抽樣的目的是:EA、研究樣本統計量 B、研究總體統計量 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誤差 E、樣本推斷總體參數 4、脈搏
2、數(次/分)是: B A、觀察單位 B、數值變量 C、名義變量 D.等級變量 E.研究個體 5、療效是: DA、觀察單位 B、數值變量 C、名義變量 D、等級變量 E、研究個體6、抽簽的方法屬于 DA分層抽樣 B系統抽樣 C整群抽
3、樣 D單純隨機抽樣 E二級抽樣7、統計工作的步驟正確的是 CA收集資料、設計、整理資料、分析資料 B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設計、統計推斷C設計、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 D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核對、分析資料E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進行推斷8、實驗設計中要求嚴格遵守四個基本原則,其目的是為了:DA便于統計處理 B嚴格控制隨機誤差的影響C便于進行試驗
4、60; D減少和抵消非實驗因素的干擾 E以上都不對9、對照組不給予任何處理,屬EA、相互對照 B、標準對照 C、實驗對照 D、自身對照 E、空白對照10、統計學常將P0.05或P0.01的事件稱D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隨機事件 D、小概率事件 E、偶然事件11醫學統計的研究內容是EA研究樣本 B研究個體 C研究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 D研究總體E研究資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5、12統計中所說的總體是指:AA根據研究目的確定的同質的研究對象的全體 B隨意想象的研究對象的全體C根據地區劃分的研究對象的全體 D根據時間劃分的研究對象的全體 E根據人群劃分的研究對象的全體13概率P=0,則表示 BA某事件必然發生 B某事件必然不發生 C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對14總體應該由DA研究對象組成B研究變量組成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質個體組成E個體組成15. 在統計學中,參數的含義是DA變量B參與研究的數目C研究樣本的統計指標D總體的統計指標E與統計研
6、究有關的變量16調查某單位科研人員論文發表的情況,統計每人每年的論文發表數應屬于 AA計數資料 B計量資料 C總體 D個體 E樣本17統計學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說法正確的是:BA反復多次觀察,絕對不發生的事件 B在一次觀察中,可以認為不會發生的事件 C發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D發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發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18、統計上所說的樣本是指:
7、D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總體中有意義的部分 B、隨意抽取總體中任意部分 C、有意識的抽取總體中有典型部分 D、按照隨機原則抽取總體中有代表性部分 E、總體中的每一個個體19、以舒張壓12.7KPa為高血壓,測量1000人,結果有990名非高血壓患者,有10名高血壓患者,該資料屬( )資料。 BA、計算 B、計數 C、計量 D、等級 E、
8、都對20、紅細胞數(1012L-1)是:BA、觀察單位 B、數值變量 C、名義變量 D、等級變量 E、研究個體21、某次研究進行隨機抽樣,測量得到該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紅蛋白數,則本次研究總體為:CA.所有成年男子 B該市所有成年男子 C該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 D120名該市成年男子 E120名該市健康成年男子22、某地區抽樣調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壓值,此資料屬于: A、集中型資料 B、數值變量資料 C、無序分類資料 D、有序分類資料
9、 E、離散型資料23、抽樣調查的目的是:A、研究樣本統計量 B、研究總體統計量 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誤差 E、樣本推斷總體參數24、測量身高、體重等指標的原始資料叫:BA計數資料 B計量資料 C等級資料 D分類資料 E有序分類資料25、某種新療法治療某病患者4
10、1人,治療結果如下:治療結果 治愈 顯效 好轉 惡化 死亡治療人數 8 23 6
11、 3 1該資料的類型是: DA計數資料 B計量資料 C無序分類資料 D有序分類資料 E數值變量資料26、樣本是總體的 CA有價值的部分 B有意義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27、將計量資料制作成頻數表的過程,屬于¬¬統計工作哪個基本步驟:CA統計設計
12、;B收集資料 C整理資料 D分析資料 E以上均不對28、良好的實驗設計,能減少人力、物力,提高實驗效率;還有助于消除或減少:BA抽樣誤差 B系統誤差 C隨機誤差 D責任事故 E以上都不對29、以下何者不是實驗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DA對照的原則 B隨機原則 C重復原則 D交叉的原則 E
13、以上都不對 數值變量資料的統計描述1、編制頻數表的步驟如下,除了:EA、找全距 B、定組距 C、分組段 D、劃記 E、制分布圖2.描述計量資料的主要統計指標是 :AA.平均數 B.相對數 C.t值 D.標準誤 E.概率3、一群7歲男孩身高標準差為5cm,體重標準差為3kg,則二者變異程度比較:DA、身高變異大于體重 B、身高變異小于體重 C、身高變異等于體重
14、 D、無法比較 E、身高變異不等于體重4、一組變量值,其大小分別為10,12,9,7,11,39,其中位數是:CA.9 B.7 C.10.5 D.11 E、125、描述一組對稱(或正態)分布資料的離散趨勢時,最適宜選擇的指標是BA.極差 B.標準差 C.均數 D.變異系數
15、 E、標準誤 6、隨機抽取某市12名男孩,測得其體重均值為3.2公斤,標準差為0.5公斤,則總體均數95%可信區間的公式是:CA、3.2±t0.05.11 ×0.5 B、3.2 ±t0.05.12 ×0.5/ C、3.2 ±t0.05.11 ×0.5/ D、3.2±1.96×0.5/ E、3.2 ±2.58×0.5/ 7.X=30
16、,åX2=190, å5. 某組資料共5例, 則均數和標準差分別是 DA.6 和 1.29 B.6.33 和 2.5 C.38 和 6.78 D.6 和 1.58 E 6和2.58以下指標中那一項可用來描述計量資料離散程度。DA算術均數 B幾何均數 C中位數 D極差 E第50百分位數9偏態分布資料宜用下面那一項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趨勢。CA算術均數 &
17、#160;B標準差 C中位數 D四分位數間距 E方差10下面那一項可用于比較身高和體重的變異度 CA方差 B標準差 C變異系數 D全距 E四分位數間距11正態曲線下.橫軸上,從均數 到+的面積為。CA97.5% B95% C50% D5% E不能確定12、橫軸上,標準正態曲線下從0到1
18、.96的面積為: DA.95% B.45% C.97.5% D.47.5% E.49.5%13、一份考卷有3個問題,每個問題1分,班級中20%得3分,60%得2分,10%得1分,10%得0分,則平均得分B A、1.5 B、1.9 C、2.1 D、2 E、不知道班級中有多少人,所以不能算出平均得分14下面那一項分布的資料,均數等于中位數。EA對數正態 B左偏態 C
19、右偏態 D偏態 E正態15.對于正態分布資料的95正常值范圍,宜選用(B)A. ±2.58s B. ±1.96s C. ±2.58 D. ±1.96 E. ±1.645 16做頻數表時,以組距為5,下列哪項組段劃分正確 AA0一,5一,10一,
20、160; B05,5一10,10一,C一5,一10,一15, D04,59,10一,E5一,7一,9一,17均數與標準差之間的關系是AA標準差越小,均數代表性越大B標準差越小,均數代表性越小C均數越大,標準差越小 D均數越大,標準差越大 E標準差越大,均數代表性越大18、要評價某市一名8歲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應選用的統計方法是:AA用該市8歲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圍來評價B作身高差別的假設檢驗來評價 C用身高均數的95%或99%可信區間來評價D不能作評價
21、 E以上都不對19、來自同一總體中的兩個樣本中,以下哪種指標值小的其樣本均數估計總體均數更可靠?( A ) A.Sx B.S C.x D.CV E S220、標準差越大的意義,下列認識中錯誤的是:BA、觀察個體之間變異越大 B、觀察個體之間變異越小C、樣本的抽樣誤差可
22、能越大 D、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對21、離散指標如下,除了:EA、全距 B、標準差 C、變異系數 D、四分位數間距 E、中位數 22、常用平均數如下,除了:EA、均數 B、幾何均數 C、中位數 D、眾數 E、全距 :集中趨勢指標: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中位數和百分位數離散趨勢指標:全距、方差、標準差、四分位間距、變異系數23
23、表示血清學滴度資料平均水平最常計算 BA算術均數 B幾何均數 C中位數 D全距 E率:算術均數:正態分布或近似正態分布;例:大多數正常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標(血紅蛋白、白細胞數等)幾何均數:非對稱分布,按從小到大排列,數據呈倍數關系或近似倍數關系;如:抗體的平均滴度、藥物的平均效價中位數:資料呈明顯偏態分布、一端或兩端無確定數值、資料的分布情況不清楚;如:某些傳染病或食物中毒的潛伏期、人體的某些特殊測定指標(如發汞、尿鉛等)全距:表示一組資料的離散程度24某計量資料的分布
24、性質未明,要計算集中趨勢指標,宜選擇 CA X B G C M D S E CV:X:正態分布或近似正態分布 G:非正態分布、按大小排列后,各觀察值呈倍數關系 幾何均數M:明顯的偏態分布、資料一端或兩端無確定值、資料情況分布不清楚S與CV均為離散趨勢指標25、某廠發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潛伏期分別為:16、2、6、3、30、2、lO、2、24+(小時), 問該食物中毒的平均潛伏期為多少小時:CA、5
25、 B、5.5 C、6 D、lO E、12:按大小排列后為:30 24+ 16 10 6 3 2 2 2,取第5位的值,即為 626、標準差越大的意義,下列認識中錯誤的是:BA、觀察個體之間變異越大 B、觀察個體之間變異越小C、樣本的抽樣誤差可能越大 D、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對27、均數與標準差適用于:AA、正態分布的資料 B、偏態分布
26、C、正偏態分布 D、負偏態分布 E、不對稱分布 28各觀察值均加(或減)同一數后:BA均數不變,標準差改變 B均數改變,標準差不變 C兩者均不變 D兩者均改變 E以上均不對:均值加(或減)同一數,標準差不改變29.統計學上通常認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觀察中不會發生: A、0.01 B、O.05 C、0.1 D、0.5 E、1.O:小概率事件:P0.05或P0.0
27、1的隨機事件,通常稱作小概率事件,即發生的可能性很小,統計學上認為一次抽樣是不可能發生的。30比較12歲男孩和18歲男子身高變異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標是:DA全距 B標準差 C方差 D變異系數 E極差:變異程度的大小應選擇變異系數。31下列哪個公式可用于估計醫學95正常值范圍 A A X±1.96S B X±1.96SX &
28、#160; C ±1.96SX D ±t0.05,SX E X±2.58S:值的范圍,并非區間范圍,區間范圍為:X±1.96Sx32標準差越大的意義,下列認識中錯誤的是 BA觀察個體之間變異越大 B觀察個體之間變異越小 C樣本的抽樣誤差可能越大 D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對33正態分布是以 EA
29、160;t值為中心的頻數分布 B 參數為中心的頻數分布 C 變量為中心的頻數分布 D 觀察例數為中心的頻數分布 E均數為中心的頻數分布34確定正常人的某項指標的正常范圍時,調查對象是 BA從未患過病的人 B排除影響研究指標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過輕微疾病,但不影響被研究指標的人 D排除了患過某病或接觸過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35均數與標準差之間的關系是 EA
30、標準差越大,均數代表性越大 B標準差越小,均數代表性越小C均數越大,標準差越小 D均數越大,標準差越大 E標準差越小,均數代表性越大:標準差越小,均數的代表性越好!數值變量資料的統計推斷1.抽樣研究中,S為定值,若逐漸增大樣本含量,則樣本:AA標準誤減小 B標準誤增大 C標準誤不改變 D標準誤的變化與樣本含量無關 E以上都對2、12名婦女分別用兩種測量肺活量的儀器測最大呼氣率(l/min),比較兩種方法檢測結果有無差別,可進行:DA、成組設計u檢驗
31、0; B、成組設計t檢驗 C、配對設計u檢驗 D、配對設計t檢驗 E、X2檢驗3比較兩種藥物療效時,對于下列哪項可作單側檢驗( )。CA已知A藥與B藥均有效 B不知A藥好還是B藥好C.已知A藥不會優于B藥 D.不知A藥與B藥是否均有效 E.已知A藥與B藥均無效4.兩個大樣本均數比較的u檢驗, |u|=1.98,則統計結論是 DA.P <0.05 B.P <0.01 C.P >0.05 &
32、#160;D.P =0.05 E、P <0.0055.配對t檢驗中,用藥前數據減去用藥后數據和用藥后數據減去用藥前數據,兩次t檢驗 CA、t值符號相反,結論相反 B、t值符號相同,結論相同 C、t值符號相反,但結論相同D、t值符號相同,但大小不同,結論相反 E、t值符號與結論無關6下面那一項小,表示用該樣本均數估計總體均數的可靠性大。CACV BS CS DR
33、 E四分位數間距7兩個小樣本數值變量資料比較的假設,首先應考慮。EAt檢驗 Bu檢驗 C秩和檢驗 Dt檢驗和秩和檢驗均可 E資料符合t檢驗還是秩和檢驗8抽樣誤差是指DA.總體參數與總體參數間的差異B個體值與樣本統計量間的差異C總體參數間的差異D樣本統計量與總體統計量間的差異E以上都不對9、統計推斷的內容: DA.是用樣本指標估計相應的總體指標 B.是檢驗統計上的“假設”C.a、b均不是 D.a、b均是 E、以上都錯 10、兩樣本均數比較
34、,經t 檢驗,差別有顯著性時,P 越小,說明:CA.兩樣本均數差別越大 B.兩總體均數差別越大 C.越有理由認為兩總體均數不同 D.越有理由認為兩樣本均數不同 E.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不同11. 表示均數的抽樣誤差大小的統計指標是 CA.標準差 B.方差 C.均數標準誤 D.變異系數 E.極差12、反映均數抽樣誤差的統計指標是: A
35、、標準差 B、標準誤 C、變異系數 D、全距 E、方差13、當自由度v時,tO.05值:CA、l.96 B、<1.96 C、=1.96 D、>1.96 E、=2.5814、=0.05, t>t0.05,統計上可認為(D )A、兩總體均數差別無顯著意義 B、兩樣本均數差別無顯著意義
36、 C、兩總體均數差別有顯著意義 D、兩樣本均數差別有顯著意義 E、以上均不對15、作單側檢驗的前提是:DA、已知新藥優于舊藥 B、已知新藥差于舊藥 C、不知新藥好還是舊藥好 D、已知新藥不比舊藥差 E、已知新舊藥差不多好16、用一種新藥治療高血脂癥8例,觀察治療前后紅血清成固醇的濃度變化,欲知該藥是否有效,宜采用:A A、配對設計t檢驗 B、成組設計兩樣本
37、均數比較的t檢驗C、成組設計兩樣本幾何均數比較t檢驗 D、兩樣本均數比較u檢驗 E、x2檢驗17、對兩組大樣本率的比較,可選用:EA、u檢驗 B、x2檢驗 C、四格表確切計算概率法 D、以上都不對 E、A,B都可以18、兩個樣本作t檢驗,除樣本都應呈正態分布以外,還應具備的條件是:BA、兩 數值接近 B、兩S2數值接近 C、兩 相差較大 D、兩S2相差較大 E、以上都不對19、
38、抽樣調查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并分別統計出身高與體重均數,其中同性別的身高與體重均數不可作假設檢驗,是因為:AA、資料不具備可比性 B、身高資料不呈正態分布 C、體重資料不呈正態分布 D、樣本含量較小20、由10對(20個)數據組成的資料作配對t檢驗,其自由度等于:CA、10 B、20 C、9 D、1821、對兩樣本均數作t檢驗,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A、19 B、20 C、38
39、0;D、40 E、3922從一個總體中抽取樣本,產生抽樣誤差的原因是 AA總體中個體之間存在變異 B抽樣未遵循隨機化原則 C被抽取的個體不同質 D組成樣本的個體較少 E分組不合理23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中,結果為P<0.05,有統計意義。P愈小則 EA 說明兩樣本均數差別愈大 B 說明兩總體均數差別愈大C 說明樣本均數與總體均
40、數差別愈大 D 愈有理由認為兩樣本均數不同 E 愈有理由認為兩總體均數不同:24由10對(20個)數據組成的資料作配對t檢驗,其自由度等于CA 10 B 20 C 9 D 18 E 1925t檢驗結果,P>0.05,可以認為 BA兩總體均數差別無顯著性 B兩樣本均數差別無顯著性C兩總體均數差別有顯著性
41、 D兩樣本均數差別有顯著性 E以上都不對:26下列哪項不是t檢驗的注意事項 DA資料應具備可比性 B下結論切忌絕對化 C根據資料選擇適宜的檢驗方法 D分母不宜過小 E資料應服從正態分布27在一項抽樣研究中,當樣本量逐漸增大時 BA 標準差逐漸減少 B 標準誤逐漸減少 C 標準差逐漸增大D 標準誤逐漸增大 &
42、#160; E 標準差和標準誤都逐漸增大28tt0.05(v),統計上可認為 CA兩總體均數,差別無顯著性 B兩總體均數,差別有顯著性 C兩樣本均數,差別無顯著性 D兩樣本均數,差別有顯著性 E以上均不是:tt0.05(v),則P0.05 兩樣本均數,差別無顯著性,無統計學意義!29兩樣本均數的t檢驗中,檢驗假設(H0)是 BA 12 B 1=2 C X1X2
43、160; D X1=X2 E X1=X230同一總體的兩個樣本中,以下哪種指標值小的其樣本均數估計總體均數更可靠?AA. Sx B .S C .x D .CV E S2:標準誤:一、用來衡量抽樣誤差大小,標準誤越小,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越接近即樣本均數的可信度越高;二、結合標準正態分布與t分布曲線下的面積規律,估計總體均數的置信區間;
44、三、用于假設檢驗。31標準差與標準誤的關系是:C A兩者相等 B后者大于前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不一定 E 隨樣本例數不同:公式:Sx=S32在同一正態總體中隨機抽取含量為n的樣本,理論上有95%的總體均數在何者范圍內CA均數加減1.96倍的標準差 B均數加減2.58倍的標準差C均數加減1.96倍的標準誤 D均數加減2.58倍的標準誤 E以上都不對:區間范圍,并非值的范圍,值的范圍為:均數加減1
45、.96倍的標準差!X±1.96S33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 CA t值不變 B t值增大 C t值減小 D t值與P值相等 E t值增大或減小:單側u1.645,雙側u1.96,則P0.05單側tt(0.05,v) 雙側tt(0.052,v)則P0.05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4兩樣本作均數差別的t檢驗,要求資料分布近似正態,還要求 DA兩樣本均數相近,方差相等 &
46、#160; B兩樣本均數相近 C兩樣本方差相等 D兩樣本總體方差相等 E兩樣本例數相等35、表示均數的抽樣誤差大小的統計指標是: CA標準差 B方差 C均數標準誤 D 變異系數 E、全距36、統計推斷的內容 DA、是用樣本指標估計相應的總體指標
47、160; B、是檢驗統計上的“假設” C、 a 、b 均不是 D、a 、b 均是 E. 以上都錯 37、下面( )是錯誤的: A標準誤大,說明用樣本均數代表總體均數可靠性大 標準誤小,說明用樣本均數代表總體均數可靠性大 標準差大,標準誤也大樣本含量大,標準誤則小 標準誤常用來估計總計均數可信區間 38、兩樣本均數比
48、較的t檢驗中,結果為P<0.05,有統計意義。P愈小則:EA、說明兩樣本均數差別愈大 B、說明兩總體均數差別愈大C、說明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差別愈大 D愈有理由認為兩樣本均數不同 E、愈有理由認為兩總體均數不同39、要評價某市一名8歲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應選用的統計方法是:AA用該市8歲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圍來評價 B作身高差別的假設檢驗來評價 C用身高均數的95%或99%可信區間來評 D不能作評價
49、E以上都不對40、造成均數抽樣誤差的原因是 AA個體差異 B群體差異 C樣本均數不同 D總體均數不同 E以上都不對41、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 CA t值不變 B t值增大 C t值減小 D t值與P值相等 E t值增大或減小42、確定假設檢驗的檢驗水準后,同一資料 BA.單側t檢驗顯著,則雙側t檢驗必然顯著B.雙側t檢驗顯著,則單側t檢驗必然顯著C.雙側t檢
50、驗不顯著,則單側t檢驗也不顯著D.單、雙t檢驗結果沒有聯系E以上都不對43、兩樣本均數比較時,分別取以下檢驗水準,以 所犯第二類錯誤最小DA、=0.05 B、=0.01 C、=0.10 D、=0.02 E、=0.15 分類變量資料的統計描述與推斷1.描述分類變量資料的主要統計指標是:BA.平均數 B.相對數 C.變異系數 D.相關系數 E.百分位數 2.男性人口數/女性人
51、口數,這一指標為:CA、率 B、構成比 C、相對比 D、動態數列 E、不是相對數3、構成比有個重要特點是 ( A )。A、百分比總和必等于100 B、百分比總和必小于100 C、百分比總和必大于100 D、以上均不對 E、以上都錯4標化后的總死亡率( A )。A.僅僅作為比較的基礎,它反映了一種相
52、對水平 B.它反映了實際水平 C.它不隨標準選擇的變化而變化 D它反映了事物實際發生的強度 E.以上都不對5關于相對數,下列哪一個說法是錯誤的 DA.相對數是兩個有聯系的指標之比 B.常用相對數包括相對比,率與構成比C.計算相對數時要求分母要足夠大 D.率與構成比雖然意義不同,但性質相近, 經常可以混用 E.計算相對數時不要求分母要足夠大6. 隨機選取男200人,女100人為某寄生蟲病研究的調查對象,測得其感染陽性率分別為20%和15
53、%,則合并陽性率為_C_A.35% B.16.7% C.18.3% D.無法計算 E、30%7. 對兩地的結核病死亡率比較時作率的標準化,其目的是:DA.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實際死亡水平 B.消除兩地總人數不同的影響C.消除各年齡組死亡率不同的影響 D.消除兩地人口年齡構成不同的影響 E、以上都不對8四格表資料的卡方檢驗時無需校正,應滿足的條件是( D )。A.總例數大于40&
54、#160; B.理論數大于5 C.實際數均大于l D.總例數大于40且理論數均大于或等于5 E.總例數小于409計算相對數的目的是CA. 為了進行顯著性檢驗 B為了表示絕對水平 C為了便于比較D為了表示實際水平E為了表示相對水平10相對數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BA比較時應做假設檢驗B離散程度和變異程度C不要把構成比當率分析D二者之間的可比性E分母不宜過小 11、四個樣本率
55、作比較,2>20.01(3),可認為:AA、各總體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總體率均不相同 C、各樣本率均不相同 D、各樣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 各總體率和各樣本率均不同或不全相同12、 檢驗適用于比較:DA、兩個率差別的顯著性 B、多個率差別的顯著性 C、兩個或多個構成比差別的顯著性 D、以上都可以 E、以上都錯13、某研究者對50份痰液標本,每份
56、分別接種在甲乙培養基上,觀察結核桿菌的生長情況并想比較兩種培養基的培養效果是否一致,資料見下表。問應該選擇的統計方法是:CA.確切概率法 B.四格表資料的2檢驗 C.配對計數資料的2檢驗 D.行乘列表資料的2檢驗 E.配對計量資料的t檢驗 甲培養基 乙 培 養 基 合計 23
57、; 12 35 7 8 15合計 30 20 5014、從統計學的角度看,下列指標屬于絕對數的是DA、甲區的急性傳染病人數為乙區的1.25倍 B、甲區某年
58、急性傳染病的發病率為382/10萬C、甲區占某市急性傳染病的比重為18% D、某區某男身高168厘米E、甲區某年急性傳染病的死亡率為52.2/10萬15構成比的重要特點是各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 C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l C一定等于1 D一定等于0 E隨資料而異16計算相對數的目的是CA為了進行顯著性檢驗 B為了表示絕對水平C為了便于比較 D為了表示
59、實際水平 E為了表示相對水平:相對比=甲指標計數乙指標計數*100%17某醫院某日門診病人數1000人,其中內科病人400人,求得40%,這40%是BA率 B構成比 C相對比 D絕對數 E標化率18四個樣本率作比較,x2>x2 0.01(3),可以認為 AA各總體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總體率均不相同 C各樣本率均不相同 D各樣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60、60; E樣本率與總體率均不相同:P20.010.05,則有統計學意義,各總體率存在差異。19卡方檢驗中自由度的計算公式是 DA行數×列數 B n-1 C N-k D(行數-1)(列數-1) E行數×列數-120作四格表卡方檢驗,當N>40,且_時,應該使用校正公式 EA T<5 B T>5 C T<1 D T>5 E
61、 1<T<5:在樣本例數n較小或1<T<5時,所得卡方值與理論擬合偏離較大,此時需對卡方值進行連續性校正。當N40,且5<T時,不需進行連續性校正;當N40,且1T<5時,需進行連續性校正;當N40或T<1時,應改用四格表確切概率計算法。21若X2X2 0.05()則 AA P005 B P005 C P005 D P005 E P00522相對數使
62、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BA 比較時應做假設檢驗 B 注意離散程度的影響C 不要把構成比當率分析 D 二者之間的可比性 E 分母不宜過小:1.計算相對數的分母不宜過小;2.分析時不能以構成比代替率;3.正確計算平均率;4.相互比較時應注意可比性;5.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應進行假設檢驗23反映某一事件發生強度的指標應選用 DA 構成比 B 相對比 C 絕對數 D 率
63、; E變異系數:構成比:各組成部分構成比的總和為100%或1;相對比:方便兩個指標的比較率:說明某現象發生的頻率或強度24反映事物內部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應選用 AA構成比 B 相對比 C絕對數 D率 E變異系數25計算標化率的目的是 DA使大的率變小, B使小的率變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實際水平D消除資料內部構成不同的影響,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權平均的作用26在兩樣本率比較的X2檢驗中
64、,無效假設(H0)的正確表達應為 CA 12 B 1=2 c 1=2 D 12 E B=C:卡方檢驗的H0假設應用,u t q等檢驗均用率的比較用,均數的比較用27四格表中四個格子基本數字是 DA兩個樣本率的分子和分母 B兩個構成比的分子和分母C兩對實測數和理論數
65、 D兩對實測陽性絕對數和陰性絕對數 E兩對理論數28、相對數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各點,除了:EA、分母不宜過小 B、不要把構成比當率分析 C、可比性 D、比較時應作假設檢驗 E、平均水平與變異程度 29、某種職業病檢出率為:DA、100/100 r100/100 B、檢出病人數/在冊人數r實有病人數/受檢人數100/100 rC、實存病人數/在冊人數 100/100 D、檢出人數/受檢人數 E、以上
66、全不對r 30、說明一個地區死亡水平的指標主要是:D病死率 死因構成比 死因順位 死亡率 上述都不對 31、相對數中的構成指標是說明: B反映事物發生的嚴重程度 B事物內部構成比重 C兩個有關指標的比 D動態變化 E以上都不是32、2四格表中四個格子基本數字是:C A兩個樣本率的分子與分母 B兩個構成比的分子與分母 C兩對實測陽性絕對數和陰性絕對數 D兩對實測數和理論數 E以上都不對 33、四格表2 檢驗的自
67、由度是。B A0 B1 C2 D4 E.5 34、某地某年肝炎病人數占同年傳染病人數的10.1%,這是一種什么指標:BA時點患病率 B構成比 C發病率 D集中趨勢 E相對比35、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可以延長生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則發生下列情況:A A該病患病率將增加 B該病
68、患病率將減少 C該病發病率將增加 D該病發病率將減少 該病的生存率增加 36、四個樣本率作比較,x2>x20.01(3),可以認為:AA、各總體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總體率均不相同 C、各樣本率均不相同 D、各樣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樣本率與總體率均不相同 37、計算標化率的目的是:DA、使大的率變小,
69、160; B、使小的率變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實際水平D、消除資料內部構成不同的影響,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權平均的作用38、出生率習慣上用:BA.百分率 B.千分率 C.萬分率 D.十萬分率 E無所謂39、百分率作比較,有1個理論數小于5,大于1,其它都大于5,CA只能作校正卡方檢驗 B不能作卡方檢驗 C作卡方檢驗不必校正D必須先作
70、合理的合并 E可作四格表精確概率法40、四格表卡方檢驗中,X2<X20.05(v),可認為 DA兩樣本率不同 B兩樣本率相同 C兩總體率不同 D兩總體率相同 E樣本率與總體率不同統計表與統計圖1為表示某地近20年來嬰兒死亡率的變化情況,宜繪制( A )。A.普通線圖 B.直方圖 C.直條圖
71、; D.散點圖 E.統計地圖2.某醫院收集了近期門診病人的病種構成情況資料,宜繪制:BA.直條圖 B.圓圖 C.線圖 D.直方圖 E.半對數線圖3. 圖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的年齡分布,宜繪制: DA.條圖 B.百分條圖 C.圓圖
72、0; D.直方圖 E.線圖 4. 比較1995年某地三種傳染病白喉、乙腦、痢疾的病死率,選擇的統計圖是 CA.直方圖 B.半對數圖 C.條圖 D.線圖 E.百分圖5比較某地19901997年發病率宜繪制 CA直條圖 B構成圖
73、C普通線圖 D直方圖 E統計地圖6關于統計資料的列表原則,錯誤的是 BA橫標目是研究對象,列在表的左側;縱題目是分析指標,列在表的右側B線條主要有頂線,底線及縱標目下面的橫線,分析指標后有斜線和豎線C數字右對齊,同一指標小數位數一致,表內不宜有空格D備注用“*”標出,寫在表的下面E標題在表的上端,簡要說明表的內容7比較甲、乙、丙三地區某年度某種疾病的發病率情況,可用 AA直條圖 B 線圖 C 直方圖
74、D 圓形圖 E 百分條圖8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發汞含量的分布,宜繪制 BA直條圖 B直方圖 C線圖 D百分條圖 E散點圖9、對某市七個區的2年平均濃度作比較,應繪制( )圖:BA構成圖 B直條圖 C直方圖 D線圖 E曲線圖10、要反映某一城市連續五年甲肝發病率的變化情況,應選用CA、直條圖 B、直
75、方圖 C、普通線圖 D、百分條圖 E、圓形構成圖全科醫生培訓統計學試題l、統計中所說的總體是指:AA、據研究目的確定的同質的研究對象的全體。 B、隨意想象的研究對象的全體。C、根據地區劃分的研究對象的全體。 D、根據時間劃分的研究對象的全體。E、根據人群劃分的研究對象的全體。2
76、、比較某地19901997年發病率宜繪制:CA、直條圖 B、構成圖 C、普通線圖 D、直方圖 E、統計地圖3、將計量資料制作成頻數表的過程,屬于¬¬統計工作哪個基本步驟:CA、統計設計 B、收集資料 C、整理資料 D、分析資料 E、以上均不對4、從一個總體中抽取樣本,產生抽樣誤差的原因是:A
77、0; A、總體中個體之間存在變異 B、抽樣未遵循隨機化原則 C、被抽取的個體不同質 D、組成樣本的個體較少 E、分組不合理5、概率P=0,則表示:AA、某事件必然不發生 B、某事件必然發生 C、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大
78、 E、以上均不對6、某地區抽樣調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壓值并制作成頻數表,此資料屬于: AA、計量資料 B、計數資料 C、等級資料 D、半定量資料 E、離散型資料7、某計量資料的分布性質未明,要計算集中趨勢指標,下列_C_適宜 A、X B、G C、M D、S E、CV8、構成比的重要特點是各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
79、和_C_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l C、一定等于1 D、一定等于0 E、隨資料而異9、各觀察值均加(或減)同一數后:BA、均數不變,標準差改變 B、均數改變,標準差不變C、兩者均不變 D、兩者均改變 E、以上均不對10、某廠發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潛伏期分別為:16、2、
80、6、3、30、2、lO、2、24+(小時), 問該食物中毒的平均潛伏期為_C_(小時) A、5 B、55 C、6 D、lO E、1211、比較12歲男孩和18歲男子身高變異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標是:DA、全距 B. 標準差 C. 方差 D.
81、160;變異系數 E、極差12、下列關于統計表的要求,敘述錯誤的是:EA、 標題位于表的上方中央 B、不宜有豎線及斜線 C、備注不必列入表內 D、線條要求三線式或四線式 E、無數字時可以不填13、統計學上通常認為P<_B_的事件,在一次觀察中不會發生 A、001 B、O05
82、; C、01 D、05 E、1O14、表示血清學滴度資料平均水平最常計算:B A、算術均數 B、幾何均數 C、中位數 D、全距 E、率15、下列哪個公式可用于估計醫學正常值范圍(95): AA、X±1.96S B、X±1.96SX
83、0; C、±1.96SX D、±t0.05,SX E、X±2.58S16、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中,結果為P<0.05,有統計意義。P愈小則:EA、說明兩樣本均數差別愈大 B、說明兩總體均數差別愈大C、說明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差別愈大 D愈有理由認為兩樣本均數不同E、愈有理由認為兩總體均數不同
84、17、標準差越大的意義,下列認識中錯誤的是:B A、觀察個體之間變異越大 B、觀察個體之間變異越小C、樣本的抽樣誤差可能越大 D、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對18、計算相對數的目的是:CA. 為了進行顯著性檢驗 B為了表示絕對水平C為了便于比較 D為了表示實際水平 E為了表示相對水平19、均數與標準差適用于:CA正偏態分布 B負偏態分布&
85、#160; C正態分布 D偏態分布 E不對稱分布20、樣本是總體的:CA有價值的部分 B有意義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21、某醫院某日門診病人數1000人,其中內科病人400人,求得40%,這40%是:BA、率 B、構成比 C、相對比 D、絕對數 E、標化率22、四個樣本率作比較,x2>x20.01(3),可以認為:AA、
86、各總體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總體率均不相同 C、各樣本率均不相同 D、各樣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樣本率與總體率均不相同23、由10對(20個)數據組成的資料作配對t檢驗,其自由度等于:C A、10 B、20 C、9 D、18 E
87、、1924、對兩樣本均數作t檢驗,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 A、19 B、20 C、38 D、39 E、4025、下列哪項不是t檢驗的注意事項:D A、資料應具備可比性 B、下結論切忌絕對化 C、根據資料選擇適宜的檢驗方法, D、分母不宜過小 E、資料應服從正態分布26、在一項抽樣研究中,當樣本量逐漸增大時:B A標準差逐漸減少 B標準誤逐漸減少 C標準差逐漸增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互聯網金融平臺合規發展與風險管理的合規風險評估模型研究報告
- 企業如何利用數字人民幣提升管理效率
-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在2025年農產品市場流通中的應用研究
- 2025年廢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環保法規與政策影響分析報告
- 基于數位雙胞技術的制造業產品數字化制造流程案例分析
- 畢業論文答辯模板008
- 2025年全球鈾礦資源分布與核能產業政策效應分析報告
- 醫藥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
- 在數字化時代如何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滿意度
- 2025年鹽湖提鋰技術革新對成本結構與產能布局的影響研究
- 教育學心理學考試題
- 美育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
- 2022年桂林市小升初英語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LY/T 3073-2018古樹名木管護技術規程
- GB/T 34132-2017智能變電站智能終端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 2022年云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解析版)
- 09S304 衛生設備安裝圖集
- 超限超載危害及法律責任課件
- TYH300型液壓支架調移裝置使用說明書
- 九年級十二班走讀生家長會課件
- 實驗室生物安全和實驗室分級及適用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