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維電排故實訓_第1頁
高級維電排故實訓_第2頁
高級維電排故實訓_第3頁
高級維電排故實訓_第4頁
高級維電排故實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級維修電工排故 1、X62W萬能銑床 2、 T68鏜床 3、3/20t行車 X62W萬能銑床 電氣控制線路分析 如圖19-2所示為X62W型萬能銑床電氣控制線路,分為主電路、控制電路和照明電路三部分。 1主電路分析 主電路中共有三臺電動機。M1是主電動機,拖動主軸帶動銑刀旋轉進行銑削加工;其正反轉由換向組合開關SA4實現,正常運行時由KM1控制;KM2的主觸點串聯兩相電阻與速度繼電器配合,實琨M1的停車反接制動,還可以進行變速沖動控制。M2是工作臺進給電動機,拖動升降臺及工作臺進給,由正反轉接觸器KM3和KM4主觸點控制,YA為快速移動電磁鐵,由KM5控制。M3是冷卻泵電動機,供應切削液,由

2、KM6控制。每臺電動機均有熱繼電器做過載保護。 2控制電路分析 (1)主軸電動機的控制。 1)主軸電動機的起動。先合上電源開關QS,再把主軸轉換開關SA4扳到所需要的旋轉方向,按起動按鈕SB3(或SB4),接觸器KM1獲電動作,其主觸點閉合,主軸電動機M1起動。當銑削完畢后,按停止按鈕SB1(SB2),接觸器KM1線圈斷電釋放,電動機M1停電,但速度繼電器的正向觸點KV-1和反向觸點KV-2總有一個閉合著,故KM1斷電后,制動接觸器KM2就立即通電,進行反接制動,直至電動機轉速接近為0時,速度繼電器觸點全部斷開,制動結束。2)主軸電動機的停車制動 主軸變速時的沖動控制是利用變速手柄與沖動行程開

3、關SQ7通過機械上的聯動機構進行的。3)主軸變速時的沖動控制主軸變速時的沖動控制。工作臺進給控制電路 15號端,串入KM1的自鎖觸點,以保證只有主軸旋轉后工作臺才能進給的聯鎖要求。進給電動機M2由KM3和KM4控制,實現正反轉。工作臺進給方向由各操作手柄選擇。有兩個操作手柄,一個為左右(縱向)操作手柄,有左、中、右三個位置;另一個為前后(橫向)和(升降)十字操作手柄,該手柄有五個位置,即上、下、前、后和中間零位。工作臺左右(縱向)進給。除了SA1置于使用普通工作臺位置外,十字手柄必須置于中間零位。若要工作臺向右進給,則將縱向手柄扳向右,使得SQ1受壓,KM4通電,M2 正轉,工作臺向右進給。K

4、M4通電的電流通路為:回路標號15SQ6-216SQ4-217SQ3-218SA1-119SQ1-120 KM3 21KM4線圈1。 SQ1右快速進給 按動SB5或SB6,使KM5以點動方式通電,快速電磁鐵線圈YA通電,工作臺向右快速移動。當按鈕松開后,就恢復向右進給狀態。SQ1右工作臺上下(升降)和前后(橫向)進給。2) 若要工作臺向上進給,將十字手柄扳向上,使SQ4受壓,受壓,SQ4-1閉閉合接通,合接通,SQ4-2斷開,斷開,KM3通電通電,M2反轉,工作臺向上進給。KM3通電的電流通路為:回路標號15SA1-3 25 SQ2-226SQ1-2 18SA1-119 SQ2-127 KM4

5、 29KM3線圈1。SQ1右快速上升 按動SB5或SB6即可。另外,也設置了上下限位保護用終端撞塊,工作臺的向下移動控制原理與向上移動控制相似。SQ1右工作臺向前進給 將十字手柄扳向前,使SQ3受壓,KM4通電,M2正轉,工作臺向前進給。工作臺向后進給,可將十字手柄向后扳動實現。SQ1右工作臺的主軸停車快速進給 工作臺也可在主軸不轉時進行快速移動,這時可將主電動機M1的換向開關SA4扳在停止位置,然后扳動所選方向的進給手柄,按下主軸起動按鈕和快速按鈕,KM4(或KM3)及KM5通電,工作臺便可沿選定方向快速進給。SQ1右各運動方向的聯鎖 工作臺的向左、向右控制,是同一手柄操作的,手柄本身起到左

6、右移動的聯鎖作用。 工作臺的前后和上下四個方向的聯鎖,是通過十字手柄本身來實現的。 工作臺的左右移動同上下及前后移動之間的聯鎖是利用電氣方法來實現的。SQ1右工作臺進給變速沖動控制 在手輪拉到極限位置時,其連桿機構推動沖動開關SQ6,使得SQ6-2斷開,SQ6-1閉合,由于手輪被很快推回原位,故SQ6短時動作,KM4短時通電,電動機M2短時沖動。KM4通電的電流通路為:回路標號15SA1-3 25 SQ2-226SQ1-2 18SQ3-2 17 SQ4-216SQ6-1 20KM321KM4線圈1。SQ1右圓工作臺控制 將圓工作臺轉換開關SA1置于圓工作臺“接通”位置,而且必須將左右操作手柄和

7、十字操作手柄置于中間停止位置。接下去,按動主軸起動按鈕SB3或SB4,主電動機M1便起動,而進給電動機M2也因KM4的通電而旋轉,由于圓工作臺的機械傳動已接上,故也跟著旋轉。這時,KM4的通電電流通路為:回路標號15SQ6-216SQ4-217 SQ3-218 SQ1-226 SQ2-225 SA1-220 KM3 21 KM4線圈1。SQ1右輔助電路及保護環節分析 M1,M2和M3為連續工作制,由FR1,FR2和FR3實現過載保護。由FU1實現主電路的短路保護,FU2實現控制電路的短路保護,FU3實現照明電路的短路保護。另外,還有工作臺終端極限保護和各種運動的聯鎖保護。正反轉的旋轉方向由組合

8、開關SA4預先選擇。如正轉正常,反轉不正常,則控制電路正常,故障應在主電路中SA4組合開關上。故障檢修:按故障現象為反轉不正常進行檢修。將SA4置于反轉位置,閉合電源,按SB3(或SB4)按鈕,KM1吸合自鎖,用多用表交流電壓500V檔測量U1、V1、W1各點電壓,測到哪一點電壓不正常后,斷開電源,再檢查與此點電壓有關的SA4觸點或連線 X62W萬能臥式銑床電氣故障檢修 1)主軸正轉或反轉不正常:主軸制動失靈故障分析 主軸正轉或反轉時,速度繼電器觸點KV-1或KV-2其中總有一副對應閉合,為制動接觸器KM2通電作準備。當按下SB1(或SB2)停止按鈕時,KM2閉合,KM2主觸點串入限流電阻反接

9、制動。 如主軸正、反轉制動均失靈,則故障范圍為KM1動斷觸點及KM2線圈。 如單方向制動失靈,故障應在對應的速度繼電器觸點上。故障檢查:按正轉制動失靈現象進行檢修。將SA4置于正轉位置,閉合電源,按SB3按鈕使主軸正轉,觀察到速度繼電器KV-1觸點閉合,用多用表交流電壓500V檔測量KV-1兩端(7號與9號)電壓,以1號為參考點對7號、9號進行測量,正常值為380V,如沒有電壓,則可判斷KV-1觸點或兩端連線故障所在,3)工作臺縱向進給不正常故障 SQ1右圓工作臺選擇開關SA1置于“斷開”位置,SA1-1、SA1-3閉合,SA1-2斷開,起動主軸后KM1閉合后,將縱向操縱手柄壓向“右”,則SQ

10、1-1觸點閉合、SQ1-2觸點斷開,KM4閉合工作臺向右進給。操作手柄壓向“左”,則SQ2-1閉合,SQ2-2斷開,使KM3閉合,工作臺向左進給。其中15號16號17號18號這一段為縱向進給公共回路,也是縱向進給與橫向、垂直進給的互鎖回路。據此分析:縱向進給均不正常,故障范圍可判斷為公共回路這一段,其中包括三副位置開關動斷觸點。故障檢修:斷開電源,將SA1置于圓工作臺“工作”位置,使SA1-3、SA1-1觸點斷開以便測量,用多用表電阻檔R1測量SQ6-2、SQ4-2、SQ3-2觸點及兩端連線是否斷開,查到故障予以排除。工作臺橫向與垂直進給不正常分析橫向與垂直進給由位置開關SQ3及SQ4控制。將

11、選擇開關SA1仍置于“斷開”位置,主軸起動KM1吸合,將工作臺操縱手柄置于向上或向后位置時,壓位置開關SQ4使KM3吸合,工作臺作向上或向后進給。當操縱手柄置于向下或向前位置時,壓位置開關SQ3使KM4吸合,工作臺作向下或向前進給。其中15號25號26號 18號為橫向及垂直進給電路的公共回路,也是與縱向進給的互鎖回路。如橫向及垂直進給均不正常,則故障范圍可判斷為公共回路這一段,其中包括SA1-3、SQ2-2、SQ1-2觸點及連線。故障檢查:閉合電源,將操縱手柄置于中間位置,SA1-3觸點閉合,用多用表交流電壓500V檔測量,以1號為參考點對15號、25號、26號、18號進行測量,正常電壓為38

12、0V,如查到某點無電壓,則可判斷此處觸點或連線有故障 SQ1右圓工作臺工作不正常故障 分析將圓工作臺選擇開關SA1置于“工作”位置,使SA1-2觸點閉合,SA1-1、SA1-3觸點斷開,回路由15號16號17號18號26號25號20號21號KM4線圈。將SQ6-2、SQ4-2、SQ3-2、SQ1-2、SQ2-2動斷觸點及圓工作臺選擇開關SA1-2觸點全部串聯在電路中以形成矩形工作臺與圓工作臺工作方式的互鎖。如使用矩形工作臺時,縱向、橫向與垂直進給均正常,則故障范圍可縮小至SA1-2觸點及兩端連線上。故障檢修:斷開電源,用多用表電阻檔R1測量SA1-2觸點及兩端連線有否斷開,即可查出故障所在 S

13、Q1右工作臺無快速進給 工作臺無論在何方向作進給運動時,按下SB5(或SB6)按鈕,使KM5吸合,KM5動合觸點接通快速進給電磁閥YA,使工作臺按原定方向作快速進給。工作臺無快速進給,應先觀察KM5是否吸合,如不吸合則故障范圍在按鈕及KM5線圈或兩端連線。如KM5吸合而YA不吸合,則故障在KM5動合觸點及YA線圈或兩端連線。如KM5、YA均正常,則為機械傳動鏈中離合器等機械故障有關。 T68鏜床 電氣控制線路分析 主電路分析 T68型臥式鏜床共由兩臺三相異步電動機驅動,即主拖動電動機M1和快速移動電動機M2。熔斷器FU1作電路總的短路保護。FU2作快速移動電動機和控制電路的短路保護。M1設置熱

14、繼電器作過載保護,M2是短期工作,所以不設置熱繼電器。M1用接觸器KM1和KM2控制正反轉,接觸器KM3,KM4和KM5作“-YY”變速切換。M2用接觸器KM6和KM7控制正反轉。控制電路分析 主軸電動機M1的控制(正轉) 此時位置開關SQ3和SQ4已被操縱手柄壓合按下正轉起動按鈕SB2KA1線圈 KA1 KM3線圈 KM3主觸點 將制動電阻R短接,KM3常開輔助觸點 接觸器KM1線圈 KM1主觸點接通電源。KM1 閉合 KM4線圈 KM4主觸點 電動機M1接成三角形正向起動,空載轉速1 500 r/min。反轉時只需按下反轉起動按鈕SB3,動作原理同上,所不同的是中間繼電器KA2和接觸器KM

15、2獲電吸合。 主軸電動機M1的點動控制 。按下正向點動按鈕SB4,接觸器KM1線圈獲電吸合,KM1常開觸點(22區)閉合,接觸器KM4線圈獲電吸合。這樣,KM1和KM4的主觸點閉合,便使電動機M1接成三角形并串電阻R點動。同理,按下反向點動按鈕SB5,接觸器KM2和KM4線圈獲電吸合,M1反向點動。 停車制動。假設電動機M1正轉,當速度達到120 r/min以上時,速度繼電器SR2常開觸點閉合,為停車制動做好準備。若要M1停車,就按SB1,則中間繼電器KA1和接觸器KM3斷電釋放,KM3常開觸點(19區)斷開,KM1線圈斷電釋放,KM4線圈也斷電釋放,由于KM1和KM4主觸點斷開,電動機M1斷

16、電做慣性運轉。緊接著接觸器KM2和KM4線圈獲電吸合,KM2和KM4主觸點閉合,電動機Ml串電阻R反接制動,當轉速降至120 rmin以下時,速度繼電器SR2常開觸點(21區)斷開,接觸器KM2和KM4斷電釋放,停車反接制動結束。主軸電動機M1的高、低速控制 若選擇電動機M1在低速(三角形接法)運行,可通過變速手柄使變速行程開關SQ(13區)處于斷開位置,相應的時間繼電器KT線圈斷電,接觸器KM5線圈也斷電,電動機M1只能由接觸器KM4接成三角形聯結 高速運行需要電動機在高速運行,應首先通過變速手柄使限位開關SQ壓合,然后按正轉起動按鈕SB2(或反轉起動按鈕SB3),KA1線圈(反轉時應為KA

17、2線圈)獲電吸合,時間繼電器KT和接觸器KM3線圈同時獲電吸合。由于KT兩副觸點延時動作,故KM4線圈先獲電吸合,電動機M1接成三角形低速起動,以后KT的常閉觸點(22區)延時斷開,KM4線圈斷電釋放,KT的常開觸點(23區)延時閉合,KM5線圈獲電吸合,電動機M1成YY形聯結,以高速(空載時3 000 r/min)運行。 YY主軸變速及進給變速控制設M1原來運行在正轉狀態,速度繼電器SR2 (21區)早已閉合。將主軸變速操縱盤的操作手柄拉出,與變速手柄有機械聯系的行程開關SQ3不再受壓而斷開,KM3和KM4線圈先后斷電釋放,電動機M1斷電,由于行程開關SQ3常閉觸點(15區)閉合,KM2和K

18、M4線圈獲電吸合,電動機M1串接電阻R反接制動。等速度繼電器SR2(2l區)常開觸點斷開,M1停車,便可轉動變速操縱盤進行變速。變速后,將變速手柄推回原位,SQ3重新壓合,接觸器KM3,KM1和KM4線圈獲電吸合,電動機M1起動,主軸以新選定的速度運轉。變速時不受壓,SQ3復位主軸變速及進給變速控制 變速時,若因齒輪卡住手柄推不上時,此時變速沖動行程開關SQ6被壓合,速度繼電器的常閉觸點SQ2(15區)已恢復閉合,接觸器KM1線圈獲電吸合,電動機M1起動 當速度高于120 r/min時,SR2常閉觸點(15區)又斷開,KM1線圈斷電釋放,電動機M1又斷電,當速度降到120 r/min時,SR2

19、常閉觸點又閉合了,從而又接通低速旋轉電路而重復上述過程。這樣,主軸電動機就被間歇地起動和制動而低速旋轉,以便齒輪順利嚙合。直到齒輪嚙合好,手柄推上后,壓下行程開關SQ3,松開SQ6,將沖動電路切斷。同時,由于SQ3的常開觸點(13區)閉合,主軸電動機起動旋轉,從而主軸獲得所選定的轉速。進給變速的操作和控制 與主軸變速的操作和控制相同。只是在進給變速時,拉出的操作手柄是進給變速操縱盤的手柄,與該手柄有機械聯系的是行程開關SQ4,進給變速沖動的行程開關是SQ5。變速時不受壓,SQ3復位快速移動電動機M2的控制。 主軸軸向進給、主軸箱(包括尾架)垂直進給、工作臺縱向和橫向進給等的快速移動,是由電動機

20、M2通過齒輪、齒條等來完成的。快速手柄扳到正向快速位置時,壓合行程開關SQ8,接觸器KM6線圈獲電吸合,電動機M2正轉起動,實現快速正向移動。將快速手柄扳到反向快速位置,行程開關SQ7被壓合,KM7線圈獲電吸合,電動機M2反向快速移動。SQ7與SQ8與動作要求好象反了!故障分析1)主軸正轉電動機不轉,反轉正常 主軸正轉電動機不轉,則應觀察KA1、KM3、KM1是否吸合。如KA1或KM3不吸合,則檢查它們的線圈回路;如KM1不吸合,則檢查KA1或KM3動合觸點。如KA1、KM3、KM1均吸合而KM4不吸合,可將高低速選擇位置開關SQ置于高速位置;如KM5也不吸合,則可肯定為KM1動合觸點(4號、

21、16號)間有故障;如KM5吸合,主軸高速正常,則應肯定KM4線圈回路(16號23號)間有故障。故障檢修按觀察到現象,用多用表R1電阻檔檢查故障點。假設故障現象為KM4不吸合,KM5也不吸合,則測量KM1動合觸點及4號與16號有否開路;如連線正常,則檢查KM1動合觸點是否損壞 2)主軸反轉電動機不轉,正轉正常 反轉電路與正轉電路區別在于:中間繼電器KA1換成KA2和KM1換成KM2控制,其他分析與正轉故障相同。 故障檢修仍按觀察到的現象,用多用表使用電阻法或電壓法找出故障 3)主軸高速電路不正常 主軸高速由SQ位置開關控制KT時間繼電器進行轉換。如高速不正常,應先觀察KT是否吸合;如KT不吸,則

22、應檢查SQ觸點及兩端連線,或檢查KT線圈是否斷線。如KT吸合應檢查KT延時動合觸點及16號、24號連線,KM4動斷觸點及24號、25號連線,以及KM5線圈是否有斷線故障。故障檢修:按觀察到的故障現象,用多用表電阻檔檢查故障點,假設現象為KT時間繼電器不吸,斷開電源將SQ置于高速位置,用多用表檢查SQ觸點是否損壞,12號及13號線是否松脫或斷線,KT線圈有否斷線 4)主軸點動控制環節不正常 分析主軸正轉與反轉點動均為低速運轉,即均為KM4吸合電動機成接法。如正反轉點動均不正常,故障仍應在KM4線圈回路;如正轉或反轉其中一個轉向正常另一轉向不正常,則應檢查:正轉時SB4按鈕,反轉時SB5按鈕及兩端

23、連線有無斷線等故障。故障檢修:如故障現象為正轉點動不動,反轉正常,用多用表電阻檔檢查按鈕SB4動合觸點及兩端連線(5號與15號)有否斷線或損壞 5)主軸變速電路不正常 分析主軸變速時將變速操縱手柄拉出,這時與手柄聯動的位置開關SQ3不再受壓,觸點5號與10號斷開,另一副觸點4號與16號閉合,位置開關SQ5受壓,觸點17號與15號閉合,電源通過SQ3、KV-2(16號與17號),SQ5接通KM1、KM4,電動機串入限流電阻作低速變速沖動。當變速齒輪嚙合后,操縱手柄推進,使SQ3被壓,SQ5釋放,沖動過程結束。因此變速沖動關鍵在于SQ3、SQ5及速度繼電器觸點KV-2的動斷觸點,其中有一處有故障將

24、造成主軸變速不正常。故障檢修:斷開電源,用多用表電阻檔檢查KV-2觸點及連線,將手柄拉出檢查SQ3觸點及連線和SQ5觸點及連線。閉合電源也可用多用表交流電壓500V檔檢查各點電壓來判斷故障所在,將手柄拉出,以1號為參考點,從16號逐點測量到15號,正常值為交流380V。如測到某點無電壓 6)主軸制動不正常 分析主軸正轉時KM1吸合,速度繼電器KV-2(16號與20號)動合觸點當速度達到動作值時閉合;主軸反轉時KV-1(16號與15號)閉合,為停車時反接制動作準備。如正反轉制動均不正常,則可判斷SB1停止按鈕動合觸點(4號與16號)有故障。正轉制動不正常則KV-2動合觸點有故障,反轉制動不正常則

25、KV-1有故障。故障檢修:閉合電源,按故障現象,用多用表交流電壓500V檔測量上述分析有關觸點電壓,判斷故障所在 7)鏜頭架、工作臺快速移動不正常 分析鏜頭架、工作臺快速移動由快速操作手柄壓位置開關SQ7使KM7吸合作反向進給,壓位置開關SQ8使KM6吸合作正向進給。為此,如快速移動正、反向均不正常為4號或1號線有故障。如單方向不正常則查有關位置開關及互鎖接觸器動斷觸點或控制接觸器線圈是否有斷線現象。故障檢修:斷開電源,推上操作手柄,用多用表電阻檔R1檢查與故障現象有關之位置開關觸點,互鎖觸點,查到哪一段電阻不為零,則此處即為故障所在 20/5t 橋式起重機橋式起重機電氣設備及控制、保護裝置橋

26、式起重機電氣設備及控制、保護裝置 橋式起重機的大車橋架跨度一般較大,兩側裝置兩個主動輪分別由兩臺相同規格的電動機M3和M4拖動,沿大車軌道縱向兩個方向同速運動。 小車移動機構由電動機M2拖動,沿固定在大車橋架上的小車軌道橫向兩個方向運動。 主鉤升降由電動機M5拖動。 副鉤升降由電動機M1拖動。 電源總開關為QS1:凸輪控制器SA1,SA2和SA3分別控制副鉤電動機(M1)、小車電動機( M2)、大車電動機(M3和M4);主令控制器SA4配合磁力控制屏( PQR )完成對主鉤電動機( M5)的控制。 整個起重機的保護環節由交流保護控制柜( GQR )和交流磁力控制屏( PQR )來實現。各控制電

27、路均用熔斷器FU1和FU2作為短路保護;總電源及每臺電動機均采用過電流繼電器KA0,KA1,KA2,KA3,KA4,KA5作過載保護;為了保障維修人員的安全,在駕駛室艙門蓋上裝有安全開關SQc;在橫粱兩側欄桿門上分別裝有安全開關SQd和SQe;當發生緊急情況時操作人員能立即切斷電源,防止事故擴大,在保護柜上還裝有一只單刀單擲的緊急開關QS4。上述各開關在電路中均為常開觸點并與副鉤、小車、大車的過電流繼電器及總過電流繼電器的常閉觸點相串聯,當駕駛室艙門或橫梁欄桿門開啟時, 主接觸器KM線圈不能獲電運行或運行中時斷電釋放,這樣起重機的全部電動機都不能起動運行,保證人身安全。電源總開關QS1、熔斷器

28、FU1和FU2、主接觸器KM、緊急開關QS4及過電流繼電器KA0KA5都裝在保護柜上。保護柜、凸輪控制器及主令控制器均裝在駕駛室內,便于司機操作。 起重機各移動部分均采用限位開關作為行程限位保護,分別為主鉤上升限位開關SQa、副鉤上升限位開關SQb、小車橫向限位開關SQ1和SQ2、大車縱向限位開關SQ3和SQ4。利用移動部件上的擋鐵壓開限位開關將電動機斷電并制動,以保證行車安全。 起重機設備上的移動電動機和提升電動機均采用電磁制動器抱閘制動,分別為副鉤制動電磁鐵YA1、小車制動電磁鐵YA2、大車制動電磁鐵YA3和YA4、主鉤制動電磁鐵YA5和YA6。其中YA1YA4為兩相電磁鐵,YA5和YA6

29、為三相電磁鐵。當電動機通電時,電磁鐵也獲電松開制動器,電動機可以自由旋轉。當電動機斷電時,電磁鐵也斷電,電動機被制動器所制動。特別是正在運行時突然停電,可以保證安全。主接觸器主接觸器KM的控制分析的控制分析 準備階段。 在起重機投入運行前應當將所有凸輪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零位聯鎖觸點SA1-7(沒有付鉤,無此觸點),SA2-7(小車)和SA3-7(大車)處于閉合狀態,合上緊急開關QS4,關好艙門(和橫梁欄桿門),使開關SQc(和SQd、SQe本題無此開關)處于閉合狀態。 起動運行階段 操作人員按下保護控制柜上的起動按鈕SB(9區),主接觸器KM線圈獲電吸合(11區),三副常開主觸點KM閉合

30、(2區),使兩相電源(V2和W2)進入各凸輪控制器,一相電源(U3)直接引入各電動機定子接線端。此時由于各凸輪控制器手柄均在零位,故電動機不會運轉 。同時,主接觸器KM兩副(本題僅用一付)常開輔助觸點閉合自鎖,當松開起動按鈕SB1后,主接觸器KM線圈從另一條通路獲電。 通路為:電源1KM(自鎖觸點) P01 SA2-6 P02SQ1P03SA3-6P04 SQ3 P05 KM(自鎖觸點)P010 SQcP12QS4P13KA0P14KM線圈1L1 電源2。小車零位大車零位小車橫向限位大車橫向限位凸輪控制器的控制 橋式起重機的大車、小車和副鉤電動機容量較小,一般采用凸輪控制器控制。現以大車為例,

31、說明控制過程。由于大車為兩臺電動機同時拖動,故大車凸輪控制器SA3比SA1及SA2多了5副轉子電阻控制觸點,以供切除第二臺電動機的轉子電阻用 小車控制SA2向左向右54321012345V4-2M3V4-2M1W4-2M1W4-2M32R52R42R32R22R1SA2-5SA2-6SA2-7大車凸輪控制SA3向后向前54321012345V2-3M3,4M1V2-3M1,4M3W2-3M1,4M3W2-3M3,4M13R53R43R33R23R14R54R44R34R24R1SA3-5SA3-6SA3-7主鉤SA4下降上升強力制動54321J0123456S1S2 S3 KM3 S4 KM1

32、 S5 KM2 S6 KM4 S7 KM5 S8 KM6 S9 KM7 S10 KM8 S11 KM9 S12 主令控制器的控制 主鉤電動機是橋式起重機容量最大的一臺電動機,一般采用主令控制器配合磁力控制屏進行控制,即用主令控制器控制接觸器,再由接觸器控制電動機。為提高主鉤電動機運行的穩定性,在切除轉子附加電阻時,采取三相平衡切除,使三相轉子電流平衡。 主鉤運行有升降兩個方向,主鉤上升控制與凸輪控制器的工作過程基本相似。區別在于它是通過接觸器來控制的。1、手柄的零位 當主令控制器在零位時,S1閉合,KV吸合并自保2、主鉤上升控制電路的工作過程 上升第一檔上升第一檔S3-接通上限位開關SQa,各

33、接觸器即能處于準備工作狀態S6-KM2吸合,KM2主觸點閉合,電機正轉起動S4-KM3吸合并自保,松開制動器YA5、YA6,使主電機M5能起動S7-KM4吸合,切換5R6三段電阻上升第二檔 增加S8閉合,KM5得電,切換5R5電阻,電動機升速,主鉤上升。上升第3檔第6檔第3檔-S9 -KM6吸合第4檔-S10-KM7吸合第5檔-S11-KM8吸合第6檔-S12-KM9吸合接觸器依次吸合,將電阻5R4、5R3、5R2、5R1依次短接而切除,電動機機械特性不斷提高,轉速順次上升接觸器KM6、7、8的觸點分別串聯下一檔接觸器線圈中,可防止加速電阻切換錯亂主鉤下降 控制電路的工作過程主鉤下降時與凸輪控

34、制器的動作過程有較明顯的差異。主鉤下降有6擋位置。“J”擋、“l”擋、“2”擋為制動下降位置,防止在吊有重載下降時速度過快,電動機處于反接制動運行狀態。“3”擋、“4”擋、“5”擋為強力下降位置,主要用于輕負載時快速強力下降。主令控制器在下降位置時,6個擋的工作情況如下:l 開始工作前,主令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觸點S1處于閉合狀態,電壓繼電器KV線圈獲電動作,其 常 開 觸 點KV閉合自鎖,為主鉤電動機M5起動控制做 好 準 備 。手柄扳到制動下降位置“J”擋 這種操作常用于主鉤上吊有很重的貨物或工件,停留在空中或在空間移動時,因負載很重,防止抱閘制動失靈或打滑,所以使電動機產生一個向上的提升

35、力,協助抱閘制動克服重負載所產生的下降力,以減輕抱閘制動的負擔,保證運行安全。下降位置“J”擋 在J檔時,SA4觸點開合情況與上2檔基本一致,區別是S4-KM3接觸器不吸合,使重載處于抱閘狀態下,停留在空中或移行。制動下降位置“1”擋另有常開觸點S4閉合,接觸器KM3線圈獲電吸合,常開主觸點KM3(15區)閉合,電磁鐵YA5和YA6(15區)線圈獲電動作,電磁抱閘制動放松,電動機M5得以旋轉,常開觸點KM3閉合自鎖,并與常開輔助觸點KM1和KM2并聯,主要保證電動機M5在正反轉切換過程中電磁鐵YA5有電,處于非制動狀態,這樣就不會產生機械沖擊。由于觸點S8的分斷,接觸器KM5線圈斷電釋放,此時

36、僅切除一段轉子電阻5R6,使電動機M5產生的提升方向的電磁轉矩減小。若此時負載足夠大,則在負載重力作用下電動機做反向(下降方向)旋轉,電磁轉矩成為反接制動力矩迫使重負載低速下降。SA4下降上升強力制動54321J0123456S1S2 S3 KM3 S4 KM1 S5 KM2 S6 KM4 S7 KM5 S8 KM6 S9 KM7 S10 KM8 S11 KM9 S12 00制動下降位置“2”擋手柄扳到制動下降位置“2”擋。此擋主令控制器觸點S3S4和S6仍閉合,觸點S7分斷,接觸器KM4線圈斷電釋放,附加電阻全部接入轉子回路,使電動機向提升方向的電磁轉矩又減小,重負載下降速度比“1”擋時加快

37、。這樣,操作者可根據重負載情況及下降速度要求,適當選擇“1”擋或“2”擋作為重負載合適的下降速度。 (4) 強力下降位置“3”擋。 此擋主令控制器觸點S3分斷,S2(20區)閉合,控制電源通路改由觸點S2控制。觸點S6分斷,上升接觸器KM2線圈斷電釋放。觸點S4,S5,S7和S8閉合,接觸器KM1(22區)線圈獲電吸合,電動機電源相序切換反向旋轉(向下降方向),常開輔助觸點KM1(26區)閉合自鎖,常閉輔助觸點KM1(23區)斷開聯鎖。同時接觸器KM4和KM5線圈獲電吸合,轉子附加電阻SR6和SR5被切除,這時輕負載便在電動機下降轉矩作用下強制下落,又稱強力下降。 (5)手柄扳到強力下降位置“

38、4”擋。 凸輪控制器的觸點S2,S4,S5,S7,S8,S9閉合,接觸器KM6(29區)線圈獲電吸合,轉子附加電阻SR4被切除,電動機轉速進一步增加,輕負載下降速度變快。另外,常開輔助觸點KM6(30區)閉合,為接觸器KM7線圈獲電做準備。 (6)手柄扳到強力下降位置“5”擋。 此擋凸輪控制器觸點S2S12全閉合,接觸器KM7KM9線圈依次獲電吸合,轉子附加電阻SR3,SR2和SR1依次逐級被切除,這樣可以防止過大的沖擊電流,同時使電動機旋轉速度逐漸增加, 待轉子附加電阻全部被切除后,電動機以最高轉速運行,負載下降速度也最快。此擋若負載重力作用較大使實際下降速度超過電動機同步轉速時,由電動機運

39、行特性可知,電磁轉矩由驅動轉矩轉變為制動轉矩,即發電制動,能起到一定的制動下降作用,保證下降速度不致太大。 主令控制器手柄在強力下降位置“5”擋時,因負載重力作用太大使下降速度過快,雖有發電制動控制高速下降,仍很危險。此時,就需要把主令控制器手柄扳回到制動下降位置“2”擋或“1”擋,進行反接制動控制下降速度。為了避免在轉換過程中可能發生過大的下降速度,在接觸器KM9電路中常用輔助常開觸點KM9(33區)自鎖。同時,為了不影響提升的調速,在該支路中再串聯一個常開輔助觸點KM1(28區)。這樣可以保證主令控制器手柄由強力下降位置向制動下降位置轉換時,接觸器KM9線圈始終有電,只有手柄扳至制動下降位

40、置后,接觸器KM9線圈才斷電,如圖19-9所示 在主令控制器SA4觸點開合表中可以看到,強力下降位置“4”擋、“3”擋上有“0”的符號便是這個意義。表示當手柄由“5”擋向零位回轉時,觸點S12接通。否則,沒有以上聯鎖裝置,在手柄由強力下降位置向制動下降位置轉換時,若操作人員不小心,誤把手柄停在了“4”擋或“3”擋上,那么正在高速下降的負載其速度不但得不到控制,反而會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惡性事故。SA4下降上升強力制動54321J0123456S1S2 S3 KM3 S4 KM1 S5 KM2 S6 KM4 S7 KM5 S8 KM6 S9 KM7 S10 KM8 S11 KM9 S12 00 另

41、外,串接在接觸器KM2支路中的常開觸點KM2(23區)與常閉觸點KM9 (24區)并聯,主要作用是當接觸器KM1線圈斷電釋放后,只有在接觸器KM9線圈斷電釋放的情況下,接觸器KM2線圈才允許獲電并自鎖,這就保證了只有在轉子電路中保持一定的附加電阻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反接制動,以防止反接制動時造成直接起動而產生過大的沖擊電流。電氣線路常見故障 主接觸器KM不吸合 合上空氣開關QS1并按起動按鈕SB后,主接觸器KM不吸合。原因: 線路無電壓; 熔斷器FU1熔斷; 緊急開關QS4或安全開關SQc(SQd或SQe)未合上; 主接觸器KM線圈斷路; 各凸輪控制器手柄沒在零位,則(SA1-7),SA2-7,SA3-7觸點分斷; 過電流繼電器KA0(KA4)動作后未復位。大車正轉或反轉不正常 大車由凸輪控制器控制。大車正轉或反轉控制電路中串入向前與向后位置開關動斷觸點,作為限位保護。大車正轉向前平移時由SQ1保護,向后平移時由SQ2保護。如SQ1或SQ2位置開關的動斷觸點在非極限位置時有故障而形成斷開狀態,則將使大車控制器置于向前或向后位置時,總電源控制接觸器KM斷開,切斷三相電源,使大車無法向前或向后平移。故障檢修如大車正轉向前平移不正常,斷開電源,用多用表檢查SQ1,動斷觸點及兩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