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井下機電各工種通用標準項目作業程序動 作 標 準安全要點上崗條件1井下新從業人員1.1上崗前三級(礦級、區隊級、班組級)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考試合格后,必須在有安全工作經驗的職工帶領下工作滿4個月,并經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獨立工作。2 所有入井人員2.1 均應了解井下巷道系統,熟悉井下行走路線、避災路線,以及本礦井各種信號和標志、標識等,熟知入井規定和有關知識。3 特種作業人員3.1 必須經過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培訓機構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班 前 會1 基本要求 1.1 每個上崗干部和職工,都應按時參加班前會,了解情況,接受任務,熟記安全注意事項。
2、1.1.1不參加班前會者不準上崗。 1.2 值班隊干、跟班隊干、當班班組長要認真組織好班前會。 2 班前會內容2.1 班前禮儀。振奮精神齊聲歌唱歌曲(局歌、礦歌、蒲白安全之歌)。2.2 班前精神狀態確認。2.2.1飲酒、患病或精神、情緒、身體等方面自我感覺不佳的人員,要及時向值班領導或班長反應自己的真實狀況。 2.2.1.1 精神萎靡不振、心緒不寧、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患病、飲酒、身體疲乏人員,禁止下井。2.2.2逐個點名,隊(科)值班員和班長注意觀察職工,了解掌握職工的情緒、精神和身體狀況。2.2.2.1 值班員或班長根據具體情況甄別職工的請假要求,禁止強令職工出勤。2.3 及時認真傳達
3、上級的有關指示、指令和有關規定要求。 2.4 班前學習。 2.4.1學習有關規程、措施、法規、制度、施工組織等。2.4.2“三個一”教育(一日一題,一周一個案例,一月一考)。2.5 班前安全生產確認。2.5.1認真聽取值班員的作業現場安全生產條件和情況(生產狀態、設備運轉狀態、工作環境、危險因素等)通報,掌握作業現場情況。2.5.2掌握上一班的安全生產作業情況(產量、進度、未完成工作情況等)。班 前 會2.6 領受作業任務,明確本班和本職的安全生產計劃、要求和班前準備工作應注意的事項。 2.7 檢查職工持證上崗情況。 2.8 安排工作中的動態安全聯保互保工作。 2.9 安排攜帶本班所需的配件和
4、工具。 2.10 由班長領誓,進行集體安全宣誓。班 前 準 備1 更衣 1.1 確認勞動保護用品,按規定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2 攜帶2.1 確認隨身攜帶的工具,隨身攜帶好作業工具,保證行動安全方便。 2.2 井下工領取礦燈和自救器時,要確認是否齊全完好,性能可靠。2.2.1 有問題的要及時更換。2.3 對隨身攜帶的工具、材料、配件等進行確認,應檢查是否齊全、完好,是否便于人員乘車、行走時攜帶。超長、超重或不方便安全攜帶的,應使用專用運輸車輛專門運送。2.3.1 刀、斧、鍬、鎬、鋸、錐等有鋒利刃面的工具應套上護套,以防碰傷他人。2.4 攜帶便攜式瓦檢儀,要對儀器進行檢查確認,攜帶完好、準確的儀
5、器上崗。電壓計、電流計等機電儀器儀表要事先在地面檢查、調試、校正,確保儀器、儀表完好。2.4.1 失爆、不完好的儀器儀表嚴禁入井。2.5 需辦理有關工作票、操作票和入井證的,應進行確認,提前辦好,并注意隨身攜帶。 2.6 所有崗位人員必須攜帶有效的安全資格證,無證不準上崗。 2.7 井下高空作業人員,應檢查、確認,攜帶合格的保險帶和安全帽。 入 井l 乘罐籠 1.1 入井人員下井時均必須接受檢身工檢身。1.1.1 不符合入井規定的人員不得下井。1.2 入井人員必須遵守候車和乘罐制度,服從管理人員指揮。 1.3 不得走捷徑穿越罐籠,必須走規定的行人繞道。 1.4 乘罐人員必須取站立姿勢,握緊扶手
6、。 1.5 乘罐人員的身體和攜帶的長物不準伸出罐外,嚴禁向井筒拋扔任何物品。 2 乘坐人車2.1 所有乘車人員均要聽從指揮,在規定地點順序上車或下車。 2.2 必須乘坐專用運人車輛,未經特殊允許,不得乘坐其他車輛,更不得乘坐底卸式礦車或其他重煤車、材料車、平板車等。 入 井2.3 已發出開車信號或車未停穩時,嚴禁上下車,更不得在列車行進中扒、跳車。 2.4 嚴禁超員行車。 2.5 嚴禁將身體或攜帶的長物伸出車外,嚴禁使所帶物件觸碰架空線。 2.6 嚴禁在車內躺臥和瞌睡,更不得在車內打鬧嬉戲和摘掉安全帽。 2.7 攜帶超大物件和運送火工品人員乘車,要嚴格遵守有關規程規定,服從管理人員安排,不得強
7、乘。 2.8 車輛掉道時,應立即向司機(或跟車工)發出停車信號。 3 乘坐其他運人設施3.1 乘坐懸空人車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礦懸空人車運乘管理規定。 3.2 所有入井人員嚴禁搭乘膠帶輸送機等非乘人運輸設備。 井 下 行 走1 在運輸大巷行走1.1 要嚴格執行礦井大巷運輸管理制度。 1.1.1 在橫跨大巷、交叉口、彎道時,應進行安全確認,必須“一停、二看、三通過”。 2 在采區巷道行走 2.1 嚴格、認真執行巷道行走規定,堅持“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 2.2 進出工作面,應進行沿途安全確認,嚴禁搭乘膠帶、刮板輸送機,或在其上行走。橫跨時,必須由人行過橋通過。2.2.1 無論膠帶輸送機和刮板
8、輸送機是否開動,均不得在上面行走或跨越。2.3 跨越鋼絲繩時要小心謹慎,進行確認,防止設備突然啟動。無論何時都不得騎著鋼絲繩行走,通過彎道,要走鋼絲繩外側。 2.4 通過彎道、交叉點等時,應進行安全確認,隨時注意來往車輛,要“一停、二看、三通過”。2.5 在巷道行走要注意力集中,做好沿途確認,隨時注意路面和巷道支護情況。2.5.1 如發現巷道支護損壞、頂板離層等現象,應做好標記,并及時匯報區隊。2.6 在采區巷道行走,通過一道風門后,必須隨手關閉,嚴禁同時打開兩道風門。2.6.1 如發現風門不完好,應及時匯報。3 攜帶物品行走 3.1 攜帶長件器具行走,要注意力集中,做好安全確認,避免碰傷他人
9、或照明設備等,尤其不能碰觸電機車架空線。3.2 多人扛抬設備或物料行走,要事先與有關人員聯系,取得同意后,停車再行人,扛抬行走要協調配合,相互照應,安全抬運。 井 下 行 走 3.3 攜帶火工品行走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不得相互或與他人同行,保持10米以上的間距,中途不得逗留。 4 在采掘工作面行走4.1 在采掘工作面要時刻注意周圍的支護和頂板、煤幫情況,并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4.2 采掘工作面行走時,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不得在溜子道內行走,嚴禁在支護不全或頂、幫不完好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4.3 用班中餐時,要先關閉生產設備,到指定的或其他安全地點就餐。 4.4 不得隨意跨越
10、膠帶、溜子等運輸設備。應走行人過橋,或聯系司機停機后再行通過。如確因工作需要,必須要有相應措施。 4.5 嚴禁隨意進入任何無支護區域。4.6 嚴禁在工作面相互打鬧、嬉戲或在井下睡覺。 5 其他井下行走要求 5.1 所有入井人員,都應熟悉行走路線,特別是避災路線,熟悉本礦井規定的各種信號、巷道標志等。 5.2 井下行走應有序結伴而行,不得亂動沿途設備,要愛護各類設施。5.3 通過設有擋車欄、擋車門的地方后,要隨手關閉。5.4 已設置柵欄和掛有危險警告牌的巷道,嚴禁擅自進入。5.5 通過個別負壓較大的風門時,應先打開卸壓孔卸壓,兩人以上合作打開風門,等人員全部通過后,再及時關閉風門,并同時關上卸壓
11、孔。5.6 從有人工作的立體交叉巷道上部通過時,要先聯系再通過。5.7 行進中接近放炮警戒區域時,必須停止行進,聽從警戒人員的指揮。5.8 沿途如發現支護設施有問題或設備、電纜等有明火失爆,以及有特殊煙霧和透水預兆等異常情況,均應及時向礦調度室和有關領導匯報,并采取力所能及的相應處理措施,同時作好自我保護。5.9 在乘車或行走時,非緊急情況,無論何人均不得隨意發出各種緊急信號。5.10 井下職工班中及班后乘車、行走、乘罐等,都必須嚴格執行本通用標準的有關要求。班后總結1 班末確認1.1 對工具、操作設備或自己工作區域內設備的安全可靠度、本崗位工作環境及其衛生、個人勞動保護和安全防護用品佩戴、工
12、作區域內的安全隱患等工作條件進行確認。1.2 對工作程序和自身行為進行回顧和確認。1.3 對作業過程中工作推進速度與整體工作的協調性、操作過程中同組工作人員之間的工作節奏配合、工作節奏與自己身體狀況匹配情況進行確認。1.4 確認工作(工程)質量各項內容是否達到標準要求,未達到標準要求的,立即予以糾正。2 班后匯報2.1 處理確認存在的問題,整理確認結果,準備向班長匯報。2.2 確認發現問題后不能獨立整改的,立即報告班組長,采取進一步措施處理。2.3 如確認未發現問題,向班長匯報確認結果,請求收工。經班長和驗收員檢查驗收后,作業人員方可收工。2.3.1未經班末確認,且經班長和驗收員驗收,作業人員
13、不得擅自收工。自救互救1 井下瓦斯、煤塵爆炸事故1.1 背對爆炸沖擊波傳來方向,臉向下(有水溝的地方要臥倒在水溝側,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裸露部位),迅速臥倒。1.2 爆炸瞬間,要盡力屏住呼吸。1.3 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并辨別方向。1.4 沿避災路線,逆著風流方向走,盡快進入新鮮風流,離開災區。2 井下火災事故 2.1 救火2.1.1 馬上切斷火區及其周圍的所有電源。2.1.2 用滅火器進行滅火。 2.1.3 向調度室匯報。2.2 撤退 2.2.1 馬上戴好自救器。2.2.2 位于火源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位于回風側時,設法沿最短路徑進入進風側撤退;無法進入進風側時,應順風
14、迅速撤退。2.2.2.1 如果距火源較近而且越過火源沒有危險時,也可迅速穿過火區撤到火源的進風側。3 井下水災事故3.l 位于透水點上方時:沿上山巷道,上行撤退到透水點以上的地點。自救互救3 井下水災事故3.2 位于透水點下方時:要拽住支架、管路等固定物體,闖過水頭,迅速撤離。3.3 撤離通路被水隔斷。3.3.1 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離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點躲避。3.3.1.1 嚴禁盲目潛水逃生等冒險行為。3.3.2 發出呼救信號:用敲擊的方法有規律、間斷地發出呼救信號,向營救人員指示躲避處的位置。3.4 老空、老窖透水。3.4.1 必須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掩住口鼻,盡快撤離。創傷急救l止血
15、1.1 立即用清潔手指壓迫或止血帶結扎出血點上方(近心端)。1.1.1 嚴禁用電線、鐵絲、細繩等代替止血帶。12將出血肢體抬高或舉高。 2骨折 2.1肢體骨折2.1.1 用夾板或木板、竹片等將骨折處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動。開放性骨折,必須先止血,并用干凈布片覆蓋傷口。 2.1.1.1 嚴禁將外露的斷骨推回傷口內。2.2 腰椎骨折2.2.1 將傷員平臥在平硬木板上,并將腰椎軀干及四肢一同進行固定。 2.3 頸椎損傷2.3.1 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頭部兩側,保證頸部固定不動。2.3.1.1 嚴禁將頭部后仰移動或轉動頭部。3 顱腦外傷3.1 將傷員置于平臥位,保持氣道暢通。3.1.1 耳鼻有液體
16、流出時,切勿堵塞,避免引起顱內感染。 3.2 如果嘔吐,應扶好頭部和身體,使頭部或身體同時側轉,防止嘔吐物造成窒息。4不明損傷 4.1 立即護送到搶救地點。 4.2 迅速向調度室匯報。 5 搬運傷員 5.1 腰椎、骨盆、胸外傷員 5.1.1 將擔架放在傷員的一側。5.1.2 對呼吸、心跳驟停的傷員,先復蘇,后搬運;創口出血的傷員先止血,后搬運;骨折傷員先固定,再移到擔架上,昏迷傷員要把肩部稍墊高,取頭后仰并偏向一側的體位再搬運。5.1.2.1 胸外傷員呼吸困難時要取半坐位。5.1.3 搬運者的雙手同時插人傷員頭部、肩背部及腰部、臂部、下肢的下方。5.1.3.1 嚴禁扭動傷者腰部。5.1.4 動
17、作一致將傷員托起,平放在擔架上或硬木板上。創 傷 急 救5.2 頸椎骨折傷員 5.2.1 由一人專門固定頭部,嚴防左右扭動。5.2.2 其他人分別托住肩、腰、背、臀部及兩下肢。 5.2.3 動作一致將傷員放在擔架上,用兩件衣服(或其他替代物)卷成枕狀物。塞在傷員頭頸部兩側。 5.3 行走5.3.1 擔架運送時,傷員頭部在后,便于后面護送人員觀察。 5.3.2 行走時要保持平穩。 觸電急救l 脫離電源1.1 迅速切斷電源。 1.1.1 嚴禁觸及帶電金屬物體和觸電者裸露身軀。1.2 用相應電壓等級絕緣工具(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用絕緣棒)解脫觸電者,低壓觸電也可使用干燥的棒、木板、繩索等不導電的東
18、西解脫。1.2.1 距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線的斷點周圍lOm內,不能盲目進入。必須在斷電后或確認無電時才能去施救。2 心臟復蘇2.1 如發現觸電者意識不清,立即將觸電者仰面平放在地上。2.1.14 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傷員頭下。2.2 口對口呼吸:使傷員仰臥,肩下墊一軟枕或衣物,頭盡量后仰,使氣道暢通。救護者跪于傷員頭部一側,用手帕、紗布或口罩蓋在傷員口鼻上,一手自下頜處將患者頭部托起使之后仰,并使其口張開,另一手將患者鼻孔捏住。深吸一口氣對準患者的口用力吹氣,吹畢松開捏鼻的手,讓其胸廓及肺自行回縮呼氣。保持每分鐘1618次,以胸廓可見擴張或聽到肺泡呼吸音為有效標志。2.2.1 兩次吹氣后
19、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立即進行下一步搶救。2.3 胸前拳擊:使傷員頭低腳高,操作者左手掌置其心前區(胸部上方2030cm處),用右手握拳,舉到距離胸壁上方約一尺左右的高處,連續叩擊3至5次,并觀察脈搏、心音。2.3.1 如無頸動脈搏動,立即改用胸外心臟按壓術。2.4 胸部按壓。 2.4.1 傷員仰臥硬板,如無此條件也可使傷員直接仰臥于地上,搶救者立或跪于傷者一側,將一手掌置于傷員胸骨下13處,使掌寬于胸骨長軸平行,另一手掌疊加其上,雙臂伸直,上身前傾,依靠搶救者的體重,肘及臂有節奏地垂直按壓胸骨。按壓時用力要適中,不宜過猛,每次按壓以使胸骨下陷35cm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復原位。2.4.
20、1.1 放松時掌根不得離開胸壁,手指稍抬不接觸胸壁。觸電急救 2.4.2 操作頻率。按壓時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問大致相等。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要同時進行,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反復進行。兩次吹氣應在56s內完成。3 通知專業醫務人員3.1 在現場心肺復蘇搶救同時,迅速采用各種方式通知專業醫務人員到場。3.1.1 專業醫務人員到達之前,不得隨意放棄搶救。消 防 急 救l 電器著火1.1 迅速切斷電源。1.1.1 盡快向調度室匯報。1.2 將干粉滅火器上下翻倒數次,一手握住噴嘴,另一手向上拉起圈環,握住提
21、柄提起機身,將噴嘴對準火焰滅火。2 非電器著火2.1 將泡沫滅火器顛倒,拉起圈環,握住提柄,提出機身,將噴嘴對準火焰撲救。2.1.1 盡快向調度室匯報。2.1.2 嚴禁用泡沫滅火器撲救電氣,堿金屬以及醇、酮、酯類等易燃液體火災。自救器操作1 過濾式自救器1.1 佩戴。1.1.1 取下橡膠保護罩。1.1.2 用大拇指掀起紅色開啟扳手,撐開封鎖條,以拇指和食指用力拉開封口帶。 1.1.3 揭開和扔掉上部外殼。1.1.4 握住頭帶把藥罐從下部外殼中拉出。 1.1.5 從口具上拉開鼻夾。1.1.6 把口具片塞進口內,用牙將口具片牙墊咬緊,口具片含在齒外唇內,馬上開始用口腔呼吸。1.1.7 拉開鼻夾,夾
22、緊鼻子。1.1.8 摘下安全帽,把頭帶套在頭頂上。1.1.9 戴上安全帽,撤離危險區。1.2 使用。1.2.1 撤離時,要勻速快步行走,保持均勻,當感到呼吸困難時,可放慢行走速度。1.2.1.1 嚴禁狂奔亂跑。1.2.2 行進中只能用嘴呼吸,防止碰掉鼻夾后用鼻孔吸氣引起中毒。1.2.2.1 嚴禁佩戴過濾式自救器,進入缺氧盲巷。 自救器操作1.2.3 佩戴自救器呼吸時,會有干、熱感覺,這屬正常工作現象,不可將口具取下,必須一直佩戴到達安全地點。 1.2.4 如外殼碰癟,過濾罐不能取出,可以將外殼和藥罐一起佩戴,為了減輕牙齒的負荷可以用手托住罐體行走。 2 化學氧自救器2.1 佩戴。 2.1.1 扯掉鎖口帶:將自救器沿腰帶轉到右側腹前,左手托底,右手下拉護罩膠片,使護罩掛鉤脫離殼體并丟掉,再用右手掰鎖口帶扳手至封條斷開后,丟開鎖口帶; 2.1.2 分盒:兩手緊握自救器兩端,用力在左大腿上把外殼磕開,將自救器拿到腹前,把上下外殼完全掰開。 2.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職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藥學專業執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網絡設計與開發實踐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藝術設計基礎知識綜合考試卷及答案
- 江蘇省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2025屆小升初全真數學模擬預測卷含解析
- 內蒙古科技大學《材料工程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德陽市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第二學期二模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外貿職業學院思政課件
- 消費者行為分析私域流量池合作協議
- 山東師大附屬中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子宮肌瘤的護理》課件
- 液化氣經營權轉讓協議
- 《高溫合金鉆削加工特性研究》
- 中央空調系統維保服務報價清單
-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
- 8.3 法治社會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 工程安全施工方案范本
- 《昨日重現》中英文歌詞對照
- DB13-T 5687-2023 負壓封閉引流術護理規范
- 北大A計劃在線測評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