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要求_第1頁
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要求_第2頁
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要求_第3頁
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要求_第4頁
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要求JG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工業行業標準JG/T ³³³2004 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要求(送審稿)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owRise Assembled Residential Buildingswith Light-Weight Steel Framing 2004³³³³ 發布 2004³³³³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發 布 前 言本標準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提出。本標準由建設部建筑制品與配件產品標準化技

2、術委員會歸口管理。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長安大學。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土木系、冶金部建筑研究總院、上海美建鋼結構、日本積水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北新建材集團、歐文斯科寧(中國)投資、阿依艾工程軟件大連、深圳市正奧科技發展。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緒紅、童悅仲、郭彥林、弓曉蕓、張莉若、劉承宗、于千、馮菊蓮、婁乃琳、袁政宇、張海燕、姚智敏、李正春、王英銳、葉菲、胡永生、徐磊、劉永健。 i目 錄前言1 范圍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4、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5、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 2規范性引用文件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6、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7、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 3術語和定義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8、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9、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 4 分類與代號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0、#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1、#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 5 要求&

12、#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3、#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4、#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5.1 材料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5、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6、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5.2構造的一般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7、;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5.3樓蓋的構造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19、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0、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85.4墻體的構造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1、#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2、#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35.5屋蓋的構造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3、#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4、#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25.6 緊固件連接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5、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6、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55.7防火與防護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7、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55.8 保溫、隔熱、隔聲與防潮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9、;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0、;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85.9 設備安裝要求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1、;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95.10 構件的制作與安裝要求²²²²²²

32、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3、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1 6 檢驗與試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4、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5、1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2 7 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6、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7、8;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3 ii1. 范 圍1.1 本標準規定了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分類與代號、要求、檢驗與試驗方法、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等。1.2 本標準適用于兩層或局部三層的獨立或聯排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本標準未規定的,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執行。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引用標準的條文,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當引用標準被修訂后,應

38、使用最新版本的引用標準。GB /T 700 碳素結構鋼GB/T 1591 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6725-2002冷彎型鋼GB/T 3098.1 緊固件機械性能 螺栓、螺釘和螺柱GB/T 5782 六角頭螺栓A和B級GB/T 5780 六角頭螺栓C級GB/T 3098.5 緊固件機械性能 自攻螺釘GB/T 52825285自攻螺釘GB/T 14210 墻板自攻螺釘GB/T 3098.11 緊固件機械性能 自鉆自攻螺釘GB/T 15856.14 自鉆自攻螺釘GB/T 9775 普通紙面石膏板GB/T 11978 耐水紙面石膏板GB/T 11979 耐火紙面石膏板LY/T 1580 定向刨花

39、板GB/T 9846 膠合板GB/T 12755 建筑用壓型鋼板JC/T 868 金屬面硬質聚氨酯夾芯板JC/T 869金屬面巖棉、礦渣棉夾芯板GB/T 8625 建筑材料難燃性試驗方法GB/T 11981建筑用輕鋼龍骨GB 50176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J 118 民用建筑隔熱設計規范GB 7107 建筑外窗空氣滲透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 223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1GB 222 鋼的化學分析用試樣取法及成品化學成份允許偏差GB/T 228 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 2975 鋼材力學及工藝性能試驗取樣規定GB/T 232 金屬彎曲試驗方法GB 50205 鋼結構工程施工

40、質量驗收規范GBJ 75 建筑隔聲測量規范3. 術語和定義3.1 頂梁、底梁或邊梁 track布置在墻的頂部或底部以及樓層系統周邊的U形鋼材。3.2 樓面梁 floor joist支承樓面荷載的水平構件。3.3 過梁 header墻面開口處將荷載傳遞到相鄰近的豎向受力構件的水平構件。3.4 屋架斜梁 rafter按屋面坡度傾斜布置的支承屋面荷載的屋架構件。3.5 斜挑梁 rake overhang屋架斜梁在縱向外墻處的懸挑部分。3.6屋架 truss由屋架斜梁和屋架橫梁通過節點連接而成的三角形平面構架,主要承受天花板及屋面荷載。3.7 屋脊 ridge兩個斜屋面頂部相交所形成的水平線。3.8墻

41、柱 stud組成墻體單元的豎向受力構件,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3.9主柱 king stud與墻等高的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的受力構件,位于門窗洞口的過梁兩端。3.10 輔助柱 jack stud在過梁兩端支承過梁的豎向受力構件,其長度不超過墻體高度。3.11 過梁支承短柱 cripple stud在過梁跨中支承過梁的豎向受力短構件。3.12 墻 wall一種平面或曲面豎向構件,它主要承受各種作用產生的平面內的力,有時也承受平面外的彎矩和剪力;可分為承重墻和非承重墻。3.13 側墻 sidewall縱向外墻。23.14結構面板 structural sheathing直接覆蓋并連接在柱或梁上

42、的板,用以承受荷載和對柱、梁起側向支撐作用。3.15 扁鋼帶 flat strap由鋼板切割而成的板帶,常用作支撐中的拉條或傳遞拉力的構件。3.16 U形截面構件U-shaped member由薄板冷彎而成的普通槽形截面構件,包括腹板和翼緣。3.17 C形截面構件C-shaped member由薄板冷彎而成的卷邊槽形截面構件,包括腹板、翼緣和卷邊。3.18 L形截面構件 L-shaped member由薄板冷彎而成的角形截面構件。4. 分類與代號4.1 分類: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構件分為槽形(U形)截面、卷邊槽形(C形)截面和角形(L形)截面構件。4.2 代號:U形截面構件采用如下代號

43、表示: mm為單位翼緣寬度,以mm為單位腹板高度,以mm為單位U表示普通槽形截面構件數量C形截面構件采用如下代號表示:板件厚度,以mm為單位mm為單位翼緣寬度,以mm為單位腹板高度,以mm為單位C表示卷邊槽形截面。構件數量L形截面構件采用如下代號表示:板件厚度,以mm為單位短肢寬度,以mm為單位長肢寬度,以mm為單位構件截面形式:L表示角形截面構件數量34.3 示例:2個腹板高度90mm、翼緣寬度為35mm、厚度0.84mm的U形截面構件表示為:2U90×35×0.84。 2個腹板高度90mm、翼緣寬度40mm、卷邊寬度10mm、厚度0.84mm的C形截面構件表示為:2C9

44、0×40×10³0.84。2個長肢寬度50mm、短肢寬度40mm、厚度0.84mm的L形截面構件表示為:2L50mm³40mm³0.84mm。5. 要求5.1 材料要求5.1.1 用于承重結構的鋼材,宜采用國家標準GB /T 700規定的Q235鋼和國家標準GB/T 1591規定的Q345鋼。當采用Q235-A鋼時,要求提出冷彎試驗合格的保證條件;對于需要焊接的構件,尚應提出碳含量上限的交貨條件。當有可靠依據時,可以采用其他牌號的鋼材。5.1.2 在技術經濟合理的情況下,可在同一結構中采用不同牌號的鋼材。5.1.3 鋼構件應符合設計要求,采用冷

45、彎薄壁型鋼構件時,應符合GB/T 6725的規定。5.1.4 普通螺栓的材料應符合GB/T 3098.1、GB/T 5782或GB/T 5780的規定。5.1.5自攻螺釘的材料應符合GB/T 3098.5、GB/T 52825285、GB/T 14210的規定;自鉆自攻螺釘的材料應符合GB/T 3098.11、GB/T 15856.14的規定。5.1.6錨栓的材料要求與承重結構的鋼材要求相同。5.1.7 膨脹螺栓的材料應符合國家、行業或企業有關標準的規定。5.1.8 石膏板的材料應符合GB/T 9775、GB/T 11978或GB/T 11979的規定。5.1.9 定向刨花板的材料應符合LY/

46、T 1580的規定。5.1.10 膠合板的材料應符合GB/T 9846的規定。5.1.11 壓型鋼板應符合GB/T 12755的規定,若采用夾芯板則應符合JC/T 868869的規定。5.1.12 當采用水泥木屑板、水泥纖維板作墻板時,其材料應符合生產企業相應標準的要求。5.1.13 保溫材料、防水材料、屋面及外墻飾面等圍護材料應符合國家、行業或企業有關標準規定的性能要求。5.1.14 粘膠、膠帶、硅膠等粘接密封材料均應符合國家、行業或企業有關標準的規定,并提供質保書或試驗論證資料。5.1.15 當采用進口材料時,除應經商檢外,還要進行復檢,復檢結果應符合供貨國或生產國相應標準的要求。5.2

47、構造的一般要求5.2.1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可參照圖1建造,每個住宅單元的平面尺寸為:最大長度18m,寬度為12 m;單層承重墻高度不超過3.3m,檐口高度不超過9m;屋面坡度取值宜在1:41:1范圍內;斜挑梁懸挑長度不超過300mm,其他懸挑構件懸挑長度不超過600mm。當住宅的 4尺寸超出上述規定的范圍時,應符合設計要求。梁屋架支座加柱支座節點非承墻體構件 圖1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 表1 常用構件尺寸 表2 卷邊的最小寬度 5.2.2 構件的鋼材厚度在0.462.46mm范圍內,常用型號見表1和表2。U形截面(圖2)一般用作頂梁、底梁或邊梁, C形截面(圖3)一般用作梁

48、柱構件,L形截面一般用作連接件或過梁。 U 5形截面構件和C形截面承重構件的厚度應不小于0.84mm。腹板高度(腹板高度(外(外緣至外緣)翼緣寬度(外緣至外緣)圖2 U形截面 圖3 C形截面 5.2.3 同一平面內的承重梁、柱構件(圖4),在交接處的截面形心軸線的最大偏差要求小于15mm。 圖4 同一平面內的承重構件的軸線允許偏差 5.2.4 梁、柱腹板開孔及開孔補強應符合下列要求5.2.4.1 梁、柱的翼緣板和卷邊不得切割、開槽或開孔,只允許在梁、柱腹板中心線上開孔(圖5),兩孔的中心間距不小于600mm,孔至構件端部(或支座邊緣)的距離不小于250mm。孔長不應超過110mm;梁的孔寬不應

49、超過60mm且不應超過腹板高度的0.5倍,柱子或其他結構件的孔寬不應超過40mm且不應超過腹板高度的0.5倍。5.2.4.2 當孔的尺寸不滿足上述要求時,應按圖6的要求用鋼板或U形、C形鋼補強,其厚度不小于構件的厚度,每邊超出孔的邊緣不應小于25 mm,ST4.2連接螺釘的間距不應大于25 mm,螺釘到板邊緣的距離不小于10mm。5.2.4.3 當腹板的孔寬超過沿腹板高度的0 .70倍或孔長超過250mm(或腹板高度)時,除按5.2.4.2款的要求補強外,還要符合構件強度、剛度和穩定的計算要求。5.2.5 承重梁在支座或集中荷載作用位置的腹板任一側應設置加勁件(圖7)。加勁件厚度不小于 61.

50、09mm(U形鋼)或0.84 mm(C形鋼),長度為梁高減去10mm或50mm。加勁件與構件的連接不少于4個ST4.2螺釘。5.2.6 梁或柱用扁鋼帶拉接時,扁鋼帶尺寸不小于40mm³0.84mm,用ST4.2的螺釘將扁鋼帶與梁或柱翼緣連接。沿扁鋼帶方向每隔3.5m設置一個剛性支撐件或X形支撐(圖8和圖9),且在房屋端頭或樓面開孔處必須設置剛性支撐件或X形支撐,必須用2個ST4.2螺釘將扁鋼帶與剛性支撐件連接。剛性支承件采用厚度不小于0.84mm的U形或C形短構件,其截面高度為梁或柱高減去10mm或50mm。 X形支撐截面尺寸與扁鋼帶相同。5.2.7 U形鋼頂梁、底梁或邊梁的拼接參見

51、圖10,多個構件不宜在同一柱間拼接。 孔長度大110mm)端(最小洞開孔中(最小ST距不腹板及沖孔中心線 圖5 構件腹板上的開孔 圖6 構件腹板開孔的補強 釘,0.84mm角鋼,去50mm 圖7 承重梁的加勁件 圖8 剛性支撐件 或柱至少.2螺釘,尺寸不小于0.84mm 圖9 X形支撐 圖10 U形鋼頂梁、底梁或邊梁的拼接 75.3 樓蓋的構造要求5.3.1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樓蓋可參照圖11建造。樓蓋及其構件的強度、剛度、穩定以及樓蓋的振動均應滿足設計要求。 樓圖11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樓面構造 5.3.2 樓蓋系統與基礎或承重墻的連接要求5.3.2.1樓蓋系統與混凝土基礎、木地

52、梁或承重墻的連接應符合表3和圖12圖18的要求。 5.3.2.2錨栓與基礎的連接尚應符合5.6.5條的要求。5.3.2.3剛性支撐件與樓面梁的連接可以通過U形、C形加勁件或角鋼連接,也可以將剛性支撐件的腹板彎折后直接連接。 表3 樓蓋與基礎或承重墻連接的要求8邊梁ST4.2螺釘樓面通釘圖12 樓蓋與木地梁的連接 2個ST4.2 螺釘折,2個ST4.2螺釘圖13 懸臂樓蓋與木地梁的連接 U形防潮圖14 樓蓋與混凝土基礎的連接 9最大懸挑加勁件的腹板4個翼緣各2個ST4.2螺 圖15 懸臂樓蓋與混凝土基礎的連接2個將加勁件腹或設角鋼,每側2個至面梁梁 圖16 樓蓋與承重外墻的連接 圖17 懸臂樓層

53、與外承重墻的連接懸臂梁(嵌套或背靠背)U形鋼面梁釘, 圖18 承受樓面荷載和屋面荷載的懸臂梁與外墻的連接10 梁 圖19 支撐在承重 圖20 支撐在承重內墻上的梁 5.3.3 樓面梁與U形梁的連接要求5.3.3.1 樓面梁與承重內墻U形頂梁的連接(圖19,圖20)采用2個ST4.2螺釘。連續的單構件梁在內支座處應設置加勁件,且沿內墻長度方向宜設置剛性支撐件,其間距為3.5m,與梁的連接方式參照圖15。5.3.3.2 樓面梁與其端部U形邊梁的連接采用2個ST4.2螺釘(上、下翼緣各1個)。當設有支座加勁件時,加勁件的翼緣采用2個ST4.2螺釘與U形邊梁連接(圖16)。5.3.4 樓面梁在外墻的支

54、承長度不應小于40mm,在內墻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90mm。5.3.5 樓面鋪板與樓面梁的連接采用頭部直徑最小為8mm的喇叭形或平頭ST4.2螺釘(圖21),在每塊板周邊的螺釘間距為150mm,中間部分的間距為250mm。當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及其以上或基本風壓為1.5kN/m2(標準值)以上時,每塊板周邊和中間部分的螺釘間距均為150mm。5.3.6 當樓面梁跨度超出3.5 m時,應依據下列方法之一對樓面梁的下翼緣側向進行連接:5.3.6.1 采用ST3.5螺釘將石膏板吊頂與樓面梁下翼緣連接,螺釘間距300mm。5.3.6.2 按5.2.6條的要求,采用扁鋼帶拉條與樓面梁下翼緣連接(圖22和圖2

55、3)。5.3.7 樓板開洞要求5.3.7.1 樓板洞口周邊應設置邊梁,其中橫梁的跨度不應大于2.4 m,且其截面高度和厚度應與相鄰的樓面梁一致。5.3.7.1 洞口橫梁與樓面梁采用50 mm x 50 mm的角鋼連接,角鋼厚度不應小于樓面梁厚度,角鋼每肢均勻布置4個ST4.2螺釘(圖24)。5.3.8 樓蓋懸挑梁的要求5.3.8.1 樓蓋懸挑長度不應超過600 mm,承受兩層樓面荷載和屋面荷載的底層懸挑梁可用雙肢型鋼(嵌套或背靠背),其向內延伸長度不應小于1.8m(圖18)。5.3.8.2 在懸挑梁支承處,沿支承墻體方向,每兩個懸挑梁之間應設置一個剛性支撐件。剛性支撐件為0.84mm厚的C形鋼

56、或U形鋼,其截面尺寸與懸挑梁相同。剛性支撐件的每個翼緣通過3個ST4.2螺釘與樓面鋪板或下部構件連接,剛性支撐件與懸挑梁的連接方法參照圖15。11樓面梁釘,0.84mm角鋼,支撐件高度減去10mm4mm 圖21 樓板的連接 圖22 樓層扁鋼帶拉條設置U形鋼腹板彎折用2個ST4.2螺連接U形鋼與梁U形鋼腹板用2個連接U形鋼與梁 圖23 剛性支撐件與梁直接連接 圖24 孔口橫梁和樓蓋主梁連接 125.3.9 構件的拼接:樓面梁的拼接必須依據設計要求,U形鋼頂梁、底梁或邊梁的拼接應符合5.2.7條的要求(圖10)。5.4 墻體的構造要求5.4.1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墻體可參照圖25和圖

57、26建造。墻體及其構件的強度、剛度、穩定均應滿足設計要求。連接 圖25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墻體構造 圖26 承重墻135.4.2 墻體與基礎或樓蓋的連接應滿足表4的要求。表 4 墻與基礎或樓層的連接要求 5.4.3 承重墻要求5.4.3.1 承重墻連接的螺釘規格、形式及數量應滿足表5的要求。 表 5 承重墻的連接要求 5.4.3.2 承重墻頂梁與底梁鋼材壁厚應不小于柱的壁厚。5.4.3.3 外墻的外側墻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11 mm的定向板或12 mm厚的膠合板,內側墻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12 mm的石膏板;(圖29)。內承重墻兩側墻板均可采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石膏板。外墻與內墻的兩側墻板均可采用

58、厚度12mm的水泥木屑板。5.4.3.4 墻板的長度方向應與柱子平行,墻板的周邊和中間部分都應與柱子或頂梁、底梁連接。墻板的覆蓋長度不應小于墻長度的20%。在外墻的轉角處(或端部),墻板的寬度不應小于1.2m。5.4.3.5 在外墻平面內應按設計要求設置X形剪力支撐系統。5.4.3.6 承重墻的墻體轉角處應設置錨栓(圖30),當基本風壓大于1.25kN/m2(標準值)、地面粗糙度為B 類時,尚應按表4的要求設置的錨栓。錨栓的埋置深度應符合5.6.5條的要求。5.4.4 應采用下列任一方法滿足輕鋼承重墻柱側向支撐要求:5.4.4.1 在承重墻的兩面安裝墻板材料(見圖29和表5)。5.4.4.2

59、在承重墻的一面安裝墻板,另一面設置扁鋼帶拉條(圖31)。145.4.4.3 在承重墻的兩面設置扁鋼帶拉條(圖32)。5.4.4.4 上述扁鋼帶拉條按5.3.6條的要求設置,高2.4m的墻設在1/2高度處,高2.7m墻和高3.0m的墻設在1/3和2/3高度處。ST4.2螺釘100mm³0.84mm3.8³75mm普通釘 圖27 墻直接與基礎連接 圖28 墻通過木地梁與基礎連接螺釘連接 圖29 墻板作為柱間支撐雙ST4.2螺釘固定墻鋼ST4.2 螺釘,間距墻 圖30 拐角柱錨固 15 柱0.84mm扁鋼帶支撐件與柱扁鋼帶與剛性支圖31 一面扁鋼帶、一面墻板作為柱間支撐 圖32

60、兩面扁鋼帶作為柱間支撐 5.4.5 柱和其他承重墻構件的拼接必須依據設計要求,頂梁、底梁的拼接應符合圖5.2.7的要求。5.4.6 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拐角可采用圖33所示構造。頂梁剖面圖 圖33 拐角構造 5.4.7 所有承重墻門窗洞口上方必須設置過梁,過梁可采用箱形、工形或L形截面,其截面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5.4.7.1 箱形截面過梁:由兩個相同型號的C形截面組成(圖34),箱形截面過梁通過U形或C形鋼與主柱相連。5.4.7.2 工形截面過梁:由兩個相同型號C形截面鋼背靠背組成(圖35),工形截面過梁通過角鋼連接件與主柱相連。5.4.7.3 箱形(或工形)截面過梁與

61、主柱連接的螺釘規格及數量應符合表6的要求,其中一半螺釘用于連接件翼緣(或肢)與過梁的連接,另一半用于連接件腹板(或肢)與主柱的連接。連接件的長度為過梁高度減去10mm,厚度不小于墻柱的厚度。5.4.7.4 L形截面過梁:由兩個相同型號的冷彎角鋼組成(圖36),L形過梁的短肢和墻體頂 16梁的搭接采用間距300mm的ST4.2螺釘,長肢與主柱及過梁支承短柱的連接采用2個ST4.2螺釘。5.4.7.5 過梁兩側柱的數量:過梁每側的主柱和輔助柱的數量應符合表7的要求。主柱、輔助柱、過梁支承短柱的尺寸和厚度與相鄰的墻柱相同。主柱和輔助柱應采用墻板互相連接(圖34和圖35)。2列鋼頂梁或C形鋼的翼緣和腹

62、板各4個ST4.2螺釘2列ST4.2螺釘,間U形過梁支承間距不超兩端用U形梁相過翼緣將U形鋼和柱連接柱翼緣和彎曲的腹板將U形鋼和柱連接柱板 2個ST4.2螺釘 圖34 箱形截面過梁構造表6 過梁與主柱的連接要求U形鋼頂梁上、下翼緣ST4.2螺釘50mm角鋼,厚度與墻柱相同,背靠背C形鋼過梁為過梁腹板高度減去10mm,每ST4.2螺釘,連接柱與過梁2列ST4.2螺釘,間距600mm過梁支間距不超過ST4.2螺釘柱側ST4.2螺釘,間距300mm,連接墻板與柱 圖35 工形截面過梁構造 17 圖36 L形截面過梁構造 表7洞口每端需要的輔助柱和主柱總數量 5.4.8 非承重墻的構造要求5.4.8.

63、1 非承重墻的C形截面構件最小厚度可采用0.46mm。 5.4.8.2 非承重墻中柱子的高度不應超過表8的規定。5.4.8.3 非承重墻及其門窗洞口、墻拐角、 非承重墻的柱子高度(m)18面梁時的連接連接 交叉墻 圖37 非承重墻梁緣每側1個螺釘,板2個螺釘 圖38 門架 圖39 窗架接處切割形鋼翼緣板頂(U形鋼90°頂(接處切割鋼翼緣板每側1個螺釘,2個螺釘接處U形或C形鋼頂(圖40 非承重過梁 圖41 窗臺U形構件195.4.9 當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及其以上時,承重墻尚應符合以下要求:5.4.9.1在建筑平面兩個主方向的外墻或內墻上應設置剪力墻,剪力墻所圍成的矩形建筑平面的長寬比

64、不大于4:1。建筑平面的凸出部分不宜超過1.2m,如果超過1.2m,需設置剪力墻(圖42中的虛線)圍成兩個矩形平面。5.4.9.2 剪力墻的兩端由X形剪力支撐系統組成(圖43),剪力支撐系統應從基礎到頂層布置在同一平面內。X形剪力支撐一般采用40mm³0.84mm的扁鋼帶,扁鋼帶可交叉布置在柱子的任一側,兩端采用ST4.2螺釘與柱子端部連接螺釘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5.4.9.3 剪力墻的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剪力墻的長高比和剪力支撐所在平面的高寬比均不大于2:1。5.4.9.4 剪力墻的一側(或外墻板)宜鋪設厚度不小于11 mm的定向板或12 mm厚的膠合板,另一側(或內墻板)宜鋪設厚

65、度不小于12mm的石膏板,或在剪力墻兩側采用水泥木屑板,連接螺釘的形式、數量和間距符合表5的要求。5.4.9.5 剪力墻的一側也可鋪設0.69mm厚的鋼板代替木質墻板,其連接采用ST4.2螺釘,在板的中間部分螺釘間距300mm,板邊緣的螺釘間距100mm。 圖42 剪力墻的平面布置墻板錨栓錨栓錨栓錨栓墻板錨栓圖43 剪力墻 5.4.9.6 除應按圖30的要求在剪力墻轉角處設置錨栓外,還必須在X形剪力支撐系統的邊柱設置錨栓(圖43)。設置錨栓的邊柱通過抗拔連接件將上層柱子與下層柱子連接(圖44和圖45)。抗拔連接件的鋼板厚度為2.5mm,采用ST4.2螺釘與柱子連接。剪力墻的底梁與基礎的連接可參

66、照圖27,錨栓的間距應符合表9的要求。205.4.9.7 剪力墻的頂梁通過檐口連接件和通長的扁鋼帶與屋蓋連接(圖46)。檐口連接件沿剪力墻方向設置,其間距不大于1.2m,且在X形剪力支撐系統邊柱的頂部必須設置檐口連接件。第二層樓的墻柱子底墻墻板支座加勁件,與頂等高(負公差3mm)抗拔連接ST4.2螺栓連接第二層樓的柱子布置基2個ST4.2螺栓,連接邊梁和加勁件的翼緣力墻柱子抗拔連圖44 剪力墻上設置錨栓的柱子 圖45 上下層柱子的抗拔連接圖4.4.21 上下層柱子的抗拔連接 表9 剪力墻底梁與基礎連接的錨栓間距要求 帶錨栓墻體頂最小圖46 檐口連接件和通長扁鋼帶 圖47剪力墻的底梁與基礎的連接

67、 5.4.10 當基本風壓為1.5kN/m(標準值)及其以上時,除承重墻應符合5.4.9條的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5.4.10.1 墻柱間距達600mm時,定向板或膠合板墻板的厚度應不小于15mm。5.4.10.2 屋面斜梁應通過抗拔連接件與支承柱子或過梁連接。上層柱子或過梁支承短柱應通221過抗拔連接件與過梁連接。抗拔連接件采用30mm³0.84mm的扁鋼帶和ST4.2的螺 釘。5.4.10.3 外墻的上層墻柱與下層墻柱應采用30mm³0.84mm的扁鋼帶和ST4.2的螺釘拉接。 5.4.10.4 外墻可直接與基礎連接(圖27),也可通過木地梁與基礎連接,外墻柱子通過

68、30mm³0.84mm的扁鋼帶和ST4.2螺釘與木地梁連接(圖47),螺釘數量符合表10的要 求。柱子底梁通過連接鋼板與木地梁連接(表4和圖28)。5.4.10.5 一般采用直徑13mm、間距小于900mm的錨栓將外墻與基礎連接。當基本風壓大于1.8kN/m2(標準值)時,在錨栓布置區段端部2.5m范圍 扁鋼帶拉條與木地梁連接時的螺釘數量要求 5. 5 屋蓋的構造要求5.5.1 低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屋蓋系統可參照圖48圖54建造。屋蓋系統及其構件的強度、剛度和穩定均應滿足設計要求。屋架C90³U形鋼 圖48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屋架構造22頂梁頂梁4個ST4釘連接梁

69、 圖49 屋架節點連接圖50 屋架節點加勁件 圖51 屋脊構件連接 圖52 屋架橫梁連接50mm³50圖53 屋面開洞 圖54 橫梁與主梁連接 5.5.2 屋蓋系統的連接(圖49圖52)要求:5.5.2.1 屋架(橫梁)與承重墻的頂梁、屋面板與屋架斜梁、端屋架與山墻頂梁、屋架斜梁與屋架橫梁或屋脊構件的連接要求見表11。5.6.2.2 承重墻洞口上的屋架必須支承在過梁上。 23表11 屋蓋系統的連接要求5.5.3 屋架橫梁的支承長度不應小于40 mm,在支座位置及集中荷載作用處宜設置加勁件(圖50)。5.5.4 屋架橫梁的水平支撐要求5.5.4.1 上翼緣水平支撐:屋架橫梁上翼緣的水平

70、支撐采用厚度不小于0.84mm的U形或C形截面,或40 mm × 0.84 mm的扁鋼帶。支撐與橫梁采用1個ST4.2螺釘連接(圖48)。5.5.4.2 下翼緣水平支撐:橫梁下翼緣可采用石膏天花板或通長設置扁鋼帶起水平支撐作用,石膏板的固定采用ST3.5的螺釘;當采用40mm × 0.84 mm的扁鋼帶時,扁鋼帶的間距不應大于1.2 m。5.5.4.3 扁鋼帶水平支撐與橫梁上(或下)翼緣采用1個ST4.2螺釘連接。沿扁鋼帶設置方向,在扁鋼端頭和每隔3.5m設置剛性支撐件或X形支撐,扁鋼帶與剛性支撐件采用2個ST4.2螺釘連接(圖22)。5.5.5 屋架斜梁要求5.5.5.1

71、 屋架斜梁的斜支撐不應小于C90×40×10×0.84截面,其長度不應超過2.4 m,與屋架橫梁及斜梁的連接每端不應少于4個ST4.8螺釘。當屋架斜梁設有斜支撐時,斜支撐與屋架橫梁的連接處應擱置在承重墻上。5.5.5.2 屋架斜梁與屋脊構件的連接可參照圖51。連接件采用不小于50mm ×50mm的角鋼,其厚度應不小于屋架斜梁的厚度。連接角鋼每肢的螺釘不小于ST4. 8,均勻排列,數量符合設計要求。5.5.5.3 屋脊構件采用U形或C形鋼的組合截面,其截面尺寸和鋼材厚度與屋架斜梁相同,上、下翼緣采用ST4.8螺釘連接,螺釘間距600mm。5.5.5.4 屋

72、面的水平懸挑長度不應大于600 mm。5.5.6 屋架斜梁下翼緣水平支撐要求:屋架斜梁下翼緣的水平支撐宜采用厚度不小于0.84mm的U形或C形截面,或40mm×0.84 mm扁鋼帶,支撐間距不應大于2.4 m,支撐與屋架斜梁下翼緣采用2個ST4.2螺釘連接。當采用扁鋼帶支撐時,應按5.5.4條的要求設置剛性支撐件或X形支撐。5.5.7 拼接要求:除屋架橫梁外,屋架斜梁和其它構件不宜采用拼接。屋架橫梁只允許在跨中支承點處拼接(圖52),拼接的每一側所需螺釘數量和規格應和屋架斜梁與橫梁連接所需螺釘相同。5.5.8 屋面或天花板開洞要求5.5.8.1 屋面(或天花板)的洞口采用組合截面縱梁

73、和橫梁作為外框(圖53和圖54),組合截面的C形和U形鋼截面尺寸與屋架斜梁(或屋架橫梁)相同,洞口橫梁跨度不應大于1.2m。5.5.8.2 洞口橫梁與縱梁的連接采用4個50mm³50 mm角鋼,角鋼的厚度不應小于屋架橫梁或屋 24架斜梁的厚度,角鋼連接每肢采用4個均勻排列的ST4.2螺釘。5.5.9 屋架采用桁架結構時,應滿足設計要求。5.6 緊固件連接要求5.6.1 緊固件包括螺釘、普通釘子、射釘、拉鉚釘、螺栓和扣件等,其連接方法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制造商的產品技術文件要求。5.6.2 螺釘連接尚應符合以下要求:5.6.2.1 螺釘采用自鉆自攻螺釘和自攻螺釘兩種(如圖55所示),

74、螺釘的頭部有六角頭、盤頭、沉頭和半沉頭等形式。自鉆自攻螺釘用于0.84mm厚以上的鋼板的連接,自攻螺釘僅用于石膏板等結構板材與0.84mm厚以下的鋼板之間的連接。 自鉆自攻螺釘 自攻螺釘圖55 螺釘尖頭形式5.6.2.2 常用的自鉆自攻螺釘或自攻螺釘規格為ST3.5、ST4.2、ST4.8(其螺紋外徑d分別為3.53mm、4.22mm、4.80mm),其長度范圍為13mm76mm。5.6.2.3 螺釘的構造要求連接鋼板與鋼結構所采用的自鉆自攻螺釘規格不應小于ST4.2,螺釘中心間距不應小于3d或13mm,取較小值,邊距不小于13mm。連接石膏板與鋼結構所采用的自攻螺釘規格不應小于ST3.5,其

75、他結構板材與鋼結構的連接所采用的自攻螺釘規格不應小于ST4.2,邊距不小于10mm,間距符合設計要求。5.6.3 錨栓連接尚應符合以下要求:5.6.3.1 輕鋼樓蓋或墻體與砌體或混凝土基礎通過錨栓連接,錨栓離底梁端部(如基礎轉角或門洞處)的距離應小于300mm。5.6.3.2 錨栓宜選用下部帶彎鉤的M13,錨栓在砌體基礎中埋置深度不應小于380mm,在混凝土基礎中不應小于180mm。5.7 防火與防護要求5.7.1 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防火設計除符合本章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相關防火標準要求。5.7.2 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筑的分類5.7.2.1根據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筑的使用

76、性質、火災危險性、疏散條件及撲救難度等情況,居住建筑定為二類建筑。5.7.2.2 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12的要求。5.7.2.3 可不進行防火保護的鋼構件25洞口上方的鋼梁需滿足下列條件:洞口所在的墻為承重墻,且洞口寬度不超過2.00m;洞口所在的墻為非承重墻,且洞口寬度不超過3.00m。電梯入口的鋼結構框架、電梯導軌、梯箱、梯門以及梯井 建筑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h)注: 屋頂表層應采用不可燃材料; 室 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建筑長度和面積 注:其防火間距應按相應建筑外墻的最近距離計算,當外墻有突出可燃構件時,應從突出部分的外緣算起。5.7.4 防火間距要求5.7.4.1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筑之間、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與其它結構建筑之26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4的要求。5.7.4.2 兩座建筑相鄰,任何一幢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制。5.7.5 燃燒性能要求5.7.5.1若燃燒性能在本節火災的封鎖要求5.7.6.1 連續屏障應被組合成一個連續屏障,以抑制煙火的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