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單元 杰出的科學家課標內容1.了解李時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學家的主要事跡,認識他們對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2.了解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的成長歷程及主要科學成就,認識他們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第一課 杰出的中醫藥學家李時珍說明“杰出的中醫藥學家李時珍”一課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第二課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說明“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一課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第三課 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李四光基本要求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跡:留學歸來報效祖國、創建地質力學、推動中國石油和其他礦產資源的開采。 感受李四光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操,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發展要求認識李四光的科學成就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
2、說明知識與能力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跡:留學歸來報效祖國、創建地質力學、推動中國石油和其他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和方法閱讀教材,編制和研讀李四光生平年表。聯系李四光的生活年代,捕捉人物成長心路。陳述自己的觀點,提煉對人物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李四光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操,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李四光在科學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和對國家建設的主要貢獻。教學難點李四光成為科技界一面旗幟的原因。導入新課“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我國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它的譜曲者是曾立下“努力向學,蔚為國用”的人生志向;曾是前清進士、同盟會會員、中國共產黨員、
3、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建人;是他摘掉了“中國貧油論”的帽子。 他是誰?一、生平年表1889年10月26日 生于湖北黃岡1904年 官費留學日本1905年 加入同盟會1907年 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習舶用機關1910年 回國1911年 參加留學生廷試,成為“工科進士”1913年 入英國伯明翰大學,先學采礦后轉地質1920年 聘任為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1926年 發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1928年 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45年 發表專著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1948年 英國第18屆國際地質大會宣讀新華夏海之起源1950年 回國,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52年 任中
4、國地質部部長1956年 任中國石油地質委員會主任1958年 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1960年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研究工作中心聯絡組組長20世紀60年代初 完成地質力學概論一書。此書為地質力學的代表作1971年4月29日 卒于北京問:將其生平分期。晚清時期、辛亥革命、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問:李四光的求學經歷有哪些轉變?說明了什么?李四光在日本留學,學習造船,而后,又到英國學習采礦,后又轉學地質,與甲戊戰爭聯系,學生可以想到甲戊戰爭,中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他要立志發展中國的造船業,有朝一日雪國恥。造船需要鋼鐵,鋼鐵開采需要地質知識。說明他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國家的富強。問:李四光的人生道路有哪些轉變
5、,說明了什么?李四光由一個同盟會最小的會員到北洋政府的高官,再到英國留學,后回到國內從事地質研究,從政治轉移到學術。說明他的民主精神。問:李四光三次均選擇回國。是哪些因素使他對祖國如此忠誠?“我學習地質,是為了繁榮自己的祖國,造福于中華民族。外國的條件再優越,也解決不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貧窮問題。我是個中國人,理應回中國去。為祖國找礦,才是我的志向。”二、科學成就科學領域主要理論成就成功運用地質力學創立地質力學這一新興學科勘探石油/尋找鈾礦/預測地震古生物學創立蜓科化石鑒定化石10條標準為尋找和開發煤炭資源提供依據冰川學確定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為重大工程選址服務創立新理論“地質力學”(1)創立經過
6、萌芽:1926年,發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正式提出:1945年,地質力學的基礎和方法載入史冊:1948年,在倫敦國際地質科學大會上作新華夏海的起源的報告系統總結:60年代初,地質力學概論,成為地質力學的代表作和里程碑地質力學:“它的一條腿站在地質學方面,另一條腿站在力學方面。反映地殼運動的一切現象是地質力學考察和研究的對象”.(2)作用對礦產的分布規律、工程地質、地震地質等方面問題的解決都有重要意義。(3)成功運用尋找石油資源勘測到大慶、大港、勝利、華北等大油田;使中國摘掉“貧油”的帽子,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能源保障尋找鈾礦資源發展核能事業;探索地震預報加強各種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預防;為成昆鐵路
7、選線、攀枝花鋼廠選址等總共大工程服務三、評價學術地位:我國杰出的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建者,新中國地質事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人格魅力:他把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獻給祖國和人民。他早年立下報國之志,以國家強大、開發祖國地下寶藏為己任,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總體評價:以杰出的成就為中國科學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中國科學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周恩來稱其為“中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總結:李四光是位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孫中山“努力向學,蔚為國用”的勉勵,后再度出國留學,在新中國成立之際沖破重重阻礙回到祖國。他打破了兩個“洋神話”,被譽為中國的“地質之光”。請問:李四光打破了哪兩個
8、“洋神話”?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當今青年科技者學習?他確定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有力地反駁了中華文明由西方傳入的論調。在他的地質力學理論的指導下,中國成功發現了許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國人“中國貧油”的觀點。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戰權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嚴謹治學的精神。作業:隨堂練習教后記:第四課 近代科學之父牛頓基本要求了解牛頓的成長歷程,簡述他的主要科學成就:建立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發明反射望遠鏡等。感受牛頓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勤奮的探索精神。 發展要求認識牛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感悟其成長的人生啟迪。 說明教學時可聯系必修專題七“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革
9、命者”一課的有關內容。知識與能力了解牛頓的成長歷程,簡述他的主要科學成就:建立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發明反射望遠鏡等。過程和方法陳述自己的觀點,提煉對人物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牛頓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勤奮的探索精神。教學重點牛頓為什么能夠成為“近代科學之父”?教學難點認識牛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感悟其成長的人生啟迪。 導入新課英國詩人波普曾經這樣寫道: 自然界和自然規律隱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讓牛頓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為光明。一、生平1643年 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于英國烏爾斯索普,母親是漢納·牛頓。他的父親3個月前就去世了。1655年牛頓12歲,開始上格蘭瑟姆文法學
10、校。1661年 6月牛頓18歲,進入劍橋大學。1664年春天,牛頓21歲,開始進行光的實驗。1665年牛頓拿到文學士學位,并開始發展他自己的高等數學。1666年牛頓在引力定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倫敦流行大鼠疫,并擴散到其他城市。牛頓離開劍橋,回到伍爾斯索普。1667年 3月,牛頓返回劍橋大學。6個月內,他被推選為三一學院的研究員。1669年 7月,牛頓的作品分析論開始發行。10月,牛頓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盧卡西講座的數學教授,年僅26歲,是擔任該職位的最年輕的人。16701671年牛頓研制出他的反射望遠鏡。1672年牛頓應邀參加皇家學會,這是一個由資深科學家組成的團體。2月,牛頓向學會遞交了他的入
11、會后的第一篇論文。1679年 6月,牛頓的母親去世。1684年牛頓開始撰寫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該書通稱為原理。1686年 4月28日,原理一書的摘要在皇家學會宣讀。該書被視為科學界的經典作品。1689年牛頓被推選為劍橋大學代表,參加英國“國會會議”。16931696年牛頓患了一種奇怪的病。1696年 3月,牛頓病體康復,接受皇家造幣廠的監造員一職。1699年 12月,47歲的牛頓被任命為皇家造幣廠廠長。1701年牛頓被選為代表劍橋大學的英國下議院議員。1703年 11月30日,牛頓被選為皇家學會主席。1704年牛頓有關光的研究的著作光學出版。1705年牛頓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他是第一位獲此
12、殊榮的科學家。1727年 3月30日,牛頓爵士逝世,享年84歲。二、科學成就領域成就數學提出二項式定理以及微積分的初步算法物理學光學(1)制作折射望遠鏡,對太陽光進行反射實驗,證明日光由七色光組成,說明物體顏色的形成原理;(2)在關于光和色的新理論中提出了光的 “微粒說”。力學(1)創立了物體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2)自然哲學中的數學原理,標志著經典力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天文學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遠鏡考察行星運動,解釋了潮汐現象、地球的圓扁形狀等問題。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1、前提“我之所以能比別人看得遠些,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在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有哪些巨人的肩膀托起了牛頓
13、?(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2、過程(1)提出萬有引力定律(2)建立標志:1687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發表內容:提出了物體機械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定律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體運動概括在一個理論中,牛頓力學體系確立起來。解釋了潮汐現象,地球圓扁形狀等問題。3、意義構成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標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居于物理學的統治地位,直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才打破了這種絕對權威。人們把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作為近代科學形成的標志,認為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上的概括和總結,所以有人把它譽為“從古至今最偉大的科學巨著”。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牛頓獲
14、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觀條件勤奮的探索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注重實驗,采用“歸納-演繹”法;善于借鑒吸收并大膽創新。客觀條件前人的研究成果提供堅實的基礎;有利的社會環境:西歐思想解放運動提供思想基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洗禮;三、評價牛頓是英國物理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是經典力學建立者。是近代科學之父。他創建了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在光學、數學、天文學研究方面也做出劃時代發明和發現,牛頓是17世紀科學革命中所涌現出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作業:隨堂練習教后記:第五課 20世紀的科學偉人愛因斯坦基本要求了解愛因斯坦的成長歷程,簡述他的主要科學成就:提出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15、光量子假說等。感受愛因斯坦腳踏實地進行科學研究和勇于科學創新的精神。 發展要求認識愛因斯坦對科學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感悟其成長的人生啟迪。 說明教學時可聯系必修專題七“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一課的有關內容。知識與能力簡述愛因斯坦的主要科學成就;了解他的成長歷程,感受他對科學的創新精神,理解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對科學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培養學生閱讀材料能力,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認識愛因斯坦取得成功的原因。過程和方法整合教材資源引導學生選擇,提供情境材料來體驗感知歷史、理解歷史,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歷史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運用探究性學習方法,采用合作教學的手段通過對愛因斯坦生
16、平事跡的了解,認識他的主要科學成就及其對社會的責任感。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科學創新精神是人類不斷進步的源泉,使學生懂得科技的力量,以及愛因斯坦的科學精神,感受偉大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從而樹立對社會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學重點了解愛因斯坦的成長歷程,簡述他的主要科學成就,感受他腳踏實地地進行科學研究和勇于科學創新精神。教學難點認識愛因斯坦對科學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感受其成長的人生啟迪。導入新課2005年是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時也是他提出狹義相對論100周年。100年前,年僅26歲的毛頭小伙愛因斯坦,以他卓越的思考力、非凡的洞察力,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傳統經典物理學由此
17、徹底改變。這一種顛覆是多么激動人心,為紀念相對論誕生100周年暨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聯合國大會將2005年確定為“國際物理年”,這是聯合國首次為一個學科確定的全球規模的紀念活動。愛因斯坦,這位在許多國度千年人物(10012000年)評選中都居榜首的俊杰,絕不僅僅是因為在物理學上的成就。他既是偉大的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更是杰出的思想家,他是一幅視野開闊的思想寬銀幕。一、生平林大學二、主要科學成就1、相對論引發了傳統物理學的偉大革命和人類自然科學的一次革命。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其影響還滲透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變革。(1)狹義相對論標志:1905年
18、論物體的電動力學(26歲)基本原理:相對性原理:一切物理規律在任何慣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即:物理定律與慣性系的選擇無關,對物理定律來說,所有慣性系都是等價的。光速不變原理:在所有慣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率相同,與慣性系之間的相對運動無關,也與光源、觀察者的運動無關。意義:改變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揭露了物質和能量的相當性,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是近代物理學領域的一次偉大革。命(2)廣義相對論標志:1916年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基本原理:等效原理:在一個加速運動的系統里,物體會自動改變運動狀態,而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的力,就是慣性力。廣義相對性原理:在加速運動系統理的慣性力,可以運用到時空中的
19、各種物體運動上。2、光量子假說解釋了光電效應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3、宇宙學、統一場論的研究三、為人類和平進步而斗爭一戰時:支持反戰宣言一戰后:致力于恢復各國人民的相互諒解,呼吁人民為和平而斗爭二戰時:建議羅斯福搶在納粹之前研制原子彈,痛心原子彈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傷害二戰后:致力于防止核戰爭的發生,發表了反核戰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鑒于未來任何世界大戰必將使用核武器,而這種武器威脅著人類的繼續生存,我們敦促世界各國政府認識到并公開承認,它們的目的決不能通過世界大戰來達到,因此,我們也敦促它們尋求和平辦法來解決它們之間的一切爭端。我們將結束人類的生存呢,還是人類將結束戰爭? 羅素愛因斯坦宣言愛因斯坦的逝世與葬禮: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病逝于普林斯頓。遵照他的遺囑,不發訃造,不舉行公開葬禮,不建墳墓,不立紀念碑。火化時按照他的書面遺囑:免除所有花卉布置以及所有音樂典禮。骨灰撒在永遠對人保密的地方,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為圣地。遺囑執行者用歌德悼念席勒的詩結束了那樸素的葬禮:我們全都獲益不淺,全世界都感謝他的教誨;那專屬他個人的東西,早已傳遍廣大人群。他像行將隕滅的彗星,光華四射,把無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連結。四、評價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檔案行政管理辦法規定
- 地理知識梳理與綜合能力提升策略
- 北京護送車輛管理辦法
- 村民務工補貼管理辦法
- 因果復句的歷史演變與語言學分析
- 廢舊農膜回收與處置制度困境與完善路徑探究
- 公共住房資產管理辦法
- 決策咨詢工作管理辦法
- 銀行金融產品的精準營銷策略
- 內部孵化項目管理辦法
- 鍋爐澆注料施工方案
- GB/T 17394.1-2014金屬材料里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
- GB/T 1606-2008工業碳酸氫鈉
- 葛的栽培技術
- 《綠色建筑概論》整套教學課件
- 山東中醫藥大學2020-2021學年內科護理學試題及答案2
- 2022年綿陽江油市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經驗交流
- 工程測量、定位放線控制點復核記錄表
- 申辦出入境證件的函
- 安全評估收費指導意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