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式垃圾車車廂整體有限元分析(SW COSMOS)_第1頁
壓縮式垃圾車車廂整體有限元分析(SW COSMOS)_第2頁
壓縮式垃圾車車廂整體有限元分析(SW COSMOS)_第3頁
壓縮式垃圾車車廂整體有限元分析(SW COSMOS)_第4頁
壓縮式垃圾車車廂整體有限元分析(SW COSMOS)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此項的應力分析: 香港車廂體受力分析(重新建模)作者: 陳兆勇公司: 1. 簡介2. 文件信息3. 材料4. 載荷和約束信息5. 算例屬性6. 接觸7. 結果a. 網格品質圖解b. 默認結果c. 結果分析及結論8. 附錄1. 簡介在此項上總結 FEM 分析: 香港車廂體受力分析(重新建模)注意:不要將您的設計決定僅基于此報告所提送的數據。請結合試驗數據和實際經驗來使用此信息。 必須進行現場測試才能核準您的最終設計。 COSMOSWorks 通過減少而不完全消除現場測試來幫助您減少投入市場的時間。 2. 文件信息模型名稱:香港車廂體受力分析(重新建模)模型位置:E:悅達文件(SW)香港41臺LJ

2、100-01車廂組合件LJ100-01車廂組合件香港車廂體受力分析(重新建模).SLDPRT結果位置:C:Program FilesSolidWorksCOSMOSwork算例名稱:算例 1 (-默認-)3. 材料號數抽殼名稱材料厚度1前板Q3452.3 mm2側板(連同頂板、底板BF700MC(寶鋼)3.2 mm3底板補償面1BF700MC(寶鋼)0.8 mm4底板補償面2BF700MC(寶鋼)4 mm5底板補償面3BF700MC(寶鋼)4 mm6底板矩形管1Q235A6 mm7底板矩形管2Q235A6 mm8底板加強筋Q235A3.2 mm9后框架矩形管Q450GNH3.2 mm10后框架

3、矩形管上 U形加強板1Q450GNH6 mm11后框架矩形管上 U形加強板2Q450GNH6 mm12后框架矩形管側 梯R形支點1Q235A10 mm13后框架矩形管側 梯R形支點2Q235A10 mm14后框架矩形管側 梯R形支點輔助加強筋1Q235A8 mm15后框架矩形管側 梯R形支點輔助加強筋2Q235A8 mm16后框架矩形管側 R形支點1Q235A16 mm17后框架矩形管側 R形支點2Q235A16 mm18后框架矩形管側 人形支點1Q450GNH6 mm19后框架矩形管側 人形支點2Q450GNH6 mm20側板上加強筋1BF700MC(寶鋼)3.2 mm21側板上加強筋2BF

4、700MC(寶鋼)3.2 mm22側板上封板1BF700MC(寶鋼)3.2 mm23側板上封板2BF700MC(寶鋼)3.2 mm24后框架側面骨架1Q450GNH3.2 mm25后框架側面骨架2Q450GNH3.2 mm26后框架側面骨架處小三角封板1Q450GNH3.2 mm27后框架側面骨架處矩形封板1Q450GNH3.2 mm28后框架側面骨架處小三角封板2Q450GNH3.2 mm29后框架側面骨架處矩形封板2Q450GNH3.2 mm30后框架側面骨架處長L形封板1Q450GNH3.2 mm31后框架側面骨架處長L形封板2Q450GNH3.2 mm32后框架底部骨架 上骨架Q450

5、GNH4.5 mm33后框架底部骨架 下骨架Q450GNH6 mm34側板下加強筋1BF700MC(寶鋼)3.2 mm35側板導軌1Q235A5 mm36側板下加強筋2BF700MC(寶鋼)3.2 mm37側板導軌2Q235A5 mm38側板下封板1BF700MC(寶鋼)4 mm39側板下封板2BF700MC(寶鋼)4 mm40前板矩形管1Q235A3.2 mm41前板矩形管2Q235A3.2 mm42前板上盒形加強板Q3453.2 mm43盒形加強板上蓋板Q3453.2 mm44前板水平下長支承Q235A2.3 mm45前板水平上長支承Q235A3.2 mm46前板豎直支承1Q235A3.2

6、 mm47前板豎直支承2Q235A3.2 mm48前板水平短支承1Q235A3.2 mm49前板水平短支承2Q235A3.2 mm50前板水平短支承3Q235A3.2 mm51前板油缸支點上蓋板Q3453.2 mm52前板油缸支點上蓋板處加強板Q235A3.6 mm53前板油缸支點豎直U形加強板Q3454.5 mm54前板油缸支點下支承(L形)Q235A4.5 mm55前板油缸支點1Q235A45.3 mm56前板油缸支點2Q235A45.3 mm57前板油缸支點盒形板Q3453.2 mm58前板油缸支點上蓋板處補充板Q235A4.5 mm4. 載荷和約束信息約束底板縱梁固定 于 2 面 固定

7、。載荷刮板所造成對側板壓強 于 2 面 帶壓力 10835 N/m2 沿垂直于所選面的方向廂體底板所受力 于 1 面 應用 力 -1.1201e+005 N 垂直于參考基準面 相對于所選參考 上視基準面使用均勻分布后框架所受重力(沿后框架方向) 于 6 邊線 應用 力 1852 N 垂直于參考基準面 相對于所選參考 邊線< 1 >使用均勻分布后框架所受正壓力 于 2 面 應用法向力 2359 N使用均勻分布排出板油缸支點受力 于 2 邊線 應用 力 23554 N 沿基準面 方向 2 相對于所選參考 油缸支點受力方向參考面使用均勻分布5. 算例屬性網格信息網格類型:使用曲面的殼網格

8、所用網格器: 標準自動過渡: 關閉光滑表面: 打開雅各賓式檢查: 4 Points 單元大小:160 mm公差:0.15 mm品質:高單元數:33223節數:71360完成網格的時間(時;分;秒): 00:11:10計算機名:ZYC46解算器信息品質:高解算器類型:自動選項:包括熱力效果熱力選項:輸入溫度熱力選項:零應變時的參考溫度: 298 Kelvin網格控制控制-1 在 2 邊線 上使用源 5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2在 2 邊線 上使用源 5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3 在 2 邊線 上使用源 5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

9、網格控制。控制-4 在 4 面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5 在 4 面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6 在 1 面 上使用源 2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7 在 1 面 上使用源 2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8 在 12 邊線 上使用源 8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9 在 2 邊線 上使用源 1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10 在 4 邊線 上使用源 1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11在 4

10、 頂點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12 在 12 頂點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13在 2 頂點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14 在 8 邊線 上使用源 2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15 在 2 面 上使用源 2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19在 4 邊線 上使用源 4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24 在 16 邊線 上使用源 15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25 在 8 邊線

11、 上使用源 15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26在 8 頂點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27 在 8 頂點 上使用源 2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29 在 6 頂點 上使用源 2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30 在 12 頂點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31 在 18 頂點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35 在 2 邊線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36 在 4 邊線 上使用

12、源 2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37 在 2 邊線 上使用源 2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38 在 2 邊線 上使用源 4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41 在 2 面 上使用源 2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42 在 4 面 上使用源 25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43 在 6 面 上使用源 2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44 在 4 面 上使用源 15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45 在 8 邊線 上使用源 0.5

13、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控制-46 在 6 面 上使用源 10 mm, 3 圖層和比率 1.5 的網格控制。6. 接觸相觸狀態:接觸面 - 接合定義接觸面150處7. 結果7a. 網格品質圖解網格劃分圖圖2圖1網格劃分圖網格劃分圖 名稱類型最小位置最大位置網格品質21 單元:50(-855.871 mm,-1.15 mm,-0.766667 mm)3.0894 單元: 24343(1006.77 mm,192.865 mm,3835.44 mm)圖4圖3雅可比比率單元分布圖 7b. 默認結果名稱類型最小位置最大位置應力1VON:von Mises 應力0 N/mm2 (M

14、Pa)節: 6989(412 mm,-187 mm,23.85 mm)17066.9 N/mm2 (MPa)節: 10126(-895.5 mm,1514.79 mm,3284.85 mm)位移1URES:合位移0 m節: 6959(352 mm,-187 mm,3964.8 mm)0.0218906 m節: 4819(-1020.71 mm,789.162 mm,1974.94 mm)應變1ESTRN :對等應變0 單元: 3297(378.667 mm,-187 mm,3911.99 mm)0.0239837 單元: 29334(-950.02 mm,19.8765 mm,308.771

15、mm)應力圖:圖5大于235Mpa應力圖: 大于117.5Mpa應力圖:圖7圖6 大于345Mpa應力圖:圖8應力最大處(大于345Mpa)局部放大圖:圖9位移圖:圖10應變圖:圖117c前期設置說明、結果分析及結論:1、網格劃分說明:節點數71360,單元數33223,自由度425856(總計算時間02:41:36),取消網格劃分選項中“自動過渡”。2、材質說明:廂體主要零件頂板、側板、底板采用BF700MC,前板采用Q345,后框架采用Q450GNH,其它不重要小零件(如加強筋等)采用Q235A。3、受力情況分析:受力情況為:滿載時,底板受垃圾重力(1.1201e+005 N)、后框架受填料器重力影響而形成對后框架正壓力(2359 N)及沿后框架方向拉力(1852 N)、下刮板刮垃圾時轉化成對側板正壓力(11078Pa)、排出板油缸在最小位置時背壓對前板作用力(23554 N) 注:所受力數值指對每個實體零件而言,并非指總作用力。4、應力分析:查看圖5,可知,整體云圖呈藍色,應力比較小,查看圖6(大于235Mpa Q235A屈服值)和圖7(大于117.5Mpa 235Mpa的一半)可知,小加強筋零件安全系數2(常規設計,安全系數1.53之間);前板(Q345)安全系數2.9,查看圖8可知,頂板及側板、底板因采用BF700MC,強度更是足夠(安全系數2)。 查看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