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部編版語文下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假期專項練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梁國楊氏子九歲,。孔君平,父不在,乃。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曰:“此是。”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補充原文。2判斷下面的說法,對的打“”,錯的打“×”。(1)“君”與“夫子”都是對人的尊稱。(_)(2)句中的“家禽”和現在的“家禽”意思一樣。(_)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及其特點,起到_的作用。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A.孔君平的話剛說完,楊氏之子馬上就做出了回答,說明小孩子的反應速度快。B.楊氏之子的話讓孔君
2、平感到羞愧,無言以對。C.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婉轉。D.楊氏之子回答的話很正確,沒有一絲紕漏,說明了小孩子心思縝密。2. 閱讀短文。(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板橋幼隨其父學,無他師也。幼時殊無異人之處,少長,雖長大,貌寢陋,人咸易之。然讀書能自刻苦,自激憤,由淺入深,由卑及高,由邇達遠,以赴古人之奧區,以自暢其性情才力之所不盡。人咸謂板
3、橋讀書善記,不知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箸,或對客不聽其語,并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書有弗記者乎?(注釋)寢陋:相貌丑陋 易:輕視 邇:近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1)調:_ (2)勞:_(3)咸:_ (4)善:_2翻譯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2)書有弗記者乎?_3鄭板橋之所以“善誦”是因為_(用自己的話概括)4用“/ ”標出下列句子朗讀的節奏。無 絲 竹 之 亂 耳5用甲文語句回答。“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_。6甲文表達了作者_的愿望和_的生活情趣。3. 閱讀生動的
4、寓言故事,完成下面小題。玄鶴獻珠噲參,養母至孝。曾有玄鶴,為弋人所射,窮而歸參。參收養,療治其瘡,愈而放之。后鶴夜到門外,參執燭視之,見鶴雌雄雙至,各銜明珠,以報參焉。(注釋)玄鶴:黑鶴。玄:這里指黑色。噲參(kuài shn):人名。為wéi:被弋(yì)人:射手。弋:用帶繩的箭射鳥。窮:困窘。瘡:傷口。之:代詞,它,指鶴。1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養母至孝(孝順) B.參執燭視之(拿著)C.各銜明珠(銜接) D.以報參焉(報答)2下列內容不符合原文表達的一項是( )A.噲參是一個非常孝順母親的人。B
5、.有一只玄鶴被射傷向噲參求助,噲參收留并治好了它,可見他是一個有愛心的人。C.在一個夜晚,噲參拿著燭火看門外,只見一只玄鶴銜著明珠,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D.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3短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事情的起因是:黑鶴被射手射傷;經過是_;(簡要概括)結果是黑鶴們送給噲參夜明珠做為報答。4.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注釋)涉:渡。遽:急忙,立刻。契:刻。是:這兒。求:尋找。1參考注釋,翻譯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
6、從墜。”_2下列加點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鄭人有欲買履者B.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楊氏之子3這篇古文的內容可用成語“_”概括。從修辭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句。4對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的。B.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考慮到事物是在不斷變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規。C.楚人找不到劍是因為水流太急,把劍沖走了。5. 閱讀下面的古文,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矛與盾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
7、釋)鬻(yù):賣。陷:陷落,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或:有的人。弗:不。夫:放在句首的語氣詞,不譯。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吾矛之利_(2)其人弗能應也_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_”的句子。_3出自這個故事的成語是_,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4文中的楚人所說的“_”和“_”是自相矛盾的。6. 課內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寫出加點字的讀音并填空。孔君平詣(_)其父,為(_)設果。是_為_設果。2“惠”同“_ ”,“甚聰惠”是說楊氏之子_
8、160;,從文中“_ ”這一句話可以看出。3楊氏之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_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詣:_ 乃:_(2)孔指以示兒曰。示:_ 曰: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聞:_5翻譯文中畫線句子。_7.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孟母三遷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街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9、選自劉向列女傳1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其舍近墓”的意思是“他住的房子靠近墓地”。 (_)(2)“復徙居學宮旁”中的“復”的意思是“重復”。 (_)(3)“此可以處吾子矣”的意思是“這個地方我兒子可以住了”。 (_)2孟子幼時原來住在_,后來搬到了_,最后又搬到了_。3孟子的母親為什么說“此可以處吾子矣”?_4這個故事主要說明了。A.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生活得更好屢次搬家B.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C.一個人的成長與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8. 閱讀短文。_宋人有
10、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注釋)長:生長。揠:向上拔。其人:他家里的人。往:去,到。耘苗:給苗鋤草。益:好處。1借助注釋,理解短文,猜猜這個寓言故事的名字,并寫在文前的橫線上。2下列對文言文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宋國有個人,擔心他的禾苗不長高,就一棵棵地把禾苗向上拔)B.非徒無益。(不是說沒有好處)C.芒芒然歸。(很迷茫地回家)3這則寓言的寓意是( )A.莊稼人對禾苗要多
11、加照管,不能做一個什么都不知道的懶漢。B.要想做好事情,就要想辦法加快速度,提高效率。C.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按照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不能急于求成。9. 文言文閱讀。截竿入城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釋)執:握,持,拿。初:開始時。計:計謀,辦法。俄:一會兒,不久。老父:古時對年長男子的尊稱。吾:我。圣人:最完善、最有學識的人。何:怎么,為什么。遂:于是,就。1找出文中的反義詞:(_)(_)2“何不以鋸中截而入”是()。A.反問句 B.設問句 C.疑問句
12、;D.感嘆句3“遂依而截之”的意思是_。4對文言文的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截竿是一種入城的方法。 B.魯人虛心接受建議。C.老父是個聰明人。 D.兩個人都是錯誤的。5故事諷刺了哪些人?_(填序號)自作聰明的人。 隨意盲從的人。遇事不思考的人。 沒有知識的人。10. 課外閱讀我能行。音樂之都維也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它(座 坐) 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一個山(清 青) 水秀、風景如畫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
13、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18世紀以來,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海頓、莫 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等,都在這里(度 渡) 過大部分音樂生涯,譜寫了許多優 美的樂章。維也納的博物館里至今還陳列著他們的樂譜和手跡。維也納也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在這兒,到處可以看到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 大理石像。為了紀念樂壇大師,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也多用音 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王宮花園的花坪上,也用鮮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雅輕快的
14、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音樂演奏的傳統,尤其是在合家歡樂的時候,優 美的旋律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要 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貫慣) 例。1選擇文中括號內恰當的字,畫上“”。2填一填。( ) 的搖籃 ( ) 的樂章( ) 的樂聲 ( ) 的舞曲3文中畫“ ”的句子中,“這”指的是什么
15、? 4請用“ ”畫出文章的中心句。5文章從哪三個方面表現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 ; 。11. 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注釋)魏文侯:戰國時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虞人:掌管山澤的官。罷:停止,取消。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魏文侯與虞人期獵(_)(2)是日,飲酒樂,天雨(_)(3)公將焉之(_)
16、(4)豈可不一會期哉(_)2翻譯下面的句子。乃往,身自罷之。_3讀了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12. 課內閱讀。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1這段話中,孟子提出了_的主張。2在文中“”里加上標點。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中,“二者”指的是_和_。“得兼”的意思是_。“舍”的意思是_。4舍棄魚而要熊掌,是因為熊掌更貴重、更稀有,而孟子為什么要寧可犧牲生命也不違背道義呢?_1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17、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選自列子·湯問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1)伯牙善鼓琴(_) 善良;慈善。 擅長;長于。贊許。(2)善哉(_) 善良;慈善。 擅長;長于。贊許。(3)志在高山 (_) 意向,心里想著。記號。記載的文字。(4)伯牙所念(_) 惦記。說,讀,誦讀。 心里想到的。2用自己的話說說畫線部分的意思。_3由“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A.伯牙彈的曲子,鍾子期都聽得清清楚楚B.伯牙彈什么,鍾子期都聽不懂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過琴聲傳達出來D.鍾子期也很懂音樂,伯牙的琴聲中聽不出伯牙所想4“高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學招生計劃及生源保障措施
- 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對幼兒成長的影響心得體會
- 六年級數學考試復習指導計劃
- 2025年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課后輔導計劃
- 食品加工污水處理廠安全管理體系及改進措施
- 2025年五年級班主任學生行為習慣養成計劃
- 高校教學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
- 護理職業暴露風險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 新版人教版一年級美術下冊教學進度計劃
- 副班主任學期教學輔導計劃
- (完整版)曲臂式高空作業車安全技術交底
- 2024年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傳月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含答案)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考試參考題庫120題(含答案)
- 診所中藥飲片清單
- 零信任安全架構-第1篇
- 《發酵飼料的應用》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2023年7月期末統一試《22417客戶關系管理》試題及答案-開放專科
- 西式面點師(高級)課件 項目4 甜品制作
- 鼎捷T100-V1.0-銷售管理用戶手冊-簡體
- 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專業知識講座培訓課件
-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工作實踐10-40-1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