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個感統游戲_第1頁
93個感統游戲_第2頁
93個感統游戲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感覺統合訓練對自閉癥孩子的開展感覺運動是孩子日后所有能力開展的根底。 但從臨床觀察來看,很多自閉癥孩子 在視覺、聽覺、觸覺和前庭平衡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調, 具體表現為: 視聽覺敏感或遲鈍如喜歡躲避目光接觸,卻過分關注閃爍的燈光,喜歡尖叫或 特別討厭汽車引擎的聲音等;防御性觸覺不喜歡被人觸摸,或對疼痛的感覺 比擬遲鈍;前庭障礙害怕被人翻滾、喜歡旋轉;本體覺模糊對人體缺少清 晰的認識,或不擅長控制自己的行為、動作,行動比擬粗魯等。這些感覺運動 方面的障礙顯著限制了自閉癥孩子從外界獲取有益的信息刺激,同時也阻礙了他們開展自身潛在的認知和社會能力。 因而,在現代早期干預體系中,感知覺運動 方

2、面的訓練一直是推動自閉癥孩子開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感覺統合訓練是目前被廣泛運用于自閉癥孩子治療的一種干預方式。感覺統合訓練的根本理論指出,由于孩子處于生長發育期,大腦具有很強的開展 性和可塑性,運用滑板、大籠球、秋千、大陀螺和平衡木等游戲設施為孩子提供 前庭、本體覺和皮膚接觸等感覺運動刺激,能促進大腦對各種信息刺激的組合和 統一,最終可以促進大腦功能的改善,提高孩子的認知加工水平、行為和反響能 力,為復雜的學習和社交能力的發生、 開展創造前提條件。這一點同樣適用于自 閉癥孩子。根據以往報道,感覺統合訓練對增進自閉癥孩子的身體意識、感知覺 開展、運動能力和增加語言等均有較好的療效。以自閉癥孩

3、子現有的感覺運動開展狀況為依據, 有意識地選擇適當的感覺統合訓 練內容,將有助于開發自閉癥孩子的潛力,促進他們的充分、全面開展。簡而言 之,感覺統合訓練對自閉癥孩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促進自閉癥孩子觸覺系統的正常化,幫助穩定情緒。在訓練活動中,通過撫摸 或輕敲身體,撓癢癢,用毯子把孩子抱起來,或者玩大籠球、沙、米或木屑等, 用各種刷子、毛筆、羽毛、毛巾或布輕輕觸碰孩子的身體,能增強他們的觸覺識 別能力,使之適應各種觸覺接觸,進而有助于使他們的觸覺防御反響趨于正常。由觸覺所帶來的舒適感自然也為孩子們營造了一種平安的環境,能幫助緩解他們的壓力,及安撫他們的情緒。2加強自閉癥孩子的自我調

4、節能力,促進他們對身體的認識。感覺統合訓練中 涉及的大運動游戲,如滑板、秋千旋轉、平衡態、跳箱等,可以調動身體各部位 肌肉收縮,維持適當的肌緊張,保持身體控制,有效提高自閉癥孩子的空間知覺 能力、協調性和平衡能力。促進自閉癥孩子言語和交往能力的開展。 現有研究已經證實,練習大量的蹦跳活 動能增強氣息的流暢性,且邊跳邊說可以提高聲帶的發音力量,因而有專家認為 多做跳的運動有助于自閉癥孩子的言語開展。感覺統合訓練中的蹦床、跳箱練習、 各種跳躍游戲也可發揮同樣的成效。同時,感覺統合訓練特別強調孩子在快樂中 運動,所以活動中以訓練者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興趣為重點, 這為自閉癥孩子營 造了一個良好的互動環

5、境, 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學習交往。 不僅如此, 一些活動需 要孩子與訓練者和同伙協作完成, 這為自閉癥兒童開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創造了實 踐的空間。綜上所述,感覺統合訓練能為自閉癥孩子的其他干預訓練準備一個良好的感知覺 系統,為孩子的健康開展創造可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 感覺統合訓練并不是萬能 的。換句話說, 感覺統合訓練僅僅是諸多能促進自閉癥孩子開展的方法之一, 并 且從以往的經驗來看, 自閉癥孩子在參與感覺統合訓練的初期會有比擬明顯的改 善,通常在三個月之后進步趨勢將逐漸緩和,所以,只有結合孩子的實際特點, 充分利用行為矯正、音樂治療等其他方法的廣泛介入,才是比擬科學的選擇。、感覺統合訓練的特點

6、以游戲的形式讓兒童參與, 讓兒童感覺訓練就如同玩游戲, 進而豐富兒童的 感覺刺激。 但這種游戲活動又有別于一般性游戲, 它是訓練者根據兒童的感覺和 動作開展的不良狀況,通過特殊研制、精心選擇、調配器材,以游戲的方式讓他 們在游戲中進行一系列的行為和腦力強化訓練活動, 使大腦能將訓練中接受的各 種感覺信息進行綜合處理, 并做出正確決策, 從而使機體能有效地運做, 提高其 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 組織能力、概念與推理能力等等, 從而克服目前的困難。、感覺統合訓練目標1. 提供給兒童感覺信息,幫助開發中樞神經系統;2. 幫助兒童抑制或調節感覺信息;3. 幫助兒童對感覺刺激作出比擬有效的反響,最終目標

7、是到達如表所示的最后 結果,如組織能力、學習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三、感覺統合訓練游戲活動的指導原那么1、找到兒童可以自己盡力、盡情玩的活動。指導兒童進行感覺運動訓練時,指 導者一定要在對兒童的感覺統合狀況進行準確評估的根底上, 精心設計出既可以 讓兒童盡力、盡情玩,既容易做到、又愿意去做,并且又與感覺體系相關,能逐 步培養兒童身體活動根底能力的游戲, 使兒童的身體和大腦間的反響及協調能順 利開展。2、用耐心培養兒童的興趣。 感覺統合指導最重要的是: 培養兒童想去做的興趣。 當兒童感到有一定難度時,一定要有方案的、有系統的、耐心的引導,并采用兒 童喜歡的游戲形式將那些不佳的感覺反響有效的加以組

8、織剔除, 進而養成兒童的興趣,以積極參與感覺運動3、讓兒童感到快樂。感覺統合游戲最重要的是:讓兒童在活動中感到快樂,讓 兒童在游戲中快樂,是兒童接受感覺統合訓練的根底。指導者設計的游戲方案要 符合兒童的年齡、個性等身心特點和運動能力,使兒童樂于參與;場所的布置要 有趣;游戲教具要豐富多彩;讓兒童在愉悅的氣氛中,結合身體和大腦的協調反 應,促進兒童運動感覺系統的健全開展。4、協助兒童建立自然的情緒,培養兒童自信心的開展。指導者在游戲中要多鼓 勵兒童,特別是兒童感到困難的游戲動作時,切不可用強制的方式,一定要用 我 們一起做、試試看、你能行等鼓勵性語言或行動鼓勵兒童,有效的化解兒 童因做不到而產生

9、的焦慮和緊張,讓兒童在活動中逐步認識自己能力的成長, 以 逐步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緒。 通過感覺統合指導活動,兒童感覺信息的 統合能力會逐步成熟。隨之而來的是:身體各部位的相互協調日益順暢, 處理復 雜問題的能力增加;情緒較安定;人際關系的開展也較健全;性格上顯得較完整、 較有自信。因此,指導者一定要以活動促進兒童感覺信息成熟化,以逐步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從而進一步促進兒童身體動作的靈活, 語言能力的開展和其他學業 能力的開展。5、訓練內容與形式要因人而異。由于兒童感覺統合失調嚴重程度不一樣,即使 是同等程度的兒童,失調的類型也是不同的。因此,訓練中一定要根據兒童的年 齡、接受能力和失調狀

10、況等進行合理的內容和形式安排。6評估、方案、記錄缺一不可。科學、合理的評估是方案和訓練的前提;方案 是訓練前的根本環節,也是訓練成功的根底;記錄是檢討、評估訓練成效的重要 依據。感統訓練的七步遵循原那么愛:尊重孩子、接納孩子、愛孩子。進:了解孩子的根底,走進孩子的心理。融:讓孩子體會你的尊重你的愛及你的了解你的理解,主動和你愿意融入一體。挖:利用孩子的優勢和孩子玩,從而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帶:在孩子不知不覺心里愉快時,你的誘導時間逐漸加量,潛移默化的帶孩 子跟你走出深谷。嚴:當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給他由少到多設置一些小困難, 從而增加他抵御挫折的免疫力。當他成長到

11、有能力抵御挫折時,就要逐漸嚴格要 求他遵守社會秩序和規那么,為將來回歸社會打下根底。歸:給孩子時間,讓他慢慢適應,在尊重他們的根底上,給他們設置適合他 們生存的空間。要讓孩子回歸,應以 “辨證 的眼光來對待每個孩子的情況,不能 一概而論,適合孩子健康開展的環境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93 個感統游戲1 與別人玩接球游戲; 1-2訓練目的:社交能力 /手臂的運動能力訓練要求: 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 家長把球遞給兒童, 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 長。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長把球伸向孩子,鼓勵 他/她伸手來接球。 C 當孩子主動把球給家長時,家長應該說 “謝謝。 幫助給予:如果

12、孩子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 直到孩子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2 能抓著滾動的球,并把它推回去; 1-2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 /手眼協調訓練要求: 家長與孩子面對面坐在桌子兩端, 家長把球推給孩子, 鼓勵他伸手把 球接住并推回給家長。難度設置: A 開始時需要在一手臂的距離內進行推、接球,鼓勵孩子雙手接球。 推球那么用右手從右往左推。 B 逐漸地把距離拉大,并鼓勵孩子用雙手往外推球, 用單手接球。幫助給予: 開始時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體協助, 注意培養孩子在每一難度的獨 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漸撤銷幫助的程度。3 能 2 步 1 級上樓梯;

13、1-2 訓練目的:訓練平衡力、協調及獨立行走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腳上一級樓梯,然后把左腳踏在同一梯級。難度設置: A 扶著扶手或家長的手踏樓梯; B 單獨踏樓梯;幫助給予: 開始時, 家長可站在上一級樓梯上, 伸出雙手協助孩子并同時給予口 頭指令 “上!;如果孩子不合作, 可把干果放在樓梯上, 等孩子踏上后給予獎勵。 注意開始時可在每一梯級放干果, 逐漸地,只在幾級樓梯或最后一級樓梯上才放。 不管孩子如何哭鬧,要堅持讓孩子配合才能給予獎勵物。4 能彎腰并用手觸摸腳指 6 頭 5-10 次; 1-2 訓練目的:增進身體的柔軟度及體能。訓練要求:在孩子的腳趾頭上分別貼一貼紙,讓兒童彎腰揭

14、下。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先讓孩子把腳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級樓梯上嘗試并且只揭 1-2 張貼紙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 5或10張貼紙。幫助給予: 家長需要在孩子旁邊或身后協助, 用雙手輕壓孩子的雙膝, 如孩子無 法同時彎腰及伸直膝蓋,可讓他扶著桌子的邊緣進行嘗試。5 會走上、下傾斜約 15 度的小斜坡;1-2 訓練目的:重心、平衡、膝蓋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及幫助給予: 上斜坡: 開始時家長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 拉著孩子的 雙手協助; 孩子的技巧純熟后可站在其身后, 只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推或扶持孩子 前進。下斜坡:開始時家長站在孩子身后, 雙手從孩子雙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

15、, 鼓勵他扶著你的手下斜坡; 孩子的技巧純熟后嘗試在他雙手放置兩件小玩具, 讓 他在不用攙扶的情況下下斜坡。難度設置:A走上斜坡;B雙手拿物走上斜坡;C攙扶下下斜坡;D單獨下斜坡。 6 能倒走 3-5 步; 1-2訓練目的:空間概念,協調身體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沿著一條直線倒退著走路。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只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 B 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 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 C 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幫助給予: 1 如果孩子開始時不領會,需要給予身體指導,如:一人在前面扶著 他的雙手, 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輪流抬起他的左右腳往后移。2 偶爾地給予身體協助。7 擦背游戲

16、; 1-2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 給孩子洗澡時, 用海綿或毛巾輕擦孩子的背部,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按順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8 呵癢癢; 1-2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家長用手撓孩子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皮膚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 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摩,等孩子習 慣以后再逐漸地把時間延長。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9 刷子脫敏; 1-2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御。 訓練要求: 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 手指等觸覺防御性較少的部位, 然后漸 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

17、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后漸漸過渡到刷腳 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復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 觸覺刺激。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0 陽光隧道; 1-2 訓練目的:調節前庭感覺系統,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讓孩子俯臥著身體,從隧道中爬行通過。難度設置: A 如果孩子害怕,先讓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觀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讓 孩子觸摸和搖晃隧道,培養其興趣和消除恐懼感; B 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給 予食物強化,爸孩子喜歡吃的零食或水果放在隧道里, 鼓勵孩子爬進去拿取食物; C 讓孩子邊爬邊推一個中型球前進。幫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 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 請

18、以鼓 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 果適得其反。使用食物強化事要注意逐漸撤消。11能推“趣怪球 至 1 米外的指 14 定地方;2-3訓練目的: 開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目測物體的速度的能力、 反響能力, 開展大運動 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訓練要求:孩子和家長分別站在 1 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 “趣怪球。必要時要 有另一成人協助孩子的動作。難度設置: A 在一定范圍內接球; B 聽從口頭指令去把球撿回指定地點。 幫助給予:盡量讓孩子在一定范圍內自己接球, 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 如果孩子對指令沒有反響,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手勢

19、提示。 12能在協助下對墻推球和接球; 2-3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 /手眼協調 訓練要求:讓孩子雙手抱著中型球,頓在地上用雙手把球往墻角推。難度設置: A 開始時離墻的距離要在一步以內; B 逐漸拉大離墻的距離,并要求 孩子借助墻壁的反彈力接住彈回來的球。幫助給予:手把手的身體協助;逐步撤銷。13能推著物體向前走 2-3 米;2-3 訓練目的:開展大運動 手臂推的能力;因果關系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動作 協調能力。訓練要求:把會發聲的 “鴨子桿 或類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讓他向前推行。 難度設置:A繞大圓桌子;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C繞3-5張不同距 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

20、夠孩子和 “鴨子桿 通過。幫助給予: 身體指導 即手把手地教 并不斷地用口頭提示和身體接觸來提示孩 子看前面的玩具的運動軌跡, 給孩子模仿玩具發出的聲音; 轉彎時告訴孩子正在 轉彎并用手糾正、幫助他轉彎的方向。14 拉物走 2-3 米; 2-3工程要求:在一會發聲玩具車上系一條約 50 公分長的繩子,在繩子上纏一個圈 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讓孩子拉著往前走。難度設置:A繞大圓桌子;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C繞3-5張不同距 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車子通過 。幫助的給予:A 手把手,并不斷用語言提示看身后的車子的運動軌跡及前方要走的方向; 15單手投中型球; 2-3 訓練目的:手

21、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一定的距離外把球單手投入球籃中。難度設置: A 只在半步的距離外嘗試; B 在 1 米左右的距離外把球投入球籃; C 投5次有 3次中為通過。幫助給予: 1 開始時給予足夠的身體協助并鼓勵孩子獨立嘗試; 2 只在孩子犯規 時給予口頭提示。16能把靜止的球踢向前方 1 米遠的距離;2-3 訓練目的:開展大運動 腿的伸展能力,開展眼、腿的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直徑 10 公分左右的軟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讓孩子踢球。難度設置: A 踢向前方 1 米遠的距離; B 踢向前方 1 米遠距離的物體。幫助給予: A 口頭提示 +身體指導 +語言提示; B 身體指導; C 偶

22、爾的身體指導 +語言提示。17單手扶欄上、下樓梯, 21 兩步一級; 2-3 訓練目的:訓練要求: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8能彎腰左右腿交替鉆過呼啦圈; 2-3 訓練目的:肢體運動及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給孩子一個大號的呼啦圈,示范給他 / 她看如何雙手分別握著呼啦圈 兩邊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 彎下腰, 然后把一只腳跨入呼啦圈, 接著跨入另 外一只腳。難度設置: A 開始時把呼啦圈放低一點,并且幫助孩子握著呼啦圈; B 高度稍 微調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時給予幫助; C 要求孩子雙腳跨入后轉 動雙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轉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體的正前方 。幫助給予: 1 如果孩子

23、拒絕游戲, 可以多做幾次練習, 并且邀請孩子一同參與游 戲;2 注意確保孩子的平安, 在每一需要的環節給予適當的身體和口頭幫助。 3 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19能彎腰左右腿交替鉆過呼啦圈; 2-3 訓練目的:肢體運動及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給孩子一個大號的呼啦圈,示范給他 / 她看如何雙手分別握著呼啦圈 兩邊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 彎下腰, 然后把一只腳跨入呼啦圈, 接著跨入另 外一只腳。難度設置: A 開始時把呼啦圈放低一點,并且幫助孩子握著呼啦圈; B 高度稍 微調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時給予幫助; C 要求孩子雙腳跨入后轉 動雙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轉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體的正

24、前方 。幫助給予: 1 如果孩子拒絕游戲, 可以多做幾次練習, 并且邀請孩子一同參與游 戲;2 注意確保孩子的平安, 在每一需要的環節給予適當的身體和口頭幫助。 3 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20坐在童車上被推, 24 能保持雙腳在腳塔上 2-3; 訓練目的:開展大運動腿的控制能力、 雙腿運動時的協調能力、 雙腿肌肉的 控制能力。訓練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車上童車的選擇要以孩子坐下后,臀部、膝蓋及腳 踏三點的角度約為 45 度的車子為宜,家長在后面推動車子。 輔助用品: 改良的 魔術帶。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 身體指導并控制好車頭轉彎的位置; 2 盡量讓孩子自己嘗試。 21會走 S 型的線段;2-

25、3訓練目的:空間概念,肢體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膠粘出一條 S 型線段,讓孩子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 開始時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著他 /她的雙手引導他 /她往前走; 2 也 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邊,讓他 /她推著一個手推玩具沿著線段向前走; 3 鼓勵孩子 自己往前走, 并在另外一端放一個玩具或小食品來獎勵孩子的成功嘗試。 如果孩 子因為見到獎勵物而不配合訓練, 那么可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線后拿出神秘獎勵物獎 勵給他 /她。22、坐上大龍球訓練目的: 改善身體協調不良, 增強重力感的控制能力, 建立和刺激前庭機能對 多動和身體協調不佳的孩子有較大的幫助。訓練要求:

26、協助孩子坐在大龍球上, 指導者可以放手, 只要協助保持大龍球的穩 定即可,鼓勵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躍動。孩子要作前后、左右搖晃時,指導者 可以用手握住孩子雙手,以協助孩子保持身體的平衡。23治療球 坐姿動作;2-3 訓練目的:平衡調整力、保護反響、肌力、協調、速度等。訓練要求:讓孩子坐于治療球上雙腳分開自然垂下,雙手扶于球上或腿上, (1) 保持放松做動作絕不可在肌肉僵直狀態下操作。(2)控制力量、速度、角度、 和扶持的大小。難度設置: (1)移動治療球;(2)彈動身體并移動治療球; (3)主動移動或彈動; (4) 平衡及保護反響之誘發; (5)用兩手交互拍球; (6)用兩腳的腳跟交互踢球。幫

27、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 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 請以鼓 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 果適得其反。24 跳起并接觸懸掛著的物件 10 次;2-3 訓練目的:腿部、膝蓋運動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訓練要求: 在空中孩子跳躍時可及的地方懸掛一個玩具 氣球或會彈跳的玩具 , 鼓勵孩子跳躍并伸手觸摸該玩具。難度設置: A 懸掛物開始時掛得稍低一點,讓孩子容易觸到; B 孩子掌握了這 一技能后,把懸掛物稍微掛高,鼓勵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彈跳起來。幫助給予: 1 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體的力量,可先用雙手扶著他 /她的腋下, 幫助他 /她練習彈跳; 2

28、 通過跳彈床和在床墊上跳躍來掌握彈跳; 3 給予鼓勵和 獎勵來促進孩子練習的興趣。25 扔球 3 米遠; 3-4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 3 米遠的地方。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 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會扔球的動作, 可手把手地教; 2 給孩子在前 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 /她要扔的距離; 3 為鼓勵孩子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 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26 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 1米距離左右遠的大盒子中; 2-3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學習向著目標拋擲物件。 訓練要求:能連續 5 此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 1 米距離外的大盒

29、子中。 難度設置: A 開始時把距離設短一點, 如只要求兒童站在距離大盒子一步或兩步 的距離; B 逐漸地把距離拉大; C 逐漸地把大盒子換成小一點的盒子。 幫助給予: A 手把手地幫助孩子投擲; B 只是在孩子姿勢錯誤時才給予幫助。27 互動式投籃: 3-4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增進與人互動的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后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難度設置:幫助給予:28 一步 1 級上、下樓梯;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上或下樓梯。 難度設置: 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

30、拉孩子上樓梯; B 成人將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那么在孩子右側 腰間的位置,讓孩子在攙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樓梯; 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 拇指攙扶孩子上、下樓梯; D 讓孩子單獨上、下樓梯。幫助給予: A 雙手或拇指抬高給予協助; 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 低給予協助; C 單手拇指給予協助; D 撤消所有協助。29 雙腳輪流跨過 15 厘米高的繩;3-4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訓練要求: 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 15CM 高,讓孩子雙腳輪流 抬高跨過繩子。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 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 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 伸手把 他 /她的腿抬高跨

31、繩; 2 要時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防止絆倒; 3 建 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30自己上、下小三輪車; 3-4 訓練目的:訓練要求: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31 雙腳原地跳;3-4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32 雙腳一齊從最后一級樓梯跳下; 3-4 訓練目的:訓練要求: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33 扶物能單腳站立 5 秒;3-4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 5 秒。 難度設置及幫助給予: 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 * 背,提起孩子的一 條腿懸空約 5 秒,然后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么做, 如:“

32、抬腿!、 “放下! B 讓孩子自己嘗試 5秒內可用數數提醒他 /她不要把腳放下; C 孩 子掌握了技能后, 改用棒子。 家長雙手握住棒的兩端, 孩子那么抓住中間重復以上 步驟。34 踏小三輪車轉彎避開障礙物; 3-4 訓練目的:訓練要求:難度設置:幫助給予:35 能跳過 5 厘米高的繩;3-4訓練目的:訓練要求: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36 在10厘米寬2米長的地面線條上走保持身體平衡; 3-4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訓練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 2米長 10厘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 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 B 要求孩子走完全 程,盡量不要走出界外

33、。幫助給予: 1 訓練者可站在孩子前方, 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 2 要提醒孩子既注 意腳下的線條, 又要注意前方的路; 3 訓練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 但不給 予身體協助; 3 讓孩子自己嘗試單獨走。37 單腳原地跳;3-4訓練目的:訓練要求:難度設置:幫助給予:38 能學青蛙跳 20 厘米的距離 10 次;3-4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 /重心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幾次, 然后指導孩子模仿。難度設置: A 開始時,線段間的距離應該短一點,讓孩子容易達標; B 如果孩 子不愿意合作, 可引入食物獎勵的方法, 把獎勵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線

34、條上, 孩 子跳到線上就獎勵; C 逐漸地把線段間的距離增大。幫助給予: 1 身體協助; 2 每一難度中如果孩子遇到問題, 都要及時給予身體或 口頭上的指導,重復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參與的興趣。39 做一連串手部和腿部動作時能保持平衡; 3-4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和協調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動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難度設置: A 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 B 選擇較為復雜的動作,包括彈跳、跳躍 等動作。幫助給予: 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邊,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 /她可能要 跌倒時才給予扶持; 2 在孩子前前方均鋪上墊子,孩子跌倒后鼓勵他 /她自己起 來繼續練習。40

35、 能左右腿交替倒著鉆過呼啦圈; 3-4 訓練目的:雙腳的協調能力及身體平衡能力。訓練要求: 訓練者拿著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 鼓勵孩子左右腿交替著向后移入 呼啦圈內。難度設置: A 由另外一成人扶持著孩子完成動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調低一 點; B 逐漸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 C 由孩子自己嘗試著完成動作,只在有必要時給予幫助。幫助給予: 1 足夠的身體協助; 2 必要的身體協助; 3 偶爾的身體協助。 41能來回滾動身體;4-5 訓練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體的控制能力及協調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在墊子上或在床墊上從一端翻滾到另外一端。難度設置: A 在訓練者的身體協助下進行翻滾; B 自己控制

36、身體進行翻滾。 幫助給予: 1 給予大量的身體協助和口頭提示, 讓孩子從訓練中懂得如何控制自 己的身體及翻動的速度和力量; 2 只在有需要時給予身體協助; 3 確保孩子的安 全,防止碰傷。42 轉椅游戲;3-4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轉椅內,家長在一旁旋轉椅子,速度逐漸加快。難度設置: A 開始時為防止孩子緊張,可讓其雙手抓住椅子的扶手; B 孩子習慣 后要求其兩手自然放在腿上 * 身體控制重心,并閉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 用布帶將其雙眼蒙住。幫助給予:43 做 5 次前滾翻;4-5 訓練目的:增進協調、平衡能力,刺激本體感覺。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成人連續做 5

37、 次前滾翻的動作。 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只要求做 2-3 次; B 要求孩子連續做 5 次,并要求孩子在 動作過程中身體盡量保持直線。幫助給予: 1 開始時要全程給予身體協助, 并用語言鼓勵孩子嘗試; 2 盡量讓孩 子自己完成,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要隨時注意孩子的平安問題。44 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約 2 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來; 4-5 訓練目的:增進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強動作企畫能力。 訓練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 2 米外的地方。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嘗試先給孩子一個立方體的積木在距離極短的兩張桌子間 傳送,讓孩子便于操作; B 用不粘膠在地上貼兩條平衡線; C 改用乒乓球

38、嘗試; D 按照預設距離訓練。幫助給予: 1 為提高孩子的興趣, 建議開始時成人和孩子一起參與游戲; 2 孩子 的技巧熟練后,鼓勵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競賽。45 能走完 1 個有 5 項步驟的障礙路徑; 4-5 訓練目的:加強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增進動作企畫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單獨走完一個有 5 項步驟的障礙路徑。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只設置 2-3個障礙物跨過玩具、繞過椅子、爬過桌子。 B 設置 5 個障礙物,引入獎勵物。幫助給予: 1 開始時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進行訓練,要有及時、足 夠的身體和口頭提示; 2 鼓勵孩子自己做, 并給予適當的提示; 3 鼓勵孩子與其 他孩子以競賽

39、的形式進行訓練。46 能用腳尖站立 10次,每次站立 3 秒鐘;4-5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雙腳腳跟著地,腳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 3 秒鐘時間。 難度設置: A 開始時讓孩子扶著墻壁或椅背站立; B 讓孩子嘗試徒手站立。 幫助給予: 1 可以在墻壁上孩子掂腳可觸及的地方掛一獎勵物,鼓勵孩子掂起 腳去拿取; 2 給孩子數數,讓他 /她知道要站多長時間。47 能在 20厘米寬, 1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 3-4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在不扶持, 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走, 走過規定尺寸的平衡木。 難度設置: A 只走一半的距

40、離; B 走完全程; C 單手持物走; D 雙手持物走。 幫助給予: 1 開始時成人需要反復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邊走,給予身體協助, 如拉著孩子雙手或扶其雙肩; 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時拉著他 /她的 一只手給予扶持; 3 只在需要時給予扶持。48 能連續拍球 3 次而球不彈走;4-5 訓練目的:加強手臂的控制能力,開展手眼協調能力。訓練要求:孩子能連續拍 3次中型球籃球大小的球 。難度設置:A只拍1次;B拍2-3次;幫助給予: 1 訓練者拍一下,等球彈起后把著孩子的手拍一下; 2 把著孩子的手 教孩子拍 2-3 下,球要盡量彈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夠的時間調節49 雙腳被提起時,可用

41、雙手向前走路; 4-5 訓練目的:增強手臂力量和協調能力。訓練要求: 讓兒童趴在地上, 雙手和雙膝接觸地面, 成人那么在兒童身后握其雙足 足踝,示意兒童用雙手交替運動往前爬。難度設置: A 先讓兒童習慣被提起雙腳的姿勢; B 鼓勵兒童向前走 1-2 步; C 訓 練至兒童能自如地向前走。幫助給予: 1 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孩子習慣被短暫提起雙腳的姿勢和感覺; 2 延長 提起孩子雙腳的時間; 3 鼓勵孩子嘗試向前走, 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歡的方法來 強化。50 跑向滾動著的球,把球向前踢; 4-5 訓練目的:動作企畫能力、方向感。訓練要求:讓孩子邊跑邊踢滾到他 /她腳下的中型或小型球。難度設置: A

42、先用中型球練習, 孩子的技巧熟練后再用小型球練習; B 開始時訓 練人員以極慢的速度把球滾到孩子腳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 必要時可給予適當 的身體幫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著他 / 她的身體,一手或 腳推動他 /她的右腳。幫助給予: 51 雙手接住從 1 米遠彈來的中型球; 4-5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和運動企畫能力。訓練要求: 孩子能接住訓練者從約 1 米遠的地方扔到地上彈起來的中型球 籃球 大小的球。難度設置: 1 距離設短一點, 并且讓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 邊教 邊把要點告訴孩子; 2 幫助者站在孩子身后, 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身體協助; 3 距離逐漸增大,

43、盡量讓孩子自己嘗試接球; 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難, 可換成 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練后再換成中型球。幫助給予: 52 雙手各持一球走直線 2 米;4-5訓練目的: 訓練要求:讓兒童兩手側平舉,掌心向上,兩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線路線行走。 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可先不讓孩子拿球,徒手走; B 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讓其嘗試 持球并且腳尖跟著腳跟行走; 幫助給予:不能單獨完成的孩子家長可跟在其身后,給予身體指導; 53 用腳尖向前行 3 米;4-5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訓練要求:讓孩子掂起腳尖向前走約 3 米的路程。難度設置: A 只走 2-3 步路的距離; B 逐漸地增加走的距離直到

44、達標。 幫助給予: 1 站在孩子前面扶著他 /她的雙手; 2 只在有需要時才給予及時的幫 助; 3 在終點處放置獎勵物鼓勵孩子堅持走到終點。54 單腳向前跳 5 步;4-5 訓練目的: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雙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抬起一只腳,向前方位置跳躍 5 步路的距離。 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先讓孩子習慣保持抬起一只腳在空中數秒的姿勢; B 鼓勵 孩子單腳向前跳躍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獎勵物; C 鼓勵孩子增加跳躍的次數。 幫助給予: 1 跟孩子一起跳, 營造寬松的氣氛讓孩子消除緊張情緒, 愿意參加游 戲;2 隨時在孩子需要時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 無論是身體或是口頭的幫助; 3

45、及 時引入獎勵的方法來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嘗試。55 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體平衡; 4-5 訓練目的:練習伸展和保持平衡,協調身體,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覺機能。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體平衡。難度設置: A 先讓孩子坐在丁字椅上,雙手放在腿上,保持雙腿垂直,腰干挺直 的坐姿勢。B家長蹲下與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傳球游戲;C讓孩子右手前平舉, 右腳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換成左手重復以上游戲。幫助給予: 開始時家長可給予身體指導, 幫助孩子學會保持平衡, 然后在每一個 難度環節中給予適當的幫助,直至該環節通過,再進入下一環節的訓練。56 照鏡子游戲; 4-5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訓

46、練要求:家長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 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 動作為主。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并屢次重復動作;B 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幫助給予: 家長邊做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孩子無法跟上便用身體指導。 逐漸地撤 銷提示,并且加快動作的速度。57 吊床游戲; 4-5 訓練目的:調節前庭感覺系統。 訓練要求:讓孩子躺在吊床上,兩位成人將吊床前后擺動。 難度設置: A 讓孩子仰臥在吊床上,必要時請第三位成人協助。 B 讓孩子俯臥在 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

47、后搖晃時讓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幫助給予: 孩子在初始時可能會緊張, 請家長蹲下給予安撫, 防止孩子在吊床內 掙扎。如果孩子無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長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 *近時放 到他 /她手中。58 療球平衡調整; 4-5 訓練目的:放松、平衡、協調、肌力、速度感、調整肌張力、促進保護反響。 訓練要求:仰臥俯臥于治療球上,手腳均離地,捉握雙手雙腳;注意手握關節的位置;能放松手腳屈伸自如;控制 T部位、力量、速度、重心。難度設置: A 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動彈動; B 雙手的交互屈伸。*近時彎曲。推 出時伸直前后移動及直線加速; C 雙腳的交互屈伸同 B; D 抑制異常機張 力的移動彈動;E

48、雙手或雙腳撐地維持平衡;F倒置雙手迅速撐地的反響;G倒 置運動手不撐地 ; H 訓練者用腳將治療球挑高大大彈動,以達垂直運動的目 的。幫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 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 請以鼓 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 果適得其反。59治療球 肌力訓練;4-5訓練目的:肌力、速度等。 訓練要求:仰臥俯臥站立; (1)以傾斜度控制難 易度;(2)運動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時實施。難度設置:(1)治療球上側滾翻; (2)仰臥抬頭訓練加強頸屈肌; (3)仰臥起坐; (4) 俯臥撐雙臂屈伸; (5)俯臥后弓身; (6)仰臥俯臥

49、抬腿; (7)站立治療球上用腳彈 跳; (8)球 *墻,面對或側對球站立,單足舉腿置于球上;(9)坐在治療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幫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 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 請以鼓 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 果適得其反。60治療球 月球游戲;4-5 訓練目的:體能要素的提升,身體意識的培養,興趣與幸福感等。訓練要求: 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 家長把球遞給兒童, 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 長。循序漸進,配合音樂,配合協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學習。難度設置: (1)以治療球壓擠全身; (2)推大籠球前進,或撥球后退走; (3)

50、依規定 路線推球前進或回避障礙物推球前進;(4)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幫助給予: 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 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 請以鼓 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 果適得其反。61用力拉著繩子時,仍能拉動繩子; 5-6 訓練目的:增進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進全身肌肉的開展。 訓練要求:成人用力拉繩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動繩子。難度設置: A 成人開始時只稍微用力拉著繩子,讓孩子容易拉動繩子; B 成人 用力地拉著繩子,鼓勵孩子用力拉動繩子。幫助給予: 1 可在地板上兩人之間畫一橫線, 孩子把成人拉過橫線就得獎; 2 及 時鼓勵和表揚孩子

51、的嘗試和成功; 訓練時,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 防止孩子因 不當用力而受傷。62 雙腳跳過一條慢慢地擺動著的繩子 5次;5-6 訓練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訓練計畫動作能力。訓練要求:將一條約 兩米長的粗繩子固定在離地面 10厘米處,上下或左右搖動 繩索,使其象蛇一樣扭動,讓孩子雙腳離地地從上面跳過。難度設置:A開始時可慢慢地擺動,動作幅度要小允許孩子偶爾碰到繩子;B快 速地擺動,動作幅度大,讓孩子盡量不要碰到繩子。幫助給予: 63 跳腳印;訓練目的:訓練兩側性、空間距離、平衡、協調、柔軟、眼T協調、注意力、抑制異常肌張力、矯正姿勢內外旋、內外反 、步態訓練。 訓練要求:按照圖形所示,雙腳立定跳向

52、下一目標腳印。難度設置: A 可先用雙 腳交替走幾回,讓孩子熟悉大致的距離。B雙腳立定跳,按圖形要求跳;C聽著 家長的口令指令跳; 幫助給予: 開始時家可站在孩子身后, 雙手扶著孩子的腋下幫助其完成凌空雙腳 跳起和落下的姿勢, 指導孩子跳向下一目標, 等孩子的判斷和目測水平提高后讓 其自行練習,家長只給予口頭提示即可。64 能在雙腳離地時,雙手同時拍一下; 5-6 訓練目的:加強手臂和腿的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在雙腳跳離地面的同時雙手舉過頭頂拍一下。難度設置: A 先熟練雙腳跳; B 再在跳的同時鼓勵孩子拍手。幫助給予: 1 手 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 2 給孩子做示范,邊做邊講解; 3

53、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只 在需要時給予適當的提示。65 拿著不同的物件走過 20 厘米寬的平衡木;5-6 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拿著不同的物件走過平衡木。難度設置: A 開始時拿小件的 物品; B 逐漸地拿大件的物品; 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前面的方向, 站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 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況發生。66 手抱大型物擋住視線還能走至少 3 米遠; 5-6 訓練目的:改善孩子的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訓練要求: 讓孩子拿著或雙手抱著大型的物件向前走。 難度設置: 選擇重量適中 的物品做訓練。幫助給予:注意隨時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勢和前面的方向,

54、站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 隨時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況發生。67 能兩眼睜開雙臂伸直或交 *胸前單腳站立 5秒; 5-6 訓練目的:身體的協調和平衡能力。訓練要求:孩子睜開眼睛或者雙手交 *在胸前,單腳站立 5秒鐘。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先練習雙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 B 然后練習雙手交 * 在胸前站立。 幫助給予: 1 如果孩子開始時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讓他 /她先嘗試扶著椅 背或握著訓練者的手站立 5 秒; 2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長進,那么要求他 /她 只在需要時才扶持; 3 在孩子前方視平線的位置給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 /她看的 東西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4 任何時候都要準備好給予適當

55、的身體協助。68 能兩眼閉合雙臂伸直或交 *胸前單腳站立 5秒; 5-6 訓練目的:身體的協調和平衡能力。訓練要求:孩子閉著眼睛或者雙手交 *在胸前,單腳站立 5 秒鐘。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先練習雙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 B 然后練習雙手交 * 在胸前站立。 幫助給予: 1 如果孩子無法自覺地閉上眼睛, 可嘗試用布蒙上他 /她的眼睛。 如果 孩子不愿意,先讓他 /她嘗試習慣不練習的時候蒙上眼睛的感覺;2 充分運用獎勵的原那么來激發孩子的合作性; 3 任何時候都要準備好給予適當的身體協助。 70 滾筒游戲 3-4 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力。訓練要求:讓孩子俯臥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讓孩子雙

56、手前后劃動,雙大 腿貼住豆球,探身取玩具。難度設置: A 開始時只要求孩子俯臥在球上; B 鼓勵 孩子雙手前后劃動, 家長應用手扶著豆球, 幫助孩子均勻用力, 防止球滑離孩子 的身體。 C 鼓勵孩子邊劃動雙手,邊向前移動,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讓球滑走。 幫助給予:完全身體指導;必要時給予身體指導;71 袋鼠跳; 5-6訓練目的:強化前庭刺激,控制過敏信息。 訓練要求: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難度設置: A 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 2-3 步的距離; B 撤銷身體指導,要求一次 性跳 1-2 米的距離;幫助給予:在 A 階段要求給予全程身體指導,直至孩子技巧純熟。 72平衡與協調;

57、5-6 訓練目的:平衡、協調、肌力等。訓練要求:仰臥俯臥。難度設置: (1)仰臥雙腳著地,雙腿屈伸; (2)俯臥雙腳著地,雙腿屈伸; (3)俯臥 雙手著地,雙腿屈伸; (4)仰臥雙手著地,雙腿屈伸; (5)仰臥俯臥雙手做模仿 或規定動作; (6)仰臥俯臥雙腳做模仿或規定動作; (7)俯* 治療球,雙手抱起 治療球并推出; (8)仰臥墊上,雙腳屈腿或直腿將球夾起。幫助給予: (1)每一動作次數或時間不能太久視其肌張力而定 ;(2)動作由易而 難、次數時間由少到多;(3)注意協助他動T協動一主動。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 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 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