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把脈原理技巧匯總_第1頁
中醫(yī)把脈原理技巧匯總_第2頁
中醫(yī)把脈原理技巧匯總_第3頁
中醫(yī)把脈原理技巧匯總_第4頁
中醫(yī)把脈原理技巧匯總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邰分一中醫(yī)把脈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脈口訣以及圖表把脈口訣有些脈,浮沉兼,浮統(tǒng)五脈(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脈(伏、細、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脈焉。(虛、實、其、長)(郭按:焉字在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脈:浮輕取,重按無,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風熱,浮而無力是血虛。沉脈:沉重按,脈才顯,如石投水必下潛,沉而有力為冷痛,沉而無力是虛寒。遲脈:遲脈來,一息三,脈來極慢記心問,遲司臟病或多寒,虛實之間仔細研。數(shù)脈:數(shù)脈來,息六至,脈來快速用心記,浮沉虛實須分別,君相之火不同治。 虛脈:虛脈形,皆無力,浮大而軟無根砥,脈虛身熱為中暑,氣虛正虧身無力。 實脈:實脈形,大而長,三候充實力最強

2、,新病見實邪氣盛,久病見之病主殃。 滑脈:滑脈狀,頗費猜,如盤走珠應指來,宿食痰熱胸中滿,女脈調(diào)時應有胎。 澀脈:澀脈狀,刮竹形,細遲短滯似欲停,血少津枯氣血痹,女人非孕即無經(jīng)。洪脈:洪滿指,似波瀾,來時雖盛去悠然,洪主病進邪氣盛,脹滿胃反治頗難。 微脈:微如絲,按若無,欲絕非絕微脈呼,五勞六極諸虛病,猝病有生久難圖。 緊脈:緊如索,是脈形,拘急彈指切如純,寒傷內(nèi)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緩脈:緩四至,是脈形,從容和緩號為平,或因脾虛風濕病,是病非病仔細評。濡脈:濡脈形,浮柔細,水面浮棉弱無力,產(chǎn)后病中見猶可,平人無根須憂慮。 弱脈:弱脈形,沉柔細,如棉在水力不濟,陽氣衰微精血虛,老人猶可少

3、壯忌。 長脈:長迢迢,過本位,指下按之柔為貴,長主心腎根本壯,長大急硬火之罪。 洪脈:短縮縮,喻如龜,藏頭縮尾脈中推,短主諸病皆難治,蓋因真元氣多虧。其脈:其脈形,中間空,其脈接之軟如蔥,火犯陽經(jīng)血上溢,熱傷陰絡下流紅。 弦脈:弦脈形,脈挺然,弦脈端直似琴弦,弦應肝膽痰飲痛,大小單雙分輕重。 散脈:散脈候,浮而亂,中候漸無按不見,產(chǎn)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魂欲斷。 細脈:細脈候,細如線,沉取極細終不斷,憂勞過度氣血虧,濕邪郁結也常見。伏脈:伏脈狀,仔細求,下指推筋著骨頭,氣郁寒凝食內(nèi)結,欲吐不吐邪閉由。動脈:動脈跳,數(shù)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園,動脈主病痛與驚,少陰動甚妊子焉。革脈:革浮取,脈繃急,革

4、脈形如按鼓皮,女人半產(chǎn)并崩漏,男子營虧或夢遺。牢脈:牢沉取,脈堅強,牢形實大合弦長,積聚內(nèi)結寒疝痛,奔豚瘧癖氣為殃。促脈:促脈數(shù),時一止,如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結脈:結脈緩,時一止,結脈形狀記心里,疝痼郁結寒氣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脈:代脈止,不即還,良久方來是真?zhèn)鳎貌∫姶‰y治,孕者生兮癇者安。 疾脈:疾脈來,躁而急,脈來一息七八至,亢陽無制真陰竭,喘促聲嘶病危矣生也原TF天打麻豌婦交走自拜瞟人砧五百五即五世五代五,五萬五行五服五陽五官皿五毛五麻鹿照E-空河事哥木肝心 一斯騰用藪有箸赤懾雨央心小嬲舌年B汗洪甘黃化晶中E更±牌_=1由福崔締后¥

5、3城西嚏肝至眼之北沸酸黑聯(lián)庭北水勝就- 骨強哇這個表豎著去記,橫著去用 春季脈稍弦,夏季脈稍洪,長更脈稍緩,秋季脈稍浮,冬季脈稍沉。你說的那個口訣我不知道,把這個五行歸類表給你截過去,希望對你有用。正常的脈象是什么,一個正常人一呼一吸4至,和緩均勻,即為有神,為常脈,其余即為病脈,當然也要考慮特殊人群,如老人脈略弦,小孩脈數(shù),胖瘦,春夏秋冬,相信書里也不泛 記載。知道了常脈,下一步就是要知道 4種脈象,即浮,沉,遲,數(shù),浮脈輕輕搭手既得,沉脈需重按方得,小于4至的為遲脈,大于 4次的為數(shù)脈,浮脈在人體主什么病呢,多主表證,沉脈主里證,遲脈主寒,數(shù)脈主熱,也有例外的,如浮 脈,如果陰分虛極,陽亢

6、于外,也現(xiàn)浮脈,且多浮而有力,多屬重病。下一步,需要回到我們的手上,以枕后高骨為關脈,前面為寸,后為尺脈,然后浮, 中,沉取,左手,寸脈主心,小腸,關脈主肝膽,尺脈主膀胱,腎右手,寸脈主肺與大腸, 關脈脾胃,尺脈腎與命門。在寸,關,尺,上分寸為陽,尺為陰,浮為陽,沉為陰,這樣結合浮沉遲數(shù),我們就 可以對人體的陰陽,表里,寒熱,大致分清了。在結合有力,無力,有力為實,無力為虛,然后看脈形長短,長為有余,短為不足。這樣就可以把,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分清了。最后 結合部位,看所體現(xiàn)的脈,在臟器分部屬于何臟就可以斷病了。知道了這些,我們再把這些脈象再重新組合,因為臨床會有很多脈象組合在一起,如, 浮遲,

7、浮數(shù),浮長,浮細,同樣,沉脈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數(shù),都需要我們結合起來 細細分析。舉個例子,如左寸沉短而無力,寸關平脈。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短主不足,無力也主不足心脈不足會導致什么病呢,心 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動輸送血液到全身,他的不足首先會導致腦供血不足,會出現(xiàn)頭暈, 記憶力減退,健忘。全身無力,每天懶洋洋的。如左尺脈見沉數(shù),沉主里證,主陰,數(shù)主熱證,在病位在腎與膀胱,那么就是腎與膀胱有熱,會出現(xiàn)小便黃,熱,手腳發(fā)熱,腰膝酸軟,盜汗等癥狀。再如,寸脈浮數(shù),尺脈沉細,寸脈主陽,數(shù) 主熱,浮脈也主陽,尺為陰細為不足,結 合起來就是陰虛不制陽,陽浮于上,這樣的病人必然會頭暈,用藥也可補陰

8、潛陽為治。再一個就是,要多實踐,我們周圍有很多人,我們的朋友親人,我們都可以作為實習對象,每個人都有這個條件,多練才會出成績。我剛開始時,一天有時看幾十人,看完之后對比一下,看哪對了哪錯了,總結,慢慢的就熟練了。診脈的時候一定要綜合分析, 分部, 分臟器,每個臟器的功能都是什么,出現(xiàn)了寒熱,表里,陰陽,虛實會有哪些毛病,另外也 切莫持一診而診病,古人的四診合參是很有道理的。再說就是生男生女的問題,書上說左手脈疾為男,反之為女,老師也這么講的,我的經(jīng)驗是在40天左右時很準幾乎不差,過了 4, 5個月準確率就不那么高了,也就6, 7成準吧,也許還要提高水平,脈診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國古代醫(yī)學

9、家長期醫(yī)療實踐的經(jīng)驗總結。史記中記載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名醫(yī)扁鵲,便是以精于望、聞、問、切的方法特別是以脈診著名的。要有 效地治療疾病,首先必須有正確的診斷。現(xiàn)代醫(yī)學利用科學技術的有關成就,診斷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多了。但在古代,醫(yī)生診病主要靠眼望、口問、耳聽、鼻聞、手摸等方法。這在古 代世界許多國家?guī)缀醵际沁@樣,而且各國都有自己豐富的經(jīng)驗。我國古代醫(yī)學在診斷疾病方面采用的脈診,是一項獨特診法。脈診又叫切脈,是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之一,也是辨證論治的一種不可少的客觀依據(jù)。脈診最簡單只需要分辨1有力無力一一辨陽氣足不足2脈體大小一一辨陰血足不足3脈位浮沉一一辨陽氣在表在里如此而已就足夠辨證了脈

10、浮:為陽氣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陽氣不足(無力),或者夏天陽氣行表;脈沉:為陽氣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陽氣不足(無力),或者冬天陽氣行里。脈浮而陽氣不足(無力)者,氣不收斂,發(fā)散在外;脈沉而陽氣不足(無力)者,氣不外散,能歸本位。辨證要點,其實就是:1能量的多少(足不足);2能量的方向(升或降)。和萬病至簡論所論六經(jīng)實質(zhì)是一致的上為總論以下分論之分者 分部以論:左手侯陰血 右手侯陽氣 或謂:左手侯能量的儲存右手侯能量的制左手【寸】心【關】肝【尺】腎陰 心運血 肝藏血 血之精華入腎陰 右手【寸】肺【關】脾【腎】腎陽 肺運氣 脾生氣 腎之陽化精為氣 男為陽 氣盛 故右手脈盛于左手脈 女為陰血盛故左

11、手脈盛于右手脈此為男女之常脈有婦女右脈強于左脈 當作何論?服藥前當辨證為用陽過度不能收斂寸尺多浮服藥后 當辨證為陽氣得助 加快運化中 寸尺多沉 同時可見兩手關脈最強 右關為脾胃主能量吸收加強【脾主運化】左關為肝脈主能量收藏加強【肝主藏血】前提很重要 是否服藥 同樣的證 辨證意義完全不同中取可得重取可得輕取可得謂之:橄欖形陽之要 在于能降 寸脈位于上【表】 陽位 當以收斂沉降為順 陽之要 在于能斂 尺脈位于下【里】 陰位 當以收斂固密為順 陽之要 在于能運 關脈位于中【中】 中位 當以鼓蕩滑暢為順 簡言之 兩頭小 中間大一一現(xiàn)代社會最佳之財富【能量】結構辨證運用首辨能量足不足 再辨能量是否收藏【

12、相火是否歸位 陽明降與否 升降調(diào)與否】能量足否脈管之大小有力無力而已不必詳論相火者 根于腎 先發(fā)動于肝 故相火不位者 肝脈必弦多兼緊有力【氣攻之象】相火歸位兼能量充足者 肝脈雖弦 但有柔和節(jié)律之象【猶將軍之不怒自威】但越用力下按 反彈之力越盛 【猶太極高手 表面柔和 內(nèi)里剛勁 敵強我愈強】用陽者 寸脈必浮 相火不位者 寸脈亦浮【陽氣不斂上散故也】如何區(qū)別?短時用陽者【說話運動用神等等】 短時靜養(yǎng)休息寸脈即可歸于收斂相火不位者【長期陽散 類于用陽】短時靜養(yǎng)寸脈亦不會收斂相火根于腎 則相火不位者 尺脈多偏浮 【腎水為母 肝木為子 子敗家揮霍不夠用 就 必須調(diào)用母親的存款了】若靜坐后 寸脈仍浮 即為

13、陽明不降 相火不位 即可推斷:失眠多夢 情緒焦躁 眼干喉耳鳴脈而知之寸脈浮同時尺脈亦浮相火不位即可確診無疑 尺脈浮為長期陽氣外散的確鑿證據(jù)左手尺脈【腎陰】無者 絕經(jīng) 閉經(jīng) 斷經(jīng) 輕者 經(jīng)量少右手尺脈【腎陽】無者 陽痿 性冷淡 不孕 流產(chǎn) 痛經(jīng) 手足冰冷 抑郁癥 失憶癥 肌無 力尿頻其余根據(jù)所屬臟腑功能類推 至簡者不論臟腑但以陽虛諸證推斷即可。第二部分中醫(yī)把脈原理(附圖詳細解秘)中醫(yī)把脈原理(附圖詳細解秘)脈理兮,用心細,三法四中要熟記。人脈難,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遲數(shù)力為 中,擴充各脈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診前,免之新醫(yī),吃脈記,經(jīng)為一貫用心機,指下回聲診 妙記。在臨床中,基本上來個病人就

14、把手脖伸到診桌上讓我號脈,因為我們都有學過中醫(yī),有關醫(yī)者名譽我不能拒絕,老師教了我比較容易理解的方面。人體的五臟,就是說,左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心、肝、腎右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肺、脾,命門從這個角度入手比 沉浮滑容易多了號脈中左手寸脈能摸到代表心脈正常摸不到說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氣的現(xiàn)象左手關脈正常為不強不弱太強說明肝氣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類的病左手尺脈太弱頭上不是頭暈就頭痛或頭腦不清醒,有時我分不清就說患者頭有問題右手寸脈太弱為肺虛一般有咳嗽現(xiàn)象太強也不行右手關脈 太弱為脾弱 有便清 腹痛一類 太強 左手關脈弱的話胃炎是跑不掉的右手尺脈弱大多腰痛身上沉困浮脈:輕尋有、

15、按無有,浮脈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脈中間仔細究,有力惡 風見表實,無神無力指虛浮,浮脈里有七瓣(浮緊、浮緩、浮滑、浮數(shù)、浮遲、浮虛、浮 洪),其中理性要經(jīng)驗。洪脈:洪脈滿指波濤似,來時力狀去自然。脈洪陽盛雖夏旺,非是火盛治災凡。長脈:長脈直過本位前,迢迢自弱類長桿,心腎身強氣本狀,實脈相聯(lián)似劍長。短脈:短脈象形似龜,藏頭露尾脈中筋,寸尺可憑關不診,澀微動結似相隨,主病逢之 為難治,概似真元氣多虧。苴脈:兩邊實中間空,苴形脈似軟如蔥,寸陽見苴血上溢,苴現(xiàn)遲脈下流紅,苴形浮細 須輕診,睡眠浮脈像得診,氣血傷耗精神損,自汗陽虛骨蒸深。散脈:散脈形浮無沉候,如尋至數(shù)拘不定,滿指散亂似揚先,按之

16、分散難歸整,產(chǎn)是 生早胎為墮,久病脈散必喪命。ffi 5-9 M )眼賽示惠圖沉脈:沉脈壯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無力真元弱,有力為痛滯氣侵,中寒其脈 均沉類,沉緊、沉滑、沉弦、沉細、沉數(shù)、沉遲、沉微,數(shù)頭機關勿誤人。00 fl- IQ 1 1 > 汛岫示意切微脈:細微小至如弦,沉而極細最不斷,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確為善。中濯脈示意圜伏脈:沉之深,伏脈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氣不行癥痞結,脈喪瀉之不出頭。僧。7 1 71伏裱示吏圖弱脈:沉細軟綿似弱脈,輕尋無板重采知,元氣耗損精血虛,少年可慮白頭矣。虛脈:虛脈舉指遲大軟,按之無力又空洞,精神氣血都傷損,病因虛法,汗多中。編輯版wor

17、d尻ffi 11 >虐昧示整圖牢脈:沉而伏力很強,牢形實大 MOD長,勞傷微疾真精損,氣喘腹疝,七情傷。浮中圖6-341 > 空翻示意圖革脈:革脈肢體自浮急,象診真似按鼓皮,女人半產(chǎn)并崩漏,男子血虛或“夢遺”。遲脈:尋肉內(nèi)至來三,來往極慢微遲脈,浮遲表寒是表證,沉遲里冷必定見。緩、結、 代、澀居遲類,不究詳細莫輕談。凈沉 , 息1»6<12 > 1 >遲總示竟朗緩脈:緩四至通不偏,和風楊柳裊自然,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間,緩遲氣血 皆傷損,和緩從容為氣安。結脈:緩一指復又來,結脈肢體記在懷,悲慮積中成郁結,五苴交攻為痞災。(五苴: 氣、血、痰、飲、

18、食)代脈:緩之不能隨手知,良久方來是代脈,代是氣衰兇且甚,妊娠奉同生機存。澀脈:脈道澀難疏通,細遲短散何成形,來往濕滯似刮竹,病蠶食葉慢又難,思虛交愁 里積久,不但損血又傷精。ffi 6-2 / - I J混艇示.良圖數(shù)脈:來往速數(shù)脈形,一息六至仔細憑,數(shù)脈屬陽熱可知,只把虛實火來醫(yī),實要涼瀉 虛溫補,肺病秋深卻畏之。急、緊、弦、滑、動、促都從數(shù)脈安排定。理« 8-13( 1 J國帙示震網(wǎng)疾脈:快過數(shù)者脈名疾,載陽又可陽兇升。緊脈:數(shù)又弦疾和成緊,舉如轉索切繩形。浮緊表寒身體痛,沉緊逢見腹疼痛。中沉ffi 6-30 1)置腦示意圖弦脈:舉迎手按不轉,弦長端直若絲弦,受病輕重如何認,指

19、在弦上軟硬看。滑脈:滑脈如珠滾滾來,往來流利卻還前,停食痰氣胸中瘀,婦女滑緩定是胎。6-25 i 個炳示強明動脈:動脈搖搖數(shù)在關,沒頭沒尾豆形圈,動主驚悸心空虛,汗出發(fā)熱陰陽參。促脈:數(shù)又止促脈乎,進必無生退可生,促脈三焦火徭盛,原因有五細推求。血、氣、 痰、食、飲停留一種治病由。浮0B 1 i住靦示意圖第三部分十分鐘讓你學會中醫(yī)的簡單號脈法首先要說明的,是初時學習脈診,必須將脈書讀熟,王叔和的脈 經(jīng),李瀕湖的脈學。所謂脈書不厭百回讀,而且不僅要熟讀,還要爛 讀,爛,像吃的肉一樣,必須爛,才不要嚼。這樣,然后才可以談切 脈的道理。初學脈時,要仔仔細細的以呼吸定脈,后來純熟了,就不必數(shù)呼吸, 而

20、且要閉住呼吸,再細心聽脈。切不要虛應故事,以為診脈只不過是 一種形式。醫(yī)生的手指要和病人的脈,呈現(xiàn) 45度角。角度過大,脈過不去,角 度過小,沉脈把不到。在臨床中,基本上來個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診桌上讓中醫(yī)大夫號 脈,但辯脈是很復雜的,脈學共有 27種,但作為非專業(yè)人員,掌握 以下10種現(xiàn)象就足夠了,也比較容易理解。人體的五臟,就是說,左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心、肝、腎,右 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肺、脾,命門從這個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 號脈時左手寸脈能摸到 代表心脈正常摸不到說明心血 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氣的現(xiàn)象左手關脈 正常為不強不弱 太強說明肝氣太盛, 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類

21、的病左手尺脈太弱頭上不是頭暈就頭痛或頭腦不清醒,有時我分不清就說患者頭有問題。右手寸脈 太弱為肺虛一般有咳嗽現(xiàn)象太強也不行。右手關脈 太弱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類 太強 左手關脈弱的話胃炎是跑不掉的。右手尺脈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以上是一點心得,希望為大家指點方向,請深資中醫(yī),老中醫(yī)們不要把我批評的體完無膚。戲說脈診告訴你一個秘密,教你輕輕松松學中醫(yī),自自在在學脈診,也許,你從這里起步,開始了你的學習中醫(yī)的生涯,成為一名上好的中醫(yī)大夫。 一個好的中醫(yī)大夫就是一座醫(yī)院, 帶著三個手指頭可以走遍天下,這是西醫(yī)永遠也做不到的。閑話少敘,書回正傳:學習脈診首先從實用脈診開始,從習以為常入門。實用脈診

22、分:大小,快慢,硬軟,浮沉,勻亂。 10 種,有人要問了,書上有幾十種, 你的才 10種, 有否搞錯?錯不了!這是脈學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點東西,寫出來供大家欣賞多了繁瑣,少了不夠,要明白看下去就知了。1、脈大小。主管察氣。脈大氣旺,脈小氣虛。 (看,多簡便呀! )2、脈快慢。主管察精,脈快精虛,脈慢精足。 (現(xiàn)在脈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軍人,運動員了。3、 脈硬軟。 主管察火, 脈硬火多, 脈軟火少。 (太簡便了吧?)4、 脈浮沉。 主管表里。 (亦可說陰陽) 脈浮表癥, 脈沉里癥。 (一目了然,簡單得不可思義呀! )5、脈勻亂。主管察安危。脈勻則生命及心臟平安,脈亂則生命及心臟危險。

23、(太直觀了! )例如:肝硬化的脈,是快、小、硬、沉, (兩關獨居中) 。套入脈理,則為精虧,氣虛,火多,里即病在內(nèi)臟,兩關微浮一些,為氣火位于肝胃, (我又把它戲為黃豆脈,一切癌癥艾滋病白血病均為黃豆脈),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聲,我一看脈就能說出你有什么病,好玩吧 ?比如感冒的脈:大,浮,硬,快,套入脈理,為氣旺,病表(表即軀體感冒屬表癥)火多,精虧,看到這樣的脈,你說你肚疼,那你在說謊,一摸你的脈,你體內(nèi)隱藏的病,便無處躲藏,現(xiàn)形畢露,好玩吧?只要你到了這種水平,心情就愉快了。當你學習實用脈診學好之后,你再繼續(xù)學習經(jīng)典,學習李時珍的 李頻湖脈訣,王叔和的 脈訣 ,大學教材 中醫(yī)診斷學 難經(jīng)等

24、,到那時你就是一個診脈高手,診病斷病如舉手之勞,爽吧!火證脈象: 浮而洪數(shù)為虛火; 沉而實大的為實火; 洪數(shù)見寸脈為心火;見右寸為肺火;見左關為肝火;見右關為脾火;見兩尺為腎經(jīng)命門之火;男子兩尺洪大必遺精,陰火盛也;脈弦細而數(shù),按之益堅者,為少火氣衰,而見肝腎真脈,水旺則其脈自平。惟虛癆見此,為冰雪陰凌之象,最為劇候,或反虛大數(shù)疾者,此食氣之火,耗真陰,為虛陽飛越之兆, 久病得此, 百無一生。 惟暴脫元氣者, 猶可峻補以斂固之,大抵火證之脈,但有虛火,按之必空,斷無實大之理。然火郁中焦,惡寒戰(zhàn)栗,亦有六脈匿小者,此火氣郁伏灰燼,不得發(fā)光舒焰,反見寒勝之化矣。熱結胃口,咳吐結痰,亦有寸口滑實者。

25、熱遺下焦,淋濁溺痛,多有尺內(nèi)洪者,皆胃中濕濁上逆下滲之候;與火無預。火盛之脈,靜取雖洪盛滑疾中按則軟闊不堅;重按則豁然中空。尋之脈見指旁,舉指澀澀然,如輕刀刮竹之狀,方是無形之火象。若中宮有物阻礙, 則關上屈曲而出。 膈上有痰凝滯, 則寸口屈曲而上, 總謂之鉤。如無阻礙,則無屈曲之象矣。若洪盛而中按重按益實,指下累累如尋貫珠薏苡子狀者,皆有形之濕熱,蘊積于經(jīng)脈之中,非火證也。以上舉要而言,根據(jù)歷代名家論火脈之形態(tài),指法之考究,虛實火濕之反映。熟讀深思,結合臨床,久而久之,自然心領神會一隅三反,則豈止火脈之一途也。編輯版 word初習中醫(yī)診法,常感脈象繁多錯雜,或粗分六部,臨證難得精辨,或 背誦

26、二十八類,臨證又恍惚其間,慨嘆脈經(jīng)言簡而仲景意賅,究其原 委,多不知平脈何如。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 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平脈者何?平和之脈象矣。所謂一呼一 吸脈來四至,不浮不沉,不遲不數(shù),重按有根,來去有神。然無以為 度。一曰類于滑脈,一曰類于緩脈,其實不妥。)平脈者何?平人之脈象矣。而平人之脈象皆有不同。無病之人,氣血調(diào)暢,心神內(nèi)守,必與四時相應。所謂春弦秋浮(毛) ,冬沉(石)夏洪。春風生發(fā),脈絡充盈,營衛(wèi)萌動,柔韌不足,故而略弦。夏暑熾熱,陽氣有余,涌動營氣,澎湃脈絡,故而略洪。秋日收斂,營氣入潛,陽托于外,脈絡毛躁,故而略浮。冬主收藏,營深衛(wèi)淺,精氣內(nèi)蘊,百脈充盛,故而略沉。此皆平脈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