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設計素描與陶瓷藝術創作_第1頁
試談設計素描與陶瓷藝術創作_第2頁
試談設計素描與陶瓷藝術創作_第3頁
試談設計素描與陶瓷藝術創作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談設計素描與陶瓷藝術創作程 云(景德鎮高等??茖W校)摘 要:陶瓷藝術設計者將設計素描的思維方式,引入陶瓷藝術創作,更新創作理念,培養敏銳的感受能力,富于理智的認識能力,創造意識和富于技能的適應能力.這既是要注意觀察客觀事物對陶瓷藝術設計的啟示作用,把握陶瓷藝術創作發展動態和時代審美特征,充分發揮想象力,熟練掌握陶瓷藝術的工藝,材質.利用工藝美,材質美,加強作品的形式美和藝術美.只有通過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就能提高陶瓷藝術設計者的創新水平.關鍵詞:設計素描,陶瓷藝術,創作設計素描與陶瓷藝術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式樣,把兩者聯系,比較,研討,這種創意思維 目的在于闡明設計素描的訓練,特別是構想能力的培

2、養,對陶瓷藝術創作有較強的適用性與指導作用.能啟發陶瓷藝術家的想象力和更新創作理念,拓寬設計思路,提高設計水平.設計素描的產生,是素描動態發展的必然結果,設計素描和繪畫性素描的內容不同,但又相互作用和聯系.設計素描是指作畫者以設計為目的,根據素描造型規律和設計藝術要求,所創造的單色形象的繪畫.設計素描的思維活動是形象思維加設計思維.不受客體的限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素描的過程中重視客體形態的暗示,并從中去發現新穎的設計.如,飛機的創造是受蜻蜓形態的啟發.設計素描的訓練,其實質是提高裝飾能力和設計能力,創新意識的訓練.陶瓷藝術設計者將設計素描的思維方式,引入陶瓷藝術創作,更新創作理念,培養敏

3、銳的感受能力,富于理智的認識能力,創造意識和富于技能的適應能力.這既是要注意觀察客觀事物對陶瓷藝術設計的啟示作用,把握陶瓷藝術創作發展動態和時代審美特征,充分發揮想象力,熟練掌握陶瓷藝術的工藝,材質.利用工藝美,材質美,加強作品的形式美和藝術美.只有通過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就能提高陶瓷藝術設計者的創新水平.陶瓷藝術包括傳統陶瓷和現代陶藝兩個方面.從原始彩陶到青花,粉,古彩和現代陶藝的相繼出現,這種推陳出新的動態發展,充分體現了陶瓷業的勞動者不斷創新的強烈意識,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是天人合一中國文化精神和華夏子孫審美歷程的反映.傳統陶瓷的藝術美,主要表現在實用性,繪畫性,技術性,材質美等方面.如

4、日用瓷和容器造型的陳設瓷都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在裝飾方面,常采用詩書畫印為一體的中國畫手法.技術操作嚴格分工,刻劃,青花,色釉,粉古彩,新彩,充分體現技術性和材質美.現代陶藝是藝術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為主要媒體,不考慮傳統的實用性實,只強調表現現代人的理想,個性,情感,意識和審美價值的作品形式.現代陶藝的基本特點,不重視客觀事物的描寫,而強調現代社會中人的內心世界的表現.常將暗示,隱喻,象征,聯想,意象手法視覺化,表現人的意識的流動和對這個世界的多種認識.通過對粘土的引導和交流所留下來豐富"手法"痕跡,增加了陶藝與人性本質的諸多親切感與廣泛性.注重運用當代科學技術成果

5、,來充分地展現人的觀念與材質的美感,追求新穎的視覺效果.重視在表現方法,表現形式方面的創意性,強調個性的張揚.以上對設計素描和陶瓷藝術的概念,特點進行了比較分析,雖然是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是在設計思維方面卻是一脈相承的.尤其是設計素描中構想能力的訓練方面,是陶瓷藝術家必備的素養,是陶瓷藝術創新的前提.下文我們將從構想能力等有關方面與陶瓷藝術創作結合起來進行探討:1,整體感與明暗值和陶藝創作用素描的眼光觀察自然,首要的就是整體和比較的觀察,統觀全局,抓大放小.素描表現時將黑白灰明暗對比合理,適度的組織起來,形成主次的層次關系,來表現物象的本質特征.這種整體感和明暗值的運用,對陶瓷藝術創作是非常重要

6、的.一件陶瓷藝術作品的設計,首先考慮的就是整體的統一性,完整性.局部服從整體,破壞整體的局部再好也是無意義的.整體是器型與裝飾各局部之間聯系,呼應,起承開合的關系.明暗值的運用,對整體效果起著關鍵作用.明暗值,指黑,白,灰對比的強弱關系.黑白對比強給人視覺沖擊力大,但易顯單調,缺乏層次,黑白對比大弱則無精神,缺乏力度.運用明暗值要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引人注目之處要對比強烈,需要沉穩的地方對比減弱,大面積地方對比減弱,小面積對比加強.表現歡快的情緒對比強烈,流露憂郁的情對比減弱.如圖(一)程云創作的童樂粉彩鑲器.作品中門是暗調子,群童是灰調,瓷釉為亮調,形成黑,白,灰鮮明對比,表現童子天真

7、活潑給人快樂之情,裝飾根據器型特點布局,使不同的面相呼應,統一,強化了作品的整體感.2,特寫造型與超寫實陶藝創作特寫造型是設計素描常用的手法,特寫造型是指作畫者按自己的主觀情意去夸張而精細地表現對象的外表形貌或其外表形貌的一方面與部分,其造型效果給人以異乎尋常的逼真感和心理反映的造型方法.造型的"外表形貌"要比原物大,如"放大鏡"下看物體一樣,造型的真實感,要比原物還要顯得更"真實"更清楚.具有夸張性,放大性,逼真性.超寫實陶藝的代表是美國的陶藝家瑪麗蓮菜文.她經常用陶瓷去極為真實的仿制,布料,皮衣,皮包,稱為"舊皮貨&qu

8、ot;系列.她的主要成型方法是泥板成型,在其中填入各種軟硬適度的化纖織品,使泥土的柔軟性更接近皮革效果,皮革上的拉鏈,金屬,扣環等則采用注漿,壓模等方式形成逼真的感覺.3,線條意象與陶藝創作線條是主觀對客觀物體高度概括的形式,是主客體的統一.它一方面源于人對形體的認識,另一方面又源于由此產生的理念和情緒.線條是視覺形式最基本的語言,具有表現物質實體結構和完成畫面意象的表達作用.線條組織產生了空間聯想,沒有被線穿過的空白處給人后退感,被線條穿過的區域則呈向前狀態,線條分量越重,它以及周圍的空間(區域)向前,線條的的運行方向又暗示著律動的變化與空間的承轉.如圖(二)程云的作品"生命之韻&

9、quot;陶藝碗的設計,主要是運用線條意象來表現.立體的泥條線和平面的繪畫線一實一虛對比,強化了空間的視覺變化,料色線條粗細,疏密,交錯穿插形成了有秩序的空間分割,增強了層次關系.跳動的筆觸和行云流水的線條,給人強烈的律動與節奏感,加強了藝術感染力,使人聯想到旺盛的生命之韻是生生不息的內涵.線條的感染力基于個人的筆觸的表現性,更基于個人情感,氣質以及他所應用的媒介類型,前者是通過后者得以體現,如圖(二)"生命之韻"陶藝碗.圖(五)"扭動的空間"鑲器作品的線條主要憑感性,在快速揮寫中一氣呵成.因此動感強烈,氣勢博大,散發出節律的美.圖(六)花鳥三角鑲器作者

10、創作時主要以理性的思考.線條畫的較慢而細膩,有一種寧靜與典雅之美.設計素描中線條意象訓練的方法,有意識引入陶藝創作,能使陶藝作品呈現多種審美形式和個人風格.4,平面意象與陶藝創作平面意象的訓練,是改變常態的視覺方式對自然物的觀測以視覺與心覺的統觀方式.即將視覺見到的物象用心覺腦的想象去臆測該物無法見到的諸面,從物象內部的景觀或擺脫物象的正常的比例,放大至超常的程度,來捕獲新穎的意象.將對象的某些成份從原有意義演變,形成獨具意義的新的圖形.這種通過"抽象"的視測,將原有的具象的意義抽去,而注入新的內涵.這些新的內涵可能與原形面目全非,也有可能較大程度保留原形的暗示.如我們觀察

11、天上云朵飄動和墻壁的屋漏痕跡,其中可暗示出許多具象的形態.日本陶藝家,鈴木治的作品牛,四方體暗示牛的厚實的軀體,三角形代表牛頭,主要以一個四方形和一個三角形構建而成.在特定光照下,表現牛頭低垂,負重奮蹄的形神.5,有機構成與陶瓷藝術創作自然物象的小結構單位,按一定的規律組合,這種生長模式代表物質生命的生存系統,有規律的組織形式稱有機性質.物象的生長模式決定物態世界的基本樣式.如荷花,牡丹,桃花形狀各異是由不同的生長模式決定的.物象的可視性和再造性,可以被人們的視覺把握,也可能被解體之后重構.在陶瓷藝術創作中一些受自然物象生長模式啟發的作品,如丹麥波笛爾瑪麗尼爾森的陶藝作品,有的就是按蜜蜂窩的結

12、構模式啟發而來的作品.再如,傳統陶瓷中仿生器型,葫蘆瓶,冬瓜瓶,南瓜壺,竹節瓶等,體現了陶藝模仿自然,人與自然的同一性.6,肌理的組織與陶藝創作肌理,是視覺的要素,是材料的物理表現,肌理的組織(材料)的運用能傳達設計者的情感,是設計家觀念引創的視覺形式.對肌理組織的研究,能培養對于形體與空間意象的反應,并在陶藝創作中拓寬對材料運用的能力,使作品產生新穎的視覺效果.如圖(三)程曲流教授的新彩瓷盤齊云山漁歌,采用樟腦油沖色流動的方法,形成縱向自然流動的肌理,表現高山的倒影.作品的肌理的運用,強化了形式的美感.與意境的表現,富有吸引力.7,錯視造型與陶藝創作錯視亦稱視幻覺.錯視形象,則是指一種非真實

13、性的或超現實的空間形態造型;是指人們的知覺判斷同所見形象之間存在著不同對應或相矛盾的視覺反映.錯視造型的形象常為復合形象.復合形象具有模棱兩可捉摸不定的因素與特點,稱曖昧的錯視造型.復合形象相互對立或相反因素的特點,為矛盾的錯視造型.如程云的作品圖(四)陶藝碗的裝飾畫面,用兩個女人的軀干,五個女人的人體,這種錯覺手法的運用,加強了作品的情趣.又如南非陶藝家桃莉絲謝茲所作的陶藝壺,就是運用了錯視的造型方法,猛看作品象是一把茶壺的形態,再看又像自行車,細看還有賽車的人,這幾個形態復合在一個造型中.這件作品,是曖昧錯視造型在陶藝中的典型運用,加強了作品的情趣.8,質感的轉換與陶藝創作物象的質感轉換,

14、是突破物體原有的質地概念,如把陶瓷的質感轉化成玻璃,金屬,木等質地.質感的轉換在陶藝創作中運用的好,能使作品別開生面耳目一新之感.我們經??梢钥吹教账嚰矣貌A?放在陶藝碗的坯胎里,經高溫燒成,玻璃與瓷釉融為一體,產生兩種質感,光感的對比,加強了視覺的吸引力.在陶藝展覽會上,還有陶藝家們用木頭,金屬,塑料等多種材料為附件與陶瓷混合產生了各種材質的對比轉換的視覺效果,使作品的形式更加多樣,新穎.9,形體的演變與陶藝創作將一個物象原有的造型特征,轉變為另一個物象的造型,這種演變,稱形體的演變.形體的演變,原有的與演變的形,要在外形上,或意義方面有聯系,這樣,在視覺上就會合理與諧調.如圖(四)程云所作

15、的陶藝碗采用意象人物裝飾,將女人的舌頭演變成蛇的形狀,這種演變,舌頭和蛇的形體有相似之處.搬弄是非的舌頭像蛇一樣惡毒,在意義上有聯系.人的眼睛變成了鳥的眼睛,嘴變成了鳥的嘴,頸部拉長,人頭變成了鳥頭,這些看上去是怪誕的,但在視覺和理念中又是和諧的.10,形體和空間的虛構與陶藝創作依據客觀物象的外在造型特征,以虛擬情節,形狀和環境等來改變客觀物象常態的構成表現方式.以虛擬的情節表現,就客觀物象的實際存在進行新的調整和重置,使物象脫離原有的形象概念,比例特征和空間秩序的常態,達到真切的質變,形變的演化,從而獲得新穎的視覺刺激.對物象三渡空間,質感,量感的如實描繪,不僅含有一般再現的意義,而且由于改

16、變了自然造物法的配置,因而,成為物象性質趨于異變的關鍵,形成"虛構"意象的真實而荒誕的雙重視覺性質.日本陶藝家,長屋登美子的作品,在陶壇的內空間,建造"古堡",廣場等這種真實與虛構的重合,改變了人們所知的客觀事物的恒常狀態,這種模仿真實的建筑和環境,放在陶壇的溶器內,構成了虛與實的矛盾組合,改變了人們所知的客觀事物的恒常狀態,這種虛構的空間獲得了新穎的視覺刺激,使人過目不忘.11,意象造型與陶藝創作"意象"是指人的主觀情意與外在物象的結合.它反映在一般藝術創作中,是指藝術家先將對生活的感受在頭腦中形成"意象"然后借

17、助于一定的物質手段"外化"(即表現)出藝術形象.這個藝術形象就是主觀情意與外在物象的結合,也是作者頭腦中"審美意象"的物態化表現,意象造型主要有三種形式.(1)變形性意象造型所謂變形性意象造型,是指作者有意打破作畫對象的原貌,(如結構,形態與明暗形態的關系),以適應主觀情意與意象造型的需要而變形的造型活動.這種造型即是指畫者在主觀情意的作用下創造的"新形"與作畫對象"原形"處于一種既區別又聯系或"似與不似"之間的關系.如圖(五)程云的陶藝"扭動的空間",裝飾即是采用了變形性意

18、象造型.作者將人物作大膽變形處理,打散,分解成若干元素進行重構,按器型的特點,以曲線為基調,表現運動,節奏和氣勢,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耐人尋味.(2)構成性意象造型構成性意象造型,是指畫者將作畫對象的造型因素經過取舍的"簡化"處理,從而轉換為一種抽象意味的新形象的造型活動.這種造型活動的特點,一是畫面具有平面感,其形象為幾何形態化.如圖(六)宋士群的作品,就是采用構成性意象造型來進行陶藝設計的,他將花朵概括成圓形,鳥的不規則三角形,花葉成不規則的四方形與多邊形,這些不同的幾何塊面按黑,白,灰明暗的恰當組織形成了有序有意味的裝飾形式,給人以美的視覺效果.(3)抽象性意象造型抽象性意象造型,是指作畫者因主觀情意的需要,其筆下的形象不反映任何具體的客觀物象形態的造型活動.這種造型的作畫方法即對客觀物象加以提煉,簡化,且重新組織構成.這種造型的特點,即反映為一種純粹的抽象形態或形式.如圖(七)程云的陶藝靜動協奏曲,器型和裝飾都以抽象性意象造型設計,作品沒有具體客觀物象的形態,全以點,線,面,黑,白,灰的層次組合,以不規則幾何來重復器型的形態,按疏密,動靜的需要分布,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