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件表面發藍發黑處理_第1頁
鋼件表面發藍發黑處理_第2頁
鋼件表面發藍發黑處理_第3頁
鋼件表面發藍發黑處理_第4頁
鋼件表面發藍發黑處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節 鋼件表面發藍(發黑)處理1.發藍(發黑)原理為了提高鋼件的防銹能力,用強的氧化劑將鋼件表面氧化成致密、光滑的四氧化三鐵。這種四氧化三鐵薄層能有效地保護鋼件內部 不受氧化。在高溫下(約550C)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鐵呈天藍色,故 稱發藍處理。在低溫下(約 3 50 C)形成的四氧化三鐵呈暗黑色, 故稱發黑處理。在兵器制造中,常用的是發藍處理;在工業生產中, 常用的是發黑處理。能否把鋼鐵表面氧化致密、光滑的四氧化三鐵,關鍵是選擇好強 的氧化劑。強氧化劑是由氫氧化鈉、亞硝酸鈉、磷酸三鈉組成。發藍 時用它們的熔融液去處理鋼件;發黑時用它們的水溶液去處理鋼件。 常用的發黑溶液成分見表10-7。表10

2、-7 常用的氧化(發黑)溶液成分原料名稱氫氧化鈉NaOH亞硝酸鈉NaNO磷酸三鈉Na3PO水HO質量組成()3310255此溶液的密度是1.4g/cm3,沸點是130C。在此溶液的作用下,鐵的氧化過程是這樣的:Fe NaFeO NaFe。 FeO具體的化學反應是:3Fe+NaNO2+5NaOH=3NaeO+NH+HO6Na2FeO+NaN2+5HO=3NaFeO+NH+7NaOHNa2FeO+NaFeQ+2HO=FeQ ; +4NaOH生產實踐經驗證明,要獲得光亮、致密的四氧化三鐵膜層,氧化 溶液中亞硝酸鈉與氫氧化鈉的比例,要保持在 1: 33.5之間。 2.發藍(發黑)操作發藍(發黑)的操作

3、流程:工件裝夾一去油一清洗一酸洗一清洗一氧化-清洗-皂化一熱 水煮洗一檢查。(1)工件裝夾 要根據工件的形狀、大小,設計專門的夾具或 吊具。目的是使工件之間留有足夠的間隙,工件間不能相互接觸,要 使每個工件都能完全浸入氧化液中被氧化。(2)去油 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經過機加工后(發藍、 發黑是最后一道工序),工件表面難免不留下油污,用防銹油作工序 間防銹的更是這樣。任何油污,都會嚴重影響四氧化三鐵的生成,所 以必須在發藍、發黑之前除去。常用的除油溶液配方,見表 10-8表10-8 常用的除油溶液配方原料名稱碳酸鈉NaCO氫氧化鈉NaOH磷酸三鈉NaPO水玻璃NaSQ水HO質量組成()73

4、3285將除油溶液加熱至8090C,然后將工件浸入,浸入時間為30min 左右,若油污較多,還得延長除油時間,以除油徹底為準。(3)酸洗 酸洗的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的銹跡。因為銹跡、銹 斑會阻礙生成致密的四氧化三鐵層。即使工件無銹跡,也應進行酸洗, 因為它使油污進一步去除干凈,而且酸洗會提高工件表面分子的活化 能,有利于下一工序的氧化,能生成較厚的四氧化三鐵層。酸洗溶液一般是1015%濃度的硫酸溶液,溫度是 7080C,將 工件浸入硫酸溶液中,浸入時間為30min左右,銹蝕較輕的鋼件可浸 20min,銹蝕嚴重者,則需要浸 40min以上。(4)氧化 氧化是發藍、發黑的主要工序。四氧化三鐵膜層是

5、否致密、是否光滑、是否有足夠的厚度,取決于氧化階段。發藍的工藝溫度是550C o發黑的工藝溫度是130145 Co浸入 時間是5080min。含碳量高的高碳鋼,氧化速度較快,浸入時間可 短些。含碳量低的低碳鋼,氧化速度慢,浸入時間需要長些。合金鋼 特別是高合金鋼,工件表面有一定的殘余奧氏體,對堿溶液有較強的 抗抵作用,不易生成Fe3O,因而浸入時間需更長一些。表10-9列出 了有關鋼種氧化(發黑)時溶液的溫度及浸入時間。表10-9 不同鋼件氧化溫度與時間鋼種入梢溫度(C)出梢溫度(C)處理時間(min)局碳鋼120125125 13040低、中碳鋼12513013013550銘硅鋼125130

6、130 14060高合金鋼130135135 14570高速鋼135140140 15080梢液的正常顏色是白色。如果梢液呈紅色或棕色,表示亞硝鈉濃 度過大,應及時調整梢液的成分。如果溶液呈綠色,則表示鐵離子濃 度過大,應及時更新溶液。(5)皂化 所謂皂化,是用肥皂水溶液在一定溫度下浸泡工件。目的是形成一層硬脂酸鐵薄膜,以提高工件的抗腐蝕能力。常用的皂化液濃度是3050g (肥皂)/L。把皂化液加熱至80100C,將氧化后的工件放入皂化液浸泡10min 左右。( 6)檢查氧化完畢后,要對工件進行檢查,看 FeO膜層是否合格。檢查 的方法是:任意抽取三件工件,輅于濃度為 2%的硫酸銅溶液中浸泡

7、20s,不退黑色者為合格。三件工件中有一件以上不合格,則整梢工 件視為不合格,需再氧化一次,以加深四氧化三鐵的厚度。3可能出現的缺陷及解決措施鋼件發黑工藝,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如下一些缺陷。( 1)氧化膜疏松氧化膜應很致密,與基本結合很牢固。如果生成的氧化膜疏松,容易擦掉,這是不正常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新配制的氧化溶液缺少鐵離子引起的。解決辦法,是加入一些舊的氧化溶液,或者加入一些干凈的鋼屑,煮沸30min,以增加氧化溶液的鐵離子濃度,這現象就會消除。( 2) 工件表面呈紅褐色銹斑氧化膜應呈深黑色,光亮且平滑。如果工件表面出現紅褐色斑點或連成一片,這主要是由于氧化溶液中氫氧化鈉

8、過濃、生成氧化鐵過多所致。解決辦法是調整溶液成分,補充加入一些亞硝酸鈉和水,以降低 NaO郵度。( 3)工件表面呈淡灰色工件表面失去烏黑光澤,呈淡灰色,這是由于氧化溶液中氫氧化鈉濃度過低引起的。解決辦法,補充加入適量的氫氫化鈉。(4)不生成氧化膜 經處理4050min后,工件表面仍不上色,這主要是由于溶液溫度過低,亞硝酸鈉濃度不足引起的。解決辦法是提高溶液溫度,適當增加亞硝酸鈉量。( 5)氧化膜表面發花工件在黑色基體上出現零星的白點,有時白點還較密集,這種現象工人稱之為“發花”。發花原因主要是氧化時間不夠引起的。解決辦法,是延長氧化時間(即浸泡時間),還可以補充加入少量氫氧化鈉。( 6)工件表

9、面呈綠色如果工件表面的氧化膜不是烏黑色,而是綠色,這是工件過氧化的結果,是由于氧化溶液溫度過高、亞硝酸鈉濃度過高引起的。解決辦法是加入適量冷水( 注意: 加水時必須穿戴好老保護具,緩緩加入,以免槽液飛濺,造成灼傷事故)和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以降低溶液溫度及亞硝酸鈉的濃度。4氧化溶液成分的測定從以上氧化膜缺陷分析中可知,當氧化溶液成分出現波動時,就會造成氧化膜的缺陷,至使發黑操作失敗。氧化溶液成分,主要指氫氧化鈉濃度和亞硝酸鈉濃度。在發黑過程中,水分不斷被蒸發,亞硝酸鈉和氫氧化鈉又非等比消耗,所以, 此消彼長,濃度變化是必然的。操作時間越長,變化就越大。為了不使氧化溶液的成分出現大的波動,應該每隔

10、23h,就取樣測定它們的濃度,以便及時計算并補充添加有關原料。下面介紹氫氧化鈉、亞硝酸鈉濃度的測定方法。(1)氫氧化鈉濃度的測定吸取氧化溶液10ml,輅于量瓶中,加蒸儲水至500ml,搖勻,這便是稀釋液。吸取稀釋液5ml輅于錐瓶中,加蒸儲水100ml,力口酚醐12滴, 溶液變為紅色。用0.1N的鹽酸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滴至紅色消失, 記下鹽酸消耗量Vi (ml)。再加甲基橙2滴,溶液變為黃色。繼續用0.1N的鹽酸進行滴定, 滴至黃色轉變為紅色為止,記下鹽酸的消耗量 V2 (ml)。按下式計算 氫氧化鈉的濃度(g/l ):V -V20.1 0.04NaOH =2 1000(g/l)10 500或按

11、下式計算氫氧化鈉的百分濃度:一V1 -V20.1 0.04 1000(%)510 - 50014NaOH = 12(2)亞硝酸鈉濃度的測定吸取氧化溶液10ml,輅于量瓶中,加蒸儲水至500ml刻度處,搖勻,這便是稀釋的氧化溶液。吸取0.1N的標準高鎰酸鉀溶液10ml,輅于錐形瓶中,加蒸儲水 100ml,硫酸10ml,加熱至50c左右。這時溶液呈紅色。用稀釋的氧 化溶液進行滴定,至紅色消失為止,記下稀釋氧化溶液的消耗量V(ml)。按下式計算亞硝酸鈉的濃度(g/l ):NaNO20.1 10 0.0345 1000V 10 (g/l )500或按下式計算亞硝酸鈉的百分濃度:NaNO20.1 10

12、0.0345 1000K V10 14(%)500式中V一滴定時用去的稀釋氧化液的ml數;14 10ml氧化溶液的質量5.除油溶液成分的測定除油與氧化有著密切關系,除油不徹底,很難獲得高質量的四氧 化三鐵層膜。所以,除油溶液也要經常測定其成分,以便及時補充天 加有關原料,以保證除油效果。(1)氫氧化鈉的測定 吸取除油溶液5ml輅于錐形瓶中,加蒸 儲水100ml,搖均勻。加酚醐指示劑23滴,用0.1N的鹽酸標準溶 液進行滴定,滴至紅色消失為終點,記錄鹽酸消耗量 Vi (ml)。在此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劑 2滴,溶液變為黃色。用0.1N鹽 酸標準溶液進行滴定,至黃色變為粉紅色為終點,記錄鹽酸消耗量

13、V2 (ml)(不包括Vi量)。在兩次滴定后,將溶液煮沸510min,待冷到常溫后,加酚醐指 示劑23滴,用0.1N氫氧化鈉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滴至玫瑰紅色為 終點,記錄氫氧化鈉消耗量 V3 (ml)。按下式計算氫氧化鈉的濃度(g/l ):NaOH1000 (g/l )-2) Na 0.040 5或按下式計算氫氧化鈉的百分濃度:NaOH(V -V2) Na 0.040510001100100 (%)式中V1一第一次滴定時用去的鹽酸 ml數;V2第二次滴定日t用去的鹽酸 ml數;N一滴定用鹽酸的標準當量濃度,在這里是 0.1 ;0.040一是 NaOH子里與 1000 的比值(40+1000=0.

14、040);5一吸取的除油液ml數;10001L的ml數;11001L除油溶液的質量(2)碳酸鈉的測定 按下式計算碳酸鈉的濃度(g/l ):Na2co3(V2 NA -V3 NB) 0.106X1000 (g/l)或按下式計算碳酸鈉的濃度Na2co3(V2 NA -V3 NB) 0.106510001100M100 (%)式中3一第二次滴定時用去的鹽酸 ml數;N一滴定用鹽酸的標準當量濃度,在這里是 0.1 ;V3第三次滴定用的氫氧化鈉的ml數;N滴定用的氫氧化鈉的標準當量濃度,這里是0.1 ;0.106 一是碳酸鈉分子量與 1000的比值(106/1000=0.106 )(3)磷酸三鈉的測定按

15、下式計算磷酸三鈉的濃度(g/l ):Na3PO4 .12H2。= (V3 - Nb M0.380)黑 1000 (g/l )5或按下式計算磷酸三鈉的百分濃度:Na3PO4 *12H2O =(V3 Nb 0.380)510001100M100 (%)1000 的式中0.380 一是磷酸三鈉及十二個結晶水的分子量與比值( 380/1000=0.380 )。(4)水玻璃(硅酸鈉)的測定 吸取除油溶液20ml輅于燒懷中,加1%濃度的鹽酸20ml,搖勻后,加熱蒸發至干,待冷卻后,再加1% 濃度的鹽酸10ml,加蒸儲水100ml,加熱使鹽類溶解,用濾紙過濾,并用1%鹽酸洗滌燒懷和沉淀物78次,將沉淀和濾紙移于已知重量的瓷塔鍋中,在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