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三氟苯嘧啶等7種藥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初報_第1頁
20%三氟苯嘧啶等7種藥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初報_第2頁
20%三氟苯嘧啶等7種藥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初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三氟苯嘧啶等7種藥劑防治水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初報摘  要:近年來,水稻稻飛虱在上海市崇明地區大發生頻率明顯增高,稻飛虱作為水稻生產上爆發性害蟲之一,大發生年份如果防治不力,會導致水稻嚴重減產。于2021年進行了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劑、19%氯蟲·三氟苯懸浮劑、11%阿維三氟苯等7種藥劑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期、平安性等試驗,以期為大面積防治水稻稻飛虱提供參考依據。關鍵詞:水稻;稻飛虱;20%三氟苯嘧啶;藥劑;田間防效文章編號:1005-2690202109-0020-02    中國圖書分類號:S435

2、.112.3    文獻標志碼:B稻飛虱是水稻生產上的主要害蟲之一,崇明地區影響水稻生產的主要有灰飛虱、白背飛虱和褐飛虱3種。近年來,上海市崇明區水稻生產上稻飛虱為害大、發生面積廣,嚴重影響了水稻的正常生長,威脅糧食的豐產豐收。生產部門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已形成了綜合防治技術,其中,藥劑防治仍是綜合防治的關鍵1-2。目前,稻飛虱對三代煙堿類殺蟲劑已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在藥劑選擇上存在一定局限性。為了更好地控制稻飛虱的發生和危害,掌握不同藥劑的防治效果,尋找較適應綠色防控、農藥減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農業可持續開展新要求的藥劑,于2021年進行了相關試

3、驗。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田概況供試水稻品種為揚粳805蘇審稻202107,栽培方式為機直播。試驗地選擇在地勢平坦、土壤性質良好、肥力均勻一致、水稻長勢較好的躍進23大隊18號北田塊進行,試驗前后采用常規農事操作。1.2  供試藥劑19%氯蟲·三氟苯懸浮劑諾普信,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20%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劑沙圖,瑞士先正達植物保護,11%阿維三氟苯懸浮劑瑞德豐先銳,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20%呋蟲胺懸浮劑拓護,江蘇華農生物化學,6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愛谷,江蘇豐山集團股份,25%吡蚜酮懸浮劑植保佳稻優,江蘇劍牌農化

4、股份,350g/L吡蟲啉懸浮劑東寶農化股份。1.3  試驗設計試驗共設8個處理每667m2用量:處理A為19%氯蟲·三氟苯懸浮劑10mL;處理B為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劑8g;處理C為11%阿維三氟苯懸浮劑20mL;處理D為20%呋蟲胺懸浮劑35mL;處理E為6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8g;處理F為25%吡蚜酮懸浮劑25mL;處理G為350g/L吡蟲啉懸浮劑6mL;處理H為清水CK。各處理隨機排列,重復3次,每個小區面積不小于667m2。1.3.1  試驗方法由于2021年特殊的氣候原因,導致水稻稻飛虱大爆發。本試驗用藥時間為9月10日上午,天

5、氣多云,微風,適宜施藥,此時田間3種稻飛虱均有,以白背飛虱為主、褐飛虱為輔、灰飛虱零星發生。田間蟲齡以假設蟲為主,使用東方紅18型噴霧施藥,用水量不少于50kg/667m2。1.3.2  調查方法1.3.2.1  藥效調查藥效調查共6次,施藥前9月9日調查稻飛虱的根底數量,用藥后3d9月13日、7d9月17日、15d9月15日、21d9月21日、32d10月2日各調查1次田間蟲量并統計殘留活蟲量,與對照區比較,計算防效。具體公式為:防效%=對照區蟲量-處理區蟲量/對照區蟲量×100%。1.3.2.2  具體調查具體調查采用盆

6、拍法,每個小區隨機調查5點去除小區邊緣,防止邊際效應,提高試驗準確性。調查時間固定在8:0010:00AM,每次調查固定調查人員減少調查誤差,調查時把搪瓷盤放在水稻下部,用力向搪瓷盤方向拍打3下,使稻飛虱掉入搪瓷盤中,統計活蟲數量13齡低齡假設蟲;45齡高齡假設蟲;成蟲數量。1.3.2.3  藥害調查藥害調查每天都要進行,調查記錄各小區水稻植株是否有因施藥引起的葉枯、植株矮化、葉片畸形等藥害病癥。2  結果與分析各處理藥后不同天數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詳見表1。2.1  平安性每天觀察試驗區域水稻長勢,用藥后7個處理小區水稻長勢都很正常,

7、沒有出現葉枯、植株矮化、葉片畸形等現象,沒有產生藥害或其他不良的影響,說明采用的7種藥劑在本試驗的用量條件下對水稻生長平安。2.2  防治效果施藥前蟲口基數范圍31.9萬40.5萬頭/667m2,平均36.825萬頭/667m2。蟲齡比為低齡假設蟲13齡假設蟲48.0%,高齡假設蟲45齡假設蟲32.8%,成蟲19.1%。藥后3d調查顯示,各處理防效差異顯著,詳情見表1。由表1可知,60%烯啶蟲胺的速效性較好,防效到達84.0%;處理20%呋蟲胺的效果較差,防效僅為34.0%;其他5個處理速效性一般,防效為41.6%72.4%。藥后7d調查顯示,處理A、處理B、處理C的防效上

8、升,均到達75%以上;處理D和處理G的防效低于50%以下;處理E和處理F的防效在70%以上。藥后15d調查顯示,處理A、處理B、處理C、處理F的防效繼續上升,到達80%以上;處理G的防效直線下降,藥后15d的防效僅為22.2%。藥后21d、藥后32d調查結果顯示,處理A、處理B、處理C的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處理D和處理G的蟲量快速上升。施藥前蟲齡比例為低齡假設蟲48%,高齡假設蟲32.8%,成蟲19.1%。藥后3d,處理E和處理G低齡假設蟲占比低于20%,處理E高齡假設蟲占比15.3%,說明60%烯啶蟲胺對低齡、高齡假設蟲速效性好。藥后7d調查,處理A、處理B、處理C、處理E、處理F的低齡

9、、高齡假設蟲占比均在50%以下,說明藥效明顯;藥后15d,處理A、處理B、處理C、處理F低齡假設蟲占比均在25%以下,高齡假設蟲占比均在35%以下,說明這4種藥劑仍在保護期內。藥后2132d調查顯示,處理A、處理B、處理C、處理F低齡假設蟲占比均在28%以下,高齡假設蟲占比均在40%以下,說明這4種藥劑持效期長。3  小結試驗結果說明,以19%氯蟲·三氟苯、11%阿維三氟苯、20%三氟苯嘧啶、60%烯啶蟲胺、25%吡蚜酮對水稻稻飛虱的防治效果較好,60%烯啶蟲胺的速效性最為突出,19%氯蟲·三氟苯、11%阿維三氟苯、20%三氟苯嘧啶的持效性可長達30d,20%呋蟲胺和吡蟲啉兩個藥劑的速效性、持效性均不理想。4  討論在實際運用中,考慮到農藥本錢、農藥減量、生態效益和防效多種因素,推薦使用60%烯啶蟲胺、25%吡蚜酮并交替使用;從兼治和延緩抗藥性的角度考慮,水稻穗期或3種飛虱大發生年份使用19%氯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