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宜昌市夷陵區2012年造林補貼試點項目作業設計說明書1項目提要1.1項目名稱:宜昌市夷陵區2012年度造林補貼試點項目1.2主管單位:宜昌市夷陵區林業局1.3項目法人:曾慶泉1.4項目范圍:本項目建設范圍為夷陵區境內,涉及12個鄉鎮(街辦)1個國有林場的43個村,造林業主78個,造林小班476個。1.5建設規模:全區造林補貼試點人工造林總面積14709.1畝。1.6建設期限:人工造林從2012年11月下旬至2013年3月底,撫育管護3年,即2012-2014年。1.7種苗用量:項目建設共需苗木281.6萬株,其中:喬木林楊樹7.5萬株、杉木7.3萬株、銀杏2.3萬株、云杉及落葉松等6.0萬株,
2、木本糧油林核桃苗14.7萬株、茶葉苗213.5萬株、油茶苗9.6萬株、木姜子6.5萬株、水果經濟林柑桔9.5萬株、桃子等4.6萬株。1.8用工量預算:項目建設總用工量83217個,其中:林地清理用工13630個、整地用工29419個、造林用工14110個、撫育用工26058個。1.9投資預算:總投資為674.14萬元,其中:種苗244.06萬元,整地215.24萬元,栽植70.55萬元,撫育130.29萬元,宣傳、設計、監理、竣工驗收等間接費用14.00萬元。1.10資金籌措:項目建設總投資674.14萬元,其中:中央財政造林補貼280.00萬元,造林業主自籌394.14萬元。2 項目區基本情
3、況2.1自然地理概況2.1.1地理位置夷陵區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位于東徑110°5158111°3930,北緯30°323331°2830。東接遠安、當陽、枝江,西鄰秭歸、興山,南臨點軍區、宜都、長陽,北接保康。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和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2.1.2地形地貌夷陵區屬大巴山余脈,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升高,高度相差懸殊。西北部天柱山最高海拔2005.5米,東南龍泉鎮魏家畈村最低海拔51.6米,相對高差1953.9米,形成了山地、丘陵、河谷等多種地貌。區境南北長103公里,東西寬約77公里,土地總面積為335901公頃。中低山構成地貌的
4、主體,山地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體形成了“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土地利用格局。2.1.3氣候條件夷陵區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適宜、雨量充沛。但是由于海拔高差懸殊,氣候垂直差異大,從南到北兼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特點。全區平均年降水量在9971370毫米之間。降雨季節和降雨量極不均勻,59月雨量集中,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占全區降雨量的74%;1012月的降雨量占14%,14月降雨量僅占12%。年平均氣溫16.6,10的積溫5408,無霜期278天,極端最高溫41.4,最低溫度-12,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69.2小時。2.1.4土壤條件項目區土壤肥沃,
5、有機質含量豐富,ph值呈微酸至中性。土壤因受地質、氣候、生物和人為活動的影響,差異比較明顯,土壤種類繁多,全區共有7個土類,19個亞類,69個土屬,167土種。2.2森林資源現狀2.2.1各類土地面積根據2010年全區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全區土地總面積為335901公頃。其中林地面積為268341公頃,占全區總面積的79.9%;非林地面積為67560公頃,占總面積20.1%。林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為194230公頃,占72.4%;灌木林地面積為59915公頃(含國特灌),占22.3%;疏林地面積為11872公頃,占4.4%;未成林造林地面積為333公頃,占0.1%;其它林地面積1991頃,占
6、0.8%。2.2.2森林蓄積量全區活立木總蓄積量為9124441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為9021353立方米,占98.9%。在森林蓄積中,幼齡林蓄積4610619立方米,占51.1%;中齡林蓄積4156904立方米,占46.1%;近熟林蓄積188070立方米,占2.1%;成過熟林蓄積65760立方米,占0.7%。森林蓄積按林種分,用材林蓄積438088立方米,占4.9%;防護林蓄積8557906立方米,占94.9%;薪炭林、特用林蓄積23424立方米,占0.2%。2.2.3覆蓋率、綠化率全區森林覆蓋率為68.73%,林木綠化率為75.93%。2.3社會經濟狀況夷陵區轄11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
7、1個國有林場,182個村民委員會, 6個居委會,1230個村民小組。共有18.4萬戶,其中鄉村戶數14.1萬戶。總人口51.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1.5萬人,占總人口的80.3%;農村勞動力24.67萬個,剩余勞動力約11.93萬個;城鎮人口10.2萬人,占總人口的19.7%。2010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182.2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0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1.8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3.35億元。全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4萬公頃,糧食總產量22.3萬噸,油料產量2.5萬噸,蔬菜產量41.7萬噸,柑桔產量44.6萬噸,茶葉1.01萬噸。2010年全區完成財
8、政收入8.15億元,比上年增加2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185元。3 設計原則及依據3.1設計原則誰造補誰原則:造林主體的人工造林和更新,經驗收合格后均可享受補貼。群眾自愿原則:充分尊重林農等造林主體意愿,對自愿申請并按規定程序和相關標準要求完成造林任務的主體,造林驗收合格可以兌現中央財政造林補貼;公開操作原則:對中央財政造林補貼試點政策、試點單位、補貼對象、補貼標準、造林任務等信息公示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突出產業發展原則:結合我區實際,適度與相關項目配套、捆綁,采取林茶間作、林糧間作等模式推動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根據荒山荒地立地條件選擇防
9、護效能高、以減少水土流失等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造林樹種;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開發利用油茶等木本油料林及木本生物質能源對于促進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緩解糧油、能源危機,保護生態環境具有深遠的意義。3.2設計依據財政部 國家林業局關于開展2012年造林補貼試點工作的意見(財農201259號)中央財政造林補貼試點檢查驗收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林造發20129號)。湖北省2012年造林補貼試點項目實施方案;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gb6000-1999);林木種子質量分級(gb7908-1999);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gb/t18337-2001);造林技術規程(gb/t15776-2006)
10、;造林作業設計規程(ly/t1607-2003);名特優經濟林基地建設技術規程(ly/t1557-2000);夷陵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2011年);夷陵區森林資源調查報告(2010年);夷陵區物資現行市場價格指標。4 業主確認情況4.1業主確認程序省林業廳造林補貼試點計劃下達后夷陵區林業局嚴格按照項目造林的要求和程序組織申報和確認工作。一是制定了夷陵區2012年度造林補貼試點項目實施方案,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二是及時召開項目啟動會和培訓會,進行宣傳和指導。2012年12月下旬,區政府組織林業、財政部門及各鄉鎮分管林業的領導及林業技術人員召開項目會議,部署項目業主確認方法及技術培訓。通
11、過在區林業網、各鄉鎮政務網公布了項目申報公告,對工程建設質量要求、業主應具備的條件、提交的材料、申報時效等政策要求向社會進行了廣泛宣傳。區林業局還專門設計制定了造林補貼試點項目申報須知和造林補貼試點項目計劃申請審批表,下發到各鎮(辦)組織業主開展申報工作;三是進行摸底申報。經組織申報,全區共有78個業主申報實施造林補貼試點項目面積14709.1畝;四是林業部門多次進行業主審查、對業主申報林地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對業主的資格及經濟實力進行了調查了解;五是業主公示。在夷陵區林業局和各鎮(辦)林業工作站公告公示專欄進行了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期間,沒有收到對確定業主的任何情況反映;七是簽訂合同。林業
12、局委托各林業工作站與核準的 個造林業主簽定了夷陵區2012年造林補貼試點項目營造林合同,各造林業主按合同要求組織實施。4.2業主確認情況通過夷陵區造林補貼試點領導小組審查,確定79個造林業主來實施我區2012年度造林補貼試點項目。其中林農63個、林農合作組織12個、國有林業職工4個。分項目業主情況詳見附表七。5 項目建設地點、規模、內容及布局5.1建設地點項目建設地點在夷陵區全區1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及樟村坪林場:包括樟村坪鎮丁家河村、董家河村、羊角山村、秦家坪村、三堡埡村、霧渡河鎮觀音堂村、馬臥泥村、交戰埡村、三隅口村、下堡坪鄉九山村、鄧村鄉古城坪村、袁家坪村、太平溪鎮長嶺村、樂天溪鎮路溪坪村
13、、沙坪村、蓮沱村、孫家河村、三斗坪鎮高家村、東岳廟村、石板村、頭頂石村、分鄉鎮百里荒村、界嶺村、黃花鎮牛坪村、小溪塔街辦下坪村、新合村、姜家廟村、官莊村、倉屋榜村、廖家林村、柏木坪村、龍泉鎮羅家畈村、龍泉村、雙泉村、鴉鵲嶺鎮東西泉村、龍潭村、新場村、長壽村。5.2規模、內容與布局建設總規模14709.1畝,其中木本糧油林8693.8畝,喬木林3101.1畝,灌木林480畝,水果經濟林2434.2畝。全區造林補貼項目木本糧油及喬木樹種包括核桃4449.8畝、板栗6.0畝、油茶2280畝、木姜子1958畝、楊樹1344.1畝、杉木662畝、銀杏555畝、云杉287畝、落葉松、榿木等253畝;水果經
14、濟林包括柑桔1703畝、獼猴桃200畝、桃畝及其它水果531.2畝;灌木林包括茶葉480畝。全部采取植苗造林。從區域布局上:樟村坪鎮1610畝、霧渡河鎮1620畝、下堡坪鄉1000畝、鄧村鄉1280畝、太平溪鎮1000畝、樂天溪鎮1420畝、三斗坪鎮1080畝、分鄉鎮1575畝、黃花鎮700畝、小溪塔街辦2250畝、龍泉鎮475畝、鴉鵲嶺鎮149.1畝、樟村坪林場550畝。從造林主體上林農造林10534.3畝、林業合作組織造林3624.8畝、林場職工承包造林550畝。6營造林技術設計6.1立地類型劃分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坡度坡位、母巖類型、土壤厚度、植被類型等立地條件,全區編制了24個立地類型
15、。造林補貼試點項目涉及到5個立地類型,即類型1、2、3、5、9、15、16、19、21、23:類型1-微酸性緩斜坡薄土層、類型2-微酸性陡急坡薄土層、類型3-微酸性緩斜坡中土層、類型5-低海拔微酸性緩斜坡厚土層、類型9-低海拔中性緩斜坡中土層、類型15-中海拔微酸性緩斜坡中厚土層、類型16-微酸性陡急坡中厚土層、類型19-中性微堿性緩斜坡中土層、類型21-微酸性緩斜坡中土層、類型23-高海拔微酸性緩斜坡厚土層。詳見夷陵區造林補貼試點項目立地類型表。6.2營造林模型劃分根據立地條件,造林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低產林改造技術要求,全區造林補貼試點項目編制了10個營造林模型,其中:4個喬木林模型、3個木
16、本油料經濟林模型、2個水果經濟林模型、1個灌木林模型。本年度涉及到10個模型,其中,4個喬木林模型分別為:模型1,林種用材林、樹種杉木、替代樹種云杉、落葉松、馬褂木、榿木;模型2,林種用材林、樹種楊樹;模型3,林種防護林、樹種刺槐、替代樹種柏木;模型4,林種防護林、樹種銀杏。3個木本油料經濟林模型分別為:模型5,林種經濟林、樹種核桃、替代樹種板栗;模型6,林種經濟林、樹種油茶;模型8,林種經濟林、樹種木姜子、替代樹種花椒。2個水果經濟林模型分別為模型7,林種經濟林、樹種柑桔,替代樹種楊梅、冬棗、桃子;模型10,林種經濟林、樹種獼猴桃,替代樹種葡萄、藍莓。1個灌木林模型模型9,林種經濟林、樹種茶
17、樹。詳見夷陵區造林補貼試點項目造林模型表。6.3人工造林技術措施6.3.1選擇造林地造林補貼試點地塊遵循發展高效經濟林、速生豐產林樹種的原則,在此基礎上與全省木本油料林建設緊密結合。本年度人工造林選擇符合條件的宜林荒山、荒地及其它宜林地,結合我區木本油料產業建設,適度在非基本農田的農業用地及茶園中以林糧間作、林茶間作模式造林。6.3.2樹種確認根據立地條件、造林樹種生物學特性及遵循適地適樹和尊重造林業主自愿的原則,造林樹種選擇核桃等19個樹種。6.3.3林地清理宜林荒山、荒地的整地前清理采用人工割除雜草、荊棘、灌木等,清理方式為全面清理,嚴禁放火煉山。6.3.4整地設計整地是造林的重要環節。通
18、過翻松土壤,加深松土層厚度,改良林地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氣狀況;改善微生物活動條件,提高土壤肥力,為林木根系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山地栽培條件下,整地應與水土保持相結合,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應盡量進行水平梯帶整地。整地工作在造林前三、四個月進行,這樣有利于土壤充分風化。一般是秋季整地,冬季造林或冬季整地,春季造林。營造杉木、楊樹、刺槐、銀杏、核桃、油茶、柑桔、木姜子等樹種整地方式均采取挖穴方式,挖穴規格為0.4×0.4×0.4米、0.6×0.6×0.6米、0.8×0.8×0.6米、0.6×0.6×
19、;0.4米;營造茶樹、獼猴桃、葡萄整地方式均采取抽槽方式,抽槽規格為0.8×0.6米。6.3.5造林密度本年度造林補貼試點項目設計杉木、刺槐及其替代樹種株行距為2×3米,造林密度111株/畝;楊樹和柑桔及其替代樹種株行距為3×4米,造林密度56株/畝;銀杏和油茶及其替代樹種株行距為4×4米,造林密度42株/畝;核桃和木姜子及其替代樹種株行距為4×5米,造林密度33株/畝;獼猴桃株行距為3×3米,造林密度74株/畝;茶樹株行距為0.5×0.2×1.5米,造林密度4447株/畝。以上造林密度均大于國家相關規定的各樹種最
20、低初植密度。6.3.6造林方法全部采用植苗造林,造林季節在2012年冬至2013年春,造林時間選擇雨后陰天作業,最好是當天起苗,當天栽完,栽不完的苗木應進行假植,次日再栽。栽植時先回填部分細表土。植苗造林應做到苗正、根舒、分層復土,先復表土,埋根后填心土,分層壓實,澆足定根水,確保苗木成活和正常成長。6.3.7幼林撫育一律采用局部撫育的方法。清除的雜草要留在原地,用以覆蓋地表,任其腐爛,增加林地有機質。造林后連續撫育3年,除營造杉木、楊樹、刺槐是當年撫育1次,第二、三年每年撫育1次,其它設計樹種均為當年撫育1次,第二、三年每年撫育2次。撫育方式一般采用穴狀撫育,包括除草、松土、擴穴、壓青、除蘗
21、、培蔸、修枝、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撫育所需的肥料和病蟲害防治物資由各造林業主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6.3.8補植造林結束后,在當年秋檢查,成活率低于85%的,均在當年秋冬季或次年春季進行補植,依據成活狀況連續補植1-2年,使造林株數達到合理的密度。7種苗組織設計7.1種苗需要量根據造林模型設計的各樹種造林規模、造林密度等計算造林所需種苗數量,工程造林總需種苗量為:281.63萬株。詳見附表4夷陵區2012年造林補貼試點項目種苗及主要材料用量統計表7.2產苗量及苗木質量7.2.1產苗量項目區育苗面積1500畝,本年度產楊樹、杉木、核桃、柑桔等苗量600萬株,其中實生苗336.52萬株,嫁接苗
22、200萬株,完全滿足項目建設用苗需要。油茶在本地沒有育苗,從省林木種苗管理站及省林業科技推廣中心的國家定點苗圃采購。7.2.2苗木質量造林苗木的質量要求:堅持級優質壯苗上山, 級苗必須達到100%以上。上山苗木必須有“三證一簽”,即林木種苗生產許可證或經營許可證、森林植物檢疫證、苗木驗收合格證、林木種苗標簽。7.3種苗組織設計為確保種苗供應的質量和數量,種苗供應實行嚴格的種苗質量管理。一是實行種苗質量終身責任制,誰供應種苗,誰負責苗木質量,對所提供苗木質量負終身全部責任,以確保造林業主等利益。二是實行種苗“三證一簽”制度。即種苗有產地標簽,有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有檢疫證,有合格證,以保證上山造
23、林苗木全為良種壯苗。三是做好資料檔案管理,做到各種資料有據可查。8保護設計8.1管護設計“三分造,七分管”是人工造林的成功關鍵,因此要把幼林管護作為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按照“誰造林,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明確責任人,區林業局與各造林業主簽訂造林補貼試點項目造林合同,落實管護責任,管護內容包括防止人畜毀林、防火、防病蟲害。結合封山育林政策,實行封山禁牧。幼林管護所需的管護房、圍欄等必需的管護設施由項目單位及各造林業主根據需要投資建設。8.2保留原生植被,保護生物多樣性林地清理后,清除染病和枯死植被,保護好隔離帶植被,嚴禁煉山。在林地清理過程中,對有價值的林木和物種資源有意識地保留下來,并加以保
24、護;整地以穴狀方式為主,注意保護造林地內不影響林木生長的天然植被和闊葉樹種。8.3保持水土,維護土地再生能力對坡度較大、坡長較長或已出現水土流失的小班,在林地清理時保留山頂、山腰、山腳的原生植被帶,避免產生水土流失;根據造林地立地條件和培育林種,選擇合理的整地方式。在山區和丘陵嚴禁全墾整地,采用帶墾或穴墾整地;整地沿等高線進行,“品”字型布穴;林分撫育應沿等高線方向作業,嚴禁順坡作業。8.4森林病蟲害防治嚴格執行 “三證一簽”(種苗生產許可證、植物檢疫證、苗木合格證和產地標簽制度),造林時使用優質苗木,杜絕使用帶病蟲的;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害重治、輕害嚴治”的原則,定期預測、預報主要森
25、林病蟲害的發生期、發生量和發展趨勢,全面防治森林病蟲害。嚴格遵守國家頒布的農藥安全使用規定,進行病蟲害防治時,積極推廣使用生物農藥。必須施藥時,盡量施用低毒、高效、殘留期短的農藥,合理安排噴藥時間和次數,避免人畜中毒事件發生。8.5森林防火建立森林防火組織體系,劃定防火責任區,簽訂護林防火責任狀,將工程護林防火納入當地政府的護林防火組織指揮系統;在營造林中采取自然阻隔和生物阻隔相結合的辦法,建成生物防火阻隔帶;加強森林防火的監測和管理。制訂森林防火計劃,做好森林防火的監測和預報工作;在防火季節實行野外護林防火巡邏制度,嚴禁火種上山。8.6及時處理廢棄物,防止土壤和水源污染妥善處理林地清理活動中
26、生產的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做到集中堆放,統一處理,消除潛在的生態隱患。9施工組織設計9.1組織管理機構成立以區林業局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有關科室負責人及相關鄉鎮林業工作站站長為成員的造林補貼試點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政策宣傳,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技術指導小組具體負責項目規劃設計和施工的控制管理、檢查驗收、技術培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檔案管理等工作。9.2施工順序根據下達的造林補貼計劃,區林業局組織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及各林業站技術人員編制作業設計,項目作業設計經市林業局評審通過后方可施工。項目施工實行合同管理,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
27、建設時間。與造林業主簽定施工合同,由造林業主負責組織勞力進行項目的林地清理、整地、苗木定植、撫育管護等施工的各個環節;造林業主要按照作業設計的要求施工,保證施工進度和質量。待添加的隱藏文字內容29.3施工時間2012年11月-2013年2月:完成林地清理、整地挖穴等工作;2012年3月31日前:完成苗木定植;2013年5月-6月:完成除草松土、割灌、培蔸、修枝等第一次撫育;2013年9月-10月:完成除草松土、割灌、培蔸、修枝等第二次撫育;9.4勞力組織各造林業主根據項目工程量的大小,合理安排勞力,確保項目的正常進度。區林業局要對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培訓,嚴格按照作業設計和相關技術
28、規程施工,確保項目建設質量。10 用工、投資預算與資金籌措10.1用工、投資預算10.1.1投資預算指標根據財政部 國家林業局關于開展2012年造林補貼試點工作的意見(財農201259號)規定,結合我區實際,項目投資預算主要指標有:直接補貼標準:喬木林、木本糧油林200元/畝;灌木林120元/畝;水果經濟林100元/畝。間接費用標準:按直接補貼費用的5%提取。主要樹種苗木單價:核桃6.06元/株、油茶3.10元/株、木姜子1.50元/株、楊樹2.90元/株、杉木0.32元/株、銀杏3.10元/株、柑桔3.00元/株、獼猴桃2.70元/株。人工工價:50元/工日10.1.2用工量夷陵區2012年
29、度造林補貼試點項目總用工量為83217個,其中:人工造林林地清理用工13630個、整地用工29419個、造林用工14110個、撫育用工26058個。10.1.3投資總投資為674.14萬元,其中種苗費用244.06萬元,林地清理68.15萬元、整地147.09萬元,造林70.55萬元,撫育130.29萬元;規劃設計、工程監理、科技推廣、竣工驗收費用14萬元。詳見附表5夷陵區2012年造林補貼試點項目投資預算表。10.2資金籌措 夷陵區2012年度造林補貼試點項目總投資為674.14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80萬元,占總投資的41.53%,造林業主以投勞折算資金394.14萬元,占總投資的
30、58.47%。10.3資金管理資金管理嚴格執行中央財政造林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及國家其它有關政策規定,實行“三專一封閉”制度。造林任務完成后由林業主管部門同財政部門對造林進度質量及管護情況進行驗收,區財政局依據驗收結果撥付造林直接補貼資金的70%,在2014年通過省級驗收后撥付余下的30%資金。項目建設資金設立專門賬戶,安排專人實行轉賬核算,確保專款專用,對違規操作和弄虛作假等行為,省林業廳、財政廳將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及相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單位及其責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責任,并予以通報。11 效益評價11.1生態效益 一是增加林地面積,增強林地的生態功能效益。工程建成后,可直接增加林地面積1.4萬畝。在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同時,也增強了林地的生態功能效益;二是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工程區內的水文特征也將有明顯的改善,平均土壤侵蝕模數明顯降低,還可減少泥沙流失量,增強水土保持能力;三是提供森林生態景觀,豐富旅游資源。工程建成后,將在工程區形成生態綠色走廊,豐富該區域旅游景觀資源。11.2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的10年,造林補貼營造的3101.1畝用材林林地,每畝出材量按4立方米,每立方米按500元計算,直接經濟效益為620萬元。造林補貼營造的1160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關于黃岡的七下數學試卷
- 貨品分析培訓課件圖片
- 肥城中考數學試卷
- 肛腸五項技術課件
- 燈塔市期末考試數學試卷
- 浮山中學數學試卷
- 高級中學期末數學試卷
- 2025年06月浙江溫州市蒼南縣衛生健康系統面向社會招聘120編外輔助人員2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1月2025安徽池州市人民醫院勞務派遣辦公室文員招聘1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銷售技能培訓課件分類
- 地產 設計培訓課件
- 中國古建筑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浙江杭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員工勸退方案文案(3篇)
- 閔行區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六年級數學試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滬教版)
- 借款合同模版
- 2025年高考全國一卷數學真題-答案
-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
- 企業異地作業管理制度
- 蛇咬傷的急救處理措施
- 2025至2030年中國硫酸鈣晶須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