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汾市翼城縣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項目概要1、項目名稱2012年翼城縣史莊片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2、項目呈報單位翼城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3、項目實施單位翼城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4、項目建設性質新建5、項目建設年限一年6、項目負責人李文科(翼城縣農發辦主任)7、項目區地理位置、涉及的范圍項目區位于翼城縣東部8公里處,南至翼張線,北以澮河為界,西到2004年省立項土地治理項目區,東到甘泉村村界,東西長7KM,南北寬2KM,涉及中衛鄉武子官莊、南絳、史莊、東上衛共四個行政村。8、項目建設規模、主要建設內容81建設規模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10000畝。82建設內容821水利措施新打機井6眼,修復配套井10眼;修建排灌站2座;埋設管道95KM。架設輸電線路73KM、安裝變壓器8臺。822農業措施改良土壤5402畝,增施農家肥5402畝。823林業措施新修田間道路路旁植樹15000株,原水泥路補植樹10000株。824科技推廣措施技術培訓2000人次,示范推廣玉米“并單390”品種9000畝,推廣小麥“濟麥22”品種9000畝,購置儀器設備120臺(件)。825田間道路整修田間道路19KM,其中干道35KM(混凝土硬化),支路155KM砂石硬化。9、投資預算91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1280萬元,申請中央財政資金800萬元,占總投資的625;省財政配套資金320萬元(含監理費12萬元),占總投資的25;臨汾市財政配套資金24萬元,占總投資的188;縣財政配套資金56萬元,占總投資的437;自籌資金80萬元,占總投資的625。92投資預算項目總投資128000萬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資88345萬元,占總投資的6902;農業措施投資80萬元,占總投資的625;林業措施投資3983萬元,占總投資的311;田間道路投資17925萬元,占總投資的14;科技推廣費60萬元,占總投資的469;管理費用2559萬元,占總投資的2;工程管護費1188萬元,占總投資的093。10、效益項目完成后,灌溉面積達1萬畝,其中新增灌溉面積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年節約水量300萬M3。改良土壤面積05萬畝,擴大良種種植面積09萬畝,優良品種普及率100。可增加農田林網防護面積084萬畝。糧食年增產量375萬KG,經濟作物增產量78萬KG,年增產值8104萬元,農民純收入額增加28056萬元。11、經濟技術指標按動態投資計算,財務內部受益率206,財務凈現值112002萬元,財務效益費用比167,靜態投資回收年限456年。12、可行性研究結論項目實施后,項目區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解除了制約項目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障礙因素,項目區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顯著增強,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將達到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目標。綜合分析項目可行第二章項目區概況21自然概況211地理位置及范圍翼城縣位于山西省南部,全縣轄10個鄉鎮,212個行政村,耕地面積55萬畝,人口32萬人。翼城縣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區位于翼城縣縣城東部8KM處。南至翼張線,北以澮河為界,西到2004年省立項土地治理項目區,東到甘泉村村界,東西長7KM,南北寬2KM,涉及中衛鄉武子官莊、南絳、史莊、東上衛共四個行政村。212水文氣象項目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資源充足,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時數24333小時,日照率為55,多年平均氣溫超過12,0以上積溫37644705,10以上積溫32304150,無霜期18019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510585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1138立方米。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項目區地形為東高西低,北高南低走勢,海拔高度650970米之間,土壤大多為黃土質碳酸鹽褐土性土,質地適中,但土壤養分偏低,有機質含量為08左右,全氮含量為007,全磷含量為006左右,土層厚度為90120米左右,土壤容重105G/CM2,土壤酸堿度為PH08左右,田間絕對最大持水量為25。214水資源史莊片項目區屬于平原臺地堆積地貌,主要含水巖層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隱伏的碳酸鹽類裂隙巖溶水。史莊片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921萬立方米,年可開采量3984萬立方米。項目區無地表水可灌溉。項目區以地下水開發利用為主。現有機井15眼,其中完好的5眼機井(平均單井出水量為63M3/H),依據農作物生長期需求、規劃灌溉面積10000畝需求和現有田面沒有防滲措施,完好的5眼機井遠遠不能滿足灌溉需求。215耕地現狀、作物種植情況項目區涉及翼城縣中衛鄉武子官莊、南絳、史莊、東上衛共四個行政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10000畝,全為旱地。據2007年至2010年統計資料,項目區種植小麥約9278畝,主要品種有濟麥22、石家莊8號,多年平均畝產量2806KG;復播玉米6770畝,主要品種有浚單20、沈丹16、先玉335,多年平均畝產量3242KG;經濟作物722畝,主要是葵花、豆類、藥材、蔬菜等,多年平均畝產量9994KG。2010年項目區糧食總產量約280萬KG,是翼城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22社會經濟情況221人口、勞力項目區共有人口4969人,農戶1204戶,有男女勞力2430個,詳見表21。表21所屬鎮村名規劃耕地面積畝旱地畝人口人農戶戶勞力個農機件武子官莊20002000113427051625東上衛23102310162838594512南絳1708170856514324616史莊39823982164240672321中衛鄉合計100001000049691204243074222土地利用現狀項目區總土地面積13932畝,其中耕地面積10000畝,占總土地面積的718,道路、渠道等其他用地3932畝,占總土地面積的282。詳見表22。表22項目區土地利用情況表種植結構畝行政村名土地總面積畝耕地面積畝其他面積畝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武子官莊36952000169527502420200東上衛2522231021214201150200南絳28201708111215081050100史莊50853982110336002150222合計1393210000393292786770722222農業生產水平項目區耕地面積10000畝,由于生產條件所限,基本上還沿襲傳統的耕作模式,農業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以種植冬小麥為主。2010年糧食總產量280萬公斤,農業總產值4488萬元。項目區主要農作物投入及生產水平見表23。表23農作物投入產出情況表單位元/畝畝投入畝產出作物小計種子化肥農藥機械人工水費小計畝產單價小麥35848115655080556827842玉米27030904060504959330615經濟作物250254035807085685610223地方財政收入與農民收入統計資料表明2010年翼城縣工農業生產總值56億元,多年來都能足額配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項目區為純農業區,資源貧乏項目區人均收入5579元,比全縣人均純收入5265高314元。詳見表24224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狀況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是實施技術方案的主體,是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服務的主要力量。本項目建設中,除了翼城縣農業技術推廣站之外,我們還將依托項目所在地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中衛鄉農業科技服務站,該站組建多年,在中衛鄉各村都設有農科站,網絡完整,人員眾多,多年來采取技物結合的服務方式,為中衛鄉農業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項目建設中,中衛農業科技服務站將負責種植全過程的指導、咨詢及新技術、新品種的示范推廣,并為項目建設提供必要的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23基礎設施現狀231水利骨干工程現狀項目區現有機電井15眼(良好5眼,需修復配套10眼),其中修復配套井史莊4眼,井深130150M,單井出水流量63M3/H,水位120米左右;東上衛4眼,井深80M以內,單井出水流量40M3/H,水位76米左右;武子官莊2眼,井深280M以內,單井出水流量80M3/H,水位260米左右。目前需修復井存在的問題是成井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多年運行,水泵、電機配套設施損壞嚴重,效率低下;無井口池、井蓋,影響水井出水量。表25項目區水井工程現狀表單位眼項目村現有深井良好需修復修復水井情況設備輸電線路東上衛514無井口池、井房,無水泵史莊844無井口池、井房,無水泵南絳武子官莊22無水泵合計15510項目區四個行政村15眼深井分布在東上衛、史莊、武子官莊三個行政村,分布不平衡,且項目區四村沒有節水防滲措施。232田間工程現狀項目區地勢東高西低,田地耕作方向多為南北向,長度80300M不等,寬度3050M,地坎高0515M,方田網格面積較大,平均560畝以上。主干道寬度35M,支路寬度3M左右,均為土路,其道路曲折且路面起伏不平,下雨后影響交通。通村油路路旁栽植楊樹,胸徑1530CM,間距225M,現已殘缺不全。233農業機械及農機服務設施項目區農業生產為半機械化作業,有主要大中型農業機械20臺,包括中小型聯合收割機、50型拖拉機等;小型農業機械54套,主要是三四輪車、手扶拖拉機。主要農機具有旋耕犁、旋耕耙、播種耬、噴霧器等,約1000余件。234交通及電力全縣已基本完成了村與村間的道路硬化任務,全縣鄉村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有效調動和發揮了廣大村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切實讓村民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成果。項目區交通便利,現有鄉村級公路為砼路面或柏油路面,電力設施均是從中衛變電站出線,基本能滿足項目區生產及生活用電。第三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項目背景根據臨汾市農發辦關于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申報工作會議安排,結合翼城縣農業綜合開發“十二五”規劃,擬將中衛鄉武子官莊、史莊、南絳、東上衛4個行政村確定為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區。依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建設標準(試行),編制了臨汾市翼城縣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依據項目安排原則,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區是翼城縣的糧食主產區,位于縣城東部8公里處。該區耕地集中連片,水土資源條件好,生產潛力大,鄉村干部積極性高。立項前在中衛鄉政府召開了項目招標會,有意向的項目村對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進行了“一事一議”,同意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的村民代表達到100,各村當場形成了籌資投勞決議,同時中衛鄉政府高度重視,制定了投工投勞和以物折資實施方案。該項目工程投資標準依據了關于開展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的指導意見的規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建設標準(試行)、臨汾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標準與技術要求及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有關技術規范執行,畝財政投資按1200元計算。其各項措施標準為水利措施(1)按照節水灌溉技術規范(SL20798),對灌溉系統科學設計,灌溉保證率75,通過埋設管道,使項目區灌溉水利用系數由原來的04提高到08,水質達到農田灌溉用水標準,灌溉用水有保證。(2)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做到采補平衡;輸水和田間灌溉設施配套齊全,性能與技術指標達到基本農田規范標準。機井、泵站等水工建筑物、機電設備、10KV以下輸變電設施配套齊全,綜合裝置效率達到基本農田規范標準。機電井單井出水量達4080M3/H,單井控制面積29925984畝。水泵裝置能耗低于5KWH/KTM。輸變電線路高低壓線路布置合理,高壓線路選用10M砼桿,間距80M;低壓線路用8M砼桿,間距80M。排管站根據水井配泵揚程高度,選擇合理位置建排灌站進行2次提水灌溉,并合理選擇配泵。管道機電井輸水管道根據地形實際布設,井灌區塑料管畝均管道95米,根據地形每隔3050米布置1個給水栓。(3)水資源開發利用,宏觀上實行總量控制,微觀上實行用水定額管理。積極推行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模式,配備必要的量水設施,按用水量和核準的水價收取水費,以管理促節水。農業措施土壤改良通過施用農家肥,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提高01個百分點。田間道路田間道路布局合理,滿足機械耕作要求,順直暢通。設干道和支路,干道為混凝土硬化路面,硬化寬度4米;支路為砂石硬化路面,硬化寬度4米。林業措施(1)在砼干道兩側栽植防護林各兩行,株距3M,在砂石支路兩側栽植防護林,每側一行,株距3M。(2)造林苗木。選用健壯無病蟲害的中林46速生楊,胸徑達到5厘米,造林當年成活率達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達到90以上,林相整齊,結構合理。(3)防護林網控制面積占宜建林網農田面積的比例達到91。科技措施(1)技術推廣。重點推廣糧食作物品種,大面積推廣小麥、玉米優良品種各9000畝,并對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低的地塊進行科學施肥,制定推廣技術方案,建立健全檔案,以便督促檢查項目實施進展情況。(2)培訓。項目共培訓農民2000人次。集中培訓4次,培訓1200人次,分村培訓10次,培訓800人次。主要培訓內容是1、小麥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培訓(1)播種技術,(2)冬季管理技術,(3)春季管理技術,(4)中后期管理技術。2、玉米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培訓(1)肥水結合灌溉技術,(2)合理密植技術,(3)田間管理技術。32項目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321降水量分配不均,供水量不足項目區多年平均降雨量585MM,年內分配不均勻,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5以上,而農作物需水較多的35月降水量僅占15,降雨量年際變化大,最大降雨量與最小降雨量比值為291,大氣降雨不能滿足作物生長期對水分的時段要求。項目區雖有15眼水井,但只有5眼良好,其它10眼不能正常使用,供水量不足,因此無法全面灌溉。322農業基礎條件差,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低項目區耕作層厚度20CM,土壤肥力中等,項目區除三條主干路和進村道路是砼或柏油路面外,其余都是土路,其道路彎曲,路面寬窄不一且坑洼不平,道路布局也不合理,相互聯通率低,農業機械化程度低。農田網格大且不規整,部分水泥路路旁樹木殘缺不全,林木覆蓋率小,項目區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低。323水利設施不配套,資源浪費嚴重項目區部分機電井年久失修,機電設備裝置效率在40以下;灌溉渠道基本沒有防滲措施。324農民文化水平低,科技推廣速度慢項目區農民文化水平低,高中畢業生約占20,且多數年齡在40歲以上,他們學科學、用科學的自覺性不高,參加科學種田培訓少,造成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推廣速度慢。3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331符合農業產業政策及區域發展規劃翼城縣七十年、八十年代是山西省商品糧基地縣,建設方向與國家建設現代農業、保障糧食安全的方向相一致,符合國家和省農業重點建設項目的要求,也符合翼城縣“十二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在該區域建設該項目,可以保證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332農田水利設施現狀需要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區基本屬井灌區,機電井一半又不能使用,遠遠不能滿足作物生長需水要求,一方面有效灌溉不足,造成灌溉周期時間長;另一方面灌溉水利用率低,造成水資源浪費嚴重,導致部分區域經常因不能及時灌溉而減產,對農作物產量的提高和高效農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所以,加強水利設施配套,合理開發利用現有水資源,全方位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尤為重要。333農業新技術的推廣需要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由于項目區農戶缺乏科學種田知識,化肥農藥盲目使用,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高,種植效益低下,影響了農民收入的提高;另外,農民市場信息不靈、技術手段缺乏,種植品種老化,效益低,也急需進行品種的更新和觀念的更新。因此,有必要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對農民群眾在觀念上、技術上、設備上進行科技培訓和引導。334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需要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實施水土林田路的綜合治理,目的在于改善農業資源利用現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和品種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建成后,有利于提高項目區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糧食產業的壯大和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因此,項目建設已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34項目建設的可行性341資源基礎條件好,生產潛力大項目區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理化性好,光照充足,地表及地下水相對豐富,適種性也廣。良好的自然條件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前提條件,現有的田、林、路、渠,為高標準農田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后,優質小麥、玉米的產量將大幅度增加,定會給項目區農民帶來豐厚的收入。342政策支持,保證項目建設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2011年1號文件將現代農業建設列入重點工作,中央及各級政府都出臺了多項鼓勵政策,加大了農業綜合開發的投入力度,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現代農業建設氛圍。343領導重視,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翼城縣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把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作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的大事來抓,專門成立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領導組,組長由縣長親自掛帥。項目實行領導聯席制度,做好協調服務和跟蹤檢查,確保項目建設有序進行。同時,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進行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廣大群眾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建設的積極性。為下一步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44群眾基礎好、積極性高多年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已給群眾帶來實惠,影響和輻射了周邊鄉村,群眾“我要干”的積極性十分高漲,許多鄉鎮領導帶著村干部找到縣開發辦公室,愿意籌資投勞,支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相信有廣大群眾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一定會取得成功。第四章項目建設規劃和總體布局41指導思想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和促進農民增收,資金安排向高標準農田建設聚焦,項目布局向糧食主產區聚焦,大力支持農業基礎設施特別是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以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為重點,推進糧食核心產區建設,有效促進農業科技進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切實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結合翼城縣“十二五”規劃內容,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42建設規模翼城縣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建設規模為1萬畝,總投資128000萬元。水利措施總投資88345萬元。其中新打機電井6眼,投資12173萬元;修復配套井10眼,投資6208萬元;新建排灌站2座,投資9806萬元;架設輸電線路55KM,變壓器置安8臺,投資8208萬元;埋設聚丙烯管道95KM,投資5195萬元。農業措施總投資80萬元。其中改良土壤05萬畝,投資80萬元。田間道路19KM,投資17925萬元。林業措施總投資3983萬元,農田防護林250畝,投資3983萬元。科技推廣措施60萬元。其中技術培訓2000人次,投資38萬元;示范推廣玉米新品種9000畝,投資27萬元;示范推廣小麥新品種9000畝,投資22萬元;儀器設備120臺(件),投資72萬元。其它工作措施3747萬元,包括管理費2559萬元、管護費1188萬元。43規劃布局按照“田面平整化,道路砂石化,方田林網化,灌溉節水化,種植區域化,管理科學化”的要求,形成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規劃布局方案是對項目區東上衛4眼、史莊4眼、武子官莊2眼共計10眼水井進行修復配套,配水泵10臺,井口池10座,在東上衛新打3眼,史莊新打3眼機井進行補充,并配套全設備。南絳和武子官莊配套井旁各建排灌站1處,并建管理房和水泵配套。采用95KM輸水管道將水源節水灌溉,管道于井和蓄水池連接,布置按樹枝狀布置,配套井和良好井以西輸為主,新打井和蓄水池以東輸為主,每支管道控制距離為100米左右,使項目區真正成為高標準節水農田;以現有的田、林、路為基礎,按“建設標準”要求劃分格田,田格面積為100300畝,整修田間路19KM,并在道路兩旁栽植林木15000株,原水泥路補植10000株,形成農田防護林,對耕地進行施用農家肥為主的土壤改良,并大力推廣小麥、玉米優良品種各9000畝。第五章項目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分析51項目區水資源概況依據翼城縣水利水保局2008年山西省翼城縣水文地質類型區劃分報告,項目區屬于平原臺地堆積地貌,其堆積了大量的第四紀松散沉積物,主要含水巖層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隱伏的碳酸鹽類裂隙巖溶水。松散巖類孔隙水一般水位埋深在80150米,含水層厚度在20米左右,出水量在5080立米。由于該區域為翔山山前斷裂帶,碳酸鹽類裂隙巖溶水在斷裂破碎帶水源較豐富,水位埋深90110米,井深250400米,單井出水量在80立米左右。史莊片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921萬立方米,年可開采量3984萬立方米。項目區無地表水可用。52現狀地下水實際開采量及作物需水量項目區以地下水開發利用為主。現有完好的5眼機井,平均單井出水量為63M3/H,依據農作物生長期需求,灌溉期機井運行150天,每天平均16小時計算,現狀實際可供水量為756萬M3。目前年平均灌水次數3次,為小麥播前、灌漿與玉米抽重穗,需灌溉面積10000畝。由于現有灌溉渠道沒有防滲措施,經測算灌水定額為100M3/畝,現狀需水量300萬M3;完好的5眼機井遠遠不能滿足灌溉需求。53需水量預測及供需平衡分析531需水量預測1、灌溉制度結合當地近幾年作物種植情況,根據原臨汾地區水利科學研究所灌溉試驗成果,擬定作物灌溉制度,作物種植比例為小麥90,經濟作物10,復播玉米90,灌水定額3040M3/畝,灌溉制度如下表51。表51灌溉制度表保證率75灌水時間作物名稱種植比例灌水次數生育階段灌水定額M3/畝起止灌水天數灌水率(M3/S/萬畝1播4026/915/20前102分蘗4024/1113/12203拔節4013/24/3204灌漿403/522/520小麥90小計160801播種3020/324/352開花2513/417/453花盛2528/42/554結果12512/516/555結果22525/529/55經濟作物10小計13025復901滅3516/63/718茬2抽雄3029/714/8173灌漿3027/812/917播小計9546合計24251510279綜合灌溉定額綜合灌溉定額根據作物不同種植比例進行計算,公式為M綜A1M1A2M2ANMN式中M綜綜合灌溉定額A1、A2AN作物種植比例M1、M2MN作物灌溉定額項目區規劃面積1萬畝,項目建成后灌溉總面積1萬畝。為此農業用水量按1萬畝面積計算。在75的保證率時M綜091600113009952425米3/畝本規劃為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農田灌溉采用管道輸水。灌溉水利用系數采用08。綜合毛灌溉定額75的保證率M綜毛2425/083031米3/畝灌溉灌水率計算公式QIMI/036TITI(米3/秒/萬畝)式中QI某一段灌水率MI綜合毛灌溉定額3031方/畝TI灌水期(天)151天TI日灌溉時間,按灌水期每天20小時計算75保證率QM綜毛/(TITI036)3031/(15120036)0279米3/秒/萬畝灌溉需水量年灌溉需水量灌溉毛定額灌溉面積303113031萬米3532供水量預測項目區現有機電井15眼。其中完好機井5眼,單井出水流量63M3/H,年可供水量756萬M3;修復配套機井10眼,其中4眼單井出水流量63M3/H,4眼單井出水流量40M3/H,2眼單井出水流量80M3/H,年可供水量13768萬M3。15眼機井完好后,年可供水量21328萬M3,與灌溉需水量尚有缺口。按勘測井位,平均單井出水流量預計63M3/H,需新打機電井6眼,年可新增供水量9072萬M3,加上原有機井,總計21眼井可供水量304萬M3,可滿足需求。533項目區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表522012年史莊片項目區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表項目區名稱項目區地下水年可開采量M3/A項目區竣工后機井年可供水量M3/A項目區作物需水量M3/A2011年史莊片項目區398430403031經水資源平衡分析,該項目區在充分利用5眼完好機井的基礎上,以修復配套機井10眼為主。除此外,依據作物需水量還需要新打機井6眼。總21眼機井年可供水量基本和需水量持平。另外項目區共有人口4969人、1500頭大牲畜、4850頭豬、5000只羊,按人25升/日、人,大牲畜40升/日、頭,豬15升/日、頭,羊8升/日、只標準計算,農村生活總需水量為1083萬M3/A,由當地民井解決。項目區總需水量31483M3/A,小于本項目區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水源有保證。第六章主要項目工程設計61水利工程611機電井6111新打井根據該區水文地質情況以及地質隊電測成果,確定成井條件為東上衛3眼,井深200M,單井涌水量63M3/H,動水位76M。史莊3眼,1眼井深180M,2眼井深200M,單井涌水量均為63M3/H,動水位120M。混合開采Q2AL3與QPL12的地下水。1、單井控制面積單井控制面積按下式計算F0QTT1/M式中Q單井出水流量,按63M3/H計算T灌溉期每天開機時間,取22HT每次灌溉期天數,種植小麥取20天灌溉水利用系數,取080干擾抽水的水量削減系數,取015M灌水定額,種植小麥取40M3/畝種植小麥F06322200801015/4047124畝計算結果種植小麥時控制面積47124畝。2、項目區灌溉面積種植小麥時新打井控制灌溉面積為471246282744畝。3、工程設計A井口池處理井口機泵下臥。采用C20砼現澆,蓋板預制。B井房設計為安全運行、管理方便,需在水井旁建井房一座,井房尺寸3535M,建筑面積1225M2,為磚混結構。4、機泵配套A水泵流量的確定水泵流量設計出水量63M3/HB水泵揚程確定計算公式HH地形高差HFHJH動水位式中H水泵揚程(M);H地形高差典型地面點和管首的地面高差(M);HF管道沿程水頭損失(M);HJ管道局部水頭損失(M);H動水位水井動水位(M);現以東上衛3眼新打機井為例,3眼新打機平行布置,輸水高度基本一致,高度為29M,動水位均為76M,沿程水頭損失和局部水頭損失用管道水頭損失公式計算得知175M和18米。管道沿程水頭損失按下式計算,局部水頭損失按沿程水頭損失的10計,HF0948105LQ177/D477HH地形高差HFHJH動水位2917518761243(M)根據Q63M3/H,H1243M,查山西天海泵業有限公司的潛水泵系列表,采用潛水泵型號200QJ63126/6,配套功率37千瓦,其余各配套水泵詳見表61。表61鄉行新井新機機組型號鎮政村打井口池建井房泵更新東上衛3333200QJR63126/6中衛鄉史莊3333200QJR63168/8合計66666112修復配套井按照原水井成井情況得知東上衛4眼配套井單井涌水量40M3/H,動水位76M,史莊4眼配套井單井涌水量63M3/H,動水位120M,武子官莊2眼配套井單井涌水量80M3/H,動水位260M,混合開采Q2AL3與QPL12的地下水。1、單井控制面積單井控制面積按下式計算F0QTT1/M式中Q單井出水流量,按32M3/H、63M3/H、80M3/H分別計算T灌溉期每天開機時間,取22HT每次灌溉期天數,種植小麥取20天灌溉水利用系數,取080干擾抽水的水量削減系數,取015M灌水定額,種植小麥取40M3/畝種植小麥F04022200801015/402992畝F06322200801015/4047124畝F08022200801015/405984畝計算結果種植小麥時控制面積分別為2992畝、47124畝和5984畝。種植小麥時配套井控制灌溉面積為2992411968畝、471244188496畝和5984211968畝。良好井5眼,東上衛1眼,史莊4眼,單井涌水量均為63M3/H。種植小麥時良好井控制灌溉面積為47124523562畝。2、工程設計A井口處理(井臺、井蓋)井口機泵下臥。采用C20砼現澆,蓋板預制。B井房設計為安全運行、管理方便,需在水井旁建井房一座,井房尺寸3535M,建筑面積1225M2,為磚混結構。3、機泵配套A水泵流量的確定水泵流量設計出水量40M3/H、63M3/H、80M3/H。B水泵揚程確定計算公式HH地形高差HFHJH動水位式中H水泵揚程(M);H地形高差典型地面點和管首的地面高差(M);HF管道沿程水頭損失(M);HJ管道局部水頭損失(M);H動水位水井動水位(M);查山西天海泵業有限公司的潛水泵系列表,各配套水泵詳見表62。表62鄉鎮行政村修復井新建井口池新建井房機泵更新機組型號東上衛4444200QJR40104/8史莊4444200QJR63147/7中衛鄉武子官莊222250QJR80280/14合計1010810612輸變電工程配套為保證機電井正常運行,需架設輸變電線路73KM,其中架設10KV輸電線路53KM,架設380V輸電線路2KM。架設10KV輸電線路采用LGJ35MM2鋁導線,電桿為190MM、高10M的砼桿,間距80M左右;變壓器至水井的380V輸電線路采用LJ25MM2裸鋁導線,桿為150MM、高8M的砼桿,間距80M左右。根據現有變壓器使用情況,項目區共需配置變壓器共8臺,總裝機容量690KVA,每臺變壓器供給1眼水井,排灌站各1臺變臺器。輸變電設施配套見表63表63輸變電工程一覽表輸電線路KM變壓器鄉鎮村名總長度高壓低壓容量KVA數量臺東上衛2115061503史莊2821072403南絳1712051001中衛鄉武子官莊0705022001合計735326908613排灌站為了保證南絳和武子官莊灌溉面積,在南絳村西和武子官莊配套井旁各建排灌站1處,排灌站設有蓄水池、管理房、配套泵。6131蓄水池南絳村西蓄水池為矩形,長25米,寬15米,深3米,池壁與池底用C25鋼筋混凝土現澆為箱式結構,池壁厚025米,池底厚03米,池壁受力筋為12,縱向筋為10,間距200毫米,雙層布置。池底受力筋為10,縱向筋為10,間距200毫米,架力筋為16,間距1000毫米,雙層布置(參照山西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工程圖集蓄水池08),四周設不銹鋼護欄,水源來自史莊新打3眼井。武子官莊配套井旁蓄水池為矩形,長30米,寬25米,深3米,池壁與池底用C25鋼筋混凝土現澆為箱式結構,池壁厚025米,池底厚03米,池壁受力筋為12,縱向筋為10,間距200毫米,雙層布置。池底受力筋為10,縱向筋為10,間距200毫米,架力筋為16,間距1000毫米,雙層布置(參照山西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工程圖集蓄水池08),四周設不銹鋼護欄,水源來武子官莊配套2眼井。(1)水泵、電機、變壓器的選定根據史莊3眼新打井與武子官莊2眼配套井日出水量、輸水高度以及沿程水頭損失選擇水泵及配套設施,計算與新打井、配套井類同(參照山西天海泵業有限公司井用潛水電泵主要技術參數)見表64表64位置水泵型號揚程米電機功率KW變壓器KVA數量南絳村西200QJR6372/672251003武子官莊配套井旁250QJR80100/51004520026132管理房設計管理房墻體用M75水泥砂漿砌磚,4間格局,面積4725M2,,磚混結構,外貼瓷磚。管理房設圍墻,蓄水池包內,院內水泥硬化。(詳見管理房設計圖)614管道工程1管道布置以垣面為單位,從水井和蓄水池鋪設管道,出口后按樹枝狀形式布置,相鄰管道間距100米左右,并根據地形分設分水閥及排氣閥。(2)管徑與管道工作壓力管道系統各管段的直徑,通過技術經濟計算確定;在初估管徑時,按表65選擇管內流速。管道流速表表65管材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水泥沙土管硬塑料管移動軟管流速(M/S)05100713040810250512管徑確定采用公式D113其中Q設計流量(M3/S)井的出水量;V經濟流速(M/S)V1525M/S;D管徑(MM);以單井的出水量40M3/H、63M3/H、80M3/H分別計算得管徑97MM、101MM、109MM。管道系統各管段的設計工作壓力,為正常運行情況下最大工作壓力(不含沖擊壓力)的14倍;最大工作壓力根據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比較確定。正常運行情況下(不含沖擊壓力),管道的工作壓力不得為負值。根據需要,按照節水要求,經過設計比選,選用1108聚丙烯塑料管道輸水,壓力04MPA。3管道長度按畝均6米以上管道的節水標準,加上承插與高差,總需管道長95公里。4出水口設置按照節水灌溉標準3050米設出水口(根據地形與地塊情況可另設出水口)。共設2500個,混泥土結構。5管道安裝將管子加溫,涂粘接劑,承插連接。6管道埋深及鋪設依照翼城縣氣象資料,項目區凍土層最大厚度為09米,考慮到田鼠危害因素,管溝開挖深度為10米。管道安裝鋪設完工后,復土回填夯實。具體設計(詳見單項工程典型設計)62農業措施621改良土壤改良土壤增施農家肥共5402畝。(1)施農家肥5402畝。在作物播種前撒至田面,作為底肥,畝用量35T,連續施用三年,使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1個百分點,土壤熟化層厚度由20提高到23CM。表66所屬鄉鎮行政村名改良土壤畝施用農家肥(噸)東上衛12004200史莊20007000中衛鄉南絳12004200武子官莊10023507合計540218907622田間道路項目區新修田間道路19KM,其中干道35公里(混凝土硬化),支路155KM(砂石硬化)。以現狀道路為基礎進行裁彎取直、擴寬改造,結合地塊新開道路。田間道路分干道和支路。1、干道干道35KM。為混凝土硬化路。(1)基礎路基寬度田間道路路基寬度為路面與路肩寬度之和,混凝土硬化干道路面寬度4M,路基寬度6M。基礎清理根據路基放線寬度,清理基礎雜草、垃圾等,測量、正平基礎,推土機推平,壓路機碾壓,干容重達到16T/M3。(2)路面基層基層采用河灘砂礫料,推土機推平碾壓,基層寬度均為6M,厚度15CM,干容重達到17T/M3。面層混凝土路面采用C20砼現澆,硬化厚度15CM,路面寬度4M,間隔10M設沉伸縮縫一道,縫寬2MM。2、支路支路155KM,推土機推平碾壓,人工攤平整理后鋪筑河灘砂礫料,厚15CM,上撒米石,田間路凈寬40M,兩側路肩寬各1M,路面高出地面2030CM,路面呈拱形,填土邊坡11。道路情況一覽表表67規格、數量(M)合計村名4M混凝土干道4M支路東上衛150052006700史莊130054506750南絳70022502950武子官莊26002600合計3500155001900063林業措施項目區需栽植中林46速生楊25000株,折合面積250畝。1、田間道路旁植樹項目區新修干道35KM,共栽植4667株,折合面積4667畝,每側栽植兩行,株距3M,行距08M,品字型栽植;新修支路155KM,每側栽植一行,株距3M,共栽植10333株,折合面積10333畝。2、栽植標準及要求(1)樹種選擇由于楊樹對土壤的干旱及潮濕均有一定的抗性,生長迅速,利于成材。且防風固沙生態效益好。因此護路林植樹選擇楊樹,品種選用中林46,胸徑達到5CM。(2)栽植要求栽植的樹苗要求當年成活率達到95以上,三年保存率達到90以上。(3)技術要求挖坑按設計株距定點,樹坑規格為80CM80CM80CM挖坑時要求生熟土分放,熟土先回填。苗木選用23年生以上的苗木,要求根系完整,無病害、無機械損傷的壯苗。栽植栽植時做到隨起苗,隨運苗,隨栽苗,栽植后要以熟土回填并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分層覆土,分層踏實,及時澆水、扶正、培土。管理苗木成活后,要落實專人管理,適時進行澆水、施肥、中耕鋤草、涂白并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林業措施一覽表表68所屬行政新修水泥路植樹新修砂石路植樹原水泥路植樹合計面積道路植樹折合面積道路植樹折合面積植樹折合面積鄉鎮村名畝株畝株畝株畝中衛鄉東上衛77992000203466346623332333史9017173633636636莊343333333868南絳456793493415001521332133武子官莊361734173418661866合計2504667466710333103331000010064科技推廣措施641技術培訓項目共培訓農民2000人次。集中培訓4次,培訓1200人次;分村培訓10次,培訓800人次,培訓費2萬元。主要培訓內容是1、小麥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培訓,(1)播種技術,(2)冬季管理技術,(3)春季管理技術,(4)中后期管理技術。2、玉米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培訓,(1)肥水結合灌溉技術,(2)合理密植技術,(3)田間管理技術。根據培訓情況印發2000份資料,資料費18萬元。642新品種示范推廣示范推廣玉米并單390品種9000畝,畝用種子5斤,每斤10元,共計45萬元,補貼22萬元;推廣小麥濟麥22品種9000畝,畝用種子30斤,每斤2元,共計54萬元,補貼27萬元。643儀器設備購置噴霧器120臺,每臺600元,共計72萬元。第七章投資預算71采用的定額和主要材料價格采用的定額為山西省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工程預算編制規定、不足者參考山西省工程定額補充或根據實際擬定。主要材料價格,見表71。名稱及規格單位預算價格(元)名稱及規格單位預算價格(元)325水泥T26468鋼材T382028塊石M36072碎石M35287砂子M3514110塑料管M2146紅磚千塊22115白灰T14188表71主要材料價格表72工程預算編制見工程預算73投資籌措方案731投資籌措項目總投資1280萬元,申請中央財政資金800萬元;省財政配套資金320萬元(含監理費12萬元);臨汾市財政配套資金24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56萬元;自籌資金80萬元。732配套資金承諾翼城縣縣委、縣政府對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十分重視,決定年初將農業綜合開發配套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縣財政局已承諾保證本縣農業綜合開發配套資金80萬元足額按時到位,確保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順利進行,全力支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733項目區農民籌資投勞情況及縣級審查意見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農民籌資投勞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項目區各村涉及范圍和受益情況,我們要求各村召開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籌資投勞遵循“自愿互利、注重實效、控制標準、嚴格規范”和“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將籌資投勞納入村級“一事一議”范疇,召開專門會議,宣傳有關政策規定,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統一思想,制定本村農民籌資投勞方案,形成決議,全力支持農業綜合開發各項工程建設。按照計劃指標和工程預算,項目區農民籌資投勞為80萬元,其中現金、以物折資6834萬元,投工投勞折資1166萬元。主要辦法農業措施施農家肥以物折資6834萬元,投勞折資1166萬元。為了切實搞好項目開發,確保項目自籌資金能夠及時足額到位,農發辦采取訪農戶、聽意見、看行動、查決議、參會議等方式進行嚴格審查,對于項目涉及村制定的籌資投勞方案和決議逐一進行審核,認為項目涉及村群眾意愿高,干部積極性大,自愿開發,并都承諾能足額完成按計劃分配的各項自籌和投工要求,保證開發工作順利完成。第八章綜合效益分析81社會效益通過節水灌溉、配方施肥、作物模式化栽培等技術的應用,增加了農業科技含量,穩定了糧食生產,增加了農民收入,通過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措施的綜合實施,使項目區達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為高標準農發天建設起到示范帶頭作用。82生態效益農田防護林的建設,使項目區農田林網防護面積增加084萬畝,不僅起到防風御沙、保濕的屏障作用,而且可改善田間小氣侯,對涵養水源、美化環境、營造和諧的生存環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整修、新修機耕路,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項目的實施,使項目區達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管相連,形成高標準農田;節水型水利工程建設,使項目區灌溉水利用系數得到大幅度提高,從原先畝次耗水量100M3減少到40M3。83經濟效益項目完成后,灌溉面積達1萬畝,新增灌溉面積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增加農田林網防護面積084萬畝,改良土壤面積054萬畝,擴大良種種植面積09萬畝,優良品種普及率100。通過技術培訓、示范推廣等措施,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375萬KG,新增種植業總產值8104萬元,農民純收入額增加28056萬元。84財務評價財務評價依據水利部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L7294)及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案與參數進行,采用動態分析法,財務報酬率I8,靜態投資回收年限PT6,財務分析期15年,基準年為2012年,基準點為年初。841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128000萬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資88345萬元,;農業措施投資80萬元;林業措施投資3983萬元;田間道路投資17925萬元;科技推廣費60萬元;管理費用2559萬元;工程管護費1188萬元。842年效益預測根據項目評價的投入產出取價原則,以當地農作物前4年的作物種植比例、平均畝產量及糧食平均價格為基礎,并假定在計算期內保持不變,預測項目區產量及效益,詳見表81。表81項目區效益預測表作物名稱項目小麥復播玉米經濟作物合計治理前92780677007220162500種植面積(畝)治理后900009000010000199500治理前281032401000畝產量(KG)治理后450050001500治理前2218100價格(元/KG)治理后2218100治理前26072193724873年產量萬KG)治理后405045001508700年產值(萬治理前5736394872210406元)治理后89108100150018510增產量萬KG)14432307783827增產值(萬元)317441527788104由表可知,年產值1851萬元,糧食年增產量375萬KG,經濟作物增產量78萬KG,年增產值8104萬元。843年生產費用預測結合項目區實際,確定項目區農業生產費用構成因子,并分析不同作物每畝生產費用,以此預測年生產費用,具體見表82、83。表82作物生產費用分析表單位元名稱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治理前治理后治理前治理后治理前治理后種子486030502535化肥90150801306080農藥253520351525灌溉130100150機耕203020303545機播1530機收30502025人工費5070609080120合計278555230460215455表83年生產費用預測表作物名稱項目小麥復播玉米經濟作物合計治理前927800677000722001677000種植面積(畝)治理后9000009000001000001900000治理前278002300021500畝費用(元)治理后555004600045500治理前2579315571155242916年費用(萬元)治理后4995041400455095900年增加費用(萬元)2415725829299852984年增加產值(萬元)3174041520778081040年增加效益(萬元)758315691478228056由表可知,年生產費用959萬元,年增加費用52984萬元。項目區年增產值8104萬元,農民純收入額增加28056萬元。844財務評價指標項目效益現金流量表表84單位萬元年序號總投資凈收益累計凈收益折現系數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金議價協議書
- 賠償完后協議書
- 電梯驗收協議書
- 工程項目介紹費協議書
- 工地小包工合同協議書
- 自殘家校協議書
- 夫妻房產證更名協議書
- 車牌轉讓合同協議書
- 【7】融創文旅建設代建項目建設管理協議-第三方全流程代建 - 對外
- 2025共同代理協議合同范本
- 淺議“五育融合”之勞動教育的多向育人功能 論文
- 裝飾裝修工程監理規劃
- 小學低年級語文學困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研究文檔
- 開關、插座、電線檢測報告
- 《了凡四訓》原文及譯文-拼音版
- 初中英語新課標解讀
- GB/T 3671.1-1996水溶性染料溶解度和溶液穩定性的測定
- GB/T 34646-2017燒結金屬膜過濾材料及元件
- GB/T 1962.1-2001注射器、注射針及其他醫療器械6%(魯爾)圓錐接頭第1部分:通用要求
- 中醫十八項護理操作并發癥及處理10-38-30
- 《空中領航》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