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 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第二單元 千米和噸 第三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第四單元 混合運算 第五單元 年、月、日 第六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第七單元 分數的初步認識(二) 第八單元 小數的初步認識 第九單元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單元 期末復習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1.經歷探究兩位數乘整十數(不進位)以及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過程,初步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估算方法。2.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口算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3.在探究算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合理選擇不同的估算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1.口算練習。出示口算卡片:110= 332= 511=220= 303= 620=學生計算,匯報交流。(選擇幾題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口算的)2.導入新課:剛才我們計算的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同學們都算得很棒,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一起探究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二、交流共享1.教學例1。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1)出示教材第1頁例1。引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讓學生說說從情境圖上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2)探究算法。提問: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個?把算法說給同桌聽一聽。全班交流。(結合情境圖中右下角的菜椒擺放特點來說)先算9盒,再加1盒。129=108(個) 108+12=120(個)橫看,先算2盒,再算5個這么多。122=24(個) 245=120(個)豎看,先算5盒,再算2個這么多。125=60(個) 602=120(個)把算式看成12個十,十個十是一百,二個十是二十,合起來是120。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個十,那就可以先寫12,再在后面添上1個0。追問:比較一下這么多種方法,你最喜歡哪種?如果大部分學生選擇最后一種方法,教師要提問簡便在哪里。(3)試一試。完成教材第1頁“試一試”前兩題:2410= 2010=學生口答,說說口算的方法。要求:請大家各自出一道這樣的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題來考考其他同學。學生出題,教師板書:( )10=提問:觀察這些算式,你們能總結出兩位數乘十的口算方法嗎?師生共同小結:一個數乘十,只要在這個數后面添一個0就可以得到積。完成教材第1頁“試一試”第三小題。讓學生與同桌交流口算方法。指名匯報: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兩個0就是600。提問:為什么要加兩個0?師小結:整十數乘整十數,只要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兩個0即可。2.教學例2。(1)出示教材第2頁例2。指名讀出例題表格中的數據。師:根據稱出的結果,你能想到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師小結: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頭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約重30千克。追問:你會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約收獲蒜頭多少千克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談談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饋,得出最佳的方案。引導: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列式為:3060=1800(千克)(2)完成教材第3頁“想想做做”第5題。提問: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這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追問:你想怎么估算?集體交流,指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分別把兩個乘數看作與它們接近的整十數來計算。三、反饋完善1.完成教材第2頁“想想做做”第1題。提問:這三組題有什么特點?上下兩題的答案一樣嗎?為什么?根據學生匯報,教師小結:一個乘數相同,另一個乘數多一個0,那么積也應該多添一個0。2.完成教材第2頁“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讓學生重點說說“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3.完成教材第3頁“想想做做”第6題。讓學生先仔細觀察表格,指名說說想法,再進行計算。最后集體反饋,交流分析、思考的過程,同學之間相互評價、補充。四、反思總結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 第2課時 教學目標:1.經歷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的過程,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會用交換乘數位置的方法驗算乘法。2.在探究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究的意識。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教學難點: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1.口算。78+3= 66+4= 59+7=2.用豎式計算。233= 212= 324=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指名說一說筆算過程。3.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用數學方法去思考、解決,例如生活中的購物問題里就存在著很多的數學知識。二、交流共享1.教學例3。(1)出示教材第3頁例3主題圖。提出問題: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個)追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一共多少個?)(2)估算。提問:誰能估算一下大約需要多少個?你是怎樣估算的?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的估算方法。學生回答預設: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個)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個)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個)(3)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明確問題:有什么辦法能證明估算的結果接近正確答案?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教師適時指導有困難的學生。組織小組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其他小組做補充。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并請學生說說列式的理由。方法一:6個2箱是12箱,每箱24個,先算2箱是48個,再算6個48是288個。列式:242=48(個) 486=288(個)方法二:將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個,先算2箱,2乘24得48個,再算10箱,10乘24是240個,相加是288個。(重點理解方法二)列式:224=48(個) 1024=240(個)48+240=288(個)探究筆算方法。明確:像這樣的兩位數乘兩位數,我們可以用豎式計算。師指出:在把兩個所得的乘積相加時,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簡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教師板書: 2 4 1 2 4 8 2 4 2 8 8(4)歸納總結。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筆算時先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字去乘第一個乘數各位上的數字,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字去乘第一個乘數各數位上的數字,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2.教學“試一試”。引導:怎樣檢驗我們算得對不對?(調換24和12的位置相乘)學生嘗試計算1224,指名說說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問: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對齊,為什么?強調:計算的結果是288,說明我們前面的計算是正確的,我們可以用調換乘數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平時要養成計算后驗算的習慣。三、反饋完善1.完成教材第4頁“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交流匯報,教師展示一些典型的錯例,組織討論,糾正錯誤。提問:通過計算你認為應該注意什么?(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積的書寫位置,計算要正確)2.完成教材第5頁“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匯報。3.完成教材第5頁“想想做做”第3題。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答案。4.完成教材第5頁“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各自觀察題目,找到錯誤原因,在小組內交流。5.完成教材第5頁“想想做做”第6題。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全班訂正。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 第3課時 教學目標: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1.理解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2.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學重點:經歷稍復雜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的過程。教學難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1.口算。424= 727= 283=562= 474= 743=2.用豎式計算。1312= 2233=要求學生計算出這些算式的結果,并說一說計算方法。3.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二、交流共享1.出示教材第5頁例4。提問:每箱迷你南瓜24個,53箱一共有多少個?該怎樣列式?指導學生列出:2453。追問:誰能說一說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是求53個24是多少)2.探究算法。師:請同學們用已經掌握的算法試著算一算,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會遇到什么新的問題?你準備怎樣解決?引導學生通過計算發現:和之前不同的是,計算時每一個乘數乘兩位數所得的積都要進位。引導思考:我們在前面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要進位時,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引導學生回憶“乘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的算法。出示算式進行講評: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 2453= 2 4 5 3 7 2師:這里的72是哪個數乘哪個數的積?(324)用另一個乘數個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個位對齊。接下來應該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對齊?(十位)最后怎么算?(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學生嘗試筆算,完成后指名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過程,如果這個學生計算有問題,就多請幾名學生,然后讓學生判斷誰的計算過程是正確的,并幫助計算有錯誤的學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問題。3.歸納小結。師:看來通過同學們的努力,都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了,你覺得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要注意什么?引導學生歸納筆算時的注意事項:(1) 先用第二個乘數的個位乘第一個乘數,再用第二個乘數的十位乘第一個乘數。(2) 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這一位對齊。(3) 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的數相加。提醒注意:滿幾十要向前一位進幾,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數。4.檢驗算式。師: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方法來驗算2453。(調換乘數的位置再乘一遍)學生用豎式計算得出5324=1272。完成后,讓學生先說一說具體的計算過程,再集體訂正。三、反饋完善1.完成教材第6頁“想想做做”第1題。出示題目,每組對應完成1小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集體交流,說說計算步驟。教師巡視時注意發現典型錯例,指名上臺板演,并讓學生判斷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確。學生判斷后,教師引導學生把錯誤的題按錯誤的原因分成幾類,并要求學生說一說這樣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錯誤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6頁“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并驗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集體交流。組織學生反思:計算中有沒有錯誤?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錯誤的方法在這里的計算中是否得到了運用?又出現了哪些新的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3.完成教材第6頁“想想做做”第3題。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先讓學生認真讀題,審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并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用豎式計算,最后集體交流。4.完成教材第6頁“想想做做”第4題。先指名讀出商品的價格及問題,然后小組討論,讓學生作出合理的假設,再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學生列式計算,集體交流匯報。匯報:花最少的錢選擇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錢選擇貴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練習一 第 4 課時 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會用調換乘數的位置的方法來驗算乘法。2.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有關運算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教學難點:將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于具體的問題中。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1.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1題。出事題目,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活動,說出得數。2.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2題。出示題目,全班分為四組,每組計算兩題,學生獨立完成。評講:計算的正確率和驗算的方法。提醒學生:注意乘得的結果和哪一位對齊及進位。導入:這節課我們將通過練習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二、基本練習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1.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3題。讓學生先閱讀表格,明確題意,再獨立填寫表格。評講:怎樣填出“一共的枝數”,請歸納出本題的數量關系。提問:從數據中你能發現什么?(滲透積的變化規律)2.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4題。先指名讀題,讓學生說說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讓學生列式計算,最后全班共同訂正。3.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5題。出示表格,讓學生讀題并理解題意。要求學生先估計哪種球的銷售額最高,再算出每種球的總價,比一比,填一填。指名說出每道題的估算結果和實際的計算結果。4.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6題。讓學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的結果寫在算式的上方;再豎式計算,用估算檢驗豎式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最后指名匯報,要求學生將錯題改正在習題旁,并讓學生說說錯誤的原因。5.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7題。讓學生先讀題,說說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提問:要求卡車超載了沒有,需要先求什么?(貨物的總重量)讓學生估一估,并說說理由。說明:超載意味著貨物的總重量大于卡車的載重。三、綜合練習1.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一”第8題。出示題目,指名讀題,讓學生說說已知條件,找出所求的問題。估算:租5輛這樣的客車夠嗎?(估算5輛車能坐多少人,即548,把48看成50,大約是250人,不夠)提問:至少要租多少輛這樣的客車?這里的“至少”表示什么?2.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一”第9題。出示圖片,使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小組討論:(1)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說明了什么?(2)估計哪一種磚比較合適,為什么?(3)實際用了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3.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一”第10題。讓學生獨立解決,集體交流,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四、反思總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誰能說說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要注意什么?五、課堂作業 補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 第 5 課時 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的過程,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在具體情境中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和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3.在于他人的討論交流中,培養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掌握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積末尾的0的個數。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1.口算。630= 302= 605=3020= 1030= 2320=口算后隨機抽取幾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進行口算的。2.揭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二、交流共享1.出示教材第9頁例5主題圖。(1)提問: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整理信息,提出問題:每個足球32元,買30個這樣的足球要用多少元?讓學生列式再匯報,最后全班交流。教師板書:3230。(2)探究算法。提問:你能估一估嗎?(把32看成30,3030=900,大約是900)追問: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算出3230的積呢?(口算或筆算)引導: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結果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發現學生使用的不同算法。學生交流算法。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積,再在得數后面添上一個0。列式為:323=96 3230=960方法二:用豎式計算。仿照以前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算出結果。2.優化算法。(1)談話:計算3230時,同學們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們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來計算,這樣都可以,老師想介紹一種簡單的列式計算方法給同學們。教師邊講述邊板書。第一步:列豎式。因為0乘32還得0,所以這一步可以不寫。這樣就先算323,列豎式時可以讓3與32中的2對齊,把30中的0寫在后面。 3 2 3 0 9 6 0第二步:計算。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323得96,再在積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數末尾有一個0,那么積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個0。第三步:檢驗。這樣的計算方法對不對呢?我們不妨與前面計算的結果對照一下,得數相同嗎?(2)(教師指著兩種不同的方法)提問:你們喜歡用哪種方法列式計算?為什么?(3)小結:做計算不僅要仔細認真,而且要動腦筋選擇簡單便捷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學“試一試”。出示算式:4053=讓學生列豎式計算,匯報交流,并指名板演。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計算方法: 4 0 5 3 5 3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師:仔細觀察,哪一種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學生得出:第二種。提問:計算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算比較簡便?學生交流反饋,教師小結:列豎式計算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把兩位數放在上面,整十數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數相乘,0不參加運算,有幾個0落下,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三、反饋完善1.完成教材第9頁“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在教材上計算,指名板演,并讓板演的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提問:第2小題中乘數50末尾只有一個0,而積1800的末尾為什么有兩個0?讓做錯題的學生說說自己錯在哪里,并要求及時訂正。2.完成教材第10頁“想想做做”第3題。用課件逐題出示豎式,先讓學生觀察,再判斷,并說說對錯。3.完成教材第10頁“想想做做”第5題。提問:題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樣比較第一組中的兩道題?(第一個乘數相同)你能想到什么?讓學生在小組里說一說怎樣比較第二組,第三組的兩道題。學生獨立計算,再比較每組題的得數,看看與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4.完成教材第10頁“想想做做”第6題。讓學生看圖說說圖意,再列式計算,并說說是怎樣列式的。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兩步連乘的實際問題 第 6 課時 教學目標:1.經歷用兩步連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探究過程,進一步積累對相關數量關系的認識,感受從已知條件出發的解題思路,能用兩步連乘正確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2.進一步培養靈活組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展數學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進一步感受乘法運算的實際應用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并體驗成功解決問題的快樂。教學重點:能對獲取的信息作出正確分析,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1.談話:同學們,你們都有購物的經驗嗎?這節課我們跟隨小明的腳步,到商場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購物中遇到了什么問題。課件出示模擬商場的場景圖,學生根據課件給出的條件,提出問題并解決。課件出示:一個乒乓球2元,一袋5個,小明買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提出問題:一共要多少元?列式為:25=10(元)課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個,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提出問題:6袋一共有多少個?列式為:56=30(個)2.同學們幫小明解決了很多他在商場里遇到的問題,你瞧,商場里迎來了大客戶,這是體育課的王老師,他想為學校添置一些體育用品。課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個,每個2元,王老師買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二、交流共享1.組織探究:你能幫王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討論。2.匯報交流。提問:哪一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解決辦法?各小組自由匯報,教師邊聽邊板書,指名學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義。方法一:56=30(個) 302=60(元)教師引導學生看圖,使學生明白:方法一根據“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個”,先算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再根據“乒乓球每個2元”,算出買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教師引導學生看圖,使學生明白:方法二根據“乒乓球每個2元”和“每袋5個”,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據“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教師引導學生看圖,使學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設每袋1個的情況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個一共要多少元。(方法三學生比較難理解,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說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學生只列式但說不出理由,教師可以告訴學生。由于算法比較難理解,建議不要用這種方法)3.歸納反思。(1)提問:你用的是哪種方法?方法一還是方法二?結果怎么樣?雖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題思路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我們可以互相交換方法進行檢驗。(2)反思: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師歸納: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認真讀題,找到有聯系的條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也可以用一種方法檢驗另一種方法算得是否正確。三、反饋完善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1.完成教材第12頁“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讀題,找出有聯系的條件,說說可以算出什么,怎樣算。2.完成教材第12頁“想想做做”第3題。課件演示情境圖:每層有5個教室,每個教室放6盆花,這幢教學樓一共放了多少盆花?師提醒學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這幢教學樓的所有教室一共要放多少盆花?(1)提問:哪些信息之間是有直接聯系的?根據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2)追問: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個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層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3)學生列式解答,交流講評。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練習二 第 7 課時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以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2.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體會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特點,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的能力。教學重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教學難點:運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1.口算。4020 3008 1070 50807050 6310 9200 4006教師用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隨機抽取幾題指名學生說說口算方法。2.根據132=26,快速說出以下算式的得數。1302 13200 13020二、基本練習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1.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2題。出示題目,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豎式計算。指名上臺板演,說說計算方法,展示正確的書寫格式及得數。2.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3題。出示情境圖,讓學生先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找出有聯系的兩個條件,說說可以先算什么。讓學生獨立列式,全班交流。3.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4、5題。讓學生默讀題目,理解題意。提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學生計算,集體交流算法。三、綜合練習1.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讓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提問:你能找出有聯系的條件嗎?想想它們能算什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評講時展示不同的解題方法,并指明說說每道算式表示的意義。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學生讀題,列式解答,集體交流。3.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8題。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看懂圖意。提問:要求“買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須知道什么條件?怎么求?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獲得了什么收獲?五、課堂作業 補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復習 第 8 課時 教學目標:1.熟練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以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2.通過復習,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進一步發展數學思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究的意識。教學重點:熟練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教學難點: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系統整理提問:第一單元即將結束,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引入:這節課我們將通過系統地整理,復習這一單元所學的知識。二、查漏補缺訓練1.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1題。讓學生先口算,再說說口算方法。師小結:(1)兩位數乘整十數,計算時先算0前面的數的乘積。然后數一下兩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再在這個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2)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用一位數分別去乘兩位數中的每一位,并注意進位。2.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2題。讓學生獨立計算,指名上臺板演。教師要通過具體的計算引導學生歸納出:(1)計算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先用第一個乘數的每一位數去乘第二個乘數的個位數字,所得積的末位對齊乘數的個位;再用第一個乘數的每一位數去乘第二個乘數的十位數字,所得積的末位對齊乘數的十位。最后把兩個積加起來。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2)引導:計算時,你通常會出現什么樣的錯誤,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3.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3題。指名估算,并引導學生回憶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數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數來算。一般是先找出兩個乘數的近似數,再把這兩個近似數相乘。將全班分成四大組,每組完成一題,再互相檢驗,看看和估算的結果是否接近。4.完成教材第16頁“復習”第8題。引導學生觀察表格,明確表格填寫的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比較,說說發現了什么。5.完成教材第16頁“復習”第10題。(1)出示第一組題,先讓學生計算,再組織對比,交流上下兩題之間的聯系。(2)出示第二組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對比上下兩題之間的聯系。(3)出示第三組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上下兩題的聯系。6.完成教材第16頁“復習”第11題。(1)出示第一組題,組織學生觀察題目,得出規律并填空。歸納規律:當第二個乘數分別是3的1倍、2倍、3倍時,積分別是111、222、333(2)出示第二組題,組織學生觀察題目,得出規律并填空。歸納規律:當第二個乘數分別是7的1倍、2倍、3倍三、綜合運用提升1.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4題。出示表格,讓學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說說表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得出:單價數量=總價2.完成教材第15頁“復習”第5題。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讀懂題意。引導學生匯報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種,第一種是48元,4819大約是1000元,超過800元,可能是第二種38元的籃球,3819大約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種是28元,2819大約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種籃球。追問:買籃球一共要用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3.完成教材第16頁“復習”第7題。讓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并說說要求“電視機多少臺”需要先求什么。4.完成教材第17頁“復習”第12、13題。讓學生默讀題目,理解題意。引導:先確定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找出有聯系的兩個條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進行計算。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評講。5.完成教材第17頁“復習”第15題。讓學生先根據學過的方位知識,弄清圖中幾處地點的相應位置關系。然后再根據計算的結果在平面圖上指一指或畫一畫。最后全班交流,訂正。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五、課堂作業 補第一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有趣的乘法計算 第 9 課時 教學目標:1.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中特殊數相乘所得得數的規律,并能初步運用這一規律進行一些計算。2.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通過比較,理解并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教學重點:觀察并發現數學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簡單規律的方法,并學會運用規律。教學難點:能利用所得的規律進行計算。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談話:同學們,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規律。這節課,我們一起去發現這些有意思的規律。二、交流共享1.探究乘數是11的乘法計算。(1)出示題目:2411 5311談話:一個兩位數和11相乘的得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我們先列式計算。學生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2 4 5 3 1 1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提問:把積的每一位上的數和原來的兩位數相比,你有什么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學生交流匯報:2411=264,所得的積的個位上的數,與原來兩位數個位上的數一樣,是4;積百位上的數,與原來兩位數十位上的數一樣,是2;積十位上的數,等于原來兩位數個位與十位上數的和,是2+4=6。5311=583,所得的積個位上的數,和原來兩位數個位上的數一樣,是3;積百位上的數,與原來兩位數十位上的數一樣,是5;積十位上的數,等于原來兩位數個位與十位上數的和,是5+3=8。(2)引導學生根據發現的規律,猜測6211的積。提問:猜一猜6211等于幾?追問: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請用豎式驗證一下。師小結:兩位數與11相乘,積的規律可以概括為“兩頭一拉,中間相加”。(3)出示題目:比一比,看誰算得快。2311 1611 4311讓學生根據發現的規律快速地說出答案。(4)出示題目:6411提問:試著算一算,有什么發現?學生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追問:說說你有什么發現?再問:為什么百位上的數“6”變成“7”,多了1是從哪里來的?(5)試一試:5911 67112.小結:一個兩位數與11相乘時,可以把這個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字寫在積的百位上,個位上的數字寫在積的個位上,再把兩個數字之和寫在積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數如果滿10,要向百位進1。3.提問:你能出一些像這樣的算式考考大家嗎?學生出題,指名回答,集體訂正。三、反饋完善1.探究兩個乘數十位相同,個位相加是10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1)出示題目:2228 3535 5654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在小組交流說說算式里的兩個兩位數的特點。引導:像這樣的算式,老師能直接算出得數,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驗證老師的計算是否正確。學生列豎式計算,教師板書相應過程。(3)你隨便出這樣的算式老師還能一下子說出得數。讓學生試著出題。(4)追問:究竟這里面藏著什么秘密呢?觀察這些得數,它們有什么特點?把你們的發現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小結:當兩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同,個位上的數之和為10時,它們的乘積的末兩位等于兩個乘數個位上的數相乘,積的末兩位前面的數等于十位上的數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積。2.試一試。(1)先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再用豎式計算驗證。1515 4347 6961(2)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并比較每組的兩道題,說說有什么發現,和同學交流。2426= 4446= 7476=2525= 4545= 7575=3.讓學生同桌互相出題,寫兩道這樣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說出得數。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第二單元 千米和噸 課題:認識千米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2.在實踐活動中,學會積累與查找資料,繼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教學難點: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1.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長度單位?學生互相比劃并說說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2.出示:給下面的物體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鉛筆長18( )一枚1元硬幣厚約3( )學校跑道一圈長250( )課桌長約10( )3.課件出示教材第20頁例1。提問:這是滬杭鐵路,它的全長是180( )?追問:為什么滬杭鐵路的長度要用千米作單位?4.舉例: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5.教師出示教材第20頁的圖片:你知道每幅圖片上的數字表示什么含義嗎?說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二、交流共享1.初步體驗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1)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課前的活動。(出示照片)我們學校的跑道從( )( )大約是100米,你怎么記住它的?明確:像這樣的100米,我們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1000米)教師指導學生讀出這個算式時,要注意前面的數和后面的單位之間需停頓一下。提問:1千米里面有幾個100米嗎?(10個)追問:走100米你花了多長時間?如果讓你走1000米要多長時間?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樣嗎?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由發言。(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說說是怎樣思考的。(3)提問:課前我們做過調查,我們學校的環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幾圈是1千米?學生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回答預測: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說一說:你感覺1千米長嗎?自由交流。2.強化概念。引導思考:我們剛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個環形的,如果我們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會有多長?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往南走到哪兒是1千米?向北?向東?向西呢?你可以選擇一個熟悉的地方想象,現在腦海里想象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大約是100米,要走10個100米,該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談話: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你能說一說從自己家到學校有1千米遠嗎?三、反饋完善1.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1題。出示圖片并提問:小轎車、步行、動車、自行車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學生練習并說說理由。追問:老師家離學校約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請簡述理由。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是怎樣思考的。3.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4題。引導學生看圖,并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第(1)題組織學生直接計算,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再組織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第二單元 千米和噸 課題:認識噸 第 2 課時 教學目標: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培養用噸這個單位估計物體質量的能力。2.知道并掌握1噸=1000千克,學會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方法。教學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1噸=1000千克,學會噸與千克之間的換算。教學難點: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形成印象。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1.提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質量單位?(克、千克)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師板書:1千克=1000克2.談話: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大家去觀察和了解貨車的載重量,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與大家交流?課件出示教材第22頁圖片,提問: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這樣的圖片,碼頭上這些集裝箱,火車皮所運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單位呢?(噸)明確:噸可以用字母“t”表示。指出:計量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一塊學習另一個比千克還大的質量單位噸。二、交流共享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1)課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談話: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見過這樣的一袋大米嗎?提過它嗎?提過的說說感受。學生回答,交流感受。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課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學生跟著100千克、200千克地數,貼滿10張。提問: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書:1000千克)指出:1000千克就是1噸,即:1噸=1000千克。(板書:1噸=1000千克)2.結合實際,進一步認識噸。(1)師:課前我們測量了自己的體重,你的體重是多少?(指名回答)教師請體重大約是25千克的同學站起來。談話:三年級的小學生大約重25千克,4個學生的體重約是100千克。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把這4個學生都壓在你身上,感覺怎么樣?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個學生全都疊在你身上,會怎樣?1000千克重不重?提問:估算一下,小組里所有同學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學的體重呢?全班同學的體重相加,有1噸嗎?學生進行估算,并匯報。(2)實物出示裝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來掂一掂。提問:覺得重嗎?這是10千克的水,10桶這樣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這樣的水是1噸?(3)小結:稱比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噸作單位。三、反饋完善1.完成教材第22頁“想想做做”第1題。指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說說圖中每種物體重1噸,各有多少?總結匯報:一頭牛重500千克,有2頭牛剛好是1噸;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噸;一頭豬重100千克,10頭豬重1噸;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噸。2.完成教材第22頁“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噸與千克的單位換算,交流時,說說自己思考的過程。3.完成教材第22頁“想想做做”第6題。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并說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提問:能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學生完成后,展示學生的不同解法。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更多免費資源下載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中光速測試題及答案
- 財富級別測試題及答案
- 財經法規面試題及答案
- 城軌英語試題及答案
- 不良庫存處理及改進措施計劃
- 探索遠程工作實施方案的工作計劃
- 性別與社會的2025年社會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 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活動計劃
- 文化適應與社會變遷的研究探討試題及答案
- 如何建立品牌的情感連接計劃
- 2025-2030消防車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 初中英語教輔電子版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崇明區中考二模英語試題(含答案)
- 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統及其DSA質量控制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考試范圍:第7~9章) (含解析)
- 人工智能安全監控系統開發協議
- 油田夏季十防培訓課件
- 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書范本
- 學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檔案表
- 急性心梗診療(2025 )
-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八年級美術樣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