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環境問題概述[學習目標定位]1.掌握環境問題的概念及其分類。2.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給人類帶來的危害。3.了解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4.能夠分析某種環境問題的成因及危害。一、環境問題的概念及分類1.概念: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原因使環境條件發生了變化,并對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影響和破壞的問題。2.分類(1)依據:產生原因。(2)分類eq\b\lc\{\rc\(\a\vs4\al\co1(原生環境問題,次生環境問題\b\lc\{\rc\(\a\vs4\al\co1(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二、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危害1.原因(1)工業生產導致人類索取的資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環境中的“三廢”迅速增加,造成部分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惡化。(2)人口急劇膨脹對環境的沖擊。(3)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的環境問題。2.危害eq\b\lc\{\rc\(\a\vs4\al\co1(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直接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思考1.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一定會造成環境污染嗎?答案不一定。只有當排放的廢棄物數量超過了環境本身的自凈能力時才會造成污染。三、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1.全球性的環境污染類型主要原因危害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不斷增強導致南、北極地區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酸雨污染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工業化的推進危害水生生物、農作物、森林的生長發育;腐蝕建筑物;直接損害人體健康臭氧層破壞人類大量排入氟氯烴等物質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危害2.大面積的生態破壞問題原因主要危害植被破壞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活動生態系統失衡、環境質量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資源的過度開發、環境污染和外來物種入侵部分物種滅絕水土流失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活動導致植被破壞土壤有機質和養分損失,破壞土壤結構土地荒漠化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可利用土地面積縮小、土地產出減少、土地養育人口能力降低3.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件(1)主要特點①事故帶有突發性。②事故污染范圍大,危害嚴重,經濟損失巨大。(2)案例: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事故、重慶川東油田特大井噴事故。思考2.全球變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全球氣候變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人為原因:主要是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和破壞植被。探究點一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探究活動讀“秦漢時期和明清時期黃土高原景觀及土地利用圖”,完成(1)~(2)題。(1)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景觀的變化原因可能有()①開礦②人口增加③氣候濕潤④過度開墾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④(2)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景觀的變化可能引起的環境問題有()①提高土壤肥力②氣候干燥③生物多樣性減少④土壤酸化⑤沙塵暴增加A.①②⑤ B.①③⑤C.②③④⑤ D.②③⑤答案(1)B(2)D反思歸納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大多數環境問題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是由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的關系不協調引起的。(1)工業生產的發展(2)世界人口高速增長(3)科學技術的發展探究點二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探究活動(1)人類為什么致力于臭氧層的保護?(2)我國的酸雨類型以什么為主?答案(1)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線,減輕紫外線對地球上生物和生態環境的破壞。(2)在我國的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占的比重大。煤炭燃燒會釋放大量硫氧化物,所以形成硫酸型酸雨。反思歸納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區別與聯系環境問題區別聯系含義產生機制表現方式具體成因環境污染由于任意排放廢棄物和有害物質導致的環境質量下降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自然環境的容納和自凈能力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任意排放工業“三廢”和對人體健康有害的農藥都是環境問題的基本形式,環境污染往往會導致生態破壞固體廢棄物污染生產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噪聲污染建筑、娛樂、交通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質泄漏海洋污染各類污染物排入海洋生態破壞由于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導致環境退化,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森林的環境調節功能下降濫伐森林導致森林面積銳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濫伐、濫墾、濫牧,使自然植被遭到破壞土地鹽堿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等大氣增溫、臭氧層破壞過量排放二氧化碳和氟氯烴等有害氣體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的生存環境被破壞和過度捕獵對點訓練一環境問題及產生的原因結合下面兩圖,回答1~2題。1.兩圖反映的環境問題為()A.資源短缺 B.生態破壞C.環境污染 D.全球環境變化2.該類環境問題的形成主要與人類()A.排放廢棄物有關B.獲取自然資源有關C.農業生產活動有關D.交通運輸的發展有關答案1.C2.A解析第1題,左圖反映的為大氣污染,右圖反映的為固體廢棄物污染。第2題,環境污染主要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而導致的。對點訓練二全球性環境污染讀下圖,完成3~4題。3.圖中反映的主要環境問題是()A.全球變暖 B.臭氧層空洞C.水體污染 D.水資源短缺4.圖中反映的環境問題會造成全球()A.高山雪線上升 B.各地降水增多C.酸雨危害加劇 D.陸地面積增大答案3.A4.A解析第3題,圖中說明北極地區的冰川大量融化,這與全球變暖有關。第4題,全球變暖氣溫升高,會使高山上的冰雪融化,雪線上升;全球變暖會影響各地降水的變化,但不會使各地降水增多;全球變暖會使海平面上升,陸地面積減??;全球變暖不會使酸雨危害增加。對點訓練三大面積生態破壞讀下列材料,完成5~6題。①全家老少齊上陣/更招呼左鄰右舍/雪亮的尖鋤粗暴挺進/而青草被蹂躪/土地在呻吟/那滴滴汗融進血痕/風干后/卷起飄飄沙粒/那一雙雙眼卻毫不在意。②水源不足,是這地方唯一令人望而生畏的缺陷。地下水位相當的深,因此井就成了無價之寶。③山下良田苦不多,耕來山頂做旋螺。5.材料描述的人類行為,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的有()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6.材料③描述的人類行為可能造成()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次生鹽漬化 D.地面塌陷答案5.A6.B解析第5題,土地荒漠化主要發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是由于人類破壞植被造成的,材料①中的“卷起飄飄沙?!焙筒牧息谥械摹八床蛔恪笔顷P鍵詞。第6題,“耕來山頂做旋螺”描述的是陡坡開墾梯田的景觀。課時作業1.下列現象中,屬于次生環境問題的是()A.山東的蔬菜遭受寒潮襲擊而損失慘重B.云南發生嚴重旱災導致土壤失墑C.江蘇太湖再次暴發藍藻,居民用水困難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發生5.1級地震答案C解析江蘇太湖暴發藍藻,居民用水出現困難,是因為工農業及生活排放大量污水,導致水體富營養化,這是一種水污染現象,是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問題,屬次生環境問題。A、B、D三項涉及的環境問題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屬于原生環境問題。讀“近300年來全球不同類型土地面積的變化示意圖”,回答2~3題。2.導致圖示不同類型土地面積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全球變暖 B.人口增加C.植被破壞 D.自然災害3.圖示不同類型土地面積變化趨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包括()A.生態環境趨于惡化B.河流含沙量減少C.旱澇災害頻率降低D.水資源短缺得以解決答案2.B3.A解析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耕地和牧場的面積在增加,而森林和草原的面積在減少,這與人口增加后對農牧產業的需求增加有關。第3題,森林和草原面積的減少,會使生態環境惡化,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澇災害頻率增加,水資源短缺更加嚴重。當代環境問題主要是由人為原因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壓力、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等,都是產生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據此完成4~5題。4.分析下列生態問題的成因,分別由資源利用方式不當和資源利用強度過大造成的是()A.礦產枯竭,土地沙漠化B.土壤鹽堿化,森林減少C.水資源枯竭,物種減少D.物種減少,水土流失5.下列屬于合理利用資源的是()①無限制擴大耕地面積②退耕還林③山地緩坡修筑梯田④圍湖造田⑤隨意開挖礦產資源⑥適度開采地下水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⑤ D.②③⑥答案4.B5.D解析第4題,礦產資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減少、物種減少、水資源枯竭主要是因為資源利用強度過大造成的;土壤鹽堿化、水土流失是資源利用方式不當造成的。第5題,山地緩坡修筑梯田,既可取得經濟效益,也可保持水土,有較好的環境效益。閱讀下列詩句,完成6~8題。①英國令人毛骨悚然的煤煙云飄然而至……城市如同面對中世紀的教皇。(挪威·易卜生)②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在唐代時是著名的銀和銅的產地之一)③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④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6.上述詩句描述的環境問題是生態破壞的是()A.①B.②C.③D.④7.詩句①描述的景色是與下列哪幅圖片描述的一致()A.甲B.乙C.丙D.丁8.詩句②描述的景象不會帶來的環境問題是()A.植被破壞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酸雨答案6.C7.D8.B解析第6題,詩句①描述的是英國與挪威雖遠隔北海,但煤煙云中的SO2等酸性氣體可隨西風擴散,形成酸雨;詩句②描述的是銀、銅等有色金屬的冶煉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木材,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固體廢棄物;詩句③描述的是荒漠景觀;詩句④描述的是氣候特征。第7題,詩句①描述的是酸雨。甲圖表示水資源短缺,乙圖表示水污染,丙圖表示毀林開荒,丁圖表示酸雨。第8題,安徽地處我國東部季風區,一般不會出現土地荒漠化。全球變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下圖是全球溫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區域靠雨水生長的糧食產量的增減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9~10題。9.有關全球升溫3℃對靠雨水生長糧食地區的影響,正確的說法是()A.全球變暖對全球各地區糧食生產都有害無益B.北半球中、高緯度的大部分地區糧食產量會增加C.低緯度和南半球地區糧食產量有小幅增產D.西半球糧食產量普遍會增加,東半球相反10.如果全球溫度升高3℃,下列地區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亞 B.西亞C.北非 D.中亞答案9.B10.B解析第9題,全球溫度升高3℃后,北半球中、高緯度因雨水增多糧食產量普遍增加,北半球低緯度和南半球糧食產量普遍降低。第10題,西亞地區氣候干旱,但卻因氣候變暖成為糧食產量增幅較多的地區,可判定西亞地區有可能降水增幅最大。1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12年對我國保護臭氧層工作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履約要求,2015年前淘汰甲基溴,在2015年凍結含氫氯氟烴、2040年實現全面淘汰,要實現這些國際履約目標,我們的主要任務十分艱巨。(1)《蒙特利爾議定書》主要是限制破壞臭氧層氣體排放量。人類大量排放氟氯烴,為什么會對兩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較嚴重?(2)作為一名環保志愿者,我們怎樣為新時代“女媧補天”盡一份力?答案(1)南北兩極氣溫低,對流活動弱,對流層高度低,人類排放的氟氯烴易到達平流層,破壞此層的臭氧。(2)購買無氟冰箱、空調等環保產品;宣傳環保知識,提高周圍居民的環保意識,動員公眾參與;積極參與各種環?;顒?,推動綠色家庭、綠色社會建設。(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題,兩極地區臭氧層易被破壞,是由對流層高度低、空氣流動弱等造成的。第(2)題,減少氟氯烴的排放,主要是從制冷設備的使用上進行控制,此外還應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參與意識。12.下圖為“我國華北某沿海地區景觀剖面示意圖”,圖中海岸為沙質海岸。讀圖回答問題。(1)分別說明圖中甲、乙、丙三處植被的主要生態功能。(2)近年來,該地區的荒草地不斷開墾為農田,指出可能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答案(1)甲: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風速、阻擋風沙;丙:固沙阻浪。(2)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鹽堿化;水污染。(答出兩點即可)解析(1)甲地坡度較大,易出現水土流失現象,所以甲處植被的主要功能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乙地靠近海洋,夏季來自海洋的風速大,所以乙處植被的主要功能是降低風速、阻擋風沙;丙地海浪侵蝕海岸,所以丙處植被的主要功能是固沙阻浪。(2)荒草地開墾成耕地,破壞植被,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華北地區農業需要灌溉,易造成土地鹽堿化;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易造成水污染。13.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對四省區的危害程度(☆號越多,代表危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B50-T 1764-2024 渣海椒加工技術規范
- 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宣傳手冊
- 病理學(醫學高級):病理學綜合強化練習題
- 《跨境電商實務》課件 項目二 比較跨境電商平臺
- 兒童哮喘的快速緩解與控制
- 湖南省三新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 廣東省韶關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無答案)
- 個性化教育與差異化教學
- 江西省贛州市2024-2025 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少先隊活動禮儀活動方案
- 《班組長培訓》課件
- 使用滅火器培訓
- 臨床約翰霍普金斯跌倒評估量表解讀
- GB/T 44786-2024水力發電廠自動化計算機控制導則
- 婦幼健康信息管理制度
- 信訪條例解讀企業培訓
- 合同債務糾紛還清款后協議書(2篇)
- 浙江省紹興市2024年6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適應性考試數學試題2
- 第一章 地球(考點串講課件)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人教版2024)
- 2024至2030年中國紀檢監察信訪管理系統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云南省2024年小升初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