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11屆高三9月調(diào)研考試(語文)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11屆高三9月調(diào)研考試(語文)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11屆高三9月調(diào)研考試(語文)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11屆高三9月調(diào)研考試(語文)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11屆高三9月調(diào)研考試(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11屆高三9月調(diào)研考試(語文)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雨巷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暗香的,像夢中哪樣,像霧一樣的她來了,她來了,我的心被她輕輕撞了一下好像有痛。她走了,她走了,到了鋼筋水泥的城里去了,去了,我獨自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我像一個癡子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的“雨巷”既是實寫,也是象征。B.詩中“她”的出現(xiàn),既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又代表著作者渴望的愛情。C.詩中的“愁怨”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和對未來的無奈。D.詩中“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是對詩人內(nèi)心世界的刻畫。2.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〢.詩中的“油紙傘”和“雨巷”是詩人運用象征手法所創(chuàng)造的意象。B.詩中的“她”是詩人渴望的愛情的化身,象征著美好而遙遠(yuǎn)。C.詩中的“像夢中一樣,像霧一樣的她來了,她來了”是對愛情虛幻性的描繪。D.詩中的“像雨一樣,像夢一樣,像霧一樣”是運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手法。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悼念志摩魯迅我與志摩相識在一九二三年。我知道他,是我的朋友福熙所介認(rèn)的。福熙告訴我,志摩是民國以來最有抒情詩人。所以我不疑他,就去看了一個新來的青年。我與他見面的次數(shù)不多,但是他的為人,確是有些可愛。他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他喜歡小的事物,例如窗前的細(xì)雨,石上的小草,他喜歡大的事物,例如天上的飛星,海上的燈塔,他喜歡有味的,例如花園里的花香,他喜歡無味的,例如雨后的泥濘。他喜歡靜的,例如夜里的山風(fēng),他喜歡動的,例如海上的波浪。他對于人,是親切的,他對于物,是慈愛的。他對于人,是有愛的,他對于物,是有情的。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如此多情,然而他的確是如此多情。他的感情,是熱烈的,是深沉的,是真摯的,是熱烈的,是深沉的,是真摯的。他是一個有熱情的人,他的熱情,是對于生活,對于人生,對于人類的。他的生活,是快樂的,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他的人類,是可愛的。他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他的愛心,是對于人,對于物,對于人類。他是一個有同情心的人,他的同情心,是對于人,對于物,對于人類。他的生活,是快樂的,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他的人類,是可愛的。他是一個有熱情的人,他的熱情,是對于生活,對于人生,對于人類的。他的生活,是快樂的,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他的人類,是可愛的。他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他的愛心,是對于人,對于物,對于人類。他的同情心,是對于人,對于物,對于人類。他的生活,是快樂的,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他的人生,是美好的,他的人類,是可愛的。5.下列對魯迅《悼念志摩》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簡潔的語言,表達(dá)了魯迅對志摩的深情悼念。B.文章通過對志摩生活的描寫,展現(xiàn)了志摩樂觀、開朗的性格特點。C.文章通過對比,突出了志摩熱愛生活、關(guān)心人類的美好品質(zhì)。D.文章表達(dá)了魯迅對志摩的敬仰之情,以及對志摩不幸去世的痛惜。6.下列對魯迅《悼念志摩》一文的語言特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表達(dá)效果。B.文章語言樸實無華,真摯感人,展現(xiàn)了魯迅獨特的文風(fēng)。C.文章語言平實,但富有詩意,充滿了對志摩的贊美之情。D.文章語言流暢,富有節(jié)奏感,讀來朗朗上口。7.下列對魯迅《悼念志摩》一文的思想內(nèi)容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表達(dá)了對志摩的深情悼念,以及對志摩不幸去世的痛惜。B.文章通過對志摩生活的描寫,展現(xiàn)了志摩樂觀、開朗的性格特點。C.文章表達(dá)了對志摩的敬仰之情,以及對志摩美好品質(zhì)的贊美。D.文章表達(dá)了魯迅對志摩的同情,以及對志摩不幸遭遇的憤慨。四、根據(jù)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8-10題?!俄椉管幹尽诽祈樦椉管帲f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8.下列對文中“項脊軒”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項脊軒是一座舊南閣子。B.項脊軒的室內(nèi)空間較小,只能容納一個人居住。C.項脊軒因為向北,所以不能得到陽光。D.項脊軒經(jīng)過修繕后,不再有漏雨的問題。9.下列對文中“萬籟有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萬籟有聲”指的是庭院中的各種聲音。B.“萬籟有聲”表達(dá)了作者對自然聲音的喜愛。C.“萬籟有聲”描繪了項脊軒的寧靜和和諧。D.“萬籟有聲”是對項脊軒環(huán)境的一種贊美。10.下列對文中“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句話描繪了月光下庭院的美景。B.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C.這句話表達(dá)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D.這句話是對項脊軒夜景的一種贊美。五、閱讀下面的現(xiàn)代文,完成11-13題。納蘭性德《浣溪沙》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人間重晚晴,莫怪癡魂耐得,為伊瘦損。1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詞表達(dá)了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B.“淡極始知花更艷”運用了對比的手法。C.“人間重晚晴”表達(dá)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D.“莫怪癡魂耐得,為伊瘦損”是對詞人內(nèi)心世界的刻畫。12.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〢.這首詞通過對比,突出了美好事物的珍貴。B.這首詞語言樸實,情感真摯。C.這首詞描繪了詞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D.這首詞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13.下列對這首詞的思想內(nèi)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詞表達(dá)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B.這首詞表達(dá)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C.這首詞描繪了詞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D.這首詞表達(dá)了詞人對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14-16題。《陳情表》李密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吊。而劉方重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14.下列對文中“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險釁”指的是危險和禍患。B.“夙遭閔兇”指的是早年遭遇不幸。C.這句話表達(dá)了作者對命運的不滿。D.這句話是對作者不幸遭遇的概括。15.下列對文中“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句話表達(dá)了作者孤立無援的處境。B.“期功強近之親”指的是親近的親戚。C.“應(yīng)門五尺之僮”指的是家中的仆人。D.這句話是對作者家庭狀況的描述。16.下列對文中“煢煢獨立,形影相吊”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句話描繪了作者孤獨無依的生活狀態(tài)。B.這句話表達(dá)了作者對孤獨生活的感慨。C.這句話是對作者命運的一種反思。D.這句話是對作者人格的一種贊美。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1.C解析:詩中的“愁怨”并不是表達(dá)詩人對未來的無奈,而是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一種表現(xiàn),是對生活的一種感受。2.D解析:詩中的“像雨一樣,像夢一樣,像霧一樣”是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而不是比喻和通感。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5.C解析:文章通過對比,并沒有突出志摩熱愛生活、關(guān)心人類的美好品質(zhì),而是通過對志摩生活的描寫,展現(xiàn)了志摩樂觀、開朗的性格特點。6.C解析:文章語言平實,但富有詩意,并沒有充滿對志摩的贊美之情,而是通過對志摩生活的描述,表達(dá)了對他的懷念。7.D解析:文章表達(dá)了對志摩的同情,但沒有對志摩不幸遭遇的憤慨,而是通過描述志摩的品質(zhì),表達(dá)了對他的敬仰。四、根據(jù)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8-10題。8.C解析:文中提到項脊軒是“北向”,但由于“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因此能夠得到陽光,所以C項不正確。9.A解析:“萬籟有聲”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種聲音,而不僅僅是庭院中的聲音,因此A項不正確。10.B解析:“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中并沒有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因此B項不正確。五、閱讀下面的現(xiàn)代文,完成11-13題。11.D解析:“莫怪癡魂耐得,為伊瘦損”表達(dá)的是詞人對所愛之人的深情,而不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12.B解析:這首詞的語言并不樸實,而是含蓄而富有意境,因此B項不正確。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