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DB36CCSB30江西省地方標準DB36/T1630—2022修水寧紅茶種植技術規程CodeofpracticeforplantingofXiushuiNinghongtea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36/T1630—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江西省經濟作物研究所),修水縣茶葉科學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楊普香、蔡海蘭、徐天星、李文金、榮驊、李延升、樊耀林、饒軍、陳羅君、晏云、李烈國。IDB36/T1630—2022修水寧紅茶種植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修水寧紅茶種植技術的術語與定義、基地要求、茶園建設、茶樹種植、土壤與肥培管理、樹冠管理、氣象災害防御、病蟲草害防控和檔案管理。本文件適用于修水寧紅茶的種植過程。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11767茶樹種苗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T18877有機無機復混肥料GB/T19630有機產品生產、加工、標識與管理體系要求GB/T20014.12良好農業規范第12部分:茶葉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GB50433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范GB50434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DB36/T1204生態茶園建設技術規范3術語與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基地要求1DB36/T1630—2022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行政區域內。4.2自然環境4.2.1地理環境修水縣域范圍內適宜茶樹生長的、距離公路主干道200m以外的坡地、丘陵、山區等。同時需遠離居民區、工礦區、養殖場和醫院,避開污染源,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并符合DB36/T1204的規定。4.2.2土壤以紅、黃壤為主,pH值4.5~6.5為宜,土壤疏松肥沃,有效土層深度0.8m以上,地下水位在1m以下,并符合GB15618的規定。4.3空氣符合GB3095的規定。4.4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規定。5茶園建設5.1生態茶園建設5.2.1植茶區域根據山勢高低、坡度大小、土壤條件和小氣候等條件進行劃區分塊,1hm2~3hm2設置獨立種植小區。坡度大于25°的坡地、土層貧瘠、低洼的凹地不宜規劃為植茶區,應規劃為緩沖地、綠化地或生態包括主干道、支道、環園道和地頭道。主干道寬5m~8m,支道3m~4m,環園道寬1.5m~2m,地頭道寬2.5m~3m。坡度在15°以上的茶園,按“S”形繞山開筑主道。合理設置渠道、縱橫溝、隔離溝和水庫、水塘、水池,能蓄能排,溝系配套完善。5.3.1茶園開墾遵循GB50433和GB50434的相關規定。5.3.2山地茶園不進行全墾全伐,原生植被宜留則留。5.3.3坡度小于15°的平緩坡地,等高橫向開墾;坡度15°~25°的坡地,建立等高內傾梯田,梯面寬不少于1.5m。2DB36/T1630—20225.3.4生荒地應進行二次開墾。初墾時翻耕深度60cm以上,清除灌木、荊棘、雜草等障礙物及根系。復墾在開茶樹種植溝前進行,深度30cm~40cm,平整地面,進一步清除樹根、草根、亂石等雜物。5.3.5熟地應全面深翻,依據土壤實際情況可采取增添新土、調節pH值、土壤消毒、土地休閑或輪作等措施改良土壤結構。5.3.6在茶苗定植兩個月前開挖種植溝,寬60cm、深60cm,分層施入底肥,施入位置為溝底0cm~30cm,底肥施入后覆土30cm左右;底肥以有機肥和緩效磷肥為主,不宜施用速效氮肥、鉀肥,施用量為15t/hm2~30t/hm2堆肥等、1.5t/hm2~3t/hm2磷礦肥等。6茶樹種植6.1種苗要求6.1.1種苗質量符合GB11767的相關規定。6.1.2種苗優先選擇寧州群體種及以其為材料選育的無性系茶樹品種等。6.2種植時間適宜時間為11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避開冰雪天氣、凍土時節;海拔在500m以上區域在9~10月或3~4月種植為宜。6.3種植規格6.3.1單行條列種植:行距140cm~150cm,株距30cm~35cm,每穴2株茶苗。6.3.2雙行條列種植:行距150cm~160cm,小行距30cm~35cm,株距30cm~35cm,“品”字形種植,每穴1~2株茶苗。6.4.1茶苗栽植時盡量帶土移植,移栽時保持根系自然舒展,防止誤傷根系,應壓實壓緊。6.4.2茶苗種植后當天澆足定根水,有條件可采用稻草或其它覆蓋物覆蓋。7.1.1每2~3年檢測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屬元素等含量,根據檢查結果及時采取相應的土壤改良措7.1.2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園,可施用白云石粉或石灰等堿性物質,調節土壤pH值至4.5~6.5。茶園土壤持水量以70%~80%為宜,低于60%時需澆溉補充水分,高于90%時則需采取排水措施。3DB36/T1630—20227.4地表覆蓋7.4.1茶行地表覆蓋在茶苗移栽后、雨季和旱季來臨前、基肥施用后或雜草萌發前進行。7.4.2覆蓋可用無草籽雜草、修剪枝葉和作物秸稈等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質污染的覆蓋材料。7.5肥培管理7.5.1肥料質量符合GB/T15063、GB/T18877的相關規定,綠色食品茶園應符合NY/T394的相關規定,有機茶園肥料應符合GB/T19630的相關規定。7.5.2農家肥施用前應經渥(漚)堆等無害化處理。7.5.3基肥宜多施有機肥,適當配施磷、鉀肥或低氮的三元復合肥;追肥以無機肥為主,如尿素、硫酸銨等。氮、磷、鉀的配比根據不同茶園地塊和樹齡確定,用量與配比可按測土配方進行,其中磷、鉀肥主要以基肥使用。7.5.4成齡茶園氮肥施用量以每采100kg干茶施純氮12kg~15kg為宜。幼齡茶園氮肥施用量按樹齡來確定,種植后1~2年純氮施用量為40kg/hm2~70kg/hm2,種植后3年~5年純氮施用量為75kg/hm2~115kg/hm2。7.5.5基肥宜在10月上中旬開深20cm溝施入,施后覆土,也可結合秋季深耕進行,具體方案可參考表1。7.5.6追肥在各季鮮葉開采前20d~40d施入,開深10cm左右溝施肥后覆土。表1不同茶園的施基肥位置和深度茶園類型成齡茶園施肥位置施肥深度8樹冠管理8.1定型修剪8.1.1新植和臺刈后的茶園需進行定型修剪培育樹冠。8.1.2第1次定型修剪:在移栽定植時進行,修剪高度為離地15cm~20cm,只剪主枝,不剪側枝。8.1.3第2次定型修剪:在移栽定植的第2年早春或茶苗長至45cm以上時進行,修剪高度為離地25cm~35cm。8.1.4第3次定型修剪:在移栽定植的第3年早春或茶苗長至60cm以上時進行,修剪高度為離地40cm~45cm。8.1.5臺刈后的茶樹需進行定型修剪重新培育樹冠,第1次定型修剪在新梢長至40cm以上時進行,修剪高度為離地25cm~35cm;第2次定型修剪在茶蓬長至55cm以上時進行,修剪高度為離地40cm~45cm。4DB36/T1630—20228.3深修剪8.3.1適用對象:冠面葉層較薄、冠層枯枝多、育芽能力弱的茶園。8.3.2修剪時間:6月中旬前。8.3.3修剪高度:剪去樹冠上層10cm~15cm蓬面,以剪去雞爪枝為度。8.4重修剪8.4.1適用對象:樹勢半衰老、上層枯枝多、但下部骨干枝較健壯的茶園。8.4.2修剪時間:春茶后5月底前。8.4.3修剪高度:離地30cm~40cm剪去地上部分。8.5臺刈8.5.1適用對象:樹勢衰老、大部分生長枝條已喪失生育能力的茶園。8.5.2修剪時間:春茶前或春茶后5月底前。8.5.3修剪高度:離地10cm左右剪去地上部分。8.5.4臺刈后需對新萌發的枝條進行梳理,僅保留3cm~5cm個粗壯主枝進行定型修剪。8.6邊緣修剪覆蓋度較大且行間封閉的茶園進行邊緣修剪,每機采1批鮮葉進行1次邊緣修剪,兩行茶樹茶蓬之間保持20cm左右間距。9.1.1選擇良好的地形地勢,營造防護林帶;高海拔茶園宜采用抗寒品種,以低矮茶蓬樹型為宜。9.1.2越冬期可增施有機肥,秋季適當提前或春季適當推后輕修剪,采取行間鋪草或秋季套種綠肥等抗寒措施。9.2.1易遭受熱旱害的茶園(如沙質土壤茶園)宜采用耐旱性茶樹品種。9.2.2成齡茶園采取灌溉、淺耕等防御措施;幼齡茶園采取淺鋤鋪草、培土、追施有機肥、灌水、種植綠肥等防御措施。以農業、生物防治以及理化誘控為主,優先選用生物農藥,在預報防治適期內科學安全用藥。5DB36/T1630—202210.2.1換種改植或新建茶園時,選用抗性較強的茶樹品種,引進種苗須進行植物檢疫。10.2.2避免大面積連片種植單一茶樹品種,合理保留和補植不與茶樹共生病蟲害的園林植被。10.2.3適時分批采摘幼嫩新梢。10.2.4人工摘除茶毛蟲、灰茶尺蠖、蓑蛾類、卷葉蛾類等害蟲卵塊,捕殺幼蟲。10.2.5冬季深耕,及時清園、封園。10.2.6采取人工和機械除草、套種綠肥和覆蓋等措施控制雜草危害。10.3理化誘控10.3.1采用燈光或色板誘殺茶小綠葉蟬、黑剌粉虱、灰茶尺蠖、茶毛蟲等害蟲的成蟲。10.3.2采用性信息素誘殺灰茶尺蠖、茶毛蟲等害蟲的成蟲。10.4生物防治保護利用茶園內捕食性和寄生性等天敵,選擇對天敵無害的微生物和植物源農藥。10.5化學防治10.5.1科學安全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