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市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湖南省婁底市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湖南省婁底市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湖南省婁底市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湖南省婁底市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湖南省婁底市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語言文字運用(每小題3分,共15分)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A.酒饌(zhuàn)

岑寂(cén)

央浼(miǎn)

未雨綢繆(móu)

B.鱒魚(zūn)

碣石(jié)

休憩(xī)

命運多舛(chuǎn)

C.赍發(fā)(jī)

迤邐(yǐ)

霧霾(mái)

扛鼎之作(gāng)

D.倉廒(áo)

踹水(tuān)

結(jié)束(shù)

流水潺湲(yuán)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凌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B.他憑他那種唉聲嘆氣,他那種垂頭喪氣,和他那蒼白的小臉上的眼鏡,降服了我們,我們只好讓步,減低彼得洛夫和葉果洛夫的品行分數(shù),把他們禁閉起來。

C.中國詩里有所謂“西洋的”品質(zhì),西洋詩里也有所謂“中國的”成分。在我們這兒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們那兒發(fā)展得明朗園滿。

D.永遠膨脹下去的宇宙的未來相當泛味。但是一點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會永遠膨脹。我們只有大約為使宇宙坍縮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確定證據(jù)。3.下面語段中劃線的熟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浅呛1I們在攀爬過程中被貨船上的水手使用高壓水龍趕走,否則,這些身手矯健的人登上甲板后,往往能在10多分鐘內(nèi)擺平大驚失色的船員。接下來,得意洋洋的海盜們就會押著自己的“俘虜”返回索馬里北部港口,然后囤積居奇,向船東們“待價而沽”了。盡管各方都呼吁船東“不要向邪惡勢力低頭”,拒絕支付贖金,以免助紂為虐,刺激海盜更加猖狂地開展打劫活動,但幾乎所有的船東都反其道而行之,交錢了事。

A.大驚失色

B.囤積居奇

C.助紂為虐

D.反其道而行之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感動中國人物”吳孟超雖有九十高齡,但以無盡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愛對待肝膽外科事業(yè),他憑醫(yī)術(shù),更憑仁愛感動了世人。

B.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我們要繼續(xù)抓住和用好我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完成“十二五”時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C.智能機器人所處的環(huán)境往往是未知的、變化的和難以預測的,因此需要具備思考、行動和感覺三個要素,即能感知識別環(huán)境狀態(tài),具有學習能力,能根據(jù)獲得的信息進行思考和規(guī)劃,從而對外界做出適應性反應。

D.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得益于倡導綠色生活方式,采取限行機動車,禁止露天燒烤等措施密不可分。5.儒家看重道德,反對沉溺物質(zhì)生活。下列《論語》中語錄,無關(guān)這種意旨的一項是

A.君子憂道不憂貧

B.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C.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D.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6~10題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

),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雖獻璞而未美,未為主之害也,然猶兩足斬而寶乃論,論寶(

)此其難也!今人主之于法術(shù)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則有道者①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獻耳。主用術(shù)則大臣不得擅斷,近習②不敢賣重;官行法則浮萌③趨于耕農(nóng),而游士危于戰(zhàn)陳,則法術(shù)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禍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誹獨周乎道言也則法術(shù)之士雖至死亡道必不論矣。

【注釋】①有道者:法、術(shù)之士。②近習:指君主寵愛親信的人。③浮萌:游民。萌,通“氓”。④論:認可。昔者吳起教楚悼王以楚國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眾,若此則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貧國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絕滅百吏之祿秩,損不急之枝官,以奉選練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吳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連什伍,設告坐⑤之過,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而遂⑥公家之勞,禁游宦之民而顯耕戰(zhàn)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國以富強,八年而薨,商君車裂于秦。楚不用吳起而削亂,秦行商君法而富強,二子之言也已當矣,然而枝解吳起而車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細民惡治也。當今之世,大臣貪重,細民安亂,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無悼王、孝公之聽,(

)法術(shù)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術(shù)哉!此世所以亂無霸王也。【注釋】⑤告坐:被告發(fā)而連坐。⑥遂:舉薦。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武王薨,文王即位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人死去

B.貞士而名之以誑

名:命名

C.損不急之枝官

損:損害

D.大臣苦法而細民惡治也

治:社會安定太平7.將文言虛詞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最恰當?shù)囊唤M是

A.矣

B.矣

C.也

D.也

乃8.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誹獨周乎道言也則法術(shù)之士雖至死亡道必不論矣

A.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誹/獨周乎道言也/則法術(shù)之士雖至死/亡道必不論矣

B.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誹/獨周乎/道言也/則法術(shù)之士雖至死亡/道必不論矣

C.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誹/獨周乎/道言也/則法術(shù)之士雖至死/亡道必不論矣

D.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誹/獨周乎道言也/則法術(shù)之士雖至死亡/道必不論矣9.下列對課文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和氏得到玉璞后,先后兩次進獻君王,均以欺騙罪被處以刖足之刑。后至文王時他才得以獻玉而正名,并將玉命名為“和氏之璧”。

B.第二段,韓非指出若以法、術(shù)治國的話,臣則失去擅權(quán)弄權(quán)的自由,士民則失去游說游蕩的自由,法、術(shù)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禍害。

C.第三段,韓非借吳起與商君之例,闡明了法、術(shù)能否施行于世,取決于君主的判斷力以及臣子細民的處世態(tài)度。然后借此針砭時弊,指出當世亂而無霸主的原因。

D.文章除了運用和氏之喻、吳起商鞅之例外,還拿悼王孝公楚秦兩國君主對法的態(tài)度及其結(jié)果作對比,文筆犀利而深入淺出,敘議相間而富于變化。10.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悲夫?qū)氂穸}之以石。(3分)(2)然則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獻耳。(4分)(3)禁游宦之民而顯耕戰(zhàn)之士。(3分)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6分)11.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題目。(8分)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襄邑道中南宋陳與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注:此時詩人陳與義年僅二十七,初入仕途。(1)兩首詩均為詩人在行舟上所作,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兩首詩如何表現(xiàn)“舟行江上”的?(4分)

(2)分析兩首詩所表達的情感。(4分)

12.古詩文默寫(8分,每空1分)(1)

,得仙人之舊館。(王勃《滕王閣序》)(2)懷良辰以孤往,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3)合百草兮實庭,

。(屈原《湘夫人》)(4)忽魂悸以魄動,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5)

,皓腕凝霜雪。(韋莊《菩薩蠻(其二)》)(6)臥龍躍馬終黃土,

。(杜甫《閣夜》)(7)

,石破天驚逗秋雨。(李賀《李憑箜篌引》)(8)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

?(杜牧《阿房宮賦》)

四、現(xiàn)代文(論述類、實用類文本)閱讀(10分,其中,填空題4分;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每種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種哲學。事實上,每種大宗教就是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筑,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這樣來規(guī)定宗教一詞的含義,實際上與普通的用法并無不同,若照這種含義來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認為儒家是宗教。人們習慣于說中國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們已經(jīng)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個哲學的學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區(qū)別。道家與道教的教義不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順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舉例來說,照老子、莊子講,生而有死是自然過程,人應當平靜地順著這個自然過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義則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術(shù),顯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學精神。對中國科學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從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許多資料。作為哲學的佛學與作為宗教的佛教,也有區(qū)別。受過教育的中國人,對佛學比對佛教感興趣得多。中國的喪祭,和尚和道士一齊參加,這是很常見的。中國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學意味的。現(xiàn)在許多西方人都知道,與別國人相比,中國人一向是最不關(guān)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有篇《中國文化形成中的主導觀念》的文章,其中說:“中國人不以宗教觀念和宗教活動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規(guī)的、有組織的那一類宗教)……”這一切自然標志出中國文化與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數(shù),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侶起主導作用的。

在一定意義上,這個說法完全正確。但是有人會問:為什么會這樣?對于超乎現(xiàn)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類先天的欲望之一,為什么事實上大多數(shù)民族以宗教的觀念和活動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這種追求如果是人類基本欲望之一,為什么中國人竟是一個例外?若說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是倫理,不是宗教,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人對于高于道德價值的價值,毫無覺解?高于道德價值的價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價值。愛人,是道德價值;愛上帝,是超道德價值。有人會傾向于把超道德價值叫做

(1)

。但是依我看來,這種價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處宗教的含義與前面所說的不同。例如,愛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價值,但是在斯賓諾莎哲學里就不是宗教價值,因為斯賓諾莎所說的上帝實際上是宇宙。嚴格地講,基督教的愛上帝,實際上不是超道德的。這是因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從而人愛上帝可以與子愛父相比,后者是

(2)

。所以,說基督教的愛上帝是超道德價值,是很成問題的。它是

(3)

。而斯賓諾莎哲學里的愛上帝才是真超道德價值。對以上的問題,我要回答說,對超乎現(xiàn)世的追求是人類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國人并不是這條規(guī)律的例外。他們不大關(guān)心宗教,是因為他們極其關(guān)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為他們都是哲學的。他們在哲學里滿足了他們對超乎現(xiàn)世的追求。他們也在哲學里表達了、欣賞了超道德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道德價值。13.本文節(jié)選自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文章首先通過

,來判斷儒家不是宗教,然后指出道教與道學、佛教與佛學的區(qū)別,并順勢說明中國人對于宗教的態(tài)度,探究其原因,在層層剝析之下,最終揭示

。14.下列表達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對超乎現(xiàn)世的追求是人類的一種先天的欲望,人類可以通過按照哲學去生活來滿足這種追求。

B.中國人最不關(guān)心宗教,但對其他民族來說,宗教的觀念和活動是他們生活中的最重要、最迷人的一部分。

C.基督教的上帝具有人格,人愛上帝可以與子愛父相比,這是因為這種愛不是超道德的。

D.道教的教義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術(shù),這很明顯是反乎自然的,而道家的觀念恰好相反。15.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判斷,第六自然段中(1)(2)(3)處所填內(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

A.(1)宗教價值

(2)超道德價值

(3)準超道德價值

B.(1)準超道德價值

(2)道德價值

(3)宗教價值

C.(1)準超道德價值

(2)宗教價值

(3)道德價值

D.(1)宗教價值

(2)道德價值

(3)準超道德價值五、現(xiàn)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21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秋

天李廣田①春天是走向“生”的路,卻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為我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過這自然的季候之變化,為什么聽了街巷的歌聲便停止了工作?為什么聽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門外?一枝幼芽,一朵濕云,為什么就要感到了瘋狂?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但是到了現(xiàn)在,這秋天,我卻不記得對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場了,只有看見那枝頭的黃葉時,也還想:這也像那“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樣子,但總是另一種意味了。我不愿意說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請恕我這樣糊涂安排——寧可以把“死路”加給夏天,而秋天,甚至連那被人罵為黑暗的冬天,又何嘗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較起春與夏來,我說它更是走向“生”路的。我將說那落葉是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條里面正在醞釀著生命之液。而它們的沉著的力,它們的為了將來,為了生命而表現(xiàn)出來的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這樣的季候,是我所最愛的了。②但是比較起冬天來呢,我卻偏愛了秋。我?guī)缀跽f不出秋比冬為什么更好,也許因為那枝頭的幾片黃葉,或是那籬畔的幾朵殘花,在那些上邊,是比較冬天更顯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憶起了生命吧,一只黃葉,一片殘英,那在聯(lián)系著過去與將來吧。③在我,常如是想:生活大非易事,然而這一件艱難的工作,我們是樂得來作的。誠然是艱難,然而也許正因為艱難才有著意義吧。而所謂“好生惡死”者,我想并非說是:“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如果不甚荒謬,我想該這樣說:“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死不足惡,可怕而可惡的,而且是最無意味的,還不就是停在途中嗎?這樣,所謂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著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長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為他們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們也最不幸,因為他們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們也是有福的嗎?絕不,他們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間的幸與不幸,卻沒有什么絕對的意義,誰知道幸的不幸與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長的,希望是遠大的,然而路上的荊棘呀,手腳的不利呀,這就是所謂人間的苦難了。但是這條路是要走的,因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嘗味著人生苦難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樂。④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燈塔,但是,在背后推著前進,或者說那常常在背后給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讓我們來看看這秋天吧!實在的,不知不覺地就來到秋天了,紅的花已經(jīng)變成了紫紫的又變了灰,而灰的這就要飄零了,一只黃葉在枝頭搖擺著,你會覺到它即刻就有墮下來的危機,而當你踽踽地踏著地下的枯葉,聽到那簌簌的聲息,忽而又有一只落葉輕輕地滑過你的肩背飛了下來時,你將感到了什么呢?也許你只會念道,“落了!”等你漫步到曠野,看見那連天衰草的時候,你也許只會念道,“衰了!”然而,朋友們,你也許不曾想到西風會來得這樣早,而且,也不該這樣凄冷吧,然而你的單薄的衣衫,已經(jīng)是很難將息的了。“全家都在秋風里,九月衣裳未剪裁”,這在我,年年是趕不上時令,年年是落在了后邊的。懣怨時光的無情是無用的,而更可怕的還是人生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翹起了腳跟,伸長了頸項,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燈塔”。⑤我真不愿看見那一只葉子落了下來,但又知道這葉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對于那一只黃葉就要更加珍惜了,對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親切。當人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頭發(fā)是漸漸地脫落時,不也同樣地對于頭發(fā)而感到珍惜嗎?同樣的,是在這秋天的時候來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春天曾給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給的希望是更悠遠些,而且秋天所給與的感應是安定而沉著,它又給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為人看了這位秋先生的面容時,也不由得不自己照一照鏡子了。⑥給了人更遠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識到了生之實在的,而且給人以“沉著”的力量的,是這正在凋亡著的秋。我愛秋天,我對于這荒涼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于一九三0年十二月(選自《李廣田文集》,有刪節(jié))16.文章以“秋天”為題,開篇為什么要寫夏天和春天?(4分)

17.簡析“他們是有福的嗎?絕不,他們是更不幸的”這句話含義。(5分)

18.簡析文中多處提到“一只黃葉”的妙處。(5分)

19.秋天引發(fā)了作者哪些人生感悟?請簡要概括。并聯(lián)系實際,任選一點談談你的認識(7分)

六、閱讀下面一則報道,并按要求完成題目(6分)“嬰兒從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那就已經(jīng)遲了十個月零兩天!”站在廣州番禺某早教機構(gòu)門前,劉雷(化名)夫婦看著這條廣告標語,第一感覺是啼笑皆非。但當看到其他父母都抱著不到兩歲的孩子跑過去詢問課程時,他們馬上就感覺到了一種緊迫感,仿佛不報早教,就注定落后似的。而有著劉雷夫婦類似心態(tài)的年輕父母在國內(nèi)其實并不少。最新統(tǒng)計顯示,目前全國約有8000萬0至3歲嬰幼兒,全國早教市場空間總值約為500億元。據(jù)記者調(diào)查,在廣州最小的早教學員出生僅33天。早教市場正以不可遏止之勢發(fā)展壯大,而這一現(xiàn)象也引起了國內(nèi)教育專家的反思。20、請給這則新聞擬一個標題(2分)

21、請根據(jù)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場紅火的兩個主要原因。(4分)七、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父子二人經(jīng)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

有人感覺生活無比痛苦,便向盟鷗禪師請教,禪師低眉順氣,道出一句:“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

請根據(jù)上面兩則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婁底市2014-2015學年上學期高二期末考試語文參考答案

9.C(A項,“將玉命名為“和氏之璧”,應是楚文王。B項“法術(shù)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禍害”有錯,原文“所禍”,所字結(jié)構(gòu),“禍”應為動詞,根據(jù)前后文,其意應為:(被群臣士民)看作禍害;另,依據(jù)選項表述,“法術(shù)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禍害”是韓非的觀點,這與文章的觀點是相違背的。D項,“拿悼王孝公楚秦兩國君主對法術(shù)的不同態(tài)度及其結(jié)果進行對比”有錯,文中楚悼王與秦孝公并非對比。)10.(1)(3分)【譯文】而是為它本是寶玉卻用石來稱呼它而悲傷。【解析】計分點:寶玉、而、介賓短語后置各1分。寶玉,名詞用作動詞,是寶玉。而,表轉(zhuǎn)折,卻。題之以石,循直譯原則,應為介賓短語后置,還原應為“以石題之”,以,用;題,稱作、稱呼等。悲,為動用法,為……感到悲傷,也可靈活譯為動詞“悲傷、悲嘆”。另,夫,助詞,表感嘆語氣。(2)(4分)【譯文】既然這樣,那么法、術(shù)之士還沒被殺戮,只是因為促成帝王之業(yè)的法寶還沒進獻罷了。【解析】計分點:然則、特、帝王、句意各1分。然則,古漢語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古今異義詞,此處譯為“既然這樣,那么”或“這樣,那么”。特,只是。帝王,能促成帝王之業(yè),或類似意思,直接譯為帝王的,不計分。之,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譯時刪去;不戮,含被動義,沒有被殺。璞。是一個喻詞。(3)(3分)【譯文】約束靠游說求官的人而使從事耕作與為國作戰(zhàn)的人顯貴起來。【解析】計分點:禁、游宦、顯各1分。禁,約束,譯為禁止,不計分,譯為制止,勉強算對。游宦,靠游說求官,若譯為“游說求官”,也給分(游宦:春秋戰(zhàn)國時期士人離開本國至他國謀求官職)。顯,使動用法,使……顯貴。

11.(1)(4分)答:李詩巧用地名表現(xiàn)“舟行江上”。后兩句中詩人乘舟從清溪出發(fā),途經(jīng)三峽前往渝州。(2分)陳詩以景物襯托舟行。前兩句是靜景生動(化靜為動)以兩岸的花與樹來表現(xiàn)舟行之快。后兩句是動景生靜(化動為靜)。以江上行舟上的“我”去觀流動的云,物與我俱靜,寫出船行平穩(wěn)的特點。(2分)(2)(4分)答:李詩表達詩人對故友的深深懷念和誠摯情誼。(2分)

陳詩表現(xiàn)了風華正茂的詩人對自己才華和前程充滿信心,抒發(fā)了豪邁俊發(fā)而又沉穩(wěn)自信的襟懷。(2分)12.(1)臨帝子之長洲(2)或植杖而耘耔(3)建芳馨兮廡門(4)恍驚起而長嗟(5)壚邊人似月(6)人事音書漫寂寥(7)女媧煉石補天處(8)不霽何虹

18.(5分)答案:作者妙用“一只黃葉”重現(xiàn)的手法,(1分)生動而具象地表現(xiàn)出秋的“更顯示生命”的季候色彩,(2分)以及這“一只黃葉”帶給人的“時光無情”的緊迫感;(1分)說黃葉聯(lián)系著枯榮,為生而落的聯(lián)想也就得到了強化。(1分)19.(7分)答案:感悟:(1)衰敗是為了繁榮,衰亡孕育新生;(2)真正嘗味過人生苦難的人才能真正地知道人生的快樂;(3)“希望是道上的燈塔”我們應該對人生滿懷希望;(4)危機常給人以鞭策;(5)人生應該懂得珍惜。(其他表述符合文意即可)(5分,每點兩分,答對三點給滿分)認識:略。(2分)20、(2分)答案:瘋狂的早教(點出報道中心事物“早教”,并給予一定的評價即可;合情合理皆能得分)(2分)21、(4分)答案:①父母不甘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tài);②全國0至3歲的嬰幼兒人數(shù)約8000萬。(或“全國早教市場空間巨大”)(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4分)

22、寫作提示:根據(jù)第一則材料,學生或許可以確定諸如“牢騷”“羨慕嫉妒”之類的觀點,但結(jié)合兩則材料,重點還是應該落在“淡然的生活態(tài)度”上面。生活中很多人因感覺不平而心生怨恨,因牢騷太盛而感覺痛苦,而解決這種痛苦的方法,則是要遵從自然規(guī)律和生活規(guī)律,保持內(nèi)心的平和沉穩(wěn)。原材料中“父親”“輕描淡寫”地回答,“禪師”“低眉順氣”地道出都是表明一種正確心態(tài)。寫作時關(guān)鍵要深層挖掘,對人們?yōu)楹螘弧暗弧币约叭绾尾拍堋暗弧弊詈媚苡歇毜降姆治觯荒苤煌A粼谒鸭宋锸?/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