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PDB13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技術標準lifelinesafetyeng(征求意見稿)202x-xx-xx發布202x-xx-xx實施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河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技術標準主編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石家莊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作安排,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石家莊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會同有關單位,認真總結現有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參考國內有關標準,結合河北省實際,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本標準。本標準共分為6章和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監測內容;5.監測布點;6.監測設備。本標準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由河北省綠色建筑推廣與建設工程標準編制中心負責管理。本標準執行過程中,請各單位結合工程實踐,注意總結經驗、積累資料,及時將意見和建議反饋至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氣象臺路99號,郵編:300074,郵箱:xxxx,電話:xxxxxxx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人員名單:主編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石家莊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編單位:河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審查人員: 2術語 23基本規定 44監測內容 64.1一般規定 64.2監測對象 64.3監測指標 75監測布點 5.1一般規定 105.2城市供水 115.3城市排水 125.4城市燃氣 135.5城市熱力 145.6城市橋梁 155.7城市隧道 165.8綜合管廊 166監測設備 附錄A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監測主要監測指標及設備技術要求 19本標準用詞說明 33引用標準名錄 34條文說明 36 4MonitoringConte 4.1GeneralRequirements 4.2MonitoringObjects 4.3MonitoringIndicators 5.1GeneralRequirements 5.2UrbanWaterSupply 5.3UrbanDrainage 5.4UrbanGas 5.5UrbanHeating 5.6UrbanBridge 5.7UrbanTunnel 5.8UtilityTunnel AppendixAKeyIndicatorsandEquipmentsTechniRequirementsforUrbanInfrastructu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錯誤!未定義書簽。ListofQuotedStandards Appendix: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1.0.1為規范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的監測工作,通過數字化手段及早發現風險隱患,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河北省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1.0.3河北省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及河北省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22.0.1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urbaninfrastructurelifelines城市供水、排水、燃氣、熱力、橋梁、隧道、地下綜合管廊等與城市功能和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基礎設施。2.0.2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urbaninfrastructurelifelinesafetyengineering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城市燃氣、橋梁、隧道、供水、排水、熱力、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動態預警、精準溯源、協同處置,及早發現和管控風險隱患,有效防范事故發生,保障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運行的系統性工程。2.0.3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safetyoperationmonitoringforurbaninfrastructurelifelines通過加裝現代信息化感知設備,對具有一定安全風險隱患的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運行狀況進行在線監測。2.0.4城市橋梁urbanbridge城市范圍內連接或跨越城市道路,架設在水上或陸上供車輛、行人通行的橋梁,包括立交橋、高架橋、人行天橋。2.0.5城市隧道urbantunnel城市范圍內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體中,鋪設鐵路或城市道路供機動車輛、行人通行的建筑物。2.0.6綜合管廊utilitytunnel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并滿足人員運行管理和維護需求,由構筑物及附屬設施組成的地下空間體,包括干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32.0.7燃氣管線相鄰地下空間undergroundspaceadjacenttogaspipeline地下燃氣管線周邊相鄰區域,存在泄漏燃氣聚集可能性的地下空間。包括燃氣閥門井,相鄰雨污水、電力、通信等管溝和窨井等,管線穿越的密閉和半密閉空間,易通過土壤和管溝擴散至的其他空間。2.0.8熱力一級管網primaryheatingpipenetwork將熱源產生的熱能輸送到各二級管網或用戶端的熱力管網。輸送介質溫度高、壓力大。2.0.9熱力二級管網seondaryheatingpipenetwork將一級管網輸送的熱能進一步分配到小區、建筑物等各個用戶端的熱力管網。輸送介質的溫度和壓力通常低于一級管網,為中溫中壓。2.0.10安全風險監測safetyriskmonitoring為獲基礎設施運行安全狀態開展的監視和測定活動。43.0.1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根據行業特點、監測管理目標、監測對象的安全需求和風險評估結果,編制監測方案,確定監測內容、監測布點、監測設備選型等,對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運行狀況及周邊情況進行監測。3.0.2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設計與實施應遵循安全性、可靠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升級性原則,做到技術先進、經濟適用。3.0.3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與風險評估、安全預警和應急響應等要素進行有機結合,有條件的城市可采用先進適宜的技術措施,構建滿足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運行要求的綜合防控體系,實現對城市生命線的風險感知、實時監測、動態預警、精準溯源及協同處置。3.0.4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平臺、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等做好數據共享銜接。3.0.5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以需求為導向,堅持因地制宜、急用先行、資源統籌和集約高效的原則。3.0.6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充分利用現有監測設施,并與老舊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改造、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設等工作相銜接。3.0.7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宜根據行業特點、監測對象特性、監測指標及數據采集要求等,綜合運用固定式在線監測、移動式檢測、單一與組合監測技術,滿足不同目標和條件下的安全管理需求。53.0.8新建城市供水、排水、燃氣、熱力、橋梁等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與相應的市政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建設、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3.0.9改建、既有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加裝前端監測設備進行風險隱患監測,滿足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運行要求。64.1一般規定4.1.1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根據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既有病害、外部環境、監測對象的安全需求和風險評估結果確定風險防范類型和監測內容。4.1.2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指標應綜合考慮設施類型、結構特征、外部環境、荷載作用、風險特征、實際需求、數據獲取的可行性、成本效益等因素選取確定。4.1.3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選取的指標應能滿足安全預警閾值設定、應急響應決策支持及公共安全事故預防的要求。4.2監測對象4.2.1城市供水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重點對管道爆管、地面塌陷、水質異常風險進行布點監測,監測對象包括供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必要時包括管網外部環境。4.2.2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重點對管道泄漏、地面塌陷風險以及重要設施、場所積水風險進行布點監測,監測對象包括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排水防澇重點設施和重要場所。4.2.3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重點對燃氣泄漏爆炸風險進行布點監測,監測對象包括燃氣管網及其附屬設施、7燃氣管線相鄰地下空間。4.2.4城市熱力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重點對管道泄漏、爆管風險進行布點監測,監測對象應包括熱力管網及其附屬設施。4.2.5城市橋梁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重點對橋梁垮塌風險進行布點監測,行監測對象包括橋梁結構、外部荷載、氣象環境。4.2.6城市隧道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重點對隧道垮塌風險進行布點監測,監測對象主要包括隧道結構和隧道環境。4.2.7城市綜合管廊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重點對廊體結構變形、燃氣泄漏風險進行布點監測,監測對象包括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入廊管線、廊內環境。4.2.8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保護范圍內從事深基坑開挖、降水、爆破、樁基施工、地下挖掘等施工的,應采用視頻監控、擾動感知、基礎設施異常振動監測等,對第三方施工破壞進行監測。4.3監測指標4.3.1城市供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運行安全監測指標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網及其附屬設施監測應包括流量、壓力及漏水聲波,根據管網屬性、周邊環境、所在區域的重要性等實際情況,可有針對性地增設管道結構監測和外部環境監測;2管道結構監測可包括位移、不均勻沉降、管道接口變形8等指標3外部環境監測可包括周邊覆土壓力、地下水水位等指標;4水質異常風險監測應至少包括余氯、濁度、pH。4.3.2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指標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規定:1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監測應包括流量、液位,根據管網屬性、所在區域的重要性、周邊環境等實際情況,宜針對性地增設井蓋位移、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雨量等指標。2排水防澇重點設施監測應包括液位;3重要場所監測應包括水位或積水深度。4.3.3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指標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規定:1燃氣管網監測應包括壓力、流量,根據管材情況、管網重要性、周邊環境等,可有針對性地增設管道振動、位移、沉降等結構監測指標;2燃氣管線相鄰地下空間監測應包括可燃氣體濃度;4.3.4城市熱力管網及其附屬設施運行安全監測指標應主要包括壓力和流量。4.3.5城市橋梁運行安全監測指標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規定:1橋梁結構監測應包括傾角、位移、應變、索力、振動,宜包括撓度、支座反力、裂縫等指標;2外部荷載監測宜包括車輛荷載、地震荷載、車船撞擊等指標。3氣象環境監測應包括溫度、濕度,可包括降雨量、風9速、風向等指標。4.3.6城市隧道運行安全監測指標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規定:1隧道結構監測應包括位移、地表沉降、不均勻沉降、結構裂縫,根據實際情況,可有針對性地增加縱向變形、接縫擴展等指標;2隧道環境監測宜包括車輛荷載、地震動、溫度等指標;4.3.7城市綜合管廊運行安全監測指標應根據管廊結構特點、施工方法、工程地質條件、外部作業影響特征、入廊管線類型及其屬性、運行環境等選取,并符合下列規定:1管廊結構監測應包括沉降、傾斜、裂縫、變形縫形變、振動等指標,根據實際情況,可有針對性地增加應力、位移等指標;2入廊管線監測應包括燃氣管線可燃氣體濃度,可包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管線的壓力、流量;3廊內環境監測應包括天然氣管道艙室可燃氣體濃度、廊內每個排水區間地勢最低區域水位、廊內易積水區域有毒氣體濃度(H2S)和甲烷氣體濃度,宜包括溫度、濕度等指標;4附屬設施監測可包括通風、排水、消防、供電與照明等系統的運行狀態監測。5.1一般規定5.1.1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應根據監測對象的類型和結構特征、重要性、既有病害、外部環境、荷載作用、風險特征、風險評估結果、監測方法的要求、現場安裝條件等綜合確定布點位置和數量。5.1.2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測點布置應能準確獲取基礎設施運行狀態、環境、作用、結構響應、結構變化等信息,并兼顧代表性、經濟性、可更換性的原則。5.1.3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測點應符合以下要求:1應充分利用現有監測點位,不重復建設;2應確保服務對象及范圍清晰明確;3應能反映監測對象的實際狀態及變化趨勢;4宜布設在監測參數值的最大位置、變化較為敏感處、最不利位置、設施不同材質連接處、管段變徑點、管段特殊接頭處5應以相對較少的監測點位獲得足夠數量的監測結果,對有對稱性結構的基礎設施,應合理利用對稱性原則優化布點數量;6測點的數量和布置范圍應有冗余量,重要部位應增加測7應便于監測設備安裝、測讀、維護;8不應妨礙監測對象的施工和正常使用;9應結合實際情況和風險變化及時調整監測點位;10符合上述要求的基礎上,在線監測的,宜縮短信號的傳輸距離。5.2城市供水5.2.1城市供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運行安全監測應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重要節點布設監測點:1城市核心區、大型公共建筑、國家機關辦公建筑等重要區域與人員密集場所的供水管道;2供水主干管、水廠原水管段、出廠管段等供水爆管影響安全供水、后果嚴重的供水管線;3管網水力分界線、大管段交叉處、不同水廠供水交匯區域、較大規模加壓泵站處的管段;4爆管漏失造成嚴重后果影響的公共基礎設施旁邊的供水管道;5使用年限已達30年以上或達到設施設計使用年限且繼續使用的管道;6存在各工程交叉相互影響、在交叉路口、交疊管線和交變荷載區域的管段;7周邊地質條件差、承載力弱等可能存在地質災害影響區域的供水管線;8穿越污染帶(如垃圾中轉站、固廢堆場等)的供水管道9人員密集區域主干道路上的市政消火栓。5.2.2城市供水管網符合下列情況的,宜布設監測點:1老舊居住區供水管道;2曾發生過管道泄漏、爆管、路面塌陷的管段;3施工穿越段的供水管道。5.3城市排水5.3.1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生命線運行安全監測應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布設監測點:1城市核心區、城市主要道路、重要交通樞紐等人員密集區的排水主干管;2使用年限已達30年以上或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且繼續使用的管道;3按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181-2012,結構缺陷評定為Ⅲ級及以上的管段/管道;4存在各工程交叉相互影響的排水管線;5地質條件復雜、土層性質軟硬不均、地質結構不穩定區域的排水管道;6重要公共基礎設施、易澇點等區域的排水管道;7道路易積水點、下凹式地道橋、隧道的高程低點處;8在二甲以上醫院、國家儲備糧庫、學校、火車站、110kV及以上供電設施、燃氣設施、地下人防設施、地下供水供電設施、地下商業綜合體、指揮調度(應急)中心等重要保障對象的最低處;9大型重要排澇泵站、排澇閘門、應急調蓄設施;10沼氣堆積或與燃氣管網相鄰的排水井及其聯通空間。5.3.2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生命線符合下列情況的,宜布設監測1進行過多次修復改造、歷史塌陷區的排水管道;2老舊居住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區域的排水管道;3施工穿越段的排水管道;3人員密集區域主干道路、老舊或結構缺陷評定為Ⅲ級及以上且未整改的排水主干管上的排水井蓋;4人員密集區域主干道路易澇點處的排水井蓋。5.4城市燃氣5.4.1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生命線運行安全監測應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布設監測點:1城市核心區及人口密集區的燃氣主干管;2調壓設備進出口處;3燃氣閥室或閥門井;4有燃氣管線穿越的排水管(溝)、供水管渠、熱力管溝、電纜溝、城市交通隧道、城市軌道交通隧道和地下人行通道等地下構筑物及其他密閉或半密閉空間;5燃氣管線相鄰12.5m內的雨污水、電力、通信等管溝和窨井等易通過土壤和管溝擴散至的相鄰空間;6建構筑物對管道形成占壓、近線區域的燃氣管道;7運行滿20年及以上的燃氣管道;8位于地表沉降高風險區域并穿跨越河流、河道、泄洪道、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等存在外部擾動風險的燃氣管道;9存在各工程交叉施工綜合影響區域、地質災害高發區域的燃氣管道;10短時間發生多次泄漏的燃氣管道。5.4.2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生命線符合下列情況的,宜布設監測1主干線分岔處;2閥門、法蘭、焊縫等連接處;3工商業用戶入口處;4居民樓立管。5.5城市熱力5.5.1城市熱力管網及其附屬設施運行安全監測應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布設監測點:1城市核心區、位于或穿跨越重要交通樞紐設施、重要公共基礎設施以及人員密集區的供熱主干管及主干管線與分支管線交接點;2熱電廠、鍋爐房等熱源出口的主管道;3大型用戶(醫院、學校、商業區)入口處;4供熱管網最高點、長距離輸送主干管的中間段、復雜管網中分區等定壓點處;5補償器、關斷閥或調節閥前后處;6運行超過15年的管道;7存在地質災害影響的供熱管線;8發生泄漏超過3次的管道;9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內易形成交叉施工的管線。5.5.2城市熱力管網及其附屬設施符合下列情況的,宜布設監測1經常啟停或改變供熱介質參數的熱力管道;2熱力管網一級網、二級網關鍵節點;3穿跨越或靠近河流、溝渠等水域的管道;4位于城市低洼處等易澇點處的管道。5.6城市橋梁5.6.1城市橋梁運行安全監測應優先選擇以下橋梁或部位布設監測點:1與城市核心區、大型公共建筑、國家機關辦公建筑等重要區域與人員密集場所相鄰的橋梁;2位于城市交通要道、城市交通繁忙、大型車輛經常通行的橋梁;3跨越軌道、重要通道、重要交通樞紐節點的橋梁;4跨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重要水域的橋梁;5橋長超過1000m的城市特大橋梁,主跨跨徑大于150m的梁橋、大于200m的拱橋、大于300m的斜拉橋、大于500m的懸索橋;6獨柱單支座城市橋梁,易形成單板受力橋梁,城市道路高架橋單跨跨徑超過100m的重要路口段、匝道段和獨柱墩段;7超載嚴重、易受撞擊的主干道橋梁;8按照《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II類~Ⅴ類養護橋梁結構被認定為D級的城市橋梁;9服役年限超過30年且存在明顯病害的橋梁;10省級以上的歷史保護橋梁;11設計文件中明確要求應進行結構監測的橋梁。5.6.2城市橋梁符合下列情況的,宜布設監測點:1城市快速路上不小于40m的大跨徑橋梁;2荷載等級提高或曾有隱患加固的橋梁;3采用特殊材料、特殊施工工藝,特殊結構或具有特殊要求等的橋梁。5.7城市隧道5.7.1城市隧道運行安全監測應優先選擇以下隧道或部位布設監測點:1城市核心區、人員密集區的隧道;2位于主干道上且交通流量大的隧道;3主線封閉段長度大于1000m的長隧道和特長隧道;4跨越特殊地形段或處于高強度地震帶、高地應力區的隧道;5按照《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范》JTGH12-2015,土建結構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為3類及3類以下的隧道;6設計文件中明確要求應進行結構監測的隧道。5.7.2城市隧道符合下列情況的,宜布設監測點:1歷史上出現過透水、洞口塌陷等事故的隧道;2按照《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范》JTGH12-2015,機電設施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為2類及2類以下的隧道。5.8綜合管廊5.8.1城市綜合管廊運行安全監測應優先選擇以下部位或區域布設監測點:1管廊不同結構交叉點或分界處、兩段管廊廊體拼接處、人工地基與天然地基接壤處、地質條件復雜處;2開發施工區、軌道交通鄰近區、交通要道等外界影響大的區段;3堆載、振動等外力作用對結構產生較大影響的區段;4不均勻沉陣、裂縫等結構病害情況異常或變化速率較大的區段;5燃氣管線艙室每個防火分區內、燃氣閥門及關鍵節點6達到設計使用年限要繼續使用的管廊;7廊內每個排水區間地勢最低區域;8對既有管廊結構的工程質量有懷疑或爭議的。5.8.2城市綜合管廊符合以下情況的,宜布設監測點:1供排水管道水泵進出口、閥門節點、管道接口;2燃氣管道調壓閥前后、分支管入口;3熱力管道補償器、固定支架附近;4消防系統、通風系統等附屬設施的設備運行。6.0.1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設備的選擇應符合監測對象、監測點位、監測項目與方法、監測期及系統功能的要求,并具有穩定性、耐久性、兼容性和易安裝維護。6.0.2應充分利用現有監測設備。6.0.3監測設備宜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與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支持接入物聯網平臺。6.0.4監測設備應滿足環境適應性要求,滿足防水、防塵、防爆、防腐蝕、防高溫、防凍、防雷接地、斷電保護等要求。6.0.5監測設備位于水下或有可能淹沒的水下部位的防護等級應不低于IP68,水上部位不低于IP65。6.0.6監測設備應結合區域條件和設備性能,采用可靠的供電方式,在外部電源突然中斷時,應具有失電保護功能,保證已有監測數據不丟失。6.0.7監測設備應支持有線或無線傳輸的方式,并采用通用接口協議。6.0.8監測設備的安裝應符合相關行業規定,不應影響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功能發揮,不應對其造成損壞。6.0.9應根據風險變化和設備性能,及時更新監測設備。6.0.10監測設備應定期校驗,對影響監測結果的部件進行故障維修或更換后,應重新進行校驗。6.0.11現場布設的監測設備應有可靠保護裝置,并設置明顯警示標識。監管對象監測指標監測設備技術要求建議原水管道流量量程:0.1~12m/s精度:±1%壓力量程:-0.05~1.6MPa精度:±0.5%FS采集頻率:支持變頻采傳,極限值不低于200Hz市政配水管網流量主干管量程:0.1~12m/s精度:±1%FS采集頻率:不低于1次/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非主干管量程:0.2~9m/s精度:±1%采集頻率:低于1次/5min,采集頻率可調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壓力量程0~2.5)MPa精度:±0.5%FS采集頻率:支持變頻采傳,極限值不低于200Hz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漏水聲波管道管徑:不小于500mm精度:不低于0.3L/min泄漏定位精度:不低于2m量程:0~100dB靈敏度:可采集10db以下噪聲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監管對象監測指標監測設備技術要求建議市政配水管網水質余氯量程:0~5mg/L精度:±5%響應時間:不超過2.5min濁度量程:0~20NTU精度:±2%響應時間:不超過0.5minpH量程:4~10精度:±0.1管道結構豎向位移精度:不低于0.3mm水平位移精度:不低于1.0mm不均勻沉降精度:不低于0.2mm/m接口變形接口轉角變形精度:不低于0.01?接口位移變形精度:不低于0.1mm外部環境周邊土壓力精度:不低于0.5%FS地下水位精度:不低于0.5%FS管道周邊溫度精度:不低于0.5°C市政消火栓流量量程:0.5~50L/s精度:±1%F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腐和防塵等抗惡劣環境性能壓力量程:0~1.6MPa精度:±0.5%F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腐和防塵等抗惡劣環境性能監測對象監測指標監測設備技術要求建議雨水管網及設施(重要保障對象、下凹式地道橋等重要設施、排澇泵(閘)站、應急調蓄設施、雨水管網關鍵節點等)雨量量程0.01~4)mm/min,允許通過最大雨量8mm/min分辨率:0.1mm精度:±1%FS測量誤差:≤±4%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記錄時間間隔:1min-99h連續可調防護等級:不低于IP67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液位/水位量程:(0~20)m分辨率:0.01m精度:±1%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防爆等抗惡劣環境性能流量量程:(-6.0~6.0)m/s分辨率:0.01m/s精度:±1%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爆、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井蓋位移電池壽命:大于3年,并可更換工作溫度:(-20~80)°CIP等級:不低于IP67視頻監控分辨率:不小于1600TV工作溫度范圍:(-50~70)°CIP等級:不低于IP65污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流量量程:(-6.0~12.0)m/s精度:±1%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爆、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液位量程:(0~20)m精度:±1%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可燃氣體濃度量程:(0~20%)VOL精度:±0.1%VOL示值誤差:≤2.5%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工作溫度:(-10~60)°C防爆等級:ExibIIBT4Gb防護等級:不低于IP67通過交變濕熱環境試驗,濕度不低于95%RH通過恒定濕熱環境試驗,溫度(40±2)°C,濕度(93±3)%RH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防爆等抗惡劣環境性能井蓋位移電池壽命:大于3年,并可更換工作溫度:(-20~80)°C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監測對象監測指標監測設備技術要求建議調壓設備工商業用樓立管)壓力精度:±1.5%FS環境適用性:應具防爆、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流量精度:±0.1%VOL環境適用性:應具有耐高溫、高壓、防爆、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燃氣管網相鄰地下空間甲烷氣體濃度量程:(3%~100%)LEL精度:±0.1%VOL示值誤差:≤2.5%FS響應時間:≤30秒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工作溫度:(-10~60)°C防爆等級:ExibIIBT4Gb采集頻率:標準模式下不低于1次/30min,觸發報警時不低于1次/5min環境適用性:應具防爆、防塵、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8通過交變濕熱環境試驗,濕度不低于95%RH通過恒定濕熱環境試驗,溫度(40±2)°C,濕度(93±3)%RH外部擾動道地表沉降1.量程:(1~400)m(可替換定焦鏡頭)2.工作溫度:(-40~+85)°C3.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土壓力量程:(0.35~3)MPa分辨率:±0.1%FS工作溫度:(-20~+65)°C防護等級:IP67應力應變量程:3000u?非線性度:<0.5%FS靈敏度:1u?溫度范圍:(-20~+80)°C熱膨脹系數:11ppm/°C施工破壞視頻監測實現對管線上方施工作業的智能識別與報警遠程傳輸振動實現對管線施工擾動的監測報警監測對象監測指標監測設備技術要求建議熱力管道流量量程:(0-10000)m3/h精度:±1.0%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爆、防腐、耐高溫、高壓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WF1、IP68壓力量程:(0~2.5)MPa精度:±0.5%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爆、防腐、耐高溫、高壓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WF1、IP68漏失聲波使用壽命:不少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腐、耐高溫、高壓等抗惡劣環境性能疏水閥溫度量程:(0~250°C介質溫度)精度:±0.5%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爆、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WF1、IP68壓力量程:(0~2.5)MPa精度:±0.5%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爆、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WF1、IP68土壤溫度量程:(0~介質溫度)°C精度:±1%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水、防塵、防爆、防腐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WF1、IP68監測對象監測指標監測設備技術要求建議橋梁結構傾角量程:±15°精度:±0.08°分辨率:0.0001°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位移量程:(0~±750)mm或根據橋梁設計最大位移2倍值確定精度:0.1%FS分辨率:0.01mm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挫: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籌級:1P67裂縫寬度精度:±0.01mm分辨率:0.025%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1P67靜應變量程:±1500uε精度:±2με分辨率:0.1με工作溫度:-20°C~70°C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索力量程:(0~10000)kN精度:0.1%FS分辨率:0.07%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加速度(整體)主要用于測量結構的整體模態低頻:(0~0.17)Hz量程:±2g橫向靈敏度:1%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加速度(構件)主要用于測量結構的局部模態帶寬:0.1Hz~1000Hz量程:±20g橫向靈敏度:5%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動應變量程:(0~±1000)uε精度:±0.1%FS分辨率:0.1uε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撓度量程:(0~1000)mm或根據橋梁設計最大撓度2倍值確定精度:±0.1%FS分辨率:0.01%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支座動反力量程:根據設計最大支座反力2倍值確定精度:±0.1%FS分辨率:0.05%F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腐蝕精度:±1%分辨率:電位±1mV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基礎沖刷量程:水深(0.8~100)m精度:<0.1m分辨率0.8m~1000.01m允許大含沙量≤50kg/m3;適應大流速:≤5m/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8外部核載交通流量量程:(0~250)km/h計數精度:>95%速度精度:>95%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車輛荷載量程:根據橋梁車輛限載重以及預估車輛荷載重綜合確定,單軸監測量程不宜小于限載車輛軸重的200%車輛檢測速度:0.5m/h~100km/h稱重最大容許誤差:≤7%軸數檢測精度:≥99%工作溫度:(-35~65)°C工作環境濕度:≤95%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車船撞機(加速度)帶寬:0.1Hz~1000Hz量程:±20g橫向靈敏度:5%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地震荷載(三向加速度)方向:XYZ三方向帶寬:0.1Hz~500Hz量程:±2g靈敏度:2000mV/g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視頻攝像具備自清潔功能;遠程調節;支持180度大范圍全景;宜具備透霧功能;自動錄像氣象環境溫度量程:-30°C~80°C精度:±0.5°C分辨率:0.1°C響應時間:≤0.5min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濕度量程:(12%~99%)RH精度:±2%RH響應時間:不超過0.5min使用壽命:不少午5年環境適用性:應其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風速量程:(0~70)m/s精度:±0.1m/s0.1m/s(超聲波風速儀)±0.3m/s(機械式風速儀)分辨率:0.1m/s測量啟動風速:≤0.8m/s使用壽命:不少子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風向量程:0°~360°(水平測量)(-60~+60)°(俯仰測量精度:±2°(1m/s~30m/s時)±5°(30m/s~65m/s時)分辨率:0.1°測量啟動風速:≤0.5m/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風壓量程:(-1000~1000)Pa精度:±0.1%FS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降雨量量程0.01~4)mm/min,允許通過最大雨強8mm/min精度:±0.1mm分辨率:0.1mm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記錄時間間隔:1min~99h連續可調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能見度量程:5m~5km精度:10%(<600m時)分辨率:1m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遙感橋面狀態橋面溫度量程:(-40~80)°C精度:±0.5°C分辨率:0.1°C冰點量程:(-40~0)°C精度:±0.5°C(>-15°C)±1.5°C(<-15°C)分辨率:0.1v水膜高度量程:(0~10)mm精度:0.05mm分辨率:0.01mm能分辨路面狀態:干燥、潮、濕、結冰、積雪、冰水混合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IP67監測對象監測指標監測設備技術要求建議土建結構結構形變(位移類)量程:(0~30)mm精度:<0.25%FS量程:(0~1000)mm精度:0.0lmm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裂縫擴展量程:(0~200)mm精度:0.0lmm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結構應變量程:±1500με精度:1με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整體沉降量程范圍0~2000)mm(量程可根據實際監測要求進行調整)精度:0.0lmm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結構振動頻響范圖:(0~100)Hz量程:±2g橫向靈敏度:不高于5%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結構溫度量程:(-30~70)°C精度:不低于0.5°C工作濕度:<95%RH適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地表沉降量程:±5mm精度:±0.2mm結構內力量程0~1000)KGf精度:±0.03%FS結構裂縫量程:(0~250)mm精度:0.025%FS荷載與環境溫度、濕度溫度量程:(-40~60)°C.精度:±0.5°C濕度量程:(0~100%)RH精度:±5%RH視頻監控≥200萬像素風速風向量程:(0~50)m/s精度:±1%照度量程:(0~100)klx精度:±3%監測對象監測指標監測設備技術要求建議廊體結構結構形變量程0~±750)mm或根據橋梁設計最大位移2倍值確定精度:0.01mm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7沉降量程:(0~200)mm精度:0.01mm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7裂縫擴展量程:(0~200)mm精度:0.01mm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7結構應變量程:±1500με精度:1με;工作溫度:(-20~80)°C工作濕度:<95%RH使用壽命:不少于5年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防護等級:不低于IP67入廊管線供水流量精度:不低于0.1%壓力精度:0.25%FS排水液位精度:±1%分辨率:0.01m流量精度:±1%分辨率:0.01m/s燃氣壓力精度:1kPa流量精度:不低于10m3/h熱力流量精度:優于1級壓力精度:不低于0.5級廊內環境溫度量程:(-40~80)℃;精度:≤3%F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爆、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濕度量程:(0~100%)RH精度:≤3%F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爆、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氧氣濃度量程:(0~30%)VOL精度:≤3%F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爆、防腐、防水、防塵等抗惡劣環境性能硫化氫濃度量程:(0~100)ppm精度:≤3%FS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爆、防腐、防水、防塵等抗惡劣環境性能甲烷濃度量程:(0~20%)VOL精度:0.1%LEL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爆、防腐、防水、防塵等抗惡劣環境性能水位量程:(0~8)m;精度:±1%分辨率:0.01m環境適用性:應具有防爆、防腐、防水等抗惡劣環境性能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次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允許時首先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范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1《城市給水工程項目規范》GB550262《燃氣工程項目規范》GB550093《城鄉排水工程項目規范》GB550274《供熱工程項目規范》GB550105《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規范》GB550116《特殊設施工程項目規范》GB550287《建筑與橋梁結構監測技術規范》GB509828《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運營監測技術規范第3部分隧道》GB/T39559.39《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標準》GB5135410《城鎮綜合管廊監控與報警系統工程技術標準》GB/T5127411《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2023版)》12《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運行監測指標及評價標準》CJ/T55213《城鎮燃氣管網泄漏檢測技術規程》CJJ/T21514《城鎮燃氣工程智能化技術規范》CJJ/T26815《城鎮供熱監測與調控系統技術規程》CJJ/T24116《公路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技術規程》JTT103717《城鎮供水管網漏水探測技術規程》CJJ15918《城鎮供水管網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20719《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CJJ5120《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18121《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6822《城鎮供熱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8823《城市橋梁檢測與評定技術規范》CJJT23324《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5《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JTG/T2126《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范》JTG/H1227《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技術標準》DB13(J)/T859728《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DB13(J)/T843929《市政老舊管網改造技術標準》DB13(J)/T832930《城市供水智能監管系統技術標準》DB13(J)/T855131《城市排水防澇智能監管系統技術標準》DB13(J)/T855232《城鎮內澇防治技術標準》DB13(J)/T843833《城市智慧供熱技術標準》DB13(J)/T837534《城市道路橋梁智能監管系統技術標準》DB13(J)/T8553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技術標準條文說明為便于有關人員在使用本標準時能正確理解和執行條文規定,編制組按章、節、條順序編制了本標準的條文說明,對條文規定的目的、依據以及執行中需要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標準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作為理解和把握條文規定的參考。 393基本規定 404監測內容 434.1一般規定 434.2監測對象 434.3監測指標 465監測布點 495.1一般規定 495.2城市供水 495.3城市排水 505.4城市燃氣 495.5城市熱力 525.6城市橋梁 525.7城市隧道 535.8綜合管廊 546監測設備 551.0.1本條規定了本規范的制定目的。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是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手段,其核心目標是通過實時監測、動態預警、精準溯源和協同處置,及早發現和管控風險隱患,有效防范事故發生。1.0.2本條規定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本標準的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中的城市為市域及縣級政府所在鎮,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為城市供水、排水、燃氣、熱力的輸配設施,橋梁、隧道、地下綜合管廊及其附屬設施。1.0.3本條規定了河北省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的技術要求遵循原則。在執行本標準時,應協同執行國家、行業標準中關于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或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的技術要求,確保技術體系的一致性與先進性。同時,需遵循河北省地方標準中關于城市基礎設施監測運管的相關技術要求,以實現區域化風險管控目標。鑒于生命線工程涵蓋燃氣、供水、橋梁等多個領域,還需遵循各專業領域現行國家、行業標準中關于運行、維護、檢測等方面的細化技術要求,確保監測工作的規范性及監測數據的精準性。3.0.1本條規定了本標準的主要內容。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需結合行業特點、管理目標及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監測方案,確保監測內容的科學性和系統性。3.0.2本條規定了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監測體系需滿足多重技術性能要求,保障系統長效運行與動態適應能力。監測系統需具備安全性,確保數據和設備安全;可靠性,需通過設備冗余部署、環境抗干擾設計(如防雷擊、防潮)及定期校準機制等保證系統穩定運行;可維護性,便于日常維護和故障修復,可模塊化架構設計,支持遠程故障診斷與部件快速更換等;可擴展性,要求系統預留標準化數據接口,兼容5G、AI算法等新技術迭代,以適應未來技術發展和需求變化。同時,監測技術在采用成熟適用技術基礎上應保持先進性,提高監測效率和精度。在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還需考慮經濟適用性,通過分階段建設、復用城市公共基礎設施資源等合理控制成本,確保監測系統的可持續運行,實現技術與經濟的平衡發展。3.0.3本條強調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的系統性與綜合性。一方面,監測工作不能孤立進行,需與風險評估、安全預警和應急響應緊密融合。風險評估為監測提供重點方向,監測數據為風險評估更新依據;安全預警是監測結果的及時反饋,應急響應則是對預警的有效處置。這種有機結合可實現對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的全方位管控。另一方面,鼓勵有條件城市運用先進技術構建監測網與綜合防控體系。先進技術可提高監測精度與效率,實現對基礎設施運行狀態的實時、動態監測。監測網的形成能整合分散數據,綜合防控體系則可協調各方資源,確保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在面對各類風險時,從監測到響應的每個環節都能高效運轉,保障城市安全穩定運行。3.0.4本條強調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系統應與城市管理多平臺實現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效能。監測系統需依托城市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平臺的既有數據資源,通過統一數據接口標準,實現與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的實時數據交互,確保風險事件跨部門聯動處置。同時,需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在管網定位、設備狀態等基礎信息上互聯互通,避免傳感器重復布設與數據孤島。實施中采用模塊化架構設計,預留系統擴展接口,確保平臺間的互操作性與兼容性,從源頭減少重復建設,實現資源集約化利用。3.0.5、3.0.6條文確立了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的規劃實施原則,強調需求導向與資源整合的協同性。監測系統建設應基于城市風險特征與基礎設施短板評估,優先部署高風險區域與關鍵節點(如老舊燃氣管網),通過"急用先行"原則快速構建基礎監測能力。實施中需統籌利用既有市政改造工程(如老舊管網更新、排水防澇設施升級)的施工窗口期,同步布設監測設備,避免重復開挖。同時,應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物聯網平臺、BIM/CIM系統深度融合,共享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資源。3.0.7本條文規定了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技術的選用原則,強調需結合監測對象特征、指標類型及數據需求,靈活選用多元技術手段,構建高效協同的監測體系。固定式在線監測技術可實時、連續采集關鍵參數,適用于高風險節點的長期、連續、動態監控;移動式檢測技術具有靈活機動性,可補充覆蓋盲區或應對突發性、臨時性監測任務;單一技術與組合技術的協同應用可突破單一數據局限性,提升監測全面性與準確性。3.0.8、3.0.9條文規定了不同類型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監測系統的差異化實施路徑。新建工程須嚴格遵循"四同步"原則,在規劃階段即納入監測系統頂層設計,設計階段需預留傳感器布設空間與數據傳輸通道,驗收時同步測試監測設備聯動性能,確保系統投用即具備安全感知能力。對改建或既有設施,開展風險等級劃分,針對高風險區優先部署監測設備,結合市政改造工程分批次實施監測補盲。通過"新建高標準、既有補短板"的雙軌策略,實現生命線工程監測全覆蓋,提升城市韌性與運維效能。4.1一般規定4.1.1本條規定了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對象的確定原則,確保監測的針對性和有效性。4.1.2、4.1.3條文規定了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指標選取的原則和要求,旨在通過科學化、系統化監測提升基礎設施抗風險能力與公共安全水平。監測指標選取需結合工程實際,以科學性、實用性、可量化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和經濟性為原則,避免指標冗余或缺失,確保監測的有效性和實用性。4.2監測對象4.2.1本條規定了城市供水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風險防控的重點內容和監測對象。地下供水管道泄漏、爆管導致周邊土壤流失、管道沉降,易增加周邊路面塌陷風險。供水管網爆管瞬間壓力驟降可能導致管網水遭外界污染,威脅居民身體健康。監測供水管網(含主干管、支管等),通過流量、壓力傳感器實時感知管道運行狀態,結合水質監測設備防控污染風險,同步監測管網附屬設施閥門、加壓泵站等關鍵節點,利用物聯網感知與智能分析技術,動態捕捉潛在事故征兆,動態預警滲漏、爆管及水質污染,提升供水系統主動防控能力,保障供水安全與公眾健康。4.2.2本條規定了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風險防控的重點內容和監測對象。地下排水管道跑冒滴漏導致周邊土壤流失,引發周邊路面塌陷、建筑地基和隧道體損壞等風險,因其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排水防澇設施(如調蓄池、閘門、強排設施)及重要設施和場所(下穿隧道、低洼區、交通樞紐等)是積水內澇影響民生及安全的核心部位。通過物聯網感知與多源數據融合,動態預警潛在事故,提升城市排水系統的主動防控能力與應急響應效率,遏制次生災害發生,保障基礎設施韌性及公眾生命財產安全。4.2.3本條規定了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風險防控的重點內容和監測對象。燃氣管網及閥門等附屬設施與相鄰地下空間(如管溝、隧道)共同構成泄漏擴散風險鏈。燃氣管網泄漏易引發爆炸、中毒、火災等重大安全事故。本標準要求針對閥門井、穿跨越段及地質隱患區等高風險點位,布設可燃氣體濃度、壓力、流量等監測設備,實時感知泄漏、壓力異常及氣體遷移,結合地質擾動與工況變化分析,精準預警爆炸及次生災害,提前阻斷爆炸風險鏈,強化燃氣管網全時域風險防控能力,保障城市公共安全。4.2.4本條規定了城市熱力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風險防控的重點內容和監測對象。城市熱力管網其泄漏或爆管事故易引發供熱中斷、路面塌陷、人員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熱力管網及補償器、閥門、支架、檢查井等附屬設施共同構成熱力輸配系統,任一環節失效均可能引發連鎖風險。針對主干管、管道接口、腐蝕薄弱段、地質隱患區等高危點位布設管道壓力、流量等多參數監測,實時感知熱力管網運行狀態,對補償器位移、支架沉降變形、井室滲漏等關鍵參數,布設智能感知設備,通過數據融合分析管道泄漏、動態評估管道結構健康狀態,提前識別接口松動、銹蝕劣化等隱患,構建動態預警機制,實現隱患精準定位與分級響應,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發生率,提升熱力系統安全水平和韌性保障能4.2.5本條規定了城市橋梁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風險防控的重點內容和監測對象。城市橋梁因結構老化、超載運營或外部擾動易引發垮塌事故,威脅交通命脈與公共安全。橋梁結構是安全根本,外部荷載如車輛、行人等影響其承載能力,氣象環境如風、雨、溫差等也會對橋梁產生作用。本標準要求針對橋墩沉降、支座位移、主梁裂縫等關鍵節點,布設位移、應力及裂縫寬度監測設備,實時感知結構應力失衡與變形超限,可結合荷載譜與損傷模型動態評估承載能力退化趨勢,通過多源數據融合分析,可全面掌握橋梁安全狀況和全面評估橋梁服役狀態,及時發現隱患,保障城市橋梁安全運行。4.2.6本條規定了城市隧道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風險防控的重點內容和監測對象。城市隧道因地質條件復雜、結構老化或外部施工擾動易誘發垮塌事故,威脅交通命脈與人員安全。隧道結構是隧道安全的核心,隧道結構形變、裂縫及滲漏水易引發坍塌,環境參數異常可致次生災害。本標準要求對結構沉降、收斂變形等核心參數布設監測設備,實時感知圍巖劣化與環境異變,結合地質荷載等數據動態預警結構失穩及環境風險,可及時發現隱患,提前預警并采取措施,保障城市隧道安全,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4.2.7本條規定了城市綜合管廊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風險防控的重點內容和監測內容。綜合管廊結構復雜,入廊管線多樣,運行環境多變。管廊本體結構沉降、裂縫及附屬排水系統失效,入廊燃氣管線泄漏、電力線纜過熱及廊內溫濕度異常等均可能誘發連鎖災害。本標準要求針對廊體沉降、裂縫、位移及可燃氣體濃度、廊內溫度等核心參數實施多源監測,通過數據融合分析動態預警結構失穩、氣體聚集及火災風險,支撐多系統聯動防控,保障管廊多生命線協同運行安全。4.2.8本條針對城市生命線安全保護范圍內高風險施工提出監測要求,旨在預防第三方施工破壞,確保生命線安全穩定運行。4.3監測指標4.3.1本條規定了城市供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運行安全監測指標。運行狀態監測以流量、壓力為核心指標,實時反映管網輸配負荷與異常波動(如爆管、泄漏),結合漏水聲波技術精準定位滲漏點;水質風險防控需至少監測余氯(保障持續消毒能力)、濁度和pH(判斷水體物理污染),守牢水質安全底線。針對老舊管網、地質敏感區或重點保障區域,建議增設差異沉降、接頭位移及覆土壓力等結構性指標,評估管道受力變形與外部荷載風險,預防塌陷事故。通過多源數據融合與智能分析,構建分級預警體系,全面提升供水系統安全韌性。4.3.2本條規定了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指標。排水管網及附屬設施(如管道、泵站等),流量與液位作為核心指標,可實時反映管網運行負荷、滲漏、溢流風險等;排水防澇重點設施(調蓄池、閘門等)及易澇場所(下穿隧道、低洼區等),水位監測是預判內澇的關鍵依據。同時,結合管網服役年限、區域敏感度(如交通樞紐、人口密集區)及周邊地質條件,建議增設井蓋位移監測,防范因沉降或外力導致的次生災害,體現監測體系的差異化與精細化,全面提升排水系統的風險預控能力與安全保障水平。4.3.3本條規定了城市燃氣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指標。壓力、流量異常直接關聯管道泄漏與爆炸風險,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可阻斷地下空間次生災害鏈。增設振動、位移等指標,可動態感知第三方施工破壞、地質沉降等外因擾動,融合多源數據分級分類防控結構性損傷與泄漏擴散,實現燃氣系統全要素風險精準預警,提升安全韌性。4.3.4本條規定了城市熱力管網及其附屬設施運行安全監測指標。壓力、流量是熱力管網運行的核心參數,壓力異常易誘發爆管,流量突變可反映泄漏或堵塞。實時監測二者變化,結合數據閾值預警,可精準識別管網應力失衡、附屬設施失效等風險,為動態調控及應急響應提供依據,保障供熱系統穩定高效運行。4.3.5本條規定了城市橋梁運行安全監測指標。結構監測指標側重反映關鍵構件力學響應與損傷狀態;外部荷載監測突出動態荷載量化分析,覆蓋常規交通與突發沖擊;氣象指標聚焦環境參數長期影響及極端條件預警。通過多維度指標協同監測,構建標準化數據采集體系,為橋梁安全評估、風險預警及性能退化分析提供基礎支撐,防范風險,保障城市橋梁安全運行。4.3.6本條規定了城市隧道生命線運行安全監測指標。隧道結構豎向/水平位移及裂縫擴展直接關系隧道坍塌風險,車輛荷載長期作用易加劇結構疲勞損傷。增設接縫變形、溫度及地震動監測,可動態感知材料收縮、熱應力及地質振動等內外耦合風險,結合多源數據融合分析,分級預警結構形變超限與圍巖失穩趨勢,支撐主動加固與應急調控,保障隧道安全與韌性運營。4.3.7本條規定了城市綜合管廊運行安全監測指標。本條文明確以沉降、裂縫、可燃氣體濃度為核心指標,合理增加應力、溫濕度及入廊管線壓力、流量等監測指標,布設多源傳感設備實時捕捉結構形變、氣體聚集及管線泄漏信號等,通過數據融合分析綜合管廊結構-管線-環境耦合風險,分級預警形變超限、燃爆閾值及有毒氣體積聚等,支撐通風排水等多系統聯動防控,保障管廊多介質協同安全運行。5.1一般規定5.1.1、5.1.2條文規定了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布點的原則要求。5.1.3本條規定了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布點的具體技術要求,旨在通過科學化布設實現精準、高效監測與資源集約利用。第1款強調整合既有監測資源,避免重復投資,提升監測系統整體效能;第2、3、4、5、6款強調布點的代表性,確保布點服務對象邊界清晰、監測數據能真實反映設施運行狀態及趨勢、布點有針對性和取得最大效能等;第7款注重布點的可實施性,保障設備長期穩定運行與便捷維護;第8款強調測點選址不得干擾設施正常使用;第9款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設施運行狀態、環境變化及風險演進及時優化點位布局;第10款強調對在線監測系統,還需要縮短信號傳輸距離。5.2城市供水5.2.1本條規定了城市供水管網運行安全監測點的優先布設部位或區域,聚焦高風險與關鍵節點防控,通過差異化布控與智能監測,提升供水系統風險預警與應急響應效能。針對主干管、水廠原水及出廠管段等核心輸水動脈,實時監測爆管與漏失,避免片區斷水;城市核心區、大型公建等人員密集場所強化流量、壓力監控,保障民生供水穩定及防控路面塌陷造成的重大不良影響;交叉路口、交變荷載區強化壓力、結構等監測,預防荷載不均引發破損;水力分界與水廠交匯區監測水質、水量、水壓平衡,防范水力沖擊;超期服役管網(使用年限達30年以上)及老舊管網重點監測滲漏;穿越污染帶的管道增設水質指標監測,阻斷污染滲透。5.2.2本條規定了城市供水管網運行安全檢查適宜布設監測點的部位或區域。老舊小區的供水管道,一般管網較老舊且疏于管理,重點監測滲漏,防止出現爆管等現象;對曾發生過管道泄漏、爆管、路面塌陷的管段,由于其自身可能存在隱患或所處環境等因素,再次出現問題的風險相對較高,需增設壓力等監測,可實時追蹤管道修復后運行狀態,及時發現潛在問題,預防二次事故;施工穿越段的供水管道,因外部擾動風險突出,存在受損風險,通過壓力、結構等監測動態感知施工活動對管道的擠壓變形等,防范外力破壞,保障供水安全。5.3城市排水5.3.1本條規定了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生命線運行安全監測點的優先布設部位或區域,旨在強化高風險部位動態管控和差異化布控,提升城市排水系統的主動防御能力與韌性水平。針對城市核心區、主干道及交通樞紐等人員密集區,重點監控排水主干管運行狀態,防范突發事故影響公共安全;對超期服役(使用年限達30年以上)、結構缺陷嚴重(Ⅲ級及以上)的管段,實施滲漏與形變監測,預防爆管及塌陷;在易澇點(道路低洼處、下凹式地道橋、隧道等)布設水位或積水深度傳感設備,實時預警積水情況;同步覆蓋泵站、閘門、調蓄池等關鍵排澇設施,保障應急調度效能。5.3.2本條文規定了城市排水基礎設施生命線運行安全監測適宜布設安全監測點的部位或管道。對多次修復或位于塌陷區的管道,由于其可能存在潛在風險,需加強監測,預防二次損毀;老舊居住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區域的排水管道,因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易積水內澇,需強化監測,保障居民安全;人員密集區域主干道路、老舊或按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181-2012結構缺陷評定為Ⅲ級及以上且未整改的排水主干管以及易澇點處,這些區域或部位的排水管道及井蓋因自身狀況或所處環境,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加裝井蓋位移監測裝置,實時感知井蓋異常移位或缺失,避免墜井、積水倒灌等次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除委托代理協議書
- 預存話費合同協議書
- 退役定向就業協議書
- 信用卡書面和解協議書
- 酒樓廢品回收協議書
- 菏澤學院戰略協議書
- 餐廳聯營經營協議書
- 非全日制競業協議書
- 集體公寓轉讓協議書
- 鄰居之間接電協議書
- [北京]大型房地產開發項目成本測算實例及表格(全套)
- 黃腐酸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于立項備案
- 管理人員責任追究制度
- 自動旋轉門PLC控制
- 電影場記表(雙機位)
- 畢設高密電法探測及數據處理解釋
- 【課件】第2課如何鑒賞美術作品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美術鑒賞
- Q-GDW-11179.4-2014 電能表用元器件技術規范 第4部分:光電耦合器
- 坐標紙直接A4打印
- 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護理查房
- 少先隊基礎知識-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