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總結_第1頁
煤礦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總結_第2頁
煤礦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總結_第3頁
煤礦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總結_第4頁
煤礦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xxxxxx有限公司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行動總結一、礦井概況(一)井田概況xxxx位于山西省,設計生產能力180萬t/a,核定生產能力為300萬t/a。自建礦以來未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礦井井田面積9.746km2,批準開采4~11號煤層,含煤地層共有4-1、4-2、7、9、11號5個層煤,其中4-1、9、11號煤層為穩定全區可采,4-2、7號煤層為大部可采。井田地質構造簡單,地質類型、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礦井正常涌水量27.4m3/h,最大涌水量32.9m3/h,現開采煤層為4-1號煤層(附表1可采煤層情況一覽表)。礦井為低瓦斯礦井,回采工作面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44m3/min,掘進工作面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16m3/min。4-1號煤層具有煤塵爆炸性、自燃傾向性等級為Ⅱ類自燃、最短自然發火期為80天。截止2024年9月底,井田保有資源量39093.5萬噸。礦井開拓煤量1177萬噸,可采期3.9年;準備煤量407萬噸,可采期16.28個月;回采煤量160萬噸,可采期6.4個月,“三量”符合相關規定。表1可采煤層情況一覽表煤層號煤層厚度(m)煤層間距(m)結構(夾矸數)穩定性可采性頂底板巖性頂板底板4-15.90-12.60

8.24簡單—極復雜

(0-9)穩定全區可采粗砂巖

砂質泥巖粉砂巖1.00-4.37

2.254-20-7.15

2.47簡單—復雜

(0-3)穩定大部可采細、粉砂巖

砂質泥巖粉砂巖

泥巖9.77-45.92

36.2270-1.65

1.25簡單

(0-1)穩定大部可采泥巖

砂質泥巖粉砂巖1.63-5.43

3.06911.90-18.18

15.51簡單—極復雜

(0-11)穩定全區可采細、粉砂巖

砂質泥巖細砂巖

粉砂巖1.10-7.80

4.15112.35-6.95

4.74簡單—復雜

(0-3)穩定全區可采泥灰巖

泥巖泥巖

砂質巖(二)礦井證照情況礦井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齊全、合法、有效。采礦許可證有效期至2039年12月18日;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二、礦井開拓方式及生產布局(一)開拓方式礦井布置3條井筒,采用斜井開拓,分別為主斜井、副斜井以及回風斜井。主斜井傾角-23°,斜長385m,裝有帶式輸送機、架空乘人裝置、排水管、靜壓水管、動力電纜、通訊信號電纜、監控電纜、行人臺階等。擔負礦井的提煤、運送人員任務,兼作礦井進風井和安全出口。副斜井傾角-25°,斜長238m,井筒內采用單鉤串車提升,為礦井進風井和安全出口;回風斜井傾角-25°,斜長255m,擔負回風任務并兼作安全出口。礦井開拓設計為+1100m、+1055m兩個水平:一水平(+1100m)開采4-1、4-2號煤層;二水平(+1055m)開采7、9、11號煤層,現開采一水平4-1號煤層。(二)采區劃分及生產布局礦井一水平4-1號煤層劃分為一采區和三采區,現開采三采區,布置有一采五掘:74310綜放工作面、74305運輸順槽、74305回風順槽、74312運輸順槽、74312回風順槽、東翼探巷(附表2采掘工作面統計表)。表2采掘工作面統計表煤層工作面類型施工地點采高/巷高工藝方式支護方式4-1號煤層采煤工作面74310工作面3.0m綜放液壓支架掘進工作面75305回風順槽3.4m綜掘臨時支護:機載式液壓前探支架;永久支護:錨網索+鋼筋鋼帶梁聯合支護74305運輸順槽3.4m74312運輸順槽74312回風順槽3.4m東翼探巷3.4m74310綜放工作面采用長壁采煤放頂煤工藝,推進長度1176m,面長240m,采煤機械化程度100%,截止9月30日,工作面已回采710m。74305運輸順槽設計長度1235m,已施工741m,剩余494m;74305回風順槽設計長度1336m,已施工1092m,剩余244m;74312運輸順槽設計長度1280m,已施工704m,剩余870m;74312回風順槽設計長度1249m,已施工963m,剩余90m;東翼探巷設計長度896m,已施工530m,剩余363m。掘進工作面臨時支護為機載式液壓前探支架;永久支護方式為錨網索+鋼筋鋼帶梁聯合支護。三、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行動開展情況根據山西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全省礦山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晉安發〔2024〕4號)、朔州市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朔州市礦山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朔安發〔2024〕4號)和《朔州市平魯區礦山安全生產集中排查整治行動方案》(平安發〔2024〕5號)文件要求,xxxx制定了集中排查整治行動方案,并開展工作如下。(一)生產手續情況。2012年12月18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為白蘆礦頒發了采礦許可證(證號:C1400002009121220049014),有效期為2012年12月18日至2039年12月18日。2024年2月1日礦井取得了3.00Mt/a安全生產許可證,證件編號(晉)MK安許證字〔2024〕FPLJ050DB2,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xxxx為證照齊全的生產礦井。(二)《煤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應急管理部令第4號)明確的重大事故隱患情形。xxxx成立了以礦長為組長,各分管副礦長為副組長,其他科室區隊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組,按照各自的分工進行自查,經查礦井不存在《煤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應急管理部令第4號)明確的重大事故隱患情形。(三)安全生產投入情況。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嚴格按照關于印發《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資〔2022〕136號)的規定進行足額提取,2024年安全費計劃4500萬元。2024年1~9月總計提取安全生產費用3822.9萬元,實際花銷3924.28萬元,安全費為15元提取。(五)通風系統、供電系統、安全監控系統、運輸系統情況。1.通風系統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主、副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回風井安裝兩臺對旋軸流通風機,一用一備,配用YBF-560M2-8型電動機,風量范圍3300~9300m3/min,風壓750~3750Pa。礦井總進風量為7006m3/min,總回風量7253m3/min。反風方式采用風機一鍵反轉反風,目前主要通風機已完成智能化改造。主要大巷布置有3條,采用兩進一回布置方式;采煤工作面通風系統采用兩巷制,一進一回“U型”通風方式;掘進工作面采用機械壓入式通風;井下硐室均實現獨立通風。2.供電系統礦井采用兩回35kV電源供電,一回電源引自吉莊220kV變電站35kV母線段,供電距離為24km;另一回電源引自鋪上220kV變電站35kV母線段,供電距離為13km。井下設中央變電所、東翼采區變電所、東翼北采區變電所各一座。3.副井提升運輸系統副斜井絞車房安裝一部單滾筒礦用提升機,提升斜長285m,傾角25°,配套使用鋼絲繩直徑為40mm;提升機雙回路供電源自副井35kV變電站10kV不同母線段,電壓等級10kV。4.主運輸系統主斜井安裝一部帶寬1m的鋼絲帶式輸送機,功率2×315kW,額定運量800t/h;井下運輸大巷布置五部帶寬1m帶式輸送機,一部、二部、三部額定運量800t/h;四部、五部額定運量1000t/h;現均已實現集中控制。5.輔助運輸系統主斜井安裝一部可摘掛架空乘人裝置,與主井帶式輸送機同巷布置;井下輔助運輸為無軌膠輪車運輸。6.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礦井裝備一套KJ95X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系統具有主機備份和雙機自動切換功能,系統實時監測并與上級聯網。甲烷、一氧化碳等傳感器設置地點,報警、斷電、復電濃度和斷電范圍設置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相關要求。(六)生產作業計劃安排,公司下達生產計劃;采掘接續;采掘工作面安全生產情況,新增加頭面、增加人員,平行交叉作業;機電設備超期、老化、檢修、運轉的情況。2024年公司下達生產任務300萬噸,進尺6050米,上級公司不存在下達超能力計劃現象;截止9月底,礦井開拓煤量1177萬噸,可采期3.9年;準備煤量407萬噸,可采期16.28個月;回采煤量160萬噸,可采期6.4個月,“三量”符合相關規定。公司嚴格按照限員制度,規范井下勞動作業,調度會統一協調,不存在交叉作業情況;制定機電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并嚴格執行,礦井無淘汰設備。(七)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情況,災害等級鑒定情況,瓦斯、水害、自然發火、頂板等災害治理措施制定和落實情況。1.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情況2023年白蘆煤礦按照《煤礦地質工作細則》要求,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編制了《xxxxxxxx有限公司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報告》,根據該次普查結果,xxxx井田內主要隱蔽致災因素為:井田內及周邊采空區(含大面積懸頂)、廢棄老窯(井筒)、封閉不良鉆孔,斷層、地下含水體、導水裂縫帶,瓦斯富集區,煤層自燃傾向性。2024年重新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編制《xxxxxxxx有限公司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報告》,按照《隱蔽致災因素普查規范》要求編制了《xxxxxxxx有限公司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方案》,對井田內及周邊采空區,廢棄老窯(井筒)、封閉不良鉆孔,斷層,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區,導水裂隙帶、離層空間,地下含水體,地表水體,井下火區,油氣及油氣井、煤層氣井,沖擊地壓危險性,古河床沖刷帶、巖漿巖侵入體、煤(巖)層風氧化帶、火燒區、古隆起、天窗、暗河、溶洞等不良地質體,邊坡穩定性等隱蔽致災因素制定了普查方法。xxxx按照《方案》,有序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工程,目前地面物探、鉆探工程項目均已掛網招標結束,確定施工單位后,立即進場進行作業,工程結束后,第三方服務機構負責及時收集物探、鉆探成果資料,編制《xxxxxxxx有限公司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報告》。2.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情況1、采空區及老窯治理情況(1)各采掘工作面進行瞬變電磁法+直流電法與鉆探相結合的方法驗證各煤層的采(老)空區的分布、范圍、積水情況。按照一工程一設計一措施一施工一總結工作流程,由專業的探放水隊伍依據相關規定進行井下超前探放水工作,并對開采有影響的采空積水嚴格按照“預測預報、探掘分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執行山西省煤礦防治水“三專兩探一撤”規定進行探放水工作。2024年合計開展物探56次,鉆探56次,鉆探孔數637個,鉆探施工長度57367米。(2)2024年合計開展老空區專項探查4次,實測老巷長度1200m,巷道35條,房采區8個,通過走訪調查,收集原始圖紙資料一份,基本摸清了原一半嶺煤礦和杏園煤礦老空區范圍及積水情況。(3)對揭露的老窯采空區,通過注漿充填的方式進行治理,2024年治理完成2個老空區域:分別為四煤主運巷Ⅱ段、74312工作面。①四煤主運巷Ⅱ段區域,分布6個房采區,從2024年1月30日至4月17日,本區域共完成注漿量27825.9m3,經鉆探驗證,房采區注漿充填效果良好,基本達到治理目的,四煤主運巷Ⅰ段和Ⅱ段于2024年4月25日早班順利貫通。②74312工作面區域分布7個房采區;4月20日開始至8月7日完成該區域注漿治理工程,本區域共完成注漿量93663.1m3,經鉆探驗證,房采區注漿充填效果良好,基本達到治理目的。2、廢棄井筒及封閉不良鉆孔治理情況未來三年內不受廢棄井筒及封閉不良鉆孔影響。3、斷層等構造水害治理情況2024年對前期物探解釋的陷落柱異常區進行鉆探驗證,施工地面鉆探驗證孔4個,鉆探施工已結束,巖心完整,未發現有陷落柱發育情況,可以排除陷落柱發育的可能性,未來三年采掘范圍內無導水構造存在。4、導水裂隙治理情況對導水裂縫帶可能波及的頂板上部砂巖局部富水性強含水層水及采空區積水,在掘進、回采前提前采取探放水措施徹底疏干。74310工作面采前治理孔88個,施工長度11016米,未發現異常情況。5、地下水體治理情況(1)頂板裂隙含水層:工作面以排水為主,每日對排水系統進行維護檢修,保證工作面有足夠排水能力;(2)中奧陶統石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74310工作面南部局部區域位于帶壓區域內,回采前施工底板探查孔12組,長度1510米,均未發現異常情況。6、地表水體及地質災害治理情況雨季前加強地表裂縫及塌陷的巡查工作,發現異常時及時對地表裂縫及塌陷坑進行填埋處理,確保礦井安全。雨季期間每周開展地表巡查不少于2次,日常地表巡查每周開展1次,目前未發現地面導水通道。7、瓦斯地質治理情況礦井為低瓦斯礦井,未來三年規劃范圍內4-1、4-2煤層原煤瓦斯含量小于8m3/t。無突出危險,無瓦斯富集區。8、井下火區治理情況xxxx采取綜合預防煤層自然發火的措施,按《煤礦防滅火細則》要求采煤工作面采取了注氮、噴灑阻化劑等防滅火技術手段,實施主動預防,并按照《xxxx防滅火專項設計》落實各項防滅火措施,并按照礦井防滅火專項設計設置了自然發火觀測點,利用安全監控系統、火災束管監控系統、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人工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自然發火標志性氣體進行監測,每周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提前預判、優化措施。3.災害等級鑒定鑒定情況2022年3月委托山西省煤炭工業廳綜合測試中心開展了瓦斯等級鑒定工作,4月完成了現場測定工作,5月完成了評審工作和上級公司批復工作,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19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0.33m3/t,礦井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1.99m3/min,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0.54m3/t,回采工作面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44m3/min,掘進工作面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16m3/min,鑒定結論為低瓦斯礦井。2022年6月30日山西煤炭工業廳綜合測試中心對xxxx煤塵爆炸性和煤自燃傾向性進行鑒定,4-1號煤煤塵均具有煤塵爆炸性,自燃傾向性等級為Ⅱ類,屬自燃煤層。2022年7月1日山西煤炭工業廳綜合測試中心進行最短自然發火期鑒定,4-1號煤自然發火期為80天。2023年3月山西省環宇星科技有限公司編制的《xxxxxxxx有限公司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報告》礦井正常涌水量為27.40m3/h,最大涌水量為32.88m3/h。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2023年4月山西省地質勘查院有限公司編制的《xxxxxxxx有限公司煤礦地質類型劃分報告》地質類型為中等。4.防范瓦斯爆炸的措施(1)綜放工作面上隅角是最容易瓦斯超限的地點,因此必須保證綜放工作面的通風系統處于穩定、可靠狀態;(2)局部通風機必須采用“三專”供電和“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并設置可靠的“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每天由瓦檢員、電鉗工同時在現場對自動切換裝置進行一次切換試驗,確保自動切換裝置靈敏可靠;(3)局部通風機風筒的懸掛必須靠幫靠頂,平直不阻風,轉彎地點必須用可伸縮風筒,嚴禁轉死角,不同型號的風筒不得混接,風筒逢環必掛,環環吃力。風筒接頭嚴密不漏風,不得接反接頭,接頭處必須包邊,風筒不得有破口,當班產生的破口必須在當班補好;(4)臨時停工的掘進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故障停風的掘進工作面恢復通風前要先檢查瓦斯,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5)應加強對安全監控設備的管理,保證安全監控系統運行正常,安全可靠;(6)配備足夠數量的專職瓦檢員,并按規定檢查所負責區域的通風的完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隊干部及跟班隊長、電工、采煤機司機下井佩帶便攜式瓦檢儀,按規定檢查瓦斯濃度;(7)對已封閉工作面做好密閉墻的瓦斯濃度檢測,防止密閉墻內瓦斯泄漏;(8)瓦檢員認真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按計劃圖表定點定時巡回檢查瓦斯,每次檢查結果均記入瓦斯檢查圖表和檢查地點的瓦斯記錄牌板上,并及時通過電話向礦調度匯報;(9)加強瓦斯巡回檢查的管理和監督,嚴禁瓦檢員空班漏檢,嚴格瓦檢員井下現場交接班制度的落實,保證采掘工作面24小時有瓦檢員監管瓦斯;(10)風橋構筑必須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兩端接口嚴密,四周見實幫、實底,且用混凝土澆灌填實,做到橋面平整不漏風,風橋前后5m范圍要求做到內巷道支護良好、無雜物;(11)每年定期編制瓦斯爆炸應急預案,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工作。(12)巷道貫通前必須制定有貫通專項措施,指導礦井安全生產。5.防范火災的措施外因火災的對策措施(1)加強對消防管路系統的維護,保證消防設施齊全。地面消防水池必須經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儲水量。(2)加強井下明火管理,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指定專人在現場檢查和監督。(3)井上、下消防材料庫按規定存放足夠數量和品種的消防器材和工具,同時定期檢查和更換。材料、工具不得挪做他用。(4)地面各機房、變電所、配電室及井下帶式輸送機巷、機電設備硐室、采掘工作面移動變電站和配電點、乳化泵站等地點均備有足夠數量的消防滅火器材。(5)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內,并由專人定期送到地面處理,不得亂放亂扔。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和硐室內。(6)帶式輸送機必須安裝有煙霧超溫自動灑水保護裝置,必須使用阻燃膠帶。(7)帶式輸送機膠帶、局部通風機風筒及井下電纜都必須使用阻燃型。(8)采煤工作面回采結束后,應及時組織回撤,并進行永久性密閉,從停采之日起最遲不得超過45天。(9)定期對采空區氣體進行監測分析,對CO標志性氣體應重點監測,并在日常火災預測預報分析報表中重點分析。(10)每季度應當對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統、防火門、消防材料庫和消防器材的設置情況進行1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內因火災事故的對策措施(1)加強煤層自燃的預測預報工作。及時掌握工作面后采空區自然發火動向,發現異常,及時查找原因,制定措施進行處理。(2)回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根據煤層的自燃危險程度、自然發火期長短、回采速度以及所采取的防火措施等因素合理確定采區和回采工作面的尺寸。(3)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使工作面自燃帶內的煤層暴露時間小于自然發火期。(4)開采過程中嚴禁隨意留頂煤和底煤,但在某一區有底煤時,對于底煤必須清理干凈,防止工作面浮煤自燃發火;停采后,必須加強對工作面及回風流氣體和溫度的檢測并組織回撤,并盡快對該工作面進行永久封閉。工作面溜頭、溜尾的浮煤粒度小,透氣性差是最容易發生浮煤自燃的地點,因此在開采過程中必須及時清理,不得將浮煤留在采空區。(5)回采過程中不得任意留設除設計外的煤柱和頂煤。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線時,必須采取措施使頂板冒落嚴實。(6)回采過程中采空區不同程度有遺留煤存在,因此,應加強綜合防滅火措施的設施和監督工作,保證灌漿、噴灑阻化劑的防滅火措施到位,同時要加強束管監測的管理,保證監測的數據準確。(7)回采工作面結束后,必須及時撤出設備,在規定時間內對采空區進行永久性防火封閉。(8)采空區密閉必須按照規定要求施工,并確保密閉質量。預防采空區自然發火措施(1)在開采技術方面:提高煤炭回采率,減少丟煤。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回采完畢后必須在45天內進行永久性封閉。(2)采煤工作面采用獨立通風,確保風量合理。(3)對已采完的采空區按要求砌筑防水或防火密閉,每周對井下所有密閉檢查一次,測定一次密閉墻內外空氣溫度,并利用束管等檢測手段對有害氣體的濃度進行檢測。(4)工作面上隅角或其他地點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和氧氣濃度及空氣溫度等異常時,必須及時報告調度室,通知有關單位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處理。(5)對采空區上方的塌陷裂隙必須及時回填壓實并定期復查;對井田內及周邊小窯采空區地表要經常查看,產生的裂隙要及時回填。(6)加強綜放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和CO檢測,每班測定二次,如有超限現象必須采取措施處理。巷道高冒區防滅火措施(1)用不燃性材料對高冒區進行充滿填實,消除瓦斯集聚所需的空間。(2)對巷道高冒區進行噴漿,厚度不小于5cm,保證封堵嚴密。(3)每周進行一次防滅火檢查,對采空區的自然發火狀態進行監測,并做好防滅火檢查臺賬。6.防范水災的措施(1)查清礦井附近地面匯水、疏水能力等情況,掌握歷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的資料,完善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2)工作面回采后,要做好地面塌陷及地裂縫的治理工作,并作為重點工程投入專用經費。(3)在開采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采空區積水,掘進過程中采用物探、化探和鉆探等手段對采空區及邊界的采空區及積水區范圍加以控制,以便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水害事故發生。(4)要根據實際生產情況,不斷完善充水性圖。(5)加強地質及水文地質基礎工作,根據礦井水文地質特征,進行水文地質勘查及礦井水文動態觀測,進行巖溶水突水危險性評價等工作。(6)在生產建設中應堅持“預測預報、探掘分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加強防范,施工前編制相應的探放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按設計施工。(7)斷層、導水冒落帶和裂隙帶、陷落柱等都有可能會溝通各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并引起地表水下滲。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生產中遇到斷層一定要注意防范,防治透水事故發生。(8)每年雨季前,必須對水泵、水管、閘閥、排水用的配電設備和輸電線路、水倉等全面檢查,并對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進行聯合排水試驗,清理水倉,同時考慮雨季井下突水的預案。(9)定期收集、調查礦井及周邊礦井積水情況,并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上下對照圖、充水性圖上標出其井田范圍、開采范圍、積水位置及“三線”和“三區”標注,以防采空區積水及相鄰礦井采空區通過地質構造通道發生透水事故。(10)探水或接近積水地區掘進前或排放被淹井巷的積水前,必須編制專項探放水設計,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危害等安全措施。(11)完善井下水情水害分析預報工作,建立健全水文地質觀測制度,必須將每個施工區域內出水位置、高程、水量或形成井巷及采空區積水面積、積水量填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并在雨季來臨前到暴雨過后及時對井下進行水文觀測,為井下探放水設計的編制提供科學依據。(12)加強井下探放水現場管理。在實現防治水分區管理的基礎上,繼續按照“預測預報、探掘分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嚴格遵守“三專兩探一撤”有關規定和“物探先行、化探跟進、鉆探驗證”的綜合探測程序,堅持“一礦一策、一面一策”,有效防范透水事故的發生。7.防范頂板的措施(1)加強井下所有地點頂板隱患的排查和隱患的追蹤整改,特別加強對各采掘工作面現場頂板安全的監督、管理,對各類頂板事故進行學習、總結。(2)采掘工作面開工前必須編制切實可行的作業規程。工作面初采和收尾時,必須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有相關領導、工程技術人員親自盯控作業。(3)加強回采工作面上下端頭的維護,工作面上下端頭和上下順槽連接處,壓力較大,在上下端頭處移架時加強支護,保證支護的完整性、穩定性,防止冒頂、漏頂。(4)采掘工作面過構造時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確保過構造時的安全。(5)井下掘進工作面作業過程中控頂距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傘檐、懸頂面積在規定范圍之內,并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防止發生頂板事故。(6)綜采工作面安裝礦壓在線監測系統,掘進工作面安裝頂板離層儀、錨桿錨索測力計,對工作面支架初撐力、工作阻力進行檢測并記錄,各級管理人員在工作面隨時、隨機抽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確保工作面生產安全。(7)加強采掘工作面設備的維修與管理,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和快速推進。液壓支架的液壓系統嚴禁出現漏串液現象,杜絕支架自動下降,安全閥及其它部件靈敏可靠。初采、末采期間要制定專門的頂板管理措施。(八)淘汰落后工藝及設備情況,智能化建設推進情況,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工藝應用情況。xxxx無淘汰落后工藝及設備。礦井已按照要求完成74310綜采工作面和74312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智能化安裝,2024年1月底采掘工作面通過朔州市初級智能化驗收。xxxx目前已建設的安全管控平臺融合了安全監控、人員定位、自動化、信息化等系統,可以對各系統數據實施全天候、全方位在線監測。2024年相繼開工建設了AI視頻分析系統,實現重點場所視頻智能分析,精準人員定位系統,2024年3月投入使用。礦井同時大力推進固定場所實現無人值守,綜合管控系統也將繼續加快進度,力爭在2024年底達到智能化礦井標準。(九)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兩辦《意見》、《煤礦安全生產條例》、國務院安委會《硬措施》、《山西省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措施》、山西安委辦《關于貫徹落實<關于預防遏制礦山領域中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的實施措施》情況。1.召開專題會貫徹學習。2月22日由礦長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貫徹傳達學習《煤礦安全生產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等重要文件精神。通過礦級的集中貫徹學習、各隊組利用班前會繼續進行貫徹學習,將文件貫徹落實到現場,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風險,落細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筑牢礦井安全生產防護屏障。2.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多媒體,做到人人參與。在學習平臺“企安E學”中上傳了《煤礦安全生產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供員工隨時隨地學習;同時利用辦公樓大屏幕,連續滾動宣傳;下一步計劃參加朔州市應急培訓中心舉辦的全市煤礦安全生產重點政策解讀專題網絡培訓班,具體解讀《煤礦安全生產條例》《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2024年礦山安全生產工作要點的通知》、《礦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等相關文件學習。(十)安全培訓及勞動用工情況(用工方式、人員數量、素質、結構、流動性等),勞務派遣。2024年xxxx在冊總人數690人,其中研究生8人,本科生95人,大專生136人;具有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人32;隊伍結構的組成合理,科室設置和人員配備滿足礦井安全生產需要。員工均簽訂勞動制合同,并在平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xxxx通過加強調配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操作技能提升,“結對子”等多種方式提升業務能力,加大對生產一線苦、臟、累、險崗位的分配傾斜力度,生產一線職工收入普遍提升50%以上,工作積極性顯著提升,職工收入和福利待遇明顯提高,歸屬感明顯增強,確保了隊伍的穩定性。(十一)民用爆炸物品購買、運輸、爆破作業的安全管理情況,買賣、運輸、儲存民用爆炸物品行為及利用民用爆炸物品非法開采煤炭資源的行為。xxxx制定《xxxxxxxx有限公司民爆物品管理制度》等相關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管理制度執行,礦井購買火工品通過民爆網絡平臺,經公安部門層層審批后報平魯區物資局,由物資局派車配送火工品至炸藥庫。現場爆破作業時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爆破制度;火工品使用均通過公安民爆系統,不存在非法買賣、運輸、儲存民用爆炸物品行為及利用民用爆炸物品非法開采煤炭資源的行為。依法開采情況2012年12月18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為白蘆礦頒發了采礦許可證(證號:C1400002009121220049014),有效期為2012年12月18日至2039年12月18日,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礦井嚴格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采掘活動,所采范圍內的地面建筑均已拆除,村企關系和諧。(十三)從業人員參加各種災害應急演練,熟悉應急救援預案和避災路線,具有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險知識,熟練掌握自救器和緊急避險設施的使用方法,入井人員做到30秒內盲戴自救器。根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做好煤礦災害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及時報告和出現事故征兆等緊急情況及時撤人工作的通知》(礦安〔2023〕26號)文件要求,2024年年初xxxx制定了應急演練計劃,完善停產撤人制度,2024年礦井先后開展井下水害事故應急演練、地面消防應急演練、應急逃生演練、井下火災應急演練。2024年3月14日xxxx開展地面消防應急演練,通過上述演練加強了各部門的協同作戰能力,重點檢驗全體從業人員是否熟悉應急救援預案和避災路線,是否掌握事故征兆、具備自救互救能力,是否能熟練使用緊急避險設施,從而提高了全體職工的應急處置能力。2024年1月份xxxx對所有入井人員進行了自救器30秒盲戴考試,合格率100%。(十四)地面的食堂、澡堂、會堂、辦公樓、職工宿舍等達到消防安全措施要求。“11.16”呂梁離石火災事故發生后,xxxx開展如下工作:一是11月16日下午礦長組織相關領導、科室人員對地面“三堂一舍”及地面重點場所開展消防專項檢查,其中職工澡堂已按通知要求停止使用吊籃,目前吊籃已拆除,全部更換成鐵皮柜;二是開展地面在用庫房進行排查;三是11月22~24日集中組織觀看消防警示教育片3場次,共計475人次參加;四是11月23日邀請市一級消防安全工程師、講師組織消防專項培訓,同時利用“企安e學”線上學習平臺對全員進行消防專業知識進行培訓。按照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的通知》、集團公司《關于全面落實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24年年初重新修訂了《xxxx消防安全責任區劃分及管理辦法》,確保了每一處消防責任區域有責任人,不漏空;有效預防和減少了發生火災的風險。根據上級公司要求,xxxx分別于2月29日、3月1日、3月8日對地面消防進行了全面的安全大檢查,對查處的問題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嚴格按照“五落實”原則進行了整改,實現了閉環管理。3月14日開展地面消防應急演練并達到預期的效果。(十五)井下視頻監控安裝情況。有人作業的場所視頻監控全覆蓋,無監控不作業制度,開展視頻反“三違”活動。根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西局、山西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在煤礦重要作業場所增設完善視頻監控的通知》(礦安晉[2022]83號)文件及礦安晉[2023]114號文件要求,落實“無監控、不作業”的要求,公司啟動實施了井下視頻監控全覆蓋的安裝。按照相關要求,xxxx井上下共安裝79路高清視頻,其中包括采、掘、機、運的各個重點區域,實現了井上下重點作業場所工業視頻的全覆蓋,對關鍵地點、重點部位進行實時監測,視頻畫面清晰度全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