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沉默的孩子-廣州康復學校_第1頁
不再沉默的孩子-廣州康復學校_第2頁
不再沉默的孩子-廣州康復學校_第3頁
不再沉默的孩子-廣州康復學校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不再沉默的孩子廣州康復實驗學校江偉娜每天早讀時間,五(2)班會傳出朗朗的讀書聲。你仔細聽,是一個充滿童真的聲音在領讀,你再仔細聽,這個聲音讀得并不快,有的字音似乎還咬不準——也許你要有疑惑了,為什么不是一個口齒伶俐的學生在領讀?可是你能想象得到嗎?五年前,這個領讀員第一次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卻是一個目光呆滯、不與人直視,問他問題,只會搖頭點頭的小不點。他叫XXX,一個人如其名的漂亮男孩。從與他家人的交談中我得知,XXX的語言發育遲緩,只會說幾個單字,如爸、媽、是,發音還十分不準確,更多時候就是張嘴“啊”一下,再用手示意來表達意愿。言語治療師的評估顯示,XXX的構音器官有一定缺陷,語言理解一般,表達能力非常差。我們知道,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是2-3歲,已經6歲多的XXX早已錯過了這個最佳發展期,但是否如此就該給他的語言發育“判死刑”了呢?不,我認為,腦性癱瘓帶來的構音器官障礙只是影響他語言發育的一個原因,而他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因為發音困難,導致交流困難,進而抗拒和放棄語言的學習和表達才是他“沉默”的最大原因,如果能幫助他克服心理障礙,我相信,他的語言能力一定會有極大的改進。說時易,做時難。XXX早已習慣了凡事用點頭搖頭的方式回答,不論跟他說什么,或怎么逗他,他的小嘴都是緊緊閉著,而且只要問的不是“是與否”就能回答的事情,他根本不理會,只是表情木納地望著你,連手勢都不愿做一下。兩個星期過去了,他依然如故,我有些著急了,但冷靜一想:他的反應應該跟他剛到一個陌生環境中生活有關,那就先給他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跟他從培養感情開始吧。我主動跟他聊天,說我們住在同一個區,也常到他最喜歡逛的超市購物,告訴他學校里有很多好玩的設施,例如他喜歡的單車,不過是動感單車,但也很好玩,我也喜歡看虹貓藍兔……還安排其他同學主動約他一起玩、多跟他說說話。一天、兩天……XXX的表情開始生動了,有笑容了,愿意參與同學間的游戲了。我知道,打破他“沉默”的時機來了。剛上完體育康復課,我問他:“你要喝水嗎?”他點點頭,我說:“好,但你要說出來我才給你倒水。”他張了張嘴巴,就是不說。我繼續說“沒關系,你回答‘是’也可以,你會說‘是’的,對不對?”他又點點頭,嘴巴張了5分鐘,終于很不清晰地說出了“是”。我說:“你看,你能說的,真棒!老師獎勵你一杯冰糖水。”就這樣,我從讓他開口說他會說的“是”、“不”開始,讓他養成回答的習慣了,再逐漸減少這類是非問題,換成要其他字詞回答的問題。對于較難發出的音節,我就耐心地給他復述一遍、兩遍、三遍……,盡量避免要他說他無法發出的音節,以免引起他的畏難心理。但只要他能做出正確的口型,即使音發不出來我都在全班同學面前大大地表揚他。XXX不懼怕發音不標準了,也不擔心因別人聽不懂而不跟他玩的問題了——因為我告訴其他同學,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落下他;不明白他的意思不用急也不能不理他,可以找老師來幫忙翻譯。小孩子總是喜歡被認同和賞識的。為了吸引他多說,我還常常用夸張的言語與他交談,并變著法子夸獎他,有時候也提供物質性的獎勵。XXX在這樣一個被理解和包容的集體中,不再抗拒語言表達,能夠主動用單字和別人交流了。我知道,成功的第一步已經邁出。一個學期過去了,XXX的語言卻一直停留在數個單字的水平上。我有些氣餒了,難道這已是他語言能力的極限了嗎?不,如果現在就給他下“停滯”的判決書,那么,他就真的如此這般了。看著他忽閃的大眼睛,我振作起來,和語言治療師一起探討研究,為他重新制定訓練計劃,從他熟悉的單字入手,篩選組合一些簡單的兩字詞,不斷制造情境,讓他能在一個自然的環境中嘗試說兩字詞。時間一天天過去,終于,從他嘴里冒出了“沒有”這個詞,我是多么地欣喜若狂啊。二年級時,他終于會說數字“6”了;三年級的他已經能講“我和媽媽去好又多買東西吃”這樣的長句;四年級,他能比較通順地朗讀長篇課文,我讓他當領讀員——這一安排自然也是為了提高他說的動機和增加說的機會;五年級,雖然他的語速比較慢,有些音節依然發不清晰,但這些已不再影響他與人溝通的信心,他主動交流的意識非常好,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意愿,連貫描述日常情景,主動和同學聊天等。語言能力的提高,也令他越來越活潑開朗,甚至調皮起來,竟然還會站到講臺上跟老師開玩笑說:“我是老師,你是學生。”在課堂上更是積極地搶答問題;每次班干部選舉他都主動地參選演講,并熱情投入到集體活動中——他已經連續三年被評為校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了。古語有言:有教無類。在培養XXX語言能力的這些年里,我并沒有使用什么“秘密武器”或“獨門秘方”,我不過投入了耐心和責任心,我深刻體會到,在特教事業中,這兩者尤重于愛心。特殊兒童的成長常常是緩慢的,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就看不到他的點滴進步;對其教育的付出又是巨大和長期的,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循序漸進,也只會事倍功半、半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