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術與克隆人_第1頁
克隆技術與克隆人_第2頁
克隆技術與克隆人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克隆技術與克隆人

在自然科學中,最受關注的是克隆技術和克隆人的技術。克隆技術和克隆人是生命科學的重大突破,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將產生重大影響,也開啟了對生命倫理學的重大挑戰。同其他科學一樣,生命科學總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生命科學的發展帶動生命倫理學的發展。生命倫理學不是生命科學發展的障礙,而是為了生命科學健康地發展。1克隆體的基因克隆克隆(clone)一詞出自于分子生物學中,即將病毒某一基因提取并復制。1953年沃森(Watson和克里克(Grick)兩人首次提出DNA結構的雙螺旋模型,揭示了遺傳物質自我復制的機制,奠定了基因克隆的理論基礎。克隆技術取源于基因克隆技術,它是分子生物學中的核心技術,即用酶將DNA分子中某個基因切割出,并重新組裝成新的DNA分子,使其在宿主細胞中擴增,形成大量的與親本分子完全相同的分子克隆(拷貝),作該基因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生產某一基因所表達的特殊蛋白,如人類創造了在全世界廣泛使用的預防乙型肝炎和肝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工程疫苗。從基因的克隆提升到細胞、組織、器官,甚至生命的克隆。60年代初,成功地對植物胡蘿卜克隆(無性繁殖);60年代末,克隆出非洲爪蛙,實現了首次對動物的克隆。1990年我國首次成功克隆山羊,是全世界首批胚胎細胞核移植山羊獲得成功。1997年2月,英國首先報告克隆綿羊“多莉”成功,引起了全世界強烈震動,因為克隆綿羊“多莉”是世界上第一只以成年綿羊的體細胞為母本培育成功的,而不是綿羊胚胎細胞為母本的,這表明人類的無性繁殖(克隆人)的主要障礙已經排除,克隆人的工作不會有什么特殊困難了。克隆技術使生命科學發生了劃時代的突破和歷史性的變革,這種突破和變革將給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戰勝疾病、延緩衰老、延長生命帶來一大福音。2影響人類物種自然形成和發展的因素有人認為,克隆技術用于克隆人有悖人類道德,是生物原子彈,世界將面臨滅頂之災。許多國家立法或發布政令,禁止克隆技術用于克隆人。不少人擔心克隆技術用于克隆人帶來嚴重社會問題,這種負面影響可分4個層面表現出來。第一,從社會倫理看,所要克隆的人具有某種目的和特定生理狀況的人,這種干預和選擇可能會影響到人類的人種自然形成和自然發展。第二,從家庭倫理看,克隆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的親緣關系,確定人類親緣關系的標準也將發生改變,打破了傳統的生育觀念和生育方式,使人倫關系發生模糊、混亂乃至顛倒,沖擊傳統家庭觀以及權利和義務觀。第三,從性倫理看,完全改變了人類自然性愛的生育方式,從有性繁殖回歸到無性繁殖,使人口的生產與性愛分離,破壞了男女之間基于性愛而獲得后代的情感,由此改變人類的基本性倫理關系。克隆人粉碎了精子和卵子結合的傳統生育模式,社會只要有女性就可繁衍,男性對維系人類的延續成為不必要的了。這種怪異的狀態有誰能接受?第四,從遺傳學看,克隆人的遺傳基因成為單一性,即與供核者一模一樣。如果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一樣,會導致人種的退化,大大增加了這個物種被消滅、淘汰的風險。這些負面影響導致倫理學家們的反對。一些政府、議會和國際組織通過立法形式加以限制,禁止克隆人的試驗。3克隆技術是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服務克隆綿羊“多莉”的誕生轟動了整個世界,是禍是福各有說法,各有根據。克隆技術無疑是科學的進步,給人類社會的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無可估量的貢獻。同時,克隆技術用到克隆人則產生與人們傳統觀念,特別是人類社會的倫理發生激烈沖突,而科學家與哲學家之間、生命科學與生命倫理學之間矛盾。其實這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二者互為依存、互為制約、互為完善、互為發展。克隆技術是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服務的,不能違背人類的倫理本性,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尊嚴,否則將會葬送人類、毀滅人類;克隆技術又是科學,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是不可逆轉的,要尊重克隆技術的自然規律,發展、完善克隆技術,更好地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服務。克隆技術和已為人們利用的許多發明和新技術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如炸藥、核技術,既可用來造福人類,也可用來屠殺人類,因為科學技術本身是一種工具和手段,沒有國界,也沒有階級屬性,看其為誰所用、為何所用,可以用來造福,也可以用來制造災難。對于克隆技術這把雙刃劍,我們不能夸大其有害的一面、不完善的一面而全盤否定,也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不問不管其有害的一面,也不采取預防措施來防止和消除其有害的一面。人是社會的人,科學家應不僅將科學知識貢獻于社會,造福人民,還應對科技應用于社會的后果承擔責任。科學家應是理性和感性相統一的社會的人,具有高度的科學思維、頂級的專業知識技能,充滿對人類的愛心、道德法律規范,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人。科學家和倫理學家的爭論和合作,才能使克隆技術這把雙刃劍變成造福人類的利劍,而利劍的實踐和效益最終決定于掌握權力和政策的政治家手中。4生殖性克氏體克隆“多莉”綿羊克隆成功,已為克隆人做了技術準備,它掃清了克隆人的技術障礙。一些科學家躍躍欲試,期盼第一個成功克隆人體胚胎細胞和完整的人體。鑒于克隆人引發倫理學、人類生存發展上的諸多問題,以及技術上尚需完善等問題,大多數國家禁止克隆人。對于克隆人的概念有不同的解讀,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叫生殖性克隆,即克隆出人的胚胎,進而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類個體;另一種叫治療性克隆,即把病人的體細胞核移植到已去除遺傳物質(核)的卵母細胞內,經過一定的處理使其發育成囊胚,再利用囊胚建立胚胎干細胞,在體外進行誘導,分化成特定的組織和器官,如皮膚、軟骨、心臟、肝臟、腎臟、耳朵等,移植到病人身上,既解決了器官來源的困難,也消除了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克隆的胎干細胞尚可使某些不治之癥,如糖尿病、老年性癡呆、帕金森氏病、白血病等,可能得到根治。對于生殖性克隆,意見比較一致,持反對態度。然而對于治療性克隆,則反對和贊成的涇渭分明、旗鼓相當。反對治療性克隆的人認為,為了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而剝奪另一個生命的做法是不道德的,有礙于人的尊嚴。生殖性克隆和治療性克隆都是人的胚胎的克隆,從技術層面上沒有本質的區別,其界限很難控制,極可能導致克隆人的出生。為了堵住漏洞,禁止克隆人的出生,也要禁止治療性克隆的研究。贊成治療性克隆研究的人認為,治療性克隆是生命科學的重大突破,治療性克隆技術將挽救千百萬病人的生命健康,關系到人類的根本利益。從生命發展過程看,受精卵的發育在14天前只是細胞團,14天后神經系統才發育,才具有感知能力,才具備生命的雛形,在此之前取出干細胞作治療用,不涉及剝奪一個生命去挽救另一個已存在人世的生命,并不違背生命倫理學。治療性克隆還可以通過加強管理、嚴格規范,堵住商業性活動和克隆人出生的漏洞,不能因噎廢食。5中國對宣言的投反對票2005年2月18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法律委員會以79票贊成、35票反對、43票棄權通過了禁止克隆人的政治宣言《聯合國關于人的克隆宣言》,中國和比利時、英國、瑞典、日本、法國、新加坡等國投了反對票。我國對宣言投反對票,是因為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宣言提到的禁止可能被誤解為也涵蓋治療性克隆的研究,這是中國不能接受的。中國政府繼續堅持反對生殖性克隆人的立場,并將對治療性克隆研究的管理和控制,確保人類的尊嚴和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原則不受損害。治療性克隆技術已經成熟,并已部分用于臨床。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已率先克隆出“人耳”。這種治療性克隆是以人為本,以救治人的生命為本,造福人類。6細胞生物學在生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