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525北師大版3年級上學期數學教案【三篇】篇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簡便算法的過程,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能力目標:在具體情境中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和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3、情感目標:在與他人的討論交流中,培養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學重點: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筆算。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在乘法這一單元里,我們已經學習了(1)口算。哪類題目可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2)筆算。哪類題目要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這里的兩位數我們指的是一般的情況,不包括整十數(3)估算。估算的時候我們一般把兩位數看成是很接近它的整十數來估算的。估算允許存在一定的誤差。2、關于乘法,我們這一課要學什么,有誰知道嗎?板書課題:末尾有0的乘法二、學習探究:1、其實末尾有0的乘法也就是我們前面口算中出現的那類題,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口算,今天要筆算。(1)、談話:今天我們仍然到奶牛場去參觀,看看奶牛場一天能生產多少牛奶。(出示主題圖)(2)、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3)、在交流中提出問題:“今天擠的牛奶有多少千克?”讓學生說出算式后板書:25x30=2、學生用已有的筆算知識列出豎式計算交流:板書:30或25x25x30150006075750750觀察兩個豎式,說說你有什么想法?3、注意看老師的豎式和剛才的有什么不同,板書:x30750問:這個豎式和剛才的豎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0沒有和什么數位對齊)猜:為什么要這樣寫呢?(在算的時候先不要考慮它)遮去“0”,現在的豎式變成幾乘幾?(25乘3)一起來算一算:75。好了嗎?(沒有,還要添上0,得數是750)把這個豎式和剛才的豎式比一比,你更喜歡哪個豎式?為什么?說說這種簡便豎式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指出:它其實和口算差不多,先不看0,最后添0。4、即時訓練。想想做做1。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學生計算時,注意提醒學生積的末尾0的處理。說說做這樣的兩位數乘整十數怎樣算簡便?5、學這個簡便寫法有什么用呢?大家來看這道題:380x4500這是一道三位數乘四位數,你能不能用新學的辦法來計算?隨學生回答并板書,結合板書指出:先不看0,所以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是兩位數乘兩位數,這樣就會了,不過最后還要加上3個0。看來學了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我們可以用它來解決一些更難的計算。三、鞏固練習:1、想想做做3問:題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樣比較第一組中的兩道題?你能想到什么?在小組里說說怎樣比較第二組、第三組的兩道題。2、想想做做4看圖說說圖意,再列式計算,說說是怎樣列式的,又該怎樣進行估算。提醒學生用約等號連接估算結果。3、想想做做5出示場景圖,讓學生說說收集到哪些信息,獨立計算后,再指名說說算式,如果學生獨立計算有困難,教師重點提問:“20人正好租4條船”能推算出什么?4、想想做做6學生獨立閱讀題目后,先觀察平面圖,找到方向標,確定圖中的方向,再明確題目要求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四、全課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何收獲?五、作業:想想做做2教材分析:這部分教材教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筆算方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和估算以及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的基礎上教學的.例題先讓學生按照豎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口算方法算出結果,然后介紹簡便的筆算方法,這樣安排可以減少計算的錯誤,并使學生產生學習筆算簡便方法的需求.篇二】本單元教材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先教學幾分之一,再教學幾分之幾,然后教學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計算。本單元最后的“你知道嗎”簡要介紹分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讓學生受到數學文化的熏陶。1?創設情境,引發認數需要。數是人類在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創造的。學習動機起于興趣、源于需要。教材在編寫時力求引發學生的認數需要。(1)第98頁例題中兩名孩子在平均分三種食品,每人分得的蘋果、礦泉水的數量都能用整數表示,每人只能分到半個蛋糕,無法用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教材以此為契機,開始教學分數。(2)第101頁例題,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折成同樣大的四份,在一份或幾份上涂顏色。涂一份可以用1/4表示,涂兩份、三份呢?教材由此進入幾分之幾的教學。2?重點突破,提高認數效率。本單元要求學生認識的分數比較多。對于這些分數如何進行教學處理,教材作出了恰當的安排。(1)在認識幾分之一這一段里,教材集中力量教學1/2,讓學生用學習1/2的方法主動認識其他的幾分之一。例題從“半個也叫二分之一個”開始,先聯系實物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每一份都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寫作1/2”,具體地描述了這個分數的意義。再告訴學生1/2是分數,介紹分數線、分子、分母,示范1/2的寫法。“試一試”讓學生在長方形紙上折折、涂涂,表示出這張紙的1/2。學生一方面在自己的操作中繼續體會1/2的含義,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雖然各人的折法與涂色的位置不同,只要把紙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來表示。這樣,他們對1/2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其他的幾分之一就安排在“想想做做”中,讓學生以對1/2的理解為基礎自己學習。第1題根據圖形里的涂色部分分別寫出分數1/3、1/6、1/9和1/8,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了這些分數的意義。第2題通過選擇可以用1/4表示的涂色部分,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只有在圖形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第3、4題能讓學生看到一個圖形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數不同。這些習題緊扣住分數幾分之一的意義作了有層次的編排,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認識新知識。(2)在認識幾分之幾這段里,例題中只教學“一張正方形紙折成同樣大的4份,其中3份是這張紙的3/4”,2/4留給學生自己學。“試一試”讓學生看著圖形自己理解2/3、3/5和5/9的意義,“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涂顏色逐步形成對5/6、6/8、2/5和4/7的理解。3?以理解分數意義為重點,帶出分數的大小比較第99頁和第102頁例題分別比較兩個幾分之一和兩個同分母的幾分之幾的大小。這兩道例題都有兩部分教學內容,一是繼續認識分數,二是比較分數的大小。例題以認識分數為重點,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直觀地體會并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第99頁例題要求學生在同樣大的圓紙片上分別表示出它的1/2、1/4和1/8,其中1/2是已經認識的一個分數,1/4和1/8是新學習的分數。例題讓學生在折紙活動中體會這兩個分數的意義,感受這些分數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并填寫‘>"或“V"表示兩個分數間的大小關系。第102頁例題在比較3/5和2/5的大小前,先要求學生用兩張同樣大小的紙,分別表示這兩個分數,也是通過折紙及表示分數的活動,先進行分數意義的教學。在理解了分數意義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不會有困難。本單元教材不要求概括出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只要求學生借助圖形的直觀進行比較。“想想做做”中,每一次比較分數的大小前,教材都先讓學生在圖形上表示出有關的分數,清楚地表明了教材的兩點意圖:一是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重點,是基礎;二是在本冊教材中比較分數的大小不離開圖形直觀。4?在操作中體會分數加、減計算的方法。第104頁例題教學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分母不超過10)。例題讓學生把一個長方形的3/8涂上紅色,2/8涂上綠色。在涂顏色的活動中,從兩次一共涂了8份中的5份,理解3/8+2/8=5/8,又從涂的紅色比涂的綠色多8份中的1份,理解3/8-2/8=1/8。本單元教材中不概括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法則,要求學生以對分數的理解支持計算。【篇三】教學目標:結合實例及學生的生活經驗,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能判斷、區別這兩種現象。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的格數。了解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通過探索研究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合作意識。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發給學生方格紙及長方形卡片。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寒冷的冬天馬上就要到了,為我們供暖的熱電廠的工人叔叔們又要開始忙碌了。今天,就讓我們隨著小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威海熱電廠去參觀一下吧。請你仔細觀察,在錄象中能發現哪些正在運動的物體,它們又是怎樣運動的?我們比比誰的眼睛最敏銳。(課件演示:①師解說“瞧!汽車開進了大門";②傳送帶“就是傳送帶上的這些黑黑的煤,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冬天的溫暖”;③換氣扇“這是用來疏散車間熱氣的換氣扇”;④升降機“這是他們正在興建的職工家屬樓”,最后畫面靜止)[評析:選取典型性的實例,并制作成動態的畫面,既有助于學生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學生熟識的物體的運動,可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二、新授1、模仿師:誰來說說你的發現?看誰說的最多。(學生自由發言)生:大門,升降機,汽車,傳送帶,換氣扇。(同時師出示5張圖片課件)(生每說一個運動的物體,都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是怎么運動的。師:剛才我們找到了這么多運動的物體,我們一起再來比劃一下它們都是怎樣運動的,好吧。(師生一起比劃,比劃即可不要多說話)2、分類師:大家比劃的真形象,那老師有個問題考考你——“這些運動中的物體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可以進行怎樣的分類?”比如說可以把它們分幾類?誰和誰是一類?為什么這樣分類?”給你30秒考慮一下。(學生思考)把你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一下,總結出一種你們認為最合理的分法。(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師:誰來說說你們組討論的結果?(指名回答)生:換氣扇、轉軸、車輪為一類。因為他們都是轉動的(用手模仿);(師:接著說)把傳送帶、汽車和大門分為一類,因為它們都是左右移動的(表演);升降機自己為一類,因為它是上下移動的。師:我聽明白了,你們實際上是把這些物體分成了3類,一類是轉動的(指黑板的分類板貼),一類是左右移動的,一類是上下移動的,是吧?有沒有不同意見?(指名,分2類的)生:我們組把換氣扇、轉軸、車輪為一類,因為他們都是轉動的(用手模仿)把傳送帶,大門,升降機,汽車分為一類,但它們都是平平的移動。師:哦,你們組是分了2類,轉動的為一類,平平的、直直的運動為一類,是嗎?那大家覺得這兩種分法,哪一種更為合理?(學生自由說)師:都有自己的見解,那我也來說說我的看法,好嗎?我認為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從整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轉動的,一類是平平的、直直的沿直線運動的,這種分法是非常符合老師要求的。(稍停頓)但是第一種分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他是把這一類物體(指平移類)根據運動方向的不同又進行了第二次的分類。明白了嗎?(明白)師:像大門、汽車、升降機、傳送帶的運動都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種運動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而像換氣扇的運動是——生:轉的。師:怎么轉的?(播放換氣扇旋轉的動畫)生1:是這樣轉的。(用手勢)生2:轉出來是圓形。生3:是圍著一個中心轉的。師:像這樣圍著一個中心轉動的現象就叫做旋轉。(板書:旋轉)圖中還有我們沒有發現的旋轉現象嗎?生1:汽車里方向盤的運動屬于旋轉。生2:車輪的運動屬于旋轉。生3:傳送帶下面的轉軸的運動屬于旋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移和旋轉”。(板書)[評析:借助手勢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式及分類等活動,使學生對平移、旋轉的感知逐漸清晰化,對這兩種現象的認識逐步加深。]三、感悟體驗1、尋找生活中的例子師:現在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你的眼睛,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經做過、玩過、看過的哪些物體的運動現象屬于平移和旋轉?看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約30秒)好,睜開眼睛,咱們先來說說生活中的平移現象都有有哪些吧!可以邊說邊用動作表示出來。(學生舉例子)生1:拉窗簾的動作。(動作表示)生2:電梯運行時是平移的。(動作表示)生3:拉抽屜是平移。生4:滑梯是平移。師:什么在平移?生4:滑梯上的人。……(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語言規范性,有說的不嚴密的及時訂正。時間最多為1分鐘)師:那你能用手中的物品做出一個平移動作嗎?(學生用手中的物品分別創造出從前向后、從左向右、從上向下等不同方向的平移動作。)師:生活中哪里存在旋轉現象?生1:陀螺轉起來的時候。生2:旋轉門。生3風扇在旋轉。......[評析: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尋找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實例,使學生再一次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而用手中的物品作出一個平移的動作,讓學生把對平移特征的理解通過自己的方式直觀地表示出來,有助于加深對平移和旋轉的體驗。]自主練習師:剛才大家在生活中找出了不少平移和旋轉的例子,老師這里出搜集了一些,你知道它們屬于哪種現象呢?3、課間休息,做動作感悟平移與旋轉師:現在我們休息一下,有請李彤同學為大家表演個舞蹈,想看嗎?(生的舞蹈動作為先向左平移3步,再向右平移3步,然后旋轉2圈)。師:有什么發現?生:李彤同學的舞蹈里既有平移也有旋轉。師:能具體說說嗎?生:她是先向左平移2步,再向左平移2步,然后旋轉了2圈。生:不對,老師是平移了3步。師:平移2步與3步有區別嗎?生:她到的位置就改變了。師:那你想不想來體驗一下運動的感覺?好,輕輕的站起來把凳子放在桌子下,站到桌子兩邊。(學生放好凳子,做好準備)請你仔細體會一下接下來的,這兩組動作有什么不同?師:聽好口令:兩手掐腰,向前平移跳一步,向后平移跳一步,向左平移跳二步,向右平移跳二步。(學生根據口令做動作)。師:平移動作大家會做了,那旋轉呢?(會)聽好了,旋轉時老師不讓停可不準停。預備,開始,轉!轉!轉!(學生根據口令做動作)師:真棒!現在請回到位置上坐好。(學生回位)誰來說說剛才的兩組動作有什么不同?生:旋轉之后很暈。師:你有這種感覺嗎?生:有。師:為什么會發暈呢?做平移的動作時有這種感覺嗎?(沒有)生:因為頭在不停的轉。師:說的多好啊。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學生閉眼,師生一起體會)回想一下,你剛才在做平移運動時,無論是向前平移,向后平移還是向左,向右平移,你臉面對的方向有沒有發生變化?(注意教師語速要慢,個別字眼要有力度)生:沒有。師:那你再回想一下,在旋轉的時候,由于在不停的轉動,所以你臉面對的方向一直在——?生:轉。師:對啊,一直在轉,在不停的變化當中。生:改變,變化。師:對啦,睜開眼睛。這就是做平移與旋轉運動的的不同——方向。(板書在副板書部分)做平移運動時,物體的方向一直不變,而做旋轉運動時,方向一直在變化。大家明白了嗎?生:明白了。[評析:半節多課的學習可能使學生有些疲憊,學生的舞蹈和全體同學都參與體驗的平移與旋轉動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稍稍休息一下,而且鞏固了對平移與旋轉的認識,并且親身體驗到了平移與旋轉的不同之處,另外,即將學習的數圖形平移多少格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因此把人的“移步”與圖形的“平移”建立聯系,有助于突破難點。]四、數平面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格數1.師:講的非常好,看來,我們每天都在與平移與旋轉現象打交道。舞蹈里還存在數學的學問呢!有一個非常可愛的長方形,也喜歡運動。她要在方格紙上向左平移1格,大家幫幫它!(學生自己用學具移動長方形)師:誰能移給大家看看?(一學生上來在投影上操作,明確移動1格的位置。)2.師:如果長方形想到這來,該怎么辦呢?生1:向左平移2格生2:向左平移3格生3:我認為是向左平移4格。師:實踐出真知,我們利用手中的學具驗證一下!(同桌兩人共同用學具驗證。)生:(多數學生不約而同地說)應該是4格師:誰能再給大家數一次!(一名學生在投影上移動學具數出4格)師:剛才許多同學都在看長方形的前腳,前腳平移了4格,那你認為長方形的前腳比較辛苦還是后腳比較辛苦,誰走的路多?生1:前腳在前,它走的路多。生2:應該是后腳走的路多吧。生3:不對,它們走的一樣長,都是走了4格。師:請你來指指,大家跟著數,看看后腳走到這是平移了幾格。生4:后腳走到這兒是1格,到這兒是2格、3格、4格。(在大屏幕上邊指邊數)師:看來前腳、后腳平移的格數是相同的,還有哪個點也是平移了4格?生:頭頂上的點是向左平移了4格。生:眼睛也是向左平移了4格。生:它身上的每一個點都是平移了4格。師:說的真好!看來一個圖形平移了幾格,它身上的每一個點也就平移了幾格。3、師:長方形要到這兒,應該怎么辦呢?生:向上平移3格。師:你是怎樣想的?生1:我是用學具。生2:我是找到一個點,數這個點移動的格數。(在大屏幕上指一指)師:這個辦法非常好,而且很簡單,只要找到一個點作代表去數就可以了。4、師:如果到這里,應該怎么辦呢?請同桌兩人一起研究一下。(同桌討論)師:誰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方法?生1:讓長方形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就是了!生2:也可以先讓它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3格。生3:還可以直接讓它斜著平移!(學生邊說邊操作)[評析:明確移格的方法,然后通過對長方形擬人化后“前腳”與“后腳”走路遠近的比較中,明白圖形平移了幾格,圖形上任意一點也平移了相同格數,從而學會通過數一個點移動格數來確定圖形平移格數的方法。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交流,不僅解決了問題,還獲得了成功的體驗。]五、欣賞師:生活中存在大量平移和旋轉的現象,藝術家們也常運用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制作美麗的圖案和一些有意義的動畫效果,請大家來看一下。(課件播放)[評析:通過欣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平鄉垃圾分選管理辦法
- 科技項目專家管理辦法
- 肺仟維化中醫課件
- 口腔護士種植培訓課件
- 鞏義二模初三數學試卷
- 高中二檢數學試卷
- 定遠初二數學試卷
- 廣東甘肅高考數學試卷
- 高2期中數學試卷
- 幼師課件制作培訓體會
- 市政道路交通導改方案
- 電鍍化學品及配套材料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急救培訓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討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件 第七章 面向對象編程
- 2024年遼寧沈陽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糧油倉儲管理員職業技能競賽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第七章城市軌道交通屏蔽門設備接口68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現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第三大題分析題庫2025春期版
- 成都大學附屬中學英語新初一分班試卷含答案
- 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商業計劃書模板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心理學》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