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設計史-課件_第1頁
中外設計史-課件_第2頁
中外設計史-課件_第3頁
中外設計史-課件_第4頁
中外設計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設計史手工業時代的設計(一)1ppt課件中外設計史手工業時代的設計(一)1ppt課件一、時間界定:從冶煉技術的出現到工業革命之前。在西方大約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17世紀。在中國,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紀的夏代初期,到19世紀中葉封閉的農業經濟開始崩潰為止。二、手工業時代的特點1、手工業時期,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宗教和階級的觀念規范著設計的功能意義和審美原則。至今仍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幾大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等,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它們以對人類精神生活的規范和作用,影響著設計觀念的內容。2ppt課件一、時間界定:2ppt課件2、階級的分化,出現了政治和社會倫理色彩,也融入了設計觀念的形成過程,使設計物常常帶有一定的社會功利目的,體現出森嚴的等級制度和權利觀念。這與單純追求實用效能與形式美法則相融統一的萌芽時期的設計觀念有著很大的不同,手工業時期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豐富了功能的意義,即對設計物認知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強調和追求,從審美原則角度,不同階層由于審美趣味和審美需求的差異,也呈現出更加深刻的面貌。具體體現在設計風格方面,便是這一時期所形成的宮廷風格和民間風格。

3、另外,世界各地不同地域和民族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環境,自然條件和不同的社會形態、人文環境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風格獨特的設計文化傳統,使手工業時期的設計風格呈現出多樣化特征。3ppt課件2、階級的分化,出現了政治和社會倫理色彩,也融入了4、雖然交通工具有所發展,但地區之間的語言隔閡和人際交往的阻隔在手工業時期仍是普遍現象,因此造成了各個地域范圍內的居民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適合于本民族和本區域生活需要和功能需要的不同產品風格。比如,早期埃及的設計風格就具有很強的封閉性和穩定性,這與它炎熱的氣候,尼羅河的水利條件,獨特的多神化宗教,中央集權的法老制度等等不無關系。古代印度文明在海上交通尚未繁榮之前,也保持著相當強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點。而中華民族的手工藝設計風格在這一時期的完整性和延續性是最為突出的,綿延二千余年的儒家文化和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統治使涉及到各個領域的設計都取得了成熟而完整的發展,構成了較為統一的民族風格特征,雖然歷經不同歷史階段的改朝換代,也依然沒有動搖一脈相承的風格沿襲。

5、當然,客觀的地理環境和交通不便并沒有完全阻隔各個區域之間的交流,體現在設計風格上,便是在可能達到的溝通范圍內的不同風格的有機融合,中國唐代的金屬器皿、陶瓷、染織設計中的“胡風”就說明了這一點。同時,中國完美而先進的設計文化,對周邊的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甚至于遠達地中海沿岸的國家都產生的重要的影響。這樣,設計純粹的民族化,地域化因素中由于融入了不同程度的異域特點,而擁有了豐富的內涵和突破更新的生命力。4ppt課件4、雖然交通工具有所發展,但地區之間的語言隔閡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2500年約公元前2070年ABCD5ppt課件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第一節古代埃及的設計藝術

古代埃及是“東方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手工業時代最發達的文明地區。其發展的最大特點是封閉的自成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化特征。從設計文化的角度,古代埃及的建筑、壁畫、金屬工藝和飾品等共同凸顯著其獨具風貌的文化形態。

古代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它東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臨地中海,是塊完整而封閉的綠洲。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統治權分屬于兩位君王。他們曾進行一次次權力競爭,結果是下埃及屈尊為臣,埃及統一為早期王朝,埃及文明由此逐步形成。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爾后是中王國,接著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虜而建新王國,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終于征服埃及。

6ppt課件第一節古代埃及的設計藝術古代埃及是“東方7ppt課件7ppt課件8ppt課件8ppt課件歷史學家們把埃及歷史分為幾個階段:早期王朝時期(約公元前3100—2686年),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一中間期(約公元前2181—2040年),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040—1786年)第二中間期(約公元前1786—1567年),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67—1085年),后期王朝時期(約公元前1085—332年),公元前525年以后,埃及基本上處于波斯的統治下。

9ppt課件歷史學家們把埃及歷史分為幾個階段:9ppt課件埃及進入奴隸制社會后,國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隸主階級至高無上的首領,同時也是太陽神和尼羅河神的化身。他們活著的時候是人間的王,死了以后仍是陰間的統治者。埃及人的宗教觀念是相信人死后靈魂只是離開軀體飄泊于宇宙間,如果回歸肉體人可以復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尸體做成“木乃伊”妥為保存,并十分重視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復活。埃及人十分重視保護法老王和大奴隸主的尸體,不惜代價地建造陵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來。由于擔心尸體腐爛就不能復活,他們就想到用石頭雕刻國王、王妃的像保存下來。國王在陰間稱王稱霸,也要享受在人間時的一切歡樂,于是又想到把人間的事都畫在墓壁上以供享受。

10ppt課件埃及進入奴隸制社會后,國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隸主階級至高無上古代埃及的建筑設計藝術古代埃及建筑的發展可分為四個時期:1、古王國時期(第一—十王朝,約公元前3200-前2130年)以北部尼羅河三角洲為主,首都孟斐斯。以陵墓(瑪斯塔巴、金字塔為主要形式)2、中王國時期(第十一-十七王朝,公元前2130年-前1580年)主要建筑活動集中在首都底比斯周圍。以廟宇為主要形式。3、新王國時期(第十八-三十王朝,公元前1582年-前332年)主要建筑活動集中在首都底比斯周圍。以廟宇、石窟廟、石窟墓和住宅為主要形式。4、晚期(比勒密王朝時期,公元前332年-前30年)設計施工精致,規模不大,受希臘羅馬影響。古代埃及的建筑藝術設計11ppt課件古代埃及的建筑設計藝術古代埃及建筑的發展可分為四個時期:古代1、瑪斯塔巴(MASTABA)孟斐斯一帶早期帝王陵墓。其形式可能源自當時貴族的長方形平臺式磚石住宅。2、昭塞而金字塔建筑群鳥瞰復原圖建筑群占地約547×278米12ppt課件1、瑪斯塔巴(MASTABA)孟斐斯一帶早期帝王陵墓。其形式昭賽而金字塔約公元前2778年。塔底邊東西長125米,南北109米,高約60米。古埃及第一座石材金字塔,也是多級金字塔的代表。13ppt課件昭賽而金字塔13ppt課件《金字塔》論及人類文明建樹時,人們首先會想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它是人類幼年時代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金字塔把王權和神權的穩固強烈地表現了出來,縱使今天大地上早已沒有古老的埃及王國,可是金字塔雄風猶在,人們在它的面前依然會感到渺小和卑微。在離開羅不遠的基澤平坦廣闊的沙漠上,聳立著許多體積龐大、高聳入云的金字塔,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王胡夫的陵墓。金字塔的構思反映古埃及人的信仰。他們相信高山、大漠、長河都是神圣的,法老王被宣揚為自然神。于是通過審美就把高山、大漠、長河的形象的典型特征賦予王權的紀念碑,在廣闊的大漠中金字塔顯得高大、穩定、沉重和不可動搖,又顯得單純、簡潔和雄偉壯觀。它帶著強烈的原始性,仿佛是人工堆壘的山巖、混沌未鑿。它的形象和尼羅河的風光十分協調,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何其壯闊。14ppt課件《金字塔》14ppt課件獅身人面像建于第四王朝,(約公元前2723年-前2563年)位于哈夫拉金字塔的東面,它是在一個軟石灰石小丘的基礎上雕刻而成的。獅身長240英尺,高66英尺,人面部是哈夫拉法老的理想肖像。這是人類第一件巨型雕像,僅人面部就有5米長,耳朵有3米。這座巨像的造型手法極其簡練概括,達到一定程度的寫實,充分顯示了古代埃及雕刻家們的高超技藝。15ppt課件獅身人面像15ppt課件一句古代阿拉伯諺語說:“一切事物都在時間面前死亡,但時間在金字塔面前死亡”。16ppt課件一句古代阿拉伯諺語說:“一切事物都在時間面前死亡,但時間在金神廟建筑:古代埃及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布局軸線對稱,沿著縱深方向順序布置著牌樓門、內院、層層次次的神殿及僧侶用房。天棚越往里越低,地面越往里越高,光線昏暗,氣氛神秘。1、霍魯神廟和牌樓門(公元前237-前57年)2、一般神廟外觀3、規模較小的卡納克的孔斯神廟(公元前1198年)17ppt課件神廟建筑:古代埃及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布局軸線對稱,沿著縱深18ppt課件18ppt課件19ppt課件19ppt課件魯克索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417年-前1379年20ppt課件魯克索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417年-前1379年20ppt課21ppt課件21ppt課件魯克索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417年-前1379年22ppt課件魯克索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417年-前1379年22ppt課魯克索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417年-前1379年23ppt課件魯克索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417年-前1379年23ppt課24ppt課件24ppt課件戴爾·埃爾·巴哈里建筑群:建于公元前2065年-公元前1520年,為古代埃及崖墓建筑的代表25ppt課件戴爾·埃爾·巴哈里建筑群:建于公元前2065年-公元前15226ppt課件26ppt課件卡納克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530-前323年,為神廟建筑的代表。27ppt課件卡納克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530-前323年,為神廟建筑阿布辛貝勒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301年,新王國時期第19王朝。全部鑿巖而成。門前有四尊巨大雕像,高約20米。28ppt課件阿布辛貝勒阿蒙神廟:約公元前1301年,新王國時期第19王朝29ppt課件29ppt課件30ppt課件30ppt課件31ppt課件31ppt課件32ppt課件32ppt課件33ppt課件33ppt課件34ppt課件34ppt課件35ppt課件35ppt課件36ppt課件36ppt課件37ppt課件37ppt課件古代埃及柱式:A、蓮花束莖式B、紙草束莖式C、紙草盛放式38ppt課件古代埃及柱式:38ppt課件神廟柱廊這是新王國第十九王朝興建的神廟廊柱。埃及神廟的廊柱排列緊密,它不是出于建筑上承擔屋頂重量的需要,而是為了制造一種陰森的神秘感而設計的。柱身粗大的體積足以令人驚奇,再加之刻在柱身上的象形文字、神秘的圖畫,柱子本身就成了宗教崇拜的對象。在這樣的“柱林”中,給人以壓抑,沉重和敬畏的感覺,而威懾感正是宗教崇拜的需要。39ppt課件神廟柱廊39ppt課件40ppt課件40ppt課件41ppt課件41ppt課件《裝飾門》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了埃及,建立了埃及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古王國的歷史是從第三王朝開始到第六王朝(公元前2780—公元前2280年)。這件《裝飾門》是第五王朝時期作品,實際上是一件木刻作品,門的三面刻滿了象形文字和立于兩側的男女立像,門楣上有男女相對而坐,均以對稱式結構,十分莊重美滿和諧。42ppt課件《裝飾門》42ppt課件古代埃及的壁畫藝術

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畫有著共同的程式:①正面律,表現人物頭部為正側面,眼為正面,肩為正面,腰部以下為正側;②橫帶狀排列結構,用水平線劃分畫面;③根據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構圖位置;④填塞法,畫面充實,不留空白;⑤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膚多為褐色,女子為淺褐色或淡黃色,頭發為藍黑色,眼圈黑色。主要用來裝飾宮殿、廟宇和陵墓,其中保存最多的是墓室壁畫。底比斯尼巴姆墓室中的《漁獵圖》、《舞樂圖》以同樣的手法表現了貴族的享樂生活,充滿了喜悅的氣氛和輕曼舞的情調。43ppt課件古代埃及的壁畫藝術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畫有著共同的44ppt課件44ppt課件45ppt課件45ppt課件46ppt課件46ppt課件47ppt課件47ppt課件48ppt課件48ppt課件49ppt課件49ppt課件50ppt課件50ppt課件《拉姆賽斯一世墓壁畫》在這幅壁畫中間是拉姆賽斯一世,他的右邊頭戴王冠,頭部呈鷹形的是荷拉斯神,它是奧西里斯神和伊西絲神之子,他的雙眼分別代表太陽和月亮,成為后來基督的雛形,他是上帝的化身;左邊那個長著豺狼頭人身的神叫阿努比斯,它是陵墓之神,還負責管理把尸體制成木乃伊。它在陰間審判庭上擔任重要角色,他手中握有進入冥世大門的鑰匙。這是一幅將國王引入冥世的畫。51ppt課件《拉姆賽斯一世墓壁畫》51ppt課件《納美爾石板》,片巖浮雕,高64厘米,創作于約公元前3100年,現收藏于埃及開羅博物館。52ppt課件《納美爾石板》,片巖浮雕,高64厘米,創作于約公元前3100《神殿浮雕》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征服了埃及,淪為波斯的一個省。公元前332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又占領了埃及,從此埃及處于外來民族的統治,藝術進入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0年埃及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從這時起古埃及歷史宣告結束。這塊浮雕是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4年—公元前30年)時期作品。浮雕表現的是女神為國王戴上兩重王冠,宣揚了“王權神授”的意思。浮雕遵循傳統造型方法,薄衣緊貼裹著身體,表現出女神身體曲線變化美。53ppt課件《神殿浮雕》53ppt課件54ppt課件54ppt課件55ppt課件55ppt課件埃赫納吞與家人56ppt課件埃赫納吞與家人56ppt課件金冠神鷹:公元前2345-2180年,第6王朝金字塔中的工藝品。古代埃及的金屬工藝和平面設計57ppt課件金冠神鷹:公元前2345-2180年,第6王朝金字塔中的黃金扇形飾板公元前14世紀58ppt課件黃金扇形飾板公元前14世紀58ppt課件黃金短劍與鞘約公元前14世紀59ppt課件黃金短劍與鞘59ppt課件魚形玻璃壺60ppt課件魚形玻璃壺60ppt課件61ppt課件61ppt課件雪花石瓶約公元前14世紀62ppt課件雪花石瓶62ppt課件銀制嵌玉王冠公元3-6世紀63ppt課件銀制嵌玉王冠63ppt課件胸飾:第12王朝時的項鏈胸飾64ppt課件胸飾:第12王朝時的項鏈胸飾64ppt課件胸飾:第12王朝時的項鏈胸飾65ppt課件胸飾:第12王朝時的項鏈胸飾65ppt課件66ppt課件66ppt課件圖坦卡門國王的黃金面具-第18王朝67ppt課件圖坦卡門國王的黃金面具-第18王朝67ppt課件圖坦卡門墓中的國王木乃伊和棺槨68ppt課件圖坦卡門墓中的國王木乃伊和棺槨68ppt課件69ppt課件69ppt課件《涅菲爾蒂》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浮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是柏林國家博物館里的《涅菲爾蒂》,她比米洛島的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涅菲爾蒂》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三千多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涅菲爾蒂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那東之妻。史稱阿赫那東是勇敢大膽的改革家,他竭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