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9篇)_第1頁
2023年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9篇)_第2頁
2023年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9篇)_第3頁
2023年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9篇)_第4頁
2023年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3年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9篇)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共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便利大家學習。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一

1、講講做做玩玩,學習穿襪子的正確方法。

2、認識腳趾、腳跟。

3、愿意參與集體活動,能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意愿。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幼兒能積極的回復問題,加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前讓每個幼兒腳上穿一支襪子,老師穿上一只襪子(有襪跟的,厚的)2、場地上放著每個幼兒的另一只襪子(打亂撒在地上)3、場地上幼兒的座位上貼好小圓點活動過程:

一、幫助襪子找朋友1、進場音樂,學高人,矮人走,帶幼兒進活動室,一起做小腳游戲:小腳丫,小腳丫,點點頭,搖搖頭,拍一拍,搓一搓,腳尖碰一碰,腳跟碰一碰。

2、讓幼兒發(fā)現(xiàn)他們的小腳上都只有一只襪子,進而引出幫襪子找朋友這一環(huán)節(jié)。記住在找以前要先看看,和你自己腳上的襪子比一比,要找到最適合的朋友。

3、師和幼兒一起探討(1)、“你幫你的襪子找到朋友了嗎?那我們來看看襪子是什么樣的呢?〞

(2)、“為什么它們兩個是好朋友?〞(通過探討讓幼兒知道一雙襪子就是兩只一模一樣的在一起,它們是一對好朋友)(3)、“為什么要兩只兩只做好朋友?〞(通過探討讓幼兒知道人有兩只腳,兩只叫一雙)二、學習穿襪子

1、幼兒先自己嘗試穿襪子,教師觀測,并適時指導2、請個別穿得不對的幼兒到前面,教師和幼兒一起找原因,用兒歌總結(jié)示范穿襪子的正確方法:拿起襪子瞧一瞧,找到襪跟別弄錯,襪跟朝著下面放,小腳用力往里鉆,腳趾鉆到最前面,腳跟放到襪跟上,我的小腳真安逸。

游戲:碰一碰“恩,你們真棒,給我們的襪子找到了朋友,那現(xiàn)在我們也去找個朋友做做游戲吧。〞(彈碰一碰的游戲音樂)

教學反思:

1:活動內(nèi)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講解穿脫襪子底過程細致,靜動結(jié)合,既關(guān)注整體也不忽略個體,讓幼兒再幫帶中學習才干。

2: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開始環(huán)節(jié)假使讓幼兒先觀測各式各樣的花襪子引出幼兒對襪子的愛好之情引出活動目標比較好,愛美之心,幼兒比成人更勝一籌,練習過程假使能增加一些幽美的音樂效果會更好。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二

活動目標:

1.愿意嘗試新的作畫方式紙漿涂畫。

2.大膽地用紙漿做出自己喜歡的畫面。

3.愿意向大家陳述自己的感受,能欣賞同伴的作品。

4.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開心。

5.勉勵兒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shù)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20-21頁。

2.各色紙漿(參與顏料和糨糊)、西卡紙、小勺子、紙漿畫范例、抹布。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了解紙漿畫的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紙漿畫范例,引起幼兒觀測、思考:這幅畫和平日的畫有什么不同?是怎么畫出來的?

2.和幼兒一起閱讀參與幼兒用書第20-21頁的內(nèi)容,了解紙漿畫的制作方法。

(二)幼兒集體進行紙漿造型游戲

1.教師出示紙漿,幼兒認識各種顏色的紙漿。

2.師生共同選擇喜歡的紙漿玩"鋪路"游戲。

⑴教師邊念兒歌邊用勺子盛喜歡的顏色的紙漿倒在紙上,用小棒子把紙漿涂抹在紙上,直到全部涂完。("小勺子,盛紙漿,倒在紙上變小山。小勺子,幫幫忙,紙上鋪出大馬路。")

⑵幼兒做鋪路游戲。(小朋友也來鋪條路,可以是一種顏色的馬路,也可以是彩色的馬路。)

3.師生進魔術(shù)棒造型游戲。

⑴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在紙漿上造型。("小手指,來走路,走彎路,走直路,再拐彎……變出一個××來。")

⑵請幼兒也用小手指走一走,看看能變出什么來。

⑶師生交流:你們變出了什么?是怎樣變的?

⑷教師總結(jié):鋪路時紙漿要鋪滿,小手指在走路時要用點力氣。

(三)幼兒自由進行紙漿造型

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紙漿進行自由造型活動,教師指導幼兒選擇多種顏色的紙漿涂抹造型。教師確定幼兒的創(chuàng)意,及時給予勉勵,增加幼兒的自信。

(四)幼兒欣賞、交流共享活動

1.大家一起來看用紙漿變出了什么,最喜歡哪一個。

2.教師對幼兒在交流中出現(xiàn)的貶斥他人作品的現(xiàn)象要及時正確引導,既要學會尊重、寬容別人的創(chuàng)作,又要對他人的優(yōu)秀創(chuàng)意表示贊揚。

3.再請幼兒現(xiàn)在用手摸一摸紙漿,和方才的感覺一樣嗎?

對此次的活動感想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想,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托班,對于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十分整齊、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想,此次的“湯圓〞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干過程,由于在室內(nèi)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布置在了美工區(qū)內(nèi),美工區(qū)中美術(shù)的氣氛即刻增加了大量。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三

一、教學活動目的:

1、宣傳學習并貫徹我國“預防為主,防消結(jié)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基本法規(guī)。

2、了解消防安全常識,火災(zāi)撲救常識,重視安全,珍惜生命。

3、學會正確使用液化氣,煤氣,電器,把握滅火方法,自救與逃命的方法,化險為夷,轉(zhuǎn)危為安。

消防安全常識,撲救常識,滅火方法。

1、師生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實例。

2、四瓶液化氣(小瓶),四個煤氣灶(小)。

3、4臺小滅火器。

(一)導入新課。

(1)教師陳述兩個“火災(zāi)案例〞以引起學生注意。

案例一2023年2月23日,河南省新野縣某小學四年級七名學生中午放學后,到學校附近的個體電氣焊修理部門前玩耍。其中1人出于好奇,用火柴點燃自制電石桶(乙炔發(fā)生器)的細鋼管口,引起爆炸。當場炸死2人,重傷1人,輕傷2人。

案例二2023年4月5日上午,XX省某煤礦其次小學四年級共195名學生,在10名老師帶領(lǐng)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發(fā)生因?qū)W生野炊引發(fā)大火,當場燒死學生29名,重傷1名,輕傷3名的惡性事故。

(2)學生分組探討(四人小組)“消防安全事故〞實例,把所見所聞陳述給同組同學聽,以加強火災(zāi)預防意識,安全意識。

(二)分組探討“消防安全〞應(yīng)注意的事項,火災(zāi)撲救的方法,及逃命方法。

(1)校園防火應(yīng)注意什么?

(2)如何使用液化氣、煤氣?

(3)如何使用電器?

(4)外出野炊應(yīng)注意什么?

(5)發(fā)生火災(zāi)時應(yīng)如何報警?

(6)火災(zāi)撲救有哪些方法?

(7)人身著火時如何自救?

(8)樓房著火如何逃命?

(9)山林著火如何逃命?

(三)小組代表分題發(fā)言。

(四)學習“消防安全常識〞教材全文,學習“火災(zāi)撲救常識〞全文。

(1)自學“消防安全常識〞教材全文。

(2)男女生分組朗讀“火災(zāi)撲救常識〞教材全文。

(五)板書設(shè)計:

(一)消防安全常識(略)

(二)火災(zāi)撲救常識

(一)火災(zāi)報警(二)滅火方法(三)自救與逃命

(1)向周邊群眾報警(1)隔離法(1)人身著火時自救

(2)向公安消防隊報警(2)冷卻法(2)樓房火災(zāi)時逃命

(119)(3)窒息法(3)山林著火時逃命(4)抑制法

(六)實踐活動:

1、分4人小組,讓學生實例操作怎樣安全使用液化氣、煤氣灶。

2、分4人小組,“用滅火器〞演示如何“滅火〞,讓學生實例操作如何使用“滅火器〞。

同學們:火災(zāi)無情!

請注意防火!

請注意安全!

請珍惜人生!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四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原有兒歌格式替換兒歌中圓形物體的形象,仿編出新的兒歌。

2、感知圓形物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yīng)用。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勉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找找圓形的東西,積累感性經(jīng)驗。

2、幼兒已初步學會兒歌。

3、常見圓形物體簡筆畫圖片若干。

4、《圓、圓、圓》兒歌的符號圖例。

活動過程:

1、復習兒歌。

(1)集體朗讀兒歌《圓、圓、圓》。

(2)看符號圖朗讀兒歌。

2、看圖例替換兒歌中的圓形物體,仿編兒歌。

(1)提問: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

讓幼兒每說出一樣圓形的物體,教師馬上出示該物品的簡筆畫圖片,覆蓋原有兒歌圖示上的圓形物體,每五個組成一首新的兒歌。

(2)集體朗讀新編兒歌,體驗共同仿編兒歌的開心。

(3)勉勵幼兒大膽發(fā)言,積極參與仿編活動。

3、展示和朗讀仿編的兒歌,激發(fā)幼兒繼續(xù)仿編的興趣。

4、引導幼兒回家尋覓圓形的物品,繼續(xù)仿編,并請家長及時記錄。

活動反思:

圓形是小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形狀,它也是孩子在接觸形狀時最先能夠畫成功的一種圖案。緊緊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表達"生活即教育",從基本形狀入手,利用兒歌的形式,讓幼兒能夠感知不同的形狀,小班語言是一段不錯的兒歌,短小、精練,瑯瑯上口。所以在第一次活動后,每個孩子都能基本把握這首兒歌。而在這次活動中更側(cè)重于讓幼兒感知其它各種形狀,進行嘗試性地仿編。

一、符號替代,直觀明白小班幼兒年齡小,對于不同的物品記憶不是很好,所以我使用了形象顯明的符號圖案。幼兒在符號圖的示意下熟練地把握了兒歌的內(nèi)容。同時在仿編時我把整個活動室布置成了圓的世界(活動室四周張貼擺放各種圓的圖片及實物)讓幼兒到室內(nèi)尋覓圓的物體并通過看圖例替換兒歌中的圓形物體進行仿編。幼兒的思維一下子開啟了,學的十分的好玩兒也十分投入。

二、摸索和仿編"教學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承過程,而是探求知識、建構(gòu)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在自己原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通過與環(huán)境、教師及同伴的互動,建構(gòu)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獲得語言及其他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在本次活動中,設(shè)計了創(chuàng)編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想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摸索和尋覓,感知圓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yīng)用。皮球圓圓,氣球圓圓,小鼓也是圓圓,燈籠圓圓……在活動室里孩子們找到大量圓圓的東西。孩子們興致盎然地把自己找到的圓東西嵌入兒歌,儼然是一個個小。

不足之處:

在活動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不太擅長去主動學習,如在復習兒歌的時候,請某一個幼兒誦讀兒歌,幼兒積極性不高,這與幼兒在平日的活動息息相關(guān),告訴我們要多利用各類形式提高幼兒表達的積極性;在尋覓圓東西時,有些孩子很開心,他找到了什么,就樂于與同伴和老師共享,會有意識地把這些說出來,而有些孩子找到了,卻不愿意開口。

活動終止后,大部分幼兒都樂于去說兒歌,仿編兒歌,我也把問題拋給了孩子,請他們回家尋覓圓形的物品,繼續(xù)仿編,并請家長記錄下來,這又一次調(diào)動了幼兒的"胃口",更好地讓幼兒在生活中提高。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五

一、把美術(shù)活動融于游戲,讓孩子充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小班的“認識顏色〞的活動中,我們根據(jù)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設(shè)計了游戲“彩色的手、彩色的腳。〞首先我們準備了幾

種不同顏色、無毒的顏料,然后讓孩子們蘸著顏料,在一張大白紙上印出彩色的手印,用小腳踩出五彩的腳印。我則在其間畫上紅色的太陽、綠色的大樹等圖案。活動中,孩子們玩得十分高興,也十分投入,不知不覺知道了各種顏色的名稱,還知道可以用顏料來涂抹出大量形象。

在活動中,孩子的行為引起了我們的反思,他們愿意自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并且還愿意給其他小朋友說出自己畫的什么,在干什么,所以針對孩子的這一特點,我將美術(shù)活動與語言、音樂、舞蹈聯(lián)系起來,在畫小雞的活動中,孩子們首先了解了小雞的外形特點及用途,然后了解了其它常見的家禽種類,最終了解了雞的種類,。一節(jié)美術(shù)活動下來,孩子不僅學會了畫小雞,而且還知道了有關(guān)雞這種動物的各種知識。

孩子由于年齡小有時完成一個主題比較困難,往往要借助語言和動作來補充自己畫中的不足,所以我們引導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美術(shù)形象。在一次貼畫活動中——美麗的魚,孩子們貼出了大小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魚,接著,孩子興奮的說起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魚媽媽和魚寶寶做游戲,小魚寶寶躲起來魚媽媽找不到了。〞“小魚一家去公園玩了,可高興了……〞瞧!孩子們貼得好,說得更好!

通過上課,我發(fā)現(xiàn)小班美術(shù)活動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逐步把握。如教幼兒畫圓的活動中,我在幼兒剛?cè)?/p>

園時讓孩子給小魚添畫泡泡,學習順著一個方向畫圓;然后再畫氣球,把握色調(diào)等知識;第三步練習畫蘋果,學習雙向畫圓法。第四步手工活動自己用橡皮泥做湯圓。第五步孩子們玩變圓游戲,如用圓變成太陽、西瓜、糖葫蘆等,用半圓變成刺猬、小傘等。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六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2、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yīng)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已認識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過西瓜。

活動過程:

1、西瓜長得什么樣?

2、我們想個什么好方法,讓大家一起變成一個大西瓜?

1、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2、變成一個小西瓜。(幼兒手拉手,碎步朝圓心走,變成一個小西瓜)。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

1、幼兒圍成圓圈,師幼共同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與此同時,教師邊走邊有節(jié)奏地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教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此時,大家做吃西瓜狀,游戲繼續(xù)開始。

2、游戲進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兒來切西瓜。

活動反思:

這個游戲讓小班的孩子明白玩游戲要遵守規(guī)則,這對以后小朋友參與其它各項活動都有個前瞻意識,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規(guī)則。以后進行其它游戲活動也更順利。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七

活動目標:

活動準備:

1、掛圖33號,《小朋友的書》,磁帶以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出故事。

最近,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很不開心,由于笨笨狼老要欺負大家。

小動物們決定商榷一個方法,不能再讓笨笨狼欺負了。它們想了一個什么方法對付笨笨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

2、教師陳述故事《泡泡屋》

教師第一次完整陳述,提問:故事的題目是什么?

小動物們用什么方法趕走了笨笨狼?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

教師結(jié)合掛圖,其次次完整陳述。

提問:森林里的小動物為什么不開心?它們想了什么方法對付笨笨狼?

笨笨狼為什么灰溜溜地逃走了?

泡泡散去,笨笨狼又來了,小動物們又想了什么方法?

笨笨狼為什么又灰溜溜地逃走了?最終,泡泡屋到哪去了?

3、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

4、播放故事錄音,幼兒邊閱讀邊看圖學講故事。

課后反思:

故事本來就是小朋友比較喜歡的,在表演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shè)了笨笨狼去欺負小動物們的情境,孩子們很感興趣,但過程中孩子們也聽的津津有味,在做動作方面有個別的孩子只是單純的模仿,教師可引導孩子自己做動作,問一問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主體性。而教師還可豐富表演情境,如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對付笨笨狼呢,可以用說的也可以做出動作來。

小班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而怎樣在活動中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豐富好玩兒的情境,怎樣運用生動的語言,發(fā)揮老師的魅力,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長遠問題,讓孩子真正的在“玩中學〞、“做中學〞。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八

白鵝寫于1946年夏天。抗戰(zhàn)期間,豐子愷內(nèi)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當時正值戰(zhàn)時,生活條件艱苦,而人們內(nèi)心更是焦慮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余,在院子里種豆、種菜、養(yǎng)鴿。養(yǎng)鵝,這成了排遣苦悶的一種寄托。

1、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2、出示溫馨提醒:

a、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b、想一想,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檢查生字新詞

頭頸神態(tài)狂吠

步調(diào)頗像凈角

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4.小結(jié),確定同學們能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鵝某方

面的特點。出示重點句: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神態(tài),想到:“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高傲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鵝的高傲的?

板書:叫聲、步態(tài)、吃相

2.學生談體會,老師小結(jié):整篇課文都圍繞“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來寫。其次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僅連接第一段的內(nèi)容,還告訴我們后面幾個自然段分別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幾方面寫出了鵝高傲的特點。

3.齊讀第一、二自然段,加深體會課文中心句及過渡段的作用。

1、怎樣從叫聲中表達鵝的高傲?默讀第三自然段,

找出最能表現(xiàn)白鵝特點的詞,在旁邊寫寫自己的看法。2.通過多種形式讀,帶著想象讀出內(nèi)心感受。3.認真讀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說說白鵝還給你

留下什么印象?

學生再次交流:從“養(yǎng)鵝等于養(yǎng)狗〞看出認為鵝很忠誠,能看管門戶;從“乳白的大鳥〞可以看出鵝十分可愛;從“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等詞句看出鵝對陌生人敢厲聲呵斥,十分大膽、十分盡職。

4.指導讀書方法:讀書,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還要聯(lián)系上下文深入體會字里行間包含著的的思想感情。表面寫白鵝高傲,叫聲很兇,實際是在贊揚它的盡職、大膽。

5.帶著感情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品味對白鵝的稱贊之情。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感悟認真觀測的態(tài)度和寫作方法。

7.齊讀本段的詞語:嚴肅莊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1、還可以從哪里感受到鵝的高傲?我們來繼續(xù)交流

2.同學們能從課文寫鵝和鴨的詞語中,想象出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來演一演?下面的同學注意看,要用課文里的詞語評評他們演得像不像。

3.再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自由朗讀,抒發(fā)愛好之情。

4.小結(jié)后齊讀第四自然段,加深體會。

5.積累詞語——“步調(diào)急速、局促擔憂、大模大樣、冷靜不迫〞。

1、用確鑿的詞語,生動的字眼,給我們描繪了高傲、大膽??的白鵝。你愿意把自己當成一只怎樣的白鵝介紹給大家。能用上文中的兩三個詞,加上自己的想象更好。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反思篇九

一、活動目標

1.對做毛毛蟲的手工活動感興趣,體驗制作成毛毛蟲的成功感。

2.能自己整理操作材料,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認識毛毛蟲。

2.物質(zhì)準備:毛毛蟲范例一幅;畫好的樹葉圖每人一份;漿糊;棉簽;各種不同顏色圓片若干;毛巾若干;背景音樂。

觀測范例,引起活動興趣。

(1)教師出示毛毛蟲,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毛毛蟲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毛毛蟲生活在什么地方?

(2)幼兒探討,教師小結(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