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業風險分析報告_第1頁
船舶行業風險分析報告_第2頁
船舶行業風險分析報告_第3頁
船舶行業風險分析報告_第4頁
船舶行業風險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摘要2011年,“交船難”、“接單難”成為船舶行業發展的總結,行業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后業績大幅下滑以及2009年輕微的復蘇之后,再次陷入低迷。隨著之前的訂單逐漸完成,新的訂單稀少,船舶行業面臨行業寒冬。工信部發布《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是十二五期間船舶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為船舶行業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發展思路。回顧2011年行業發展狀況:三大造船指標有升有降:2011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766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9%;新接船舶訂單量為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1.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4991億載重噸,比2010年年底下降23.5%。按載重噸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5.1%、52.2%、43.3%。三大指標仍然保持在世界第一的位置,超過韓國和日本。新船價格仍在低位:金融危機以來,船舶價格大幅下降,2011年仍在低位徘徊,造船價格指數降到140以下,2011年12月該指數水平為139,比金融危機之前190的最高水平下降了26.8%。價格下降使得船企盈利下滑,進入微利時代;拆船價格上升,拆船企業生存環境良好。我國船舶出口增速大幅下滑:2011年,我國船舶企業完工出口船舶625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增速相比于2010年大幅下滑。我國出口船舶占全國造船完工量的81.6%,我國船舶工業仍然是嚴重依賴出口。行業財務指標良好:2011年行業盈利能力基本保持2010年的水平,大幅低于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償債能力略微轉好;成長性大幅降低,顯示出行業結束了高速發展階段,開始調整和轉型。船舶行業區域集中明顯:船舶行業的重點區域包括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和山東等省市,其中江蘇省在產量、資產規模、銷售收入、利潤等各方面占絕對優勢地位。船舶行業的發展以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為重點。各個子行業發展不同:船舶行業下屬有六個子行業,分別是金屬船舶制造業、非金屬船舶制造業、娛樂船和運動船的建造和修理、船用配套設備制造業、船舶修理和拆船以及航標器材及其他浮動裝置制造。在各個子行業中,金屬船舶制造業為船舶制造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大型化以及綠色造船;船用配套設備制造業是下一步發展的重點,受到政策支持;船舶修理和拆船行業是各個子行業中盈利狀況最好的子行業,也是需要進一步規范的行業。展望2012年行業發展趨勢:復蘇有待時日:船舶行業在未來兩年內難以走出低迷的困境,行業寒冬同時也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下游產業航運業的復蘇需要等待全球經濟發展前景明朗,國際貿易量回升;航運業的復蘇傳導到船舶制造業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長期來看,國際貿易中海運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仍然是未來的主力。船舶行業發展由大轉強:船舶行業的發展思路將由大轉強,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但是在技術上與韓國和日本相差甚遠。未來船舶行業的發展將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這也是“十二五“規劃提出的要求。高附加值的船舶制造以及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行業結構調整繼續進行:2011年行業內出現了多起兼并重組事件,競爭格局改變。由于行業生存環境不容樂觀,兼并重組方興未艾,大小企業分化繼續加劇,行業內集聚程度繼續增大,大企業有望成為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綜合性船舶企業。子行業發展可期:船用配套設備制造業將獲得較大的發展,目前我國船舶制造的設備自給程度僅有40%,“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該比例將達到80%,船用配套設備將會受到更多支持;游艇行業是發展自主品牌的重要契機,可能迎來黃金發展期。行業風險分析:船舶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增長停滯的風險;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環保政策、貨幣政策的風險;市場中供求不平衡的風險,原材料價格變動風險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行業信貸建議:維持船舶行業“審慎維持類”的授信評級。總體信貸原則是:在有效控制信貸風險的前提下,有選擇地慎重支持;認真甄別行業內企業,擇優進入;重點關注龍頭企業、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符合環保趨勢的產品,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和項目。

目錄TOC\h\z\t"標題1,1,標題2,2,標題3,3"第一章船舶行業基本情況 11第一節船舶行業的定義及分類 11第二節船舶行業主要產品分析 11一、產品結構 11二、主要產品及應用領域分析 12第三節船舶行業地位及重要性 14第二章2011年船舶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16第一節國內經濟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16一、國內經濟運行 16二、經濟運行對船舶行業的影響 17第二節國際經濟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19一、歐債危機:深陷泥潭影響全球貿易 19二、美國經濟:復蘇緩慢仍然有不確定性 20三、新興經濟體:增長下滑但是好于發達國家 21四、國際貿易環境惡化:需求疲軟貿易保護 21第三節產業政策對行業的影響 22一、重點政策匯總 22二、重點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 23三、政策未來發展趨勢 24第四節行業技術水平及工藝流程 25一、行業主要技術術語及簡要解釋 25二、2011年行業勞動生產率 27三、行業最新技術動態 27第三章2011年船舶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29第一節供給分析及預測 29一、供給總量分析 29二、供給結構變化分析 30三、供給預測 33第二節需求分析及預測 34一、需求總量分析 34二、需求結構變化分析 34三、需求預測 36第三節市場分析及預測 37一、供需平衡分析及預測 37二、價格變化分析及預測 37第四節2011年全球市場及我國進出口情況分析 38一、全球市場情況分析 38二、進口情況分析 39三、出口情況分析 41第五節投融資分析及預測 44一、固定資產投資分析 44二、投資結構分析 45三、兼并重組情況分析 46第六節經營情況分析及預測 50一、行業規模 50二、三費變化 52三、經營效益 53四、財務指標分析 54第四章2011年船舶行業競爭狀況及發展特征 56第一節行業競爭情況分析 56一、行業進入壁壘 56二、行業退出壁壘 57三、行業準入條件 57第二節行業競爭結構分析 58一、現有企業間的競爭 58二、新進入者的威脅 58三、替代品的威脅 58四、用戶的討價還價能力 58五、供應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58第三節行業經濟周期分析 59第四節行業發展特征 60一、我國已成為造船業大國 60二、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國轉移的趨勢在加強 60三、“中國因素”的內在支撐 60四、船舶企業向高技術含量轉型 61五、船舶配套行業有較大發展空間 61第五章船舶行業產業鏈分析 62第一節行業產業鏈簡介 62第二節上游行業運行及對本行業的影響 62一、船舶成本構成 62二、鋼鐵業 62三、船用配套設備行業 65第三節下游行業運行及對本行業的影響 65一、需求分析 65二、航運業:貨運 65三、航運業:客運 68第六章2011年船舶行業子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70第一節子行業簡介 70第二節金屬船舶制造發展情況分析 70一、行業規模 70二、供求狀況 72三、財務情況 73四、運行特點 74五、發展趨勢 74第三節船用配套設備制造發展情況分析 75一、行業規模 75二、供求狀況 76三、財務情況 77四、運行特點 78五、發展趨勢 79第四節船舶修理及拆船發展情況分析 80一、行業規模 80二、供求狀況 81三、財務情況 82四、運行特點 83五、發展趨勢 84第五節子行業對比分析 85一、綜合競爭力分析 85二、子行業SWOT分析 86三、子行業運行對比分析 88第七章2011年船舶行業區域發展分析 90第一節船舶行業區域分布總體分析 90一、產銷分布:江蘇、浙江和福建是我國船舶生產大省 90二、規模分布:江蘇、遼寧和上海規模領先 91三、效益分布:江蘇、遼寧、上海利潤居前 92第二節行業布局情況及發展趨勢 94一、布局現狀:東部沿海為主江蘇省企業數目最多 94二、布局規劃:分區域差異化發展 94第三節船舶行業重點區域發展分析 95一、江蘇省 95二、遼寧省 98三、上海市 101四、浙江省 103第四節船舶行業其他區域分析 105第八章2011年船舶企業競爭力分析 107第一節行業內企業競爭情況分析 107一、企業規模特征分析 107二、企業所有制特征分析 109第二節行業內上市公司分析 111一、總資產排名 111二、營業收入排名 112三、凈利潤排名 112四、利潤增長率排名 112五、綜合排名 113第三節船舶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 113一、中國重工發展情況分析 113二、中國船舶發展情況分析 117三、太陽鳥發展情況分析 119第九章2012年船舶行業風險分析 122第一節經濟環境風險 124一、世界宏觀經濟環境風險 124二、國內經濟環境風險 124第二節政策環境風險 125一、產業政策風險 125二、環保政策風險 126三、稅收政策風險 126四、貨幣政策風險 126第三節市場供需風險 126一、供給過剩風險 126二、需求減弱風險 127三、原材料價格風險 127四、產品結構風險 127第四節其他風險 127一、技術風險 127二、人民幣匯率風險 128第十章2012年船舶行業投資策略 129第一節行業發展趨勢要點 129一、由大轉強重視發展質量 129二、微利時代行業寒冬逼迫船企轉型升級 129三、細分領域:船舶配套業游艇業 129第二節行業總體授信原則 131第三節區域信貸政策建議 131一、東部地區:關注基地建設把握結構調整機會 132二、中部地區:特色企業成長機會 132三、西部地區:規模尚小行業弱勢 132第四節企業信貸政策建議 132一、重點支持類 132二、適度支持類 133三、維持類 133四、限制類 134五、退出類 134第五節細分行業信貸政策建議 134一、支持類 134二、維持類 136三、限制類 136四、退出類 136

表錄TOC\h\z\t"表題"\c表1 船舶行業分類 11表2 2011年我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 16表3 船舶行業重點政策匯總 22表4 2007-2011年船舶行業工業總產值 29表5 2007-2011年散貨船完工量 31表6 2007-2011年集裝箱船完工量 31表7 2007-2011年油輪完工量 32表8 2009-2011年民用鋼制船舶產量 32表9 分船型完工量預測 33表10 2009-2011年干散貨船訂單 35表11 2009-2011年集裝箱船訂單 36表12 2009-2011年油輪訂單 36表13 2011年主要造船國家三大造船指標 38表14 2007-2011年我國船舶進口量及均價 39表15 2011年各省市出口結構分析 43表16 2011年船舶行業擬在建項目匯總 44表17 2011年上市公司兼并重組情況 48表18 2011年國內船企并購事件匯總 49表19 2007-2011年年船舶行業規模 50表20 2011年船舶企業財務指標 55表21 2005-2011年鋼鐵產量情況 63表22 2006-2011我國貨運量 67表23 2006-2011年我國客運量 69表24 2011年金屬船舶制造行業指標 71表25 2007-2011年金屬船舶制造行業財務指標 73表26 2007-2011年船用配套設備制造規模 75表27 2007-2011年船用配套設備制造行業財務指標 78表28 2007-2011年船舶修理及拆船業規模 80表29 2007-2011年船舶修理及拆船業財務指標 83表30 2011年船舶行業各子行業評分 85表31 2011年船舶行業各子行業對比 89表32 2011年全國主要地區船舶產量情況 90表33 2011年船舶行業資產區域分布情況 91表34 2011年船舶行業銷售收入區域分布情況 92表35 2011年船舶行業盈利區域分布情況 93表36 2011年船舶行業不同區域虧損情況對比 93表37 2011年船舶行業企業區域分布情況 94表38 2011年江蘇省船舶行業發展情況 97表39 2011年江蘇省船舶行業效益情況 97表40 2011年江蘇省船舶行業財務情況 98表41 2011年遼寧省船舶行業財務情況 99表42 2011年上海市船舶行業財務情況 102表43 2011年浙江省船舶行業財務情況 104表44 船舶行業部分區域發展情況 105表45 2011年船舶行業內不同規模企業資產情況 107表46 2011年船舶行業內不同規模企業虧損情況 108表47 2011年船舶行業內不同規模企業盈利情況 108表48 2011年船舶行業內不同所有制企業資產情況 109表49 2011年船舶行業內不同所有制企業虧損情況 110表50 2011年船舶行業內不同所有制企業盈利情況 110表51 截至2011年船舶行業上市公司情況概覽 111表52 2011年船舶上市公司資產排名 111表53 2011年船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排名 112表54 2011年船舶行業上市公司凈利潤排名 112表55 2011年船舶行業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排名 112表56 2011年度船舶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指標加權排名 113表57 2011年中國重工財務指標 114表58 2011年中國重工分產品營業收入 115表59 2011年中國船舶財務指標 117表60 2011年中國船舶分產品收入情況 118表61 2011年太陽鳥財務指標 120表62 2011年太陽鳥分產品經營情況 121表63 船舶行業各項評級因素判斷結果 123表64 船舶行業主要風險因素分析 123圖錄TOC\h\z\t"圖題"\c圖1 船舶行業占我國工業總產值占GDP比重 15圖2 2000年至2011年GDP增速百分比 17圖3 2011年月度CPI和PPI同比增速走勢 18圖4 2007-2011年信貸總額及增速 18圖5 2007-2011年我國進出口情況 20圖6 我國船舶工業生產率 27圖7 世界三大船型完工量 30圖8 2011年船舶完工總量 32圖9 2006年以來新造船價格指數 38圖10 2007-2011年船舶行業資產負債情況 50圖11 2007-2011年船舶行業工業總產值 51圖12 2007-2011船舶行業銷售收入 52圖13 2007-2011船舶行業三費情況 53圖14 2011年以來船舶行業三費比重 53圖15 2007-2011年船舶行業利潤情況 54圖16 2007-2011船舶行業虧損情況 54圖17 1996-2011年全球新接訂單量 59圖18 船舶行業產業鏈 62圖19 2006-2011年全球海運量 66圖20 2006-2011年全球海運量 66圖21 2001-2011年BDI指數 68圖22 2007-2011年金屬船舶制造業資產和負債 71圖23 2007-2011年金屬船舶制造行業工業總產值 71圖24 2007-2011年金屬船舶制造行業銷售收入 72圖25 2007-2011年金屬船舶制造行業利潤總額 72圖26 2007-2011年金屬船舶制造行業產銷率 73圖27 2007-2011年船用配套設備制造工業總產值 76圖28 2007-2011年船用配套設備制造工業銷售收入 76圖29 2007-2011年船用配套設備制造工業利潤總額 77圖30 2007-2011年船舶修理和拆船業資產和負債規模 81圖31 2007-2011年船舶修理和拆船業工業總產值 81圖32 2007-2011年船舶修理和拆船業工業銷售收入 82圖33 2007-2011年船舶修理和拆船業產銷率 82圖34 2011年船舶各子行業資產規模 88圖35 2011年船舶子行業資產增長率 89圖36 2011年全國船舶企業分布情況 96圖37 2011年船舶行業企業規模分布情況 107圖38 2011年我國船舶行業內企業所有制類型分布 109第一章船舶行業基本情況第一節船舶行業的定義及分類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02)》,船舶行業屬于制造業中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即船舶與浮動裝置制造,包括金屬船舶制造、娛樂船和運動船的建造和修理、船用配套設備制造、船用配套設備制造、船舶修理及拆船、航標器材及其他浮動裝置的制造六個子行業,不包括海洋石油、天然氣等專用開采設備、海洋工程的制造以及船舶上的照明、電氣信號設備制造。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統計局從2011年1月起提高工業統計起點標準,其中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經測算,依據新起點標準統計的規模以上船舶企業的工業總量、結構和速度數據及其變化趨勢,與依據原起點統計的相應數據基本一致,對船舶行業影響不大。船舶行業分類國家統計局行業代碼子行業名稱定義3751金屬船舶制造指以鋼質、鋁質等各種金屬為主要材料,為民用或軍事部門建造的遠洋、近海或內陸河湖的金屬船舶的制造活動。3752非金屬船舶制造指以各種木材、水泥、玻璃鋼等非金屬材料,為民用或軍事部門建造船舶的活動。3753娛樂船和運動船的建造和修理指游艇和用于娛樂或運動的其他船只的建造與修理。3754船用配套設備制造指船用主機、輔機設備的制造。3755船舶修理及拆船3759航標器材及其他浮動裝置的制造指用于航標的各種器材、浮式裝置,以及不以航行為主的船只的制造。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第二節船舶行業主要產品分析船舶行業的主要產品涵蓋軍用、民用的各種航行船只以及娛樂用船只,以及船舶相關設備。船舶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術性能、裝備和結構型式,內部主要包括容納空間、支撐結構和排水結構,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帶能源的推進系統。近代船舶多是鋼材以及鋁、玻璃纖維、亞克力和各種復合材料。一、產品結構船舶行業產品從大類上分為船舶和船艇。其中,船舶根據制作材料可以分為金屬船舶和非金屬船舶,按照船型分為散貨船,集裝箱船舶和油輪三大主流船型。船艇產品分為娛樂或運動用充氣快艇、充氣劃艇及輕舟,帆船,汽艇及其他娛樂船艇。二、主要產品及應用領域分析(一)三大主流船型1、散貨船一般散裝運輸谷物、煤、礦砂、鹽、水泥等大宗干散貨物的船舶,都可以稱為干散貨船,或簡稱散貨船。因為干散貨船的貨種單一,不需要包裝成捆、成包、成箱的裝載運輸,不怕擠壓,便于裝卸,所以都是單甲板船。總載重量在50000噸以上的,一般不裝起貨設備。由于谷物、煤和礦砂等的積載因數(每噸貨物所占的體積)相差很大,所要求的貨艙容積的大小、船體的結構、布置和設備等許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一般習慣上僅把裝載糧食、煤等貨物積載因數相近的船舶,稱為散裝貨船,而裝載積載因數較小的礦砂等貨物的船舶,稱為礦砂船。用于糧食、煤、礦砂等大宗散貨的船通常分為如下幾個級別。(1)總載重量DW為100000噸級以上,稱為好望角型船。(2)總載重量DW為60000噸級,通常稱為巴拿馬型。這是一種巴拿馬運河所容許通過的最大船型。船長要小于245米,船寬不大于32.2米,最大的容許吃水為(3)總載重量DW為35000噸級—40000噸級,稱為輕便型散貨船。吃水較淺,世界上各港口基本都可以停靠。(4)總載重量DW為20000噸級—27000噸級,稱為小型散貨船。可駛入美國五大湖泊的最大船型。最大船長不超過222.5米,最大船寬小于23.2、集裝箱船集裝箱船是裝載集裝箱的專用船舶,是用于集裝箱運輸的貨運船舶。集裝箱船結構和形狀跟常規貨船有明顯不同。它外形狹長,單甲板,上甲板平直,貨艙口達船寬的70%至80%,上層建筑位于船尾或中部靠后,以讓出更多的甲板堆放集裝箱,甲板一船堆放2至4層,艙內可堆放3至9層集裝箱。集裝箱船裝卸速度高,停港時間短,大多采用高航速,通常為每小時20至23海里。近年來為了節能,一般采用經濟航速,每小時18海里左右。在沿海短途航行的集裝箱船,航速每小時僅10海里左右。集裝箱船是一種新型的船。它沒有內部甲板,機艙設在船尾,船體其實就是一座龐大的倉庫,可達300米長,再用垂直導軌分為小艙。當集裝箱下艙時,這些集裝箱裝置起著定位作用,船在海上遇到惡劣天氣時,它們又可以牢牢地固定住集裝箱。因為集裝箱都是金屬制成,而且是密封的,里面的貨物不會受雨水或海水的侵蝕。集裝箱船一般停靠專用的貨運碼頭,用碼頭上專門的大型吊車裝卸,其效率比普通雜貨船高30至70倍。因此為現代船運業所普遍采用。集裝箱船有以下幾點優勢:首先,可以節約裝卸勞動力,減少運輸費用。一般貨船采用單件或小型組合件形式裝運,費力又費時。集裝箱船采用國際統一規格的集裝箱運輸貨物,打破了一捆、一包單件裝卸的傳統形式,大大減輕裝卸工人勞動強度,加快了裝卸速度,減少人工裝卸費用。第二,利用集裝箱船運輸,可以減少貨物的損耗和損失,保證運輸質量。這是因為貨物在生產工廠里就裝進一只只集裝箱,中途經公路、鐵路、水上運輸,均不開箱,可把貨物直接運到用戶手中。這樣,可減少貨物在運輸途中損耗和遺失,還可節約包裝費用。第三,集裝箱船裝卸效率高。一艘集裝箱船的貨物裝卸速度大約是相同噸位的普通貨船三倍左右,而大型高速集裝箱船的裝卸速度差不多是同噸位普通貨船的4至5倍。這樣,可減少船舶停靠碼頭時間,加快船舶周轉,提高船舶、車輛及其它交通工具的利用率。由于集裝箱船進行集裝箱運輸具有上述優點,所以,集裝箱船和集裝箱運輸得到迅速發展。同時,集裝箱船的出現,對港口、碼頭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出現了傳送帶、貨架搬運車、鏟車及各種形式裝卸機,還出現專門停靠集裝箱船的碼頭。集裝箱船碼頭又長又寬,可停靠各種類型的集裝箱船,碼頭上還有相當寬大的堆放集裝箱的場地。3、油輪油輪,是油船的俗稱,是指載運散裝石油或成品油的液貨運輸船舶。從廣義上講是指散裝運輸各種油類的船,除了運輸石油外,裝運石油的成品油,各種動植物油,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等。但是,通常所稱的油船,多數是指運輸原油的船。而裝運成品油的船,稱為成品油船。裝運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的船,稱為液化氣體船。油輪的特點是機艙都設在船尾,船殼衣身被分隔成數個貯油艙,有油管貫通各油艙。油艙大多采用縱向式結構,并沒有縱向艙壁,在未裝滿貨時也能保持船舶的平穩性。為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二戰以后油輪的載重噸泣不斷地增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輪載重噸位已達到60多萬噸。油輪按載重噸位可分為:(1)小型油船(0.6萬噸載重噸以下),以運載輕質油為主;(2)中型油船(0.6-3.5載重噸萬噸),以運載成品油為主;(3)大型油船(3.5-16載重噸萬噸),以運載原油為主,偶爾載運重油;(4)巨型、超級油船(16萬噸載重噸以上VLCC、30萬噸載重噸以上ULCC),專用運載原油。能否建造超級油輪一定意義上是一個國際造船技術是否領先的標識。液化氣油輪是用來大量運送液化氣的油輪。國際海事組織對液化氣油輪規定有不同的級別,不同級別的油輪的安全要求不同,有的液化氣只能使用一定級別以上的油輪才允許運輸。目前世界上有約200艘液化天然氣油輪,大多數是韓國造的,少數是西班牙和法國造的。由于這樣的油輪的造價非常高,它們一般設計的使用時間在30年左右,而且只有在有長期雇主(20年)的情況下才會建造。(二)娛樂或運動用船艇娛樂或運動用船艇一般為復合材料制造,屬于小型艇。按照不同的額用途,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1、游艇游艇,從廣義上來說就是用于游覽觀光、休閑娛樂、商務活動等設計精美、品質上乘的船艇,是鄰水地區社會經濟和物質文明水平發展到較高程度的產物,可用于休閑娛樂、水上觀光、商務活動等。在發達國家,游艇主要用于個人或家庭的水上娛樂活動,是一種較為普及的耐用消費品;在發展中國家,游艇多被用于旅游景點的經營項目或各類機構的商務活動和公關宣傳等。按照動力劃分,游艇主要分類為動力游艇和帆船兩大類。在我國復合材料船艇行業,按照建造規范、使用目的及及頒發證書不同,游艇可分為私人游艇和商務艇兩類:私人游艇是指按照《游艇建造規范》建造,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覽觀光、休閑娛樂等活動的具備機械推進動力裝置的船艇,由船檢部門頒發游艇證書;商務艇是指以營利和商務活動與公關宣傳為主要目的,符合廣義游艇(船)概念的船艇,由船檢部門頒發游船、客船等證書。國家海事局對私人游艇按照《游艇安全管理規定》等法規實行管理,對商務艇則按照客船等營運類船舶的法規實行管理。2、特種艇特種艇是指政府部門或軍事機構用于各類特殊目的的非商業復合材料船艇,主要用于水上執法、水文、科研、抗洪救災和進行各類軍事任務等。根據用途的特殊性,特種艇往往會采用先進的材料和成型工藝建造,并配以高端的推進系統。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私人游艇消費已進入成長期,以接待、游覽、觀光為用途的商務艇和以水上執法為主要用途的特種艇在復合材料船艇市場中占據了較為重要的地位。第三節船舶行業地位及重要性船舶工業是為航運業、海洋開發業及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綜合性產業,對鋼鐵、石化、輕工、紡織、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原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和擴大出口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船舶制造業屬于機械裝備產業,機械化、精細化程度很高。船舶產品進入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可同步發展國內主要設備廠商的技術和制造能力。在國民經濟116個產業部門中,船舶工業與其中的97個產業有直接聯系,關聯面達到84%,其中尤以機械、冶金、電子等行業最為密切。每建造一萬載重噸船舶可以解決船舶及上游產業3000個就業崗位。船舶工業作為高附加值加工業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船舶制造業屬于機械裝備產業,機械化、精細化程度很高。船舶產品進入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可同步發展國內主要設備廠商的技術和制造能力。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船舶行業占我國工業總產值占GDP比重船舶工業由于產業規模較小,目前在國民經濟中占的比例不大,近幾年,船舶工業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例僅為2%左右,總體貢獻還不突出。但具體到某些省市、地區來說,船舶工業對當地經濟的貢獻就要大得多。比如上海、江蘇、福建、廣東、遼寧等省市船舶工業產值和出口額在各自省市工業總產值及出口額中的比例要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從長遠看,隨著近幾年來船舶工業的迅猛發展,其在國民經濟中占的比例不斷上升,船舶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越發顯得重要。第二章2011年船舶行業發展環境分析第一節國內經濟環境對行業的影響一、國內經濟運行2011年我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指標絕對量同比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億元)4715649.2其中:第一產業477124.5第二產業22059210.6第三產業2032608.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9其中:第一產業679225第二產業13226327.3第三產業16287721.1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億元)30193323.8其中:第一產業679225第二產業13226327.3第三產業16287721.1房地產開發投資(億元)6174027.9其中:住宅443083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18122617.1進出口總額3642122.5出口額1898620.3進口額1743524.9居民消費價格-5.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9.1廣義貨幣(M2)85.213.6狹義貨幣(M1)297.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11.4農產品生產價格-1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8.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51616.8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51.271.32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1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4715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三季度增長9.1%,四季度增長8.9%,增速直接放緩。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7712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20592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203260億元,增長8.9%。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速較快。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

9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