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針灸治療_第1頁
便秘針灸治療_第2頁
便秘針灸治療_第3頁
便秘針灸治療_第4頁
便秘針灸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便秘針灸治療第1頁/共50頁【目的要求】1.掌握:便秘的病因病機,治療原則以及常見證型的證治。2.熟悉:便秘的診斷要點與鑒別要點。3.了解:便秘的概念及臨床特點,歷史源流,轉歸、預后以及護理措施。第2頁/共50頁病案分析

張某,女性,70歲患者從2006年開始,大便干結如羊屎,排出乏力,伴有腹脹悶不適,身體瘦弱,精神倦怠,氣短乏力,口干不欲多飲,心煩失眠,長期服用便秘通口服液,能保持3-5天一次大便,但排出困難。1周前因吃炒花生米后,大便已7天未解,腹部脹滿,曾3次上廁所排便均未排出,且每次排便時汗出濕衣,頭暈不適。舌質紅,苔薄而少,脈細無力。第3頁/共50頁查體:腹平軟,左下腹壓痛,可觸及條索狀包塊,腸鳴音減弱,1-2次/分。腹部X線透視檢查無氣液平面,血分析正常。請問:

1.該患者中醫診斷何???闡述本病的診斷思路

2.中醫辨為什么證型?闡述辨證依據。

3.本病應與哪些疾病鑒別?怎樣處方?第4頁/共50頁【概述】一、定義病機:大腸傳導功能失常臨床表現:1.排便周期延長;2.排便周期不長,但糞質干結,排便艱難;3.糞質不硬,但便出不暢?,F代醫學對便秘的認識1.排便習慣延遲,每周少于2次;2.大便堅硬、干燥;3.排便費力,排便時25%的時間在用力摒便。第5頁/共50頁第6頁/共50頁第7頁/共50頁對便秘的重視不夠極少導致死亡或住院第8頁/共50頁第9頁/共50頁引起結腸癌引起或加重肛門直腸疾患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誘發心梗誘發腦出血便秘晚期肝硬化患者易引起氨中毒第10頁/共50頁潰瘍性結腸炎正常第11頁/共50頁結腸息肉結腸癌第12頁/共50頁便秘是常見癥狀,女性顯著高于男性(2-4倍)其發生率:我國各地的患病率有很大差異,大體上在3%~17%之間。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60歲以后可達28-50%

第13頁/共50頁【概述】二、源流1.《內經》稱為“后不利”、“大便難”,認為便秘與脾、胃、腸有密切的關系,其病機多為脾胃受寒,腸中有熱。2.張仲景《金匱要略》稱便秘為“脾約”、“閉”、“陰結”、“陽結”。認為其病與寒、熱、氣滯有關。首次將便秘依寒熱而分陰結、陽結二類。并創制了苦寒瀉下的承氣湯,溫里瀉下的大黃附子湯,養陰潤下的麻子仁丸,理氣通下的厚樸三物湯。第14頁/共50頁【概述】二、源流3.《諸病源候論·大便難候》強調引起便秘的病因與五臟不調、陰陽虛實寒熱有關4.《景岳全書》把便秘分為陰結、陽結

有火為陽結,無火為陰結。

5.《石室秘錄·大便秘結》

認為便秘主要是

肺燥清肅之氣不能下行于大腸“大便秘結者,人以為大腸燥甚,誰知是肺氣燥乎?”第15頁/共50頁【概述】三、范圍功能性便秘腸易激綜合征腸炎恢復期直腸及肛門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肌力減退第16頁/共50頁【病因病機】1.腸胃積熱

熱秘熱病之后,余熱留戀肺熱肺燥,下移大腸素體陽盛,燥熱內生胃腸積熱腸道干澀過食辛辣或過服溫藥第17頁/共50頁【病因病機】2.氣機郁滯大腸氣機郁滯傳導失職氣秘憂愁思慮,脾傷氣結肺失肅降,腑氣不通

抑郁惱怒,肝郁氣結

蟲積腸道,氣機阻滯久坐少動,氣機不利第18頁/共50頁【病因病機】3.陰寒凝滯恣食生冷,凝滯胃腸外感寒邪,凝聚腸胃過服寒涼,陰寒內結

陰寒內結凝結腸道寒凝冷秘第19頁/共50頁【病因病機】4.陰虧血少血虛→大腸不榮→血虛便秘陰虛→大腸干澀→陰虛便秘素體陰虛,津虧血少失血多汗,傷津亡血辛香燥熱,損耗陰血房室勞倦,陰津虧損病后產后,氣血虧虛第20頁/共50頁5.

氣虛陽衰過食生冷,損傷陽氣久病不愈,正虛陽衰苦寒攻伐,傷陽耗氣年老體弱,氣虛陽衰素體虛弱,陽氣不足氣虛→大腸傳導無力→氣虛便秘陽虛→陽虛寒凝,腸失溫養→陽虛便秘第21頁/共50頁【病因病機】小結病性:熱、氣、冷、虛胃腸積熱為熱秘;氣機郁滯為氣秘;陰寒積滯為冷秘;氣血陰陽不足為虛秘。病位:大腸相關的臟腑:肺、脾、腎基本病機:大腸傳導功能失職第22頁/共50頁【診斷】1.便秘的臨床特征:次數減少,周期延長;周期不長,但糞干難排;

糞質不硬,排便無力,便出不暢。2.伴隨癥狀:

腹脹腹痛、頭暈頭脹、脘悶噯氣、食欲不振、心煩易怒等。第23頁/共50頁3.病因:

外感寒熱、飲食失調、情志不暢、坐臥少動、年老體虛。4.理化檢查:

胃腸X線鋇餐、纖維結腸鏡檢查。第24頁/共50頁【鑒別診斷】便秘

積聚相同點均可出現腹部包塊不同點部位小腹左側腹部各處均可性質條索狀形狀不定與排便關系便后消失或減少與排便無關第25頁/共50頁辨證論治第26頁/共50頁【辨證要點】辨寒熱虛實

干燥堅硬,伴有肛門灼熱,苔黃厚—積熱素體陽虛,排便艱難,舌胖苔白滑,無肛門灼熱—陰寒糞質不甚干結,排便不暢—氣滯糞質不干,便下無力,或欲便不出,舌淡少苔—氣虛糞便干燥,排出艱難,舌紅少津無苔--陰(血)虛第27頁/共50頁【治療原則】原則—“通下”,而非瀉下實則通瀉(清熱潤腸通便,順氣導滯)虛則潤補(益氣養血,溫通開結)審證求因,審因論治第28頁/共50頁治療便秘的臨床要點:1.輕微的便秘,不需要藥物治療;2.瀉下藥要慎用,且中病即止;3.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4.要重視體育運動;5.要注意改善飲食結構;6.中醫治療本病具有明顯的優勢。第29頁/共50頁【分證論治】實秘1.腸胃積熱主癥:大便干結,腹中脹滿,口干口臭兼次癥:面紅身熱,心煩不安,多汗,時欲飲冷,小便短赤。舌象:舌質紅干,苔黃燥,或焦黃起芒刺。脈象:滑數或弦數治法:瀉熱導滯,潤腸通便第30頁/共50頁【分證論治】實秘2.氣機郁滯主癥:大便干結,欲便不出

腹中脹滿兼次癥:胸脅滿悶。噯氣呃逆,食欲不振,腸鳴矢氣,便后不暢。舌象:舌苔薄白,或薄黃或薄膩。脈象:弦或弦緩治法:順氣導滯,降逆通便第31頁/共50頁【分證論治】虛秘1.氣虛便秘主癥: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難以排出兼次癥:便后乏力,汗出氣短,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象: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苔薄百。脈象:細弱。治法:補氣健脾,潤腸通便第32頁/共50頁【分證論治】虛秘2.血虛便秘主癥:大便干結,努掙難下,面色蒼白兼次癥: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失眠健忘。舌象:舌淡,苔薄百。脈象:細。治法:養血潤燥第33頁/共50頁【分證論治】虛秘3.陰虛便秘主癥:大便干結,努掙難下,兼次癥:口干心煩,潮熱盜汗,耳鳴,腰膝酸軟。舌象:舌質紅,苔少。脈象:細數。治法:滋陰通便第34頁/共50頁【分證論治】虛秘4.陽虛便秘主癥:大便艱澀,排出困難。兼次癥:面色光白,四肢不溫,喜熱怕冷,小便清長,或腹中冷痛,拘急拒按,或腰膝酸冷舌象:舌質淡,苔白或薄膩。脈象:沉遲,或沉弦。治法:溫陽通便第35頁/共50頁治療基本治療治法:調腸通便。取大腸的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為主。主穴天樞大腸俞上巨虛支溝照海第36頁/共50頁方義:天樞:大腸募穴大腸俞、上巨虛,大腸下合穴支溝:宣通三焦氣機照海:滋陰俞募相配,通調大腸腑氣增液行舟,便秘要穴第37頁/共50頁增液行舟:出自《溫病條辨》,為生津潤腸以行大便之法。第38頁/共50頁配穴:熱秘配合谷、腹結氣秘配中脘、太沖冷秘配關元、神闕虛秘配關元、脾俞大便干結配關元、下巨虛第39頁/共50頁操作:毫針常規刺。冷秘、虛秘可加用灸法。第40頁/共50頁其他治療耳針,取大腸、直腸、交感、皮質下穴位注射,取大腸俞、上巨虛穴位埋線,取天樞、大腸俞、氣海、足三里穴位敷貼,神闕皮內針第41頁/共50頁按語針灸治療功能性便秘效果較好?;颊邞B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第42頁/共50頁【轉歸預后】一、轉歸:便秘日久→腹脹嘔吐;失眠煩躁;肛裂痔瘡二、預后本病預后一般較好,辨證得當大都可痊愈年老體弱、病后、產后體虛便秘,難求速效第43頁/共50頁【預防與護理措施】1.飲食調節,足量飲水:膳食需富含纖維素(遲緩性便秘),如蕎麥、玉米、芹菜、韭菜、菠菜、海帶及水果等。每日至少15g,飲水量1500ml以上。必要時晨起飲一杯水或牛奶。2.生活調理,增加運動:養成定時排便,特別是早餐后排便的習慣。不論早餐后有無便意,均應入廁訓練10分鐘左右,如此反復訓練可以逐漸形成規律性排便習慣。第44頁/共50頁【預防與護理措施】3.物理調護:腹部按摩。方法是:平臥于床上,以臍為中心,用手掌順時針和逆時針順序按摩,同時可按摩天樞穴(臍旁2寸),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鐘。排便前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至有明顯酸脹感時,堅持1分鐘,有便意,然后屏氣增加腹壓,以助排便。第45頁/共50頁【病例討論】張某,女性,70歲患者從1989年開始,大便干結如羊屎,排出乏力,伴有腹脹悶不適,身體瘦弱,精神倦怠,氣短乏力,口干不欲多飲,心煩失眠,長期服用便秘通,能保持3-5天一次大便,但排出困難。1周前因吃炒花生米后,大便已7天未解,腹部脹滿較甚,曾3次上廁所排便均未排出,且每次排便時汗出濕衣,頭暈不適。舌質紅,苔薄而少,脈細無力。第46頁/共50頁查體:腹平軟,左下腹壓痛,可觸及條索狀包塊,腸鳴音減弱,1-2次/分。腹部X線透視檢查無氣液平面,血分析正常。請問:

1.該患者中醫診斷何???試述本病的診斷思路。

2.中醫辨為什么證型?試述辨證依據。

3.本病應與哪些疾病鑒別?需要做哪些檢查?第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