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珠海市語文統招專升本一輪練習題【帶答案】_第1頁
2022下半年珠海市語文統招專升本一輪練習題【帶答案】_第2頁
2022下半年珠海市語文統招專升本一輪練習題【帶答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下半年珠海市語文統招專升本一輪練習題【帶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肺硅沉著病的特征性病變是()

A.肺門淋巴結腫大B.肺質地變硬C.胸膜纖維化D.硅結節形成

2.宋代文壇并稱蘇辛的是()

A.蘇舜欽、辛棄疾B.蘇舜欽、辛贊C.蘇軾、辛棄疾D.蘇軾、辛贊

3.《趙威后問齊使》中,趙威后用二士弗業,一女不朝為例來批評齊國政治失當,這種論證方法是()

A.演繹法B.歸納法C.類比法D.對比法

4.主張文章應惟陳言之務去的文學家是()

A.歐陽修B.韓愈C.柳宗元D.白居易

5.《揀麥穗》表現出作者所向往的是()

A.美好的愛情B.豐收的年景C.人間純真的感情D.優美的田園生活

6.批復這一文種最突出的特點是()

A.說明性B.可行性C.針對性D.政策性

7.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是()

A.《飛鳥集》B.《吉檀迦利》C.《草葉集》D.《新月集》

8.《氓》選自《詩經》中的()

A.王風B.魏風C.陳風D.衛風

9.《風波》在總體上采取的是()

A.象征手法B.對比手法C.白描手法D.隱喻手法

10.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號是()

A.香山居士B.放翁C.醉翁D.稼軒

11.屈原《哀郢》中的郢是指()

A.戀人名B.楚國都城C.友人名D.官名

12.《沈園二首》曾是驚鴻照影來中的驚鴻典出()

A.曹植《洛神賦》B.庾信《哀江南賦序》C.李斯《諫逐客書》D.蘇軾《赤壁賦》

13.《長恨歌》所寫的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

A.玄武門之變B.貞觀之治C.安史之亂D.宦官專權

14.《史記》的作者是()

A.司馬遷B.孔子C.班固D.左丘明

15.南宋四大家是范成大、尤袤、楊萬里與()

A.柳永B.歐陽修C.陸游D.辛棄疾

16.下列屬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辛棄疾B.陸游C.蘇軾D.柳永

17.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贊詩歌()最得風人深致

A.《詩經·采薇》B.《山鬼》C.《詩經·蒹葭》D.《楚辭》

18.()是指小說中體現矛盾沖突、表現人物關系、展示人物性格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A.人物B.環境C.情節D.背景

19.賈誼的《過秦論》中提到戰國四君,其中()是齊國的貴族

A.平原君B.孟嘗君C.春申君D.信陵君

20.曲這種文學樣式興盛于()

A.宋代B.唐代C.元代D.明代

二、閱讀理解(10題)21.選文中的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是()

A.張勛復辟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D.二次革命

2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A.抒發了詩人空有抱負,懷才不遇之情

B.抒發作者對友人回京的羨慕,由此引發詩人的思鄉之情

C.以景傳情,含不舍之意于言外

D.寫友人已去而詩人佇立遠望的情形,表現了詩人依依惜別和無限惆悵的心情

23.從這段話的精神出發,可以把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概括為怎樣的兩個時代?

24.本段中除了用人物語言、動作來描寫南霽云外,還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這個人物?

25.閱讀下面的文字:

有人說:時間即生命。也有人說:時間即金錢。二說均是,因為有人根本認為金錢即生命。不過細想一下,有命斯有財,命之不存,財于何有?有錢不要命者,固然實繁有徒,但是舍財不舍命,仍然是較聰明的辦法。所以淮南子說: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我們幼時,誰沒有作過惜陰說之類的課藝?可是誰又能趁早體會到時間之難得而易失?我小的時候,家里請了一位教師,書房桌上有一座鐘,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師不注意的時候把時鐘往前撥快半個鐘頭,以便提早放學,后來被老師覺察了,他用朱筆在窗戶紙上的太陽陰影劃一痕記,作為放學的時刻,這才息了逃學的念頭。

時光不斷在流轉,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每天撕一張日歷,日歷越來越薄,快要撕完的時候便不免矍然以驚,驚的是又臨歲晚,假使我們把幾十冊日歷裝為合訂本,那便象征我們的全部的生命,我們一頁一頁地往下扯,該是什么樣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還會遠嗎?可是你一共能看見幾次冬盡春來呢?(梁實秋《談時間》節選)

請回答

請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大意

26.閱讀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回答下列問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句體現出作者怎樣的心境?

2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兩句有何象征意義?

28.寫出其中的一個比喻及其比喻意義

29.風波(節選)

魯迅

趙七爺本來是笑著旁觀的;但自從八一嫂說了衙門里的大老爺沒有告示這話以后,卻有些生氣了。這時他已經繞出桌旁,接著說,‘恨棒打人’,算什么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這回保駕的是張大帥,張大帥就是燕人張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萬夫不當之勇,誰能抵擋他,他兩手同時捏起空拳,仿佛握著無形的蛇矛模樣,向八一嫂搶進幾步道,你能抵擋他么!

八一嫂正氣得抱著孩子發抖,忽然見趙七爺滿臉油汗,瞪著眼,準對伊沖過來,便十分害怕,不敢說完話,回身走了。趙七爺也跟著走去,眾人一面怪八一嫂多事,一面讓開路,幾個剪過辮子重新留起的便趕快躲在人叢后面,怕他看見。趙七爺也不細心察訪,通過人叢,忽然轉入烏桕樹后,說道你能抵擋他么!跨上獨木橋,揚長去了。

村人們呆呆站著,心里計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便要沒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對人談論城中的新聞的時候,就不該含著長煙管顯出那般驕傲模樣,所以對七斤的犯法,也覺得有些暢快。他們也仿佛想發些議論,卻又覺得沒有什么議論可發。嗡嗡的一陣亂嚷,蚊子都撞過赤膊身子,闖到烏桕樹下去做市;他們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關上門去睡覺。七斤嫂咕噥著,也收了家伙和桌子矮凳回家,關上門睡覺了。

七斤將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門檻上吸煙;但非常憂愁,忘卻了吸煙,象牙嘴六尺多長湘妃竹煙管的白銅斗里的火光,漸漸發黑了。他心里但覺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計劃,但總是非常模糊,貫穿不得:辮子呢辮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龍庭。破的碗須得上城去釘好。誰能抵擋他?書上一條一條寫著。入娘的!……

第二日清晨,七斤依舊從魯鎮撐航船進城,傍晚回到魯鎮,又拿著六尺多長的湘妃竹煙管和一個飯碗回村。他在晚飯席上,對九斤老太說,這碗是在城內釘合的,因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個銅釘,三文一個,一總用了四十八文小錢。

九斤老太很不高興的說,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夠了。三文錢一個釘;從前的釘,這樣的么?從前的釘是……我活了七十九歲了,——

此后七斤雖然是照例日日進城,但家景總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著,不再來聽他從城內得來的新聞。七斤嫂也沒有好聲氣,還時常叫他囚徒。

過了十多日,七斤從城內回家,看見他的女人非常高興,問他說,你在城里可聽到些什么?

沒有聽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呢?

他們沒有說。

咸亨酒店里也沒有人說么?

也沒人說。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我今天走過趙七爺的店前,看見他又坐著念書了,辮子又盤在頂上了,也沒有穿長衫。

……

你想,不坐龍庭了罷?

我想,不坐了罷。

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相當的待遇了。到夏天,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雙丫角,已經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的飯碗,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

選文發表的時間是()

A.1918年9月B.1919年9月C.1920年9月D.1921年9月

30.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態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

三、解釋劃線詞(10題)31.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

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3.中軍置酒飲歸客。

34.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碧落

35.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

取應

36.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37.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而得之。

3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9.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40.然今卒困于此。

四、現代文閱讀(2題)41.短文一:

考據、批評與欣賞

朱光潛

①把快感、聯想當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誤解。有一種誤解是學者們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據和批評當作欣賞。

②拿我在國外大學讀的莎士比亞這門功課來說。英國的教授整年地講版本的批評:莎士比亞的某部劇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對折本,各有幾次翻印,某一個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樣寫,后來在對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樣……自然他們不僅講這一樣,對來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視:莎士比亞大概讀過些什么書?《哈姆雷特》是根據哪些書寫的?他和戲院和同行的關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現身說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者們個個埋頭于灰封蟲咬的故紙堆中,尋到片紙只字就以為至寶。

③這些功夫都屬于中國人說的考據學。這門課的教授只做這種功夫,對我們也只講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學生能否欣賞劇本本身,他并不過問。從美學觀點來說,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考據工作呢?

④考據所得的是歷史的知識,可以幫助欣賞,卻不是欣賞本身。欣賞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賞說,版本、來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題外事,因為美感經驗全在欣賞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說,這些歷史的知識卻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賦》,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關系;要了解《飲酒》詩,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還是悠然見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賞,則沒有走進文藝的領域。通常富于考據癖的學者難免犯兩種錯誤。第一種錯誤是穿鑿附會。他們以為作者字字有來歷,便拉史實來附會它。他們不知道藝術是創造的,雖然可以受史實的影響,卻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種錯誤是因考據而忘欣賞。他們好比食品化學專家,把一席菜的來源、成分以及烹調方法研究得有條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觀,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漢,對于考據家的苦心孤詣雖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為,最要緊的事還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來咀嚼,領略領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據學者們自己看來,考據就是一種文學批評。但是一般人所謂的文學批評,意義實不僅如此。文學批評學者向來有派別的不同,所認識的文學批評的意義也不一致。區分起來,除開上述幫助了解的文學批評,主要還有兩類。

⑦第一類是法官式的文學批評。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紀律。法官式的學者心中預存幾條紀律,用來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們的就是美,違背它們的就是丑。他們向作家下批語說:亞里士多德明明說過壞人不能做悲劇主角,你何以要用一個殺皇帝的麥可白?但文藝是創造的,誰能拿死紀律來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類就是近代法國印象主義的文學批評。這一派學者可說是饕餮者:只貪美味,嘗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寫出來。法朗士說:依我看來,文學批評和歷史一樣,只是一種給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說;一切小說,精密地說起來,都是一種自傳。凡是真正的文學批評家都只敘述他的靈魂在杰作中的冒險。這是印象派文學批評家的信條。他們主張,文學批評應當是藝術的、主體的,各人應以自己的嗜好為標準。

⑨法官式的文學批評所持的是批評的態度,印象派的文學批評所持的是欣賞的態度,它們是相反的。批評的態度是冷靜的,不雜情感;欣賞的態度則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態的交流。批評的態度須用反省的理解;欣賞的態度則全憑直覺。批評的態度預存美丑的標準,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評判它的美丑;欣賞的態度則忌雜有任何成見,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藝作品如果始終持批評的態度,則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經驗。

⑩我是傾向于印象派的,不過我也明白它的缺點。比如看一幅畫,內行有內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們的價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時候歡喜讀《花月痕》【注】一類的東西,現在想來不禁赧顏,究竟是從前對還是現在對呢?文藝雖無普遍的紀律,而美丑的好惡卻有一個道理。遇見一個作品,只說我覺得好還不夠,還應說出覺得好的道理。

總之,考據、批評都不是欣賞,但是欣賞卻不可無考據與批評。有的人太看重考據和批評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腳踏實地的功夫,以為有文藝的嗜好就可以談文藝,這都是很大的錯誤。

(有刪改)

【注】《花月痕》:清代長篇小說,情調纏綿哀怨

第②段畫線的詞語現身說法在文中是指()

A.用法官式的文學批評預存標準評判作品美丑

B.根據派別的不同來對文學進行批評

C.遇見一個作品,說出好的理由

D.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哈姆雷特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42.作者說自己記錄行旅之感的詩歌頗有唐宋人的風格和情調,結合文本談談你如何理解唐宋人的風格和情調

五、作文題(1題)43.一場恐怖襲擊事件后記者采訪了一對父子。

記者:你知道巴黎發生了什么事嗎?

小男孩:知道,他們非常非常壞。他們有槍,他們會射我們。

爸爸:那沒關系,他們有槍,但我們有花。

可是,花什么作用都起不到……小男孩疑惑地說。

它們當然有作用,父親指著地上的花束,你看,每個人都在獻花,那是用來對抗槍的。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1.DD硅肺的基本病理變化是硅結節形成和彌漫性肺纖維化。硅結節形成是硅肺的特征性病變

2.CC蘇辛是北宋蘇軾與南宋辛棄疾的并稱,二人同為豪放詞派的代表詞人

3.B

4.B韓愈在《答李翊書》中提出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5.C

6.CC批復主要用于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因此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有針對性

7.BB泰戈爾是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戈拉》《文明的危機》等。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8.D《氓》出自《詩經·衛風》,是春秋時期衛國的一首民歌

9.C《風波》在對人物的言行、形象及環境描寫時,都采用了白描手法

10.CC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號;放翁是陸游的號;稼軒是辛棄疾的號

11.BB《哀郢》是屈原《九章》之一,從題目看,此詩為哀悼楚國都城被秦將白起攻破而作,當時屈原已在放逐中。郢是楚國都城,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12.AA《沈園二首》曾是驚鴻照影來中的驚鴻比喻唐婉當年體態的優美輕盈,典故出自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13.CC白居易的《長恨歌》敘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這場愛情悲劇以安史之亂為背景,安史亂起,皇帝倉皇逃入西南,而在這一動亂中,楊貴妃在馬嵬驛慘死,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也隨之毀滅

14.A《史記》是由司馬遷創作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全書分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余字,記載了中國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四年長達三千余年間的歷史

15.C

16.CC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我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17.CC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言:《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所謂風人深致是指詩人言情真摯感人、寫景鮮明生動、風格樸素自然

18.CC情節是指小說中體現矛盾沖突、表現人物關系、展示人物性格的一系列生活事件,也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現小說主題的重要因素

19.BB田文,即孟嘗君,戰國四君子之一。戰國時期齊國貴族,齊威王田因齊之孫,靖郭君田嬰之子。因封襲其父爵于薛,又稱薛公,號孟嘗君

20.C曲興盛于元代,并成為元代文學的代表文體。元曲與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并列,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一種十分重要的文學樣式

21.AA《風波》主要描寫張勛復辟在江南水鄉引起的一場關于辮子的風波,所以小說的歷史背景是張勛復辟

22.CDCD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以景傳情,含不舍之意于言外,使篇終接混茫,取得言已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表現了詩人依依惜別和無限惆悵的心情

23.一是人民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一是人民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24.還運用了側面烘托和對比襯托的手法來表現南霽云

25.時間難得而易失,應當珍惜時間

26.題干中的句子反映了作者經歷了國破、家亡、夫喪的打擊之后若有所失、孤獨冷清、凄涼苦楚的心境

27.以自然界路途的艱險暗喻世路和仕途的艱難

28.悄悄是別離的笙簫。以別離的笙簫喻環境和心境的悄悄

29.CC《風波》發表于1920年9月《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一號

30.①轉我為你,你成為自我觀察與描寫的對象,蘊含著作者冷靜審視的態度;②使用你的同時,又使用了我,蘊含著作者的自嘲與反思

31.殞:死,亡

32.殆:危險

33.飲:宴飲

34.碧落:天空,道家稱天界

35.取應:應試

36.厲:嚴肅,嚴厲

37.得:學到

38.域:疆界;這里用為動詞,意為限制

39.市:購買

40.卒:最終

41.DD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把握現身說法一詞的本義以及其前后文的意思,特別是作者要表達的觀點等。現身說法比喻用自己的經歷、經驗為例證,對人進行講解或勸導。現身說法前文講述的是作者在國外讀莎士比亞這門功課時,教授講解的內容,現身說法所在的句子屬于對來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視。結合現身說法的詞義與‘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現身說法這句話的意思便可得出答案

42.率性而游,寄情自然,陶冶情致,體察風土人情,與山水草木融為一體

43.邪惡如冰,善良可化世界上,總會有一些邪惡的力量,將公眾的心刺痛。這種力量,如冰,如雪,封凍了世界的溫情。然而,我們要堅信,只要陽光普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