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合理用藥-抗過敏藥_第1頁
兒童合理用藥-抗過敏藥_第2頁
兒童合理用藥-抗過敏藥_第3頁
兒童合理用藥-抗過敏藥_第4頁
兒童合理用藥-抗過敏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兒童合理用藥-抗過敏藥1第1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兒童期增加的疾病肥胖癥變態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近視孤獨癥等精神疾病第2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變態反應性疾病:特應性皮炎哮喘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第3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Ⅰ型變態反應在過敏性疾病發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第4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組胺組胺是I型變態反應中最重要的炎癥因子之一主要來源有三個: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主要來源,消化道中的類腸嗜鉻細胞大腦中的組胺能神經。第5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組胺組胺通常以非活化狀態存在于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中當受到創傷和抗原抗體反應等外界刺激后,以活化的形式釋放出細胞外,參與炎癥反應。第6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組胺組胺的具體作用包括:①收縮平滑肌;②舒張小動脈;③舒張毛細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④刺激皮膚,導致騷癢;⑤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等。第7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組胺受體組胺與組胺受體結合發揮其生理作用;H1受體通過改變細胞內鈣離子的濃度而將細胞外信號傳遞給第二信使傳導系統,并進一步調節細胞生理功能。(腦、平滑肌、內皮細胞等)H2受體則通過升高環腺苷酸(cAMP)而影響細胞生理功能。(消化道粘膜、腦、心肌等)H3(腦)和H4(血細胞、腸道)受體的功能機制除上述兩個以外,還可通過降低環腺苷酸而影響細胞生理功能。第8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抗組胺藥物分類①生理性拮抗劑:與組胺生理作用相反,如:腎上腺素可以舒張氣管平滑肌、收縮血管并降低血管通透性,治療由組胺引發的急癥(超敏反應、過敏性休克等);②組胺釋放抑制劑:減少組胺的釋放抑制組胺的生理作用,如:色甘酸鈉和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可通過抑制抗原抗體反應而減少肥大細胞脫顆粒,從而減少組胺釋放;③受體拮抗劑:通過競爭性地與組胺受體結合,阻止已經釋放的組胺到達作用部位。第9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H1受體拮抗劑作用機制:通過競爭性地與H1受體結合而阻斷組胺與H1受體結合,抑制組胺發揮其生物學效應途徑,對H2、H3受體的作用極少。這是藥物發揮抗變態反應作用的主要機制。減少組胺的釋放;由于組胺同時參與變態反應中的速發相和遲發相反應,因此抗組胺藥物對于治療速發相和遲發相癥狀均有意義。第10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三代?第一代(傳統)第二代(新型)羥嗪1955苯海拉明1945194519802000氯苯那敏1950氯雷他定1986阿司咪唑1981特非那丁1980西替利嗪1987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鎮靜類非鎮靜類定義未明確H1受體拮抗劑的分類參考文獻1.Drug.2001;61(2):207-2362.ClinExpAllergy1999,29(suppl3):60-3 3.ARIAPocketGuide. P15 4.EurJClinPharmacol1999,55:85-93第11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親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易透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中樞H1受體而產生明顯的鎮靜作用。不易透過血腦屏障,嗜睡副作用較第一代明顯減弱或消失。存在較大的爭議,一般認為該類藥物具有明確的抗炎效能,無中樞鎮靜及心臟毒性作用,其代謝不依賴細胞色素P450酶。123H1受體拮抗劑的分類第12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與肝酶抑制劑合用有藥物相互作用;依賴肝臟代謝的抗組胺藥血藥濃度異常升高;大多數抗組胺藥肝代謝;西替利嗪、阿伐斯汀幾乎不需通過肝臟代謝;第二代抗組胺藥不易穿透血腦屏障進入CNS,鎮靜作用明顯降低;抗組胺藥物鎮靜作用是劑量相關性的;第13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抗組胺藥的安全性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鎮靜作用心臟副作用:心律失常藥物的相互作用第14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可避免因素:忌超量,忌同時服肝酶抑制藥嚴格禁忌癥:肝病,心臟病(先心)服藥期間:心臟監護,心臟檢查心臟病患者擇藥心臟的安全性第15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常用抗組胺藥兒童藥代動力學1.333.251mg,bid酮替芬2.0±0.947.4±17.30.7mg/kg,tid羥嗪

1.081.8±30.21.25mg/kg,q4-6h苯海拉明

1.213.5±3.50.12mg/kg,tid氯苯那敏-

13.797.1±2.3-抗組胺藥推薦劑量Cmax(ng/mL)Tmax(h)T1/2(h)第一代H1受體拮抗劑第一代口服易吸收,1-3h達血藥濃度高峰。服藥后2-3h起效,兒童半衰期和作用持續時間較成人短。經肝臟P450酶代謝。在兒童這個特殊人群所進行的抗組胺藥藥代動力學研究很少。第16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7一代H1受體拮抗劑的缺點主要缺點:親脂性,易通過血腦屏障,明顯鎮靜作用其它缺點:抗膽堿能作用致口干,尿滯留,便秘 半衰期短:持效時間短,每日服用3—4次第17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常用抗組胺藥兒童藥代動力0.8±0.4978.4±340.6

≥6歲,10mg,qd

1.4±1.1560±2002~5歲,5mg,qd西替利嗪1.3±0.54.38≥6歲,10mg,qd

2.5±1.57.82~5歲,5mg,qd氯雷他定13.1±6.35.4±1.84.9±0.66.9±1.6抗組胺藥推薦劑量Cmax(ng/mL)Tmax(h)T1/2(h)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第二、三代抗組胺藥兒童口服易吸收,起效快,作用持續時間長。大部分經肝臟首過代謝,需P450酶的參與,但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定則不經肝臟而主要以原型通過尿、糞便排泄。

第18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9二代H1受體拮抗劑與第一代相比

中樞抑制作用

抗膽堿能作用

效能延長第19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兒童如何選擇抗過敏藥物疾病安全性:心臟毒性、中樞鎮靜適用年齡服用依從性第20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嬰幼兒西替利嗪不經肝臟代謝,適合肝臟病人使用,極少延長QT間期,兒乎不導致心臟毒性,而且18個月大的小孩偶爾超劑量服用后也未產生心臟及神經方面的毒副作用。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在兒科的臨床應用,安芳,中國藥事2009年第23卷第4期第21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嬰幼兒西替利嗪可以應用于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用于嬰兒濕疹、蕁麻疹、哮喘、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可以較長時間應用第22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兒童選擇抗過敏藥物的原則疾病種類個體差異安全性:心臟毒性鎮靜作用:影響學習藥物相互作用:紅霉素類、氨茶堿、鎮靜藥等連續應用時間第23頁,共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