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精品藝術 姜一輝_第1頁
鋼琴精品藝術 姜一輝_第2頁
鋼琴精品藝術 姜一輝_第3頁
鋼琴精品藝術 姜一輝_第4頁
鋼琴精品藝術 姜一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鋼琴精品藝術制作人2010級姜一輝不同時代的鋼琴大師古典時期:貝多芬浪漫主義時期:柴可夫斯基貝多芬

簡介公認最像貝多芬的畫

姓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生日:1770年12月16日

出生地: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城市--波恩

地位:德國作曲家,鋼琴家資料貝多芬的三個時期1770年~1800年為早期1801~1814年為中期1814年以后為晚期.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

貝多芬生平介紹

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自幼學習彈琴,1787年曾到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作曲,并結識莫扎特。貝多芬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戰爭和維也納體系的時代,歐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識此時正日益興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這些時代的特征,或歌頌英雄,或反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其主要作品有《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暴風雨》奏鳴曲、《命運交響曲》(即第五交響曲)、《合唱交響曲》(即第九交響曲)等。貝多芬的晚年十分凄涼,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貝多芬的葬禮舉行時,有二千多人參加護靈。

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于創作的準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愴》、《月光》、《暴風雨》

鋼琴奏鳴曲和“克羅采”小提琴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后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波恩時期

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聰;他從1796年26歲時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貝多芬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第三“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志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英雄年代(中期)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后一階段,由于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3-1817)。從1818年起,在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當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聾、健康情況惡化和生活貧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并展現了人類的美好愿望。后十年逝世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群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群眾護送著他的棺樞,他的墓碑上銘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采(1791-1872)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并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貝多芬著名音樂作品賞析貝多芬的作品:交響曲:9部交響樂《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九合唱交響曲》

鋼琴奏鳴曲:貝多芬一生創作了32首鋼琴奏鳴曲,是鋼琴音樂中的經典作品,其中以《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暴風雨》奏鳴曲、《黎明》奏鳴曲和《熱情》奏鳴曲最負盛明。

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簡介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是貝多芬所有的鋼琴協奏曲作品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稱為《“皇帝”協奏曲》。而事實上,本曲也確實具有堂堂王者風范。但是“皇帝”這一標題并不是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關,公認的說法是由于本曲在當時被譽為無可爭議的“協奏曲之王”,故此得名,并沿用至今。在本曲中,作曲技巧爐火純青的貝多芬,又設計出眾多嶄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穩的結構中蘊含著壯闊的波瀾、變化無窮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鋼琴的花奏開始的第一樂章,一開始便給聽眾以極端宏偉、華麗的印象。

這些都是擺脫古典主義、展現自由、熱情奔放的美麗樂章。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出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他曾說:“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專制主義對人類有用得多。”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深深地打動了他,使他初步確定了當時最先進的資產階級人生觀。他曾在自已的札記中寫道:“自由!!!能有什么東西比它更是人們所需要的呢?”“我愛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會背棄真理!”“在藝術界里,如同在一切偉大的創造里一樣自由前進就是目標。”這就是貝多芬創作的誓言,貝多芬是一個個人主義者。這里所說的“個人主義”,并非通常意義上我們所指的略帶貶義的“個人主義”,而是指貝多芬始終致力于個人的自由、尊嚴和平等。貝多芬則是為了將自己的意愿施加于世界。“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絕不會使我屈服”,這句話正是他的這一意志地體現。貝多芬的音樂(風格)悲愴奏鳴曲(譜例)第一樂章是宏偉的奏鳴曲式。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c小調。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后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重板的引子充滿古希臘式的悲劇氣氛,雄辯的語調具有巨人的氣概,絕無兒女情長似的纏綿悱惻,對命運的激憤之情和身處絕境卻剛毅不屈的氣度使聽者熱血沸騰。

第二樂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溫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無歌詞。本樂章的主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現代輕音樂隊改編為輕音樂曲,成為通俗音樂中的精品。貝多芬對生命、對人類的愛就像阿波羅的陽光一樣,明澈地閃耀在每一個音符上。第三樂章是回旋奏鳴曲式,快板,c小調,2/2拍子。樂章主題與第一樂章主題動機有相通之處,優美的旋律中帶有欠穩定的游移情緒,似乎處于一種徘徊不定的心態之中。一開頭便是如雨珠傾瀉而下的連奏,主部主題洋溢著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歡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騷動。大調的副部主題雖然明朗,卻也以急速的運動暗示著心態的不穩定。插部以一種宣言式的堅定語調表達了真正堅強穩定的意志。這個樂章的好幾個段落都有貝多芬慣用的“簽名式”結尾,讓人領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瀟灑。暴風雨奏鳴曲(譜例)第一樂章的形式非常獨特,前面有引奏,這里有徐緩、莊重、帶著召喚性的音調與焦急、不安、好像急忙訴說一樣的音調對比,戲劇性的氣氛隨之而生:這段音樂經過模進、過渡,直接進入第一主題,快板:低音威嚴,與其相應答的是高音,哀傷,柔弱,中間的三連音提供了不平靜的背景。這些音調,在引奏中都有暗示。戲劇性的氣氛愈演愈濃,引出第二主題,音調焦灼急切:在上面這些主題音調的基礎上,經過精心的展開后,進入再現開始的部分。這時,在再現的引奏里的莊重音調與焦急音調之間,插入一句單音線條的宣敘調,這是非常富于創造性的,取得了異常魅人的藝術效果:這是在經過激烈的戲劇性經歷后,突然靜下場來,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個宇宙只剩下一顆吟唱的心,而這歌聲又是多么悲哀、孤獨!結尾,是在d小三和弦的延長中逐漸消失的。音的延伸、減弱,趨向平靜,小三和弦的沉悶,又覺得“事情還沒完”。

第二樂章非常浪漫,每個音符都充滿了詩情畫意,能將人帶入音樂的世界里,盡情敘述的音樂,可以使人聯想起暴風雨過后的那種寧靜以及對人生和大自然的種種幻想。慢板由溫暖的降B大三和弦開始了。和弦的琶音奏法在瀟灑中帶著幸福感:這一樂章,暫時忘卻了第一樂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貝多芬來到了大自然的懷抱。大自然,這是他永遠感到親切、神圣、傾心所愛的;他創作靈感無盡的源泉,他受到創傷的心靈所渴望的撫慰,都永遠可以從大自然中得到。樂章的另一個特點是;主題在高音域頻繁地結束,這在慢板樂章比較少見,這種手法的確體現出一種深切的感情。第31小節開始出現感人的、簡樸的旋律也就是F大調的副主題出現了,到了43小節是再現部,這里和聲比較豐富,演繹上與呈示部彈法一樣。第51小節的左手分散和弦不可干擾到主題。盡可輕而柔地演奏,節奏一定要準確無誤。第55小節起至“f”之前的分散和弦是漸強與漸快速度到此為止是真正的徐緩樂章,其內容很有深度,旋律非常豐富,同時為了使和弦的音響更具效果,應很好地使用踏板。

第三樂章是奏鳴曲式。好像是經過第二樂章對靈魂的“凈化”之后,產生出的某種新的心境。這個末樂章是快板,是非常優美的終曲,由連綿不斷的快速16分音符組成。自始至終充滿了溫柔與愛的性質,這樂章的美是一種“虛幻無常”的美,它展示出貝多芬所追求的夢的世界。無論在伴奏音型里或是在主導旋律中,都有連綿不斷的16分音符的律動性進行,表達出優美的明暗變化,舒展出精彩的鋼琴獨奏技巧。它的節奏十分嚴格統一,力度變化非常詳盡細致。必須控制并掌握好每一層次在力度、音色、樂句起伏等方面的細微變化,否則這個樂章就很容易顯得單調。24小節半音的速度要十分準確,不能任意增加速度。3O小節起是連接段,49小節的弱奏要特別演示出來。91小節龐大的展開部巧妙地運用明暗色彩層次,這些色彩的豐富是通過變換調性來達到的。貝多芬為了不使它單調,運用各種方法,使樂曲在16分符運動之間,都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演奏時的狀態也非常重要,用心去聽自己所彈出的每個音,是否經過了思考,使感情的狀態進入到音樂中。第215小節是再現部的開始,在這里貝多芬也運用了離調等復雜方法,但在演奏上的重點與呈示部基本相同。從323小節尾聲,彈奏時要使緊張度逐漸提高,每一個“sf”要漸強。381小節以后的三小節之間樂曲產生出緊張感。最后要用弱奏結束全曲。《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

(譜例)貝多芬自1808年開始著手創作此曲,并于第二年完成。當時由于拿破侖率領法軍占領了維也納,使得本曲遲遲不能上演。據說在法軍四處作亂的時節,貝多芬曾遇見法軍軍官,他當即握緊拳頭,咬牙切齒地說:“如果我對于戰術也像對對位法一樣有深入了解的話,非給你一點顏色看看不可!”直到1811年,本曲才在德國的萊比錫得以首次公演。當時的音樂雜志《大眾音樂報》曾這樣評價本曲:“毫無疑問,這是所有已經創作出來的協奏曲中最富創造力、最富想象力和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同時也是在技巧上最為艱深的一部藝術成就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斗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壯麗宏偉又極樸實鮮明,它的音樂內容豐富,同時又易于為聽眾所理解和接受。貝多芬的音樂集中體現了他那個時代人民的痛苦和歡樂,斗爭和勝利,因此它過去總是那樣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的斗志,即使在現在也使人們感到親切和鼓舞。他的音樂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進步思潮,將歐洲古典樂派的音樂發展到了最高峰,開創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之先河。

被人們尊稱為“樂圣”作品欣賞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音樂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PyotrIlyichTchailkovsky

目錄1、生平2、年表3、作品4、創作特點生平

中文名:柴可夫斯基

英文名:Tchaikovsky,Pyotr(Ilyich)

生于:1840/05/07

卒于:1893/11/06國籍:俄羅斯樂派:浪漫樂派

他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于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后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可夫斯基辭職,進入圣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后,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授。

柴可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感情豐富,與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他被認為有同性戀傾向,并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一直試圖壓制,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1893年,他逝世于圣彼得堡。他的死疑點重重,官方說法是他喝了帶有霍亂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據后來學者的考證,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殺。但是,這都只限于猜測,真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年表1840年,生于俄羅斯沃斯基克1848年,舉家遷往圣彼得堡,上寄宿學校就讀。1863年,放棄主修的法律,全力攻讀音樂。1866年,搬到莫斯科。1877年,天鵝湖首演;與梅克夫人開始通信;與安東尼娜相識結婚。1890年,《睡美人》在圣彼得堡首演。1892年,《胡桃夾子》組曲首演。1893年,逝世,葬于圣彼得堡。最重要的代表作:?、第四、第五、第六交響曲?、幻想序曲:《羅米歐與朱麗葉》?、《1812序曲》?、《意大利隨想曲》?、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船歌》《四季》?、《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弦樂四重奏》第2樂章“如歌的行板”作品

簡介(譜例)柴可夫斯基1874創作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標志著俄羅斯鋼琴音樂從此走向世界。該作品富于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典型的俄羅斯民問風格貫穿始終,創作上運用西方音樂的技巧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樂曲充滿青春的氣息,反映了作曲家對光明與歡樂的企盼,在音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基本曲式第一章:奏鳴曲式第二章:復三部曲式A(aba,)BA(a)第三章:奏鳴回旋曲式藝術分析

一、抒情性二、民族性三、旋律性

柴科夫斯基的音樂風格(民族性)

柴科夫斯基雖然不是“五人團”的成員,但他的交響樂創作卻充滿了俄羅斯的民歌。也采用了俄國音樂動機及旋律風格。

柴科夫斯基以此把俄羅斯的精神寫入了西方傳統音樂的框架。柴科夫斯基的音樂風格(浪漫主義抒情性)柴科夫斯基的創作在本質上是浪漫主義的,尤其強調個人的主觀意識和真實地表現個人的親自感受。與強力集團作曲家表現人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及描寫民間神話、傳說、史詩的做法不大一樣。柴科夫斯基刻意追求“我所經歷過的或看到過的、能使我感動的情節沖突上的題材”。

柴科夫斯基說交響樂“是最純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