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技術】平菇生物學特征_第1頁
【農業種植技術】平菇生物學特征_第2頁
【農業種植技術】平菇生物學特征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種植技術】平菇生物學特征

平菇在植物分類學上,屬于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白蘑科,側耳屬。目前各地廣為栽培的平菇為糙皮側耳,其學名為Pleurotusostreatus(Jacq.exFr.)Kummer。(一)形態和生活史平菇和其他菇類一樣也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大部分組成。菌絲體為白色,多細胞,具分枝和橫隔的絲狀體,呈絨毛狀。子實體分菌蓋和菌柄兩部分。菌蓋為貝殼狀或扇狀,常呈覆瓦狀叢生在一起,直徑4~12厘米,甚至更大;幼時暗灰色,后變淺灰色或褐黃色,老時黃色;菌肉白色,肥厚柔軟;菌蓋下面著生有許多長短不一的菌褶,白色,質脆易斷,是產生孢子的場所。菌柄側生或偏生,長3~5厘米,粗1~4厘米,白色,中實,上粗下細,基部常有白色絨毛覆蓋,各菇體基部常互相連接一起。孢子光滑、無色,圓柱形或橢圓形,大小為7.5~10X3.5微米。成熟的孢子彈射在一起形成一層白色的粉末。平菇的孢子也是四極性的。平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菌絲體在培養基中得到了足夠的營養物質和外界適當的溫、濕度,適宜的光照和新鮮的空氣等條件后,便由營養生長轉變為生殖生長。開始在培養基表面形成一堆堆小米粒狀的子實體原基,形如桑堪,稱為桑堪期。子實體原基經3~5天后,逐漸發育成為珊瑚狀的菌蕾群,稱為珊瑚期。小菌蕾逐漸伸長,并向中間膨大,成為原始菌柄。原始菌柄逐漸加粗的同時頂端長出一枚灰黑色小球體,即為原始菌蓋,這時進入成形期。只有少數的菌蕾能發育成子實體,其余均萎縮。在15~16℃,濕度90%以上的條件下,桑椹期只需一天就可進入珊瑚期。條件適宜,進入成形期也只需一天。再經七天左右就可發育為成熟的子實體。成熟的子實體彈射出大量的孢子,就家一團團輕煙在平菇周圍飄散。當這些孢子散落到適宜的環境,又會萌發成白色的菌絲體,經一段時間的生長;逐漸發育成新的子實體和產生新的孢子。綜上所述,平菇是屬異宗結合四極性的菌類其生活史可以概括說明如下:(二)對生活條件的要求1.溫度平菇為低溫型菌類。孢子的形成以12~18℃為適溫。孢子的萌發以24~28℃最適宜。菌絲的適應性較強,在5~35℃的范圍都能生長,以24~27℃條件下,生長旺盛,健壯。7℃以下生長緩慢,但耐寒力很強;即使在-30℃下菌絲凍僵也不會死亡。子實體的形成要求溫度較低(5~20℃)以1O~15℃子實體生長迅速,菇體肥厚。晝夜溫差大,有利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在較高溫度(室溫23℃以上)下,易長成畸形菇。2.濕度平菇生長要求較高的濕度,野生菇常于多雨、潮濕的環境下生長。菌絲階段要求培養基的含水量為60~70%。子實體生長要求空氣相對濕度85%~90%。低于85%子實體發育緩慢,瘦小。高于95%,菌蓋易變色,腐爛。3.空氣平菇為好氣性真菌。子實體在通氣不良的條件下,很難形成,即使能出菇,菌柄往往細長,菌蓋變薄、變小,畸形菇多。所以,要保持栽培場所的空氣新鮮,以利子實體的正常生長發育。4.光照平菇菌絲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嚴,在明亮或黑暗條件下均能生長。但子實體發育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在黑暗的地方,只長菌柄,不形成菌蓋。一般光照不足菇色白,光照強菇色暗。5.營養干菇屬木質腐生菌類,分解本質素和纖維素的能力很強,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為碳水化合物(纖維素、半纖維素以及淀粉、糖等)和木質素。也需要少量的氮素如有機氮、硝酸銨和尿素等。一般段木和稻草。甘蔗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