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干預措施,醫學心理學論文_第1頁
單親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干預措施,醫學心理學論文_第2頁
單親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干預措施,醫學心理學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親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干預措施,醫學心理學論文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在漸漸地發生變化。價值觀念的轉變,沖擊著傳統的婚姻觀念,使我們國家的離婚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時未婚先孕、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因素的不斷增加,導致我們國家單親家庭的數量猛增。單親家庭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上一個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而高校里單親家庭的大學生們則成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應該得到全社會的格外關注。單親大學生由于所受教育的偏差和所處環境的孤立,使得他們與其他大學生相比,在思想、情感、人格、認知等方面更易碰到障礙,而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因而,討論單親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干涉機制,有助于防止單親大學生心理及行為的異常、培養單親大學生良好的行為養成習慣,促進單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一、單親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我們不否認部分單親家庭的大學生具備積極向上、無私奉獻的高貴品格,他們在思想上是積極進步的,行動上是先進表率的,他們關心國家和集體、樂于助人。但由于單親家庭的大學生面臨家庭缺失暖和、人際交往單一、就業形勢嚴峻等壓力,更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表如今:1.政治信仰不堅定。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是符合我們國家大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同時又是中華特點社會政治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假如大學生失去了正確堅定的政治信仰,也就等于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那么國家的統一、社會的穩定、民族的團結就會遭到很大阻礙甚至顛覆。就社會現前階段來看,我們國家大學生普遍存在政治信仰缺失、三觀迷茫的現象,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價值取向的偏離,單親大學生在這一點上更為突出。他們對于官本位、錢本位、關系本位的錯誤認識和執著追求遠遠高于普通家庭的大學生。2.法制觀念淡薄。法制觀念一方面泛指人們對各項法律制度的態度和看法,另一方面也包括人們對法律的重視、遵守和自覺執行的思想意識。固然我們國家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普遍加強,法律意識不斷提高,但這些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尚未轉化為全面的法律素質,在面對一些突發的事件上,還是會有心理行為的失范。當前我們國家高校大學生的違法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在這部分違法犯罪的大學生中,單親家庭的比率也呈正相關增長。單親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庭疏于管教而過早地接觸社會,對一些不良影響的抵抗力較為低下,容易產生早戀、酗酒、吸煙甚至吸毒等問題,他們對自個聽任自流,對別人漠不關心。其實他們中絕大部分人違法犯罪的動機簡單、目的單一,或是為了知足自個、或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3.社會責任感缺失。社會責任感就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里,人們在心里和感覺上對其別人的倫理關心和義務。詳細講,就是社會并不是無數個獨立個體的集合,而是一個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都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大學,而由于單親大學生的家庭構造不完好,使得他們在成長經過中缺乏健全的認知和教育體系。他們中的部分人自我膨脹、過分以自我為中心、崇尚自我價值觀,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他們就只強調個人利益,并以自我為中心,缺失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4.性格特征不健康。性格是人們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相對穩定的個性的心理特征。性格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社會的態度,表如今人們對自個、對別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言行上。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單親家庭的子女往往比正常家庭的子女承受著來著不同方面的更多的心理壓力。固然有的單親家庭大學生有積極、樂觀、英勇、健康的一面,但面臨多方面的心理壓力,更多的單親大學生表現出的則是一些不健康的性格特征,如自卑、孤僻、自責、怯懦、自閉、感情脆弱、敏感多疑、冷漠、粗暴、易沖動等等。假如不加以疏導和控制,這部分學生很容易導致性格扭曲、行為偏差。5.學習產生心理障礙。所謂學習心理障礙,是指學生在學習經過中或在學習經過之外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學習經過正常進行的心理上的問題。在單親家庭的環境影響下,很多大學生已經無暇將精神放在學習上。據調查,在考試科目不及格的大學生當中,單親大學生的比例遠遠地高于正常家庭的大學生。這部分單親大學生或是沒有學習動力、懷疑自個的學習能力、對將來失去自信心;或是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容易因而轉移學習興趣。學習心理障礙嚴重影響著單親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發展。假如不很好地疏導和干涉,就會構成一種學習上的惡性循環。學習心理障礙影響著學習的效度,學習效度的阻滯又會產生新的學習障礙,這種現象被國外的專家稱為魔力圈。6.人格發展存在缺陷。人格一詞能夠有很多種理解,它是各種心理特征的總和。它能夠包括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人格尊嚴、聲譽價值等等,是區別與別人的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和行為的穩定心理品質。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表示,青年人最主要的任務是選擇和確定自個的社會角色,它是到達自我同一性的關鍵因素。大學生所在的年齡層次和所面對的社會環境是構成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對于單親大學生來講,長期缺乏父母的關心和愛惜保護會阻礙他們實現自我的同一性,導致人格發展的缺陷。這樣的大學生會出現錯誤的情感和心理定位,個別的還會出現道德品質的缺失。二、單親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干涉機制在當今社會,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單親大學生的群體也越來越受關注。這些大學生渴望平等的溝通、渴望友誼和愛情、渴望有陽光的生活。但是他們往往又自卑敏感,不能很好地處理矛盾和沖突,假如不能很好地引導和教育,會導致他們的心理和行為的偏差,甚至產生極端狀況。因而,重視單親大學生群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引導方式尤為重要。1.建立單親大學生心理檔案。建立單親大學生的心理檔案有利于跟蹤了解和把握單親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通過建立單親大學生心理檔案,不僅能夠了解這些單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還能夠隨時隨地把握他們的心理變化情況。心理檔案的建立應根據單親大學生能否存在心理問題進行登記,根據心理問題的嚴重等級進行分類、造冊。并隨時根據他們心理問題的傾向性,適時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等多種教育活動。便于在各種心理危機出現之前,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和診斷問題、及時干涉和解決問題,防止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2.發揮思想教育作用。***在談到中國夢時講過: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而思想教育就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承載中國夢的最堅實的契機。做好單親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單親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從日常化的人格培養入手,通太多種有效的手段,突出大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避免空洞的講教、流水式的宣講,要激發單親大學生的責任感和責任感,用自個的將來去實現中國夢。3.培養理性認知能力。單親大學生對父母的離異或者是單親的家庭會產生一種膩煩心理,進而消極地對待生活、否認自個。要幫助他們建立理性的認知思維,糾正他們的錯誤觀念,肯定他們的能力,加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對于離異家庭的學生,讓他們正確對待父母的感情,英勇面對父母的選擇。教會他們用理性的思維正式自個成長中的痛苦和彎曲復雜,能夠把這種痛苦和彎曲復雜看做一段難得珍貴的人生經歷。4.運用多種心理輔導形式。現前階段,國內的很多高校已經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咨詢機構。可見心理輔導的形式逐步被我們國家高校所推廣并真正地落到了實處。如今學校心理輔導的形式有很多種,完善心理咨詢室、建立心理圖書閱覽室、學生團體輔導和召開心理講座等。科學合理的心理輔導能夠有效地預防單親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緩解單親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蔓延和擴散,阻止單親大學生出現愈加嚴重的心理問題。同時,多形式的心理輔導還能夠幫助單親大學生開掘自我潛能、規劃職業生涯、提升全面素質。5.完善社會保障體制和政策。單親家庭由于其家庭成員不完好、家庭構造復雜、家庭環境特殊等很多原因,導致大多數單親大學生家庭生活拮據、家庭經濟困難。但是由于這些單親大學生往往隱瞞家庭的實際現在狀況、對家庭經濟情況羞于啟齒,使得高校在進行貧困生資格認定的時候,對這部分大學生不能真實有效的登記,所以,國家和省對于貧困生的贊助有時不能夠完全到位,不能保證單親家庭大學生像其他大學生一樣正常地學習生活。面對更多的單親家庭的出現,應該完善社會保障體制并出臺相關扶持及傾斜政策,如在撫養及教育政策上對單親家庭的子女予以相應的傾斜、在就業和再就業的問題上對單親家庭給予優先照顧、在醫療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對單親家庭提供特殊政策。6.積極發揮社會輿論導向作用。如今單親家庭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話題,長期以來,社會的群眾輿論對于單親家庭及其子女的有色看法,讓很多單親家庭的大學生對外封閉隱藏自個。要改變這種現在狀況,就應將單親家庭視為一種社會常態,接受單親家庭這種生活方式和家庭構造。要積極發揮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正面宣傳引導,積極塑造健康的單親家庭形象,傳遞單親家庭的正能量。單親大學生作為大學校園里的一個特殊群體,應該遭到社會及高校的格外關注。這些大學生隨著家庭構造的變故,其身份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故和變化讓他們承受著宏大的心理壓力、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和完好家庭的大學生相比,他們需要的是更恰當的教育引導、更全面的心理輔導、更完善的政策支持、更正面的社會輿論。我相信,通過社會的積極關注和自個不懈的努力,他們一定能和正常家庭的大學生一樣擁有自個的將來、完成自個的夢想、創造自個的財富。【以下為參考文獻】[1]張蔚萍.思想工作學教程[M].北京:校出版社,2004.287~288.[2]賈曉明.單親的心理社會干涉研究[J].中華子女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4,(4):37~40.[3]鄭寧.從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氣力看現代大學生人格發展[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0,16(4):105~112.[4]李學寧.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分析和對策[J].育人之道,2004,(16):16~17.[5]薛活.高校單親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J].青年現象,2004,(5):126~1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