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 課件 城市 第一課時 城市空間結構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 課件 城市 第一課時 城市空間結構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 課件 城市 第一課時 城市空間結構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 課件 城市 第一課時 城市空間結構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 課件 城市 第一課時 城市空間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城市》主講教師:1.結合實例,解釋城鎮和鄉村內部的空間結構特征,說明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2.運用資料,說明不同地區城鎮化的過程和特點,以及城鎮化的利弊。考綱:知識梳理:

近年高考新課標卷中城市類考題的分布情況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化城市空間結構城市等級體系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2014年大綱卷,6;2016年新課標Ⅰ卷,5、6;2017年新課標Ⅲ卷,6;2019年新課標Ⅰ卷,1-3;2020年新課標Ⅰ卷,4-6;2016年新課標Ⅰ卷,4;2017年新課標Ⅲ卷,4、5;2019年新課標Ⅲ卷,36(1);2020年新課標Ⅲ卷,36(3)(4);2016年新課標Ⅲ卷,4-6;2018年新課標Ⅰ卷,4-5;2018年新課標Ⅲ卷,3-4;2014年新課標Ⅱ卷,1-2;2015年新課標Ⅱ卷,1;高考城市類考題主要考查方向城市空間結構城市等級體系城市化

【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城市空間結構第1講考點梳理:卷名題號分值設問考向2020年Ⅰ卷44下列建筑布局中,適合居住片區II的是城市居住區布局54相對居住片區II,居住片區I的建筑布局宜64該居住區出入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避開2020年Ⅲ卷36(3)8該休閑城定位高檔。從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背景出發,分析該休閑城主要的客源市場。城市功能定位36(4)4該休閑城規模大,集休閑娛樂、體育、會展、購物、酒店、住宅等于一體。簡述這樣的模式對吸引消費者的作用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2019年Ⅱ卷142016年協調發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數城市城市區位、城市等級體系24以上海為核心,協調發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間分布上呈現城市空間分布34與2001年相比,2016年協調發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數與上海城市空間關系、等級體系2019年Ⅲ卷36(1)6概括魯爾區城市的等級規模和空間分布特征。城市等級體系考點梳理:卷名題號分值設問考向2017年Ⅰ卷24造成圖示綠化隔離帶景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該街道兩側城市管理景觀差異2017年Ⅲ卷44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城市服務等級54根據所處區位和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推測甲、乙、丙站點沿線區域為城市服務等級64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最有可能城市空間形態2016年Ⅰ卷44蘭斯塔德地區通過空間規劃,限制了該地區各核心城市的城市等級體系54蘭斯塔德空間規劃的實施,顯著促進該地區同類產業活動的城市規劃對產業影響64蘭斯塔德空間規劃的實施,可以城鄉空間結構近五年全國15套高考試卷中,有關“城市空間結構和城市等級體系”的考點涉及了13個選擇題和主觀題的3個問題,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區、城市等級體系。今后高考可能會以城市發展的熱點事件為切入點,以區域圖、統計圖等為載體,要求考生論證城市功能區布局的合理性、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和范圍的差異等。考查方式多為選擇題型,值得關注的是,在2019年全國Ⅰ卷和2020年全國Ⅲ卷中,綜合題36題以區域為背景,重點考查了城市等級體系。【習題】(2015年海南卷,10~11)埃及沙漠廣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開羅人口約1800萬,是埃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開羅以東的沙漠地區興建新首都。新首都作為政治中心,規劃容納500萬居民,提供175萬個長期工作職位。下圖為埃及略圖。據此完成10~11題。10.推測埃及興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A.平衡地區發展

B.提升國家形象C.分散開羅人口

D.吸引國家投資11.與開羅以北地區相比,在開羅以東地區建設新首都的優勢條件是A.農業發達

B.用地充足C.基礎設施完善

D.交通便利【解析】考查方向主要考查城市建設的作用、區位因素等。10.從材料中信息,“埃及沙漠廣布”,可知,大部分地區生存條件較差,人口稀少,導致人口“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開羅人口約1800萬”,據此推測,埃及興建首都的首要目的是分散開羅人口。11.“沙漠廣布”的埃及,與位于尼羅河下游沿岸地區的開羅相比,開羅以東地區只能具有土地廣闊,地價較低的優勢。解題思路根據材料中“埃及沙漠廣布”是人口集中于少數大城市的原因,其結果是導致少數大城市出現城市化問題。該問題的實質是考查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措施。易錯點10.學生由于沒有從材料中挖掘有用信息“開羅人口約1800萬,新首都規劃容納500萬居民,提供175萬工作職位”而主觀臆斷導致容易錯選A。11.要把整個遷都放到埃及整體的國家位置去分析,否則會選擇農業發達。CBⅠ.地形與城市山區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世界上大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區,eg.遼中南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濱、阪神城市帶;波士頓—華盛頓城市帶;芝加哥—匹茲堡城市帶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環境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便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eg.太原—汾河谷地西安—渭河谷地)1.自然地理區位——城市與周圍的山脈、河湖、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間關系。一、城市區位因素Ⅱ.氣候與城市世界上大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緯度沿海地區高原是熱帶地區城市的優良場所荒漠干旱、高緯、熱帶雨林地區—過分干旱、寒冷、濕熱的氣候區城市較少。氣候溫和濕潤,降水適度,較內陸條件優越低地濕熱,不適合城市的發展,高原氣候涼爽eg.墨西哥城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伊斯蘭堡④高寒地區城市分布于河谷地區eg.青藏高原城市多分布于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1.自然地理區位——城市與周圍的山脈、河湖、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間關系。易形成城市的河段:②河運的起點或終點(eg.贛州市哈爾濱)③河流入海口(eg.廣州福州上海)

④過河點(泰晤士河—倫敦)①兩河交匯處具有三個方向上的水運優勢,便于人流物流集散eg.重慶——嘉陵江宜賓——岷江武漢——漢江涪陵——烏江Ⅲ.河流與城市(供水、運輸)

1.自然地理區位——城市與周圍的山脈、河湖、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間關系。9.甲、乙兩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與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區位優勢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陸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樞紐

【習題】(2012年大綱卷,9)9.下圖示意某地區人口密度。讀圖,完成第9題。D【解析】9.題中乙地在兩江交匯處,與甲地相比,兩個都有充足的水源,故B錯;據圖判斷乙城市是重慶,故A錯;重慶是兩江交匯處,故C錯,答案只能選擇D2.社會經濟地理區位——城市與周圍社會經濟事物的空間關系。自然資源交通旅游科技——大慶、大同、鞍山——海港、河港、鐵路樞紐——張家界、黃山市——酒泉、硅谷、筑波——深圳、珠海——旅順、威海、倫敦、巴黎——古都、首都或省會、作為政治中心新建的城市政治政策軍事宗教——耶路撒冷、麥加、梵蒂岡、拉薩一、城市區位因素【習題】(2014年大綱卷,10~11)下圖中甲地所在的國家,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貨物過境和港口服務業。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導區位因素是A.地形B.氣候C.公路交通樞紐D.港口11.該城市發展成為該國首都的優勢條件是A.位置適中B.資源豐富C.氣候宜人D.經濟中心DD【解析】10.讀圖,甲地位于沿海,建有港口(看圖例),材料中有“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貨物過境和港口服務業”,說明港口運輸繁忙,經濟繁榮。相比其他因素,港口對甲地形成城市影響更大。故選D。11.該城市位于沿海,位置并不適中;題中沒有信息反映該城市資源豐富,而且該國經濟的發展也不是建立在資源開發的基礎上;該國與該城市氣候相同的地方很多;據材料分析,該國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貨物過境和港口服務業,而該城市又是主要港口,其經濟應該很活躍,是該國經濟中心,經濟繁榮應該是其成為首都的優勢條件。故選D。【習題】(2013年福建卷,37題節選)37.下列是某中學為“重走古絲綢之路”夏令營活動所搜集的材料。據此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示意考察區域的地理環境。材料二

M、N城均為歷史文化名城。《資治通鑒》稱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閭閻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N城設立經濟特區(范圍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2)指出M城成為古代著名集鎮的有利自然條件。(8分)(4)分析N城設立經濟特區有利的社會經濟原因。(12分)【解析】【參考答案】(2)東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沖積扇,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綠洲,土壤肥沃。(4)毗鄰中亞、南亞、西亞地區的地理位置,具有邊境口岸的優勢,有利于區域經濟合作與交流;有特色畜牧業和特色林果業,豐富的能源資源,有利于產業發展;國家給予政策、資金等支持;文化古跡眾多,是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2)本題考查城鎮發展的區位條件。首先城鎮的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涉及地形、氣候、水源等,而城鎮的發展一般與地理位置息息相關。新疆城鎮主要分布在山麓綠洲地帶(M地也不例外),由圖可知M位于山前沖積扇,故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位于絲綢之路的要道上,地理位置優越。(4)本題考查經濟特區選址,可借助工業區位選址來作答,只需稍加轉換即可。可從地理位置、農業、交通、國家政策和旅游等方面來分析。N城作為邊境城市,其經濟的發展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人文景觀是分不開的,除此之外,還與西部大開發優惠的政策、充足的資金、豐富的能源(石油)有密切的關系。【習題】(2015年高考福建卷,節選)下圖示意關中地區和楚河地區。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發源于關中地區的戲劇“秦腔”,歷史源遠流長。古絲綢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區有一塊“秦腔飛地”(乙城附近),當地有數萬人是關中地區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著原有的民間文化和風俗習慣。材料二吉爾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資源豐富;農業以畜牧業和小麥、棉花等種植業為主。在楚河中游地區,中吉兩國合資建設的造紙廠規模與產量居中亞地區前茅。

【解析】讀圖可知,兩地都位于河谷平原,地形、氣候、水源、交通、農業生產條件等方面都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2)簡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區位優勢。(12分)【參考答案】地處河谷平原,地勢平坦寬闊;氣候較溫和;河流較多,水源充足;周邊地區農業基礎較好,農產品豐富;交通便利;是當地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習題]

(2020年全國Ⅲ,36節選)3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馬來西亞曾為世界最大的錫精礦生產國。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20世紀80年代,該國錫礦資源枯竭,最大的錫礦坑積水成湖,周邊礦場廢置。自1990年起,利用該礦坑湖和廢置礦場,陸續建起集主題公園、高爾夫俱樂部及球場、酒店和度假村、購物中心和商業城、國際會展中心,高檔住宅區等為一體的休閑城。該休閑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閑中心。下圖示意該休閑城的位置。(3)該休閑城定位高檔。從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背景出發,分析該休閑城主要的客源市場。(8分)答案:馬來西亞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對休閑需求和休閑層次要求急劇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費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國內其他地區也成為重要的客源市場;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馬來西亞經濟迅速發展密切了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國際(政務、商務等)人員和游客,且休閑城高檔具有品牌效應,因此,國際高消費人群成為重要的客源群體。考查角度:本題考查基于客源市場分析休閑城發展的有利條件。分析思路:本題的客源市場主要考慮兩個方面: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注意三點:一是材料中提到馬來西亞已進入世界新興工業化國家行列;二是注意圖中馬來西亞國土部分位于世界著名的馬六甲海峽處;二是客源地無外乎臨近地區、國內其他地區、臨國附近、國際其他地區。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該休閑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閑中心,且定位高檔。休閑城位置示意圖。近年經濟迅速發展,居民收入高距離首都吉隆坡較近具有品牌效應臨近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優越,且靠近機場促進高檔消費高消費人口集中與世界其他地區聯系緊密吸引眾多國際游客(政務、商務等人員和游客)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休閑城主要的客源市場解題思路導圖:問題分析材料分析分析過程[習題]

(2020年全國Ⅲ,36節選)3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馬來西亞曾為世界最大的錫精礦生產國。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20世紀80年代,該國錫礦資源枯竭,最大的錫礦坑積水成湖,周邊礦場廢置。自1990年起,利用該礦坑湖和廢置礦場,陸續建起集主題公園、高爾夫俱樂部及球場、酒店和度假村、購物中心和商業城、國際會展中心,高檔住宅區等為一體的休閑城。該休閑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閑中心。下圖示意該休閑城的位置。(4)該休閑城規模大,集休閑娛樂、體育、會展、購物、酒店、住宅等于一體。簡述這樣的模式對吸引消費者的作用。(4分)參考答案: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服務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強。集休閑娛樂、體育、會展、購物、酒店、住宅等于一體該休閑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閑中心,且定位高檔。滿足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服務全面服務水平高,接待能力強具有規模效益(規模大,水平高)能提高消費者的體驗感,促進消費者的進一步消費解題思路導圖:問題結果(吸引消費者)材料分析分析過程二、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功能分區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形態特征位置占地面積小,呈點狀或條帶狀分布商業活動最繁忙,晝夜人口數量變化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形態特征位置集聚成團狀,占地面積大,工業化后出現分化建筑質量上,中高級與低級住宅區分化;位置上,出現高級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的狀況高級住宅區形態特征位置集聚成片向外緣移動,并趨向于沿交通干線分布市區外緣,交通干線兩側低級住宅區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聯系內城、工業區附近,與低地、工業區相聯系【習題】(2018年北京卷,10~11)城市某區域土地利用強度,可以用建設用地面積占該區城土地面積的比值表示。讀下圖,回答10~11題。【解析】10.據圖可知,I區位于市中心,為中心商務區,地價較高,因此建筑物高大稠密,A正確;Ⅲ區的土地利用強度小,建筑物較稀疏,且在住宅區外圍,應為工業區,商業網點少,C錯誤;II區離市中心較近,且位于Ⅰ附近,可推測為住宅區去,不適宜建垃圾填埋場,B錯誤;IV區位于郊區,遠離市中心,城市熱島效應較弱,D錯誤,故選A。11.據題干可知,區域土地利用強度,可以用建設用地面積占該區域土地面積的比值表示。據圖可知,甲地遠離市區,但是土地利用強度增大,說明建設用地面積增多,最有可能是衛星城市的規模擴大,增加了建設用地面積,D正確,其它均不會增加建設用地面積,不會使土地利用強度增大,ABC均錯誤。故選D。20.該城市

A.I區高檔寫字樓密度大B.II區適宜建垃圾填埋場

C.Ⅲ區商業網點最為密集D.IV區城市熱島效應最強

21.甲處土地利用強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建設民俗博物館

B.劃定耕地保護區C.增加種植業投入D.擴大衛星城規模

AD城市功能區的判斷看面積大小住宅區面積最大,其次是工業區,商業區面積最小看距市中心遠近一般情況下,距離市中心由近及遠依次為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看形態特征看人口變化看建筑物密度商業區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區次之,工業區建筑物密度最小看分布趨勢住宅區、工業區不斷向郊外遷移,占市中心比例逐漸下降;商業區雖也有向郊區交通便捷處擴散的趨勢,但幅度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較大工業區商業區一般呈點狀、線狀,住宅區和工業區一般呈片狀商業區晝夜人口數量差別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區與商業區人口變化相反;工業區晝夜人口數量差別最小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因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主要)社會因素行政因素(收入、知名度、種族)影響住宅區的分化城市功能分區具有歷史繼承性---我國首都北京城中心區為行政區城市規劃都受政府干預的影響。距市中心遠近交通通達度城市地租曲線圖判讀坐標圖立體圖等值線圖【習題】(2016年天津,6-7)讀圖文材料,回答6~7題。地租是城市各種環境因素在經濟上的綜合表現,圖中顯示了某市中心城區地租從市中心向邊緣遞減的變化趨勢。由于環境質量、基礎設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變化程度存在差異。6.符合圖中該城區實際情況的表述是(

)A.北部地區的地租梯度,總體大于南部地區B.地租相同的區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線稀疏,表示該方向交通設施較好D.東南方向地租等值線密集,表示該方向空氣質量較好7.該市規劃在甲地建設產業園區,最適宜的是(

)A.電子信息產業園區 B.鋼鐵工業產業園區C.航空航天產業園區 D.汽車工業產業園區CA【解析】習題鏈接交通通達度大于正南高差高好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城市空間結構(從內部看不同功能區在空間上的分布與組合)城市形態(從外部看)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集中式組團式條帶狀、放射狀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各組成部分比較集中,連成一片,如成都市。受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城市由幾片組成,每片都相對獨立,互不連屬,如重慶市。城市空間沿交通線或地形區伸成條帶狀或放射狀,如蘭州市。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的侵入和遷移,呈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拓展,同心圓模式由5個同心圓組成。在小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影響下,城市各功能區出現沿著交通線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拓展的趨勢。隨著城市的不斷外拓,原有市中心由于地價高、交通、居住擁堵等原因,使得郊區開始出現新的核心。【習題】(2019年北京卷,10)下圖示意某地商業和農業地租水平。讀圖,回答問題。【解析】

從圖可知,兩種用地類型并未呈交錯分布,A不對;從圖可知,商業區隨著距離市中心遠近地租變化較大,農業用地隨著距離市中心遠近地租變化很小,兩種地租變化率的差異大,B不對;圖中反映的是商業用地和農業用地的付租能力的高低變化,無法反映商業用地向郊區拓展的情況,C不對;從圖中看,在城市城郊結合部,商業用地地租遠高于農業用地地租,說明農業用地受到政策的保護,租金低,D對。

故選D。D10.該圖體現A.兩種用地類型呈交錯分布

B.兩種地租變化率的差異小

C.商業用地向郊區持續擴展

D.農業用地受到政策的保護【習題】(2017·課標全國Ⅰ,1~3)下圖為我國東部地區某城市街道機動車道與兩側非機動車道綠化隔離帶的景觀對比照片,拍攝于2017年3月25日。數年前,兩側的綠化隔離帶按同一標準栽種了常綠灌木;而如今,一側灌木修剪齊整(左圖),另一側則雜樹叢生,灌木零亂(右圖)。拍攝當日,這些雜樹隱有綠色,新葉呼之欲出。據此完成1~3題。1.當地的自然植被屬于A.常綠闊葉林 B.落葉闊葉林C.常綠硬葉林 D.針葉林2.造成圖示綠化隔離帶景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該街道兩側A.用地類型差異 B.居民愛好差異C.景觀規劃不同 D.行政管轄不同【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照片拍攝于3月25日,“雜樹中隱有綠色,新葉呼之欲出”,說明正值春季雜樹發芽,因此當地的自然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因此答案選B。第2題,由材料可知,道路兩側的綠化隔離帶是數年前按同一標準栽種的常綠灌木,如今一側修剪齊整,說明對綠化帶精心維護,而另一側則雜樹叢生,灌木零亂,說明對綠化帶疏于管理。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只能是道路兩側分別屬于不同的行政區域管理,因此答案選D。BD[習題](2020年全國Ⅰ,4-6)為獲得冬季防風、夏季通風的效果,我國東北平原的某城市對一居住區進行了相應的建筑布局規劃,規劃建筑物為高層(7層以上)和多層(7層或以下)。圖2示意在該居住區內規劃的兩個居住片區、道路、出入口及當地盛行風向。據此完成4~6題。建筑行列式排布——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間距成排布置的形式,其特點為①這種布局形式能使大多數居室獲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風,是各地廣泛采用的一種方式。②如果處理不好,會造成單調、呆板的感覺。③為了避免以上缺點,在規劃布置時常采用錯列布局。行列式排布小區風頻玫瑰圖——該地盛行風向為東北風和西南風風向為主要解題方向區域位置與特征高度差異錯列布局通風效果更好[習題](2020年全國Ⅰ,4—6)為獲得冬季防風、夏季通風的效果,我國東北平原的某城市對一居住區進行了相應的建筑布局規劃,規劃建筑物為高層(7層以上)和多層(7層或以下)。圖2示意在該居住區內規劃的兩個居住片區、道路、出入口及當地盛行風向。據此完成4~6題。4.下列建筑布局中,適合居住片區II的是①并列排布②橫向錯列排布③自由排布④縱向錯列排布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4.結合文字信息可知本題中該小區排列方式僅需要考慮風向要素,從圖片信息分析可知該地盛行風向為夏季西南風和冬季東北風,通過繪制冬夏季向可得出①和④符合夏季通風要求,但冬季防風效果差,③處夏季通風效果不好,冬季無法防風②處冬夏季都符合要求。B[習題](2020年全國Ⅰ,4-6)為獲得冬季防風、夏季通風的效果,我國東北平原的某城市對一居住區進行了相應的建筑布局規劃,規劃建筑物為高層(7層以上)和多層(7層或以下)。圖2示意在該居住區內規劃的兩個居住片區、道路、出入口及當地盛行風向。據此完成4~6題。5.相對居住片區II,居住片區I的建筑布局宜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層建筑為主④以多層建筑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該居住區出入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避開A.春季盛行風 B.夏季盛行風 C.秋季盛行風 D.冬季盛行風【解析】5.本題需要學生觀察及分析圖片能力,因為居民區在居民區的東北方向,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該小區應起到冬季防風作用,所以規劃為密集的高層建筑為主,所以選A項;6.由圖觀察可知,出入口位于該居住區的西部和南部,再結合風頻玫瑰圖分析出入口的設計避開了冬季寒冷且強烈的東北風,所以選D項。AD1.城鎮2.城市3.大城市4.特大城市≥100萬50~100萬20~50萬<20萬通常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城市等級(一)城市等級的劃分

三、城市等級體系三、城市等級體系(二)城市服務范圍【習題】(2015年北京卷,3)下圖為某地公共設施的服務范圍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3.圖中最有可能為博物館、鄉(鎮)行政機構、集貿市場的依次是

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B【解析】圖中博物館的等級最高,服務范圍最大,最有可能為博物館的是⑤。鄉(鎮)行政機構、集貿市場的等級低,服務范圍小。所以依次是⑤③⑥,B對。⑥、③、①的服務范圍小,不可能是博物館,A、C、D錯。知識點城市級別越大,服務范圍越大,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4.蘭斯塔德地區通過空間規劃,限制了該地區各核心城市的A.服務種類B.服務等級C.服務范圍D.服務人口5.蘭斯塔德空間規劃的實施,顯著促進該地區同類產業活動的A.技術創新B.空間集聚C.市場拓展D.產品升級6.蘭斯塔德空間規劃的實施,可以A.提高鄉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

C.促進城市競爭D.優化城鄉用地結構[習題](2016·課標全國Ⅰ,4~6)自20世紀50年代,荷蘭的蘭斯塔德地區經過多次空間規劃,形成城市在外、郊區在內的空間特征:該區中間是一個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綠心”——鄉村地帶;四個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鎮呈環狀分布在“綠心”的周圍,城鎮之間設置不可侵占的綠地。四個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職能,各城市分工明確,通過快速交通系統連接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近20年來,該地區城鎮擴展程度小,基本維持穩定的城鎮結構體系。據此完成4~6題。[解析]4.讀題干,從材料“四個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職能,各城市分工明確”可知,該地區通過空間規劃,限定了各核心城市的職能,也就是服務種類,A對。其服務等級、服務范圍和服務人口要看各自的發展情況,并沒有受到限制,BCD錯誤。5.根據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確,可推斷同類產業活動集中在同一個城市,因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