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_第1頁
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_第2頁
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_第3頁
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_第4頁
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冷戰中的對峙第14課冷戰中的對峙二戰中美、蘇士兵親切友好二戰中美、蘇士兵熱情擁抱易北河會師易北河會師,是二戰中著名的會師,是1945年4月25日一支美軍偵察隊與一隊蘇軍在這里不期而遇。東西兩線并肩作戰的兩支盟軍終于實現了歷史性握手,將負隅頑抗的納粹德國攔腰截為兩段。這激動人心的一幕通過照片迅速傳遍整個世界,成為反法西斯戰爭歐洲戰場出現勝利曙光,希特勒政權即將滅亡的最廣為人知的象征之一。二戰中美、蘇士兵親切友好二戰中美、蘇士兵熱情擁抱易北河會師易絞死希特勒絞死希特勒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舞臺上幾個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和地位發生了巨大變化。戰前國際舞臺上扮演主要角色的英、法、美、德、日、意和蘇聯七國在戰后其地位發生變化。戰后初期,德、日、意戰敗而不再是國際舞臺上的主角;由于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反法西斯盟國成為左右國際局勢力量,但勝利的盟國由于戰爭的影響,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力量消長。

英國雖然獲得了戰勝國的桂冠,卻輸盡了財富,它在戰爭中損失兵力120萬,消耗大量資金,外貿瀕于停頓,黃金儲備幾乎枯竭,海外投資也大部分變賣。戰爭結束債臺高筑。法國在二戰中淪亡,元氣大傷。

實際上二戰后的英法已降到二流國家的地位。二戰后的英法不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歐洲和世界舞臺上指手畫腳,而且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都不得不依附于美國,唯美國馬首是瞻。戰后國際政治舞臺大國力量消長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舞臺上幾個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和地丘吉爾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期間就已意識到“英國是一個多么小的國家”。他曾這樣描繪:“我的一邊坐著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的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蘇英美美蘇這一對曾經并肩作戰的盟友,二戰之后雙方同盟關系又將如何變化?我們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丘吉爾丘吉爾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期間就已意識到“英國是一個二戰期間美國實力增長情況簡表時間總兵力軍費開支軍事基地及其他黃金儲備工業產值外貿出口戰前33.5萬、7艘航母(1939)12億美元145.1億美元(1938)42%(1937)14.2%(1937)戰后初期1230萬,30艘航空母艦90多億美元近500個軍事基地,最強大的海、空軍;壟斷原子彈200.8億美元,占資本主義世界59%(1945)。占資本主義世界60%(1945)占資本主義世界32.5%(1947)戰后,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大國,頭號軍事強國,變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戰前的美國軍事力量在世界僅居第16位。二戰期間美國實力增長情況簡表時間總兵力軍費開支軍事基地及其他美國總統哈瑞·杜魯門

“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它強大。……這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得挑起領導的擔子并承擔責任。”

—杜魯門(1946年)稱霸世界勝利已使美國人民有經常而迫切的必要來領導世界了。

——杜魯門致國會咨文(1945、12)美國要求建立一個由美國領導的、符合美國利益的世界政治與經濟秩序美國總統哈瑞·杜魯門“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戰后蘇聯成為世界一流強國戰爭的勝利,使蘇聯的軍事力量空前強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到1945年,蘇聯擁有軍隊1140萬人,軍事工業僅次于美國,僅作戰飛機的年產量就達40,000架。戰爭使蘇聯領土擴大了60萬平方公里,建立起“東方戰線”,西部鄰國的一些地區先后劃入蘇聯版圖。(蘇軍的反攻使它又進駐歐洲更廣闊的地區,最終在歐洲形成一條延伸到希臘北部與土耳其海峽的,與美英軍對峙的軍事分界線。)在亞洲,蘇軍進駐中國東北和北朝鮮,占領了日本北方四島。在蘇聯影響和幫助下,東歐和亞洲一系列國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權。在社會主義世界,蘇聯成為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戰后蘇聯成為世界一流強國戰爭的勝利,使蘇聯的軍事力量空前冷戰概念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了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稱為冷戰政策。西歐第十四課冷戰中的對峙美國妄圖憑借其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稱霸世界的野心遭到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背景1.美蘇勢均力敵,美國并不占壓倒性優勢;2.戰后人心思定,要求和平是主流,美蘇雙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戰火使自己再卷入一場新的世界戰爭。冷概念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西歐第十四課“鐵幕”演說

1946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訪問美國,在富爾敦發表演說,稱蘇聯進行擴張,“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后面,座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影響:號召所有西方國家聯合起來,依靠美國實力反對蘇聯和東歐國家。它發出了“冷戰”的信號。輿論準備“鐵幕”演說影響:號召所有西方國家聯合起來,依靠美國實力反對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說(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說(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遏制共產

材料一: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主義的滲入”。——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的演講

材料二:“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創造條件,使我們和其他國家能共同建立一種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但是,除非我們愿意幫助各自由國家的人民維持他們的自由體制和國家完整,抵制謀求把極權主義政權強加于他們的侵略活動,這個目標是無法實現的。

——1947年3月杜魯門的一次演講1.材料一中的“自由世界”指什么?“共產主義”主要指誰?“自由世界”指資本主義世界,“共產主義”主要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力量。2.根據以上材料回答,“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什么?有什么影響?“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干涉別國內政,“遏制共產主義”,稱霸全球。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材料一: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主義它既是美國在擴張勢力的宣言,也是對發動全面的宣戰書,是冷戰的標志。全球蘇聯全面開始“杜魯門主義”的提出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影響?

表明美國公開放棄同蘇聯合作轉向公開對抗,由局部擴張轉向全球擴張。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轉折點。當時它與馬歇爾計劃共同構成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礎,標志著美蘇兩國由戰時的盟國變為戰后的敵國,標志著美國政府第一次公開宣布將“冷戰”作為國策。在此后25年內,杜魯門主義一直支配著美國的對外政策。以杜魯門主義為起點,美國在經濟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在軍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了一篇咨文,攻擊蘇聯是極權國家,要求國會批準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緊急援助,以抵制極權政體強加于它們的種種侵犯行動。杜魯門提出的這項政策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它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大轉折點。過去美國把蘇聯稱為盟國,只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攻擊蘇聯。現在,杜魯門公開宣布蘇聯是美國的主要敵人。“杜魯門主義”是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重要標志。

“冷戰”它既是美國在擴張勢力的宣言,全球蘇聯冷戰政治:杜魯門主義經濟:馬歇爾計劃軍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概念4.表現3.輿論準備1.背景第十四課冷戰中的對峙丘吉爾"鐵幕"演說(冷戰信號)冷政治:杜魯門主義經濟:馬歇爾計劃軍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材料一: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個國家接受了美國13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因此丘吉爾把“馬歇爾計劃”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慷慨的舉動”。材料二:“我們每接受一筆貸款,我們的獨立便減少一分。”——法國總理皮拉爾迪推行“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1948年)

1.“馬歇爾計劃”要解決歐洲什么問題?結合材料分析“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什么?要解決戰后西歐的經濟困境和政治動蕩。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馬歇爾計劃”的影響是什么?積極影響:西歐各國經濟得到迅速恢復;消極影響:西歐被美國控制目的:1.幫助西歐各國迅速恢復經濟,防止革命爆發;2.通過美國的援助,打開西歐門戶,控制西歐。材料一: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個國家接受了美國13性質:軍事政治集團“對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

——《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集體防御資本主義世界各國在軍事上實現了戰略同盟對抗共產主義資本主義陣營的形成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1949年)性質:軍事政治集團“對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冷戰政治: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標志)經濟:馬歇爾計劃軍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4.內容華沙條約組織1955年蘇聯和東歐7國經互會1.背景2.概念3.輿論準備丘吉爾"鐵幕"演說(冷戰信號)冷政治: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標志)經濟:馬歇爾計劃軍事:建立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兩極格局正式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兩極格局對峙蘇聯美國資本主義陣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社會主義陣營對峙蘇聯美國資本主義陣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

赫魯曉夫對美國記者說: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如果我們為和平聯合起來,那么就不會有戰爭。那時,如果有某個瘋子想挑起戰爭,我們只要用手指嚇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靜下來。美蘇爭霸

赫魯曉夫追求的目標就是:爭取和美國平起平坐,企圖與美國共同主宰世界。

到赫魯曉夫執政中期,蘇聯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大增,縮短了同美國的差距。經濟上與美國的差距十年內縮短了27個百分點;軍事上到50年代,軍事編制超過美國400萬人,同時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地位。赫魯曉夫對美國記者說: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蘇爭霸緊張—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緩和—赫魯曉夫上臺后訪問美國。(赫魯曉夫)1.爭霸第一階段:(五六十年代)特點:既有緩和又有緊張,但優勢在美國(美攻蘇守)突出事件美蘇爭霸緊張—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1.圖中兩個人物分別是誰?赫魯曉夫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蘇什么態勢?優勢在哪一方?

反映美蘇爭霸的態勢,優勢在美方圖中兩個人物分別是誰?赫魯曉夫肯尼迪扳手腕反映美蘇什么美蘇爭霸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從越南撤軍。蘇聯全力發展軍事力量;1979入侵阿富汗。

(勃列日涅夫)2.爭霸第二階段:(七十年代)特點:美蘇爭霸達到高潮;蘇聯處于攻勢,美國處于守勢。(蘇攻美守)突出事件尼克松美蘇爭霸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從越南撤軍。2.爭霸第二階段為了調整對外戰略,尼克松在亞洲采取了兩大步驟:其一是從越南撤軍,其二是開始同中國實現關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實現了親自訪華的既定目標。為了調整對外戰略,尼克松在亞洲采取了兩大步驟:其

洲際導彈數量1968年美1054枚蘇858枚1978年美1054枚蘇1400枚

蘇聯為了在軍事上趕上美國,扭轉在軍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軍費開支.70年代軍費開支都保持在每年超過美國20%.---<<世界現代史>>洲際導彈數量美蘇爭霸蘇聯從阿富汗撤軍;1991年蘇聯解體。西歐和日本崛起。(里根—戈爾巴喬夫)3.爭霸第三階段:(八十年代)特點:蘇聯負擔沉重,美國遇到激烈競爭。(雙方有所緩和)突出事件美蘇爭霸蘇聯從阿富汗撤軍;1991年蘇聯解體。3.爭霸第三階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70年代80年代五六十年代美蘇蘇美蘇美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70年代80年代五六十年代美蘇蘇美蘇美

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悄然降下,俄羅斯國旗緩緩升起。

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的聲明上簽字兩極格局結束,美蘇冷戰、爭霸局面結束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悄然降下,

1.使西歐依靠美國、東歐受制于蘇聯;冷戰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4.兩強競爭,客觀上促進了科技的發展。3.兩強勢均力敵,不敢輕易動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2.美蘇對抗,進行核軍備競賽,干涉別國內政,嚴重破壞了世界和平;1.使西歐依靠美國、東歐受制于蘇聯;冷戰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戰略核武器常規武裝力量戰略核武器常規武裝力量1.冷戰結束后,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不斷,成為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權主義利用并介入這些矛盾,將其轉化為國際沖突,直接威脅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戰爭、美伊戰爭。2.西方國家打著“人權”的旗幟,粗暴干涉其他國家內政。例如,美國多次發表了《中國人權狀況白皮書》。3.由于美國長期實施霸權主義,導致了恐怖主義的泛濫。最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霸權主義給人類進步和和平帶來哪些危害?近年來,霸權主義有哪些表現?討論1.冷戰結束后,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不斷,成為威1992—1995年科索沃戰爭

2001年“9·11事件”

2003年美伊戰爭災難(第三次海灣戰爭)珍愛和平,遠離戰爭1992—1995年2001年2003年美伊戰爭災想一想從教材162頁的地圖可以看到,希臘、土耳其并非大西洋沿岸國家,為什么被吸收為北約組織?你知道至2004年6月止,北約組織共有多少個國家?美國出于戰略考慮,為包圍蘇聯而吸收希臘和土耳其為北約成員國。到2004年6月止,北約組織共有26個成員國。想一想從教材162頁的地圖可以看到,希臘、土

“馬歇爾計劃”和“杜魯門主義”有什么聯系和區別?目的: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實質都是要遏制蘇聯,穩定資本主義秩序,確立美國的霸權地位;

(從其目的和手段分析)想一想

手段:杜魯門主義是公開的反共反蘇,而馬歇爾計劃是采用隱蔽的經濟手段控制西歐,聯合西歐各國共同反共反蘇。“馬歇爾計劃”和“杜魯門主義”有什么聯系和區

有人說,美蘇爭霸的實質是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競爭,有人說,美蘇爭霸的根本原因是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想想誰說得對。動腦筋1.首先,二戰結束后,由于意識形態的不同和國家利益,美蘇從戰時盟友關系轉變為敵對關系。2.其次,美蘇爭霸的根本原因是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3.最后,美蘇爭霸的實質是美蘇兩國在實力基礎上,對世界勢力范圍的劃分。有人說,美蘇爭霸的實質是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競材料一

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企圖加于他們的奴役。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著我們支持他們維護他們的自由……——1947年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材料二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誠意協助復興工作的,必得到美國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撓他國復興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們的援助。

——馬歇爾1947年在哈佛大學演講閱讀下列材料①杜魯門主義講話中所說的“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是指什么?這一講話的實質是什么?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其實質是干涉他國內政,遏制共產主義材料一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材料一

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企圖加于他們的奴役。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著我們支持他們維護他們的自由……——1947年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材料二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誠意協助復興工作的,必得到美國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撓他國復興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們的援助。

——馬歇爾1947年在哈佛大學演講閱讀下列材料②從馬歇爾的演講分析,他主張美國實施對外援助的目的是什么?目的:穩定資本制度,控制西歐,以遏制共產主義材料一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材料一

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企圖加于他們的奴役。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著我們支持他們維護他們的自由……——1947年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材料二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誠意協助復興工作的,必得到美國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撓他國復興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們的援助。

——馬歇爾1947年在哈佛大學演講閱讀下列材料③比較兩段材料,分析杜魯門的講話與馬歇爾的演講有何異同?(從目的和方式分析)同:都遏制蘇聯社會主義,穩定資本主義秩序,以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異:杜魯門主義是公開的宣稱干涉他國的內政,馬歇爾是采取較隱藏的方式控制他國。材料一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1.杜魯門曾經說過: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其含義不包括A.都是美國“冷戰”政策的組成部分B.都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蘇反共D.都是為了美國自身利益2.二戰后,美國推行“遏制共產主義”的“冷戰”政策,表現有:①向西歐提供經濟援助②支持聯邦德國崛起③以聯合國名義直接出兵朝鮮④成立軍事政治集團──北約組織()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1.杜魯門曾經說過: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一2.二戰后,材料一: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地球上這么多廣大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更容易用及時的行動加以制止。它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住,……但是,誰也聽不進。……我們肯定地必須不讓那種事重演。——丘吉爾1946年3月5日《富爾敦演說》⑴材料中所說“前不久”發生的戰爭是指什么戰爭?從材料上看,丘吉爾對這次戰爭前英、法、美推行的政策持何態度?請說明你的判斷。丘吉爾所說的“鐵幕”是怎樣“降落”的?為什么丘吉爾說這些國家“處在蘇聯勢力范圍之內?”為什么丘吉爾此時還要舊事重提?材料一: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華沙、柏林、材料二:今日世界已面臨嚴重局勢,……幾乎所有國家必在兩種生活方式中挑選一種,……極權政權之種子……在貧窮與爭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長。……重大責任落到了我們身上。

—杜魯門1947年3月12日《在美國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的演說》(2)材料中杜魯門所說的“兩種生活方式”是指什么?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杜魯門和丘吉爾的演說在觀點上有什么相同點?材料三: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縱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樣,現在對美國和帝國主義陣營新政策方針的讓步,必然會使這種政策方針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因此,各國共產黨必須在各方面……領導對帝國主義擴張與侵略計劃的抵抗……——歐洲9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7年9月《關于國際形勢的宣言》(3)《宣言》為什么重提“慕尼黑陰謀”?(4)史學界普遍認為:“材料一、二、三反映世界主要矛盾已經發生強大的變化。此后,世界局勢并未按大國的意圖演進,卻出現了多極化發展趨勢”。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材料二:今日世界已面臨嚴重局勢,……幾乎所有國家必在兩種生活參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戰。否定態度。因為丘吉爾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本來可以不發一槍就被制止”的戰爭。蘇軍在打擊德國法西斯過程中進入東歐一些國家。因為這些國家在走社會主義道路。號召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對蘇聯采取強硬政策。(2)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認為社會主義的威脅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自己必須承擔起歷史的“責任”。(3)號召社會主義國家聯合起來,對帝國主義采取強硬政策。(4)戰后主要矛盾變成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美蘇兩國都想控制世界。但是美國為了扶持和控制歐洲,結果推動歐洲走向聯合。日本經過民主改革,經濟獲得高速增長,成為經濟大國。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如果回答“第三世界國家團結合作”,亦可得1分,但本部分總分不得超過4分)在各種力量的推動下,兩極格局終于瓦解。參考答案:閱讀下列反映同一時期的四段材料:

材料一:從波羅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

──摘自丘吉爾在富爾頓的演說

材料二:余相信美國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之征服企圖。

──摘自杜魯門致國會的咨文

材料三: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美國政府能夠盡力緩和局勢,協助歐洲走上復興道路。

──摘自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

材料四:本公約各締約國……決定聯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約》

回答:(1)丘吉爾所說的鐵幕下國家和地區指的是哪些?

(2)根據材料二、三,杜魯門政府采取了什么具體措施?

(3)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國戰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說明了什么?

(4)針對材料四所反映的內容,蘇聯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著什么?

閱讀下列反映同一時期的四段材料:

材料一:從波羅的海斯德丁((1)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德國蘇占區。(2)杜魯門在1948年4月簽署了《對外援助法》。(3)反映了美國在戰后初期的冷戰或遏制政策。說明美國企圖通過冷戰或遏制政策,確立自己的霸權地位。還說明歐洲是美國對外擴張的全球戰略重點。(4)1955年5月在華沙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通稱《華沙條約》),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它標志著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說明美蘇雙方爭奪的重點在歐洲。(1)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1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對翅膀。2一個人的價值在于他的才華,而不在他的衣飾。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4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5最聰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費時間的人。6不要因為怕被玫瑰的刺傷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7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8命運把人拋入最低谷時,往往是人生轉折的最佳期。誰若自怨自艾,必會坐失良機!1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對翅膀。第14課冷戰中的對峙第14課冷戰中的對峙二戰中美、蘇士兵親切友好二戰中美、蘇士兵熱情擁抱易北河會師易北河會師,是二戰中著名的會師,是1945年4月25日一支美軍偵察隊與一隊蘇軍在這里不期而遇。東西兩線并肩作戰的兩支盟軍終于實現了歷史性握手,將負隅頑抗的納粹德國攔腰截為兩段。這激動人心的一幕通過照片迅速傳遍整個世界,成為反法西斯戰爭歐洲戰場出現勝利曙光,希特勒政權即將滅亡的最廣為人知的象征之一。二戰中美、蘇士兵親切友好二戰中美、蘇士兵熱情擁抱易北河會師易絞死希特勒絞死希特勒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舞臺上幾個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和地位發生了巨大變化。戰前國際舞臺上扮演主要角色的英、法、美、德、日、意和蘇聯七國在戰后其地位發生變化。戰后初期,德、日、意戰敗而不再是國際舞臺上的主角;由于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反法西斯盟國成為左右國際局勢力量,但勝利的盟國由于戰爭的影響,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力量消長。

英國雖然獲得了戰勝國的桂冠,卻輸盡了財富,它在戰爭中損失兵力120萬,消耗大量資金,外貿瀕于停頓,黃金儲備幾乎枯竭,海外投資也大部分變賣。戰爭結束債臺高筑。法國在二戰中淪亡,元氣大傷。

實際上二戰后的英法已降到二流國家的地位。二戰后的英法不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歐洲和世界舞臺上指手畫腳,而且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都不得不依附于美國,唯美國馬首是瞻。戰后國際政治舞臺大國力量消長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舞臺上幾個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和地丘吉爾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期間就已意識到“英國是一個多么小的國家”。他曾這樣描繪:“我的一邊坐著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的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蘇英美美蘇這一對曾經并肩作戰的盟友,二戰之后雙方同盟關系又將如何變化?我們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丘吉爾丘吉爾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期間就已意識到“英國是一個二戰期間美國實力增長情況簡表時間總兵力軍費開支軍事基地及其他黃金儲備工業產值外貿出口戰前33.5萬、7艘航母(1939)12億美元145.1億美元(1938)42%(1937)14.2%(1937)戰后初期1230萬,30艘航空母艦90多億美元近500個軍事基地,最強大的海、空軍;壟斷原子彈200.8億美元,占資本主義世界59%(1945)。占資本主義世界60%(1945)占資本主義世界32.5%(1947)戰后,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大國,頭號軍事強國,變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戰前的美國軍事力量在世界僅居第16位。二戰期間美國實力增長情況簡表時間總兵力軍費開支軍事基地及其他美國總統哈瑞·杜魯門

“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它強大。……這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得挑起領導的擔子并承擔責任。”

—杜魯門(1946年)稱霸世界勝利已使美國人民有經常而迫切的必要來領導世界了。

——杜魯門致國會咨文(1945、12)美國要求建立一個由美國領導的、符合美國利益的世界政治與經濟秩序美國總統哈瑞·杜魯門“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戰后蘇聯成為世界一流強國戰爭的勝利,使蘇聯的軍事力量空前強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到1945年,蘇聯擁有軍隊1140萬人,軍事工業僅次于美國,僅作戰飛機的年產量就達40,000架。戰爭使蘇聯領土擴大了60萬平方公里,建立起“東方戰線”,西部鄰國的一些地區先后劃入蘇聯版圖。(蘇軍的反攻使它又進駐歐洲更廣闊的地區,最終在歐洲形成一條延伸到希臘北部與土耳其海峽的,與美英軍對峙的軍事分界線。)在亞洲,蘇軍進駐中國東北和北朝鮮,占領了日本北方四島。在蘇聯影響和幫助下,東歐和亞洲一系列國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權。在社會主義世界,蘇聯成為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戰后蘇聯成為世界一流強國戰爭的勝利,使蘇聯的軍事力量空前冷戰概念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了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稱為冷戰政策。西歐第十四課冷戰中的對峙美國妄圖憑借其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稱霸世界的野心遭到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背景1.美蘇勢均力敵,美國并不占壓倒性優勢;2.戰后人心思定,要求和平是主流,美蘇雙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戰火使自己再卷入一場新的世界戰爭。冷概念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西歐第十四課“鐵幕”演說

1946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訪問美國,在富爾敦發表演說,稱蘇聯進行擴張,“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后面,座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影響:號召所有西方國家聯合起來,依靠美國實力反對蘇聯和東歐國家。它發出了“冷戰”的信號。輿論準備“鐵幕”演說影響:號召所有西方國家聯合起來,依靠美國實力反對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說(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說(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遏制共產

材料一: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主義的滲入”。——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的演講

材料二:“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創造條件,使我們和其他國家能共同建立一種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但是,除非我們愿意幫助各自由國家的人民維持他們的自由體制和國家完整,抵制謀求把極權主義政權強加于他們的侵略活動,這個目標是無法實現的。

——1947年3月杜魯門的一次演講1.材料一中的“自由世界”指什么?“共產主義”主要指誰?“自由世界”指資本主義世界,“共產主義”主要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力量。2.根據以上材料回答,“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什么?有什么影響?“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干涉別國內政,“遏制共產主義”,稱霸全球。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材料一: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主義它既是美國在擴張勢力的宣言,也是對發動全面的宣戰書,是冷戰的標志。全球蘇聯全面開始“杜魯門主義”的提出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影響?

表明美國公開放棄同蘇聯合作轉向公開對抗,由局部擴張轉向全球擴張。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轉折點。當時它與馬歇爾計劃共同構成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礎,標志著美蘇兩國由戰時的盟國變為戰后的敵國,標志著美國政府第一次公開宣布將“冷戰”作為國策。在此后25年內,杜魯門主義一直支配著美國的對外政策。以杜魯門主義為起點,美國在經濟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在軍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了一篇咨文,攻擊蘇聯是極權國家,要求國會批準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緊急援助,以抵制極權政體強加于它們的種種侵犯行動。杜魯門提出的這項政策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它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大轉折點。過去美國把蘇聯稱為盟國,只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攻擊蘇聯。現在,杜魯門公開宣布蘇聯是美國的主要敵人。“杜魯門主義”是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重要標志。

“冷戰”它既是美國在擴張勢力的宣言,全球蘇聯冷戰政治:杜魯門主義經濟:馬歇爾計劃軍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概念4.表現3.輿論準備1.背景第十四課冷戰中的對峙丘吉爾"鐵幕"演說(冷戰信號)冷政治:杜魯門主義經濟:馬歇爾計劃軍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材料一: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個國家接受了美國13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因此丘吉爾把“馬歇爾計劃”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慷慨的舉動”。材料二:“我們每接受一筆貸款,我們的獨立便減少一分。”——法國總理皮拉爾迪推行“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1948年)

1.“馬歇爾計劃”要解決歐洲什么問題?結合材料分析“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什么?要解決戰后西歐的經濟困境和政治動蕩。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馬歇爾計劃”的影響是什么?積極影響:西歐各國經濟得到迅速恢復;消極影響:西歐被美國控制目的:1.幫助西歐各國迅速恢復經濟,防止革命爆發;2.通過美國的援助,打開西歐門戶,控制西歐。材料一: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個國家接受了美國13性質:軍事政治集團“對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

——《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集體防御資本主義世界各國在軍事上實現了戰略同盟對抗共產主義資本主義陣營的形成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1949年)性質:軍事政治集團“對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冷戰政治: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標志)經濟:馬歇爾計劃軍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4.內容華沙條約組織1955年蘇聯和東歐7國經互會1.背景2.概念3.輿論準備丘吉爾"鐵幕"演說(冷戰信號)冷政治: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標志)經濟:馬歇爾計劃軍事:建立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兩極格局正式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兩極格局對峙蘇聯美國資本主義陣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社會主義陣營對峙蘇聯美國資本主義陣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

赫魯曉夫對美國記者說: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如果我們為和平聯合起來,那么就不會有戰爭。那時,如果有某個瘋子想挑起戰爭,我們只要用手指嚇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靜下來。美蘇爭霸

赫魯曉夫追求的目標就是:爭取和美國平起平坐,企圖與美國共同主宰世界。

到赫魯曉夫執政中期,蘇聯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大增,縮短了同美國的差距。經濟上與美國的差距十年內縮短了27個百分點;軍事上到50年代,軍事編制超過美國400萬人,同時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地位。赫魯曉夫對美國記者說: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蘇爭霸緊張—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緩和—赫魯曉夫上臺后訪問美國。(赫魯曉夫)1.爭霸第一階段:(五六十年代)特點:既有緩和又有緊張,但優勢在美國(美攻蘇守)突出事件美蘇爭霸緊張—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1.圖中兩個人物分別是誰?赫魯曉夫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蘇什么態勢?優勢在哪一方?

反映美蘇爭霸的態勢,優勢在美方圖中兩個人物分別是誰?赫魯曉夫肯尼迪扳手腕反映美蘇什么美蘇爭霸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從越南撤軍。蘇聯全力發展軍事力量;1979入侵阿富汗。

(勃列日涅夫)2.爭霸第二階段:(七十年代)特點:美蘇爭霸達到高潮;蘇聯處于攻勢,美國處于守勢。(蘇攻美守)突出事件尼克松美蘇爭霸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從越南撤軍。2.爭霸第二階段為了調整對外戰略,尼克松在亞洲采取了兩大步驟:其一是從越南撤軍,其二是開始同中國實現關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實現了親自訪華的既定目標。為了調整對外戰略,尼克松在亞洲采取了兩大步驟:其

洲際導彈數量1968年美1054枚蘇858枚1978年美1054枚蘇1400枚

蘇聯為了在軍事上趕上美國,扭轉在軍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軍費開支.70年代軍費開支都保持在每年超過美國20%.---<<世界現代史>>洲際導彈數量美蘇爭霸蘇聯從阿富汗撤軍;1991年蘇聯解體。西歐和日本崛起。(里根—戈爾巴喬夫)3.爭霸第三階段:(八十年代)特點:蘇聯負擔沉重,美國遇到激烈競爭。(雙方有所緩和)突出事件美蘇爭霸蘇聯從阿富汗撤軍;1991年蘇聯解體。3.爭霸第三階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70年代80年代五六十年代美蘇蘇美蘇美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70年代80年代五六十年代美蘇蘇美蘇美

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悄然降下,俄羅斯國旗緩緩升起。

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的聲明上簽字兩極格局結束,美蘇冷戰、爭霸局面結束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悄然降下,

1.使西歐依靠美國、東歐受制于蘇聯;冷戰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4.兩強競爭,客觀上促進了科技的發展。3.兩強勢均力敵,不敢輕易動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2.美蘇對抗,進行核軍備競賽,干涉別國內政,嚴重破壞了世界和平;1.使西歐依靠美國、東歐受制于蘇聯;冷戰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冷戰中的對峙優秀課件23人教版戰略核武器常規武裝力量戰略核武器常規武裝力量1.冷戰結束后,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不斷,成為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權主義利用并介入這些矛盾,將其轉化為國際沖突,直接威脅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戰爭、美伊戰爭。2.西方國家打著“人權”的旗幟,粗暴干涉其他國家內政。例如,美國多次發表了《中國人權狀況白皮書》。3.由于美國長期實施霸權主義,導致了恐怖主義的泛濫。最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霸權主義給人類進步和和平帶來哪些危害?近年來,霸權主義有哪些表現?討論1.冷戰結束后,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不斷,成為威1992—1995年科索沃戰爭

2001年“9·11事件”

2003年美伊戰爭災難(第三次海灣戰爭)珍愛和平,遠離戰爭1992—1995年2001年2003年美伊戰爭災想一想從教材162頁的地圖可以看到,希臘、土耳其并非大西洋沿岸國家,為什么被吸收為北約組織?你知道至2004年6月止,北約組織共有多少個國家?美國出于戰略考慮,為包圍蘇聯而吸收希臘和土耳其為北約成員國。到2004年6月止,北約組織共有26個成員國。想一想從教材162頁的地圖可以看到,希臘、土

“馬歇爾計劃”和“杜魯門主義”有什么聯系和區別?目的: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實質都是要遏制蘇聯,穩定資本主義秩序,確立美國的霸權地位;

(從其目的和手段分析)想一想

手段:杜魯門主義是公開的反共反蘇,而馬歇爾計劃是采用隱蔽的經濟手段控制西歐,聯合西歐各國共同反共反蘇。“馬歇爾計劃”和“杜魯門主義”有什么聯系和區

有人說,美蘇爭霸的實質是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競爭,有人說,美蘇爭霸的根本原因是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想想誰說得對。動腦筋1.首先,二戰結束后,由于意識形態的不同和國家利益,美蘇從戰時盟友關系轉變為敵對關系。2.其次,美蘇爭霸的根本原因是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3.最后,美蘇爭霸的實質是美蘇兩國在實力基礎上,對世界勢力范圍的劃分。有人說,美蘇爭霸的實質是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競材料一

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企圖加于他們的奴役。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著我們支持他們維護他們的自由……——1947年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材料二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誠意協助復興工作的,必得到美國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撓他國復興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們的援助。

——馬歇爾1947年在哈佛大學演講閱讀下列材料①杜魯門主義講話中所說的“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是指什么?這一講話的實質是什么?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其實質是干涉他國內政,遏制共產主義材料一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材料一

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企圖加于他們的奴役。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著我們支持他們維護他們的自由……——1947年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材料二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誠意協助復興工作的,必得到美國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撓他國復興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們的援助。

——馬歇爾1947年在哈佛大學演講閱讀下列材料②從馬歇爾的演講分析,他主張美國實施對外援助的目的是什么?目的:穩定資本制度,控制西歐,以遏制共產主義材料一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材料一

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企圖加于他們的奴役。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著我們支持他們維護他們的自由……——1947年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材料二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誠意協助復興工作的,必得到美國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撓他國復興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們的援助。

——馬歇爾1947年在哈佛大學演講閱讀下列材料③比較兩段材料,分析杜魯門的講話與馬歇爾的演講有何異同?(從目的和方式分析)同:都遏制蘇聯社會主義,穩定資本主義秩序,以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異:杜魯門主義是公開的宣稱干涉他國的內政,馬歇爾是采取較隱藏的方式控制他國。材料一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1.杜魯門曾經說過: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其含義不包括A.都是美國“冷戰”政策的組成部分B.都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蘇反共D.都是為了美國自身利益2.二戰后,美國推行“遏制共產主義”的“冷戰”政策,表現有:①向西歐提供經濟援助②支持聯邦德國崛起③以聯合國名義直接出兵朝鮮④成立軍事政治集團──北約組織()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1.杜魯門曾經說過: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是“一2.二戰后,材料一: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在全部歷史中,沒有一次戰爭比前不久地球上這么多廣大地區淪為廢墟的這次大戰更容易用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