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設計注意點課件_第1頁
工程設計注意點課件_第2頁
工程設計注意點課件_第3頁
工程設計注意點課件_第4頁
工程設計注意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年度研修資料培訓中心2013年06月2013年度研修資料培訓中心工程設計注意點工程設計注意點關于多聯式空調系統的綜合能效系數(IPLV):GB21454-2008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規定:關于多聯式空調系統的綜合能效系數(IPLV):工程設計注意點課件工程設計注意點課件GBT27941-2001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應用設計與安裝要求:GBT27941-2001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應用設計與多聯機工程設計問題探討:(1)負荷計算完全按照水冷系統設計,忽略了多聯機的特性,潛熱負荷考慮偏少;多聯機工程設計問題探討:(1)負荷計算完全按照水冷系統設計, 多聯式空調

2、室內機蒸發器制冷劑出口溫度一般在910左右,進出口溫度差一般在23 ,較水冷系統出口水溫和進出口水溫差都要小,因此,多聯式空調消耗在室內水分凝結(即潛熱負荷)上的冷量要大大超過冷水機組,根據我們的經驗,平均占總負荷的40%左右。 多聯式空調室內機蒸發器制冷劑出多聯機工程設計問題探討:(2)空調系統分區不合理,影響房間溫度場和過渡季節部分房間的使用。多聯機工程設計問題探討:(2)空調系統分區不合理,影響房間溫 靠近維護結構的位置溫度遠遠大于房間中間部位; 部分房間過渡季節仍需要使用空調,未按使用頻率進行充分的合理分配,造成日常負荷過小,運行不經濟。 靠近維護結構的位置溫度遠遠大于多聯機工程設計問

3、題探討:(3)系統過大,連接室內機覆蓋范圍大,管道過長,分支級數過多;多聯機運行時的實際能力受溫度、管長等的影響未加以修正;多聯機工程設計問題探討:(3)系統過大,連接室內機覆蓋范圍大JGJ174-2010多聯機空調系統工程技術規程:JGJ174-2010多聯機空調系統工程技術規程:工程設計注意點課件分支級數過多:我們的要求:一個制冷系統主分支級數最多不要超過3級。室外機室內機室內機室內機室內機室內機第一級第一級第二級第二級第二級第二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三級第三級室內機室內機主分支是指分支管后的兩個支路均連接分支管。第二級分支級數過多:我們的要求:一個制冷系統主分支級數室外機室內機多聯機工程

4、設計問題探討:(4)室外機配電問題只按照額定功率設計,未考慮實際設計和運行工況的影響。多聯機工程設計問題探討:(4)室外機配電問題只按照額定功率設 多聯式空調室外機大多數安裝在室外露天環境中,在室外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室外機進氣溫度會大大超過名義工況,由于室外氣溫較高,室內負荷也較大,導致室外機為了保證輸出量,壓縮機會在高負荷區長時期高速運轉,消耗的電量大大超過名義耗電量,可能會出現由于設計時選擇的電氣空開和電源線規格原因導致室外機跳閘,無法正常運行。 多聯式空調室外機大多數安裝在室風管式室內機設計問題風管式室內機設計問題問題一:噪音大,消費者不滿。原因:1、機器本體噪音:技術開發解決; 2、設

5、計噪音:設計方案調整,與裝修設計師、用戶協商; 3、安裝噪音:現場安裝采取措施。問題一:噪音大,消費者不滿。原因:1、機器本體噪音:技術開關于設計噪音:目前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空調設計人員與裝修設計師、用戶溝通不當,未取得設計師和用戶的理解和支持,設計師和用戶未理解空調對生活的影響與裝修美觀的主次。關于設計噪音:目前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設計噪音主要問題:盡量杜絕以上設計方案。該方案造成較大噪音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足夠的回風靜壓和回風空間,導致回風速度過快,噪音過大。設計噪音主要問題:盡量杜絕以上設計方案。該方案造成較大噪音的解決方案一:解決方案一:樣

6、本描述:樣本描述:他社(D社)樣本描述:他社(D社)樣本描述:他社(T社)樣本描述:他社(T社)樣本描述:解決方案二:(吊頂回風口面積大于機器回風口面積)解決方案二:(吊頂回風口面積大于機器回風口面積)解決方案三:(吊頂回風口面積大于機器回風口面積)解決方案三:(吊頂回風口面積大于機器回風口面積)解決方案四:(吊頂回風口面積大于機器回風口面積)解決方案四:(吊頂回風口面積大于機器回風口面積)問題二:制熱效果不好,消費者不滿。原因:1、裝修設計不當,燈槽較寬或其他裝修,導致制熱氣流無法達到人員活動區域,影響了制熱效果; 2、出回風距離過短,氣流短路; 3、室內機設置位置不當; 4、室內機出風口未

7、與裝修出風口對正,導致漏風。問題二:制熱效果不好,消費者不滿。原因:1、裝修設計不當,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主臥室的燈槽伸出200mm制熱效果主要問題:主臥室的燈槽伸出200mm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解決方案:措施1:縮短燈槽寬度措施2:增加出風口與燈槽之間的高低差解決方案:措施1:縮短燈槽寬度措施2:增加出風口與燈槽之間的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解決方案:擴大出回風口距離,采用正確的出回風方式,防止氣流短路。制熱效果主要問題:解決方案:擴大出回風

8、口距離,采用正確的出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制熱效果主要問題:在狹長的空間中如果沒有很好的考慮到空調機的設置位置、送風口的位置,有可能風不能送到房間的每個角落。即使選定的空調的容量能滿足房間的負荷,但如果氣流分布不均,也會導致空調效果不好。10m制熱/制冷不良我方推薦4.2m在狹長的空間中如果沒有很好的考慮到空調機的設置位置、送風口的制熱效果主要問題:解決方案:空調室內機出風口與裝修出風口采用帆布密閉軟連接,防止漏風。制熱效果主要問題:解決方案:空調室內機出風口與裝修出風口采問題三:落地式安裝注意點正確例不良例送回風方式:靜壓可調產品,可接風管送風。正確例正確例問題三:落地式安裝注意點正確例不良例送

9、回風方式:靜壓可調產品問題三:落地式安裝注意點冷媒配管冷凝水管與其他吊頂內的 室內機相連裝潢的配合:A、采用低柜、壁爐等裝潢方式,隱藏空調;B、冷媒配管的走向配合作局部裝潢處理;C、格柵回風時,美觀性和空調效果的綜合考慮;問題三:落地式安裝注意點冷媒配管冷凝水管與其他吊頂內的 問題四:其他安裝不良案例問題四:其他安裝不良案例問題四:其他安裝不良案例問題四:其他安裝不良案例問題四:其他安裝不良案例問題四:其他安裝不良案例空調風管設計空調風管設計風管系統阻力 空氣分配系統或風管系統對于每個流量都存在一定的阻力。 這個阻力是空氣流經管道、送回風口、調節風門、過濾器和風機盤管等的壓降總和,風機必須克服

10、這一阻力才能保證一定的送風量。風管系統阻力 空氣分配系統或風管系統對于每個流量都存在外部靜壓外部靜壓 系統單元之外的壓降總和。外部靜壓機內靜壓外部靜壓外部靜壓 系統單元之外的壓降總和。外部靜壓機內靜風管內的空氣壓力靜態壓力和動態壓力全壓=靜壓+動壓 動壓=v2/2 -空氣的密度,一般取1.2103kg/m3。靜壓: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撞擊管道壁所產生的壓力風管內的空氣壓力靜態壓力和動態壓力全壓=靜壓+動壓 傾斜式壓力計靜壓測量傾斜式壓力計靜壓測量傾斜式壓力計全壓測量傾斜式壓力計全壓測量PTPSPT - PS = PV動壓測量PTPSPT - PS = PV動壓測量靜態壓力和動態壓力之間的關系風管內

11、的空氣壓力如上圖所示:截面從A1增大到A2時,相對的氣流速度會從V1減少到V2。則動壓會變小,靜壓會增大。所以將這種靜態壓力增加和動態壓力減少的現象稱之為靜態壓力恢復。靜態壓力和動態壓力之間的關系風管內的空氣壓力如上圖所示:截風管設計的基本內容 風管設計的基本任務是,首先根據生產工藝和建筑物對空調通風系統的要求,確定風管系統的形式、風管的走向和在建筑空間內的位置,以及風口的布置,并選擇風管的端面形狀和風管的尺寸(對于公共建筑,風管高度的選取往往受到吊頂空間的制約);然后計算風管的沿程(摩擦)壓力損失(Pm)和局部壓、力損失( Pj ),最終確定風管的尺寸并選擇空調通風機組。風管的壓力損失P(P

12、a): P = Pm + Pj 風管設計的基本內容 風管設計的基本任務是,風管設計的方法風管設計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等壓法 把單位長度的風管內的氣流摩擦損失設為定值的方法。在確定 基準損失值后,根據各部分送風量確定各段風速和管道尺寸。等速法 預先假定風管中各部位的氣流速度,再依次確定各段風管尺寸 及阻力的方法。全壓法 綜合考慮管道中動壓和靜壓情況,按照全壓基準(全壓=動壓+靜壓) 進行設計的方法。靜壓再獲得法 考慮隨著風速變化(即動壓變化)而帶來的靜壓增減,通過計 算該變化量來確定風管尺寸的方法。該方法多用于高速風管的設 計中。風管設計的方法風管設計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等壓法等速法全風管系統設計步

13、驟通風量的確定(考慮漏風)風口的選擇及布置風管通道確定(系統草圖)各部分的通過風量的確定風管尺寸的確定風機靜壓的校核風管系統設計步驟通風量的確定(考慮漏風)風口的選擇及布置風管風管及送風口風速室內允許噪聲級dB(A)主管風速支管風速新風入口25353423355047233.55065692544.565858125851.低速風管內的風速(m/s) 采用散流器平送的空調房間,為了保證貼附射流有足夠射程,并不產生較大噪聲,建議散流器喉部風速V=25m/s,最大風速不得超過6m/s,送熱風時可取較大值。2.散流器風口風速風管及送風口風速室內允許噪聲級dB(A)主管風速支管風速新風 圓型或方型散流

14、器相應送風面積的長寬比不宜大于1:1.5,散流器中心線和側墻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M。喉部直徑間距4m間距5m間距6m間距8m間距10m250300350400500風口的選擇及布置 圓型或方型散流器相應送風面積的長寬比不宜大于1、風管的橫截面積=風量(m3/s)/風速(m/s);2、圓形風管耗材小,但占有效空間大;而矩形風管占有效空間小,易于布置,故空調風管多采用矩形風管。矩形風管高寬比宜在1:6以下。風管尺寸的選擇1、風管的橫截面積=風量(m3/s)/風速(m/s);風管尺風管阻力計算1、風量(1)通過圓形風管的風量通過圓形風管的風量L(m3/h)按下式計算: L=900d2 vd 風管內徑

15、,mv 風管內該斷面處的空氣流速,m/s沿程壓力損失的基本計算公式風管阻力計算1、風量沿程壓力損失的基本計算公式(2)通過矩形風管的風量通過圓形風管的風量L (m3/h)按下式計算: L=3600abva、b 風管斷面的凈寬和凈高,mv 風管內該斷面處的空氣流速,m/s風管阻力計算(2)通過矩形風管的風量風管阻力計算2、風管沿程壓力損失風管沿程摩擦損失Pm (Pa)可按下式計算: Pm = Pm * LPm -單位管長沿程阻力損失, Pa/m L -風管長度,m風管阻力計算-沿程壓力損失的基本計算公式2、風管沿程壓力損失風管阻力計算-沿程壓力損失的基本計算3、單位管長沿程摩擦阻力單位管長沿程摩

16、擦損失pm (Pa/m)可按下式計算: Pm =/de v2/2 摩擦阻力系數, de風管當量直徑,m空氣密度 kg/m3 v 風管內該壓力損失發生處的空氣流速,m/s風管阻力計算-沿程壓力損失的基本計算公式3、單位管長沿程摩擦阻力風管阻力計算-沿程壓力損失的基本風管沿程壓力損失的確定,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第一,按照上述公式直接進行計算;第二,查表計算。(1)鋼板圓形風管單位長度沿程阻力損失計算:de=d單位長度摩擦阻力可查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表11.2-2(第10831086頁)(2)鋼板矩形風管單位長度沿程阻力損失計算:de=2ab/(a+b)單位長度摩擦阻力可查實用供熱空調設計

17、手冊(第二版)表11.2-3(第10871096頁)風管阻力計算-沿程壓力損失的計算風管沿程壓力損失的確定,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風管阻力計算-(3)異形斷面風管單位長度沿程阻力損失計算:非標準斷面的金屬風管,使用標準計算表的步驟如下:1)算出風管的凈斷面積F(m2);2)根據風管的凈斷面積F和風管的計算風量,算出風速V(m/s);3)按公式求出風管當量直徑de(m):de=4F/P(風管斷面的濕周);4)最后根據風速V和當量直徑de查圓形風管標準計算表,得出該非標準斷面風管的單位長度摩擦阻力。風管阻力計算-沿程壓力損失的計算(3)異形斷面風管單位長度沿程阻力損失計算:風管阻力計算-沿程摩擦阻力

18、查表法:注:風管材料為薄鋼板或鍍鋅鋼板,粗糙度K=0.15mm。風管阻力計算-沿程壓力損失的計算沿程摩擦阻力查表法:注:風管材料為薄鋼板或鍍鋅鋼板,粗糙度K 當空氣流經風管系統的配件及設備時,由于氣流流動方向的改變,流過斷面的變化和流量的變化而出現渦流時產生了局部阻力。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引起的能量損失,稱為局部壓力損失Pj (Pa),并按下式計算: Pj= v2/2 局部阻力系數,空氣密度 kg/m3 v 風管內該壓力損失發生處的空氣流速,m/s 通風、空調風管系統中產生局部阻力的配件,主要包括空氣進口、彎管、變徑管、三(四)通管、風量調節閥、風口等。風管阻力計算-局部壓力損失的計算 當空氣流經風管系統的配件及設備時,由于氣流流動方向的對于一般通風系統,風管壓力損失可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P = Pm * L(1 + k)Pm -單位管長沿程阻力損失, Pa/m L -到最遠送風口的送風管總長度加上到最遠回風口的回風管的總長度,m k -局部阻力損失與沿程阻力損失的比值 彎頭三通等配件少時,取k = 1.0 2.0 彎頭三通等配件多時,取k = 3.0 5.0風管阻力計算-簡略估算法對于一般通風系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