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高中歷史課時分層作業6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20202021學年高中歷史課時分層作業6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20202021學年高中歷史課時分層作業6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分層作業(六)(建議用時:20分鐘)4組基礎達標練.鴉片戰爭時,在三元里抗英斗爭中,鄉紳何玉成在其一詩中寫道:“下以保家室,上 以纖國憂。”可見當時的一些鄉紳()A.初具民族主義觀念B.主動指揮了鴉片戰爭C.飽讀儒家經典著作D.已經走在近代化前列A 材料”上以纖國憂”說明當時的一些鄉紳具有愛國意識,故A項正確;三元里抗英 斗爭是人民群眾自發的,故B項錯誤;材料無法表達飽讀儒家經典著作,故C項錯誤;材料 只是反映當時的一些鄉紳保家衛國的意識,不能反映走在近代化前列,故D項錯誤。. “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側。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以下與 此詩相關聯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

2、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中日甲午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C “致遠鼓楫沖重圍”聯系“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在黃海戰役中殉國,結合所學知識 可知是中日甲午戰爭。.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這首詩 贊頌了()A.左宗棠收復B.曾紀澤收回伊犁C.劉永福抗日斗爭D.鄧世昌英勇海戰A 從材料中“大將籌邊”“湖湘子弟”“玉關”等信息可以判斷是指左宗棠收復。.有學者評論某戰役時說:“日方傷亡二百三十九人丁提督也在受傷之列就某 種意義上說,戰術上的勝利是屬于中國的但從那一天起,海上的優勢就一直被日本占去 了。”此戰役是()A.黃海海戰B.威海衛海戰C.遼東戰役D.百團大

3、戰A 由材料中“日方”“丁提督”“從那一天起,海上的優勢就一直被日本占去了”等 信息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指的是中日甲午戰爭中的黃海海戰,應選A項。.據記載,在攻陷涿州前,義和團從沒有對鐵路、電線桿進行過專門破壞。到涿州后, 為防止清軍的進剿,義和團才動手破壞鐵路。這說明義和團()A.對于外來文明沒有排斥.對清廷未完全放松警惕C.轉移了斗爭的主要矛頭D.放棄了 “扶清滅洋”初衷B A項與史實不符;“到涿州后,為防止清軍的進剿,義和團才動手破壞鐵路”說明 義和團對清王朝沒有放松警惕,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義和團轉移了斗爭的主要矛頭和放棄 T “扶清滅洋”的初衷,C、D兩項錯誤。6. 189

4、5年,臺灣巡撫唐景松知道依靠清政府與日本交涉保臺無望后,提出臺灣租界化、 抵押臺灣等設想,并直接與法國、德國方面進行磋商。這反映出唐景松()A.主張在臺灣實行國際共管B.希望借助外力來保衛臺灣C.準備武裝對抗日本的占領D.企圖脫離清政府實現獨立B 材料”提出臺灣租界化、抵押臺灣等設想”說明唐景松希望借助西方強國,制衡日 本割占臺灣,故B項正確。S組素養提升練.光緒十年(1884年),清廷發布上諭:“前經左宗棠創議改立行省,分設郡縣,業據 劉錦棠詳晰陳奏,由部奏準。著照所議,添設甘肅巡撫、布政使各一員。”此上諭的意 義在于()A.驅逐了阿古柏的侵略勢力.使清政府在對俄談判中處于主動地位C.是歸屬

5、中央政府的開始D.有利于清政府加強對地區的控制D 根據時間“1884年”和材料內容“改立行省,分設郡縣”“添設甘肅巡撫、布政使 各一員”等可知,此上諭表達的是1884年清朝在設立行省,推行郡縣制度的邊疆政策。這更 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強對地區的管轄,加強了與內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聯系,促 進了西北邊疆的開發,故此題選D項。.孫中山認為,義和團運動是“對于歐美的新文化之反動”“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 真是令人驚奇佩服。所以經過那次血戰之后,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精神,這種民族 是不可消滅的”。這說明孫中山對義和團運動的評價是()A.否認其排外主義B.贊揚其反侵略精神c.既有贊揚又有否認

6、D.全面贊揚與肯定C I.由“對于歐美的新文化之反動”可知,孫中山否認義和團運動的盲目排外;而“其 勇銳之氣不可消滅的”反映出孫中山贊揚其反侵略精神。甲午之役,民族之殛。對此,史學家陳旭麓說:“深重的災難同時又是一種精神上的 強擊。”閱讀以下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材料一旅順陷后,海軍提督丁汝昌褫職,仍統海軍駐威海,兵艦既弱,坐守而已。日 艦集大連灣,將襲威海,先攻登州,陷榮成。日艦二十五艘環威海口外。海軍方新敗,并匿 不出。汝昌恐北炮臺不能守,命卸巨炮機件以歸,免資敵,戴宗騫持不可。無何北臺陷,宗 騫奔劉公島。日軍踞炮臺,以臺之巨炮俯擊澳內兵艦海軍水手并登岸,噪出,鳴槍過市。 聲言向提督乞生路,

7、劉公島中大擾。諸洋員請姑許乞降,以安眾心,汝昌不可。軍士露刃挾 汝昌,汝昌仰藥死。諸將推洋員托汝昌之名,作降書。日軍受降。材料二 當中國盛時,日本不敢與抗。咸豐庚申中英之戰,敗釁,英、法、俄、美并為 有約之國,日本不得與是役(甲午戰爭)后,日人資中國賠款以興百政,培力既厚。俄、 法、德以仗義歸遼,責報殊奢,而中國復乖于應付,于是俄據旅順、大連灣,英據威海衛, 德據膠州,法據廣州灣,以互為鈴制。中國乃不國矣。以上材料摘編自楊松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戰戰場態勢的特點,歸納北洋艦隊失敗的主觀原因。(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所造成的危害。(3)結合19世紀末

8、20世紀初相關史實,對“深重的災難同時又是一種精神上的強擊”這 一論斷加以說明。解析:第問第一小問,結合關鍵詞“戰場態勢”,然后從材料一中“坐守而已”“先 攻登州,陷榮成。日艦二十五艘環威海口外”可以概括出答案;第二小問依然從材料一中“并 匿不出”“戴宗騫持不可” “聲言向提督乞生路”“諸洋員請姑許乞降” “軍士露刃挾汝昌” 等信息歸納北洋艦隊失敗的主觀原因。第問依據材料二“日人資中國賠款以興百政”“俄 據旅順、大連灣,英據威海衛,德據膠州,法據廣州灣”“中國乃不國矣”等信息概括戰敗 的危害。第問聯系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關史實,主要從民族意識的覺醒、政治運動等方 面加以說明。答案:(1)特點:敵攻我守(被動挨打);海陸交織(局處海螭)。原因:北洋艦隊避戰不出; 將士貪生怕死;洋員鼓動投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