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畢業論文題目 從發揮群眾作用角度論農村消防工作的開展學 號 姓 名 系 隊 專 業 指導教師 二九年六月畢業論文(設計) PAGE V從發揮群眾作用角度論農村消防工作的開展摘 要隨著農村經濟建設和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建設良好的農村消防安全環境,不僅有利于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能夠增強農村地區抵御火災的能力。研究農村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尋找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措施,對保障農村建設和農民安居樂業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近幾年全國農村火災數據的分析,指出我國農村地區的火災特點,并結合實踐調研,從農村消防組織與制度建設、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火災隱患、宣傳教育方面指出了目前農村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影響農村消防工作的人員、地域、文化和經濟因素入手,深入分析了造成農村消防安全形勢嚴峻的主客觀原因,提出人員因素對其它因素有制約作用。并圍繞著增加農民群眾參與消防工作的途徑,從政府和職能部門的組織管理、宣傳教育、用火用電、消防規劃和消防力量建設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目的是更好地發揮群眾在農村消防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其參與消防工作的積極性,為農村消防工作模式創新提供參考。關鍵詞 農村; 消防工作; 群眾作用On the Practice of Firefighting in Countryside From Perspective of Rural Residents Functio
3、n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central government,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 are going through a new period of build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During this process, it is indispensable to construct a favorable fire-control network. Because this system not only contributes a lot to our economic gro
4、wth and social stability, but also can safeguard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sid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ts peoples life, we need to first make a deep and detailed study on the curren
5、t situations of fire-control in this area and then search for better solutions.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fire disasters in rural China and the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present fire fighting practice, this thesis goes deep to analyze the subjective causes of fir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ire-fight
6、ing crew, region distribution, culture and financial factors. Then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for further reference certain measures concerning the renova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ublicizing educ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use of fire and electric
7、ity, fire control project and human resource procession construction. The emph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on the initiative and func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fire disasters prevention.Keywords countryside; fire protection work; residents function目 錄 TOC o 1-3 h z u 中文 HYPERLINK l _Toc233606077
8、 摘要 PAGEREF _Toc233606077 h I HYPERLINK l _Toc233606078 英文摘要 PAGEREF _Toc233606078 h II HYPERLINK l _Toc233606079 目 錄 PAGEREF _Toc233606079 h III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0 1 緒論 PAGEREF _Toc233606080 h 1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1 1.1 引言 PAGEREF _Toc233606081 h 1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2 1.2 研究背景 PAG
9、EREF _Toc233606082 h 1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3 1.3 文獻綜述 PAGEREF _Toc233606083 h 2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4 1.4 研究方法 PAGEREF _Toc233606084 h 2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5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PAGEREF _Toc233606085 h 2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6 2 農村消防工作的現狀 PAGEREF _Toc233606086 h 2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7
10、2.1 農村火災的特點 PAGEREF _Toc233606087 h 2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8 2.1.1 農村火災發生幾率高,占全國總起數比重大 PAGEREF _Toc233606088 h 2 HYPERLINK l _Toc233606089 2.1.2 火災撲救成功率低,損失嚴重 PAGEREF _Toc233606089 h 3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0 2.1.3 農民住宅火災頻次多,人員傷亡大 PAGEREF _Toc233606090 h 4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1 2.1.4 農村鄉鎮企業
11、和個體私營企業火災突出 PAGEREF _Toc233606091 h 4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2 2.1.5 農村火災呈現復雜化、多元化 PAGEREF _Toc233606092 h 4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3 2.2 農村消防工作的薄弱環節 PAGEREF _Toc233606093 h 5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4 2.2.1 村鎮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消防安全組織和制度建設不完善 PAGEREF _Toc233606094 h 5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5 2.2.2 農村
12、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緩慢 PAGEREF _Toc233606095 h 5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6 2.2.3 村民生產生活中火災隱患多 PAGEREF _Toc233606096 h 6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7 2.2.4 農村消防監督檢查和隱患整改難度大 PAGEREF _Toc233606097 h 7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8 2.2.5 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力度不夠 PAGEREF _Toc233606098 h 8 HYPERLINK l _Toc233606099 2.3 小結 PAGEREF _Toc2
13、33606099 h 8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0 3 影響農村消防工作的因素 PAGEREF _Toc233606100 h 8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1 3.1 人員因素 PAGEREF _Toc233606101 h 9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2 3.2 地域因素 PAGEREF _Toc233606102 h 9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3 3.3 文化因素 PAGEREF _Toc233606103 h 10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4 3.4 經濟因素 PA
14、GEREF _Toc233606104 h 11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5 3.5 小結 PAGEREF _Toc233606105 h 12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6 4 從發揮群眾作用入手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措施 PAGEREF _Toc233606106 h 12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7 4.1 建立群眾參與制度,保障資金落實 PAGEREF _Toc233606107 h 12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8 4.1.1 加強領導,建立群眾參與制度 PAGEREF _Toc23360610
15、8 h 12 HYPERLINK l _Toc233606109 4.1.2 多方籌集,保障資金落實 PAGEREF _Toc233606109 h 13 HYPERLINK l _Toc233606110 4.2 強化消防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PAGEREF _Toc233606110 h 14 HYPERLINK l _Toc233606111 4.2.1 開辟消防宣傳教育基地 PAGEREF _Toc233606111 h 14 HYPERLINK l _Toc233606112 4.2.2 多措并舉,營造宣傳氛圍 PAGEREF _Toc233606112 h 15 HYP
16、ERLINK l _Toc233606113 4.3 引導村民科學用火用電,消除火災隱患 PAGEREF _Toc233606113 h 15 HYPERLINK l _Toc233606114 4.3.1 移風易俗,加強用火管理 PAGEREF _Toc233606114 h 16 HYPERLINK l _Toc233606115 4.3.2 加強教育,規范用電方式 PAGEREF _Toc233606115 h 16 HYPERLINK l _Toc233606116 4.4 積極開展農村消防規劃工作 PAGEREF _Toc233606116 h 16 HYPERLINK l _Toc
17、233606117 4.4.1 合理規劃建筑布局,推廣難燃材料 PAGEREF _Toc233606117 h 17 HYPERLINK l _Toc233606118 4.4.2 全面規劃落實消防基礎設施和裝備 PAGEREF _Toc233606118 h 17 HYPERLINK l _Toc233606119 4.5大力發展以群眾為主的消防力量,建立農村的自防自救體系 PAGEREF _Toc233606119 h 18 HYPERLINK l _Toc233606120 4.5.1 大力發展以群眾為主的消防力量 PAGEREF _Toc233606120 h 18 HYPERLINK
18、 l _Toc233606121 4.5.2 提高農民群眾撲救火災的能力 PAGEREF _Toc233606121 h 19 HYPERLINK l _Toc233606122 4.6 小結 PAGEREF _Toc233606122 h 19 HYPERLINK l _Toc233606123 5 結束語 PAGEREF _Toc233606123 h 19 HYPERLINK l _Toc233606124 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233606124 h 21 HYPERLINK l _Toc233606125 致 謝 PAGEREF _Toc233606125 h 22第22
19、頁,共22頁1 緒論1.1 引言近年來,尤其是在我國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重要時期,抓好農村的消防工作不僅是保障農村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還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但是長期以來對農村消防工作投入的不足,使得農村消防工作基礎薄弱的劣勢對農村經濟建設和村民安居樂業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在大多數農村,消防工作制度落實不到位,消防組織不健全,消防設施相對滯后,消防宣傳教育薄弱,火災隱患多等問題顯得尤為突出1。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到2008年間我國農村地區共發生火災64.8萬起,死亡10928人,受傷10223人,財產損失46.4億元。面對如此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
20、失,如何加強農村消防工作制度的落實,改善農村消防安全落后的局面,有力保障農村的經濟建設和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1.2 研究背景為了增強農村地區抵御火災的綜合能力,國內外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國外許多國家十分重視農村志愿消防制度的建設和公眾消防宣傳的教育,同時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工作。如德國長期致力于志愿消防制度的建設,人員、裝備和救援能力都具有了一定的基礎;美國和英國在公眾消防宣傳教育方面重點對公眾進行火災危害性和預防火災等知識的普及教育23。從國內看來,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后,在2006年、2007年的中央1號文件中,均明確提
21、出了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要求。2007年,公安部等部門提出了構建“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村民委員會組織管理、村民群眾共同防范”的農村消防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村消防工作的指導和組織力度。2009年5月11.3 文獻綜述2007年出版的中國消防手冊對我國農村地區的消防工作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介紹,從農村火災的現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消防隊伍建設和宣傳教育等方面分析了農村地區的消防現狀,尤其是根據我國的地域分區詳細分析了村寨、“三合一”場所的消防安全現狀。國內學者發表的文章中也有許多對農村消防工作進行了一定地研究。如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消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農村消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農村消防
22、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等。這些研究或是全面分析農村消防安全環境,或是從不同的角度對農村消防工作現狀、措施進行分析研究,但從發揮群眾作用角度分析現狀、尋找措施的較少。1.4 研究方法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主要采用實地調研、查閱文獻及各地區消防部門發布的火災信息、經驗材料,通過對獲取的相關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從群眾作用對農村消防工作的影響入手,尋找群眾參與農村消防工作的途徑和措施。1.5研究的目的和意義農民群眾是農村建設的主力軍,也是開展好農村消防工作的重要力量。通過對農民群眾參與消防工作的措施進行研究,可以進一步健全農村消防社會化網絡,充分發揮群眾在農村消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當前農村火災形勢
23、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提高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拓寬群眾參與消防工作的途徑,打牢農村消防的群眾基礎,不僅能夠提高農村消防工作的社會化程度,還能最大限度的減小火災給農村建設和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的危害。2 農村消防工作的現狀2.1 農村火災的特點2.1.1 農村火災發生幾率高,占全國總起數比重大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嚴重缺乏消防基礎設施,抵御火災等災害的能力低,用火用電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火災。由于村民缺乏消防安全知識,住宅等建筑建造的十分緊密、柴草堆垛等可燃材料堆放隨意性大、用火用電方式不合理等,都給火災高發創造了條件。2001年以來,我國農村平均每年發生火災8.1萬起,死亡1366人,受傷127
24、7人,直接財產損失5.8億元,該4項數字分別占年均火災總數的58.9%、66.5%、53.3%和56.7%。表2.1統計了近幾年來的全國農村火災數據。由此表可見,農村火災在全國城鄉火災中所占比重較大,尤其是死亡人數居高不下,2008年更是高達70%。表2.1 2001年2008年全國農村火災情況項目火 災 概 況起數(起)占全國總起數的比例(%)死亡人數(人)占全國火災死亡人總數的比例(%)受傷人數(人)占全國火災傷人總數的比例(%)直接損失(萬元)占全國火災損失總數的比例(%)2001年7237258.2145162.2215256.956895.260.42002年8633061.9152
25、163.6187855.057110.759.12003年7977260.4166467.0171955.765731.065.02004年8757161.4178269.6155752.458101.751.22005年8654060.4159763.9134253.552503.158.12006年7385356.7102667.678350.040443.548.92007年8743554.797068.444351.360655.761.22008年7546856.392369.434951.374603.149.8平均8116858.9136666.5127753.358225.55
26、6.7注:1)引自中國消防手冊 2)引自公安部消防局信息網2.1.2 火災撲救成功率低,損失嚴重從表2.1可以看出,平均每年農村火災損失占全國火災損失總數的56.7%左右,相對于農村的經濟狀況來說,農民群眾的財產損失還是相當大的。農村火災撲救成功率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農村遠離城鎮,交通不便,自身缺乏撲救力量和器材裝備,消防水源建設也遠遠落后于城市。發生火災后,城市專業消防力量無法及時到達火災現場,即使到達現場火災也已經發展蔓延或熄滅;另一方面,農民群眾缺乏撲救火災和疏散財產的基本技能,使得火災在初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消滅,勢必給農民群眾帶來更多的財產損失。2.1.3 農民住宅
27、火災頻次多,人員傷亡大近年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使得獨居老人和留守婦女兒童比例提高。這些弱勢群體十分缺乏消防安全常識和逃生自救的能力,用火用電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并且很難安全脫離火魔的攻擊。加上農村建筑耐火等級低,發生火災后房屋容易垮塌,極易將正在搶救財物的村民埋壓造成人員傷亡。據統計,平均每年農民住宅發生的火災占農村火災總數的36.3%,死亡人數占農村火災死亡總人數的71.6%4。2.1.4 農村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火災突出目前,許多村鎮企業為了追求高利潤采用住宿和生產、儲存、經營合用的場所。這些“合用場所”、“出租房”、“農家樂”等企業在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支柱的同時,也由于其
28、先天的不足,帶來了許多非傳統消防安全問題和火災隱患5。許多村民在自辦企業的過程中,往往為了逃避消防監督檢查,以蓋在農村的宅基地為由,不去消防部門辦理審核、驗收手續,先天留下很多隱患。雖然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多次花大力氣進行整治,但由于其隱蔽性、分散性未能徹底消除這些場所的火災隱患,加上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場所消防安全環境較差,使得火災的發生幾率大大增加,且極易引發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2.1.5 農村火災呈現復雜化、多元化隨著農村經濟建設的步伐加快,以服裝、電器、化工業為主的農村產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這些產業生產流程中大多采用些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化學物質,使得農村火災的燃燒物不再單單是一些建
29、筑和堆垛。這些物質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使得火場情況復雜多變,撲救難度增大。加之村民和工人對其認識防范不到位,缺乏撲救和逃生的技能,使得火災損失進一步擴大。此外,農村火災發生的原因也逐漸多樣化:一方面,因缺乏消防安全知識,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電器、吸煙、放火、違章操作等引發的火災也逐漸增多6。2.2 農村消防工作的薄弱環節2.2.1 村鎮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消防安全組織和制度建設不完善鄉鎮政府、派出所和村民委員會是開展和管理農村消防工作的重要力量。但是,一些地區的領導和部門對消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經費和人員缺乏,使得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村鎮消防安
30、全組織和制度建設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開展農村消防工作的成效,也成為了農村消防管理環節薄弱的原因。具體表現為:2.2.1.1 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一些地區的鄉鎮、村干部對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認真履行肩負的消防管理職責,也沒有從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合理的消防工作制度。加之管理機構沒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使得農村消防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缺乏領導、缺少規劃。雖然每年各縣級人民政府都與各鄉鎮政府、消防管理部門簽訂消防安全責任狀,各鄉鎮政府也與村委會、下屬企業簽訂責任狀,但責任狀也大多流于形式,為的是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2.2.1.2 組織
31、網絡和制度建設不完善一些地方縣、鄉鎮、村三級消防安全組織網絡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尤其是村一級沒有建立消防安全組織,沒有制訂防火安全公約,造成應當開展的群眾性消防工作沒有開展,應當進行的消防宣傳教育沒有落實,致使上級關于消防安全的各項工作措施落實不到農村。部分地區在鄉鎮撤并或機構精簡過程中,把消防、安全人員作為重點精簡對象,造成專兼職安全人員減少,消防安全管理隊伍萎縮,影響了農村消防管理的力度。在派出所監管方面,民警消防專業知識缺乏,發現火災隱患能力不強,特別是對一些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問題更是難以察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消防監督管理職能的發揮。2.2.2 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緩慢長期以來,我國
32、農村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步伐,主要表現在消防道路不暢、消防水源不足、器材裝備落后等方面。目前,一些鄉鎮雖然完成了消防規劃,但大部分鄉鎮的消防規劃沒有實施,消防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和農村整體抗御火災的能力依然沒有得到改善。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緩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7:2.2.2.1 消防道路不暢由于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落后,鄉鎮、村道路建設經費較為缺乏,許多地區的消防道路和通道不規范或者根本沒有。村民在道路兩邊隨意堆放雜物(柴草、麥秸等)、部分道路中央還有大小不一的深坑,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消防車的正常通行。這些地方發生火災后,消防車輛無法到達現場,或者到達后由于道路條件差,消防
33、車很難靠近火災現場實施滅火救援。2.2.2.2 消防水源嚴重不足隨著氣候和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缺水的地區也在逐漸增加,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用水異常缺乏。缺少河流、湖泊的農村地區只能依靠地下水來生產生活,消防水源建設十分困難。我國部分農村缺少天然池塘之類的水源,也無必要的取水設備,一旦發生火災,僅僅靠鍋、碗、瓢、盆取水滅火,往往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2.2.2.3 消防力量和裝備建設緩慢長期以來,受工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大環境制約,我國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隊伍主要集中在城市,致使廣大農村的消防力量和裝備建設嚴重落后8。據2008年公安部消防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90%以上的村莊缺乏消防水源
34、和基本消防器材設施;在3.4萬多個鄉鎮中,90%以上沒有專業消防力量。隨著農村各項建設的逐步開展,一些鄉鎮、村也陸續建立了自己的專職和志愿消防隊伍,但是還遠遠不能滿足撲救當地火災的需要。2.2.3村民生產生活中火災隱患多我國農村地區的消防監督管理力量薄弱,加之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普遍較低,使得農村地區的火災隱患大量存在。村民隨意建造房屋和堆放可燃物,不合理的用火用電方式,大量的小作坊、小飯店的興起,也使得農村地區的消防安全形勢十分嚴峻9。2.2.3.1 村民建筑材料和布局不合理由于受經濟實力、建筑風俗等因素的影響,部分農村地區的建筑為磚木結構,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級很低,加之村民家中隨意堆放的家具、
35、柴草等可燃物,火災發生后很容易造成房屋坍塌和人員傷亡。尤其是北方和一些少數民族居住地區,建筑布局十分緊密,房前屋后幾乎不存在防火間距,發生火災后極易造成火燒連營的局面。2.2.3.2 火源使用不科學在農村,村民大多使用明火做飯、取暖,在很大程度上給火災提供了火源。由于缺乏基本的防火常識,農村日常性生產、生活易燃物的管理不規范,柴草堆放以及灶臺、煙囪的設置隨意性大,致使火災隱患到處可見。此外,一些地區村民受封建思想和民族風俗的影響,在“清明節”、“春節” 等節日經常在室內室外焚燒“紙錢”;平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邀請“巫婆”“神漢”來家里“驅鬼辟邪”祭祀,這些行為都極易造成火災事故。2.2.3
36、.3 用電和電氣火災隱患增多近幾年,雖然農村地區進行了電網改造,但村民住宅內部電線陳舊老化、絕緣破損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許多村民缺乏安全用電常識,電氣線路私拉亂接、違章用電的問題比較突出,存在著諸多誘發火災的隱患。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機、電冰箱、空調等用電設備也逐漸增多,造成了電氣線路超負荷運行。一些農民還貪圖便宜使用劣質或不合格的電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電氣火災發生的幾率。2.2.3.4 鄉鎮私營企業火災隱患較多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鄉鎮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速。這些企業多數管理水平和廠房建筑條件較差,建筑布局不符合建筑防火設計規范,加上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職工素質較
37、低,往往是重生產、輕安全,違章作業現象特別突出。企業地點的隱蔽性,使得有關部門很難及時的予以消防監督管理,許多火災隱患得不到消除。2.2.4 農村消防監督檢查和隱患整改難度大目前,農村的消防安全檢查、監督和火災隱患的整改工作主要由村民委員會和基層派出所來組織實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缺乏農民群眾的積極配合,加之群眾對法律法規和消防工作的不了解,使得火災整改難度十分大。派出所管轄面積大,工作量雜而多,但人員少,經費缺乏,對農村的消防監督工作很難到邊到位。派出所民警沒有受到過太多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專業知識的教育,客觀上造成了派出所民警不知道消防監督檢查需要檢查的內容,無法有效開展消防監督檢查。
38、村委會雖不時的組織檢查,由于檢查人員對消防知識的掌握不多,人情、懶惰思想普遍存在,很難發現存在的隱患問題,或對發現的隱患沒有督促改正。長時間來,隱患問題一堆再堆,懸而未果,最終釀成后患。2.2.5 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力度不夠雖然近幾年各級公安消防機構大力開展消防宣傳“進農村”活動,但由于部分地區對消防宣傳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加之農村地理位置遠和傳播媒介少等客觀條件的制約,農村消防宣傳工作的力度仍非常薄弱。鄉鎮政府缺乏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人員力量,消防部門和公安派出所也由于人員編制不足,造成管理的力不從心,無法及時提供有效的消防服務。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缺乏統籌安排,各自為政,使得宣傳的覆蓋面和效果大大降
39、低。很多地區派出所、村委會僅在“119”和重大節日期間“突擊”應付式地進行宣傳,但也只落實在表面上,沒有建立長效的消防宣傳機制,沒有設立消防知識宣傳陣地,也沒有運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去切合村民的實際情況進行消防安全宣傳。尤其是在當前,大多數農民的文化程度還較低,文盲、半文盲還占有一定的比例,一些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的接受能力較差,這些因素更加使得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2.3 小結從以上對我國農村火災和消防工作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農村消防安全環境還不能滿足農村發展的需要,農民群眾較差的消防安全意識使得火災形勢日趨嚴重,給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帶來了巨大危害。首先,農村火災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
40、,阻礙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其次,農村火災的頻發,給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再次,農村消防工作基礎薄弱,抵御火災等災害能力較低。農民群眾缺乏自防自救的能力,使得火災在初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損失十分嚴重。做好農村的消防工作,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立足于農民群眾的自防自救,減小相關因素對農村消防工作的影響,打牢群防群治的基礎。3 影響農村消防工作的因素農村的消防工作點多面廣,實際開展過程中,存在著人員、地域、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我國大力構建社會化消防的重要時期,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參與消防工作的積極性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開展消防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作為主觀方面的人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對地
41、域、經濟和文化因素具有制約作用。3.1 人員因素農村的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建立在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廣大農民群眾高度重視、積極參與的基礎之上。政府人員的管理理念、職能部門的職責意識、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對消防工作都有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各級政府重視程度的影響。政府作為消防工作的領導者,既是管理目標的決策者,又是管理過程的協調者,在消防工作中起著核心和中樞作用10。我國農村地區縣、鄉、村三級消防工作網絡建設中,各級政府對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對農村消防管理、設施建設、宣傳教育等方面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程度。如果部分地區以忽略安全的理念指導農
42、村建設,農村的消防安全形勢將會更加嚴峻。(2)派出所和公安消防機構職能作用的影響。派出所和公安消防機構是管理農村消防工作的職能部門,直接管理著農村的消防工作。這些部門如果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就會導致農村消防工作開展困難。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的派出所警力缺乏、資金設備少,對消防工作的投入嚴重不足。多年來,公安消防機構管理的重心一直落在城市,加之農村地域廣、交通不便、組織分散,致使部分農村地區的消防工作成為管理的空白點和盲區。(3)農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的影響。農村防控火災很重要的一項措施是落實群防群治制度。農民群眾是實現消防安全的主體力量,他們的重視程度和安全意識直接影響著消防工作開展的好與壞
43、。在我國,由于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不到位和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致使農民缺乏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知識,造成了農民想去了解但無途徑的局面。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獨居老人、留守婦女兒童的比例增大,這些弱勢群體獲取消防知識和逃生自救技能的能力較差,因用火、用電不慎引起火災并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頻頻發生。3.2 地域因素我國農村地域遼闊,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民族風俗、歷史傳統、氣候條件等各有差異,火災事故的類型也因地域特點的不同而出現諸多變化。農民群眾在建房選材、村寨布局和生活取暖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特點和歷史傳統的影響。一些地區的地域差異,使得農村地區的火災類型、起火原因
44、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例如西南等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的建筑材料多取材于山林,村寨抵御火災的能力較差。這些村民習慣于聚集居住,幾百戶、上千戶的大村寨相當多。這些地區因可燃物多,建筑布局緊密,發生村寨火災的幾率十分大。據資料顯示,貴州50戶以上的村寨3922個,占全省的66.85%。這些村寨的房屋多為木質結構,耐火等級低,不但失火頻率高,而且火災蔓延迅速,一燒就是幾十戶、上百戶。北方地區的農村由于氣候冷,取暖時間長,村民的房屋建設密集,柴草連片堆放在院內。柴草垛與房屋毗連且柴草數量大給火災多發創造了條件。當地大部分村民日常生火做飯仍以柴草為主,特別是北方冬季采暖期長,使用燒柴暖炕和生明火取暖十分普遍,
45、極易引發火災。同時農村使用和儲存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家庭越來越多,農民群眾缺乏消防安全常識,使得在儲存、使用、運輸過程中極易引發火災。3.3 文化因素我國農村存在著許多獨具特色的風俗文化傳統。在這些風俗中,一些涉及用火的風俗(包括一些帶宗教或迷信色彩的),卻往往由于農民群眾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成為引發火災的原因。例如焚燒紙錢及其它冥器、敬神拜佛時燒香燃燭、張燈結彩過燈節、燃放煙火爆竹等,對農村火災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1)焚燒紙錢及冥器引發火災。紙錢,是辦喪事或清明節掃墓時,為死者或鬼神焚燒的銅錢形圓紙片、紙元寶等。焚燒紙錢和其它冥器,由于火星飄落或存有殘火的灰燼復燃,容易使舉辦喪
46、事的住宅和墳墓所在的草地或山林起火成災。(2)燒香燃燭引發火災。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還存在著許多寺廟及其它供佛拜神的場所,尤其是在傳統新年大多數農村家庭會在自家燒香燃燭。這些地方用火管理不善,極易造成火災的發生。2004年2月15日,浙江海寧市黃婉振五豐村等周邊農村部分老年村民在自行搭建的草棚內搞“懺悔堂”活動時,因焚燒錫紙引燃草棚起火成災,造成40人死亡(3)花燈引發火災。燈節又稱元宵節,是賞燈時期。各地往往利用竹、木藤、麥秸及布、稠等材料制作形狀各異的花燈。人們將花燈中的蠟燭點燃,懸掛在熱鬧的集市上供游人觀賞。但是,在花燈齊放、人群擁擠的街市上,一旦蠟燭因風吹搖動引燃燈罩,或者花燈被人碰倒
47、、撞壞等意外發生時,就會迅速起火并且極易延燒至其它花燈。若火點在人群騷動之際未及時撲滅,則火勢就會蔓延到懸掛花燈的房屋及附近建筑,從而釀成災害。(4)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火災。我國燃放煙花爆竹的風俗由來已久,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等要燃放煙花爆竹來慶賀,但由此引發的火災卻時常發生。盡管在許多城市地區已經采取禁放、限放和制定燃放區域等措施,但在廣大農村地區合理規劃和引導燃放煙花爆竹的工作依然薄弱,或聽之任之,或禁而不止。3.4 經濟因素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農村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迅速增多,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不同地區的消防安全形勢也極大的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48、1)經濟實力落后地區對消防的投入不足。目前,大多數農村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實力落后,縣鄉兩級政府對農村消防工作投入不足,使得消防經費十分緊張。農村實行費改稅后,有些地區甚至取消了原本捉襟見肘的消防經費。由于沒有優惠政策,各類民辦消防組織也面臨著經費短缺、人員流失等問題。長期以來消防經費的投入不足,使得農村無力規劃和建設消防基礎設施,無力組建滅火隊伍和購置器材裝備,農村防控火災的能力十分薄弱。(2)為追求高利潤,大量鄉鎮、私營企業忽略安全進行生產。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村鎮產業結構已呈多元化發展趨勢,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給農村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影響12。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大量分布
49、在農村鄉鎮和城鄉結合部,并且普遍規模偏小,條件簡陋、管理落后,火災發生幾率大。組建和管理這些企業大多是農民群眾,他們普遍缺乏安全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在廣東、福建、浙江等經濟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農村,生產廠家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忽視安全生產這一重要環節,大量存在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由于這類場所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基本的消防設施,疏散逃生條件差,消防安全管理薄弱,火災隱患大量存在,極易引發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3.5 小結農村消防工作受到了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但各種因素的影響方面和程度卻不同。地域因素影響著農村的建筑布局、建筑材料、道路設施和消防水源方面;文化因素影響著村民生活習慣和
50、民族風俗中的用火用電;經濟因素影響著農村地區的消防投入和村民的生產方式。農村消防工作基礎薄弱,盡管有地域、文化和經濟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但作為主觀方面的人員因素卻始終穿插在客觀因素之中,并和客觀因素一同作用于事物之中。農村消防工作的許多環節固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影響,但只要政府管理人員、職能部門和農民群眾主觀努力,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就能夠將問題解決、損失減小。4 從發揮群眾作用入手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措施從以上對農村消防工作現狀和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農村地區消防安全環境薄弱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善,許多地區的火災損失依然十分嚴重。要想進一步加強農村消防工作,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調動農
51、民群眾參與消防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打牢群防群治的群眾基礎。根據當前農村消防工作的現狀,結合以上對農村消防工作的影響因素分析,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農民群眾對消防工作的認識程度和參與的積極性,建立健全農村消防群防群治網絡。4.1 建立群眾參與制度,保障資金落實4.1.1 加強領導,建立群眾參與制度新消防法提出的“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為建立社會化的消防網絡指明了方向。在農村建立社會化的消防網絡時,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應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強同農民群眾的聯系。在日常的消防工作中,不能只發個文件、提個口號進行消極應對
52、。在措施上,縣、鄉鎮政府和派出所建立與村委會和農民群眾互動的制度,定期聽取匯報,解決農民群眾在參與消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消防工作制度和獎懲措施,明確村民的權利、義務,讓農民群眾認識到參與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自覺按照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消防部門應定期研究本地區農村消防工作現狀,積極向政府部門進言獻策,發揮好參謀助手的作用。此外,鄉鎮、村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還應著重加強有關預案的建設,提高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應急能力。例如鄉鎮、村制定火災處置預案,能夠有效地規范火災報警、自救程序,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圖4.1表述了鄉鎮、村火災處置預案的有關內容。處置成員處置成員成員分工
53、處置程序處置原則火災處置預案組 長:各鄉鎮、村的主官副組長:各鄉鎮、村主管消防的干部滅火組:村干部、民兵、群眾若干名疏散組:村干部、民兵、群眾若干名組 長:負責撲救火災的組織和指揮,負責火情控制、對外求助和聯系消防隊副組長:負責組織人員疏散、財產搶救滅火組:協助組長對現場火情的控制和器材裝備的供應疏散組:協助副組長疏散人員、搶救物資財產判斷火情大小,迅速報警,由組長調度各組成員趕赴現場;大火及時向消防隊報警滅火組到達現場后,利用器材裝備救火、清理周圍可燃物,或派人迎接消防車疏散組到達現場后,迅速搶救人員、疏散貴重財物火滅后,指派留守人員,協助群眾清理現場統一指揮、快速響應小火自救、大火報警以人
54、為本、生命第一控制為主、減少損失圖4.1 鄉鎮、村火災處置預案4.1.2 多方籌集,保障資金落實農村消防工作的開展,需要大量資金的扶持。當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較之城市還有一定的差距,農民群眾的收入也不高,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的籌集資金制度。在經費方面,應堅持以縣、鄉鎮兩級政府財政經費保障為主渠道,以社會受益單位經費籌集為補充,通過整合社會公共資源,保障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組建及運行。一方面,可以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走社會辦消防的路子,采取政府財政解決一部分、受益單位出資一部分,合理解決農村消防建設經費不足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采取村寨自籌或群眾自愿集
55、資的辦法,或出錢出物,或出人出力。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通過措施建立長效機制,落實好獎懲制度,如鼓勵村民自創或改良裝備節省投資、無償參與消防工作,整治不響應號召、不落實防火公約的行為。4.2 強化消防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農村火災的高發生率、高傷亡率,充分暴露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知識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等問題。農民群眾是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素質,也是農村消防消防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抓好農村消防工作,關鍵要普及、提高農民群眾的消防意識,讓農民群眾從不重視到重視,從不懂到懂,做到自我防范,才能有效的減少火災等事故發生。4.2.1 開辟消防宣傳
56、教育基地強化農村的消防宣傳教育,必須充分發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從上到下,齊心協力抓落實。在宣傳的過程中,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宣傳教育理念,注重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用,多角度、多層次打造互動式消防宣傳陣地。4.2.1.1 依托消防站建立消防宣傳教育基地公安消防機構具有資料齊全、設施完備的宣傳優勢,應當貫徹“請進來”的宣傳理念,充分利用好消防站這一宣傳平臺,進一步加大宣傳深度13。公安消防機構可每年分批次將鄉鎮、村和企業的消防安全員請進來,通過實地觀摩、培訓技能、圖片影片等宣傳方式,提高這類人員的消防責任意識和防滅火技能;將鄉鎮、村干部和派出所民警請進來講解消防監督的各種知識、火災等災害的處置程序等
57、,增強他們在消防工作中的知識儲備和管理能力。4.2.1.2 依托中小學建立消防宣傳教育基地鄉鎮政府和消防機構可定期在各鄉鎮中、小學校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滅火演練,消防官兵結合模擬現場,耐心細致地向師生講解學校防火常識、學生宿舍防火常識、自防自救常識、各種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消防安全知識。同時,組織師生進行滅火器的使用、逃生疏散等實戰演練,教會他們逃生、疏散和報警的技能。此外,還可以把廣大農村教師、中小學生作為傳播消防知識的骨干力量,堅持消防教育從娃娃抓起這一做法,積極與教育部門聯系,把消防安全教育作為安全教育學習的重要內容。消防部門也可從教師中聘請消防宣傳員,定期給學生發放宣傳
58、資料,讓其帶回家給家庭及鄰里上好“消防課”,延伸培訓鏈條,擴大宣傳效果。4.2.2 多措并舉,營造宣傳氛圍營造濃厚的消防宣傳氛圍,不僅能夠使得宣傳的效果加深、范圍擴大,而且能夠有效地凝聚農民群眾的思想意識。在宣傳的過程中,要多動腦筋、想辦法,不斷創新宣傳模式。政府和職能部門可利用村鎮街道、公路、村民活動中心、村支部園地等場所,通過出黑板報、懸掛消防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播放電影等方式,進行“文、字、影、音、屏”的互動宣傳,大造聲勢,向廣大村民宣傳消防法律法規,普及防火、滅火和自救逃生等知識。通過舉辦消防主題文藝演出,將枯燥的消防知識搬上舞臺,以相聲、小品、快板為載體,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享受快樂
59、的過程中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消防意識。在人口較為集中的鄉鎮、村莊設立流動消防宣傳站,把消防宣傳車開進鄉鎮、把消防宣傳圖板擺進農村,用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違章行為和火災案例警示群眾,用客觀生動的漫畫普及消防知識,教育群眾。通過這一系列貼近農民群眾實際的宣傳手段,可以增強消防宣傳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促進和提高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4.3 引導村民科學用火用電,消除火災隱患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用火用電方式和涉及用火的風俗(包括一些帶宗教或迷信色彩的),村民又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識,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事故。因此,必須在措施上加強對村民正確用火用電的管理,引導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采
60、取正確合理的用火用電方式。4.3.1 移風易俗,加強用火管理受地理、歷史、教育程度等客觀條件制約,傳統的農村文化和鄉村風俗中,有不少帶火的活動,如在家中大擺“香堂”、邀請“巫婆”燒香降妖除魔;在清明節、冬至、新年等日子里上墳或在家祭祖,一般都要燒香點燭、焚化錫箔紙錢,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村委會應選準時機開展安全教育,倡導文明新風,采取措施防范火災。當前,不少地方的村民依然沿襲著在房內使用柴草生火做飯、取暖和在院內以及房前屋后堆放柴草的習慣。部分村民至今還在用“柴火灶”、“燒吊鍋”等傳統的生火用火方式。這些落后的用火方式和習慣存在著諸多火災隱患,極易引發火災事故。村委會在發揮管理作用的過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甲醇燃料汽車行業發展分析及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瑜伽夾克和連帽衫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玻璃工藝品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評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國環境試驗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驗室設備標準化與統一化研究
- 推動素質教育教育機器人的重要作用與應用前景
- 招聘培訓課件軟件
- 美術培訓主題課件名稱
- 高效會議管理培訓課件
- 多媒體教學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 DGJ08-81-2015 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
- 房屋租賃合同范本15篇
- 2025至2030年中國飛行控制器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錦氨綸汗布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江蘇地質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湖北省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小學暑假安全教育主題家長會 課件
- 中興-5G-A高頻毫米波網絡規劃方法論介紹V1.0
- 2025至2030中國時尚涼鞋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
- 2025年佛山市南海區圖書館招聘題庫帶答案分析
- GB/T 4169.19-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第19部分:澆口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