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氓》課例反思_第1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氓》課例反思_第2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氓》課例反思_第3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氓》課例反思_第4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氓》課例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氓課例反思該課例理論基礎及現實意義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以大量篇幅闡述了探究式學習的重 要性。“課程性質”中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 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 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 習和有個性的開展奠定基礎。”“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應在繼 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 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 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 “發現創新” 能力中明確提出:“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 以為常的事實和

2、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 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于探異求新,走進新 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學習多 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 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 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動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 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必修課程”中 提出:“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 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 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開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選4、課堂展示,要求發言同學結合詩句,具體分析。【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逐步培養學生探 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在 語文課程總目標中提出:“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 用語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改變純“接受性” 學習,倡導探究性的學習,啟發學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讀文本。 本環節的兩個問題,意圖讓學生從文本的細節入手,展開發現探究之 旅。由男子婚前婚后的變化去分析變化原因,由女子癡情、怨憤終至 決絕的情感變化分析人物形象,學生可以見仁見智,直接導向婚姻悲 劇產生的根本,為下面的深入探究張本。第四環節:深讀文本,再探

4、辭章之美。展示探究話題之三:探究三個意象和一個嘆詞,體味詩歌手法和 詞韻之美。1、誦讀3至4章,探究比興手法的運用。2、示范朗讀5至6章,探究:1)探究意象在文中的內涵,鼓勵學生質疑。2)六個嘆詞“矣”表達了女主人公豐富的情感,試加以探究。【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出:“現代社會要求人們思想敏銳,富有 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認 識。”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自己要深入文本,還要引領學生解讀文本, 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三個意象、一個嘆詞,引領學生進 入辭章手法的審美空間。在美的誦讀中探究,在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中 鑒賞。而鼓勵學生質疑演繹了原生態的探究課堂。第五環節 走

5、進人物命運,燭照現實人生。布置課后作業以“氓女子,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文字。【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現有的知識和生活體驗去思考問題,培 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行 動,引領學生健康的愛情觀,把人格教育巧妙地滲透在對經典的品讀 之中。三、精彩片段教學目標中的后兩個目標,是本課學習的重難點,教師引領學生 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營造民主、真誠、信任的對話氣氛,構建平 等、寬容、幫助、鼓勵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切磋琢磨中完成思想交 流、情感溝通。以下分別是第二、三、四、五環節中的一個片段。片段一:“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體體驗和獨特 感受的過程。”學

6、生的閱讀能力也只有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和閱讀探究 中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 第二個環節整體感知設計的問題是:請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為 氓另擬一個標題,并簡述緣由。生1:通讀這首詩,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癡心女子負心郎” 的故事,詩中女主人公戀愛、結婚、辛苦地操持家務,最終卻被拋棄, 因此這是一首“棄婦詩”。詩歌第六章中,”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怨”字即是全詩詩眼,所以我為這首詩重新命名為“棄婦怨”。師:說得很棒。我們同學一上來就把全詩的詩眼、詩歌主旨拿了 出來,通過詩歌題目表達出來,非常好。生2:我為這首詩擬的標題是“桑隕”。第四章首句有“桑之落 矣,其

7、黃而隕”,我認為這句話明顯有隱喻作用。桑葉由綠而黃,愀 然飄落,不正像青春不再、年老色衰的女子嗎?葉黃墜落,隨水飄逝 不正是她破碎婚姻的寫照嗎?因此,“桑隕”作為這首詩的題目更有 韻味。(話音未落,掌聲響起)師:同學們的掌聲是對你最好的表揚,謝謝你帶來的精彩分析。生3:詩歌中的女子確實是一個棄婦,但我覺得她跟我們常讀到 的棄婦詩里面的“棄婦”形象有些不一樣。像前面讀到的顧況詩中的 那位棄婦,“今日妾辭君,辭君欲何去”,哭哭啼啼,滿腹哀怨,一 味乞求丈夫哀憐。而氓的妻子卻直接指斥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毅然在淇水岸邊與氓決絕:“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所以我擬的標 題是“淇水訣別”。師:能聯系

8、同題材的詩歌分析,且能同中見異,有道理。我想其 中最關鍵的是對文本的深入解讀,這是一個很有見地的發現。生4:我擬的標題是“復關行”。復關是氓居住的地方,自然就 是詩中的“我”婚后生活的地方。在那里,“我”和氓結婚、生活, 肯定有過幸福,但如今看來幸福已是煙云,如今唯剩辛酸。師:大家議一議這個標題好不好?(學生思考)生5:我覺得這個標題不好。復關確實是氓居住的地方,但是在 詩歌中是以此來指代氓的。我覺得這個標題不如換成“淇水行”。“送 子涉淇,至于頓丘”,“淇水”曾經見證過他們的愛情;而如今,“淇 水湯湯,漸車帷裳”,湯湯淇水又成為她愛情幻滅的見證。(多數學生附和)師:看來大家都覺得“淇水行”比

9、“復關行”要好。確實,在詩 歌中“淇水”的內涵比“復關”要豐富得多,這個我們下面還要分析 到。生6:讀這首詩讓我想到了魯迅先生的小說傷逝。雖然時光 已過千年,但我總覺得淇水河畔“我”哀怨的目光穿越了時光隧道, 和子君迷茫的眼光遙遙相接。幾千年的時光長河,一直不缺婚姻悲劇, 我擬的標題是“情逝”。師:“傷逝”“情逝”,你是思接千載啊。婚姻與愛情確實是人 類最為永恒的話題,古今一也。【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問題如果設計得好,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 思維。標題另擬,就好像投石擊水,一下子翻開了學生的思維。學生 目光,既深入文本細節,探幽發微;又遠掛近連,觸類旁通:這就是 好的引路問題的價值。】片段二:依據文

10、本,把握細節,探究主人公的形象特點。生1:我認為氓就是一個虛偽、自私、有心計、不負責任的男子, 是一個品行不端、視婚姻如兒戲的人,這可從他婚前婚后判假設兩人的 表現得到證明。“總角晏晏,言笑宴宴”,可知他倆青梅竹馬兩小無 猜,兩家人也應彼此知根知底。那么,氓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明媒正 娶,卻要這樣偷偷摸摸地求婚呢?也許是家庭貧困請不起媒人,也許 是名聲不好請不到媒人,或者女子的家人本就反對這場婚事。但不管 怎樣,氓最終沒有以當時合法的途徑迎娶女子,這說明氓從一開始就 是在騙婚,他對女子“信誓旦旦”的求婚根本是在圖財。師:那么,你如何解釋“氓之蚩蚩”呢?生1: “蚩蚩”也有解釋成“嬉皮笑臉”的。即

11、使解釋成“憨厚 老實的樣子”,那也是他裝出來的,為的是博取女子的好感,他是一 個很有心計的人。在“愛情與婚姻”這幕大戲中,他上演了一出“從 奴隸到將軍”的戲碼。生2:我認為氓婚前對女主人公的感情還是真摯的,這可以用女 主人公對婚前的美好回憶來作佐證;他們可是兩小無猜,要裝也不可 能從小裝到大。氓婚后的變心應該與普天之下的負心男子大同小異, 曾經的戀人容顏漸老,于是產生審美疲勞,便開始朝三暮四。師:兩位的見解異中有同,都有道理,都可以從文中找到支持。 下面,我們談談女子的癡情在詩中有何具體表現?【探究式課堂應該有開放的、互動的、立體的學習方式。課堂上 有了爭辯的聲音,才能還原學生的思想本真,才能

12、展示學生的思維流 程。給學生這樣一個平臺,學生才會滿懷激情學習語文,提升素養。 而有了探究,才會有碰撞。碰撞會讓發現更深入,更接近問題的本質。 但答案不是唯一的,多元的選擇也是繼續探究的動力,這才是真正的 開放式探究課堂。】片段三:探究三個意象和一個嘆詞,體味詩歌手法和詞韻之美。生1: “鳩”這個意象喻意明顯。“于嗟鳩兮,無食桑甚”,借 助勸導鳥兒不要沉迷桑意,來說女子不要沉迷愛情。太過于沉醉、沉 迷,就會“不可說也”。生2:我也想說“鳩”。這個“鳩”就像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沉 迷于愛情,就像那個“鳩”吃了桑甚,像醉了一樣無限地付出;但是 之后卻什么也沒有得到,這是一種告誡。生3:還有“桑之落矣

13、”,看到眼前桑葉飄零,因而想到它滋潤 鮮美時的樣子,那個時候的愛情也是“其葉沃假設”,飽滿潤澤;現在 卻“其黃而隕”,人老色衰,愛情也悄然凋零,不由得不讓人“于嗟 鳩兮,無食桑甚”。師:說得真好,大家的感悟能力非常強。同學們還有沒有別的看 法或問題?(學生看書,思考,討論)生4:文章中屢次出現“淇水”這個詞,我特別查了資料,有很 多說法,那么“淇水”算不算意象呢?師:這個問題很有價值,也很有趣,那么大家討論思考,文中“淇 水”出現了幾次,都是怎么出現的?生5:詩歌第一章,“送子涉淇,至于頓丘”,第一次穿越淇水, 正是女子與氓兩情相悅的戀愛時期,對貌似忠厚老實的氓,女子一見 傾心。離別時十八相送

14、,情意綿綿,那可真是“行行重行行”啊。生6: “淇水湯湯,漸車幃裳”,淇水急流,打濕了那個車的布 幔,當這位曾經幸福的女子再度穿越淇水時,已是“物是人非,悲歡 迥別” 了。“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桑樹枯萎凋零,迎來了自然的 秋天,女子也步入了人生之秋。生7: “淇那么有岸,隰那么有泮,為何淇水都有岸,而氓的欲望卻 毫無止境,“我”的痛苦卻無邊無沿呢?愛情的玫瑰已然枯萎,面對 婚變被棄的命運,究竟該何去何從?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多少 人的夢想,但這位女子已清醒地意識到“及爾偕老,老使我怨”,于 是主動喊出了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師:三位同學簡直是在以詩的語言解釋詩。“發現問題比解決問

15、題更重要”,我們還可以注意一個語氣詞。看第五章。哪個語氣詞?生:“矣”。(學生試讀,體會語氣,然后師范讀)師:這六個“矣”字,表達了 “淇水女”豐富的情感,讀了之后, 給你的感受是什么?生7:我覺得有種遞進的感覺,越來越悲傷,越來越無奈。生8:我覺得“矣”字有嘆氣的感覺,說一句嘆一口氣,覺得自 己很不幸。生9:我覺得這幾個“矣”的感覺不太一樣。前2個“靡室勞矣” “靡有朝矣”,讓人感慨一個妻子的辛勞;而“至于暴矣”就更讓人 覺得這個女子可憐,轉而痛恨那個無行的丈夫;“口至其笑矣”的兄弟 讓人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連親人尚且如此。師:談得真好。我們用前人的分析歸結一下(幻燈片)六個“矣”字歷落盡

16、致。前四句兩個“矣”字令人感嘆;中二句 兩個“矣”字令人嗔怒;末四句兩個“矣”字令人嗟戚。師:好,請大家再次誦讀,體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盡可能構建嶄新的學習方 式,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 富有個性地學習。”這一環節注重“感知”“理解”“評價”。“寫 了什么”,感知層面;“怎么寫的”,理解層面;“寫得怎么樣”, 評價層面。對詩歌的文本解讀,如果有了這三個層面的有效探討,就 基本保證了比擬深入的分析與鑒賞。尤其是當課堂上有了質疑的聲 音,這才是真正的課堂,這才是精彩的課堂。】片段四:學生作品展示(一)氓,我能對你說什么呢?張愛玲說過:“婚姻就是一場賭局

17、。”但婚姻里沒有絕對的輸家與贏家。我為你的結發之妻感到悲哀。男人就是“騙子”,只是有人運氣好,遇上了大騙子騙了她一生;而 有人呢卻不那么幸運,遇到了小騙子。那么,氓,我可不可以說,你 是那個好色之徒的小騙子呢? “花無百日紅”,何況是人呢?假假設你 又娶嬌娘,想你必是天天笑顏,而不是“二三其德” 了吧?但,請你 記住,十年之后,不,二十年之后,她也會“其黃而隕”的,這是每 個人的命運。所以,如果你嫌棄糟糠之妻面黃色衰之時,請您透過明 亮的梳妝鏡看看你自己的尊容吧!你的眸早已黯淡無光了吧?你的面 部已有魚尾紋吧?你的雙鬢已侵霜了吧?她用一生的幸福做賭注,你 怎么舍得讓她輸!(二)青春期里有一句經

18、典臺詞:“等待就是浪費青春。” 而現在,氓妻,我想對你說:該等待的時候就要等待,有些事情,你 立即去做了,有時卻也浪費了青春。兩個人在一起,內心的共鳴才是 最重要的。兩顆心建立起一座墻,如果這座墻破裂了,甚至倒下了, 那么說明這兩個人是徹底要分散的。沒有了信任,沒有了依賴,沒有 了一起變老的心愿,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要死纏著不放呢?當初你本可 以由追求幸福的權利,何必急于把自己嫁出去束縛自己浪費自己的青 春呢?(三)女子,我想對你說,每個人的青春都有淺淺的淤青,每個 人的傷心也都會有淡淡的痕跡。賢惠如你,是那負心男子不懂珍惜; 堅強如你,盡管委屈也沒讓尊嚴落地;瀟灑如你,面對如此情傷能夠 果斷離去

19、。雖然你的愛情像天上的流星般轉瞬即逝,但你沒有沉溺于 修課程”中提出:“學習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 解決問題,在閱讀過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于 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樂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教學建議” 中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 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 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 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國最早的教育專著學記中就提到:“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

20、牽那么和,強而弗抑那么易,開 而弗達那么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國外關于探究式教學的研究 思想可以追溯到18世紀,杜威提出的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是問題,就 是說學生的活動要圍繞問題展開。因此所謂探究式學習并不一定要學 生去發現前人所未發現的,而是創設情境,重啟發,鼓勵學生主動思 考,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提升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 素養。但這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先于學生與 文本進行對話,從文本中捕捉自己的新體驗,發現自己的新體會,從 而在教師、學生、文本的對話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當前,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的, 學生學得很累很苦,卻沒有學習

21、的興趣。而探究性式學習,在鼓勵學 生個人鉆研的基礎上,強調傾聽溝通,重視協作提供,這不僅利用學過往的美好回憶,而是選擇勇敢地走出去,奔向未來。你自尊自愛的 閃光思想將是一面旗幟,永遠地豎立在淇水邊(四)氓,我想對你說,桑樹枝頭肥碩潤澤葉子的隕落是你“土 貳其行”的象征,那“湯湯淇水”是她“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的見 證。記得你來提親時她歡天喜地的樣子嗎?記得送你回家時,她眼里 的依依不舍嗎?你體會到她苦苦等候你時,內心的焦急與迫切嗎?你 又怎么理解她穿上嫁衣時,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這一切都在你婚后 虛偽與欺騙丑惡嘴臉的暴露下破滅。悔恨、哀傷、決絕而不留戀,她 有權利對自己的命運做出抉擇!(五)氓

22、,我想對你說,一首氓把你變成幾千年來負心漢的 代名詞。你對她并非無情,“抱布貿絲”的你,費力心機,只為抱得 伊人歸。可是當她陷入情網,嫁作你的妻子后,你卻逃避了,我不知 道你是畏懼生活的艱辛還是厭煩婚姻的無趣,可是她為了你勤儉持 家,三歲食貧,褪下少女的羅裳,換上麻布粗衣,卻只得到你“言既 遂矣,至于暴矣”。你是男人,是丈夫,什么理由都敵不過你對生活 的責任和家庭的擔當,不能愧對一往情深的妻子,更不能違背年少的 信誓旦旦。如果再來一回,你是否還會選擇那個純良的女子呢?是“二 三其德”把她引入愛情和婚姻的悲劇中,還是給她美好的愛情過著言 笑晏晏的生活呢?四、自我反思曾讀王開東老師的文章,看到他對

23、氓的處理,用“一”字貫 穿全篇,概括女主人公:一見鐘情一一一往情深一一一意孤行一一一 去不回頭一一一聲嘆息一一一刀兩斷。這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教師如 果憑著經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可以把工作應付下來。但課堂是 學生思維呈現之處,教師應該引領學生走向文本深處。我鼓勵學生根 據問題閱讀,也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王開東老師又說:“真正的文本闡釋,就是把杯子里的水清空, 不帶任何前見,從真實文本中揭示出活生生的真理來。”從來都告訴 自己:不上重復的課,每一節舊課都要上出不一樣的新意,哪怕就一 點點的創新。氓這一經典“老歌”,不知“唱” 了多少遍,而我 更是聽過不少高層次的優質課。如何引領

24、學生探究,如何出新,是擺 在我面前的一個問題,但“出新不能跳出文本”又在清楚地提醒我。 于是頭腦中漸漸清晰起來:探究式學習并不一定要學生去發現前人所 未發現的,而是創設情境,重啟發,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敢于發現問 題、提出問題,從而提升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種理 念的指導下,我便形成了自己的授課思路。1、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新課標旗幟鮮明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嶄新學習理念, 為師生教學活動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我在初讀文本的基礎上 以探究為核心,引導學生“向青草更青處漫溯”。而組織這些學習活動的核心就是問題的串聯和情境的創設。創設問題情境,提挈全文;創設活動情境,鼓勵質疑;創設感發

25、情境,拓展深入。2、像山一樣思考新課標提出要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開展思維的嚴密 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 深領悟,共同提高。有價值的問題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激發學 生的求知欲,開展學生的思維。在整體感知環節安排了給詩歌擬標題 環節,學生情趣盎然,擬出了很多精彩的題目,讓人耳目一新;在細 讀環節安排學生鑒賞了人物形象,雖然命題有些傳統,但引領學生從 細節入手分析人物也是解讀文本的亮點,并且為下面的深入探究張 本。而深入探究著力從比興手法和詩歌意象,三個意象、一個嘆詞, 引領學生進入辭章手法的審美空間。在美的誦讀中探究,在豐富的聯 想與想象中鑒賞,

26、而鼓勵學生質疑演繹了原生態的探究課堂。特別是 學生的質疑探究環節對于“淇水”意象的理解,可謂課堂高潮所在。3、像水一樣靈動葉瀾教授說:“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 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開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開展;沒有教師的 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真正的生態課堂是什么樣的? 我常想,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抒性靈、揚個性才能稱得上生態課堂。學 生被教師的預設生拉硬追,為了一個教師希望的結論,久而久之,學 生的個性就會消磨殆盡,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也會蕩然無存。教師應該 以欣賞的姿態、殷切的期望、寬松的氣氛,巧妙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 有所作為。我努力營造立體的、開放的課堂,課堂上有了

27、辯論聲、質 疑聲,課堂上有了學生爭先恐后的展示,課堂上有了學生躍躍欲試的 發言,于是教師引領學生完成了一節課的“和諧之旅”,學生在和諧 中頓悟、收獲。五、專業點評本課例最大的亮點、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創設問題情境引領學生探 究文本。教師深入文本,對文本進行了精、新、深的解讀,誠如王榮 生教授說:“應該從教學內容的角度來觀課評課。語文課現在不是怎 么教的問題,首先是教什么的問題。”所以我想用懷特海“浪漫-精 確-綜合”的學習三階段來評點此課例。創設新穎問題引領學生認知的浪漫階段。執教者通過自我對文本 的解讀和把握巧妙地設計問題,因為詩經篇章的題目往往源自首 句,可能與全文中心主旨掛聯不大。所以執教者

28、設計了 “根據自己對 詩歌的理解,另擬一個標題”的創意題目,學生或從詩歌的主題內容 角度擬標題,或從詩歌的意象象征角度擬標題,學生初步探究展示。 而學生的生成又與下文的預設(詩歌人物形象辨,詩歌意象探等)環 環相扣,課堂環節顯得嚴謹有序。聚焦重心問題引領學生認知的精確階段。本節課的重心為清楚的 兩大板塊。比方圍繞“棄婦文化”展開的人物形象討論,從而在課堂 上出現了辯論的聲音,學生充分展示的自己對文本的把握,并在辯論 中升華自己的認識。而探究比興手法、三個意象和一個嘆詞,體味詩 歌手法、詞韻之美那么更是重中之重。學生在教師問題引領中探究、質 疑、展示,充分展開了師生、生生對話,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思

29、維活動, 充分表達了 “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的特點,呈現了學生思維的 發散和認知的精準性。這些都是教師步步引導、充分點撥、積極肯定 的實效。拓展有價值的問題引領學生認知的綜合階段。執教者在探究訓練 的基礎上,相機滲透,激發情感,引領學生關注人的命運,既走進文 本,又走出文本,引領學生走進人物命運,燭照現實人生。而學生作 品的展示讓我們深思驚嘆,學生思維的深刻,學生見解的獨到,學生 語言的精辟,何嘗不是教師自身學養的浸潤濡染。弗洛姆在愛的藝 術中說:“你愛你自己,愛你的愛人,如果這種愛不能穿越更廣闊 的空間,這種愛就是畸形的。”學生得到了堅貞自尊的高尚情操的 陶冶,培養獨立自強的人格品質,那

30、么為師者教育的傳承目的就在不 知不覺中氤氯開來。學生在課堂上精神愉悅,在一種和諧民主的氣氛中自由探討、質疑問難、熱烈交流,從生活中來,到生命中去,精彩紛呈,亮 點頻現,無論是問題的拋出還是學生的生成,無論是學生的質疑還是 教師的點撥,無論教師的范讀還是學生的展示,無論是局部學生的展 示,還是全員的作業延伸,盡顯語文課堂的生命力和價值,語文課堂 的延續性也得到了有效保證。生養成多思善想的習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享受 學習的樂趣。還給學生“課堂主人”的身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成果展示中“當家作主”,作為承當著學生人文素養提高重 任的語文教師,只要我們能夠深入挖掘文本,創

31、造性地使用文本,課 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學生生活將不再是單調的“苦行僧”, 那么,教師既能解放自我,也會讓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讓思維之花 在課堂上綻放,和諧高效的目標便會達成。課例展示一、目標確立1、教材分析。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高中學生身心開展漸趨成 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促進他們探究能力 的開展應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這個基本理念讓我們明確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才能促進 學生自主而個性地開展。高中語文古詩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探究 性學習,讓學生獲得更好更深切的閱讀體驗已成為當務之急。古詩文的探究性學習,要以課堂

32、為中心,在課內以及向課前、課 后作適當的延伸和拓展,創設有價值的問題情境,充分重視個體經驗, 通過文本內知識素材的組織和挖掘,或者多個文本(素材)的碰撞交 融,實現古代優秀作品主題意義建構抑或重新建構,從而提升學生對 古代作品的語言感受能力和思想感悟水平。它是一種開放的、互動的、 立體的閱讀學習方式。人教版必修2第二單元,選的是先秦至南北朝 的詩歌,是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精華,表達了最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詩經小雅采薇是一曲傳唱千古的征人思歸歌,主人公復雜的家 國情懷,讓人不勝唏噓。屈原是詩國的巨星,其不朽之作離騷震 古爍今,千百年來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孔雀東南飛是“樂府 雙璧”之一,在人物形象塑

33、造、剪裁、結構、語言上都到達了很高的 藝術成就。詩三首包括涉江采芙蓉、曹操的短歌行和陶 淵明的歸園田居,皆以真實、新鮮、有力的情感吸引和打動讀者。衛風氓表達的是一個古老的、至今還在無數次重演的生活事件: 癡情女子負心郎。詩人們曾千百次地用以作為創作的題材;然而今天 我們讀著這兩千多年前的詩章,卻決不因時代的遙遠、題材的習見而 厭倦。誦讀之中,仿佛仍能聽到女主人公催人淚下的悲愴呼聲,仍能 看到她那哀傷堅貞的感人形象。2、學情分析。氓是高一學生接觸的第一篇古詩歌。相對于初中的詩歌而言, 高中詩歌要學會分析鑒賞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要評價詩歌的 思想內容及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然而多數學生對閱讀和學

34、習古詩詞持 一種冷淡態度,認為古詩詞言語含蓄,形式嚴整,引用典故,學起來 費時費力,又難懂又難記,學習動力嚴重缺乏。近幾年,隨著課程改 革的深入進行,我們學校開始注重學生文化底蘊積累,努力打造書香 校園,開展各種誦讀活動,重視經典的誦讀,特別是開展誦讀國學詩 經論語孟子等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優秀文化學習氣氛。 對于詩歌教學,那么致力于課堂改革,大力進行誦讀課、探究課研討。氓離我們年代久遠,生僻字詞較多,學生不可能一見之就喜歡, 因此要分幾段到達教學目標:第一階段,要讓學生注意不同詩體的節 奏,初步領會到不同節奏的不同情味。第二階段,引導學生初步進入 語言內部,去探尋語言運用的微妙,努力提高學

35、生對古詩文的語感。 第三階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從文化的層面,培養學生的鑒 賞能力。教學目標:1)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奏,誦讀中體會詩歌的情味。2)探究主人公的形象特點,探究詩歌比興手法的藝術魅力和詞韻 之美。3)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得到堅貞自尊的高尚情 操的陶冶,培養獨立自強的人格品質。二、教學流程第一環節:營造課堂氣氛,導入課題。學生回顧展示古詩詞里寫愛情抑或閨怨棄婦的詩句,然后通過PPT 顯示預設,學生齊讀展示詩句。PPT顯示:1、表達愛情的詩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一佚名詩經 鄴風擊鼓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 震震夏雨

36、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M鼓吹曲詞饒歌十八 曲上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 半緣君。一一元稹離思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一白居易長恨歌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兩情假設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一秦 觀鵲橋仙2、思婦閨怨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干。-李璟攤破浣溪沙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 覓封侯。一一王昌齡閨怨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 白頻洲。一一溫庭筠望江南古人雖棄婦,棄婦有歸處。今日妾辭君,辭君欲何去。一一顧況 棄婦詞教師借詩句導弓I:從古至今,愛情曾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 終生期許;曾是“冬雷震震,夏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