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藝術和歷史共82張幻燈片_第1頁
古代埃及藝術和歷史共82張幻燈片_第2頁
古代埃及藝術和歷史共82張幻燈片_第3頁
古代埃及藝術和歷史共82張幻燈片_第4頁
古代埃及藝術和歷史共82張幻燈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各文明圈的設計藝術本章思考要點分析影響設計觀念形成的主要因素。經濟形態對設計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更好地理解“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中國、古代希臘、古代羅馬各不相同的設計形態與特征。各文明圈設計發展的特征 新石器時代后期,隨著剩余產品的大量出現,在社會政治方面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私有制的發展推動了階級國家的出現,階級的分化以及影響人們精神生活的宗教,將政治和社會倫理色彩融入了設計觀念之中,體現出森嚴的等級制度和權力觀念。對設計物用于祭祀、殉葬、禮儀的特殊精神功能的強調和追求。設計觀念和設計風格另外,世界各地不同地域和民族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環境,自然條件和不同的社會

2、形態、人文環境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風格獨特的設計文化傳統,使手工業時期的設計風格呈現出多樣化特征。雖然交通工具有所發展,但地區之間的語言隔閡和人際交往的阻隔在這一時期是普遍現象,因此造成了各個文明圈范圍內的居民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就地取材、創造出適合于本民族、本地域生活需要和功能需要的不同設計風格第二節 古代埃及的設計藝術 古代埃及是“東方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手工業時代最發達的文明地區。其發展的最大特點是封閉的自成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化特征。 從設計文化的角度,古代埃及的建筑、壁畫、金屬工藝和飾品等共同凸顯著其獨具風貌的文化形態。 古代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 贈禮”。 古代埃及古

3、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3500年約公元前2500年約公元前2070年ABCD 古埃及文明是一個依附尼羅河存在的文明,尼羅河流域為紅海和沙漠所環繞的位置,為古埃及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可以免受外敵的入侵之苦,保證了古埃及文明的穩定性。尼羅河的定期泛濫,所帶來的肥沃泥土保證了古埃及的糧食生產,其可預見性也助長了埃及人的自信和樂觀,并且尼羅河的年復一年的降和章,是埃及人相信人的生命和尼羅河水一樣是無限延續的,所以古埃及設計的一大特點是對不朽的追求和為來世服務,這使得古埃及的設計中對具有強烈精神性、象征性的裝飾因素的關注超過了對實用功能的重視。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只要保存好尸體

4、便可以在另一個世界里永生,所以他們打造陵墓,把它看做是永久的住宅,金字塔就是古埃及最高統治者法老的陵墓。現在埃及還聳立著七十多坐古老的金字塔,金字塔的造型是精確的正方椎體。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來。由于擔心尸體腐爛就不能復活,他們就想到用石頭雕刻國王、王妃的像保存下來。國王在陰間稱王稱霸,也要享受在人間時的一切歡樂,于是又想到把人間的事都畫在墓壁上以供享受。所以古代埃及設計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服務于神權和王權,工匠的一切創造活動都是在神賜和王權的支配下完成的。因此,為宗教服務的神廟建筑,為法老以及為發來來世服務的生活用品,陵墓建筑、喪葬用品的設計成為古埃及設計水品的代表。3、古埃及的歷史劃

5、分 公元前3000年之前稱為前王國時期或早期王朝時代,前30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統一的專制王朝。此后埃及經歷了三個統一時期(其余時間為亂世): 古王國時代,約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三至第六王朝。藝術上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為突出,壁畫尚處在初期階段。 中王國時代,約公元前21331786年,第十一、十二王朝。中央政權崩潰,地方貴族勢力強大,金字塔不再建造,由石窟陵墓代替,方尖碑在廟宇入口出現,壁畫逐漸流行,風格較自由。 新王國時代,約公元前1567332年,第十八至三十一王朝。國勢強盛,經濟繁榮,為埃及藝術史上的黃金時代。以十八王朝實行改革最突出,藝術一度出現擺脫傳統程序

6、的束縛,以寫實來表現對象物,為藝術帶來生機。前王國時期古埃及文明的興盛期前后發展遠超過三千年以上。在統一的埃及王朝出現之前,埃及可分為上埃及與下埃及兩個王國。我們將之稱為前王朝時期。上埃及的國王穿戴白色的王冠,而下埃及的國王穿戴紅色的王冠。上埃及與下埃及這兩個王國在經歷多年的激烈爭斗之后,終于在公元前 3100 年由上埃及的國王納爾邁Narmer統一了整個埃及,并且建立了第一個王朝。 前王國最著名的藝術品莫過于納米爾石板了。石版紀念了納米爾王的勝利。正面左上圖刻的是一位戴高帽子的上埃及人,正在敲打戴矮帽的下埃及人;右上角霍勒斯保護國王的天神右腳正提看一個人的腦袋,左腳踏在六根尼羅河三角洲植物上

7、,每一根植物代表一千個下埃及人的俘虜;最上方有兩個人面牛首的圖像,代表歡悅之神及西方皇后,兩者之間為納米爾的宮室;最下部分描述下埃及人戰敗逃走的情形。 另一面右上圖下方,有一頭牛正在撞一面城墻,牛是納米爾的化身;中間部分描述雙方交戰的情形;上方右側有兩排仰臥的人群,代表被殺死的下埃及人,納米爾立于左方注視著這個情景。蛇王碑也是前王朝時期的作品,是件平面浮雕,上方刻了一只鷹,側面站立,代表保護王室的神;下方長方形的空間中有一些柱子,象征國王的宮殿;柱子上端有一條蛇,代表王朝的國王。造型非常簡化,已經有了象形文字的雛形。我們知道當人類發明了文字之后,就可以把許多經驗累積起來,所以古埃及人的藝術在表

8、現的形式上開始有了一致的、延續與累積的風格。蛇王碑前 3000 年 ,石灰石,54.9 公分高,盧浮宮古埃及的藝術大部份是為墳墓而做。當時人們相信將逝者的木乃伊和食物、仆人以及財物一起放入墓穴,便可以保證永生;所以認為墳墓內的藝術越寫實,越能確定逝者永遠會被伴隨他在墓內的人和物所供養。所以這些藝術不但看不出陰郁或死亡,相反,卻很自然與樂觀。古埃及的浮雕和繪畫第一眼看去,不會覺得很真實。不論是人的頭部、肩膀、手或腳,總是呆板地在側面或正側面,這種寫實主義,是先將人體各個部份最明顯的特征強調出來,然后再把它們聚集在一起;因此最后展現出的人形是把一個一個寫實的分離部份加起來的總和。這就涉及到一個重要

9、的概念-正面律國王向艾西斯女神奉獻第十八王朝,約公元前 1300 年 霍朗赫布國王墓內壁畫浮雕和壁畫重點:浮雕和壁畫的程式: 1.正面律,表現人物的頭部為正側面,眼為正面,肩為正面,腰部以下為正側面。(這種法則源于強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復生是基于靈魂與冥體的重新結合,這就必須為靈魂的復歸找到門路。為達到這個目的,塑像雕造便出現,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員,都取正面律的原則。) 2.橫帶狀排列結構,用水平線劃分畫面 3.根據人物尊卑安排比列大小和構圖位置 4.填充法,畫面充實,不留空白 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膚多為褐色,女子多為淺褐色或者淡黃色,頭發為藍黑色,眼圈為黑色(mastaba)from

10、Saqqara, Egyptca. 2,350-2,323 B.C.E.limestoneapproximately 16 ft. high金字塔的雛形:馬斯塔巴古埃及最著名的藝術遺存是金字塔,實際上金字塔是經過多次改良和重新設計才漸趨完整的。在第三王朝前,也就是古王國之前的時期,法老王的陵墓都是坪頂造型,方形設計,以日曬磚當作材料所蓋成的,內部分成好幾個墓室,埃及人稱之為 Mastaba。 伊蒙霍泰普(Imhotep)建造的埃及第一座金字塔真正被認為是第一座金字塔的陵墓是第三王朝時著名的建筑師尹姆霍特普為喬塞爾王King Zoser建的,經過五次修改,以堅硬的石塊取代日曬磚,最終成了六層階梯

11、式金字塔的形狀。古王朝時代Old Kingdom Art上埃及國王納米爾統一了埃及,建立了埃及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古王國的歷史是從第三王朝開始到第六王朝(公元前2780公元前 2280年)。裝飾門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了埃及,建立了埃及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古王國的歷史是從第三王朝開始到第六王朝。這件裝飾門是第五王朝時期作品,實際上是一件木刻作品,門的三面刻滿了象形文字和立于兩側的男女立像,門楣上有男女相對而坐,均以對稱式結構,十分莊重美滿和諧。金字塔古埃及人重視死而復生的觀念,歷代法老王為了完美保存死后的世界,便在生前花費不可計量的人力與財力和幾十年的時間,以便在死去之前能夠看到自己建造的巨大墳墓。

12、這種墳墓的底座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狹窄,到了塔端就成為尖頂,形似漢字的金字,所以中文將 pyramid 譯為金字塔,據說在古埃及文中,它是高的意思。埃及第三至第六王朝時期的古王朝藝術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為突出,所以古王朝時期又稱為金字塔時代。但古埃及人投入很多精力建造的墳墓與廟宇,卻因為材料以石、磚為主,堅固結實,所以保存了下來。 Great Pyramids埃及吉薩 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在最右方。海夫拉金字塔在中間,孟考拉金字塔在左面。另外那三座小金字塔是屬于孟考拉的皇后。 繼前面第三王朝的伊蒙霍泰普修建的階梯金字塔之后,第四王朝的國王:胡夫Khufu、海夫拉Khafra、孟考拉Menku

13、re,陸續建造出令人驚嘆的陵墓巨作。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最高的,地基為長寬各為 230 公尺的正方形,高 146.5 公尺。 胡夫金字塔埃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國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驕傲。 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塔身是用230萬塊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160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它的規模是埃及迄今發現的108座金字塔中最大的。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地面斜坡往上拖運,然后在金字塔周圍以一種腳手架的方式層層堆

14、砌。100,000 人共用了 30 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跡。埃及金字塔外觀極為龐大厚重、線條簡單,但內部卻甚為狹小。雖然每一座金字塔的內部因實際需求,設計各有不同,但作為一座陵墓,基本上大約還是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部分:祭祀廳:供祭祀之用。 假門:死者靈魂可由此門出入,以享受祭祀。 雕像廳:死者雕像放置之處。 墓穴:放置死者尸體之處。此一部分多在地層下。平面圖古埃及的建筑有四種主要形式,包括金字塔Pyramids、陵寢、廟宇、雕像與紀念物。 重點:一 金字塔的功用和外形意義 1 太陽神崇拜 2 對永恒生命的追求 3 登天的通道二 金字塔的形式美特征和象征意義 簡潔、單純、穩固 威嚴、神秘、永恒G

15、reat Sphinx,Gizeh, Egypt,ca. 2520-2494 B.C.E.,sandstoneapproximately 65 ft. high除了金字塔之外,這一時期也還有許多其它的藝術創作,當然,這些東西主要都是依附于金字塔的。例如,位于海夫拉金字塔前方,靠近尼羅河的斯芬克斯Sphinx人面獅身像,她的面貌是依據海夫拉國王的長像雕成。在埃及斯芬克斯是一位尼羅河谷的守護神,但是在古希臘的傳說里,斯芬克斯卻是一個具有女性臉孔與雙乳、獅身、蛇尾,一對老鷹翅膀的妖魔。 Khafrefrom Gizeh, Egyptca. 2,520-2,494 B.C.E.dioriteappro

16、ximately 66 in. high古埃及人對死者雕像之重視,主要源于埃及人相信死者靈魂是附著于死者雕像上的,對于重生的關系極大,所以不可缺少,也要精美,所用材料包括泥、木、金屬等,但以石材最為普遍。因此在雕刻方面也留下了一些重要的藝術品。 這是一對夫妻肖像的坐像。拉何泰普是古埃及的大臣,內弗萊特則是他的妻子。坐像的眼睛是內鑲黑色石英水晶,從任何角度看都覺得在眨眼睛。這對夫妻的膚色差別是坐像的另一大特色,當時的埃及人崇拜太陽的,因此男主人的皮膚呈現深褐色,而女主人因身處貴族之家,不會見陽光,所以肌膚雪白,兩者正好形成強烈的對比。拉何泰普和內弗萊特第四王朝,約前 2580 年 埃及博物館,開

17、羅,埃及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貴族雕像,按宗教規則嚴格遵循“正面律”程式,所以這類雕像的姿態和表情都較僵化呆板,但是身份低賤的人物的雕像就很少受這種程式的局限,更多偏重于生活形態的寫實。這類人物大多是作為俑陪葬的,比較杰出的有村長像。 村長像像高110厘米,屬第四王朝作品,原名叫卡別爾王子。當時,王子作為王家族莊園的管理者,類似工頭的地位,在田間監督奴隸勞動,兼及組織人力筑壩修水渠。據說這件雕像出土時一個旁觀者驚叫道:“真像我們村長。” ca. 2,490-2,472 B.C.E.approximately 54 1/2 in. high曼卡拉與王后像 古埃及的雕刻家對于人體結構已理解得十

18、分透徹,甚至還懂得如何表現女人薄薄的緊身裙下柔軟豐滿的形體。曼卡拉與王后像便是一個例子。曼卡拉是第四王朝的一位法老,他的胡須是參加儀式時戴的假須,皇后的頭發也是一頂假發。這件雕像有古埃及石像僵硬、不生動與非立體之特征,不以摹寫客觀對象為目的。因此它最重要的意義是在顯現法老與王后的精神,彷佛脫去了塵世間的羈絆,平和、安祥、滿足的僵立在一種永恒的靜溢之中。雕刻重點:雕刻程式:1.姿勢直立,雙臂緊靠軀體,正面直對觀眾 2.根據人物的尊卑決定比列的大小 3.人物著重刻畫頭部,其他部位非常簡略 4.面部輪廓寫實,又有理想化修飾,表情莊嚴,感 情表現很少 5.雕像著色,眼睛瞄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

19、鑲嵌,已達到逼真的效果。古埃及藝術家偶用紙草繪畫或書寫,如在王朝之前時代約前 3600 年的吉伯來繪布。這是在一個陵墓中發現的亞麻布制的衣服殘片,上面描繪尼羅河上的生活,有河馬、船和許多黃褐色劃槳的人。吉伯來繪布Gebelein Painted Textile約前 3600 年,顏料亞麻布,2 x 1 公尺意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法老觀看獵河馬from Saqqara, Egyptca. 2,450-2,350 B.C.E.painted limestoneapproximately 48 in. high古埃及大部分繪畫均在墳墓或廟宇內,有很多畫在浮雕上,尤其在兩件物體之間的空間常夾以象形文字

20、,使人產生幻覺上的景深。至于繪畫的題材多選擇與神話傳說、慶典、日常生活情形相關的事物。 鵝Geese of Medum 古埃及人對動物的觀察也特別細微。現藏于開羅埃及博物館內,主題為鵝Geese of Medum的繪畫,為壁畫的一部分,其動態、造型及羽毛均顯示古埃及畫家對動物畫已具相當深度的造諳。中王朝藝術Middle Kingdom Art古王朝時代在公元前約 2258 年瓦解,國家由中央集權制成為封建制,直到公元前約 2134 年才由底比斯的門圖霍泰普統一。因此從古王朝時代到中王朝時代藝術特點的改變是民主化,地方的統治者以及有能力的人,都可以舉行類似古王朝時代專屬于國王才有的葬禮;在色彩的

21、發揮上也更自由、更精致;在建筑上石窟墓取代了金字塔。 阿曼連罕一世石窟墓穴Rock-cut tomb of Amenemhat I Beni Hasan, Egypt, Dynasty XIIca. 1950-1900 B.C.E.中王朝時,金字塔變成了沿著尼羅河兩岸山崖開鑿的石窟墓穴。其中較著名的是屬于第十二王朝法老阿門納罕一世的墓,這座墓穴可分三個主要部分,即門廊、正廳及神龕。墻上都畫了壁畫, 天花板上則用許多幾何圖案裝飾,內部之石柱形狀與以后的希臘多利安柱類似。 此外,中王朝時,綜合廟宇與陵墓功能的“陵廟”也開始出現,因此又多了祭祀殿以及神殿,神殿的特征是在殿門口矗立著一對象征太陽的方尖

22、碑。 方尖碑Senwosret I Kheperkare Obelisk第十二王朝,約西元前 1925 年 紅色花崗石20.41 公尺高亞圖姆Atum神廟前 方尖碑方尖碑(obelisk)是古埃及的另一件杰作,是古埃及崇拜太陽的紀念碑,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頂方柱狀,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銅或金銀合金包裹,當旭日東升照到碑尖時,它象耀眼的太陽一樣閃閃發光。碑高度不等,一般修長比為910:1,用整塊花崗巖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陰刻圖案。古埃及的方尖碑后被大量搬運到西方國家 美國人1884年為總統華盛頓和這個國家設計的巨大的石柱建筑

23、物美國華盛頓紀念碑,高169公尺,造型仿的便是古埃及的方尖碑, 在古王朝時,雕像大小大多與真人接近,但到了中王朝時,重要的雕像大小都縮減到四、五英寸,阿門納罕三世祈神像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阿門納罕三世是十二王朝盛期的帝王。他治世48年間大興水利工程,頗有建樹。這座雕像是中王國時期雕刻的最高成就代表,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精神特征。在古王國時期那種絕對的威嚴觀念已經開始削弱,開始注重人物的情緒刻畫。這個雕像只有四英寸高,因為石質堅硬,需要有高度的雕刻技巧才能做到。它的面部輪廓、線條,如眉頭、眼睛、鼻子、嘴唇部等顯現表情的地方,都十分生動,充分表現出當時雕刻家的高超技法,較古王朝的雕像已進步許多。 阿門

24、納罕三世祈神像,第十二王朝,前 1820 年 在中王國時期的墓室里還流行一種小型的木制雕刻。最有名的是在阿西尤特地方的一個將軍墓中發現的有80個戰士組成的隊列雕像戰士,像高40厘米,有弓箭手和槍盾兵。其中的弓箭手是來自努比亞的雇傭軍。群雕列隊戰士被表現在行動之中,身體裸露,健壯有力,只是在每個人的腰間系有朱色褲式短裙,個個神勇善戰,很有生活氣息。中王國時期群雕戰士,像高40厘米河馬from Thebes, Egypt1991-1783 B.C.E.faience and ceramic7 7/8 in. long中王朝時代的繪畫色彩較以往鮮艷,人物造形及線條還很簡略,并且有大眼睛、尖鼻子與瘦長

25、身軀的特征,同時畫面上沒有景深的設計,好像都在同一個平面上。當時畫家常采用以線條畫形的手法,從一件現藏于開羅埃及博物館的石版畫家庭和樂圖A Warm Family可見一般。家庭和樂圖,第十一或十二王朝,約前 1980 年 石版畫 石版畫中的人物從左邊開始,依序為母親、兒子、父親和媳婦。中間餐盤上至放了肉、蔥等食物。 新王朝藝術New Kingdom Art新王朝時代,亦即第十八、十九、二十代王朝,古埃及的國力達到高峰,其領土一度東抵幼發拉底河,西至利比亞;因此得以接近當時愛琴海和近東的青銅文明,視覺藝術出現了一些異國的主題。古埃及藝術最燦爛的時期是在新王朝時代。古王朝時代的建筑特色是興建金字塔

26、,廟宇是附屬于金字塔的建筑;但到了新王朝時代,祭祀殿及專門敬拜與供養神的神廟卻日漸擴大。陵墓改以鑿山為洞的形式,有的深入巖石達一百多公尺,希望以深藏隱密的方式防止盜墓者入侵。 鑿山為墓比興建金字塔可省下更多的時間、人力與物力,因此就可在墓穴外面興建大型的廟宇。這種廟宇在死者生前是做為祭祀其信仰之神的場所,死后則成為祭祀自己的祭祀殿,因為有雙重的用途,所以建筑規模都十分雄偉壯觀。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ca. 1,473-1,458 B.C.E.建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女王陵廟是這一時期的建筑代表。這座廟宇共有三層次,以斜道連接,最后一層通往山巖,也就是墓穴所在之處

27、。廟宇的面寬為列柱形式,內有相當精美的裝飾,描繪女王的各種戰功。哈特謝普蘇特座像,ca. 1,473-1,458 B.C.E. 76 3/4 in. high哈特謝普蘇特是埃及史上第一個奪取男人帝位的女人。第十八王朝的圖特摩西一世在他執政十多年期間,遠征西亞,使埃及國力又逐漸強盛,在他在位的最后幾年,他將國事讓給女兒哈特謝普蘇特管理。然后幾經權力轉移,哈特謝普蘇特終于自立為王。 然而依照埃及當時政治與宗教傳統,埃及君王必須是阿蒙神的兒子,必須是位男性,可是哈特謝普蘇特對這個傳統卻棄之不理,并且將自己神格化以鞏固她的大權。此外,她也積極為自己創造成一個男性化的偶像。因此在后世我們看到哈特謝普蘇特

28、的一些雕像,有的被塑造成男性戰士,嘴邊長有髭須,尤其是表現女性特征的胸部也都消失了。雖然哈特謝普蘇特是一位女王,但是由于她果斷的政治統制手段,創造了埃及歷史上最強盛及富裕的朝代之一。 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像和木乃伊新王朝的另一種廟宇是專門祭祀神的神廟,如路克索神廟。這種神廟的特色是正門如塔,兩旁筑有高墻。前有方尖碑,進了塔門之后是一庭院,接著是柱廳,柱頭多飾以紙莎草花或植物。最里面是一間規模較小,內部陰暗的圣殿,藏神像、圣船及神器等。路克索神廟Temple of Luxor 這種神廟的特色是正門如塔,兩旁筑有高墻。前有方尖碑,進了塔門之后是一庭院,接著是柱廳,柱頭多飾以紙莎草花或植物。最里面是一

29、間規模較小,內部陰暗的圣殿,藏神像、圣船及神器等。路克索神廟總共有 151 根圓柱,高 23 公尺,氣勢宏偉,是一座龐大的藝術精品庫。 新王朝雕塑:阿布辛貝神廟新王朝最著名的雕刻是以開鑿山巖的方法而成。埃及最后一位以武功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尼羅河岸為自己建立著名于世的阿布辛貝巖廟之前,就依著山崖雕成約 60 英尺高的本人雕像。巖廟內部也有以自己肖像裝飾的巨形石柱。阿布辛貝巖廟位于阿斯旺南方 280 公里處,這里的繪畫、雕刻及巨大的人像,無一不是令人驚奇的藝術杰作,本應于亞斯文高壩完工后沈陷于納瑟湖底,但是在聯合國文教組織的努力下,以愚公移山的神技,費時十年將整座神殿及其旁的小神殿切割成小

30、塊,在原址上方六十公尺山丘上的現址重建。拉美西斯二世神廟,ca. 1290-1224 B.C.E.,65 ft. high巖廟正面有四座高 20 公尺的拉美西斯二世座像,左邊第二座上半身已倒下,入口正上方為太陽神像,最上方有整排智慧神狒狒像。拉美西斯二世神廟Temple of Ramses II拉美西斯二世神廟Temple of Ramses II進門長廊兩側石柱各有四尊 Osiris 神的立像,廳內壁上雕刻著法老王的戰功。埃赫納頓ca. 1,353-1,335 B.C.E.sandstoneapproximately 13 ft. high埃赫納頓宗教改革在小型雕刻方面,從法老王的肖像雕刻中

31、可以發現,過去注重形式的莊重肅穆表現,逐漸銷聲匿跡,轉而重視寫實的表現,甚至出現細小手足、細頸長臉、扁平胸部、纖細腰身以及微凸的小腹。納費爾提提像Nefertitica. 1,353-1,335 B.C.E.painted limestone20 in. high納費爾提據說世界雕塑史上有兩位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國盧浮宮的米洛島的維納斯;一是柏林國家博物館里的納費爾提,她比米洛島的維納斯要早1500年左右。這兩尊塑像都是無與倫比的。納費爾提雕像的寫實技巧極高可達亂真之境,人們很難相信這竟是出自三千多年前奴隸藝術家之手。納費爾提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那東之妻。史稱阿赫那東是勇敢大膽的改革家,他竭

32、力削弱宗教對王權的控制,擴大法老王的世俗權力,這種重世俗人生權利的改革,對藝術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藝術減少了神性而充實了生活和生命的氣息。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埃及藝術才逐漸擺脫僵化程式,趨向生動活潑的現實主義,納費爾提雕像就是這個時期的杰出代表。埃及肖像雕刻是作為死者的替身而創作的,所以雕刻家竭力追求雕像的逼真。為了達到酷似,還經常從死者身上印下面模,直接翻制雕像,然后再仔細加工。埃及雕刻家經過長期的訓練和探索,掌握了極高的寫實技巧。英國女考古學家喬安娜弗萊徹宣稱發現了納菲爾提提木乃伊,并通過美國發現頻道宣稱成功恢復了她的真容。 埃赫納頓宗教改革與阿馬爾奈風格由于埃赫納頓的改革,這一時期的

33、埃及藝術呈現出一種新的特點,常被稱為“阿馬爾奈風格”。其特點為取法自然,著重寫實。阿馬爾奈風格的藝術品多是描繪法老與王后的幸福生活為主題。這些藝術品描繪的納菲爾提提的形象出現了美丑兩個極端,有時會夸張地表現在她的拉長的頭部和突出的腹部。這是埃及歷史上唯一一次法老的神圣家庭被以自然主義的風格表現出來,并且他的家庭明顯顯示出其樂融融的特點。 在埃及繪畫中,最好的作品多屬于新王朝時代。在這一時期,前期的作品多使用鮮艷的色彩,背景常呈現藍色調,人物方面稍微僵硬了些;到了后期則姿態變得優美生動,色彩則變得柔美起來。在形象的配置上,也常以較大的圖形表示較尊貴的身分,因此在這樣一張圖中,常常包含著很清楚而生動的故事。 如十九王朝一貴族墓室的壁畫獵鳥圖 獵鳥圖Fowling Scene 太陽神霍勒斯 Horus 是鷹頭神,埃及的國王法老都將自己視為 Horus 在地上的化身;因此 Horus 是埃及中的重要之神之一。而且,法老會為自己取一個 Horus 的名字。 死神阿奴畢斯 在木乃伊化儀式中,豺狼相貌的神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