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測量作業(共40頁)_第1頁
地籍測量作業(共40頁)_第2頁
地籍測量作業(共40頁)_第3頁
地籍測量作業(共40頁)_第4頁
地籍測量作業(共4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廣靈縣地籍調查(dio ch)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技術設計書 學 號 學生(xu sheng)姓名 院 系 專 業 指導(zhdo)教師 二一六年一月一日目 錄第一章 項目(xingm)概況 一 自然地理概況(gikung)1二 項目(xingm)內容3第二章 項目進度安排5 第三章坐標高程系統及技術標準 一 坐標高程系統6二 技術標準6第四章 權屬調查一 權屬調查工作流程8二 街道(jido)、街坊的劃分及編號8三 發送(f sn)指界通知書9四 審核宗地權(dqun)源材料9五 界址調查10六 界址標志設置11七 填寫地籍調查表11第五章 控制測量一 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12二 平面控制(k

2、ngzh)測量12三 高程控制(kngzh)測量15第六章 地籍(d j)測量 一 測量的基本規定及精度要求17二 地籍圖根控制測量17三 地籍碎部測量18四 界址點測量21五 地籍圖的編輯(binj)21第七章 地籍圖繪制(huzh)一 基本(jbn)地籍圖繪制23二 宗地圖繪制23 面積計算與匯總一 面積計算24二 面積匯總25第九章 質量檢查與驗收一 引用標準25二 基本(jbn)規定25 三 檢查(jinch)驗收工作的實施25第十章地籍調查(dio ch)的主要成果27地籍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 一 管理系統建設的任務28 二 地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流程28 三 管理系統建設方案29 項目

3、(xingm)概況(一)自然地理概況(gikung) 廣靈縣,隸屬于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3001879&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東北(dngbi)邊陲,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7143&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北岳恒山東襟。東與河北省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235&ss_c=ssc.citiao

4、.link t /_blank 蔚縣毗鄰,南同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70681&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靈丘縣接壤,西連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70657&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渾源縣,北接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70608&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陽高縣和河北省 HYPERLINK

5、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247&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陽原縣。轄2鎮7鄉180個行政村,國土面積1283平方公里,人口18.8萬人(2011年)。廣靈縣被授予“國家首批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8426390&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綠色能源示范縣”稱號。境內有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3534353&ss_c=ssc.citiao.link

6、t /_blank 漢白玉石林、小懸空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4870512&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圣泉寺等景點。2011年,廣靈縣地區生產總值14.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1%。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45155&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廣靈剪紙入選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2702874&ss_c=ssc.ci

7、tiao.link t /_blank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并于2010年5月走進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9055&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世博園,同年底被評為山西省十大文化品牌。1 位置境域 廣靈縣,介于東經1135111424,北緯39353955之間。位于山西省東北邊陲,北岳恒山東襟。東與河北省蔚縣毗鄰,南同靈丘縣接壤,西連渾源縣,北接陽高縣和河北省陽原縣。處于大秦和京原兩條鐵路之間,東距首都北京265公里,東北距張家口175公里,南距省會太原353公里。國土面積1283平方

8、公里。2 氣候 廣靈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干燥多風,極端最高氣溫38.2,最低-34,年均氣溫7,降水量388毫米,無霜期134天,二級以上天氣達340天。3 地形地貌 廣靈縣縣境內具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種地貌類型,黃土分布廣泛,地勢西高東低。永定河源流壺流河橫貫東西,屬海河水系。全縣東西長約45公里,南北寬約40公里,最高點為六棱山(于陽高縣的界山)海拔2375米,最低點是壺流河出縣境處為海拔930米左右,壺流河境內全長66公里。4 水文 廣靈縣境內有百步湖,湖水面積2萬平方米;豐水湖,湖水面面積10萬平方米;枕頭河,有水庫1座,庫容160萬立方米,水面面積55萬平方米。5 自然資源

9、 礦藏資源:廣靈縣礦藏已探明的有煤、鐵、鍺、鎵、錳、石灰石、花崗巖等10多種,尤以高鈣石灰石、高品位富鎂白云巖和鐵礦石儲量為最。 生物資源(shn w z yun):2011年廣靈縣聚居著陸棲野生動物(dngw)24目,65科,278種;鳥類15目,43科,130種;獸類6目,15科,33種。植物有34科,89屬,120余種。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黑鸛、白尾海雕、大鴇、金雕、大天鵝、貓頭鷹等鳥類棲息。6 行政區劃(xn zhn q hu)2011年廣靈縣轄2個鎮、7個鄉,180個村。鄉鎮名政府駐地下轄地區壺泉鎮三莊村29個村,4個社區南村鎮南村38個村作疃鄉作疃東堡村20個村加斗鄉西加斗村15

10、個村蕉山鄉西蕉山村15個村宜興鄉西宜興村17個村梁莊鄉梁莊西堡村17個村望狐鄉望狐村14個村斗泉鄉斗泉村18個村7 經濟發展 2011年,廣靈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3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29%;財政總收入完成12564.2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20.05%;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830.9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25.27%;農民人均純收入3854元,同比2010年增長1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8元,同比2010年增長18.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8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3%。8 交通事業 山西

11、省省道201,303分別從廣靈縣南北東西兩個方向過境。西到渾源,東至加斗鄉的高速于2013年11月18日正式通車運營。城鎮建設完成了2個鄉集鎮和8個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評審及2鄉15村的規劃測量工作,實施了新建街、工字路。道路交通建設完成村通水泥路工程181公里,板城線、南王線、香大線改造工程45.2公里。9 歷史(lsh)文化 民俗文化:廣靈剪紙主要特點為刀刻染色,表現形式分為單色、染色傳統剪紙和多層新寫實剪紙。作品分為鏡框、畫軸、禮品冊、旅游紀念品四大系列3600個品種。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9年將廣靈剪紙奧巴馬肖像作為國禮(u l)贈送到白宮。2008年廣靈

12、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廣靈剪紙與河北、陜西等各省(市、區)列入國家級名錄的剪紙項目聯合打包,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0年5月,廣靈剪紙走進世博園,同年底被評為山西省十大文化品牌。 名優特產:廣靈五香豆腐干其主要原料黑豆產于海拔1400米高寒山區,使用花椒、茴香、大料等天然(tinrn)佐料,采用本身漿水發酵點制手工制作。廣靈五香瓜子,以廣靈縣特產的“三道眉”葵花籽為主要原料,經選料后,加鹽、花椒、大料、小茴香等香料火鍋煮制,煮熟后,放入口袋,搓去黑皮,再進行曬制、烘干,即是成品。10 旅游景點 白羊峪群山屬恒山山脈,位于廣靈縣城西20公里處,屬南壺森

13、林公園五大景區之一,總面積10萬畝,由山、水、林、革命遺址、寺廟遺址五部分組成。 漢白玉石林就坐落在六棱山主峰東側與陽高縣交界的鞍口上,海拔2175米。據測繪資料顯示 ,石林平面面積約一萬平方米,主體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00米。 千福山,位于廣靈縣城西北三公里處,屬九華山一峰,北依群山,南臨壺水,海拔1254米。千福山峰頂廟宇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共有各類殿宇70余間,主殿有“北岳行宮”、“九仙元君祠”和廣靈古代“八景”之一的“千福曉鐘”鐘樓,峰頂廟宇腳下前方開闊地,面對正山門建有戲樓,每年“娘娘圣誕日”四路八方居民男女云集于此,舉行一年一度的千福山廟會。 圣佛寺位于縣城南14公里的圣佛林山

14、中,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間,明嘉靖四十二年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內計有各類殿宇120余間,是廣靈有歷史記載規模最大的佛寺。塔林為佛教禪師(chnsh)墓塔,屬清代建筑。原有14座,現存8座,塔高1.55米,直徑1.52.5米,均為磚徹須彌座。廣靈水神堂,位于廣靈縣城東南,與縣城相連。古建筑內有一座六角(li jio)七層實心閣樓式磚塔,還有圣母殿、大士庵、百工社、文昌閣、鐘鼓樓等。(二)項目(xingm)內容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該項目為廣靈縣建成區地籍調查,總面積約1283平方公里。主要內容有:平面控制測量。布設廣靈縣1283平方公里的三、四等GPS控制網和城區、建制鎮一、二 級控制

15、網。2權屬調查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 確定調查區范圍內的每一宗地的權屬,解決土地糾紛;(2) 設置界標,編制宗地草圖;(3) 填寫地籍調查的有關表格;(4) 按街坊繪制宗地接合表。3地籍測量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 對調查區范圍內的每一宗地的界址、面積進行全解析地籍測量;(2) 編制1:500比例尺地籍圖;(3) 對地籍調查范圍內的宗地進行面積計算、匯總與統計;(4) 編制地籍調查范圍內的宗地圖。4數據庫建設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利用MapGIS軟件,建立廣靈縣的1:500比例尺數據庫。 第二章 項目進度(jnd)安排根據甲乙雙方簽署的工作(gngzu)

16、合同,乙方應于2016年01月01日以前完成該項目全部工作并通經過省廳初審。各工序生產進度安排(npi)如下:序號項目內容投入設備完成時間1控制測量GPS 接 收 機7臺;全 站 儀2臺;水 準 儀1臺;計算機4臺;打 印 機4臺2015年09月01日2權屬調查計算機5臺;打印機5臺;鋼卷尺10把2015年10月01日3地籍測量全站儀15臺,計算機15臺;繪 圖 儀4臺;打 印 機10臺;MapGIS軟件15套2015年11月01日4數據庫建設計算機10臺,MapGIS軟件10套2015年12月01日5驗收GPS 接 收 機3臺;全站儀2臺;計算機3臺;繪圖儀1臺;打 印 機2臺2015年12

17、月30日測繪(chu)信息網 HYPERLINK 第三章坐標(zubio)高程系統及技術標準(一)坐標(zubio)高程系統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 平面坐標采用(ciyng)1980西安坐標系 1980西安坐標系參考橢球基本幾何(j h)參數為:長半軸a6378140m短半軸b6356755.2882m扁率1/298.257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8499959第二偏心率平方e20.00673950181947(如果調查區偏離中央子午線過遠,投影長度變形值超過CJJ 899城市測量規范規定的2.5cm/km的要求。則需要增加變換中央子午線的分析)2 高程采用1985國家

18、高程基準。(二)技術標準1 執行的技術標準及文件測繪信息網1城鎮地籍調查規程(TD 1001-93,以下簡稱規程);2.城鎮變更地籍調查實施細則(試行)(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3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以下簡稱規定)4.土地登記規則(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5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國土資源部,2003年);(以下簡稱辦法)6.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技術規定(國土資源部,2001年);7.關于印發試行土地分類的通知(國土資發2001255號文件);8關于試行市(縣)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和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的通知(國土資源部,2001年)

19、;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9.*省土地登記條例(*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2年);10.城鎮地籍調查成果檢查驗收辦法(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1年);11.*省城鎮變更地籍調查成果檢查驗收辦法12經批準的該項目技術設計書2 參照執行的技術標準及文件1CJJ 8-99城市測量規范(以下簡稱規范);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cling)技術規程(以下簡稱GPS規程);3GB 128981991國家(guji)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4GB/T 18316-2001數字(shz)測繪產品檢查驗收和質量評定;5CH 50031994地籍圖圖式6GB/T 7929-19951

20、: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以下簡稱圖式);7CH 1002-95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8GB/T 18316-2001數字測繪產品檢查驗收和質量評定。第四章 權屬調查(一)權屬調查(dio ch)工作流程信息網 HYPERLINK 制作調查區工作底圖、劃分街道、街坊調閱已有的確權登記檔案材料發送指界通知書、填寫申請書調查宗地權源材料、核對權屬確認界址,設置界標,編制街坊宗地接合圖和宗地草圖填寫地籍調查表、界址調查表并簽字蓋章現場測定界址點坐標、計算界址邊長 (二)街道、街坊(ji fng)的劃分及編號1 街道(jido)、街坊的劃分測繪信息

21、網 HYPERLINK 按照規程1.4條款之要求,利用調查區已有地圖,結合調查區行政區劃和自然街區狀況,劃分街道、街坊。2地籍編號調查區內地籍編號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級編號,街道、街坊、宗地號均用自然數,三者之間用短線連接,街坊用小括號括起來。為使地籍號編排有規律,在完成整個街坊的權屬調查后,根據宗地在相關位置圖上的位置關系,按規程規定,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號開始順序編排,然后再把每宗地的地籍號補充到權屬資料中。宗地界址點編號,以街坊為單位統一按自然數編號,一般以宗地編號順序編排。(三)發送(f sn)指界通知書信息網 HYPERLINK 1統一(tngy)宗地編號各權屬調查組的工作人

22、員,負責對本轄區的單位和宗地發送指界通知書。在發送指界通知之前,應根據各個街坊內的宗地接合圖對各宗地進行統一編號,并標明界址點和編號。每街坊應盡可能的小,以街坊之間互不相連、宗地內沒有貫通道路為原則(yunz)(即有道路、河流等明顯的線狀隔離地物分界)。2發送指界通知根據工作進度,有計劃、有步驟地按工作底圖控制范圍將指界通知書由調查員專人送達相關單位,并預約時間到現場指界。在指界通知書送達收件人時要由收件人在文件收到簿上簽名,以免將來對某些不出席現場指界的人造成未收到通知的情況。每次發送指界通知一般以街坊為單位發送一次。各權屬調查組要保管好指界通知簽收簿,隨宗地資料一并移交。(四)審核宗地權源

23、材料1權屬調查依照本設計書第四章有關技術標準執行。土地權源材料或證件是證明土地使用者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據,因此對土地的權屬審核必須堅持以法律為準繩,以用地現狀為依據和重書證的原則。由于歷史原因,目前仍有不少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權源證件不全,甚至有些用地單位無土地權源證件,給地籍確權工作調查帶來了不少困難。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在確權工作中應根據國家法律和有關政策制定具體規定。2權屬材料調查的主要內容(1) 土地權屬來源材料調查;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2) 土地權屬性質調查;(3) 土地使用者法人資格及通訊地址調查;(4) 批準用途與實際用途調查;(5) 單位性質與土地坐落位置調查等。有土地使

24、用證的,指界人應持土地使用證復印件、地籍圖、用地批復等相關材料到現場指界。土地使用證和政府批準用地的文件(wnjin)是土地權屬材料的最主要證明,是土地權屬調查的第一證明材料。(五)界址(ji zh)調查界址調查是權屬調查的核心,是進行地籍勘丈的依據。因此,在現場(xinchng)界址調查中按照規程等有關技術標準執行。1權屬調查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維護法律法規的嚴肅性,應該結合確權,嚴肅查處侵占、亂占、多占土地等的違法行為;尊重歷史事實,貫徹“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確權,而不是“懸而不決”;充分考慮提高土地利用、使用效益;嚴格依照規程中的技術要求,確保確權的工作質量,減少人為誤差。2現場調查時,

25、調閱已有的宗地確權登記檔案材料,認真核對原界址位置,對原來的界址沒有變化的,均確認原界址點;對已經發生變化的界址,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重新設置界址點。對原宗地內住宅、辦公用地相連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應將住宅、辦公、廠區分開劃宗;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3對一宗地被道路分割開的,應分別確認宗地的界址;處于不同圖幅的不單獨劃宗;測 4由于歷史原因,某單位用地情況錯綜復雜,是本次權屬調查的難點,也是調查的重點區域,調查時應遵循如下原則:同一權屬單位存在不同用途用地時,應依據實地用途分別單獨劃宗;變更調查時原權源材料用地類型與實地不符時,以現狀為準調查登記;周圍個別村莊占用某地已批地、其他單位

26、建筑物占用某地已批地的情況,調查時暫時依據土地使用現狀確定宗地界線,土地登記時權屬確立由三方(國土資源部門及用地雙方)參考原權源材料協商解決。5調查區內包含有十幾個村莊,已經確定2年內拆遷的村莊,調查時整個村莊劃為一個宗地,其他村莊依據用地單位逐戶劃宗調查。6三方共同認界:即本宗地及鄰宗地法人代表或委托指界人親自到現場會同調查員三方共同認界,當場設置界標,并由指界人簽字確認;7、指界人要具備法定資格。現場指界人必須是土地使用者的法人代表或戶主,并出具身份證明、法人身份證明。法人或戶主不能親自出席指界的,可由委托代理人指界但必須出具代理人身份證明及指界委托書;8兩個以上單位共同使用一宗地的,能查

27、清各自使用部分的,須法人或委托代理人共同到現場指界,并出具身份證明、委托書、協議書等證明材料。否則按協議分別計算各自在共用(n yn)宗的分攤面積;測繪(chu)信息網 HYPERLINK 9經雙方認定的界址,待界址點測定完后必須由雙方指界人在地籍調查表上簽字蓋章。土地使用權是單位的必須加蓋公章,是個人的可蓋個人印章(ynzhng)加簽名,或簽字按手印;測繪信息網 10存有爭議的界址,由調查員參照規定等法規和爭議雙方的權源材料作現場調解處理。對不能現場調解的,在調查記事上寫明雙方爭議原因,并按辦法中的有關規定,在權屬調查工作底圖上用虛線畫出有爭議的界線,并呈報國土資源部門處理;11指界人違約缺

28、席的,依據辦法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指界人認定界址后,如沒有合法的異議,又不在地籍調查表上簽字蓋章的,按違約缺席指界進行處理。(六)界址標志設置網 HYPERLINK 設置界標是保證地籍勘丈的重要依據,是處理土地權屬糾紛的依據之一,有利于地籍日常管理,界樁必須由調查員在雙方指界人在場時設置。本次調查使用界標的種類和范圍如表。種 類適 用 范 圍噴漆界址標志堅固的房、圍墻角及永久性建筑物處的界址點鋼 釘水泥、瀝青地面上的界址點灰 樁土質地面上的界址點建筑物上的界址點統一要求設置距離地面高度為1.5m,墻基突出時,以墻基為準并做相應的標識,界址標志按規程附錄C要求樣式設置。土質地面上的界址點統一要

29、求埋設灰樁,灰樁一般要求深度為0.45m,要求先打孔再填充石灰并在灰樁周圍用石灰撒一直徑20cm的圓圈,一般情況下不再埋設水泥樁,因為水泥樁既影響市容又容易丟失。對水泥地面上的界址點,要求打入鋼釘,并用紅色油漆在鋼釘周圍畫一直徑為10cm的圓圈。一般情況下不再設置其它類型界址點標志。(七)填寫地籍調查表地籍調查表是權屬調查過程中填寫的主要表格,調查員應嚴格按照規程要求認真填寫,做到: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記錄真實,圖表一致,項目齊全,準確無誤,字跡清晰;2填寫內容不得(bu de)涂改;3將宗地的權源材料情況(qngkung)、宗地的界址情況、權屬有無糾紛及界址勘丈等情況真實地記錄

30、在調查表的權屬記事、調查員和勘丈記事欄中;4.地籍調查表與原土地登記(dngj)申請書填寫不一致的,按實際情況填寫,并在說明欄內注明原因。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第五章控制測量(一)坐標(zubio)系統和高程系統 HYPERLINK 平面(pngmin)坐標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為1140000;高程(gochng)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二)平面控制測量1 平面控制點的基本精度要求三、四等GPS控制網中最弱相鄰點的相對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5cm;一、二級控制點相對于起算點的最弱點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5cm。2 三、四等控制測量(1

31、)三、四GPS控制網布設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廣靈縣三等GPS控制網共布設12點,平均邊長5km;在三等GPS控制網基礎下加密四等GPS控制網,共布設28點,平均邊長2km。三、四等GPS控制網選用不少于3個國家一、二等三角點作為起算點,控制面積約120km2(布設圖見附圖A、B)。三等GPS控制網觀測時應聯測至少1個廣靈縣三等GPS控制網的起算點及3個三等GPS控制點,其聯測坐標與原成果進行分析比較,予以評價,以達到兩區基礎控制網的統一。(2)點、埋石GPS點之間由于邊長較長,原則上不要求相互之間通視,但為了便于以后的發展使用,每個控制點至少有一個方向與同等級或高一等級的控制點通視

32、;同時點位還應滿足以下要求:視野開闊,通視條件好,便于發展;堅實穩定,易于永久保存;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200米和高壓輸電線路50米;視場內障礙物的高度角滿足GPS觀測條件;交通便利;符合上述條件的舊有控制點可利用其標石和覘標。四等控制點的標石制作規格及埋設要求按GPS規程執行。繪制GPS點點之記一式二份,點之記用AUTO CAD制作。(3)外業觀測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外業使用GPS雙頻接收機進行快速靜態定位模式觀測。GPS測量基本技術要求:等級項目三等四等衛星高度角()1515有效觀測衛星數55平均重復設站數21.6時段長度min2015數據采樣間隔s10601060觀測(gu

33、nc)時應認真、仔細、正確填寫測量手簿,天線高要兩次量測,較差不得超過3mm,最后取中數使用,天線高記錄(jl)不得劃改;可不記錄氣象數據。(4)數據處理及平差基線解算及平差使用GPS接收機隨機(su j)軟件、武漢測繪科技大學Power ADJ或其他商用軟件。GPS控制網主要技術要求: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 相鄰點間弦長精度: = 式中 標準差(基線向量的弦長中誤差mm)a 固定誤差10mmb 比例誤差系數(三等5ppm、四等10ppm)d 相鄰點間距離(km)(2) 復測基線的長度較差不應超過(3) 異步環閉合差三維坐標閉合差應滿足:n為獨立環中的邊數(4) 同步環坐標分量

34、相對閉合差三等不超過3.0ppm,四等不超過6.0ppm;環線全長相對閉合差三等不超過5.0ppm,四等不超過10.0ppm。(5) 網中最弱相鄰點的相對點位中誤差不大于5cm。3 一、二級控制測量(1)一、二級控制點的布設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一級控制點在四等GPS控制點下加密,在調查區及建制鎮布設約100點,編號(bin ho)按阿拉伯數字順序編排,點號前冠以羅馬數字“”;二級控制點在四等GPS控制點和一級控制點下沿測區次要街道進行加密,編號按阿拉伯數字順序(shnx)編排,點號前冠以羅馬數字“”。(2)選點和埋石一、二級控制點均應設置長久牢固的標志。位于土路或堤壩上的點需埋設(

35、mi sh)標石,其標石規格為:頂面1212、高65、底面2020的混凝土標石;位于瀝青路面上的點可打入長20cm、2.0的鋼釬作為標志,鋼釬中心鉆一直徑為1.5mm,深5mm的洞;水泥路面上的點位應鉆一深20,直徑5cm的園孔,把測量標志用混凝土鑲嵌進去。控制點布設完之后,應在現場作較詳細的點之記,并在點位附近明顯且牢固的地物上用紅漆做好標記,以便查找和利用。(3)觀測與計算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一、二級控制點觀測可以使用導線測量,使用2級全站儀進行方向法觀測。 導線測量與計算a一、二級導線水平角觀測時按方向法進行觀測,導線兩端點一般需聯測定向角。一級導線按方向法觀測時,應按左、右

36、角進行觀測。導線觀測及主要技術要求: 方向觀測法的各項限差要求 儀器型號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較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J28139一、二級導線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附合路線長度(km)平均邊長(m)每邊測距中誤差(mm)測角中誤 差()測回數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DJ2DJ6一級3.630015524101:14000二級2.420015813161:10000注:導線網結點間的長度為附合路線長度的0.7倍;n為測站數。b邊長測量使用全站儀單程觀測平距兩測回,一測回四次讀數。一測回內讀數較差應小于10mm,測回間較差應小于15mm。氣象數據可取每條邊主機端的數據,氣溫最小

37、讀數0.5,氣壓最小讀數為100Pa(或1mmHg)。氣象數據可直接輸入全站儀,由儀器自動進行氣象改正,但氣象觀測數據必須記錄在觀測手簿上。觀測邊長經儀器的加乘常數改正后,投影到參考橢球面并歸算到高斯平面上。c一、二級導線網的驗算及平差計算使用正規計算軟件在微機上進行(jnxng),在四等GPS控制點下對一、二級導線網進行嚴密平差計算。 GPS測量(cling)及計算測繪(chu)信息網 HYPERLINK a一、二級GPS網可分別由一個或若干個獨立觀測環構成,也可采用附合路線形式組成。閉合環或附合路線中的邊數不得多于10條,不允許出現支點或支線的形式。可根據需要布設為若干個控制網。b外業使用

38、GPS雙頻接收機進行快速靜態定位模式觀測。觀測前制定好觀測計劃。觀測要求如下表:等級項目一級二級衛星高度角()1515有效觀測衛星數55平均重復設站數1.61.6時段長度min1515數據采樣間隔s10601060c觀測時應認真、仔細、正確填寫測量手簿,天線高要兩次量測,較差不得超過3mm,最后取中數使用,天線高記錄不得劃改。d基線解算及平差計算可使用GPS接收機隨機軟件或其它商用軟件進行。一、二GPS網相鄰點間弦長精度為:為標準差(基線向量的弦長中誤差mm)為固定誤差(一級10mm,二級15mm)為比例誤差系數(一級1010-6,二級2010-6)為相鄰點間的距離(km)復測基線的長度較差不

39、應超過異步環閉合差三維坐標閉合差應滿足:為獨立(dl)環中的邊數同步環坐標(zubio)分量相對閉合差不超過9.0ppm,環線全長相對閉合差不超過15.0ppm。(三)高程控制(kngzh)測量1 四等水準網布設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廣靈縣調查區擬布設四等水準路線約100km,四等水準聯測部分位于平地的三、四等GPS點及一、二級控制點。四等水準網以國家三等及其以上等級的水準點為起算點。四等水準環線或附合于高級點的路線的最大長度不應超過80km,結點間或結點與高級點間路線長度不應超過30km。2 外業觀測水準觀測使用DS3型以上等級水準儀和區格式水準標尺。水準儀、水準標尺按GB 128

40、9891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中的檢驗項目檢驗,并進行記錄和整理,檢驗合格的儀器和標尺方能投入使用。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進行單程觀測,測站觀測順序為 “后后前前”,距離直讀,每一測段的測站數均應為偶數。記簿要求字跡清晰、美觀、正規,嚴禁連環涂改和就字改字,手簿不允許出現空頁、空格現象。水準觀測的主要限差要求儀器類型視距前后視距差每站的前后視距累積差DS3100m3.0 m10.0 mDS1、DS05150m視線高度基輔分劃差基輔分劃所測高差的差三絲能讀數3.0 mm5.0 mm3 平差計算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平差計算采用水準網嚴密平差程序計算。四等水準網各項精度要求如下:環線及

41、附合路線閉合差每公里偶然中誤差全中誤差最弱點高程中誤差20 mm5.0mm10.0mm20.0mm注: L為路線長度,單位為km。4 高程(gochng)擬合 未聯測四等(s dn)水準的GPS點及一、二級控制點的高程,以聯測四等水準的控制點作為(zuwi)固定點,利用GPS點的大地高進行高程擬合求定。為減少粗差對高程擬合的結果產生的影響,高程擬合應選擇多個擬合方案進行。對各方案擬合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后,剔除影響擬合精度的粗差,選擇最佳擬合結果作為最終成果。以高程擬合法求得的GPS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應不超過4cm。第六章 地籍測量(一)測量的基本(jbn)規定及精度要求1平面坐標采用(ciyng

42、)1980西安坐標系,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帶的平面(pngmin)直角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為1140000。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2高程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3作業前對所用的各類儀器按要求進行檢驗,并做好檢驗記錄。4地籍圖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基本比例尺為1:500。圖名以圖幅內的地理名稱取名;圖號注記為圖廓西南角坐標值,以公里為單位,取小數點前兩位和小數點后兩位,X在前Y在后,中間加短線。5.圖根點相對于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大于圖上0.1mm;高程中誤差不大于0.1m。6.圖上高程注記點相對于鄰近高程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不超過0.15m;高程注記點的密度為1點/dm2以上,不

43、繪等高線。(二)地籍圖根控制測量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圖根控制測量在二級及其以上等級控制點的基礎上,一般以附合導線、支導線和光電測距極坐標的形式布設;在開闊地區也可以采用GPS-RTK方法施測,施測時應獨立觀測兩次,兩次觀測坐標點位互差不應大于3cm,取中數作為最終成果。圖根點的編號以街道為單位按阿拉伯數字順序編排,點號前冠以與街道相應的英文字母,如第三街道第25號圖根點的編號為“C25”。2圖根點一般使用小鋼釘、水泥釘或木樁作為標志,為滿足每幅圖內有4個埋石點的要求,必要時需埋設圖根標石。每平方公里(含基本控制點)一般不少于150點。當建筑物密度較大時應適當增加圖根點數量,以滿足

44、測圖需要為原則。3因地形限制導線無法閉合時,可布設一般不超過3條邊、總長不超過250m的支導線。測 4極坐標法施測圖根點的平面坐標時,可采用全站儀直接測定坐標。極坐標法施測的圖根點最大距離一般不超過200m。為保證點位的平面及高程精度,測站之間一般要有重合點檢核,其檢核點坐標、高程較差應在倍圖根點平面及高程中誤差之內。5觀測邊長要經儀器的加、乘常數改正和傾斜改正。 6圖根點的高程可使用全站儀觀測一測回的方法進行,儀器高和照準高量至1mm。開闊地區也可以采用GPS-RTK方法施測,獨立觀測兩次高程較差不大于5cm時,取中數作為最終成果。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7圖根導線可使用近似平差軟件

45、在微機上進行平差計算(j sun)。圖根控制點成果表以街道為單位,統一裝訂成冊。8圖根點平面坐標取位至1cm;高程(gochng)取位至1cm。(三)地籍(d j)碎部測量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該項目所有調查區碎部測圖,采用全解析法進行,即使用MAPSUV數字測圖軟件,利用全站儀進行野外數據采集,內業使用微機進行編輯。地籍要素野外數據的采集,一般在各級基本控制點上利用全站儀極坐標法、交會法或內外分點等方法測定。當控制點不能滿足地形要素野外數據采集的需要時,一般地區在圖根點上發展一級支導線(一條邊)作為測站,特殊困難地區可發展兩級,其總長不超過200m。測站點至碎部點的距離一般不大于1

46、50m。野外數據采集以街坊為單位進行。采集前首先將各級控制點的三維坐標輸入全站儀,并進行嚴格的校對。野外數據采集的編碼一般采用無碼形式進行,現場繪制草圖。設置測站時,一般以較遠的控制點定向,用另一控制點或解析地物點作檢核,當檢核點坐標較差(控制點)小于5cm或(解析地物點)小于10cm,高程較差不大于 0.1m時,方可進行數據采集。儀器高、覘標高應量至1mm。地籍要素采集的主要內容包括各級控制點、居民地、工礦建(構)筑物、交通、管線、水系、地貌、植被等。1 測量控制點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各等級控制點內業編輯時展繪,三、四等GPS點一律用圖式3.3符號表示,一、二級控制點用圖式3.1

47、.5符號表示,圖根點一律用圖式3.1.8符號表示。2 居民地及垣柵(1) 房屋以墻基角為準,不得綜合,不同性質、不同高度、不同權屬的房屋應分割表示。樓房的陽臺應準確表示,落地陽臺(指最底層陽臺和地面直接接觸的)樓房主體墻以虛線表示,突出部分按實際位置以實線表示;不落地陽臺(指最底層陽臺不和地面直接接觸)樓房主體墻以實線表示,突出部分按投影位置以虛線表示。附屬在樓房等建筑物上的門廊、雨罩等只采集帶支柱的;二層以上的突出樓房,底層墻基以實線表示,突出部分按投影位置以虛線表示;居民地內部小于6m2的偏房、單獨的小門樓一般不采集,與房屋毗連的小門樓可按房屋綜合采集。凡有基礎的在建房屋均應采集,并用圖式

48、4.1.3符號表示。(2) 二層以上(含二層)的樓房應加注結構性質及層數,注記在建筑物的右下角。對于樓房層數,四周門窗處房檐的凈高在2.2m以上的算作一層,低于上述高度的不算一層。測繪信(3) 街道兩側用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搭建的不正規的臨時建筑一律不采集。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住宅區內正規的停車棚,大于6m2的要采集,并用棚房符號表示。(4) 室外樓梯要采集(cij),并按圖式4.3.4符號表示。地下建筑物的天窗及地下室一般不采集(cij),但大面積的地下商場應采集,用圖式4.1.4虛線表示(biosh)出范圍,內加說明注記,地下商場的入口按圖式5.8.3符號表示。(5) 正規的廁所、牲口房要采集

49、,并加注“廁”或“牲”。永久性的固定垃圾臺應采集。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6) 前出廈的房屋兩側有圍墻的按房屋符號表示,否則按圖式符號表示。有柱的檐廊按圖式 b符號表示,拐角處的柱子準確采集,直線部分的柱子適當配置表示。(7) 居民地的圍墻一般應采集;與權屬界址有關的或沿街道兩側用于亮化的柵欄要采集,當在圖上短于1cm時不表示。(8) 加固坎上建有欄桿且無法按真實位置表示時,坎頂線與欄桿線重合表示,欄桿符號上的短線應向岸上地面一側繪制。(9) 五級以下的臺階一般不表示,但與權屬有關的要表示。(10) 實地大于0.5m的門墩依比例尺表示;其他以不依比例尺的符號表示。(11) 單位、村莊

50、要注記名稱,當單位名稱過長時可注記簡稱。(12) 門牌號應注記在大門相應的位置,字頭朝北或朝西。3 工礦建(構)筑物及其它設施(1) 凡依比例尺表示的煙囪、水塔、紀念碑、塑像、寶塔、微波傳遞塔等獨立地物,按著地的幾何圖形采集外圍輪廓線,以地類界或范圍線表示,中間配置符號。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獨立地物,符號的定位點應采集在該地物的中心位置處。(2) 宣傳櫥窗、廣告牌一般不表示,但具有方位意義的獨立、大型廣告牌應表示。(3) 路燈、照射燈一般不表示,但主要道路上的路燈要采集。(4) 居民地及企事業單位內部的水泥地一律不表示。(5) 工廠內主要的露天設備(包括主要管線)要采集,以反映工廠用地性質。露天設

51、備可只繪出范圍,內加注露天設備(圖式5.2.9)符號。4 交通及附屬設施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 各級道路應采集,公路按其技術等級(dngj)代碼以圖式6.3.16.3.3表示(biosh),并在圖上每隔15cm20cm注出公路的道路編號和鋪面材料。公路及其附屬建筑物,如橋梁、涵洞、路堤(ld)、路塹等以相應的符號表示。無房屋建筑的公共汽車站牌不表示。等級公路應繪出鋪面線、路基線,如路邊有路溝、路堤等時,路基線可省略表示。(2) 公路橋、鐵路橋、高架橋等應按規定表示,橋爪繪在懸空橋面與實地交接處,有橋名的要注記橋名。(3) 公路進入城鎮區或通過居民地時,要完整繪出。城區街道的快、

52、慢車道間的隔離欄不表示。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4) 公路平面相交時,鋪面與路肩線對應銜接。等級公路與大車路相交時,等級公路鋪面線不間斷,大車路路邊線接在等級公路的路肩線上。(5) 大型企事業單位內的正規(有鋪面材料)的內部道路要采集。(6) 大車路寬度變化不大時,一般取其平均寬度繪制。5 管線及附屬設施(1) 地面上10KV(含10KV)以上的永久性高壓電力線要采集。低壓電力線以及通訊線不采集。(2) 電線桿上的變壓器、入地線、變電室(所)要采集,并按圖式7.1.67.1.8表示。入地符號應垂直于線路的方向繪制。地下的電力線、通訊線不表示。(3) 各種檢修井、污水篦子、閥門均不采集

53、。室外消防拴要采集,并用相應的符號表示。測繪(4) 管道只表示架空的和地面上的主干管道,分別用相應的符號表示。架空管道的支柱或墩密集時,直線段上的可取舍,轉折處的必須準確采集。多根管道并列時,只表示主要管道,不注記根數,注記主要管道的性質(簡稱)。建筑物上的管道可不采集。測繪信息網 6 水系及附屬設施(1) 人工溝渠以溝渠內側上邊緣為準進行采集,圖上寬度大于1mm時用雙線,小于1mm時用單線表示,均加流向。溝渠流入河流時水崖線如不在同一平面上,以溝邊線和同高的坎邊線相接,河流的水崖線要繪完整。人工溝渠內側不繪陡坎符號。(2) 有堤的溝渠(guq),其堤高出地面0.5m以上時,按有堤岸的溝渠符號

54、表示(biosh)。如堤內側未成兩層的,用單面堤符號(圖式8.3.2a)表示;當堤的內側成兩層,頂層堤腳與溝緣間有可通行(tngxng)地段的,用雙面堤符號(圖式8.3.2b)表示。(3) 道路兩側的護路溝一律用人工溝渠符號表示。(4) 大面積高出地面的養魚池,外側用單面堤表示,內繪水線;中間的隔離堤用水線表示。坑塘一律用圖式8.2.4右側的符號表示。(5) 其它水利設施如水閘、滾水壩、攔水壩、防洪墻、輸水槽、倒洪吸等均需采集。土堤堤高0.5m以上的才采集,堤頂寬度大于0.5m使用雙線堤表示,否則用單線堤表示。測繪信息(6) 河流應采集岸邊線。7 地貌(1) 地籍圖內不繪等高線,只測繪高程,高

55、程注記點的密度為圖上1點/dm2,高程注記至0.1m。高程點一般測繪在道路交叉、路面、較大單位內部的院落內等地形特征點上,地形起伏較大區域應適當加測高程點。(2) 陡坎、斜坡應區分未加固和加固兩種,陡坎是70以上陡峻地段。70以下用斜坡表示,斜坡符號長線應繪至坡腳線位置。(3) 土堆、坑穴要采集,當比高大于1m時量注比高至0.1m。8 植被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 調查區內所有的植被一律按其外圍輪廓進行采集,除旱地可以不填充符號,在圖外右側注記外(注記形式為:“圖內未加植被注記的耕地均為旱地”),其余一律填充相應的植被符號。圖上面積大于5cm2的固定菜地應采集。(2) 花壇一般不

56、采集,但單位內部有標志性的花壇、假石山及主要道路上的條形花壇要采集,用地類界表示。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3) 較大場地上的草坪以實地范圍采集,廣場、公園內的草坪用天然草地符號表示,內注“草坪”二字。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四)界址點測量1界址(ji zh)點外業數據的采集,一般在各級控制點上利用全站儀極坐標法、交會法或內外分點等方法測定。界址點精度及適用范圍見表。類別界址點對鄰近圖根點點位誤差(cm)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cm)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距離允許誤差適用范圍中誤差允許誤差一5101010城鎮街坊外圍界址點及街坊內明顯的界址點二7.5151515城鎮街坊內部隱蔽的界址

57、點及村莊內部界址點野外數據采集以街坊為單位進行。采集前首先將各級控制點的三維坐標輸入全站儀,并進行嚴格的校對。設置測站,一般以較遠的控制點定向(dn xin),用另一控制點或解析地物點作檢核,當檢核點坐標較差(控制點)小于3cm或(解析(ji x)地物點)小于7cm,高程較差不大于0.1m時,方可進行數據采集。測站點至界址點的距離一般不大于150m。測繪信息網 3.界址點原則上按標志位置采集,若標志不清或無標志以及標志有誤時,應及時與權屬調查者取得聯系,并重新確定其點位。在界址點測量過程中,測量員與立反光鏡者要隨時取得聯系,明確觀測位置,以保證觀測精度。作業員要經常和儀器操作者進行測點點號的核

58、對,以防界址點號和儀器內的點號不符。4.界址點的編號以街坊為單位嚴格按照權屬調查者提供的“宗地接合圖”上的編號編排,為了和其他地物點區別,點號前統一加英文字母“J”。(五)地籍圖的編輯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1地籍圖的內容應包括各級行政界線、街道(街坊)界線、地籍編號、宗地界址點、界址線、宗地用途、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地類號(按國土資發2001255號文件執行)和宗地面積等。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2將外業采集的界址點和地籍要素數據,直接傳輸至微機內,利用MapGIS數字測圖模塊MapSUV以相應的代碼和有關規定進行編輯,形成地籍圖圖形文件。3地籍要素的分層按國土資源部城鎮地籍數

59、據庫標準要求執行,并按建庫的要求進行拓撲檢查,以滿足圖形入庫的需要。4界址點、界址線的點位、線劃繪制尺寸及街道號、街坊號、宗地號、地類號和其它名稱注記的字體,一律按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5凡圖上地物點與界址線矛盾處,要查明原因,并與權屬調查者協商處理。6街坊內的宗地編號應和“宗地接合圖”上的嚴格一致,并且不得重號。7權屬調查工作底圖(d t)上注記的單位名稱與權屬名稱不一致的,以權屬名稱為準。8對于(duy)界址邊長小于0.5m的界址線兩端的界址點符號可舍去一個,但應正確(zhngqu)表示界址線的準確位置。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9地籍編號包括街道號、街坊號、宗地號。街道(坊)號注在圖

60、幅內適中位置(不得省略),宗地號、地類號必須注在宗地內,如果宗地面積太小可以注在宗地外的空白處。當一個宗地被兩幅圖或兩幅以上的圖幅分割時,面積較大的部分應注記宗地號、地類號,面積較小的部分可只注記宗地號,實在注不下時可注在內圖廓線外。10地籍圖各要素的分層按國土資源部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要求執行,面狀地物必須形成閉合圖斑,并按建庫的要求進行拓撲檢查,以滿足圖形入庫的需要。11各等級控制點、線劃繪制尺寸及其它名稱注記的字體、字大一律按規程有關規定執行。測繪信息網 HYPERLINK 第七章 地籍圖繪制(一)基本(jbn)地籍圖繪制測繪(chu)信息網 HYPERLINK 1 基本地籍圖的精度(j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