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統期末復習資料(共7頁)_第1頁
信息管理系統期末復習資料(共7頁)_第2頁
信息管理系統期末復習資料(共7頁)_第3頁
信息管理系統期末復習資料(共7頁)_第4頁
信息管理系統期末復習資料(共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2第一章1.通過中遠集團(jtun)案例,說明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a.管理信息系統對具體(jt)工作效果的改變b.管理信息系統對不同使用對象(duxing)的支持方式c.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運作、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地位2.如何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是關于客觀事實的可通訊的知識。3.選擇題:信息(A )A 是形成知識的基礎 B 是數據的基礎 C 不是商品 D 是消息 說明數據、信息、知識的聯系。4.信息的度量單位是什么?信息度值的高低與信息價值的關系。單位是比特(bit) ; 信息度值越高,信息價值就越高。5.信息的四個要素是什么?如何理解這四個要素的含義?語義要素:

2、可理解為人類語言的含義,也可以是非人類語言含義。差異要素:差異大小體現信息的價值.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受到一些干擾,如噪聲。信息差異越小,信息越有使用價值。傳遞要素:信源,信宿,信道,信息流,編碼和解碼,噪聲與干擾,反饋與前饋.載體要素:信息的依附體,信息傳播的媒介.是信息的媒介,如紙張,光盤,硬盤等等。6.如何理解信息管理?管理是為了某種目標,應用一切思想、理論和方法去合理地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他人,調度各種資源,如人、財、物、設備、技術和信息等,以求最小的投入去獲得最好或最大的產出目標。7.結合信息系統說明系統的構成。8.開發管理信息系統與那些因素有關?第二章1.

3、下列決策問題中,屬于非結構化問題的是 ( D ) A獎金分配 B選擇銷售對象 C廠址選擇 D作業計劃2.在下列決策問題中,屬于結構化決策的是 ( A ) A工資分配 B作業調度 C廠址選擇 D產品發展3.判斷題:戰略級信息大多來自于組織的內部。( 錯 ) 4.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ginin)一個由人、計算機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儲、加工、維護和使用(shyng)的系統。5.如何(rh)理解管理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業務信息系統、知識工作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經理信息系統6.金字塔型組織結構與扁平組織結構的優缺點對比,在信息組織上帶來的問題是什么?7.管理信息系統的層次結

4、構分為 決策層 、 管理層 、業務層。分析幾個業務層的主要特點(從服務對象、決策范疇、信息處理的能力、系統輸出形式等方面分析。) 8.全國聯網的火車訂票服務系統屬于(C )。A批處理系統 B脫機處理系統 C聯機實時系統 D在線分析系統 9.下面( C )的情況,應采用OLTP處理方式A定期數據處理 B沒有通信設備 C需要及時響應 D多種應用處理10.在管理活動的不同層次中,(C )層需要不定期收集較多的外部信息。A. 執行控制層 B. 管理控制層C. 戰略計劃層 D. 中間管理層11.( B)是DSS系統的核心部分A. 數據庫子系統 B. 模型子系統C. 方法子系統 D. 輸出子系統12.決策

5、支持系統主要支持( B )類型的決策問題。A. 定性決策 B. 定量決策C. 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決策 D. 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決策 13.敘述不同層次信息系統的數據庫結構,說明形成相應結構的原因。第三章1.中央處理器由 運算器 、 控制器 兩部分組成。簡述你對多核CPU發展的了解,CPU發展遇到的主要瓶頸是什么? 2.內存儲器容量的計量單位是 字節(bit) 。 內存與外存在計算機工作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3.下列設備中哪一種屬于輸入設備( C) A 顯示器 B音箱 C圖像掃描儀 D繪圖儀 下列設備中哪一種屬于輸出設備(D ) A數碼像機 B鼠標 C條碼識別器 D繪圖儀4.計算機多級存儲結構的目的

6、是什么?(高速緩存內存 外存)使單位價格更高;使存儲速度更快 ;使存儲容量更大5.匯編語言是面向CPU的語言,所以它不需翻譯(fny)就能直接被計算機所識別。( 錯 ) 6.計算機軟件可分為(fn wi)系統軟件 、 應用軟件 兩類.(舉例說明) 第四章1.就抗干擾性能而言,模擬(mn)信道比數字信道好。( ) 2.簡述信號調制的意義。可以使信號傳的更遠,增強抗干擾能力,實現多路復用。3.數據通信有 單工 、 半雙工 、 全雙工 三種通信方式。 4.數據在傳輸線路中進行傳輸的常用的同步方式有同步傳輸和 異步傳輸 。5.數據傳輸有基帶傳輸和 頻帶傳輸 ,說明各自的特點。基帶傳輸:原信號傳輸,實現

7、簡單,傳輸距離近 ; 頻帶傳輸:通過調制與解調傳輸信號,技術相對復雜,傳輸距離遠。6.有線通信介質主要有_雙絞線 、 _同軸電纜 和_光光纖 等。7.在通信網上采用的復用方式主要有三種,即 頻分復用 、 時分復用 、 碼分復用 。 第五章1.計算機網絡在邏輯上劃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2.簡述網絡體系結構的含義。 就是為了完成計算機間的數據通訊和信息處理,把每個計算機的功能劃分為定義明確的層次,規定了同層次進程通信的協議以及相鄰層之間的接口和服務。3.Internet使用的網絡體系結構是OSI/RM協議集。( 錯 ) 4.分析如下IP地址的類別 0 屬于A類 202.

8、110.50.66 屬于C類第六章1.數據庫遠程訪問的方式有文件訪問方式、 和 方式。2. E-R圖是數據關系的邏輯描述。( 對 )3. 實體關系的種類有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舉例說明)4.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為外模式、 內模式 和 概念模式 。5.網絡中客戶機訪問遠程服務器上的數據資源的方式主要有微機/文件服務器方式、客戶機/服務器方式、 瀏覽器/服務器方式。6.一張關系數據表表示信息世界中的一個實體集。( ) 7.常用的數據庫模型包括( D )A層次、網狀、邏輯 B層次、關系、邏輯 C關系、網狀、邏輯 D層次、網狀、關系 8.VFP是一個層次型數據庫管理系統。( 錯 ) 9.什么是

9、主鍵,什么是外鍵?各自的作用是什么?主鍵是用戶選擇使用的標識唯一元組的一個候選鍵。主鍵必須唯一,不能為空(NULL),以保證標識唯一元組。外鍵是構成兩個組之間的聯系鍵。10.說明什么是數據庫的投影操作(cozu),什么是篩選操作。投影:投影操作從關系(gun x)中垂直地選擇指定的列,消去一些列,并重新安排列的順序構成的關系。即關系進行重點減維,滿足某些屬性要求,重新組成的關系。篩選:篩選操作(cozu)從關系中水平地選擇出滿足條件要求的元組子集構成的關系。11.描述關系數據庫12.構建關系數據庫的主要內容13.關系型數據庫表間關系的解決辦法14.下圖是一個名為“職工工資”的關系,說明SQL查

10、詢語句命令的主要結構。(1)查詢顯示全部職稱為“教授”職工的姓名、性別、工作部門、應發工資(應發工資=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其它補貼)。(2)查詢顯示基本工資大于3000元的女性職工的姓名、性別、工作部門、基本工資。職工編號姓名性別工作部門職稱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其它補貼1張力男計算機系教授3000.00500.0040.002李寧女經濟系講師2000.00500.0040.003張利民男計算機系教授3000.00400.0035.004胡含苞女電子系助理講師1500.00400.0030.005趙明男工商系副教授2300.00400.0040.006鄭自籌男計算機系副教授2300.00500.00

11、40.007張曉麗女法律系教授3000.00500.0035.00請對以下描述畫出ER圖,給出其相關屬性,并且建立關系數據模型。(每個實體屬性不少于4個) 一個學生只能在一個班級讀書,一個班級可以有多個學生;一個學生可以選擇多門課程,一門課程可以有多個學生選擇。請對以下描述畫出ER圖,給出其相關屬性,并且建立(jinl)關系數據模型。(實體屬性不少于4個)一個項目由多個零件構成,一種(y zhn)零件可以用于多個項目;一種(y zhn)零件可以由多個廠商生產,一個廠商也可以生產多種零件。 第七章1.信息系統生命周期共經歷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系統規劃要求的提出、規劃系統開發分析

12、、設計系統運行實施、運行、維護2.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有哪些?生命周期法、原型化開發法3.簡述不同開發方法各自的特點。結構化法優點: (1)強調整體性和全局性; (2)嚴格區分開發階段,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和糾正; (3)有完備的系統文檔;缺點: (1)開發周期長,不能適應變化需要; (2)錯誤具有放大性; (3)實施起來困難;原型法優點:(1)與用戶交流直觀,能調動用戶參與的積極性;(2)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3)能及早暴露系統實施后潛在的一些問題。缺點:(1)不適合大型系統的開發;(2)不適合大量運算及邏輯性強的模塊;(3)對原企業基礎管理工作要求較高;否則容易走上機械模擬原手工系統的軌

13、道;(4)不適合批處理系統;(5)每次反復都要花費人力、物力。4.建立新系統的邏輯模型屬于系統開發的( )階段。A系統分析 B系統設計 C系統實施 D邏輯分析5.管理信息系統系統分析的首要任務是( D )A正確評價當前系統 B盡量說服用戶接受系統分析人員的意見C徹底了解管理方法 D弄清用戶要求6.一個ERP系統可以用原型法開發。 ( 錯 )7.系統分析報告的重點內容是( )。A系統基本情況 B系統目標和開發可行性 C現行系統運行狀況 D新系統的邏輯方案第七章8.數據流圖的主要構成。外部實體、處理邏輯、數據存儲、數據流9.繪制數據流圖時層次劃分的原則是什么?(1)劃分層次時,要注意(zh y)功

14、能的完整性。(2)一個處理泡泡(po po)經過展開,一般分4-10個處理泡泡為好,多了會過于復雜。(3)最下層的泡泡可以用100條左右的程序(chngx)就可以完成。10.思考題:每一層多分解泡泡與多分解層每層少分解泡泡的區別。11.分解時注意的問題是什么?(1)關于泡泡:黑洞(只有輸入,沒有輸出),無中生有(只有輸出,沒有輸入),灰洞(輸入數據不足,最難查錯)(2)關于數據存儲:他的兩端必定有寫入的數據流和輸出的數據流。(3)關于數據流:任何一個數據流至少一端是處理泡泡。(4)父圖的某一泡泡的輸入輸出數據必須反映在相應子圖中。12.簡單描述數據字典的作用,書寫的內容。13.創建U/C矩陣的

15、意義是什么?(1)通過UC 矩陣的正確性檢驗,及時發現前段分析和調查工作的疏漏和錯誤;(2)通過UC 矩陣的正確性檢驗,分析數據的正確性和完整性;(3)通過對UC 矩陣的求解過程最終得到子系統的劃分;(4)通過對子系統之間的聯系(“U”)可以確定子系統之間的共享數據。14.解釋U/C矩陣的構成。15.敘述U/C的創建過程。首先要進行系統化自頂向下地劃分,由業務科室和業務的分析(原有數據),逐個確定其具體的功能(或功能類)和數據(或數據類),最后填上功能/數據之間的關系,即完成了U/C矩陣的建立過程。16.創建U/C矩陣遵循的數據守恒原理是什么?(1)完備性 ;(2)一致性 ;(3)無冗余性 ;17.簡述用U/C矩陣劃分子系統的求解過程。調整表中的行變量或列變量,使得“C”元素盡量地朝對角線靠近,然后再以“C”元素為標準,劃分子系統。18.如何理解U/C矩陣創立的子系統中的U元素與子系統外的U元素。在小方塊以內所產生和使用的數據,則今后主要放在本系統的計算機設備上處理;而在小方塊以外的 “U” ,則表示了各子系統之間的數據聯系,這些數據資源今后應考慮放在網絡服務器上供各子系統共享或通過網絡來相互傳遞數據。19.代碼設計的分類與特點順序碼特點:結構清晰,容易識別和記憶,容易進行有規律的查找; 主要缺點是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