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品質管理(QC)七大手法-講師:何教師第一章 數據與圖表第二章 查檢表第三章 層別法第四章 柏拉圖第五章 特性要因圖第六章 散佈圖第七章 直方圖第八章 控制圖講解之內容第一章 數據與圖表在某次考試中,某君寫一簽呈:本次考試共546人,參加率為96%.與去年相比上升2%.及格人數為496及格率為90%,比去年長上升6%.後來某君經過思索後改為比較表:從以上數據看,大家對整個品質之流程的認識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一.何謂數據? 就是根據測量所得到的數值和資料等事實.因此 構成數據最重要的根本觀念就是:數據=事實二.運用數據應留意的重點: 1.搜集正確的數據 2.防止主觀的判斷 3.要把握事實真相三.
2、數據的種類 A.定量數據:長度.時間.分量等測量所得數據,也稱計量值;(特點連續不間斷)以缺點數,不良品數來作為計算標準的數值稱為計數值.(特點離散性數據) B.定性數據:以人的感覺判斷出來的數據,例如:水果的甜度或衣服的美感.四.整理數據應留意的事項 1.問題發生要採取對策之前,一定要有數據作為依據 2.要清楚運用的目的. 3.數據的整理,改善前與改善后所具備條件要一致. 4.數據搜集完成之后,一定要馬上運用.一.何謂查檢表? 為了便於搜集數據,運用簡單記號填記并予統計整理,以作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用來檢查有關項目的表格)二.查檢表的種類 查檢表以任務的種
3、類或目的可分為記錄用查檢表種點檢用查檢表兩種.第二章 查檢表(1) 記錄用(或改善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在於根據搜集之數據以調查不良項目、不良緣由、工程 分佈、缺點位置等情形. 其中有: (a)緣由別、機械別、人員別、缺點別、不良項目別 (b)位置別(2) 點檢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是為要確認作業實施、機械整備的實施情形,或為預防發生不良事故、確保平安時運用 如:機械定期保養點檢表、登山裝備點檢表、不平安處所點檢表三、分類: 記錄用、點檢用四 查檢表的作法(1) 明確目的-將來要能提出改善對策及數據,因之 必需把握現狀解析,與運用目的相配合(2) 解決查檢項目-從特性要因圖圈選的46項決定之(3)
4、決定抽檢方式-全檢、抽檢(4) 決定查檢方式-查檢基準、查檢數量、查檢時間與 期間、查檢對象之決定、並決定搜集者、記錄符號(5) 設計表格實施查檢 五.查檢表的運用 數據搜集完成應馬上運用,首先觀察整體數據能否代表某些事實?數據能否集中在某些項目或各項目之間有否差異?能否因時間的經過而產生變化?另外也要特別留意週期性變化的特殊情況. 查檢表統計完成即可利用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圖加工整理,以便掌握問題的重心.查檢表操作者不良種類 月 日月 日A尺寸缺點材料其他B尺寸缺點材料其他第三章 層別法一.何謂層別法? 層別法就是針對部門別.人別.任務方法別.設備.地點等所搜集的數據,按照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
5、分類.統計的一種分析方法.也就是為了區別各種不同緣由對結果的影響,而以個別緣由為主,分別統計分析的一種方法.二、層別的對象與項目 2.1 時間的層別 小時別、日期別、週別、月別、季節別.等. 例 : 製程中溫度的管理就常以每小時來層別. 2.2 作業員的層別 班別、操作法別、熟練度別、年齡別、 性別、教育程度 別.等. 例 : A班及B班的完廢品品質層別. 2.3 機械、設備的層別 場所別、機型別 、年代別 、工具別 、編號別、速度別.等. 例 : 不同機型生產一樣產品以機型別來分析其不良率. 2.4 作業條件的層別 溫度別、 濕度別、壓力別 、天氣別 、 作業時間別、作業方 法別 、測定器別
6、.等. 例 : 對溫度敏感的作業現場所應記錄其溫濕度,以便溫濕度變 化時能層別比較.二、層別的對象與項目 2.5 原資料的層別 供應者別、 群體批別、製造廠別 、產地別 、材質別、大小 別、貯藏期間別、成分別. 等. 例 : 同一廠商供應的原資料也應做好批號別,領用時均能加 以層別,以便了解各批原料的品質, 甚至不良發生時更 能迅速採取應急措施,使損失達最小的程度. 2.6 測定的層別 測定器別、測定者別、測定方法別.等. 2.7 檢查的層別 檢查員別、檢查場所別、檢查方法.等. 2.8 其他 良品與不良品別、包裝別、搬運方法別.等. 三.層別法的運用活用層別法時必須記住三個重點:1.在搜集數
7、據之前就應運用層別法 在解決日常問題時,經常會發現對於搜集來的數據必須浪費相當多的精神來分類,並作再一次的統計任務.在得到不適合的數據,如此又得重新搜集,費時又費力.所以在搜集數據之前應該考慮數據的條件背景以后,先把它層別化,再開始搜集數據.(在做查檢時,考慮適當分類)2.QC手法的運用應該特別留意層別法的運用. 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圖.查檢表.散佈圖.直方圖和控制圖都必須以發現的問題或緣由來作層別法. 例如製作柏拉圖時,假設設定太多項目或設定項目中其他欄所估的比例過高,就不知道問題的重心,這就是層別不良的緣由.別外直方圖的雙峰型或高原型都有層別的問題.三.管理任務上也應該活用層別法 這是一張
8、營業計劃與實際比較圖,可以知道營業成績來達成目標,假設在管理任務上就用層別法的概念先作分類的任務,以商品別作業績比較表,可查出那種商品出了問題.如再以營業單位別銷售落后業績產品的層別化再比較即可發現各單位對這種產品的銷售狀況.如對業績不理想的單位,以營業人員別化即可發現各營業人員的狀況,如此問題將更加以明確化. 以上的說明中可以發現管理者為了探求問題的真正緣由,分別運用了商品別,單位別.人別等層別手法,使得間題更清楚,這就是層別法的觀點.實例:不良層別商品別業績比較單位別業績比較人員別業績比較 第四章 柏拉圖一.何謂柏拉圖? 根據搜集的數據,以不良緣由.不良狀況.不良發生位置或客戶埋怨的種類.
9、平安事故等不同區分標準,找出比率最大的項目或緣由並且以所構成的項目按照大小順序陳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由構成比率很容易了解問題的重點衙影響的程度,以比例估計最多的項目著手進行改善,較為容易得到改善成果二.柏拉圖的製作方法1.決定不良的分類項目2.決定數據搜集期間,並且按照分類項目 搜集數據.3.記入圖表紙並且依數據大小陳列書出柱形.4.點上累計值並用線連結5.記入柏拉圖的主題及相關資料.三.柏拉圖的運用1.掌握問題點2.發現緣由3.效果確認四.製作對策前.對策后的效果確認時應留意以下三項1.柏拉圖搜集數據的期間和對象必須一樣2.對季節性的變化應列入考慮3.對於對策以外的要因也必須加以留意,防
10、止在解決主要緣由時影響了其他要因的忽然添加五.柏拉圖實例1.查檢表支出項目出支金額累計金額累計比率伙食費10,25010,25041%零用錢5,00015,25061%水電費3,75019,00076%教育費2,00021,00084%交際費1,00022,00088%其他3,00025,000100%合計25,00025,000 柏拉圖 伙食費 零用錢 水電費 教育費- 交際費 其他累計比率支出費用41%61%76%84%88%100%第五章 特性要因圖一.何謂特性要因圖? 一個問題的特性遭到一些要因的影響時,我們將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為有相互關系而且有條理的圖形,這個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由
11、於形狀就像魚的骨頭,所以又叫做魚骨圖.二.用發散整理法製作特性要因圖 1.決定問題或品質的特征 2.盡能夠找出一切能夠會影響結果的要素 3.找出各種緣由之的關系,在魚骨圖中用箭頭聯接 4.根據對結果影響的重要程度,標出重要要素 5.在魚骨圖中標出必要信息此方法包括兩項活動:一找緣由;二系統整理出這些緣由留意事項: 1.嚴禁批評他人的構想和意見. 2.意見愈多愈好. 3.歡迎自在奔放的構想. 4.順著他人的創意或意見發展自已的創意.三.用邏輯推理法製作特性要因圖 1.確定品質的特征 2.將品質特性寫在紙的右側,從左至右畫一箭頭(主骨), 將結果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響大骨(主要緣由)的緣由,也
12、就是第二層次緣由 作為中骨,接著列出第三層次緣由 4.根據對結果影響的重要程度,標出重要要素 5.在魚骨圖中標出必要信息留意事項: 利用5個為什麼進行追緣由三.特性要因圖的運用1.問題的整理2.清查真正的緣由3.尋找對策4.教育訓練 四.繪製特性要因圖應該留意的事項:1.繪製特性要因圖要把握腦力激激盪法的原則,讓一切的成員表達心聲2.列出的要因應給予層別化3.繪製特性要因圖時,重點應放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緣由,並且按照5W1H的方法所謂5W1H就是: WHY:為什麼必要; WHAT:目的何在; WHERE:在何處做; WHEN:何時做; WHO:誰來做; HOW:如何做.特性要因圖的思索原則一、
13、腦力激蕩法 四原則: 1.自在奔放 2.意見越多越好 3.嚴禁批評他人 4.搭便車二、5W1H法(WHAT HERE WHEN WHO WHY HOW)三、5M法(MAN、MACHINE、MATERIAL、METHOD、MEASUREMENT)四、系統圖法特性要因圖畫法一、決定問題的特性二、畫一粗箭頭,表示制程為什麼飯不好吃特性要因圖之畫法三、緣由分類成幾個大類,且以 圈起來-中骨四、加上箭頭的大分枝,約60插到母線-子枝 為什麼飯不好吃資料方法鍋子人時間資料人方法鍋子為什麼飯不好吃特性要因圖之畫法五、尋求中、小緣由,并圈出重點不熟練特性要因圖為何交貨延遲製造人金額物品交貨沒有生產計劃配合沒有
14、式樣生產條件不好訂貨情報掌握不確實沒有交貨意識利潤低運送本錢高庫存平安量低方法不明確存放位置缺乏單方面的決定交貨期短數量少,沒有交貨計劃找緣由第六章 散佈圖一.何謂散佈圖? 就是反相互有關連的對應數據,在方格紙上以縱軸表示結果,以橫軸表示緣由;然后用點表示出分佈形態,根據分佈的形態來判斷對應數據之間的相互關係. 這里講的數據是成雙的,普通來說成對數據有三種不同的對應關係. 1.緣由與結果數據關係. 2.結查與結果數據關係. 3.緣由與緣由數據關係. 1.搜集相對應數據,至少三十組上,並且整 理寫到數據表上. 2.找出數據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書出縱軸與橫軸刻度,計算組距. 4.將各組對應
15、數據標示在座標上.二.散佈圖製作的五個步驟:散佈圖的研判普通來說有六種形態. 1.在圖中當X添加,Y也添加,也就是表示緣由與結果有相對的正相關,如下圖所示:散佈圖的研判XY02.散佈圖點的分佈較廣但是有向上的傾向,這個時候X添加,普通Y也會添加,但非相對性,也就是就X除了受Y的要素影響外,能夠還有其他要素影響著X,有必要進行其他要因再調查,這種形態叫做似有正相關稱為弱正相關XY03.當X添加,Y反而減少,而且形態呈現不斷線發展的現象,這叫做完全負相關.如下圖所示:Y0X4.當X添加,Y減少的幅度不是很明顯,這時的X除了受Y的影響外,尚有其他要素影響X,這種形態叫作非顯著性負相關,如下圖所示:Y
16、0X5.假設散佈點的分佈呈現雜亂,沒有任何傾向時,稱為無相關,也就是說X與Y之間沒有任何的關係,這時應再一次先將數據層別化之后再分析,如下圖所示:Y0X6.假設X增大,Y也隨之增大,但是X增大到某一值之后,Y反而開始減少,因此產生散佈圖點的分佈有曲線傾向的形態,稱為曲線相關,如下圖所示:Y0X第七章 直方圖一.何謂直方圖? 直方圖就是將所搜集的數據.特性質或結果值,用一定的範圍在橫軸上加以區分成幾個相等的區間,將各區間內的測定值所出現的次數累積起來的面積用柱形書出的圖形.二.直方圖在應用上必須留意事項1.直方圖可根據由形圖按分佈形狀來觀察製程能否正常.2.產品規格分佈圖案可與標準規格作比較,有
17、多大的差異.3.能否必要再進一步層別化.三.直方圖名詞解釋1.求全距:在一切數據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2.決定組數 組數過少,雖可得到相當簡單的表格,但卻失去次數分配的本質;組數過多,雖然表列詳盡,但無法達到簡化的目的.(異常值應先除去再分組).分組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普通用數學家史特吉斯提出的公式計算組數,其公式如下:K=1+3.32 Lgn普通對數據之分組可參考下表:數據數組數50100610100250712250個以上10203.組距組距=全距/組數組距一股取5,10或2的倍數4.決定各組之上下組界最小一組的下組界=最小值-測定值之最小位數/2,測定值的最小位數確定方法:如數據為整數
18、,取1;如數據為小數,取小數所精確到的最后一位(0.1;0.01;0.001)最小一組的上組界=下組界+組距第二組的下組界=最小一組的上組界其他以此類推5.計算各組的組中點各組的組中點=下組距+組距/26.作次數分配表將一切數據依其數值大小劃記號於各組之組界,內並計算出其次數7.以橫軸表示各組的組中點,從軸表示次數,繪出直方圖二.直方圖的製作步驟: 1.搜集數據並且記錄在紙上. 2.找出數據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3.計算全距. 4.決定組數與組距. 5.決定各組的上組界與下組界. 6.決定組的中心點. 7.製作次數分配表. 8.製作直方圖.實例1 某電纜廠有兩臺生產設備,最近,經常有不符合規格
19、值(210g)異常產品發生,今就A,B兩臺設備分別測定50批產品,請解析並回答以下回題: 1.作全距數據的直方圖. 2.作A,B兩臺設備之層別圖 3.敘述由直方圖所得的情報搜集數據如下:A設備B設備175179168165183156148165152161168188184170172167150150136123169182177186150161162170139162179160185180163132119157157163187169194178176157158165164173173177167166179150166144157162176183163175161172170
20、137169153167174172184188177155160152156154173171162167160151163158146165169176155170153142169148155解:1.全體數據之最大值為194,最小值為119 根據經驗值取組數為10 組距=(194-119)/10=7.5 取8 最小一組的下組界=最小值-測定值之最小位數/2 =119-1/2=118.5 最小一組的上組界=下組界+組距 =118.5+8=126.5作次數分配表序號組界組中點全體A設備B設備次數次數次數1118.5126.5122.5222126.5134.5130.5113134.5142
21、.5138.5444142.5150.5146.58175150.5158.5154.5172156158.5166.5162.5218137166.5174.5170.5231678174.5182.5178.5141319182.5190.5186.59910190.5198.5194.511合計10050502.全體數據之直方圖SL=SU=2102.作A設備之層別直方圖SL=SU=2103.B設備之層別圖SU=210SL=項目全體A設備B設備形狀稍偏左正常稍偏左分佈中心與規格中心值相比較,稍為偏左,若變動大,則有超出規格下限全部在規格界限內,沒有不良品出現分佈 中習與規格中心值相比較,稍
22、為偏左,若變動大,則有超出規格下限的可能B設備可能發生超出規格下限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加以改善,使數據平均值右移到規格中心.A設備若能使CP值再小,則將更好.4.結論直方圖實例NO組界組中心點次數1119.5126122.7532126132.5129.25113132.5139135.75104139145.5142.25305145.5152148.75216152158.5155.25117158.5165161.75118165171.5168.253下限SL130上限SL180四.如何依據由形圖案的分佈狀態判斷1.如圖中顯示中間高,兩邊低,有集中的趨勢,表示規格.分量等計量值的相關特
23、性都處於平安的狀態之下,製品工程狀況良好.如下圖所示:2.如圖中顯示缺齒形圖案,圖形的柱形高低不一呈現缺齒狀態,這種情形普通就來大都是製作直方圖的方法或數據搜集(測量)方法不正確所產生.如下圖所示:3.如圖所示為絕壁形,另外一邊拖著尾巴,這種偏態型在理論上是規格值無法獲得某一數值以下所產生之故,在品質特性上並沒有問題,但是應檢討尾巴拖長在技術上能否可接受;例治工具的鬆動或磨損也會出現拖尾巴的情形.如下圖所示:4.雙峰型有兩種分配相混合,例如兩臺機器或兩種不同原料間有差異時,會出現此種情形,因測定值受不同的緣由影響,應予層別后再作直方圖.5.離散型 測定有錯誤,工程調節錯吳或運用不同原材所引起,
24、一定有異常原存在,只需去除,即可制造出合規格的制品6.高原型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合在一同,應層別之后再作直方圖五.與規格值或標準值作比較1.符合規格 A.理想型:制品良好,才干足夠.制程才干在規格界限內,且平均值與規格中心一致,平均值加減4倍標準差為規格界限,制程稍有變大或變小都不會超過規格值是一種最理想的直方圖.B.一則無餘裕:制品偏向一邊,而另一邊有餘裕很多,假設製程再變大(或變小),很能夠會有不良發生,必須設法使製程中心值與規格中心值吻合才好.C.兩側無餘裕:制品的最小值均在規格內,但都在規格上下兩端內,且其中心值與規格中心值吻合,雖沒有不良發生,但假設製程稍有變動,說會有不良品發生之危險
25、,要設法提高製程的精度才好.2.不符合規格A.平均值偏左(或偏右) 假設平均值偏向規格下限並伸展至規格下限左邊,或偏向規格上限伸展到規格上限的右邊,但製程呈常態分配,此即表示平均位置的偏向,應對固定的設備,機器,緣由等方向去清查.上限下限B.分散度過大:實際製程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均超過規格值,有不良品發生(斜線規格),表示標準差太大,制程才干缺乏,應針對人員,方法等方向去清查,要設法使產品的變異縮小,或是規格訂的太嚴,應放寬規格.下限上限C.表示製程之生產完全沒有按照規格去考慮,或規格訂得不合理,根本無法達到規格.下限上限第八章 控制圖 從每日生產的產品線中所測得的零亂數據中,找出經常發生和偶爾
26、發惹事故的數據,以便幫助找出問題緣由,這就是非依托控制圖不可. 控制圖分為兩大類,本文每一類舉一例進行講解一.計量值控制圖 作為控制制程的計量值控制圖,一方面以平均數控制圖控制平均數的變化,以全距控制其變異的情形.本節將介紹平均數與全距控制圖,將就控制圖在制程中的每一步詳加描畫. 計量值控制圖的種類如下:數據名稱管制圖計量值平均數與全距管制圖XR管制圖平均數與標準差管制圖X S管制圖個別值管制圖X管制圖實例:平均數與全距控制圖 某廠制造全銅棒,為控制其品質,選定內徑為控制項目,並決定以X-R控制圖來控制該制程的內徑量度,並於每小時隨機抽取5個樣本測定,共搜集最近製程之數據125個,將其數據依測
27、定順序及生產時間陳列成25組,每組樣本5個,每組樣數5個,記錄數據如下:樣本組X1X2X3X4X5140403843412404239393934239414340440403942415423942434064341414041743383742418374343354094039424144樣本組X1X2X3X4X51039414136381140444240391243383941421338403639411436353938391540394039481642464647471736404341431837394038421940373939432047403936402140374
28、04342樣本組X1X2X3X4X5223939394045233133353935244040404142254644414139樣本組12345678各組平均數40.439.84140.441.241.241.239.6全距53434268樣本組1011121314151617各組平均數394140.638.837.441.245.640.6全距55554957樣本組1819202122232425各組平均數39.239.640.440.440.434.640.642.2全距561166827計算如下:X=40.264 R=5.48查系數表,當N=5時,D4=2.115,D3=0X控制圖上
29、下限:CL= =40.264UCL= + =43.4249LCL= - =37.1031R控制圖上下限:CL= =5.48UCL= =11.5867LCL= =0UCL=43.4CL=40.6LCL=37.10R控制圖UCL=11.59CL=5.40LCL=0分析結論在控制圖中有第16個及第23個樣本組的點分別超出控制上限及控制下限,表示制程平均發生變化,而R控制圖並無點超出界限或在界限上,表示制程變異並未增大.二.計數值控制圖 1.何謂計數值? 商品制造的品質評定標準有計量型態,例如:直徑,容量;然而有些品質特性定義為良品或不良品將更合理.所謂計數值就是可以計數的數據,如不良品數,缺點數等.
30、 2.計數值控制圖的類型 數據名稱管制圖計數值不良率管制圖P管制圖不良個數管制圖PN管制圖缺點數管制圖C管制圖單位缺點數管制圖U管制圖P控制圖實例運用條件:1.產品不是良品就是不良品2.抽樣放回 3.彼此獨立進行 樣品不良率計算公式為: P=標準差公式為: S=上下限計算公式如下:控制上限(ucl): +3= +3 ( 為平均不良率,n為樣本數) 中心線(cl) : 控制下限(lcl) -3= -3 假設下限計算結果能夠為負數,因為二項分配並不對稱,且其下限為零,故當控制下限出現小于零的情況,應取0表示.平均不良率應用加權平均數來計算(用不良數總數與全體的樣本總數之比).例: 寶光廠生產的MO
31、USE用的包裝袋,檢驗其底部能否有破損即包裝為不良品,取30個樣本,每個樣本數為50個,這些樣本是在機器每天三班制的連續任務每半小時取一次而得. 樣本數不良數樣本數不良數樣本數不良數1811521102161224221839131223154141472415510151325266121692617715176271288185286910191329810520113010計算結果如下:平均不良率P= =0.233(CL)用P當真實過程不合格的估計值,可以計算控制上限和下限,如下: UCL=P+3 =0.412 LCL=P- 3 =0.054P控制圖如下:UCL=0.41UCL=0.23
32、UCL=0.05針對控制圖進行分析 由控制圖中我們可以發現來自樣本12及25的兩點超出控制上限,故制程是在非控制狀態,必須進一步探討能否有異常緣由.分析樣本12得知,在這半小時里,有一批新進的包裝袋被運用,所以這異常的現象是由于新原料參與引起.而在樣本25那半小時,有一個沒有經驗的員工在操作此機器,而使樣本25有這麼高的不良率. 現在將超出控制界限的兩個點刪除掉,重新計算控制界限,控制以后的制程,其控制中心線及上.下限為 不是控制圖的選擇數據性質計量值計數值樣本大小N=?數據係不良數或缺點數N=1N2CL性質?N=?管制圖X_XN=25N10缺點數不良數N能否相等?是不是單位大小能否一樣?是X
33、R管制圖RX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nC管制圖XXRmp管制圖pn管制圖 三.控制圖的判別控制狀態,意指制程安定,控制狀態也稱安定狀態.我們無法知道制程的真正狀態,只能對制程的某種特性值搜集數據,將其繪在控制圖上,由控制圖來觀察制程的狀態.在斷定制程能否處于控制狀態,可利用以下基準:1. 控制圖的點沒有逸出界外.2.點的陳列方法沒有習性,呈隨機現象.在正常控制的狀態下,控制圖上的點子應是隨機分布,在中心線的上下方約有同數的點,以中心線近旁為最多,離中心線愈遠點愈少,且不能夠顯示有規則性或系統性的現象.歸納得到下面兩種情形:1.控制圖上的點,大多數集中在中心線附近,少數出現在控制界限附 近,且為隨機分
34、布.2.普通控制圖上的點,25點中有0點;35點中有1點以下;100點中 有 2點以下,超出控制界限外時,可稱為平安控制狀態.以上兩點僅是作為一個參考,各位同仁應在實際中靈活運用.實際分析.3點中有2點在A區連續9點在C區或C區以外連續6點遞增或遞減14點上下交替5點中有4點在B區15點在C區中心線上下8點在中心線兩側,但無一在C區 非隨機控制界限內的斷定利用點的排法斷定能否處在控制狀態,可依據以下法則: 1.點在中心線的一方連續出現. 2.點在中心線的一方出現很多時. 3.點接近控制界限出現時. 4.點持續上升或下降時. 5.點有周期性變動時. 連串 在中心線的上方或下方出現的點較多如下: 1.連續11點以上至少有10 點 2.連續14點以上至少有12 點 3. 連續17點以上至少有14 點 4. 連續20點以上至少有16點點子出現在控制界限附近,三倍標準差與二倍標準差間.1.連續3點中有2點.2.連續7點中有3點.3.連續10點中有4點控制圖中的點的趨勢傾向連續6點以上不斷上升或不斷下降,趨勢是以向某一個方向連續移動,而趨勢傾向的發生有以下能夠緣由:1.由于工具磨損或制程中某些成分劣化所呵斥.2.人的要素呵斥,如任務者疲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財務軟件應用》課件(共九個項目)
- 預防兒童腹瀉培訓課件
- 預防中暑安全課件
- 預備小學生課件
- 項目部稅務籌劃課件
- 項目性學習實驗說課課件
- 音樂課件與環境相關主題
- 鐵路工程培訓課件模板
- 健康飲食產業園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方案(模板)
- 相關專業知識: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三
- GB/T 8312-2002茶咖啡堿測定
- 2023年蘇州國發創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通信線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實用文檔】doc
- 高中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說課課件
- 預計財務報表編制及分析課件
- 學生集體外出活動備案表
- Q∕SY 1347-2010 石油化工蒸汽透平式壓縮機組節能監測方法
- 基于Qt的俄羅斯方塊的設計(共25頁)
- 西門子順序功能圖語言S7-Graph的應用
- 中醫治療室工作制度管理辦法
- 提花裝造工藝技術培訓課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