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全古典詩詞鑒賞表現手法練習題_第1頁
精品最全古典詩詞鑒賞表現手法練習題_第2頁
精品最全古典詩詞鑒賞表現手法練習題_第3頁
精品最全古典詩詞鑒賞表現手法練習題_第4頁
精品最全古典詩詞鑒賞表現手法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古典詩詞鑒賞表現手法練習題一、閱讀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7 分念奴嬌黃庭堅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 酌眾客。客有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斷虹霽雨, 凈秋空, 山染修眉新綠。 桂影 扶疏, 誰便道, 今夕清輝缺乏? 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落,為誰偏照醽醁?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注釋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詩與軾并稱“黃,詞 與觀齊名。但屢次遭貶,最后死于西南貶所。 金荷:以金制成的荷葉杯。

2、 桂影:相傳月中有桂樹,因稱月中陰影為桂影。醽醁 (lngl):酒名。老 子:作者自指。霜竹:指笛子。1 本詞上闕先描寫斷虹高掛,秋空明凈,山染新綠,后想象嫦娥駕月,這是 采用了_表現手法。 2 分2宋史記載“庭堅泊然不以遷謫介意,這首詞正是他豪邁樂觀精神的生 動寫照。請結合全詞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情懷的。 5 分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8 分對雪. z.-杜甫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注原指晉人殷浩 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字。 1此詩為春望同一時期的作品,從全詩看,說說本詩的主旨。 4 分 2讀第二、三

3、兩聯,任選一聯,分析作者通過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4 分三、閱讀下面的唐詩,按照要求,完成賞析。 5 分貧交行杜甫翻手為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注】管鮑:管仲與鮑叔牙。杜詩鏡銓引用王嗣奭sh 的話說, 此詩 “作 行,止此四句, 語短而恨長, 亦唐人所絕少者。請就本詩的主要表現手法和抒發的情感寫一段賞析文字。四、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7 分減字木蘭花競渡黃裳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z.-1這首詞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分析其中一種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3

4、分 2這首詞是怎樣描寫“競渡場面的?請簡要分析。 4 分五、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7 分楚江懷古唐馬戴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注釋:1唐宣宗大中初年,詩人因直言由幕府掌書記,貶為龍陽今漢壽 縣尉,寫下了楚江懷古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2云中君:云神。 “云中 君為楚辭九歌篇名,此處指代詩人屈原。1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是晚唐詩中的名句,請從動、靜角度分析這 兩句詩的表達效果。 3 分2全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4 分六、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7 分泊舟嚴灘真山民天色微茫入暝鐘,

5、嚴陵灘上系孤蓬。水禽與我共明月, 蘆葉同誰吟晚風。 隔浦人家漁火外, 滿江愁思笛聲中。云開休望飛鴻影, 身即天涯一斷鴻。【注】嚴灘:即嚴陵灘,相傳東漢初年隱士嚴子陵在這里隱身釣魚,故名。真山民:真名不詳,宋末進士,宋亡歸隱。. z.-1全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 分 2首聯一個 “孤字領起全詩。 請具體分析詩人用哪些藝術手法來表現這一 “孤字。 5 分七、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7 分齊安郡中偶題杜牧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暮熱游荷池上萬里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 _ 時刻

6、的風光,均以荷與 _ 為詩歌的主要意象。 2 分 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5 分八、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12題。6 分送柴侍御丹陽送韋參軍王昌齡嚴維流水通波接武岡,丹陽郭里送行舟,送君不覺有離傷。一別心知兩地秋。青山一道同云雨,日晚江南望江北,明月何曾是兩鄉。寒鴉飛盡水悠悠。1從體裁角度看,這兩首詩都是_ ;從題材角度看,這兩首詩都是_。. z.-2 分 2請概括寫出兩首詩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體分析每首詩后兩句的表現手法。 4 分九、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8 分)亂后(金)辛愿兵去人歸日,

7、花開雪霽天。川原荒宿草,墟落動新煙。困鼠鳴虛壁,饑鳥啄廢田。似聞人語亂,縣吏已催錢。注:墟落:村落一(1)詩的第三聯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請簡述。 (3、分)(2)尾聯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析(5 分)十、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8 分送二王昌齡醉別江 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長卿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兩首送別詩都寫了猿聲, 請簡要說明二者在對猿聲的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4分. z.-第一首詩中的“江風引雨入舟涼與第二首詩中的“青山萬里一孤舟都寫 得景中有情。請對此分別

8、作簡要賞析。 4 分十一、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10 分西江月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1 古今詞語云: “東坡 在,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詞中“月明多被 云妨一句寫的是眼前實景,卻有更深的涵。請品讀全詞,談談你的理解。 4 分2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舉例說明。 6 分十二.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6 分菊唐谷王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頭近鬢毛。露濕秋香滿地岸,向來不羨瓦松高。題菊花 唐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假設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注青帝:

9、分管春天的天神。 1谷的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菊花的高尚品質的?主要采用了哪種表現手法?4 分. z.-2請簡要概括兩首詩歌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 2 分一、閱讀下面的宋詞,按照要求完成賞析。 (7 分)唐多令鄧剡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 天涯。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 蘆花。注鄧剡,字光薦,號中齋,文天祥的同鄉和朋友。本詞為南宋滅亡之后,鄧 剡被俘,過建康今所寫。1上片中“堪恨西風吹世換一句語意雙關,請簡要分析。 3 分 2下片中“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一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0、4 分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 ,答復下列問題。 5 分西塞山懷古禹錫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注西塞山,曾是東吳著名的軍事要塞。太康元年公元280 年晉武帝命王濬率水軍順江而下,討伐東吳。. z.-“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和“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禹錫石頭城都是懷古詩中的名句,其感情及表現手法均有相似之處,請 具體分析。三、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8 分送端盧綸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1這

11、首詩寫離別之情,集中表現在“悲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 賞析。2這首寫送別,不同于一般的贈別詩,請結合頸聯,簡要賞析。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 8 分和子由澠池懷舊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老僧:當地僧人,名奉閑。壞壁:是殘破的墻壁。1這首詩的首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度?4 分2本詩頸聯應和了子由所懷的“舊, “舊具體指什么?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 分. z.-五、閱讀清代燮 的兩首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漁家賣得鮮魚百二錢,糴糧炊

12、飯放歸船。拔來濕葦燒難著,曬在垂古岸邊。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注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注這首詩是燮任濰縣知縣時送給巡撫包括的一幅墨竹畫上的題畫詩。 1、從這兩首詩中看,作者是怎樣一個人物?對“漁家有著怎樣的感情? 5 分 2 、第二首是題畫詩,詩中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就其中的一種加以賞析。6 分六、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復下列問題。聽箏柳中庸抽弦促柱聽箏,無限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城。1詩人聽箏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從詩歌的描寫來看, 箏聲中包含了哪些情 感?2詩人運

13、用了哪些藝術手法描寫箏聲的?請作簡要分析。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按要求答復下列問題摸魚兒. z.-辛棄疾淳熙己亥,自漕移,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 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 斷腸處。【注】這首詞作于淳熙六年1179。 當時詞人調到離抗金前線更遠的路任轉 運副使,一腔恢復中原的抱負不能盡情施展,于是寫下此詞抒發胸中的郁悶與 感慨。漢武帝時皇后因

14、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宮。1詞的上片,以“春去作為線索。請結合具體詞句分析詞人的情感變化過 程?2詞的下片主要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作者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八、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答復下列問題。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陸游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本詩上片寫夢境,作者是從哪些角度描述夢境的?這樣的夢境與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有關。. z.-本詩下片寫夢醒,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情與景的交融。參考答案一、1答案:虛實結合或虛實相生2【參考答案】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以景襯情。 1 分本詞上

15、闕通過選用 “斷虹、“秋空、“萬里青天、明月等巨大而色彩鮮明的意象,描繪明凈、壯闊的 仲秋景象,襯托詩人豪邁快意的情懷。1 分融情于事。1 分在下闕,作者敘說自己“家萬里“平生“江南江北,自然流露懷才不遇,到處漂泊的身世之感;但仍 然帶著年輕人賞月喝酒,“最愛臨風笛,從而先抑后揚,1 分更突出詞人處逆境而 不頹唐的豪邁樂觀情懷。1 分二、8 分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和親人命運的深切關心深沉的憂思憂國 憂民而又無能為力的苦悶心情。4 分2第二聯通過對天氣、景物的描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現了時局的混亂和危機, 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前途的憂慮。第三聯采用借代的修辭手法“樽無綠“綠指酒 和以虛寫實的方法,

16、 以幻作真 “爐 存火似紅,寫出生活的艱辛和作者心的苦悶。4 分三、本詩從現實入筆,轉而思古。“今人重勢利之交,“輕薄非常普遍。古人則以友 情為重。 “此道今人棄如土, 末三字極形象, 古人的美德被“今人象土塊一樣拋棄了, 通過正反比照和夸比喻等手法地運用,把世上真交或“貧賤之交絕少這個意思 表達得十分充分。吐露出心中郁結的憤懣與悲辛或抒發了世態炎涼、人情淡薄憤懣。手法 2 分,情感 2 分,結合原詩分析 1 分四、1比較1 分“飛出深深柳渚將舟擬比作鳥類,“飛守形象生動寫出了群 舟競發的速度之快1 分也可以分析“銜,“銜是龍舟的龍形生發出來的字眼, 鐃有情趣比喻1 分“鼓擊春雷 將鼓聲比作春

17、雷,貼切,具體的寫出鼓聲之大,猶如春雷轟 鳴。1 分夸1 分“歡聲震地寫出岸上發出了一片震地的歡呼聲,極言聲之大, “驚退萬人表現健兒們爭戰奪標的英雄氣概, 簡直使千萬人為之驚駭退避, 1 分 任 選一種修辭方法分析即可2此詞采用白描手法,從視覺,聽覺方面,繪聲繪色的描寫了競渡奪標的場面。. z.-2 分紅色的旗幟,濃綠的柳,白茫茫的煙波,金碧樓臺,鼓聲如雷,歡聲震地。通過 色彩和聲音刻畫的競渡奪標熱鬧場面。2 分五、1“廣澤生明月,“廣澤即廣闊的洞庭湖面是靜的,“明月本來也是靜的, 但一個“生字,將月亮冉冉升起的動感寫出來了;“蒼山夾亂流,“蒼山是靜的, “亂流是動的。1 分兩句詩通過動靜結

18、合的手法,寫出了洞庭湖的闊大與靜謐,賦 予了明月以活潑潑的生命,還寫出了蒼茫的青山,喧鬧的滔滔江流,構成了一幅含情的淡 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圖,給人以無限的遐想。2 分意思接近即可2詩題懷古,實是抒發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聽到“猿啼,看到 “微陽、“亂流等蕭瑟清冷的暮秋風光,讓詩人倍感寂寞悲涼,對景懷人,很自然地 想起屈原來。“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 云神無由得見,屈子也邈矣難尋,詩人自然更是感慨叢生了。2 分全詩以悲愁作結, 既抒發了對忠君愛國但報國無門的屈原的愛慕、緬懷之情,又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 難酬的悲傷愁苦之情。2 分意思接近即可六、

19、7 分此題考察考生鑒賞評價作者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 D。1全詩表現了詩人因國家淪亡而漂泊無依、孤獨凄苦悲苦的感情。關鍵詞“國 家淪亡 1 分,“漂泊無依和“孤獨凄苦 1 分2用擬人手法表現“孤。單獨泊舟嚴灘,身邊沒有親友,唯有禽鳥作伴共賞明月, 只能和蘆葉同吟晚風,這就表現了詩人的孤獨。用襯托的手法表現“孤。隔著水面星星點點的漁火,遠遠傳來哀怨凄清的笛聲,此情 此景更襯托出詩人的孤苦。用比喻手法表現“孤。詩人把自己比喻為天邊的一只孤鴻,孑然一身,凄惶無依,形 象描畫出詩人漂泊生涯的孤寂。其他如情景交融、渲染鋪等,只要所列藝術手法及分析能夠表現“孤的涵即可。答對 兩點即可,

20、每一點 2 分,其中點明手法 1 分,分析 1 分。整體表述恰當 1 分。七、1黃昏西風2 分2擬人表現手法。1 分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 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凄怨消沉。2 分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 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2 分-八、1七言絕句 或七絕、絕句1 分;送別詩 1 分2感情色彩2 分:王詩豁達樂觀,表達的是對朋友的寬慰之情;嚴詩凄涼哀婉, 表達了對朋友的深切思念。表現手法:2 分,結合詩句,言之成理即可:王詩“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 助想像來抒情; “明月句是作者運用反問的手法直抒胸臆。

21、答出 1 點即可 嚴詩寫“日 晚“寒鴉“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九、(1)從側面形象地描寫了“亂后食盡糧絕的慘象: 空蕩蕩的四壁中老鼠餓得吱吱亂叫, 饑餓的烏鴉在荒蕪的田地中到處亂啄。 (能答出蕭條、荒涼、破敗等景象即可得1 分,對 兩句詩的容稍加解釋得 2 分)(2)采用了敘事抒情的手法。表達劫后余生的人們剛剛返家,正為衣食無著而發愁,催繳苛 稅的官吏卻已接踵而至。 客觀的表達中包含了詩人對官吏不顧人民死活的黑暗現實的無限 憤慨之情。(答出“敘事抒情得 2 分,能對作者感情講解且全面得 3 分。 )十、兩者對猿聲的寫法有虛實的不同。王詩是寫別后“憶友時的景象:瀟湘之上,猿 啼聲聲入友夢

22、境,令友夢中亦愁緒不解。虛寫猿聲,深化惆悵別情。詩實寫送別分手時黃 昏江兩岸的猿聲,渲染了離別時的悲涼氣氛。4 分王詩寫送友人上船,風雨入舟,涼意逼人的秋風秋雨凄涼景象之中寓有悲涼別緒。詩以 “青山萬里與“一孤舟的景象,既寫友人被貶的遙遠與途中孤寂的情景,又表達了詩 人對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別時戀戀不舍之深情。情景結合,別有韻味。十一、(1)“明月用以象征詞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潔的人格,“云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 遮,含蓄地抒發了詞人含冤被貶的憤懣心情。(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夜來風葉已鳴廊,中秋之際,西風颯颯,落葉蕭蕭,襯托了 悲涼氣氛,以引出下句詞人的遲暮之悲。或:“月明多被云妨慘淡之景,暗寓

23、對小人 當道,才高人妒,忠而被謗的憤懣之情。十二.1生活環境、形態、香氣答對任一點給1 分托物言志象征/寄托 /比照反 襯2 分2詩抒發作者不求高位,不慕榮華與利益,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貴志向 1 分;黃詩表 達了作者對合理的“天道的否認及渴望改變不合理現狀的雄心。1 分。參考答案. z. z.-一、 共 7 分1明寫惱恨“西風使季節更換1 分;暗寫痛恨元朝統治者使南宋滅亡,讓自己淪 落天涯2 分。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蘆花這三個意象1 分,營造了一種色彩暗淡、凄涼冷清的意 境1 分,表達了自己的亡國之痛1 分和漂泊悲苦之情1 分。二、 兩首詩均運用了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和古今虛實比照的方法, 表達

24、了歷史興亡之感。 如西塞山懷古寫山形依舊、寒江流淌, 石頭城寫山圍故國、潮打空城等景象,抒發了 詩人對朝代更迭、人世變化的興亡之感。 如答襯托手法,并加以分析也可 感情1分, 表現手法 1 分,具體分析 2 分,語言表達1分) 共 5 分三、1 4分本詩以“悲: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送別的傷悲之情。 1分首聯以 故關“衰草“遍寫送別環境,含悲;頷聯繼續以“寒云 “暮雪寫送別情景, 寓悲; 頸聯寫 “少孤 “多難的身世之感, 提醒送別的深層社會原因, 堪悲; 尾聯以 “掩 淚“空相向直接寫悲傷惜別之情,以期待再會的問句將筆鋒轉向遙遙不可知的未來, 抒寫悲傷的送別之情,余波不盡,耐人尋味。 3分2

25、4分這首詩的頸聯回憶往事,感慨身世。 1分 “少孤已屬人生之大不幸, “為 客早則不幸又深一層,加上人生“多難,知音絕少“識君遲 , 1分詩人感慨 的就不只是個人身世的飄零,而更從側面反映出時代的動亂和人們動亂中漂流不定的生 活,提醒出送別的深層社會原因,已超越了寫一般的離別之情,感情沉郁。 2分 四、1設問和比喻,把“人生到處比作飛鴻踩踏雪泥3 分,設問、比喻各 1 分,結 合詩句闡釋 1 分。表達了詩人面對飄忽不定具有*種偶然性的人生經歷,隨遇而安、 不計較得失的達觀態度1 分,答出“隨遇而安“不計較得失或“達觀“樂觀即 可2往日見過的老僧,同題詩的墻壁2 分,各 1 分。回想往日的困難困

26、苦,而今更應 牢記兄弟情誼,共勉奮進了。 2 分五、 1 、作者是一個關心民生疾苦的縣官。作者對漁家困難的生活有著深切的同情。 一點 2 分 2、例如一:托物言志。詩人借畫中之竹抒情,把蕭蕭的竹聲與民間疾苦聲聯系在一起, 表達了做好民眾父母官的心聲;又由于這幅畫是送給上司大中丞的,所以又有幾分勸勉之 意蘊涵其中。例如二:虛實結合。畫中之竹是實,蕭蕭的竹聲與民間疾苦聲是虛;畫上的 一枝一葉是實,而它所關聯的百姓情感是虛。以眼前實的畫面,點示出應該關注的民間疾 苦,巧妙自然且意味深長。 從其他方面,言之成理亦可。如把竹之“蕭蕭聲比喻為百 姓的“疾苦聲;用“一枝一葉比喻百姓生活中的瑣細小事, “一枝

27、一葉總關情暗含 著一個“當官應為民著想的關心民生的問題。再如豐富的聯想、婉轉的諷喻等。 六、1悲怨無限人悲怨聲;包含的情感有:傷春之悲、懷人之愁,離別之恨。2比喻。頷聯中寫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像杜鵑繞著花啁啁啼血,是悲 怨的樂聲轉化為鮮明生動的形象。 想象。頸聯中,詩人通過想象,把箏聲比作深夜燈前思念游子,月下樓頭盼望丈夫的畫 面,形象地表現了箏聲所蘊含的愁情。七、1情感變化:由惜春到怨春。. z.-“惜春長怕花開早等句提醒作者害怕春去花落,甚至害怕春天花開得太早的心情,因為 開得早凋得也早; “怨春不語等句,借助于屋檐下的蜘蛛網沾惹象征殘春景象的花、柳 絮來留住春天,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惆悵之情。2下片主要借用典故,先用漢武帝時皇后失寵的典故,來比較自己的失意;又征引玉 環和飛燕死于非命的典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