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信息經濟及其側度_第1頁
6-信息經濟及其側度_第2頁
6-信息經濟及其側度_第3頁
6-信息經濟及其側度_第4頁
6-信息經濟及其側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6章 信息經濟及其測度 6.1信息經濟的含義與特征 1 .信息經濟的興起 世界經濟由物質經濟向信息經濟轉化 信息經濟成為當代經濟的主體傳統物質資源信息資源2022/7/101以美國為例信息技術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2022/7/102以美國為例信息技術產業對實際經濟增長的奉獻情況2022/7/103以美國為例信息技術產業使通貨膨脹率下降2022/7/1042. 對于信息經濟的描述馬克盧普、波拉特 信息經濟是指國民經濟中所有與信息從一個模 式向另一個模式轉化有關的經濟活動領域。 湯姆 斯托尼爾的信息財富(The Wealth of Information) 后工業經濟是這樣一種經濟,制造業所雇傭

2、 的人數及其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都次于 效勞業,居第二位。(這里的效勞業是由信息工 作人員組成的知識性效勞業)2022/7/105 霍 肯 信息經濟是指依靠更多的知識信息,生產出物質和能源消耗更少,而質量更好、更耐用的產品的經濟。在信息經濟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質成分的產品和效勞將占主導地位。2022/7/106 烏家培經濟信息與信息經濟 信息經濟以信息技術為物質基礎,以信息產業為部門構成,以信息活動作用的強化為主要特征。在信息經濟中,經濟活動對信息活動的依賴到達了空前的地步。2022/7/107 林德金 信息經濟學導論 信息經濟是關于信息價值,信息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經濟信息的收集、處理、

3、儲存、控制以及信息在生產、科學、技術以至在整個社會過程中如何有效合理利用地組織的新興經濟。2022/7/108 葛偉民 信息經濟概念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理論性的、嚴格定義的信息經濟,只包括與信息的生產、加工處理和流通直接有關的經濟活動 第二層次是統計性的,根據統計工作的需要將國民經濟中的各部門各行業按產業的性質加以劃分,這時信息經濟與信息產業同義 第三層次是日常用語性的,受前兩層次“定義的影響和習慣傳統的影響2022/7/1093. 信息經濟的含義 信息經濟是一種與物質經濟相對應的經濟結構,是指與信息從一種形態向另一種形態轉化有關的相關經濟活動的總稱,這一轉換過程包括信息的生產、加工、

4、存貯、流通、分配和利用的各個領域與各個環節。 信息經濟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等高技術為物質基礎、信息產業起主導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識、智力的一種新型經濟。2022/7/10104. 信息經濟的特征知識型經濟(依靠知識和智力 ,而不是體力)創新型經濟(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觀念創新,成為新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整合型經濟(信息整合、經濟整合,使生產力開展)互聯型經濟(建立在公用信息基礎設施之上,相互依存性很強) 緊迫型經濟(新產品或新技術一旦出臺,就應考慮到它們的過時或變化)2022/7/1011全球化經濟(全球統一的大市場,產品和效勞、資金、技術、勞力、信息都在全球流動,不局限于一國范圍)數字

5、化經濟(以往模擬產品或技術,正向數字式產品或技術轉化) 虛擬化經濟(虛擬商店、虛擬市場、虛擬銀行、虛擬公司)分子化經濟(經濟活動單元趨向微型化,易于面向效勞對象和特殊需要進行綜合集成)空中化經濟(最高決策層能同最低層的執行單位直接聯系,使中間組織失去存在的必要性)2022/7/1012 6.2 信息經濟的測度 6.2.1馬克盧普的信息經濟測度理論 1. 根本思路 對于知識產業的研究始于20世紀40年代末產業組織研究(對產業組織中壟斷與競爭的不完備性發生了興趣) 剖析壟斷與競爭中的不完備性 分析社會制度中抑制競爭的因素(專利制度)分析專利思想、專利制度 、專利價值、專利競爭及其研究和開展投入的關

6、系(考察社會經濟技研究與開展的環境條件,與教育密切相關)2022/7/1013 教育(考察教育制度及教育水平,對教育的投入及教育經費等經濟學問題) 與教育有關的其他生產知識的基礎性活動(教育之外的知識生產與交流配置過程) 美國知識生產與分配(知識生產與傳播、知識生產與信息資源配置活動) 知識產業研究2022/7/1014 馬克盧普知識產業研究邏輯過程: 產業組織研究剖析壟斷與競爭的不完備性分析抑制競爭的因素(專利制度)專利競爭及其與研究和開展投入的關系教育與教育相關的其他生產知識的基礎性活動美國知識生產與分配知識產業研究。2022/7/1015 2。知識產業的界定 (1)定義 知識產業:是或者

7、為自身所消費,或者為他人所消費而生產知識,或從事信息效勞和生產信息產品的組織或機構。(如廠商、機構、組織或部門,甚至可能是個人或家庭) 信息產品:指以生產、傳播或接收知識為主要目的(或功能)的有形產品,如記錄紙、報紙、期刊、圖書、唱片、磁帶、辦公用品和信息設備;2022/7/1016 信息設備:指以生產、傳播和接收知識為目的(或功能),或以信息效勞為目的的機械、器具、裝置和設施。 知識生產者:是那些新信息的創造者,他們利用“來自于他人的豐富的信息儲存,并在其中增加許多自身的創造天才和想象力,而且他們還能夠發現某個已被接受的事物和與其信息交流的事物之間的新的相互影響和聯系,從而形成新的知識或信息

8、。 知識職業:指知識生產與分配的勞動行業。 分為:教師(及其他輔助人員)職業、研究與開展職業(如科學家)、通信媒介生產與操作職業(如演員、出版商)、信息設備的生產與操作職業(如計算機工程師)和信息效勞職業(如銀行家、證券經紀人)。2022/7/1017(2)知識產業的五個層次教 育 研究與開發通訊媒介信息設備信息服務家庭教育在職培訓宗教教育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印刷與出版攝影、錄音廣播、電視印刷設備樂器電影設備信息服務辦公用設備計算機專業服務財政金融服務政府活動2022/7/10183. 測度體系與方法 將五個層次的知識產業從現存的統計體系中挑選出來,然后逐個進行測算和平衡

9、。 用最終需求法測度美國知識產業的生產與分配過程 GNP = C + G + I +( X M ) C消費(消費者對最終產品和效勞的需求量和消費量) G政府采購(政府對最終產品和效勞的需求量和消費量) I投資(廠商對最終產品和效勞的需求量和消費量) X出口額 M進口額 X-M出口凈額2022/7/10194. 測度結果(1) 1958年美國知識產業分支測度表知識產業分支價值(百萬美元)構成比例(%)占國民生產總值比例教育 60 194 44.112.6研究與開發 10 990 8.12.3通訊媒介 38 369 28.18.0信息設備8 922 6.51.9信息服務17 961 13.23.8

10、知識生產總量136 436 100.028.52022/7/1020 (2)馬克盧普的預言 在1947-1958年期間的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知識產業按10.6%的增長率擴展,即知識生產的增長率是其他生產部門生產的平均增長率的2.5倍。 據此,馬克盧普預言,在不久的將來,美國知識生產的產值將接近或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50%。 2022/7/1021 (3)1958年美國知識產業收入來源 2022/7/1022 (4)知識職業收入分配 在1947-1958年期間,知識職業收入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0.68%。其中: 播送業 29.3%(1949-1958年) 計算機業 104%(1954-1958年)

11、電視業 77%(1954-1958年) 教育工程 24.9%(1954-1958年) 辦公設備零部件 30.2%(1953-1958年)2022/7/1023 (5)美國知識職業的長期變動趨勢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年度 1958年美國從事知識生產的勞動力已占總就業人數的31.6%。如果將所有已到工作年齡的全日制學生計算個在內,該數字則到達42.8%。2022/7/10246.2.2 波拉特的信息經濟測度理論 以全社會所有的信息活動為范圍,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中的信息與信息活動別離出來,構成獨立的信息產業,首次提出了

12、四產業劃分法,將整個國民經濟劃分為農業、工業、效勞業和信息業;并進一步將信息劃分為一級信息部門和二級信息部門。 在此基礎之上, 建立了一套比較科學、系統和完善的經濟核算體系, 對美國1967年信息產業、產值和勞動進行了測算。2022/7/10251. 根本思路(1)明確若干概念,為量化研究奠定基礎(2)按信息市場的供求關系分析信息經濟的結構(3)按市場與非市場性質區分不同類型信息活動,建立測度體系 2022/7/10262. 根本概念(1)信 息:是組織化的、可傳遞的數據。 (2)信息活動:與消耗在生產、處理和分配信息商品及效勞過程中所有資源相關的經濟活動。(3)信息資本:對與信息生產和效勞相

13、關的各種信息設施和設備的投資。 2022/7/1027(4)信息勞動者: 為滿足個人、廠商或政府對信息的需求,社會出現以提供或生產信息為中心的職業勞動者。 如教師、科研人人員、工程師、設計師、繪圖員、管理人員、秘書、書記員、會計師、律師、廣告人員、文藝工作者、體育明星、人事管理人員等都是知識的創立者或傳播者、思想的傳播者或信息處理勞動者。 2022/7/1028波拉特對美國信息勞動者的分類(五類)信息勞動者職業種類知識生產者科學、技術工作者;金融專家;私人信息服務提供者;電子計算機專家;知識分配者教育人員;公共信息提供者;大眾傳播人員市場調查和管理人員信息收集人員;市場調研人員;計劃、管理工作

14、者信息處理工作者非電子信息處理勞動者;電子信息處理勞動者信息機械操作者非電子機械操作者;電子機械操作者;電氣通信勞動者2022/7/1029(5)信息職業 勞動者主要收入來源于所從事的信息勞動。 波拉特對美國人口普查和勞工統計局列出的422種職業進行甄別,分析這些勞動者主要收入是否來源于信息活動(從事符號或信息勞動),是甄別勞動者從事的職業是否屬于信息職業的重要依據。 2022/7/1030波拉特對美國信息職業的劃分 波拉特將社會職業劃分為:信息職業和非信息職業兩大類。信息職業分為約30個小類;其中,約28種職業具有顯著的復合特征。這28類職業中又有兩種類型: 信息部門與效勞部門各占50%的復

15、合職業; 工業部門和信息部門各占50%的復合職業2022/7/1031復 合 職 業 一 覽 表服務與信息部門各占50%的復合職業醫生持有政府證書的護士營養師臨床檢查技師保健記錄技師放射線診斷技師廣告宣傳人員設計人員銷售場所事務員零售事務員船長、海員、零售人協會、工作人員站長零售店主(薪給)零售店主(自營)個人服務業主 (薪給/自營)事業服務業主 (薪給/自營)收發員工業與信息各占50%的職業其他分類的車間主任 線路測量員木材檢查員、測量員、定級員 檢查員、試驗員(制造業)其他分類的檢查員 定級員、分類員2022/7/10323.測度體系 按市場與非市場性質區分不同類型信息活動,建立測度體系。

16、 波拉特依據信息產品或效勞是否進入市場交易為標準,將國家信息部門劃分為一級信息部門和二級信息部門。 一級信息部門(primary information sector): 向市場提供信息商品或效勞,參與市場交換的廠商部門 二級信息部門(secondary information sector): 僅滿足政府或非信息企業內部消費而提供的信息產品和效勞的部門。2022/7/1033 (1)一級信息部門的分類(“國家產業劃分標準116個信息行業)信息部門信息行業知識生產與發明產業研究與開發產業、發明性產業、民間信息服務信息分配和通信產業教育、公共信息服務、正式通訊媒介、非正式通訊媒介風險經營各類保險

17、業、金融業、投機經營業調研與調控產業調研與非投機經紀業、廣告業、非市場調控機構信息處理與傳遞服務業(非)電子處理業、電信業基礎設施信息產品業(非)電子性消費或中間產品、(非)電子性中間產品某些政府活動聯邦政府種的一級信息部門、郵政服務、州和地方教育基礎設施信息建筑物及租金2022/7/1034 一級信息部門產值的測算方法 采用最終需求法 和增值法 測算信息部門的產值,信息部門創造的增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增值法 將所有部門的銷售額或營業收入扣除從別的部門購置生產資料的支出之后的余額相加,求得一定時期內社會生產的新增加價值總額的一種計算方法,可一定程度上防止GNP的重復計算問題。2022/7

18、/1035 (2)二級信息部門 “準信息企業 : 在一個機構內部提供信息效勞的組織,但其效勞不對市場出售。 如非信息部門內部執行方案、財務管理、通信、電子計算機處理、研究與開發、技術效勞和文秘等活動的部門。2022/7/1036二級信息部門的分類假設產業類別投 入產 出電子數據處理廣告書信打字員復印印刷直接郵遞研究發展雜志剪貼經營管理會計法律專利、著作權圖書檢索電子計算機、外圍裝置、程序設計藝術家、電視影片裝置秘書、打字機、紙張靜電復印機、機械操作人員、紙張印刷機、裝訂機、技術人員印刷機、計算機、檔案、信封研究室、電子數據處理、科學家報紙、雜志、辦事員管理職員、通信、電子數據處理會計員、計算設

19、備、通信律師、通信、電子數據處理知識生產(著作、唱片、發明)圖書、檔案、櫥柜、圖書管理員電子數據處理服務廣告、宣傳信、商業電函復制品印刷物郵政服務新知識、發明專利新聞信息服務計劃會計信息法律咨詢專利費信息積累、檢索非信息產業內局部典型的準信息產業2022/7/1037二級信息部門產值測算方法 該類信息商品、效勞價值 = 消耗的勞動力 + 資本資源部門產值 = 非信息行業就業的信息勞動者收入 + 非信息行業購入的信息資本的折舊2022/7/10384. 測算結果 在對兩級信息部門測度的基礎上,采用投入產出模型對美國信息經濟結構作了系統分析 1967年美國信息經濟結構 單位:百萬美元生 產中間消費

20、最終需求占GDP的比例(%)一級信息部門二級信息部門非信息部門一級信息部門 69 754 78 917 0 174 585 21.9二級信息部門 0 616 227 778 27 440 3.4非信息部門 59 538 0 571 503 593 363 74.6增加值 199 642 167 826 427 920 GDP=795 388占GDP的比例(%) 25.1 21.1 53.82022/7/1039主要結論:(1)產值結構結論。波拉特通過測算認為:1967年美國國民經濟附加值的25.1%產生于一級信息部門,21.1%產生于二級信息部門。1967年美國的GDP中的46.2%與信息部門有關。2022/7/1040(2)就業結構結論。1967年,美國信息勞動者人數占就業總人數的45%;但信息勞動者總收入占就業者總收入的53.52%,信息部門就業人員收入比非信息部門就業人員收入平均高38%。2022/7/10412580 美國勞動力構成的歷史情況(1860-1980)1860-1905年間,農業人口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工業、效勞業和信息業;自1955年后,美國信息部門就業人數迅速增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